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楊紅旭的微博
擴展閱讀
上市公司的股票在哪買 2025-05-16 09:15:24
何看股票年線外商投資法 2025-05-16 08:31:02

楊紅旭的微博

發布時間: 2021-06-04 02:36:00

① 什麼是雙向調控

「雙向調控」一詞是住房與城鄉建設部部長姜偉新在2014年兩會期間,對於記者圍堵和一系列有關房價的提問下的透露信號。
1熱詞出處

2014年3月4日,兩會已拉開序幕,房價問題是民眾最為關注的熱點之一。全國政協委員、住建部部長姜偉新面對有關房價提問時透露出「雙向調控」的樓市政策信號。一時間,「四字謎」——「雙向調控」成為業界討論的熱點。不少業內人士認為,2014年樓市政策或將呈「差別化」特徵,房價過熱城市面臨嚴調。[1]
2各方解讀

亞太城市房地產研究院院長謝逸楓認為,「所謂「雙向調控」,是指在中央房地產調控長效機制「過渡期」內,實施「托底蓋帽」的雙向調控方針。其中以政府提供最基本住房保障為「托底」,以抑制因過度投機導致的房價過快上漲是「蓋帽」。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在其微博上表示,含義可能有三:一、注重區域分類指導,房價熱的城市必須嚴調(比如一線城市),不熱的城市可保持平穩,甚至放鬆(比如三四線城市);二、一方面抑制不合理住宅需求,另一方面增加住房用地和住房有效供應。三、一方面調控商品住宅市場,另一方面強化住房保障。
相關漫畫其實,早在2013年12月24日舉行的全國住房城鄉建設工作會議上,住房城鄉建設部部長姜偉新在部署2014年工作時,明確表示:「繼續抓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和監管工作」,同時傳遞出三個政策信號:更加註重分類指導,探索發展共有產權住房和強化市場監管。
同策咨詢研究部總監張宏偉分析認為,「雙向調控」思路基本與2013年年底住建部工作會議強化對於不同城市的「分類指導」的思路一致,他也認為「雙向調控」思路主要有三點:首先,2014年調控政策仍將呈現「差別化」的特徵,熱點城市抑制投資投機需求,非熱點城市政策調控相對會定向寬松;其次是強調保障房工作,「雙軌制」解決城鎮化後顧之憂;此外在長效性調控機制尚未出台之前,以限購為主的行政化手段與經濟手段、市場手段會並存,但是,經濟手段、市場手段會逐漸突出。
謝逸楓則解讀稱:「住建部「雙向調控」的樓市調控思路提出,這是釋放2014年中央調控地產收緊的信號,暗示新國五條將延續執行原來政策。其中限購、限貸、限價等政策不會退出,房地產稅立法與價格控制目標及不動產登記制度、個稅20%政策、個人住房信息系統城市聯網是否執行、出台,關鍵是看中央政府工作報告與兩會後三中全會改革制度的落實情況。」[2]
他表示,毫無疑問,2014年中央調控方向基本告別「一刀切」,調控權下放地方政府。按照地方樓市實際運行與發展情況,進行「分類調控」與「因地制宜」的穩定市場預期。一二線樓市調控方向將是「穩」,三四線樓市則以「防」為主。因此,熱點城市調控收緊,寒冷城市調控微調的分化走勢,為2014年中國樓市調控基調定下「穩定預期」打下鋪墊。
3權威解釋

全國政協委員、住建部副部長齊驥就「雙向調控」做出了權威解釋:所謂雙向調控亦可稱分類指導,即對一線城市繼續增加供應,抑制、遏制投資投機性需求,限購政策不退出。而對於庫存量比較大的城市,要控制供地結構、供應結構。[3]
齊驥透露,所謂高庫存是指庫存量高於月銷售量的12-15倍,高過1年到1年半的銷售量的,就是高庫存。齊驥同時對杭州部分樓盤降價的事件做出回應,稱了解顯示,杭州樓盤降價後,所有樓盤都銷售一空。所以杭州這種城市只是出於階段性的下滑,而不是大的問題。

