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評價廣場舞大爺大媽與年輕人搶籃球場
籃球場,顧名思義是用來打籃球的場地,要優先保障打籃球這項基本功能,只有在沒有人打籃球的時候才可以用於其他用途,這是基本常識。如果按照尊老的邏輯,一切在尊老的名義下,各類公共場所都得讓給大爺大媽跳廣場舞,大爺大媽想在什麼地方跳廣場舞都可以,這顯然很荒唐,只會給整個社會秩序造成混亂。如果按照著名體育解說員韓喬生老大爺的邏輯,廣場舞大爺大媽可以去搶占央視「大褲衩」前的場地和馬路了。
另一方面,相比較而言,大爺大媽跳廣場舞,對場地的要求很低,只要有塊空地就可以跳廣場舞,每個人的佔地面積還很小,像筆者小區樓下商鋪前的空地上,每晚都有很多大媽在跳廣場舞。但籃球運動則不同,打籃球一般只能是在籃球場上進行,要不然球員沒法跑位、投籃。而且,在籃球場上打籃球的人數還不能太多,即便是平時玩耍而非正規比賽,半個場地最多隻適合六個人一起玩,十個人都太多了。否則,既容易亂套,還容易發生意外事故。
當然,應當看到,廣場舞大爺大媽不管是搶籃球場,還是搶其他公共場地,背後的根本問題還是大爺大媽缺少可以跳廣場舞的公共場地,逼得他們不得不與其他人搶場地。否則,他們就沒有空地可以跳廣場舞。
跳廣場舞已經是很多退休大爺大媽的重要娛樂體育休閑生活方式,成為了一個名副其實的民生問題。避免再次發生廣場舞大爺大媽搶占籃球場這類的糾紛,不能只是靠道德規勸制止,關鍵是政府要站在民生高度進行解決。一方面,要加強包括籃球場在內的公共場所的管理,確實市民有效使用,不能任由廣場舞大爺大媽胡來。另一方面,最關鍵的是,政府要為市民規劃更多可以跳廣場舞的公共場地,讓大爺大媽有地方可以跳廣場舞,不必去占屬於年輕人的籃球場。大眾廣場舞曲網廣場舞曲下載。
㈡ 廣場舞大媽和小伙搶籃球場怎麼處理的
這件事情發生以後。在社會上引起來極大的反響,就連媒體和人民日報都發表相關文章來討論這件事了。最終相關部門也出面了,他們的處理方式是籃球場主要還是以打籃球為主的,空餘時間可以讓給廣場舞大媽的。
㈢ 我們幾個去籃球場打籃球,一群老頭老太非要搶跳廣場舞,圍攻我,罵我們很難聽,快被氣哭,是我們慫了嗎
不是你們慫了,是老太太老頭兒太強勢,你們不要生氣,你們打籃球可以與他們跳廣場舞的錯開時間點啊!你們的運動可以多種選擇,而他們只有一個。
㈣ 暴走大事件,講述河南洛陽廣場舞大媽和小伙搶籃球場的是哪一期
7月7號
第20期
㈤ 籃球場被廣場舞大媽搶了怎麼辦
日前,備受網友關注、引發輿論熱議的河南洛陽王城公園籃球場廣場舞大爺大媽和籃球青年爭場地事件,在相關部門協調下,已有了解決方案:籃球場歸小伙們打球,大爺大媽們另找地方跳舞。
就此事而言,實質上暴露了兩個問題,一是爭議權利是否與美德相容,二是拷問城市公共管理的智慧。
當前,跨越城鄉邊界與區域界限的廣場舞,已經成為一種不可阻擋的潮流。不論是滿足中老年人健身、鍛煉的需求,還是為中老年人提供社會互動、社會融入的渠道,抑或為他們找到獲得自我認同、社會認同乃至價值實現的渠道,廣場舞的興起,根源於它滿足了老百姓多元化、個性化的精神文化訴求。
在利益主體多元化、價值觀念多樣化的今天,廣場舞「搶地盤大戰」層出不窮、愈演愈烈。究其原因,公共空間具有開放、共享的基本屬性,很容易遭遇「公地的悲劇」,被過度開發和利用。籃球場作為一個公共空間,在沒有年輕人打球的時候廣場舞大爺大媽也可以使用。但是,當年輕人要使用籃球場的時候,這些廣場舞大爺大媽就理應退讓。畢竟,籃球場作為一個公共空間,也要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將籃球場異化為廣場,顯然沒有做到物盡其用,沒有發揮籃球場應有的使用價值。
廣場舞「搶地盤大戰」也好,公交車上、地鐵上強迫年輕人讓座也罷,在本質上都是一種規則意識缺失下的「道德捆綁」——模糊道德與法律的邊界,濫用道德這一「弱者的武器」。那種「我弱我有理」看似頗具說服力,實際上卻經不起法理推敲。盡管他們可以為失范行為找到各種各樣的理由哪怕是自欺欺人的借口,也不能忽略其本質上就是一種「鳩占鵲巢」。
㈥ 如何評價廣場舞大爺大媽與年輕人搶籃球場事件
時至今日,我對大爺大媽們都沒有偏見。我始終記得以前吃食堂的時候,食堂大媽總會給我多打一個雞腿。我始終記得在博物館附近住的那會兒,那條老街邊經常跟我下棋的大爺們。我現在每天早晨都去一家大爺大媽開的面館吃早點,在一個小巷子里,他們每次看到我都笑得很開心,時不時要多送我一碗粥喝。他們做的熱乾麵是這附近最好吃的,他們的豆漿是真正現磨的,我特別愛喝。
我認可尊老這件事。我覺得這是人類的美德。尊重老人,尊重歷史,都是應該的。
只是,
就像搭地鐵一樣,雖然我每次都會給老人讓座,但在我很累的時候,是不是也有不讓的自由?在籃球場上,在我很想很想打球的時候,是不是也有不讓給廣場舞的自由?
