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阿聯酋
擴展閱讀
葉劉淑儀 2025-07-12 02:08:32
安控科技定增股票價格 2025-07-12 01:32:13

阿聯酋

發布時間: 2021-06-04 05:57:17

A. 阿聯酋屬於哪個洲

亞洲。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簡稱「阿聯酋」,位於阿拉伯半島東部,北瀕波斯灣,西北與卡達為鄰,西和南與沙烏地阿拉伯交界,東和東北與阿曼毗連海岸線長734公里,總面積83600平方公里,首都阿布扎比。

阿聯酋以石油生產和石油化工工業為主,同時注重發展經濟多樣化。政府在發展石化工業的同時,把發展多樣化經濟,擴大貿易,增加非石油收入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例當作其首要任務,政府充分利用各種財源,重點發展文教、衛生事業,完成和擴大在建項目。

(1)阿聯酋擴展閱讀

阿聯酋聯邦最高委員會由7個酋長國的酋長組成,是最高權力機構。國內外重大政策問題均由該委員會討論決定,制訂國家政策,審核聯邦預算,批准法律與條約。

總統和副總統從最高委員會成員中選舉產生,任期5年。總統兼任武裝部隊總司令。除外交和國防相對統一外,各酋長國擁有相當的獨立性和自主權。聯邦經費基本上由阿布扎比和迪拜兩個酋長國承擔。

15年阿聯酋政局穩定,對內積極推動經濟發展和國家現代化建設;對外交往活躍,注重加強與海灣地區國家及大國關系,在地區和國際事務中發揮獨特作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B. 阿聯酋是哪個國家

阿聯酋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是由阿布扎比、沙迦、迪拜、阿治曼、富查伊拉、烏姆蓋萬、哈伊馬角七個酋長國組成的聯邦制君主國。位於西南亞阿拉伯半島東南部,與阿曼和沙烏地阿拉伯接壤。首都阿布扎比,也是境內最大部族的酋長國領地。阿聯酋的通用縮寫為UAE。

歷史:

公元7世紀隸屬阿拉伯帝國。

16世紀,葡萄牙一度侵入該地區,後被阿曼逐出。荷蘭、法國等殖民主義者也相繼侵入。

1819年,英國東印度公司派遣艦隊摧毀了哈伊馬角、沙迦、迪拜等地的海岸要塞,以保障印度至埃及的航線通暢。波斯灣邊上的部落則與英國簽約,讓其管理防禦和外交事務。1820年成為大英帝國的保護國。

1971年,英國宣布終止保護條約。1971年12月2日,阿布扎比、沙迦、迪拜、阿治曼、富查伊拉、烏姆蓋萬六個酋長國宣告獨立,制定臨時憲法,組成阿拉伯聯合大公國。1972年2月,哈伊馬角酋長國加入。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C. 沙烏地阿拉伯-阿聯酋-迪拜是什麼關系

沙特和阿聯酋都是阿拉伯半島上的國家,而迪拜是阿聯酋迪拜酋長國的首都。

1、沙特,是阿拉伯半島上的一個獨立國家,全稱叫做沙烏地阿拉伯王國(Kingdom of Saudi Arabia)。

2、阿聯酋,也是阿拉伯半島上的國家,在沙特西邊。全稱叫做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簡稱阿聯酋(The United Arab Emirates)。由七個酋長國組成:阿布扎比、迪拜、沙迦、哈伊馬角、阿治曼、富查伊拉、烏姆蓋萬。迪拜是阿聯酋中的一個酋長國。

3、迪拜(阿拉伯語:دبي,英語:Du),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人口最多的城市,位於波斯灣東南海岸,迪拜也是組成阿聯酋七個酋長國之一——迪拜酋長國的首都。

(3)阿聯酋擴展閱讀:

首先,沙烏地阿拉伯是阿拉伯半島上一個獨立的國家,全稱是沙烏地阿拉伯王國。從名字上可以看出,沙烏地阿拉伯是一個君主專制國家。但這並不全面,它應該是政教合一的君主專制國家。而阿聯酋的全稱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它是由阿布扎比、沙迦、迪拜、阿治曼、富查伊拉、烏姆蓋萬、哈伊馬角七個酋長國組成的聯邦制君主國。迪拜有沒有很熟悉,不過阿聯酋的首都布扎比。

沙烏地阿拉伯是君主專制國家,它沒有合法的政黨,是由王室一直繼承絕對的權力。而阿聯酋,七個酋長國都有自己的統治者。總統副總統都由選舉產生,現任總統是阿布扎比酋長哈利法·本·扎耶德·阿勒納哈揚,副總統是迪拜酋長穆罕默德·本·拉希德·阿勒馬克圖姆。



