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禮炮21響代表什麼意思
21響禮炮代表國家元首級別的迎賓最高規格。以下是對21響禮炮意義的詳細解釋:
一、歷史淵源
- 英國海軍起源:21響禮炮最早源自英國海軍。在1730年,英國皇家海軍開始採用21響禮炮作為向王室致敬的禮儀。這一傳統逐漸演變為國際公認的禮儀形式。
二、國際認可
- 國家元首級別:隨著時間的推移,21響禮炮成為了國家元首級別迎賓儀式的最高規格。在國際交往中,當一個國家元首訪問另一個國家時,通常會鳴放21響禮炮以示歡迎和尊重。
三、中國實踐
- 正式採用:中國從1961年6月正式開始以鳴放21響禮炮作為國際禮節。這一舉措體現了中國對國際禮儀的尊重與遵循,同時也展示了中國的外交風范。
四、禮儀意義
- 尊重與歡迎:21響禮炮不僅是對國家元首的尊重,更是對國際友誼和和平的珍視。它象徵著兩國之間的友好關系,以及共同追求和平與發展的美好願景。
綜上所述,21響禮炮是一種具有深厚歷史淵源和國際認可度的禮儀形式,它代表著國家元首級別的迎賓最高規格,是兩國之間友好關系的重要象徵。
Ⅱ 禮炮二十一響是什麼意思
21響禮炮是最高規格的禮儀,指禮炮鳴放次數共計21響,多用於國家大典或迎送外國元首的儀式等。它起源於英國。16世紀風帆戰艦時代,不同戰艦海上相遇為避免誤會攻擊,會發射已裝彈艦載火炮表示放棄戰斗並致敬,久而久之成為海上艦船互見禮儀。17世紀,英國海軍將其引用到進入他國港口的歡迎儀式中。為統一鳴炮次數,英國海軍以當時最大戰艦的21門前裝火炮為基準,按5 - 7秒間隔依次發射形成21響禮炮,並制定出針對受禮者身份不同按奇數減2遞減鳴放次數的規則,逐漸被各國海軍認同。
許多國家在舉行大典或迎送國賓時遵循一定鳴炮規格慣例,21響為最高規格;19響為二級規格,多用於迎送外國政府首腦;17響是三級規格,多用於迎送外國政府首腦副職,但有些國家的鳴炮禮不劃分級別。
不同國家也有各自傳統,如1875年美國對總統和國旗首次正式採用鳴21響禮炮的禮儀;每一屆法國總統就職典禮結束時,巴黎榮軍院會鳴放21響禮炮。中國從1961年6月正式開始鳴放禮炮,後曾多年停止,自1984年3月起,為外國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舉行歡迎儀式恢復鳴放禮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