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中國三峽
擴展閱讀
虛擬股票軟體那個好用 2025-05-14 00:10:48
老秤桿木質辨別圖 2025-05-14 00:09:42

中國三峽

發布時間: 2021-06-05 16:41:54

Ⅰ 中國如何軍事上保護三峽

三峽大壩堅如磐石

三峽軍事安全經幾十年論證

實際上,早在1958年,三峽工程人防安全問題就已經提到議事日程。1958年中央成都會議決定興建三峽工程,要實現毛主席「高峽出平湖」的宏願。1959年,中央開始規劃三峽工程,考慮到戰爭因素,同時也開始了對大壩人防安全問題的研究。國家成立的人防小組匯集了60多名各方面專家,從1959年到1961年,首先進行了三峽工程抵禦常規武器襲擊的實驗,取得了大量真實可靠的實驗數據。近十多年來,僅模擬尖端武器的試驗就達200多次。

從1964年到1972年,我國科學家曾對4座模擬大壩進行了7次核武器轟炸實驗,取得了極其珍貴的數據。實驗顯示的最嚴重情況是,當大壩被100萬噸當量的核武器命中時,會產生1000米潰口。從1978年到1988年,專家又連續進行了三峽潰壩實驗,研究大壩在遭受核武器襲擊後,潰壩洪水的影響范圍,以及減少損失的對策。

常規武器對三峽大壩沒用

三峽大壩是一座堅固的混凝土重力壩,大壩由2689萬噸混凝土外加29萬噸鋼筋和25.5萬噸鋼材組成,壩高185米,大壩底部寬121米,壩高和壩寬都超過100米。

關於三峽大壩的堅固性,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副總經理曹廣晶明確表示,三峽大壩的設計特點,可以使遭受打擊的破壞性減到最小。他說:「三峽大壩是重力壩,重力壩的意思就是每一個壩塊都可以依靠自身的重力來保證自己的穩定。常規武器對三峽大壩的破壞性,是沒有什麼作用的。如果真的發生了核戰爭,那對於整個人類都是毀滅性的打擊。但戰爭一般都有預警,我們可以提前把水庫的水放干,核武器的破壞作用也就有限了。」

三峽水庫不是「一盆水」

另外,三峽水庫是「一線水」,而不是很多人想像中的「一盆水」,水庫的長度達600多公里,平均寬度僅1.1公里,其下游段為三峽河谷,千回百轉,全長200公里,這是一個少見的「河床型」水庫。

據三峽工程論證報告中稱,即使水壩被突然炸潰,對於下游大城市威脅也不大。潰壩後,由於庫區曲折河道的阻滯,江水從庫上游流到大壩處,少說也要兩天的時間。而且,從三峽到宜昌江面上有3個大的轉彎,每個轉彎處都是很高的山峰,可以有力地緩沖水流。到宜昌以後,江面變寬,水流驟緩。宜昌附近有長江的幾條小支流,可以容納一部分水流。長江第一壩葛洲壩可以阻擋一部分水流。從宜昌到荊州有長江幾條比較大的支流可以回水。進入荊江分洪區後,還可通過分洪減輕中游武漢、九江等大城市壓力。

為了得到三峽工程萬一遭核武器襲擊而潰決後的水災影響范圍的准確數據,水利部門進行了多年的研究試驗,試驗表明,大壩潰口在寬度為1000米、700米、400米3種不同情況下,在宜昌測得的最高水位基本相同。多次潰壩實驗結果表明,三峽萬一潰壩,對下游地區的破壞作用有限。

保護大壩有天網

興建三峽工程是黨和國家經過長達30多年的反復論證後才決定的,對三峽大壩可能成為未來軍事打擊的重要目標早有考慮。因此,在建設大壩的同時,我國也構築起了一個嚴密的防禦網。雖然工程全部竣工要到2009年,但有關的防禦早就部署就緒,並仍在不斷加強。

新中國成立50多年來,一直把國土防空作為重中之重。目前,中國的防空能力在大氣層以內具有很大優勢。大氣層以內的防禦體系分高、中、低3層。擔負防禦任務的主要力量是空軍航空兵、空軍地面防空部隊及陸軍防空部隊。

組成防禦的主要兵器大致有:地空導彈,各種類型作戰飛機,單兵對空導彈,各型高射炮和高射機槍等。據悉,負責保護三峽大壩的防空作戰人員和武器裝備的基本工作是以三峽大壩為圓心,從里到外按陸軍防空部隊、空軍防空部隊、空軍航空兵循序進行疏散配置。其任務分配是:高中空由空軍航空兵主要負責,中低空由空軍、陸軍的防空部隊負責。

三峽大壩地處中國內陸,任何兵力兵器要想突破中國多層次密不透風的立體防禦體系,偷襲三峽大壩都屬於白日做夢,以美國的超強軍事實力,除非他們想玉石俱焚否則就也只能是紙上談兵!