D. 阿聯酋的簡介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一般簡稱阿聯酋,俗稱沙漠中的花朵,是一個以產油著稱的中東沙漠國家,位於阿拉伯半島東部,北瀕波斯灣,海岸線長734公里。西北與卡達為鄰,西和南與沙烏地阿拉伯交界,東和東北與阿曼毗連。面積83600平方公里。人口423萬(2004年),外籍人佔3/4,主要來自印度、巴基斯坦等國。阿拉伯語為官方語言,通用英語。居民大多信奉伊斯蘭教,多數屬遜尼派;在迪拜,什葉派佔多數。首都阿布扎比。
網路上找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E. 關於阿聯酋的資料

【基本信息】

【國 名】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The United Arab Emirates)。

【面 積】83,600平方公里(包括沿海島嶼)。

【人 口】410萬(2005年),外籍人佔80%,主要來自印度、巴基斯坦、埃及、敘利亞、巴勒斯坦等國。居民大多信奉伊斯蘭教,多數屬遜尼派;阿拉伯語為官方語言,通用英語。主要語言是阿拉伯語,沿海城市波斯語流行。

【首 都】阿布扎比(Abu Dhabi)。

【國家元首】總統哈利法·本·扎耶德·阿勒納哈揚(Khalifa Bin Zayed Al-Nahyan),2004年11月當選。

【重要節日】國慶日:12月2日

【簡 況】

位於阿拉伯半島東部,北瀕波斯灣,海岸線長734公里。西北與卡達為鄰、西和南與沙烏地阿拉伯交界、東和東北與阿曼毗連。境內除最東部為哈賈爾山的一段以外,其餘都為低平的荒漠。有利瓦綠洲、艾因綠洲等。氣候乾熱,年降水量75毫米左右,僅山區有較多降水。屬熱帶沙漠氣候,夏季炎熱潮濕(5月-10月),氣溫40-50℃,冬季(11月-翌年4月)氣溫7-20℃,偶有沙暴。平均降水量約100毫米,多集中於1-2月間。

公元7世紀隸屬阿拉伯帝國。自16世紀開始,葡萄牙、荷蘭、法國等殖民主義者相繼侵入。19世紀初,英國入侵波斯灣地區,並於1820年強迫當地七個酋長國與其簽訂「永久休戰條約」,此後各酋逐步淪為英國的保護國。1971年3月1日,英國宣布同各酋長國簽訂的條約於年底終止。同年12月2日,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宣告成立。由阿布扎比、迪拜、沙迦、哈伊馬角、富查伊拉、烏姆蓋萬和阿治曼七個酋長國組成聯邦國家。

【政 治】 聯邦最高委員會由七個酋長國的酋長組成,是最高權力機構。國內外重大政策問題均由該委員會討論決定,制訂國家政策,審核聯邦預算,批准法律與條約。總統和副總統從最高委員會成員中選舉產生,任期五年。總統兼任武裝部隊總司令。除外交和國防相對統一外,各酋長國擁有相當的獨立性和自主權。聯邦經費基本上由阿布扎比和迪拜兩個酋長國承擔。

2006年阿政局穩定,對內積極發展民族經濟,實現經濟多元化;對外交往活躍,注重加強與海灣地區國家及其他阿拉伯國家關系,在地區和國際事務中發揮獨特作用。

【憲法】1971年7月18日,聯邦最高委員會通過臨時憲法,同年12月3日宣布臨時憲法生效,沿用了25年,1996年12月聯邦最高委員會通過決議,臨時憲法變成永久憲法,並確定阿布扎比為阿聯酋永久首都。

【議會】聯邦國民議會,亦稱全國協商議會,成立於1972年,負責討論內閣會議提出的法案,並提出修改建議。2006年8月,阿聯酋頒布新的議會選舉法,規定聯邦國民議會成員為40名,其中20名由各酋長國酋長直接任命,20名由各酋長國選舉產生。11月,阿舉行國民議會選舉,被視為阿在民主改革道路上邁出的重要一步。 2007年2月,阿卜杜·阿齊茲·格利里當選阿國民議會新一屆議長。

【政府】2006年2月組成第七屆政府,共23人。主要成員:副總統兼總理和國防部長穆罕默德·本·拉希德·阿勒馬克圖姆(Mohammed Bin Rashid Al Maktoum),副總理蘇爾坦·本·扎耶德·阿勒納哈揚(Sultan Bin Zayed Al Nahyan),副總理哈姆丹·本·扎耶德·阿勒納哈揚(Hamdan Bin Zayed Al Nahyan),財政工業部長哈姆丹·本·拉希德·阿勒馬克圖姆 (Hamdan Bin Rashid Al Maktoum),外交部長阿卜杜拉·本·扎耶德·阿勒納哈揚(Abllah Bin Zayed Al Nahyan)。

