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八女投江英雄簡介
冷雲,原名鄭志民,1915年出生於黑龍江省樺川縣,是一名民族英雄。在「九一八」事變後,她積極參與抗日救國活動,193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從事秘密抗日活動。1936年,她與吉乃臣(後改名周維仁)一起加入東北抗聯第5軍,並結為革命伴侶,共同投身抗日斗爭。冷雲先在軍部做文化教育工作,後轉任婦女團小隊長和指導員。1938年,她懷抱新生嬰兒,強忍悲痛隨5軍1師西征,擔任婦女團政治指導員。
此外,還有多位英勇的巾幗英雄犧牲在抗日戰爭中。胡秀芝、楊貴珍和郭桂琴,三位年輕的女性,分別在20歲和18歲、17歲時,為掩護大部隊突圍,與日寇殊死戰斗,最終與冷雲等七位戰友一起投江殉國。黃桂清、王惠民和安順福,這些年輕的戰士,有的只有13歲,她們在抗日戰爭中展現了不屈的民族精神,與敵人血戰到底,最後在烏斯渾河畔與敵人同歸於盡。
安順福,13歲起就投身抗日救國運動,1938年4月加入五軍婦女團,與冷雲等八位女戰士在烏斯渾河畔與日偽軍激戰至彈盡糧絕,寧死不屈,集體投江,她們的壯舉被永遠銘記。為了紀念這些英勇的女性,人民政府在牡丹江市烏斯渾河岸邊建立了「八女投江」紀念碑,正面刻有陳雷省長的題詞,大型群雕生動展現了她們的英勇事跡。
「八女投江」這一壯烈的行為,不僅是中華民族抵抗侵略的英雄氣概的體現,也成為了後人緬懷和教育的寶貴教材。為了弘揚她們的精神,牡丹江市建起了「八女投江」英烈群雕,成為當地的重要紀念地。
(1)冷雲擴展閱讀
抗日戰爭時期,以冷雲為首的東北抗日聯軍8名女官兵,在頑強抗擊日本侵略軍的戰斗中投江殉國,表現了中華民族同敵人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在人民群眾中廣為傳頌。她們是第2路軍第5軍婦女團的指導員冷雲,班長胡秀芝、楊貴珍,戰士郭桂琴、黃桂清、王惠民、李鳳善和被服廠廠長安順福。1986年9月7日在牡丹江市舉行「八女投江紀念碑」奠基典禮。時任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婦聯主席的康克清為工程奠基題詞:「八女英靈,永垂不朽!」。2009年9月14日,她們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