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凱豐
擴展閱讀
百威啤酒股票價格 2025-10-03 04:51:14
k線股票量柱怎麼看 2025-10-03 04:39:58
股票價格變為0 2025-10-03 04:19:37

凱豐

發布時間: 2025-10-03 03:23:57

① 長征時期的紅軍凱豐的下場

凱豐,原名叫何克全,生於1906年,卒於1955年。他是萍鄉市湘東區老關鄉三角池人。在萍鄉中學讀書時,支持「五四」運動等革命活動,1925年考入武昌高等師范。1926年夏,北伐軍進軍萍鄉,他回到家鄉,幫助組織農會。1927年2月回校後參加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7年12赴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1930年回國參加中國共產黨。在中共六屆四中全會上,被任命為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中央巡視員。在青年團四中全會上,被選為中央委員,後到香港,擔任青年團廣東省委書記。1931年5月因叛徒告密被捕。在獄中,發動難友進行要求改善非人待遇的絕食斗爭,並取得勝利。3個月後,被黨組織營救出獄。「九、一八」事變後,任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中央宣傳部長。1933年春受黨組織委派到江西瑞金中央蘇區工作,先後擔任少年共產黨中央局宣傳部部長和書記。1934年1月在中央六屆五中全會上,被增補為中央委員和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後又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執行委員。1934年10月任紅九軍黨中央代表,參加二萬五千里長征。在遵義會議上不支持毛澤東,不久改正錯誤並恢復職務。1937年調任中央宣傳部長,對張國燾分裂紅軍另立中央的叛黨行為作了堅決地斗爭。在洛川會議和同年12月的政治局會議上,先後被選為中央軍委委員和政治局委員。1938年11月任中共中央南方局宣傳部長,並參加黨報《新華日報》委員會,配合周恩來做了大量的統戰工作。1941年「皖南事變」後,回到延安,先後任中央青年工作委員會書記、宣傳委員會委員,並代理中央宣傳教育部長。1945年中共「七大」以後,任中共中央東北局宣傳部長,參加解放戰爭。新中國成立後,先後任東北局委員、東北人民政府委員兼沈陽市委書記,中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兼中央馬列學院院長。1955年3月在北京逝世。

摘自網路網友,謝謝。

② 洛甫,博古,凱豐這三個名字有什麼來歷,為什麼不叫原名而叫這個呢

洛甫、博古、凱豐,這三個名字是共產黨員為了工作隱秘的需要,進行的化名。

1、洛甫指的是張聞天。

張聞天(1900年8月30日——1976年7月1日),江蘇省南匯縣(今屬上海市)人,原名應皋(也作蔭皋),字聞天。

張聞天曾在短期內當過黨的總負責人(亦稱總書記)他取俄文名字「伊思美洛夫」,從此即用譯音「洛夫」、「洛甫」為筆名。

2、博古指的是秦邦憲。

秦邦憲,乳名長林,字則民,江蘇無錫人。

1926年11月秦邦憲來到莫斯科中山大學,按照學校規定,每一個入學的留學生都要取一個俄文名字。秦邦憲取的俄文名字為БОГУНОВ,翻譯成中文就是"博古諾夫"。

後來秦邦憲回國後,由於革命的需要,他便以博古為化名。"

3、凱豐指的是何克全。

何克全,是江西萍鄉人,曾赴蘇聯莫斯科的中山大學學習。1931年任團廣東省委書記時,化名「開封」,按諧音寫成「凱豐」。

1933年春,凱豐到江西瑞金中央蘇區工作,先後擔任團中央宣傳部長和書記,在1934年1月在瑞金召開的中共六屆五中全會上,凱豐被增補為中央委員、 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

(2)凱豐擴展閱讀:

1、張聞天同志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3年進入中央革命根據地,1934年10月參加長征並出席遵義會議,1959年被錯定為反黨集團成員;文化大革命中受盡迫害,於1976年7月1日含冤病逝。

1979年8月,中共中央對其冤案予以平反昭雪,主要著作有《張聞天選集》。

2、博古是無產階級革命家、理論家、宣傳家和社會活動家。領導創辦了《解放日報》。

曾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紅軍總政治部代理主任,推行過王明的「左」傾錯誤路線,後期翻譯了大量的馬列著作,對全黨普及和提高馬列主義理論水平起了重要作用。

1946年4月8日,博古、王若飛等乘美國運輸機回延安向中央匯報請示。飛機在山西黑茶山失事,同機包括葉挺將軍等17人全部遇難,史稱「四八烈士」。

3、凱豐在長期的革命斗爭中,積勞成疾,終因醫治無效,於1955年3月23日在北京逝世,終年49歲。

2015年9月3日上午,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式直播中,凱豐作詞的《抗日軍政大學校歌》為第一首抗戰合唱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 — 博古

網路 — 凱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