【行政區劃】由七個酋長國組成:阿布扎比、迪拜、沙迦、哈伊馬角、阿治曼、富查伊拉、烏姆蓋萬。

【重要人物】

哈利法·本·扎耶德·阿勒納哈揚:總統。生於1948年,系阿聯酋首任總統扎耶德長子。1969年2月1日被立為阿布扎比酋長國王儲。1976年5月,任聯邦武裝部隊副總司令。哈還兼任阿布扎比最高石油委員會主席、阿布扎比投資局董事長、阿布扎比發展基金會董事長。2004年11月2日扎耶德總統病逝,哈繼任阿布扎比酋長,11月3日,哈被聯邦最高委員會推選為新任總統。

穆罕默德·本·拉希德·阿勒馬克圖姆:副總統兼總理、國防部長和迪拜酋長。生於1948年。1990年任聯邦國防部長,1995年被指定為迪拜王儲。2006年1月5日,穆就任阿副總統兼總理、迪拜酋長。

【經 濟】

以石油生產和石油化工工業為主。政府在發展石化工業的同時,把發展多樣化經濟、擴大貿易和增加非石油收入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例作為首要任務,努力發展水泥、煉鋁、塑料製品、建築材料、服裝、食品加工等工業,重視發展農、牧、漁業;充分利用各種財源,重點發展文教、衛生事業,繼續完成和擴大在建的現有項目。近年來大力發展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新經濟」和「知識經濟」。綠洲種植椰棗樹、蔬菜、水果。沿海居民主要從事商業、捕漁業和珍珠採集業。部分居民從事游牧,養殖羊和駱駝。
出口主要有石油,是世界重要石油出口國之一,還有珍珠、魚干;進口糧食等。

主要經濟數據(2006年):

國內生產總值(GDP) 1622億美元

人均GDP 3.6萬美元

GDP增長率10%

通貨膨脹率6 %

匯率1美元=3.66迪拉姆

外匯儲備250億美元

【資源】石油和天然氣資源非常豐富。已探明的石油儲量為130億噸,佔世界石油總儲量的9.5%,居世界第5位。天然氣儲量為6.06萬億立方米,居世界第5位。

【工業】以石油化工工業為主。此外還有天然氣液化、煉鋁、塑料製品、建築材料、服裝和食品加工等工業。工業項目從業人數中,阿聯酋人僅佔1%。因此,政府著手實施「就業本國化」計劃,增加本國人就業比例。

【農牧林漁業】農業不發達。阿聯酋農業、畜牧業和林業的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4%。全國可耕地面積32萬公頃,已耕地面積27萬公頃。主要農產品有椰棗、玉米、蔬菜、檸檬等。糧食依賴進口。目前,阿聯酋有捕魚船5191隻,漁民17,264人。漁產品和椰棗可滿足國內需求。畜牧業規模很小,主要肉類產品依賴進口。近年來,政府採取鼓勵務農的政策,向農民免費提供種子、化肥和無息貸款,並對農產品全部實行包購包銷,以確保農民的收入,阿農業得到一定發展。

【交通運輸】境內無鐵路,各酋長國之間有現代化高速公路相連。

公路:總長約3171公里,約有34.5萬輛汽車。

水運:有15個港口,308個碼頭(總長45公里)。年貨物吞吐量為7億噸。迪拜拉希德港是中東第二大深水港。

空運:有阿布扎比、迪拜等6個國際機場,10個直升飛機機場。2005年客流量逾2200萬人次。在全球航空公司的競爭排序中,阿聯酋航空公司居阿拉伯國家首位。阿已同包括中國在內的82個國家簽訂了雙邊航空協定,世界各國的109個航空公司有定期航班飛往阿的各機場。

通訊:阿全國有120萬門電話,行動電話330萬部,互聯網用戶達29.7萬,人造衛星通訊網同118多個國家相連。

【財政金融】阿銀行業發達,現有本國銀行328家,外國銀行109家。外匯不受限制,貨幣自由入出境,匯率穩定。聯邦政府財政收入來自各酋長國的石油或貿易收入。2005年政府預算收支情況如下(單位:億美元):