② 住房限購令的實行案例

2010年9月29日,國家有關部委下發通知,推出五條措施進一步推進房地產調控,要求地方立即制定實施細則,已印發實施細則的地區,要根據最近國家有關部委出台的政策措施進行調整和完善,並嚴格實行問責制。隨後,各地樓市調控細則紛紛落地,在眾多措施中比較突出的就是「限購」,顯現政府調控樓市的決心。
2010年9月30日晚上,深圳緊急出台「限購令」,規定從2010年10月1日起,在深圳暫時實行限定居民家庭購房套數政策:其中深圳市戶籍居民家庭(含部分家庭成員為深圳市戶籍居民的家庭),限購兩套住房;能夠提供在深圳市一年以上納稅證明或社會保險繳納證明的非深圳市戶籍居民家庭,限購一套住房。
2010年10月1日,廈門市國土房產、金融管理、稅務等7個部門聯合下發了有關促進房地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並決定採取臨時性限購措施,即從2010年10月1日起至2010年12月31日,同一購房家庭只能在廈門新購買一套商品住房。
2010年10月7日晚間,繼深圳、廈門之後,上海也出台「限購令」,具體為:「暫定本市及外省市居民家庭只能在本市新購一套商品住房(含二手存量住房)。違反規定購房的,房地產登記機構不予受理房地產登記。」
2010年10月9日,寧波市出台樓市調控細則,亦規定每戶居民在本市只能新購一套住房。
2010年10月10日,福州市新出台的房價調控補充細則規定,從即日起至2010年12月31日,本市行政區域內戶籍居民同一購房家庭(包括購房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只能在本市五城區新購買一套商品住房。細則還規定,暫停在本市擁有2套以上(含2套)住房的本市戶籍居民家庭、擁有一套以上(含一套)住房的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無法提供在本市一年以上納稅證明或社會保險繳納證明的非本市戶籍居民在本市五城區繼續購買商品住房。
2010年10月11日,杭州市研究出台了《關於進一步加強我市房地產市場調控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的實施意見》,暫定杭州市及外省市居民家庭只能在杭州市新購買一套商品住房(含二手存量住房);停止執行購房補貼政策等相關收費,並提出落實差別化信貸政策。 浙江台州成為首個公布的城市。台州市發布的通知強調,全市市域(含所轄縣〈市、區〉)范圍內的家庭和市域范圍外能提供自購房之日起前2年內在本市累計繳納1年以上個人所得稅證明或社會保險繳納證明的家庭,可在市區購買1套新建商品住房。對在市區已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市域范圍內家庭、已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市域范圍外家庭、不能提供自購房之日起前2年內在本市累計繳納1年以上個人所得稅證明或社會保險繳納證明的市域范圍外家庭,暫停其在市區購買新建商品住房。違反規定購房的,不予辦理房地產登記。
業內人士表示,台州的限購令比較寬松,限購范圍只是落在「市區」和「新房」的概念上,涉及「二手房」和「郊區」概念的則不限購。不過此次台州率先公布限購細則也透露出兩個信息,其一是住建部可能不集中公布名單了,退而讓城市零星公布;其次,大城市周邊的衛星城將是重點。
據一位接近住建部的人士表示,接下來打擊全國范圍內的投機投資炒房可能還有新動作。住建部已經開始逐步推進房地產熱點城市房屋權屬登記系統和資料庫的異地聯網工作,這項工作完成後,同一權屬擁有人名下在不同城市的房產將得以「一並查詢」,異地購房的資金流向、程度、走勢將可以得到「統一監控」,可以重點打擊大投機客。 在2010年10月15日房地產交易中心出台了《限定居民家庭購房套數說明》,正式將廣州限購令的細則落到實處。10月15日以後房地產交易中心的交易細則如下:
一、契稅
1. 普通住宅:90平方以下(含90方)而且是唯一住房:按1%徵收。
2. 普通住宅:90方(不含90方)-144方(不含144方)而且是唯一住房:按1.5%徵收
3. 非普通住宅144方(含144方)以上、以及非唯一住宅的普通住宅:按3%徵收
4. 唯一住房的定義:以家庭為單位,名下沒有住房,只有即將准備新購的這套住房。
例如:曾經有一套住房賣了,現在沒有持有住房,現在再新買一套,是屬唯一住房。
例如:名下有車位及商鋪,但沒有住房,現在新買一套,也屬唯一住房。
二、個人所得稅
出售自有住房在一年內新購房的不再減免個人所得稅。
三、住房限購政策
1. 本市戶籍居民家庭在本市十區限新購買一套住房。
辦理交易手續時需增加提供購房人的戶口薄和結婚證的原件和復印件。
2. 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在本市十區限新購買一套住房。
辦理交易手續時需增加提供購房人的戶口薄和結婚證的原件和復印件,以及購房人在本市1年以上納稅證明或社會保險繳納證明原件。
3. 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且未能提供上述文件不能購買住房。
4. 未滿18周歲的人士,限制在本市單獨購買商品住房。
5. 香港、澳門、台灣及外籍人仕機構或個人新購房:
1) 港澳台地區居民和華僑因生活需要,可在境內限購一定面積的自住商品房。
2) 境外機構在境內設立的分支、代表機構(經批准從事經營房地產業的企業除外)和在境內工作、學習時間超過一年的境外個人可以購買符合實際需要的自用、自住商品房,不得購買非自用、非自住商品房,在境內沒有設立分支、代表機構的境外機構和在境內工作、學習時間一年以下的境外個人,不得購買商品房。
3) 符合規定的境外機構和個人購買自用、自住商品房必須採取實名制,並持有效證明(境外機構應持我政府有關部門批准設立駐境內機構的證明,境外個人應持其來境內工作、學習、經我方批準的證明),到土地和房地產主管部門辦理相應的土地使用權及房屋產權登記手續。
商品住房包括: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
新建商品住房:以本市房地產主管部門住處系統網簽購房合同的時間為准,非網簽合同的以房地產登記部門合同備案時間為准。
二手住房:房地產交易登記部門業務收件時間為准。
2010年10月17日,廣州市國土房管局對外發布樓市調控細則,不僅限制廣州每戶家庭只能新購一套房,限制外地人在廣州買房,還規定未滿18周歲的人士不得在廣州買房。 2010年10月18日下午,大連市建委宣布,大連將從今日(19日)其將實行住房限購政策,同一購房家庭(包括夫妻雙方及未成年子女)只能在本市新購一套商品住房(含二手存量住房),對違反規定購房的,房地產登記機構不予受理房地產登記。
這是繼廣州、海口、三亞等城市近期宣布實行限購令之後,全國宣布實行限購令的第13個城市。大連出台的地方細則除限購外,還包括嚴格執行差別化住房貸款政策、嚴格執行房地產稅收政策、增加住房用地有效供給、加快推進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嚴格商品房預售管理等十個方面。
在房貸方面,大連各商業銀行將暫停發放居民家庭購買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貸款;對不能提供一年以上當地納稅證明或社會保險繳納證明的非本地居民暫停發放購房貸款。
細則同時要求,對貸款購買商品住房,首付款比例不得低於30%;對貸款購買第二套住房的家庭,嚴格執行首付款比例不低於50%、貸款利率不低於基準利率1.1倍的規定。
大連細則還提出,明確要求增加住房用地的有效供給,加快推進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確保保障性住房和自住性中小套型商品房建房用地不低於住房建設用地供應總量的70%,城市中心區年底前提供經濟適用住房房源1.2萬套,籌集廉租住房租賃資金3000萬元,全市建設公共租賃住房1500套。
