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廣西為什麼經常被人稱作「八桂大地」
首先說說「廣西」的由來。
唐朝時南方地區有一片區域名為「嶺南」,大概是由五嶺以南地區的概稱,進而有了嶺南道,管轄大概包括廣東、廣西、海南和現越南境內的一部分。廣西就是嶺南的一部分,且被稱為嶺西。
綜上,廣西經常被人稱為「八桂大地」,既體現了廣西的盛產之物,又蘊含了地大物博之意,一片祥和的景象。
Ⅱ 廣西為何稱八桂大地
因廣西自古盛產肉桂,歷代文人常以八桂詠喻廣西。八桂原指八株桂樹,八樹成林,一言其大,一言其茂盛。最早以八桂稱廣西的是《山海經》:「番禺之西,八桂成林。」南朝梁朝的詩人沈約《齊司空柳世隆行狀》有詩句「臨姑蘇而想八桂,登衡山而望九疑。」到唐代,以八桂言桂州的不少,著名文學家韓愈有「蒼蒼森八桂,茲地在湘南」的詩句。由於文人以八桂稱廣西,故唐代以後,八桂成為廣西的專稱。
Ⅲ 八桂大地是指哪裡
八桂大地是指廣西。
廣西簡稱「桂」,有「八桂大地」之稱,此稱謂符合廣西陶器的實際情況。廣西坭興陶、廣西瓷器均適宜稱為「廣西桂陶」,均屬「廣西桂陶」范疇。
廣西壯族自治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自治區首府南寧,位於中國華南地區,廣西界於北緯20°54′-26°24′,東經104°28′-112°04′之間,東連廣東,南臨北部灣並與海南隔海相望,西與雲南毗鄰,東北接湖南,西北靠貴州,西南與越南接壤,廣西陸地面積23.76萬平方千米,海域面積約4萬平方千米。
(3)八桂大地擴展閱讀:
廣西的名稱則來源於兩個:
(1)一為咸通三年(862),嶺南道分東、西兩道,並以邕管經略使為嶺南西道節度使,成為一級獨立政區;另宋朝所建制的行政單位—「廣南西路」,後簡稱「廣西路」;
(2)二為得名於古地名「廣信」,兩廣以廣信為分界,廣信之東謂廣東,廣信之西謂廣西。這是「廣西」名稱的由來。於1363年,設置廣西行中書省,為廣西建省之始。
民國時期,廣西沿襲清制設省。1958年3月,廣西省改為「廣西僮族自治區」,1965年10月,「廣西僮族自治區」改名為「廣西壯族自治區」。
Ⅳ 廣西的簡稱叫什麼
廣西自稱八桂大地,簡稱「桂」。
Ⅳ 各個省份的別稱,**大地
黑水大地–黑龍江 遼東大地–吉林 遼海大地–遼寧 燕趙大地–河北 齊魯大地–山東 三晉大地–山西 三秦大地–陝西 雍涼大地–甘肅 塞上大地–寧夏 西海大地–青海 豫州大地–河南 巴蜀大地–四川 荊楚大地–湖北 三湘大地–湖南 徐揚大地–江蘇 吳越大地–浙江 贛鄱大地–江西 江淮大地–安徽 夜郎大地–貴州 閩越大地–福建 南越大地–廣東 西越大地–廣西 駱越大地–雲南 塞北大地–內蒙古 西域大地–新疆 吐蕃大地–西藏 瓊州大地–海南 夷洲大地–台灣
Ⅵ 廣西的八桂指哪八個桂
八桂並不是實有八桂,是虛數,表示廣西。
秦時,廣西的大部分地區屬桂林郡所轄,故桂林郡之「桂」字後來演變成為廣西的代稱。廣西自古盛產桂樹,歷代文人常以八桂詠喻廣西。
「八桂」之「八」,泛指樹大而且特別多,茂盛叢生,並非確切的八個,「八桂」就是說桂樹大片成林、枝繁葉茂、桂花滿地,故稱桂林(不是地名,指桂樹成林),特將廣西美稱「八桂」。
(6)八桂大地擴展閱讀