最近有位同仁羅列一堆數據說明三峽大壩被炸將造成長江中下游地區嚴重的水災,並且導致大面積的糧食作物、經濟作物減產,同事大量的部隊和裝備被毀壞。

本人認為這太危言聳聽了。如果是常規武器,並且在水庫最大蓄水的時候:

1、三峽大壩水庫蓄水有400億方,但是不要忘記有百億的庫容是死庫容,就是說即使把三峽的閘門全部打開都放不光的庫容。三峽蓄水了三個月才把死庫容蓄積滿,當時的下瀉流量為1萬方。三峽的泄洪能力按照長江有記錄的最大流量15萬方設計的,也即是全部泄洪能力打開(23個表孔、22個深孔、左廠16台、右廠16台、地下廠房8台、左沖沙+右沖沙、2座排漂孔)有15萬的秒流量,你炸三峽一個小洞洞能產生多大的下瀉流量?

2、長江的防洪能力有多大?1998年長江洪峰流量在5萬,1981年的洪峰進10萬(百年遇),當時啟動荊江分洪,現在長江行道淤積相對厲害(水土流失嚴重導致)98年沒有分洪,現在長江各個大的支流都有大型水庫,對長江防洪能力總的來說是大大提高了,到時候可以降低下瀉能力,確保長江幹流水情。也就是說即使有10萬的流量也可以保證荊江下游的河段的安全。即使是15萬(千年遇)的流量在當時也沒有淹沒長江中下游全境,也只是湖北、安徽、江西受災。10萬是什麼概念,就是一天下瀉86億的水量。即使長江爆發百年一遇的洪水,並且三峽大壩被炸,產生洪水受災面積也不會超過有記錄的千年一遇的這次洪水。另外長江上游在未來幾年中將建成至少5座大型水庫,對調節幹流能力也非常有效。

3、炸三峽就那麼容易 ?

三峽肯定有軟肋,但要產生巨大的洪水的確是不容易的,首先文《三峽大壩被炸毀的後果》中提到的「橫截大壩的槽(一道為升船機用,二道為船閘用)」,這些閘門都是鋼結構的,鋼結構特點是任性,不是脆性的,玻璃破一處其他部分就沒有強度了,但是你見過坦克打一個洞坦克裝甲全毀的么?即使是由於洪水的沖擊破洞可以擴大,但需要時間,何況任何一道工作閘門的前面都有檢修門,發電機的入口還有快速門這些保險措施可以保證局部毀壞,能迅速修補。

4、大壩壩體是鋼筋混凝土結構抗爆炸能力強;

記得當時三期工程拆除上游混凝土圍堰的時候,專門在爆破廊道內大量安放炸葯(該廊道距離水面10高),結構也只是局部松動,也沒有炸的粉粉面面。

因此我認為即使是恐怖分子駕駛飛機撞三峽大壩的都比較難以形成大洪水。

如果恐怖分子使用核彈,就必須進行深水引爆。象比基尼的十字路口計劃那樣。估計這還是比較困難的。

Ⅱ 中國長江三峽有哪些景點

從宜昌到重慶,依次有南津關、西陵峽、香溪、巫峽、巫山十二峰、瞿塘峽、夔門、白帝城。

Ⅲ 中國有哪三峽

三峽是萬里長江一段山水壯麗的大峽谷,為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它西起重慶奉節縣的白帝城,東至湖北宜昌市的南津關,由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組成