為了維護房屋交易雙方的合法權益,大連市還發布了《規范預售通知》,通知將商品房預售的工程進度標准提高到七層以下主體結構封頂,八層以上完成主體結構三分之二以上,有效縮短預售到工程竣工時間。對商品房預售資金進行監管,按工程建設進度進行核撥,將確保預售資金用於商品房項目工程建設,保證建設工程按時竣工交付,杜絕爛尾樓、攜款潛逃等損害購房者利益的事件發生。實行商品住房買賣合同網上簽約、備案,要求開發企業房地產開發企業要在10日內一次性公開全部准售房源及每套房屋價格,明碼標價對外銷售能夠有效防止一房多賣、虛假交易、倒賣炒房、捂盤惜售等行為。 2011年1月5日,鄭州市房管局通報鄭州市政府《關於進一步貫徹落實房地產市場宏觀調控政策的通知》和房管局《關於本市及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在我市限購商品住房的通知》,宣布從6日起鄭州市開始實施「限購令」。即自2011年1月6日,在鄭州市建成區內對人口過密區域(人口過密區域暫定為農業路以南、桐柏路以東、航海路以北、未來路以西區域,未來路與農業路未交界處以中州大道為界)和其他區域實施差異化的限購政策。 按照這一規定,無法提供在本市1年以上納稅證明或社會保險繳納證明的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暫停在人口過密區域購房,只能在其他區域新購1套商品住房。能提供在本市1年以上納稅證明或社會保險繳納證明的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在人口過密區域或其他區域暫定只能新購1套商品住房。本市戶籍居民家庭在人口過密區域暫定只能新購1套商品住房。
新政對外地人在鄭州市購房進行了條件限制。
繼今年1月5日鄭州市對市區部分區域商品住房「限購令」實行之後,從3月4日開始將實行更為嚴格的「新版」商品住房「限購令」。
3月3日,鄭州市下發了《進一步加強房地產市場宏觀調控工作的通知》,推出包括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大力發展公共租賃住房、嚴格執行限購政策等在內的15條措施,加強對房地產市場的宏觀調控,這是「新國八條」在鄭州的落地政策。在新版限購令中,嚴格並細化了限購政策:已有兩套房的本地人不能再買房,外地人在鄭州最多隻能買一套住房。至此,市內五區、鄭東新區內全面限購商品住房第二套房,但高新區和經開區不在限購范圍。
在「嚴格執行限購政策」這一條款中規定:自2011年3月4日起,對在鄭州市區(含市內五區、鄭東新區)已擁有1套住房的鄭州戶籍居民家庭(包括購房人、配偶以及未成年子女),持有鄭州市居住證1年以上、在鄭州市繳納社會保險或個人所得稅1年以上的非鄭州市戶籍居民家庭,限購1套住房(含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對已擁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鄭州市戶籍居民家庭,擁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鄭州市戶籍居民家庭,無法提供1年以上鄭州市居住證或社會保險繳納證明或個人所得稅納稅證明的非鄭州市戶籍居民家庭,暫停在鄭州市區向其售房。
與前不久鄭州市出台的限購令相比,這個限購令更嚴格,將此前未作限制的鄭東新區和二手房均納入限購范圍,並明確規定居民家庭包括購房人、配偶以及未成年子女(不包括成年子女),家庭成員中有一人為本市戶籍的,可認定為本市戶籍居民家庭,居民家庭已擁有住房包括在本市已經完成房屋產權登記的住房和已進行網上簽約但尚未完成房屋產權登記的住房。