廣西地處祖國南疆,位於東經104°28′~112°04′,北緯20°54′~26°24′之間,北回歸線橫貫中部。東連廣東省,南臨北部灣並與海南省隔海相望,西與雲南省毗鄰,東北接湖南省,西北靠貴州省,西南與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接壤。行政區域土地面積23.76萬平方千米,管轄北部灣海域面積約4萬平方千米。廣西南部海域中有浮水洲島,也稱為夜鶯島。
Ⅶ 廣西的八桂指哪八個桂
「八桂」並沒有八個桂,「八」並不是普通的實數,其意是桂樹大且多,茂盛叢生。桂樹大片成林、桂花滿地,所以稱為桂林,桂樹桂花之多特美稱廣西為「八桂」。
唐朝韓愈最早用「八桂」這個詞,官書上首次以「八桂」來詮釋行政區劃,是明代官修《大明一統志》中的用詞,特指廣西,從此「八桂」成為官方和文人學士的語言。
(7)八桂大地擴展閱讀
廣西的文化藝術
1、飲食
廣西日常飲食主要以清淡為主,但在北部的柳州、桂林等部分地區有吃辣習慣。其中以柳州螺螄粉、桂林米粉、南寧老友粉、欽州豬腳粉、桂林兩江松花糖、防城牛腩粉、梧州龜苓膏、巴馬香豬、賓陽白切狗、賓陽酸粉、玉林牛巴、玉林雲吞等為代表。
2、民俗
賓陽炮龍節,主要有百龍舞賓州炮龍之夜文藝晚會和煙花燃放、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炮龍展示、百家宴以及書畫、攝影展等活動。
「三月三」歌圩,原名「三月三」歌節,自1985年起先後舉辦了18屆,2003年後更名為「歌圩」,推出山歌擂台賽、千人竹杠陣等富有壯鄉特色的活動項目。
布洛陀民俗文化旅遊節,主要活動有開幕式、布洛陀之夜晚會、布洛陀民間祭祀大典、壯民族山歌歌王大賽、國際雄獅大賽、壯民族歌圩體育運動會、布洛陀文化研究成果發布會、商貿活動等。
Ⅷ 我是廣西的,
我愛廣西
廣西並不繁華,也不蕭條。在世人的眼中,廣西是個早被遺忘的省市。我們不能讓廣西這條巨龍再沉睡下去,我們要振興「八桂大地」!
廣西人沒有廣東人精打細算,廣西社會也不如廣東社會像一台有效而高速運轉的機器……一東一西的省市:一個極度開放,像極了美國;一個極度自閉,像極了晚清。
不,廣西並不是這樣的。
再回顧六七十年前的民主革命時代:沒有哪個省的民眾像廣西人一樣站在中國革命的前沿,為了理想的革命信念而拋頭顱、灑熱血。「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中約有20%的烈士都是廣西人;在軍閥割據的年代,蔣介石拿下了全國所有地方的軍閥,卻獨對著桂系軍閥望然興嘆;在抗戰時期各省都節節敗退之時,廣西不僅沒有敗退,還打到了河北;七十多年前,《紐約時報》還在稱贊廣西建設是「中國模範省」,那時的廣西是風雲稱霸的巨龍,無人敢觸「巨龍」的龍須。廣西七十年代的勝利,讓他省的發展突飛猛進,廣西作為「犧牲者」卻失落得被遺忘,甚至被遺棄。記憶的塵封,讓廣西的歷史在國人的腦海中一點點的抹去……廣西以自己的發展為代價來換取國家西南邊陲的安定,廣西尋來經濟繁榮的出路讓給了他人,但總會被國人忽略。
我愛廣西。當然,每一個廣西人都愛廣西;就像中國人愛中國一樣。我們不能因為它常被國人遺忘而就不愛這片塵封的土地。我們愛廣西,就將用心聲喚起所有人:「巨龍,醒來吧!大家一起振興我們所愛的八桂大地!」
