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主要的港口
大連港、營口港、秦皇島港、天津港、青島港等。
1、大連港
大連港位於遼東半島南端的大連灣內,港闊水深,冬季不凍,萬噸貨輪暢通無阻,是東北地區最重要的綜合性外貿口岸。大連是哈大線的終點,以東北三省為經濟腹地,是東北的門戶。
2、營口港
營口港地理坐標為北緯40°17′42″,東經122°06′00″,是全國重要的綜合性主樞紐港,是東北地區及內蒙古東部地區最近的出海港,東北地區最大的貨物運輸港,遼東灣經濟區的核心港口。
3、秦皇島港
秦皇島港秦皇島港位於渤海岸邊,北依燕山,東有萬里長城入海老龍頭,西有風景秀麗的北戴河,港闊水深,風平浪小,一年四季不凍不淤,是我國北方的一座天然良港。
4、天津港
天津港,也稱天津新港(Xingang, China),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天津市海河入海口,處於京津冀城市群和環渤海經濟圈的交匯點上,是中國北方重要的綜合性港口和對外貿易口岸。
5、青島港
青島港位於山東半島南岸的膠州灣內,始建於1892年,具有125年歷史。是我國重點國有企業,中國第二個外貿億噸吞吐大港。是太平洋西海岸重要的國際貿易口岸和海上運輸樞紐。
『貳』 隋唐時期有哪些主要的音樂論著
隋唐時期主要的音樂論著有:
《樂書要錄》是一部通俗性的樂律理論專著,成書於久視元年(700年),武則天77歲時召集著作郎元萬頃等編 撰。該書共10卷,國內已失傳,目前日本存有3卷,即卷五有「七聲相聲法」、「論二變義」等11個小題;卷六有「紀律呂」、 「乾坤唱和義」、「謹權 量」、「審飛侯」等4篇;卷七有「律呂旋宮法」、「識聲律法」、「論一律有七義」等,還附有「十二律相生圖」等,對了解唐代樂律宮調有重要價值。
《教坊記》是一部記載唐代教坊制度和軼聞的著作,由唐代開元年間的崔令欽以散記的形式撰寫。全書共分28個條目,記載了「兩京教坊」、「內人、前頭人、十家」、「雲韶、拍彈家」、「曲名、大麴」等內容,是近代研究者研究唐教坊最便利的史料。
《羯鼓錄》是一部有關羯鼓的專門性論著。由唐代著名羯鼓手南卓於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完成。全書沒有章節,記述了羯鼓的由來、唐代羯鼓名手的軼聞趣事和128個羯鼓曲名等內容,是具有樂器專史性質的一部著作。
《樂府雜錄》是一部有關唐代音樂的見聞錄,作者是段安節。全書有40個條目,共有樂部9條,歌、舞、俳優3 條,樂器14條,樂曲13條,傀儡子l條。其中載有已失傳的昭0樂識五音輪二十八調圖》的文字說明。這部著作的內容涉獵廣泛,較為詳細地記述了唐代著名的 歌唱家、演奏家的活動情況,為研究唐代音樂提供了重要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