如果我不讓,你們就要打我。如果我反抗,你們還要訛我。那這個社會,是不是太畸形了?
年輕人可以讓,可以讓出地方來。
這是他們的道德,他們的教養。
但有些老年人應該記住,年輕人也有不讓的自由。
應該知道感謝,而不是理所當然。
這是老年人的道德,也應該是老年人的教養
㈦ 對於一些大媽占籃球場的場地跳廣場舞這件事情,你怎麼看
近幾年來,中國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不少,很多民間娛樂也層出不窮,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大媽們跳的廣場舞了,這也是一種文化,一種社會形態,我們的生活是越來越好了,國家的發展是越來越好了。
但是,如果強占另有它圖的地方來跳廣場舞,就確實是不對了,希望大媽們可以體諒一下,他們的廣場舞別的地方也可以跳,但是籃球場就是這么一個地方,沒有專門的地方是打不了籃球的,當然,我們也不希望一些場所無人活動而被閑置,物就應該盡其用,才能體現除它真正的價值,如果籃球場沒有人打球,大媽們可以去那裡跳舞,但是如果有人的話,建議大媽們還是另選他處吧。
對於大媽佔用籃球場來跳廣場舞的行為,我是不贊同的。
㈧ 如何看待廣場舞大媽與小夥子爭籃球場
北京時間6月6日消息,河南洛陽王城公園籃球場內,因搶占場地,籃球青年被廣場舞大爺大媽圍毆,此事件近日引發社會廣泛討論,央視新聞頻道也予以報道。
事件發生後,王城公園相關領導迅速找到一塊場地讓大爺大媽在此跳廣場舞,但遭到了拒絕。廣場舞團代表韓先生表示:「場地不平整,有個大陡坡,這些老人們不太方便。」
現狀是,事發的籃球場已經被臨時關閉,無論是籃球隊還是廣場舞團,都不知如何是好,雙方之間也沒有進一步溝通。籃球隊代表程先生說道:「這邊幾個朋友都去附近幾個收費的場館去打球,但全民健身不可能都去收費的地方。大爺大媽們想來跳舞也可以,只要和我們打球的時間錯開就行,因為它畢竟屬於一個公共設施。」
在王城公園副主任程金發看來,籃球隊和廣場舞團要想達成協議,都需要各自做出一些讓步。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楊宏山的觀點是:「在沒有矛盾的情況下,資源應該共享。但現在矛盾很顯著,專業化的籃球場,它的專業功能應該優先考慮。」楊宏山強調,現階段最重要的還是雙方坐下來好好協商。
籃球隊代表程先生表示:「從大學畢業開始,就在這個場地打球,有6-7年,這個場地(存在)至少有10年。我最近是6點下班,然後打到7點多一點就走了。籃球場不是廣場,必須有一個球籃才可以打籃球。他們(廣場舞團)來,我們肯定得走。籃球飛一下,飛到他們身上,肯定是我們的事。我之前沒和他們爭吵過,打羽毛球的阿姨,去年也是和他們連續吵了一周,沒有解決。最後打羽毛球的妥協了,沒辦法。打也打不過,吵也吵不過。」
廣場舞團代表韓先生說道:「最初在公園上面一個小地方,我一個人跳,慢慢人越來越多。實際上球場是人家不打球,我們就在那跳。達到500多人後就分成好幾隊,本來就沒有很大的地方,有好幾個隊就分出去了。」
央視著名評論員白岩松表示:「這起事件現在演變成老年人和青年人之間的沖突,在我看來其實應該完全不是。應該是我們前進過程中,不同的需求和不同的運動人之間,針對有限的場地所產生的沖突。」
㈨ 有的大媽搶籃球場跳廣場舞,你如何看待
我覺得跳廣場舞又不是整天在跳,玩籃球也不是整天在玩,其實可以調節一下,合理安排一下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