Ⅳ 三峽簡介

長江三峽介紹

長江三峽,中國10大風景名勝之一,中國40佳旅遊景觀之首。長江三峽是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三段峽谷的總稱。它西起四川奉節的白帝城,東到湖北宜昌的南津關,長二百零四公里。這里兩岸高峰夾峙,江面狹窄曲折,江中灘礁棋布,水流洶涌湍急。"萬山磅礴水泱漭,山環水抱爭縈紆。時則岸山壁立如著斧,相間似欲兩相扶。時則危崖屹立水中堵,港流阻塞路疑無。"郭沫若同志在《蜀道奇》一詩中,把峽區風光的雄奇秀逸,描繪得淋漓盡致。我國古代有一部名叫《水經注》的地理名著,是北魏時酈道元寫的,書中有一段關於三峽的生動敘述:"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元闕處。重岩疊嶂,隱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不見曦月……"。
瞿塘峽為長江三峽之一,西起奉節縣白帝山,東迄巫山縣大溪鎮,總長八公里,是三峽中最短的一個,但最為雄偉險峻。難怪古代詩人發出"縱將萬管玲瓏筆,難寫瞿塘兩岸山"的贊嘆。湍急的江流,闖入夔門,在緊逼的峽谷中奔騰咆哮。船駛峽中,真有"峰與天關接,舟從地窟行"之感。

巫峽西起巫山縣城東面的大寧河口,東迄巴東縣官渡口,綿延四十公里余,包括金盔銀甲峽和巫山十二峰,峽谷特別幽深曲折,是長江橫切巫山主脈背斜而形成的。巫峽又名大峽,以幽深秀麗著稱。整個峽區奇峰突兀,怪石磷峋,峭壁屏列,綿延不斷,是三峽中最可觀的一段,宛如一條迂迴曲折的畫廊,充滿詩情書意,可以說處處有景,景景相連。特別是巫山十二峰,千姿百態,其中神女峰最高。神女峰宛如一位少女,婷婷玉立於雲霧縹緲之中,時隱時現,給人間留下了許多神奇的傳說。兩岸風景優美,大詩人屈原、李白、杜甫、蘇東坡、陸游等都曾游此留詩。

西陵峽東起香溪口,西至南津關,約長七十公里,是長江三峽中最長的一個,以灘多水急聞名。整個峽區由高山峽谷和險灘礁石組成,峽中有峽,大峽套小峽;灘中有灘,大灘含小灘。自西而東依次是兵書寶劍峽、牛肝馬肺峽、崆嶺峽、燈影峽四個峽區,以及青灘、泄灘、崆嶺灘、腰叉河等險灘。解放後,經過多年的整治,航道已大為改善,從而結束了"三峽千古不夜航"的歷史。

即將建成的三峽大壩水電站正位於西陵峽中部寬敞處,目前工程進展迅速,夜航西陵峽,可見兩岸燈火通明,車水馬龍,施工場面蔚為壯觀。

下行至南津關,見江面豁然開朗,這就是長江三峽的出口。北岸為融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為一體的宜昌三游洞景區,比鄰氣勢恢宏的長江葛洲壩水電樞紐,共同構成環大壩平湖風景區,使宜昌作為長江三峽旅遊的起點或終點城市,更加具有現實的意義。

在這壯麗的山川之中,曾經閃耀著大溪文化的異彩,誕生過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和千古才女昭君。三國時代,這里曾是吳蜀相爭的戰場。唐宋以來,李白、杜甫、白居易、劉禹錫、范成大、蘇軾、陸游等許多詩聖文豪,在這里寫下了許多千古傳誦的詩章。我們的祖先在這里創造了豐富的文化,留下了許多名勝古跡。今天我們優秀的人民,將以創造性的勞動,開發三峽,建設三峽,把它裝點得更加美麗多姿!