希望能解決您的問題。
Ⅸ 廣西為什麼又稱八桂大地 具體指什麼
因廣西自古盛產肉桂,歷代文人常以八桂詠喻廣西。
最早以八桂稱廣西的是《山海經》:「番禺之西,八桂成林。」
廣西稱「桂」「八桂」由來已久。經考證,「八桂」之美稱是從古代《山海經》中「桂林八樹,在賁禺東」演變而來。晉代文學家郭璞說:「八樹成林,言其大也。」孫綽在撰寫《游天台山賦》有:「八桂森挺以凌霜「的詩句。六朝梁代詩人也有」南中有八桂,繁華無四時」記載。
但作者並無與廣西相連之意。在民間中詩人正式與廣西掛勾定位的則始於唐朝韓愈,韓愈在《送桂州嚴大夫》詩中雲:「蒼蒼森八桂,茲地在湘南。」湖南稱」湘「,廣西在湖南之南部,韓愈詩題中的桂州,治所在今廣西桂林市內。
宋朝詩人揚萬里有」來從八桂三湘外,憶折雙松十載前「。元朝黃鎮成也雲:」八桂山川臨鳥道,九嶷風雨濕龍灘「。可見八桂之名深人心,在民間中廣泛流傳。
據官方纂修的《大明一統志》記載:」八桂,廣西桂林府郡名「。當時廣西省會駐桂林,以桂林代表廣西。從此廣西稱」八桂「正式在官書中固定下來了。
(9)八桂大地擴展閱讀:
廣西盛產桂樹,連片成林。桂樹有兩種,一是葯用玉桂,全身是寶,葉子可榨油,皮肉是貴重葯材並可製作香料,從古以來就是地方向朝廷進貢的珍貴物品;一種是觀賞性的桂花,色白淡黃,清香飄逸。
美稱廣西為桂,可溯至先秦,緣由一是依廣西盛產桂花樹而定,二是秦始皇設桂林郡,就是以桂林盛產桂樹桂花而命名,廣西歷代首府設在桂林而拓展為廣西別稱。"八桂"之"八",其意為大且多,茂盛叢生。
桂樹大片成林、桂花滿地故稱桂林,桂樹桂花之多特美稱"八桂","八"泛指大而多,並非確切的數字。
Ⅹ 廣西簡稱
廣西簡稱「桂」以及為什麼叫「八桂.
不過「桂」的簡稱,並非因「桂林」或桂柳文化而來,而是從「八桂」中得出。「八桂」的由來種種說法,其中一個是說仙女攜桂飛過廣西,看到廣西美麗的山水而流連忘返,灑下八顆桂樹落在廣西……
所以稱為八桂,而「桂」,則是從「八桂」簡稱而來。
「桂林」,取之「桂樹成林」之意。
「桂林郡」在秦代時是指現在的桂平,現在的桂平也是當時「桂林郡」的郡治所在。
廣西,別稱「桂」、「八桂」。
先秦時期,廣西為百越之地。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統一嶺南,設置桂林、南海、 象郡三個郡,今天的廣西含桂林郡全部、象郡一部份及南海、長沙、黔中等郡一部份,為廣西設郡之始。 唐太宗貞觀後,分全國為10個道,廣西屬嶺南道。咸通三年(862年)南道分為東、西兩道。 廣西為嶺南西道(治所在邕州,即今天的南寧),基本形成了廣西後來行政區疆域的輪廓。
宋朝的時候,全國分為15路,廣西地方稱廣南西路,簡稱廣西路,廣西之稱由此開始。
秦時,廣西的大部分地區屬桂林郡所轄,故桂林郡之「桂」字後來演變成為廣西的代稱。八桂原指八棵桂樹,八桂而成林,一言其大,一喻其叢生。廣西自古盛產桂樹,歷代文人常以八桂詠喻廣西,最早以八桂詠喻廣西的是南朝梁沈約,其《齊司空柳世隆形狀》有「臨姑蘇而想八桂,登衡山而望九疑。」唐朝韓愈《送桂州嚴大夫》詩雲:蒼蒼森八桂,茲地在湘南。
以前廣西的首府是桂林,後來又改成南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