3月3日,鄭州市政府還下發通知,要求省會各金融機構和鄭州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對貸款購買第二套住房的家庭,嚴格落實「首付款比例不低於60%,貸款利率不低於基準利率的1.1倍」的政策。 2014年6月10日17時許,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在其新浪V認證微博上稱,從中介內部獲取的消息,即日起,沈陽限購取消,本地人和外地人可購多套住宅。「如消息屬實,則沈陽把貞節牌坊全面推倒了!之前,無錫、南寧、天津、寧波、溫州等只是局部松綁!」
6月10日,記者從沈陽多個房地產人士處證實,沈陽市房產局當日早間已發布草案,將在近期內出台取消限購政策,內容包括本地戶籍或外地戶籍人士均可購買多套住房,「草案尚未公開,只是有房產局的人向我們透露了有這回事。」沈陽市房產局辦公室工作人員未否認這一消息,稱「今早上確實出台了一些政策」。
政府表態
沈陽市沒有全面取消限購,只是調整。這是誤讀。
「沈陽市沒有全面取消限購,只是調整。這是誤讀。」6月10日19時50分,沈陽市住建系統一位官員向記者證實,沈陽市正在調整限購政策,具體內容是針對已擁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本市戶籍居民家庭,即對本市戶籍家庭擁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在二環內可以購買多套房屋,但銀行不提供任何貸款,需要一次性付款,不給予任何形式貸款。 2013年8月6日,溫州是開始調整限購政策的。根據新政,溫州戶籍居民(家庭)可購兩套房
15日下午,溫州市住建委房屋登記大廳。大廳內800多個座位基本座無虛席。
一位50多歲的婦女正在向負責發放排隊序號的女工作人員咨詢:「我家已有一套房子了,現在又看上了一套房子,想買過來給兒子做結婚用房,是否可以登記產權?」
該女工作人員表示,「可以啊,從上周開始,一戶家庭就可以購買兩套房子。」
隨後,記者接著問:「那從可以購買兩套房子開始,每天的交易量是否有上升呀?」
工作人員回答:「那個當然啰,現在都下午4點多了,大廳里還有這么多人。」
「樓盤展示中心被擠爆了」
以前一戶限購一套,現在可以買兩套,這會不會導致房價反彈呢?昨天,記者走訪發現,最近溫州市民買房的熱情有回升現象 。
一位姓周的企業老闆告訴記者:「得知政策放寬的消息,上星期六,溫州一企業老闆召集多位親朋好友到樂清一個將要開盤的樓盤看房,買房熱情比以前高了。」
正想買房的葉先生則說:「這消息一出來,我馬上就知道了。如果有好的房子,我還想買。」
溫州一售樓中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樓盤展示中心一下來了2000多人,擠爆了!」
一房地產老闆告訴記者,新政對房地產行業來說是利好,在一定程度上會帶高交易量。 2014年6月26日上午,呼和浩特房地產開發監督管理處正式發表取消樓市限購令的實施意見,成為全國首個"破限"的城市。
據不完全統計,在呼市正式放開限購之前,南寧、天津、無錫、溫州等18城已明確發文或表態限購政策已做調整。此外,福建、杭州、長沙等地"破限"傳聞頻出。 2014年9月26日,蘇州市住建局確認,蘇州五大區全線取消限購,90平米以下房屋也取消限購了。凡在該市區域購買住房(含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的,不再實行限購。
即日起,蘇州市相關部門在辦理網上簽約、合同備案及相關登記手續時,不再核查購房人住房情況、不再要求提供戶籍、納稅或繳納社會保險等相關證明。這意味著蘇州從2011年3月1日開始的限購政策成為「歷史」。
目前江蘇省三個實行限購的城市無錫、南京、蘇州相繼全面取消限購。蘇州全面解除限購令之後,我國46個限購城市中只剩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珠海、三亞6個城市未松綁限購。