總收入61.9

總支出61.9

赤 字0

【對外貿易】1995年,阿聯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阿與179個國家和地區有貿易關系。外貿在經濟中佔有重要位置。阿主要出口石油、天然氣、石油化工產品、鋁錠和少量土特產品;主要進口糧食、機械和消費品。

2006年對外貿易持續順差,情況如下(單位:億美元):

對外貿易總額2240億美元

進口836億美元

出口1404億美元

【對外援助】1971年7月成立阿布扎比阿拉伯經濟發展基金會(1993年11月更名為阿布扎比發展基金會),以貸款、贈款和技術援助等方式向阿拉伯國家和亞洲、非洲的發展中國家提供援助。2002年1月,阿聯酋宣布將提供3000萬美元用於阿富汗戰後重建。2000年迄今,阿聯酋紅新月會對巴勒斯坦的援助資金已達3600萬美元。2003年10月,阿在西班牙馬德里援伊大會上宣布向伊提供2.25億美元的人道主義援助。

【人民生活】2006年人均GDP為3.6萬美元。人均收入居世界前列,對公民實行免費醫療制度。共有30家公立醫院,115個保健中心,4473個床位,2350名醫生,380名牙醫,6250名護士,另有20家私立醫院。

【軍 事】1976年5月10日,聯邦最高委員會決定統一各酋長國的軍隊,設立武裝部隊總司令部,聯邦總統任武裝部隊總司令。實行志願兵役制。

總兵力5.65萬。其中,陸軍約4.5萬,編制為一個王室警衛旅、一個裝甲旅、兩個機械化步兵旅、四個步兵旅和一個炮兵旅。海軍2500人,各類作戰艦只21艘,主要基地阿布扎比。空軍4000人(含警察部隊的航空聯隊),編制有四個作戰中隊,作戰飛機196架,武裝直升飛機50架。另有警察5.4萬名。武器裝備主要來源於法國、美國,是海灣國家中唯一以法式裝備為主的國家。武裝部隊的兵源30%來自本國,其餘主要為阿曼、巴基斯坦等國人,教官多為英國和巴基斯坦人。

【教育】國家重視發展教育事業和培養本國的科技人才,實行免費教育制。國家致力於掃盲工作,已建成110個掃盲中心。現有公立學校761所,各類私立學校420所,在校學生57.5萬人,教師2.4萬餘人。2003/2004學年在校大學生34213人,其中阿聯酋大學17000人,扎耶德大學2124人,高等技術學院15089人。

【新聞出版】主要報刊有:《聯合報》(阿拉伯文),阿布扎比半官方日報,發行5.5萬份;《宣言報》(阿拉伯文),迪拜半官方日報,發行5萬份;《海灣報》(阿拉伯文),沙迦私人出版,發行5.8萬份;《海灣時報》(英文),迪拜私人出版,發行45萬份。此外還有《海灣新聞》、《今日海灣》雜志等。

阿聯酋通訊社是國家通訊社,直屬新聞文化部。1976年11月成立。在國內各主要城市以及倫敦、巴黎、華盛頓、紐約、莫斯科、東京、開羅、突尼西亞、貝魯特等派有常駐記者。用阿拉伯文和英文發稿。

阿聯酋有阿布扎比、迪拜、烏姆蓋萬、哈伊馬角4家電台,阿布扎比、迪拜、沙迦和阿拉比亞等8家電視台,阿布扎比電台每天用阿、英、法和烏爾都語播送節目37小時。阿拉比亞電視台新聞節目用阿語連續24小時播送。此外還建有衛星地面接收站。

【對外關系】奉行中立、睦鄰友好和不結盟的外交政策。主張通過和平協商解決爭端,維護世界和平。在加強同美國等西方國家關系的同時,重視發展與阿拉伯、伊斯蘭、不結盟等第三世界國家關系。主張加強海灣合作委員會國家的團結與合作。阿至今已同146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

【對重大問題的立場】

關於聯合國改革:支持聯合國包括安理會在內的全方位改革。主張在安理會中應增加伊斯蘭國家(含阿拉伯國家)的代表。強調改革方案應由各成員國充分協商,取得共識;不同意為改革設定時限和強行推動表決。

關於海灣地區安全:積極致力於海灣地區的安全與穩定,主張加強海灣合作委員會六國的團結與協調,積極推動六國經濟一體化合作進程;呼籲海灣地區各國在平等互利、互不幹涉內政的基礎上,通過對話,和平解決彼此間的分歧,共同維護海灣地區的安全與穩定。

關於中東問題: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為恢復合法民族權利和建立獨立巴勒斯坦國所做的斗爭,承認巴勒斯坦國,支持中東和平進程。呼籲國際社會敦促以遵守「中東和平路線圖」,恢復與巴方的和談。