Ⅳ 為什麼說三峽毀了中國

長江三峽西起重慶市奉節縣白帝城,東至湖北宜昌市南津關,全長193千米,沿途兩岸奇峰陡立、峭壁對峙,自西向東依次為瞿塘峽、巫峽、西陵峽。
瞿塘峽,位於重慶奉節縣境內,長8公里,是三峽中最短的一個峽。它是雄偉險峻的一個峽。 端入口處,兩岸斷崖壁立,相距不足一百公尺,形如門戶,名夔門,也稱瞿塘峽關,山岩上有「夔門天下雄」五個大字。左邊的名赤甲山,相傳古代巴國的赤甲將軍曾在此屯營,尖尖的山嘴活像一個大蟠桃,右邊的名白鹽山,不論天氣如何,總是迂出一層層或明或暗的銀輝。瞿塘峽雖短,卻能「鎮渝川之水,扼巴鄂咽喉」,有「西控巴渝收萬壑,東連荊楚壓摹山」的雄偉氣勢。古人形容瞿塘峽說,「案與天關接,舟從地窟行」。
巫峽
巫峽,位於重慶巫山縣和湖北巴東縣兩縣境內,西起巫山縣城東面的大寧河口,東至巴東縣官渡口,綿延四十五公里,包括金藍銀甲峽和鐵棺峽,峽谷特別幽深曲折,是長江橫切巫山主脈背斜而形成的。巫峽又名大峽,以幽深秀麗著稱。整個峽區奇峰突兀,怪石嶙峋,峭壁屏列,綿延不斷,是三峽中最可觀的一段,宛如一條迂迴曲折的畫廊,充滿詩情書意,可以說處處有景,景景相連。
西陵峽
西陵峽在湖北宜昌市秭歸縣境內,西起香溪口,東至南津關,約長66公里,是長江三峽中最長、以灘多水急聞名的山峽。
整個峽區由高山峽谷和險灘礁石組成,峽中有峽,大峽套小峽;灘中有灘,大灘含小灘。自西向東依次是兵書寶劍峽、牛肝馬肺峽、崆嶺峽、燈影峽四個峽區,以及青灘、泄灘、崆嶺灘、腰叉河等險灘。[13]

Ⅵ 中國的長江三峽是哪三峽

長江三峽是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長江三峽是這三段峽谷的總稱。

1、瞿塘峽,位於重慶奉節縣境內,長8公里,是三峽中最短的一個峽。它是雄偉險峻的一個峽。古人形容瞿塘峽說,「案與天關接,舟從地窟行」。

2、巫峽,位於重慶巫山縣和湖北巴東縣兩縣境內,西起巫山縣城東面的大寧河口,東至巴東縣官渡口,綿延四十五公里,包括金藍銀甲峽和鐵棺峽,峽谷特別幽深曲折,是長江橫切巫山主脈背斜而形成的。

3、西陵峽在湖北宜昌市秭歸縣境內,西起香溪口,東至南津關,約長66公里,是長江三峽中最長、以灘多水急聞名的山峽。

(6)中國三峽擴展閱讀

長江三峽位於中國的腹地,是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三段峽谷的總稱。西起重慶市奉節縣的白帝城,東迄湖北宜昌市的南津關,跨重慶奉節縣、重慶巫山縣、湖北巴東縣、湖北秭歸縣、湖北宜昌市,長193公里。也就是常說的「大三峽」。

自西向東主要有三個大的峽谷地段:重慶瞿塘峽、重慶巫峽和湖北西陵峽,三峽因而得名。三峽兩岸高山對峙,崖壁陡峭,山峰一般高出江面1000-1500米。最窄處不足百米。三峽是由於這一地區地殼不斷上升,長江水強烈下切而形成的。

重慶景區:

1、涪陵白鶴梁

白鶴梁古稱巴子梁,又因白鶴群集樑上而稱白鶴梁,是涪陵城區長江之中的天然石樑,長1600米、平均寬度為15米。自唐代廣德元年(公元763年)以來,這道江中天然石樑上,題刻有眾多詩文圖案和長江枯水水位,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被譽稱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水下碑林」。

2、豐都鬼城

豐都縣是神曲之鄉,道教72洞天福地之一,一座融合了巴渝文化和鬼文化的古城。豐都鬼城以「鬼國京都」、「陰曹地府」聞名於世,傳說中人類亡靈的歸宿之地,集儒、佛、道民間文化於一體的民俗文化藝術寶庫,是重慶長江三峽國際黃金旅遊帶上的一顆璀璨明珠。

Ⅶ 中國的三峽是指哪三峽呢

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在重慶和湖北宜昌市境內

Ⅷ 中國究竟有多少個三峽

「高峽出平湖」——長江三峽蓄水工程的竣工引起了世人注目。提起三峽,人們知道的多是長江大三峽,它西起四川(今重慶)奉節縣的白帝城,東至湖北宜昌市郊的南津關,分別為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全長193公里,為名聞中外的著名風景旅遊區。而在我國被稱為三峽的還有十幾處:

Ⅸ 中國的三峽是指哪三峽呢 具體描述

瞿塘峽、西陵峽、巫峽瞿塘峽
西起奉節縣的白帝城,東至巫山縣的大溪鎮,全長8公里,景色最為雄偉險峻.主要景點有奉節古城,八陣圖,魚復塔,古棧道,風箱峽,粉壁牆,孟良梯,犀牛望月.
在長江三峽中,雖然它最短,卻最為雄偉險峻.