③ 成都的房價大概多少

成都房子地段首先你得知到(東富西貴南窮北亂)成都市城鄉房產管理局在3月31日公布了《2013年度成都市新建商品住房價格控制目標的通知》。內容要求各級房產管理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省政府和市政府各項房地產調控措施,進一步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強化房地產市場監管,切實增加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供應,努力滿足居民合理住房需求,確保新建商品住房價格漲幅低於本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幅度。
  趕在限期最後一天,成都市城鄉房產管理局在3月31日公布了《2013年度成都市新建商品住房價格控制目標的通知》
(以下簡稱《通知》)。
  內容要求各級房產管理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省政府和市政府各項房地產調控措施,進一步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強化房地產市場監管,切實增加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供應,努力滿足居民合理住房需求,確保新建商品住房價格漲幅低於本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幅度。
  《通知》有些「溫柔」
  「確保新建商品住房價格漲幅低於本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幅度。」不僅是成都版細則的重點,也是其它地方城市普遍所提及的調控內容。
  而《通知》一出,讓充滿期待的成都市民多少有些「糾結」:「就這么多字啊?123,還不夠一條微博長度!」「說好的20%個稅呢?」內容強調新房價格漲幅須低於人均收入實際增幅,不僅對之前備受關注的限購區域、二套房貸限制等內容無涉及,20%個稅的焦點更無提及。如此「溫柔一劍」讓市民大呼「受傷」。
  對此,記者致電成都市房管局相關負責人,對方表示,內容就是網站上公布的那麼多,除此之外別無其他。關於個稅方面內容,則需要向稅務局了解情況,但國家稅務總局的細則還未出台,還需等待時日。
  隨後,記者致電多位房地產開發商,對方均表示不方便評價政策,但隨即表示,會繼續關注細則有關內容。
  與此同時記者獲悉,成都市房管局於2012年11月14日發布的成都市中心城區住房平均交易價格分別為:二環以內10100元/平方米;二環至三環之間8000元/平方米;三環以外7500元/平方米。2012年成都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較上年增長13.63%,扣除物價因素,實際增長10.32%。那麼,今年每平方米房價可以分別上漲到11110元、8800元、8250元。
  與此同時,重慶、合肥、大連、鄭州、武漢等多個地方都將房價控制目標確定為不超人均收入增幅,而2012年全國收入增長9.6%,這意味著多數城市的房價還可以漲10%左右,如此房價控制目標越來越寬鬆了。
  四川天邑房地產開發公司策劃總監安國昭在接受《金融投資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事實上,從2009年以來成都就將每年房價的上漲控制目標定在10%左右,現在成都2013年度我市新建商品住房價格控制目標中所稱的"確保新建商品住房價格漲幅低於本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幅度",實際就是過去的延續。」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易憲容直言:「一些地方政府的住房限價責任制,即房價上漲幅度與人均收入增加幅度掛勾將成為地方自編的兒戲。」「房價上漲幅度也好,人均收入增加幅度也好,都是一個抽象指標,可以做許多"技術性"的處理。」易憲容稱。
  無獨有偶,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也認為,除了北京(樓盤)細則在房價控制目標、限購、二套房貸、個人所得稅等方面有所細化與升級外,其他地方的細則並沒有做到細化。如廣東細則稱:合理確定2013年度新建商品住房價格控制目標。但到底將房價控制目標定在何處卻沒有答案。
  成都一季度房價約漲5%
  4月1日,相關機構數據顯示,2013年3月全國100個城市新建住宅平均價格為9998元/平方米,環比2月上漲1.06%。成都新建住宅樣本平均價格為7817元每平米,環比漲幅為1.09%,同比漲幅為6.14%。在十大城市新建住宅價格指數中,成都房價環比漲幅排在第五位,前四位分別為北京、廣州、深圳、南京。
  據中原地產等專業機構的調查數據顯示,2013年3月前兩周,成都主城區商品房成交面積環比增幅分別為10%、34.3%,成交套數環比分別增長11%、27.5%,持平近三年來3月最優市場表現。回望前三月,成都房價穩中有漲,部分樓盤漲幅高約5%。
  在房價與成交量齊漲的同時,近日記者來到位於東大街的塔子山壹號樓盤。據置業顧問介紹,此新盤為上周六開盤的新批次,共有200多套房源,開盤僅五天訂單量已超過50%。
  而與塔子山壹號相隔不遠的陽光100米婭中心的置業顧問介紹,此樓盤從年初開盤至今,也已經銷售超過七八成,目前也所剩不多,並直言「"國五條"影響不是很明顯啊,它最多是調控不要漲得那麼快。」
  據相關機構統計顯示,成都1月份房價均價在9095元/平米左右,2月份均價在9246元/平米左右,而3月份均價在9126元/平米左右。
  成都某著名房產中介的有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我個人覺得成都版細則影響不大。因為三月各個交易周的房屋成交量都基本持平,總量完勝前一個月,而此次細則本不"細",重要內容均未涉及。」「目前來看,房屋要降價的可能性是非常小,之前二手房成交火爆,是因為賣房者擔心當初傳言為真,地方版細則會將20%個稅放在賣房者頭上而拋售套現。但現在細則出來了,沒有什麼相關的硬性規定,那賣房者則不會急於出手已有房。如此一來,供不應求,許多購房者又會重新考慮新房,如此極有可能抬高新房價格。」同時,該人士表示出對房產中介市場的擔憂,市場成交的「黃金三月」已經過去,接下來更多的購房者可能會觀望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