關於伊拉克問題:主張維護伊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呼籲盡快結束外國對伊佔領,恢復伊的穩定。認為聯合國應在伊重建過程中發揮主要作用。伊戰期間和戰後,阿向伊提供了大量人道主義援助,並與德國合作,為伊培訓軍隊和警察。2003年在馬德里召開的援助伊拉克國際會議上,阿承諾向伊提供2.15億美元人道主義捐款。

關於反恐問題:譴責各種形式的恐怖主義。反對在反恐問題上搞雙重標准。反對將恐怖主義與伊斯蘭教掛鉤,反對歧視和傷害阿拉伯人和穆斯林。強調應將恐怖主義與各國人民反對佔領的斗爭區分開來。阿於2004年頒布了《反恐法》。

節慶名稱: 開齋節
活動特色: 人們享受大餐,日常生活恢復正常,日間可以進食。
活動地點: 全國
節慶日期: 1月10日
---------------------------------------------------------------------------
節慶名稱: 回教新年
活動特色: 回教徒的新年,大批的回教徒會去參拜清真寺,那天的清真寺也裝飾得格外的漂亮。
活動地點: 全國
節慶日期: 4月7日
---------------------------------------------------------------------------
節慶名稱: 默罕默德生日
活動特色: 宗教領袖默罕默德的生日,人們都會去進行大規模的朝拜。
活動地點: 全國
節慶日期: 6月16日
---------------------------------------------------------------------------
節慶名稱: 國慶日
活動特色: 官方會有大型的慶典活動,人民也由自發的慶祝,還有宗教儀式。
活動地點: 全國
節慶日期: 12月2日
---------------------------------------------------------------------------
節慶名稱: 齋戒第一天
活動特色: 進行宗教儀式,然會飽餐一頓,等待齋戒到來。
活動地點: 全國
節慶日期: 12月10日
---------------------------------------------------------------------------
節慶名稱: 阿聯酋建軍節
活動特色: 官方有大型的閱兵儀式,很特別。
活動地點: 全國
節慶日期: 12月10日
---------------------------------------------------------------------------
節慶名稱: 駱駝大賽
活動特色: 吸引了數以百計的駱駝們來競爭價值不菲的獎品,最好的駱駝被予以重獎,既獎勵駱駝也獎勵飼養者。賽駱駝已經成為這個國家的最受歡迎的觀賞體育。
活動地點: 阿布扎比
節慶日期: 不定時
---------------------------------------------------------------------------
節慶名稱: 阿聯酋聯邦政府建立紀念日
活動特色: 舉國上下共慶所取得的經濟建設成就,各地節日促銷活動一個接一個,展現在人們面前的阿聯酋仍然是一片繁榮昌盛的景象。
活動地點: 全國
節慶日期: 12月1日

與北京的時差

—4:00

國家代碼
971

F. 阿聯酋介紹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簡稱阿聯酋,英文:UNITED ARAB EMIRATES。阿聯酋位於阿拉伯半島東南端,東與阿曼毗鄰,西與卡達接壤,南、西南、西北與沙特交界,北臨阿拉伯灣,與伊朗隔海相望。

阿聯酋全國總面積為8.36萬平方公里,其中島嶼面積5900平方公里,國土面積為7.77萬平方公里。其中面積最大的是阿布扎比酋長國,為6.7萬平方公里;其次是迪拜酋長國,面積為3900平方公里;再次是沙迦酋長國,2600平方公里;阿治曼酋長國僅為260平方公里,其餘三國:哈伊馬角酋長國、富查伊拉酋長國和烏姆蓋萬酋長國的面積總和不足2600平方公里。

--------------------------------------------------------------------------------

[歷史文化]
人們對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這一重要地區的遠古歷史一直了解不多。幾萬年以前早期人類可能就已經到達了阿聯酋。阿聯酋於公元七世紀隸屬阿拉伯帝國。自16世紀開始,葡萄牙、荷蘭、法國等殖民主義者相繼侵入。1820年,英 國入侵波斯灣地區,強迫海灣7個阿拉伯酋長國締結「永久休戰條約」,稱為「特魯西爾阿曼」(意為「休戰的阿曼」)。此後該地區逐步淪為英國的「保護國」。

二次大戰後,民族解放運動高漲。1971年3月1日,英國宣布同海灣諸酋長國之間簽訂的所有的條約於同年年底終止。 同年12月2日,阿布扎比、迪拜、沙迦、烏姆蓋萬、阿治曼、富查伊拉6個酋長國組成阿拉伯聯合大公國。1972年2月11日,哈伊馬角酋長國加入阿聯酋。