Ⅹ 中國十大名勝古跡的長江三峽

長江三峽,地靈人傑,是中國古文化的發源地之一,著名的大溪文化,在歷史的長河中閃耀著奇光異彩;孕育了中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和千古名女王昭君;青山碧水,曾留下李白、白居易、劉禹錫、范成大、歐陽修、蘇軾、陸游等詩聖文豪的足跡,留下了許多千古傳頌的詩章;大峽深谷,曾是三國古戰場,是無數英雄豪傑馳騁用武之地;這里還有許多著名的名勝古跡,白帝城、黃陵廟、南津關……它們同這里的山水風光交相輝映,名揚四海。
三峽是渝鄂兩省市人民生活的地方,主要居住著漢族和土家族,他們都有許多獨特的風俗和習慣。每年農歷五月初五的龍舟賽,是楚鄉人民為表達對屈原的崇敬而舉行的一種祭祀活動。巴東的背婁世界、土家人的獨特婚俗、還有那被稱為魚類之冠神態威武的國寶——中華鱘。 三峽地跨兩省,自白帝城至黛溪稱瞿塘峽,巫山至巴東官渡口稱巫峽,秭歸的香溪至南津關稱西陵峽。兩岸崇山峻嶺,山峰海拔1,000~1,500公尺,峭崖壁立,,風光奇絕,兩岸陡峭連綿的山峰,一般高出江面700—800米左右。江面最狹處有100米左右。水道曲折多險灘,舟行峽中,有「石出疑無路,雲升別有天」的境界。三峽江流湍急,水力資源豐富,有修築高壩的地質地貌條件。峽谷東口建有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
長江三峽,群峰——重岩疊嶂,峭壁對峙,煙籠霧鎖;江水——洶涌奔騰,驚濤拍岸,百折不回;奇石——嶙峋崢嶸,千姿百態,似人若物;溶洞——奇形怪狀,空曠深邃,神秘莫測……。 大寧河的「小三峽」和馬渡河的「小小三峽」。兩岸高峰夾峙,港面狹窄曲折,港中灘礁棋布,水流洶涌湍急。「萬山磅礴水泱漭,山環水抱爭縈紆。時則岸山壁立如著斧,相間似欲兩相扶。時則危崖屹立水中堵,港流阻塞路疑無。」郭沫若同志在《蜀道奇》一詩中,把峽區風光的雄奇秀逸,描繪得淋漓盡致。我國古代有一部名叫《水經注》的地理名著,是北魏時酈道元寫的,書中有一段關於三峽的生動敘述:「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岩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三峽旅遊區優美景區眾多,其中最著名的豐都鬼城,忠縣石寶寨,雲陽張飛廟,瞿塘峽,巫峽,西陵峽,宏偉的三峽工程,大寧河小三峽等。 游三峽有三條路線可選:
⒈從重慶順江而下快節奏地觀賞三峽的奇特風光;
⒉從上海、南京、武漢逆流而上游覽長江沿途美景;
⒊從三峽的東口宜昌出發飽覽神奇美麗的長江三峽風光。 珠嶼小島昔日甚大,後因日本人建水電站而大部分被淹沒,變得很小。不過正因其小,方更增「一嶼孤浮四面空」之曠朗。小小珠嶼,既是點綴碧湖的綠珠,又是觀賞日月潭的極佳地點。
山麓崖邊,有磴道上山,共365級,俗稱「走一年」而到山上的文武廟。廟內集諸神之大成,濟濟一堂,居中為孔子,此外有文昌帝君、關公、神農大帝、三官大帝、元始天尊,乃至魁星、城隍、土地公、海龍王等等。在山門前遠眺潭景,若披展圖畫,繞岸皆山,雲水四合,「風光不減巫山峽」。
文武廟山後有羊腸小徑,迂迴下抵潭東北角的孔雀園。園中飼養150多隻孔雀,每見艷裝遊人便意相開屏,羽翎五光十色,光彩耀目。
