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第一紙黃金
擴展閱讀
數創 2025-10-17 03:33:38
股票過時還能交易嗎 2025-10-17 03:30:04
不應取消股票交易印花稅 2025-10-17 03:01:22

第一紙黃金

發布時間: 2025-10-17 01:03:25

⑴ 什麼是SDR貨幣

SDR貨幣是指特別提款權(Special Drawing Right,SDR),亦稱「紙黃金」(Paper Gold),最早發行於1969年,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根據會員國認繳的份額分配的,可用於償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債務、彌補會員國政府之間國際收支逆差的一種賬面資產。

其價值目前由美元、歐元、人民幣、日元和英鎊組成的一籃子儲備貨幣決定。會員國在發生國際收支逆差時,可用它向基金組織指定的其他會員國換取外匯,以償付國際收支逆差或償還基金組織的貸款,還可與黃金、自由兌換貨幣一樣充當國際儲備。

因為它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原有的普通提款權以外的一種補充,所以稱為特別提款權。

最初發行時每一單位等於0.888克黃金,與當時的美元等值。發行特別提款權旨在補充黃金及可自由兌換貨幣以保持外匯市場的穩定。

2015年11月30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正式宣布人民幣2016年10月1日加入SDR(特別提款權)。

2016年10月1日,特別提款權的價值是由美元、歐元、人民幣、日元、英鎊這五種貨幣所構成的一籃子貨幣的當期匯率確定,所佔權重分別為41.73%、30.93%、10.92%、8.33%和8.09%。

(1)第一紙黃金擴展閱讀

主要用途

根據《基金協定》和基金組織決議的規定,特別提款權目前可用於以下用途:

1、根據《基金協定》第19條第3款的規定,參加國基於國際收支平衡或儲備地位的需要,可申請基金組織在特別提款權賬戶下安排向其他參加國兌換為可自由使用的外匯;

基金組織在收到申請後,可協調指定某些參加國(國際收支情勢好、國際儲備地位強)為承兌特別提款權的對象,並在規定期限內與申請國兌匯;

申請國的此種兌匯沒有比例限制,可將其持有的全部特別提款權兌為可自由使用的外匯。

2、根據《基金協定》第19條第2款(b)的規定,某一參加國也可通過與其他參加國達成協議的方式,以特別提款權兌換為等值的其他通貨(包括不可自由使用的外匯),而不必徵得基金的批准,也不必遵循基金的相關規定與原則(包括有關兌匯」需要」的限制);

但此類交易以不違反《基金協定》第22條規定的原則為准(改變國際儲備結構)。

3、依《基金協定》第17條第2款的規定,參加國可以申請將其在特別提款權賬戶下持有的特別提款權轉入一般資源賬戶,以補足該參加國在一般資源賬戶下儲備部分不足其配額25%所形成的債務,或者用於償還其所欠基金的其他債務(如依《基金協定》第5條第6款所欠債務);

基金特別提款權部收到該申請國的申請後,實際上須將該特別提款權向其他參加國兌換為所需的通貨,並轉入該申請國的一般咨源賬戶,故此過程中,基金須徵得相關兌匯國的同意。

4、依基金組織目前的決議,特別提款權按照可調整的比例,集合表示著五種可自由使用貨幣的幣值(稱為」特別提款權籃」),其幣值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可以作為貨幣定值單位。

5、根據《基金協定》第30條的規定,只要經基金組織批准,特別提款權還可以用於基金成員國與非成員國之間的其他相關金融業務。

從基金組織已有的決議和目前的實踐來看,特別提款權已在成員國和非成員國之間被用於遠期貿易付款、特定的貸款、國際金融結算、國際金融業務保證金、基金利息與紅利支付、贈款等等。

最後,特別提款權作為一種較為穩定的國際儲備資產,又是一種貨幣定值單位,基金組織依《基金協定》第15條第2款的授權,可在任何時候改變特別提款權(SDR)的計價方法與原則。

特別提款權在創立時曾與黃金直接掛鉤 (ISDR價值為0.888671克黃金),《基金協定》第二次修訂後,曾與十六國貨幣掛鉤;

根據1980年基金執行理事會通過的第6631號決議和第 6708號決議,特別提款權自1986年1月1日起將以國際出口貿易和服務貿易額最高的五個基金成員國的貨幣組成特別提款權貨幣籃,以後每五年調整一次,該五國貨幣被定為可自由使用的貨幣。

按照1986年1月1日生效的特別提款權貨幣籃,特別提款權集合表示著美元、馬克、法郎、日元、英鎊五國貨幣的價值,即特別提款權籃。

⑵ 什麼是18k壹分紙幣,壹分有幾種

壹分紙黃金一分紙幣中的18K以其獨特的金黃色無油品相和僅有的18個冠號而得名,
包括16(I VI),17(I VII),18(I VIII), 19(I IX),20(II X),
30(III X),31(III I),32(III II),33(III III),34(III IV),
35(III V),36(III VI),37(III VII),38(III VIII),39(III IX),
50(V X),51(V I),52(V II)
壹分紙幣有兩種:一九五三年原版的長號(羅馬號+阿拉伯數字)壹分。八十年代再版的無號(只有羅馬號)壹分。
拓展資料:
為改變第一套人民幣面額過大等不足,提高印製質量,進一步健全我國貨幣制度,1955年2月21日,國務院發布命令,決定由中國人民銀行自1955年3月1日起發行第二套人民幣,收回第一套人民幣。1999年1月1日,第二套人民幣正式退出流通。
上世紀八十年代,我國鋁材曾出現短時間供應緊張,導致鋁分幣生產受限。為了緩解分幣供應的不足,中國人民銀行使用1953年分幣的印版,再次印製發行了紙分幣,流通時間為1981年7月15日年至2007年4月1日。
此外,這批次的再版紙分幣根據票面的光潔度、包裝方式等標准繼續細分為有油,無油,18K等多個種類,本藏品即為其中的18K壹分。
比較受認可的說法是,18K壹分僅包括了二羅馬的「16(I VI),17(I VII),18(I VIII),19(I IX),20(II X),30(III X),31(III I),32(III II),33(III III),34(III IV),35(III V),36(III VI),37(III VII),38(III VIII),39(III IX),50(V X),51(V I),52(V II)」共18個冠號。
1953年版的紙分幣分兩大類,一是原版,羅馬數字後有阿拉伯數字的,稱長號碼;二是八十年代再版,只有羅馬數字,二羅馬或三羅馬,沒有阿拉伯數字的,稱無號碼。
壹分紙幣,主色為米黃色,正面圖案為汽車,背面圖案為「國徽和中國人民銀行壹分」的漢、蒙、維、藏四種文字圖案(人民幣首次綜合採用三種民族文字設計)。
《18k壹分紙幣》以其獨特的金黃色無油品相和僅有的18個冠號而得名,一方面它們用牛皮紙包裝的方式發行,有別於其它冠號的採用臘紙的包裝方式,保證了原包紙幣的品相,整體沒有油跡的污染;另一方面紙質金黃,金黃為至高色,此色一般先為皇親國戚,後為權貴達人的尊貴象徵。寓意吉祥,貴氣,是眾色之王。
《18k壹分紙幣》是中國開疆以來「面值最小」「紙張最小」「色澤最黃」的三「最」紙幣,這也是中國唯一有如此多「最」的紙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