--------------------------------------------------------------------------------

[行政區劃]>
由七個酋長國組成:阿布扎比、迪拜、沙迦、哈伊馬角、阿治曼、富查伊拉、烏姆蓋萬。

--------------------------------------------------------------------------------

[經濟發展]
石油和天然氣資源非常豐富。據阿聯酋通訊社2000年7月1日報道,截止1999年底,阿聯酋已探明的石油儲量達978億桶,約佔世界石油總儲量的9.4%,居世界第三位。 天然氣儲量為5.8萬億立方米,居世界第三位。國民經濟以石油生產和石油化工工業為主。石油收入占政府財政收入的85%以上。

--------------------------------------------------------------------------------

[人口民族]
348.8萬(2001年)。阿拉伯人僅佔1/3,其他為外籍人。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通用英語,居民大多信奉伊斯蘭教,多數屬遜尼派,在迪拜,什葉派佔多數。

--------------------------------------------------------------------------------

[旅遊資源]
位於波斯灣畔的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由7個酋長國組成,迪拜就是其中的一個,也是阿聯酋的經濟和商業中心,如今卻已發展成為一個現代化的大都市,人口接近100萬。由於其位於東西方交叉處優越的地理位置,再加上四通八達的空中航線,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商人和遊客。

到目前為止,從中國去迪拜主要通過香港轉機。在國人眼中,阿聯酋一直是著名的石油資源國,事實阿聯酋上也是一個具有豐富的旅遊資源而名聞遐邇。在阿聯酋原始的白沙海灘,沙漠驅車沖沙,野外露營和參加傳統阿拉伯文化篝火晚會,游覽世界獨一無二的7星級酒店,在阿拉伯灣上輕舟盪漾晚餐,古代阿拉伯宮殿和酋長家族歷史展覽,沙漠綠洲溫泉洗浴,沙灘潛水,沙漠駱駝比賽,沙漠越野車賽等節目。

G. 阿拉伯和阿聯酋是什麼關系

二者沒有什麼關系,是兩個不同的國家。

首先,沙烏地阿拉伯是阿拉伯半島上一個獨立的國家,全稱是沙烏地阿拉伯王國。從名字上可以看出,沙烏地阿拉伯是一個君主專制國家。但這並不全面,它應該是政教合一的君主專制國家。

而阿聯酋的全稱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它是由阿布扎比、沙迦、迪拜、阿治曼、富查伊拉、烏姆蓋萬、哈伊馬角七個酋長國組成的聯邦制君主國。

而阿聯酋,七個酋長國都有自己的統治者。總統副總統都由選舉產生,現任總統是阿布扎比酋長哈利法·本·扎耶德·阿勒納哈揚,副總統是迪拜酋長穆罕默德·本·拉希德·阿勒馬克圖姆。

沙烏地阿拉伯的人口有2700多萬,而阿聯酋只有920萬。其中還有約30萬的中國人。

阿拉伯與阿聯酋雖說都信奉伊斯蘭教,阿拉伯卻沒有阿聯酋那麼重視。阿拉伯沒有單獨的寺廟。

沙特,主要依靠石油。

阿聯酋,GDP主要依靠旅遊業、貿易和運輸。(盡管石油仍舊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

在福利待遇上,沙烏地阿拉伯是無法與阿聯酋想比的。

在阿拉伯,政府之提供有限的福利待遇。

而在阿聯酋幾乎可以說是世界上福利最好的國家,免費醫療(本國治不好,出國治政府也報銷),免費教育(包括出國學習或研究生教育),並且基本在公共企業或私營企業中從事管理級別的工作,並且工資很高。

其實阿拉伯比阿聯酋更富有,但是阿拉伯卻沒有阿聯酋在全球的知名度那麼高。

沙烏地阿拉伯百分之九十的收入來自石油,每年靠石油收入超過1800億美金。可這些錢之掌握在王室手中,也就是說,只有王室有錢。沙烏地阿拉伯有4500位王子,每個王子平均每年可以領到20萬美元以上的金錢。

當然,這只是冰山一角,王子們還掌控著全國的商業。所以,沙烏地阿拉伯的土豪們都王子。他們的平民生活還在貧困線以下,貧富差距巨大。

而阿聯酋的發展就比較均衡開放,他們以石油和貿易為基礎,打開市場,發展旅遊業,這樣可以拉動經濟發展,不會僅僅依靠一個石油來發家致富,多元化發展才是王道。

(7)阿聯酋擴展閱讀:

阿聯酋簡介: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簡稱「阿聯酋」,位於阿拉伯半島東部,北瀕波斯灣,西北與卡達為鄰,西和南與沙烏地阿拉伯交界,東和東北與阿曼毗連海岸線長734公里,總面積83600平方公里,首都阿布扎比。

公元7世紀,阿聯酋隸屬阿拉伯帝國。自16世紀開始,葡萄牙、荷蘭、法國等殖民主義者相繼侵入。19世紀初,逐步淪為英國的保護國。1971年3月1日,英國宣布同各酋長國簽訂的條約於年底終止。

同年12月2日,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宣告成立,由阿布扎比、迪拜、沙迦、富查伊拉、烏姆蓋萬和阿治曼6個酋長國組成聯邦國家。1972年2月10日,哈伊馬角加入聯邦。

阿聯酋本地居民為阿拉伯人,居民大多信奉伊斯蘭教。阿聯酋是一個以產油著稱的西亞沙漠國家,有「沙漠中的花朵」的美稱。

H. 迪拜和阿聯酋是什麼關系

二者的關系

迪拜和阿聯酋的關系是從屬關系,迪拜是阿聯酋的其中一個酋長國。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國徽啟用於2008年3月22日.,主體是一隻黃白色的隼,翼羽黃白相間,尾毛為白色。隼胸前的圓形圖案中,為一個繪有國旗圖案的圓形,圍以象徵七個酋長國的七角星。隼爪下的綬帶書寫「阿拉伯聯合大公國」[2]。原來的國徽啟用於1973年,與新國徽的差別在於隼胸前的圓繪有一艘行進的阿拉伯三角帆船,象徵國家的航海史。外圍加以鎖鏈。

迪拜酋長國簡介

迪拜(阿拉伯語:دبي,英語:Du),是阿聯酋人口最多的城市,中東地區的經濟和金融中心,也是中東最富有的城市,被稱為中東北非地區的「貿易之都」。

迪拜位於阿拉伯半島中部、阿拉伯灣南岸,是海灣地區中心。與南亞次大陸隔海相望,與卡達為鄰、與沙烏地阿拉伯交界、與阿曼毗連。迪拜常住人口約280萬人,本地人口佔15%左右,外籍人士來自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常住迪拜的華人有約34萬人,其他外籍人士來自諸如埃及、黎巴嫩、約旦、伊朗、印度、巴基斯坦、菲律賓等。

申辦世博

2013年11月27日,國際展覽局在法國巴黎投票選舉阿聯酋迪拜為2020年注冊類世界博覽會主辦迪拜城市。

根據規劃,迪拜世博會將於2020年10月20日至2021年4月10日舉辦,主題為「溝通思想,創造未來」,預計將接待訪客2500萬人次。

I. 阿聯酋的全稱及國家簡介

阿聯酋的全稱:阿拉伯聯合大公國(The United Arab Emirates),簡稱阿聯酋。

國家簡介:

1、【國旗】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2∶1。由紅、綠、白、黑四色組成,這四色是泛阿拉伯顏色,代表穆罕默德後代的幾個王朝。旗面靠旗桿一側為紅色豎長方形,右側是三個平行相等的橫長方形,自上而下分別為綠、白、黑三色。紅色象徵祖國,綠色象徵牧場,白色象徵祖國的成就,黑色象徵戰斗。

2、【國徽】主體是一隻黃色隼,翼羽黃白相間,尾羽為白色。隼胸前的圓形圖案中,有一艘行進的帆船,象徵國家的航海史。隼爪下的紅色底座上用阿拉伯文寫著「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3、【獨立日】12月2日(1971年)

4、【國慶日】12月2日(1971年)

5、【國家政要】總統哈利法·本·扎耶德·阿勒納哈揚,2004年11月當選。副總統兼總理穆罕默德·本·拉希德·阿勒馬克圖姆,2006年1月當選。議長穆罕默德·艾哈邁德·莫爾,2011年11月當選。 迪拜王儲哈曼丹

6、【自然地理】面積8.36萬平方公里(包括沿海島嶼在內)。位於阿拉伯半島東部,北瀕臨波斯灣,是由阿布扎比、迪拜、沙迦、哈伊馬角、富查伊拉、烏姆蓋萬和阿治曼7個酋長國組成的聯邦國家。西北與卡達為鄰、西和南與沙烏地阿拉伯交界、東和東北與阿曼毗連。境內除東北部有少量山地外,絕大部分是海拔200米以下的窪地和沙漠。屬熱帶沙漠氣侯,炎熱乾燥。

