㈠ 2021基金抱團的股票有哪些
㈡ 那些基金扎堆的股票,風險到底大不大呢
近年來購買基金的投資者越來越多,基金產品猶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湧出,目前基金產品的數量已經遠遠超過股票、債券、黃金、外匯、商品期貨等等產品的總和,成為了市場中數量最多的理財產品。股票型基金的數量越來越多,如何辨別其中的投資風險?
股票型基金是基金經理通過分散投資購買股票,所獲得的一攬子產品,相當於股票市場不好,或者基金經理建倉的標的走勢較差,都可能影響基金單位凈值的回調,從而讓投資者的收益降低。有些投資者可能會說:「我又無法辨別行情的好壞,我該怎麼辦呢?」騎牛看熊認為看不懂金融市場沒有什麼好害怕的,看清楚市場經濟形勢就可以,因為每一隻股票背後都是一家上市公司,這些公司的實體行業做得不好股價就很難有所表現,所以關注市場經濟也能讓自己投資賺錢。
在投資中最大的風險是買在了最高點的頂部,賣在了最低點的底部。2021年是市場經濟復甦的1年,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實體行業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會有所增加,那些「扛不住」的公司也會被淘汰掉,這時投資者可以藉此機會分批介入。這個位置可以採用基金定投的方式來購買股票型基金,哪怕節後指數連續調整也可以在回調中不斷加倉,投資者以固定的資金在固定的時間進行購買,利用目前的回調行情建倉參與,在之後反彈中逐漸獲得屬於自己的投資利潤。
㈢ 機構扎堆推薦的股票,有23隻被腰斬,到底發生了什麼
今日A股市場繼續創新高之路,上證指數漲破3600點整數關口。網路游戲板塊成為為數不多逆勢大跌的板塊,收盤跌幅超過1%。個股方面,艾格拉斯、吉比特、完美世界等多隻個股跌超5%。
㈣ 基金公司持有的股票比例最多的是什麼股
因為基金重倉都是在不斷調整的,所以每天的重倉都不一樣,但由於基金投資的股票都是看好他的長期收益,因此短時間內變化不會特別的大 目前的基金重倉那個都是根據去年年底的報告算出來的 其中持有家數最多的是 1 600036 招商銀行 210個基金持有 2 600030 中信證券 131個基金持有 3 600000 浦發銀行 127個基金持有 4 000002 萬科A 125個基金持有 5 600519 貴州茅台 95個基金持有 6 601318 中國平安 84個基金持有 7 002024 蘇寧電器 68個基金持有 8 600005 武鋼股份 55個基金持有 9 600050 中國聯通 53個基金持有 10 000001 深發展A 53個基金持有
記得採納啊
㈤ 基金抱團 基金抱團多的股票好嗎
如果一隻基金旗下多支產品在同一時期進入同一行業的多支個股,可能該行業在接下來會有爆發,特別是那些踩點擇時比較精準的基金,他們的對行業及爆發拉升時點掌控較好,當然其多支產品的協同拉升的主動攻擊也有助推高市場行情。
㈥ 基金抱團的底層邏輯是什麼如何看待
之前一直有粉絲留言提問,很多基金持倉的股票重合度非常高,真的存在基金經理抱團的現象嗎?如果有的話,該如何利用這一特點,輔助我們來判斷板塊投資價值呢?正好我近期看了一個節目,是聊相關話題的,對我有不小的啟發,這篇文章我就來說說我的看法。
聊一聊基金經理抱團現象背後的原因。以及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該如何挑選基金,如何進行投資。文章內容較長,內容也比較雜,但是干貨的內容比較多,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看一遍沒有完全理解,建議收藏多看幾遍。
我挑選了一些成立時間足夠久的基金,回顧基金歷史持倉可以發現,抱團現象並不是如今特有的,而是一直存在的現象,畢竟這是公募基金運作流程,以及投研機製造就的必然結果。