自孔雀園無論循環湖公路或返渡頭泛舟,均可到曹族部落德化社(現名忠孝村)。村在潭東南岸,村民數百,均為曹族。村中有山胞文物陳列館,展出高山諸族的生活用具、藝術雕刻,兼售一些山胞手工藝品。村中又有歌舞組織,經常為慕名而來的人表演民族歌舞,其中《杵舞》表現山胞婦女豐年舂米時的歡愉,節奏輕快,歌聲清越,舞姿曼妙,是曹族歌舞中的最佳傳統節目。
從德化社環湖往南濱,即到玄光寺。寺中塑唐三藏法師全身,曾是玄奘法師靈骨暫藏之所。寺後有石徑,登1300多級台階才到山腰的玄奘寺。玄奘寺是為紀念唐三藏法師玄奘而建的寺廟。寺中大殿三層,三樓有小塔曰「玄奘塔」,玄奘法師的頭頂靈骨就安藏於塔中。
玄奘寺後的青龍山巔,建了一座九層高塔,名曰「慈恩塔」。塔仿遼宋古塔式樣,為八角寶塔。據說塔基至塔頂高45米,加上青龍山高955米,恰恰為1000米。登塔遠眺,日月潭風光通覽無遺。
西北岸山腳,從濁水溪上游通過18公里長的大隧道引水入湖的入水口,就是日月潭的水源。入水口噴出的水花,高達四五米至七八米,勢若蛟龍吐水,湍傲排空,較之濟南的趵突泉更加壯觀。距「水口」不遠有一處探向湖面的小半島,位在潭的西北。當日月潭水位上升而淹沒珠嶼大部分時,嶼上的曹族人即遷來此半島居住,已拓建成充滿現代色彩的觀光旅遊中心地。旅社建築頗多,最宏大而高級的建築當推「教師會館」和「涵碧樓」。教師會館是台灣教育界人士休假療養中心,宏大新穎,設備完善。涵碧樓則是達到國際水平的大旅社,三面向潭,四面凌空。專線汽車、環湖公路、游湖路線等多以此為起點或終站。台灣南投日月潭的風光名聞海內外,如今當地環湖公路更因景色優美、原住民文化及自然生態豐富被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旗下生活旅遊網站CNNGO,選為全球十大最美自行車道之一。
日月潭擁有全台最大環湖公路,一趟自行車程約三小時。CNNGO指因寧靜、碧綠的湖面,每年吸引眾多台灣和日本遊客前往,也啟發許多詩人和畫家的創作。日月潭原住民的邵族文化,及當地特有的生態環境,更讓日月潭成為獨具特色的景點。報導建議,若在早春時前往還能欣賞到櫻花盛開的美景。
昨在當地騎車的日本遊客藤木說,日月潭很漂亮,且天氣涼爽,騎起來很舒服。來自台中的游姓遊客說,整條路坡度適中,騎起來不會太累,適合親子休閑,每過一個彎道,景色就有不同變化,很值得來體驗。
每個彎道景色不同
日月潭國家風景管理處長張振乾指出,日月潭遊客愈來愈多,為了提升遊憩品質及安全,「人車分道」是該處積極努力的目標,湖畔自行車道是利用日月潭天然地勢興建,不只安全且每段山水美景各不同。未來將逐年分期完成整條環湖自行車道,提供更優質的騎車環境。
南投縣長李朝卿表示,日月潭湖畔自行車道獲評最漂亮當之無愧,有山有水景觀多變化,在這里騎自行車是一大享受。
全球10條最美自行車道
◎中國─巴基斯坦:喀喇昆侖公路
◎荷蘭 阿姆斯特丹:10號自行車道
◎台灣 南投縣:日月潭環湖自行車道
◎法國 勃根地:頂級葡萄酒之路
◎紐西蘭 基督城:墨爾斯沃斯公路
◎澳洲 維多利亞省:大洋路
◎印度 拉賈斯坦省:烏代浦市
◎加拿大 魁北克:北方小火車直線公園
◎美國─加拿大:大分水嶺自行車路線
◎美國 愛達荷州─蒙大拿州:海亞瓦沙華沙自行車道
旅遊專線
往游日月潭,若自嘉義乘搭專線汽車運往,只需一個多小時旅程。環湖建有游覽公路,道旁綠樹成蔭,宜行宜憩。但多數游者仍喜學古人「泛棹出渡」,「出渡」先上珠仔嶼。舟泊珠嶼,上島游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