7、【首都】阿布扎比(Abu Dhabi),人口66萬(2005年12月外交部網站)。

(9)阿聯酋擴展閱讀:

簡史

阿聯酋於公元七世紀隸屬阿拉伯帝國。自16世紀開始,葡萄牙、荷蘭、法國等殖民主義者相繼侵入。1820年,英國入侵波斯灣地區,強迫海灣7個阿拉伯酋長國締結「永久休戰條約」,稱為「特魯西爾阿曼」(意為「休戰的阿曼」)。

此後該地區逐步淪為英國的「保護國」。二次大戰後,民族解放運動高漲。1971年3月1日,英國宣布同海灣諸酋長國之間簽訂的所有的條約於同年年底終止。 同年12月2日,阿布扎比、迪拜、沙迦、烏姆蓋萬、阿治曼、富查伊拉6個酋長國組成阿拉伯聯合大公國。1972年2月11日,哈伊馬角酋長國加入阿聯酋。

J. 阿聯酋的資料

阿聯酋(The United Arab Emirates)

阿聯酋國旗

阿聯酋文化/阿聯酋地理/阿聯酋旅遊/阿聯酋物產/阿聯酋人文

雖然並沒有歷史文獻記載在回教時代之前的阿聯酋,但學者們確信從公元前4世紀開始,這個地區就有人居住。早在希臘羅馬帝國之前,往返於地中海、衣索比亞、西南阿拉伯和印度之間的主要貿易路線就必須通過波斯灣,也使這個區域受到多種國家文化的影響。

阿聯酋一直是由各個種族、部落形成分割的社會組織。18世紀海盜猖狂,Qawasim族和英國簽訂合約,藉由英國武力驅逐海盜,英國的勢力也因此進入波灣地區。第二次大戰後,大英帝國逐漸式微。1952年,Trucial States Council成立,統合了各個領導者討論共同困境和利益。1971年英國退出波灣,六個Trucial States會員結成聯邦,成為現在的阿聯酋。拉斯阿爾卡麥(Ras al-Khaimah)1972年也加入聯邦。

今日,這個國家包含了7個大公國:阿布達比(Abu Dhabi,面積最大也是首都)、杜拜(Du)、沙加(Sharjah)、阿曼(Ajman)、富加瑞(Fujairah)、烏阿爾奎汪(Umm al-Qaiwain)和拉斯阿爾卡麥(Ras al-Khaimah)。鬆散的聯邦制度在外交、國防和發展上採取聯合策略,各個會員國又保有獨立政府和領導者。

阿聯酋是全世界國民所得最高的國家之一,再加上由輸出石油和天然氣,帶來可觀的貿易收入。以現階段而言,原油產量還可維持至少100年
阿聯酋地圖

過去20年來,石油資源將阿聯酋從待開發的沙漠地區,轉變為富裕現代的「回教德州」。阿聯一共有七個大公國-阿布達比(Abu Dhabi)、杜拜(Du)、沙加(Sharjah)、阿曼(Ajman)、富加瑞(Fujairah)、烏阿爾奎汪(Umm al-Qaiwain)和拉斯阿爾卡麥(Ras al-Khaimah),其中阿布達比(Abu Dhabi)和杜拜(Du)是最富有的大公國。

在世人的眼中,中東地區一直是神秘而特殊的,但是近10年來,信息發達、交通便利、旅遊人口眾多,許多不同的文化習俗也漸漸的傳入這塊土地,尤其是阿布達比(Abu Dhabi)和杜拜(Du)更是不折不扣的都會區。現在在這里你可以看到一些奇特而有趣的景象,比如你可以看到許多傳統回教徒在寺廟內虔誠的禱告,而只隔幾條街外,大批新新人類涌進Hard Rock Caf'e;馬路上可以看到穿著傳統阿拉伯白袍的回教徒,也有打扮新穎、時髦的現代都會新人類。

其它如沙加(Sharjah)是這阿拉伯的文化首都,保存了許多歷史和宗教遺跡。而北部較低度開發的大公國,像是富加瑞(Fujairah)和拉斯阿爾卡麥(Ras al-Khaimah)則展現出未受污染的自然之美。

不過近幾年阿聯酋和伊朗之間的地域爭端逐漸升高,起因於伊朗擁有波斯灣入口處的幾個具重要戰略地位的小島。1999年初,伊朗在Abu Musa建立一座城市,並開始在附近水域實施軍事演習。其它波灣組織會員國都表達支持阿聯酋,並成立委員會幫助兩國對話,但沖突至今尚未解決,這點是前往阿拉伯旅遊時是比較需要注意的。
阿聯酋時差

阿聯酋時間比北京早4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