早在幾年前基金公司也同樣在抱團金融地產、鋼鐵、煤炭、有色等板塊,這些板塊也確實是當時成長性最好,最賺錢的幾個優秀板塊,你可以說這是時代的選擇,也可以說這是專業的力量,讓基金公司選出了當時最優秀的板塊。
如今,隨著時代以及經濟大環境的變化,板塊出現輪動,原本高速成長的幾個傳統行業已經過了成長期,白酒、消費、醫療、新能車以及互聯網就接過了接力棒。
一旦經濟大環境、經濟結構發生改變,機構關注的板塊也會發生改變。沒有哪個行業能永遠強勢,永遠保持高速增長,機構能放棄金融地產轉而「抱團」白酒,當白酒失去高成長性時,機構一樣會放棄白酒板塊轉而「抱團」其他板塊。
所以我想說的是,我們首先應該順應歷史潮流和趨勢,精選出最符合時代潮流的板塊,如今白酒、消費、新能車等就是趨勢所在,不要逆趨勢去投資;然而我們也不能對某個行業或板塊過分痴迷,沒必要天真的認為白酒會永遠高速增長下去,保持理性思考,同時保持對這些明星基金重倉行業的關注,當行業基本面發生改變,或者行業出現過熱現象時,也要及時改變,做到順勢而為。
最後說一個題外話,這一點是我非常想聊的一個話題,今天一起說了吧:
我發現很多投資者真的是對估值存在不小的誤解。很多剛開始接觸基金的投資者,都存在過分迷戀估值的情況,總是刻板地覺得低估才值得買入,高估就不值得投資;也有人會刻板地認為低估就代表絕對的安全,高估就意味著絕對的危險。所以很多人的選擇邏輯是優先選擇低估的行業或者指數,高估的行業或者指數堅決不碰。然後最後卻發現低估的一直跌一直低估,高估的一直漲一直高估,最後直接迷茫了。
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大的投資誤區,首先估值只能作為參考,只能代表相比這個指數本身或者行業本身,目前的價格是便宜還是貴,把每個指數地估值放在一起比較高低,也就是橫向比較意義不大。
例如滬深300高估,只能代表相比指數本身,目前的價格相對貴一些;中證紅利低估,只能代表相對自身,它目前的價格相對便宜;我們不能說滬深300就比中證紅利更貴,就比中證紅利更危險,實際上在我看來,危險程度相差並不大,因為一旦滬深300開始持續下跌行情,中證紅利也難獨善其身,大概率還是會跟著跌的。
我認為正確的投資邏輯應該是:首先精選出優秀的行業或者指數,例如主要消費、中證白酒、中證醫療、CS新能車、滬深300、創業板50等等,先對行業或指數進行篩選,只選出那些長期表現相對優秀的作為投資備選。隨後根據估值的高低來判斷該指數目前是相對便宜還是貴,再進一步決定目前該投入還是觀望,還是只部分投入。
總結成一句話就是:先精選出優秀的指數或者行業,然後在相對低估時提前布局,相對高估時及時減倉降低風險鎖定收益;而不是先判斷高估還是低估,然後在不考慮指數是否優秀,是否值得投資的請款下,單純因為低估就買入一些並不優秀的指數或者行業。
㈦ 公募基金抱團藍籌股蘊藏著哪些風險
2017年的A股市場走出了一波價值投資的藍籌股行情。此輪行情的上漲,主要得益於以公募基金等機構投資者「抱團取暖」。但好景不長,上周A股遭遇了「黑色星期四」,大盤股、小盤股、優質白馬股齊齊下挫,A股總市值一日蒸發1.58萬億。
為此,機構對後市產生嚴重分歧。有業內人士表示,今年這一波藍籌行情是國內外資金對A股優質藍籌估值的修復和重估的開始,在他們眼裡,出現階段性調整屬於正常現象。但也有人認為,公募基金扎堆的藍籌股估值已經不便宜,而藍籌股此次進行調整,將就此拉開股指調整的大幕。
所謂藍籌股(Blue Chips)是指穩定的現金股利政策對公司現金流管理有較高的要求,通常將那些經營業績較好,具有穩定且較高的現金股利支付的公司股票稱為「藍籌股」。
那麼,公募基金為啥要抱團布局藍籌股呢?首先,藍籌股業績會令人感覺比較安全。A股市場3000多隻股票中,藍籌龍頭、白馬股也就只有區區幾十隻或上百隻。而一些藍籌龍頭、白馬股等能穩定保持每年15%~20%的業績增速,並且每年都有較強的分紅能力,藍籌股的價值投資效應日趨明顯,因此受到追捧。
再者,對於多數藍籌股來說,由於波動相對於創業板、中小板等其他板塊,這在過去投機氛圍濃郁的A股市場上,普通投資者視之如雞肋,一般很少有投資者長期購買投資的。所以上方的套牢盤也就相對於少了很多,這樣更有利於公募基金為代表的機構投資者積聚做多力量。所以公募基金更傾向於抱團購買,以便推高股價。
最後,公募基金購買藍籌股,對於穩定股指起到了穩定效果。通常大盤藍籌股的權重對於A股指數起到了舉起輕重的影響。而如果股指能夠保持相對穩定,則對於公募基金等機構投資者為聚集市場人氣,推拉股指有著極大幫助。所以公募基金通常都喜歡抱團在大盤藍籌股之中。而本輪慢牛行情,也正是公募基金等通過拉升藍籌股價的上漲來推動的。
但問題是藍籌股在經歷了本輪慢牛的上漲之後,很多藍籌股確實被高估了,股價已經出現了泡沫,以前銀行板塊PE在5倍左右,現在很多都超過10倍,還有一些公司從10多倍、20倍PE漲到40多倍。
顯然這種情況不可能一直持續下去,因為很多藍籌股的上漲沒有基本面的有力支撐,而是靠公募基金等抱團推漲的股票,剛開始的時候可以推升藍籌股價甚至股指,但後面公募基金抱團取暖的風險也在驟然上升。
一方面,公募基金抱團扎堆藍籌股,將藍籌股的泡沫吹了起來,雖然白馬藍籌業績優良,但是這世上沒有隻漲不跌的東西,哪怕有大資金推動,那怕是大盤藍籌,被公募基金抱團推高股價後,淪為泡沫和風險的驟集之地。
另一方面,「抱團」最怕的是「抱團撤離」的時候,而「抱團撤離」幾乎又是難以避免的。而恰是在臨近年尾,公募基金等機構投資者就要逐步兌現賬面上的浮盈,而大家都要逢高減持藍籌股,獲利了結,那麼踩踏事件就在所難免,不僅容易剌破藍籌股的泡沫風險,而且還會人為造成A股市場的大幅波動。
今年的股市慢牛行情,主要是公募基金抱團取暖,這么做雖然能讓部分藍籌股的價值重新回歸,但是抱團取暖也有問題,就是一旦轍離之時卻還要抱團離去,這樣弄到最後,股價出現大跌,要麼之前獲得的浮盈所剩無幾,要麼根本就跑不出來,繼續坐股價上上下下的電梯。
對於廣大投資者來說,在進行投資理財之時,千萬不能像公募基金抱團取暖一樣,有著羊群效應,跟風而上,這樣雖然能夠助推某一投資品種的泡沫,但在撤出之時很容易受到損害,最後落得「偷雞不成蝕把米」。
所以,我們在平時理財過程中,必須要通過智能理財的方式,根據每個投資者的不同風險偏好,進行大數據分析,科學的選擇理財品種,只有配置多元化理財方案,不把所有雞蛋放在一隻籃子中,才能有效規避潛在的投資風險,獲得理想收益的最佳方式。
㈧ 711隻基金持倉同一股票.基金正抱團持倉的十大次新股是哪些
這都是沒有文化的記者瞎寫,前十大次新股肯定是當期還沒有打開漲停的獲配機構最多的十家公司。
如有不懂之處,真誠歡迎追問;如果有幸幫助到你,請及時採納!謝謝啦!
㈨ 抱團股是怎麼來的如今在市場上是什麼形勢
牛年的首個交易日即將到來,過去的一年是抱團極致演繹的一年。
對於投資者來說參與對了抱團就是不斷向上,固守對立面則只能面對局部熊市。
對於目前分裂的市場情形,很多人認為是抱團過度引發的惡果,但其實自2004年算起,A股歷史上已經有了三輪完整的抱團行情。
在前三輪抱團崩盤之後,目前進行中的第四輪抱團正在如火如荼。以史為鑒,梳理前三輪的一些特徵,或許能對當前有一些啟發。
以上的特徵確實已經出現,但還有一個重要信號被忽視了,指數未在高位。
當前3600點附近的指數並未高估,因此並不能認為是牛轉熊的趨勢改變。
因此,資金更加優化的選擇可能是從高估板塊逐步退出,開始轉向部分低估值高成長性的板塊重新抱團。
新的抱團就會重新形成。
㈩ 春節後哪14個抱團股票狂跌
春節後哪14個抱團股票狂跌?首先是茅台,還有山西汾酒、酒鬼酒、中國中兔、美的集團、葯明康德等等,抱團股票大多是由機構持有的一些重倉股,例如白酒股,它是多數基金在去年的持倉,很多白酒股和醫葯股都是基金的重倉股,那麼在進入今年春季之後,基金在春節進行一季度的調倉、機構調倉等,這類高位抱團股的隨之瓦解可能也就是非常正常的一個現象了,這些股價在去年連續上漲之後,股價通常都很高,由於抱團股的持倉規模也都是比較大的,所以一旦被大量的拋貨自然就會造成大幅的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