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如煙往事俱忘卻
擴展閱讀
手機可以分期付款買嗎 2025-05-15 18:55:34
京藍科技股票行情東方 2025-05-15 18:54:05

如煙往事俱忘卻

發布時間: 2021-06-06 19:26:24

❶ 如煙往事俱忘卻,心底無私天地寬.是什麼意思

如煙往事俱忘卻,心底無私天地寬.

意思是:往事猶如過眼雲煙,都忘記吧,心裡沒有私心,這樣人生的天地才寬闊無邊.

❷ 如煙往事俱忘卻,心底無私天地寬什麼意思

這句詩出自陶鑄先生送給妻子曾志女士的詩《贈曾志》 ,全文為:
重上戰場我亦難,感君情厚逼雲端.
無情白發催寒暑,蒙垢餘生抑苦酸.
病馬也知嘶櫪晚,枯葵更覺怯霜殘.
如煙往事俱忘卻,心底無私天地寬.

以前的興衰榮辱種種往事都如煙霧散去般被忘記, (無論外界如何風波險惡)只要人心底坦盪無私,心境和胸懷便要比天地還要寬闊。

❸ 如煙往事俱忘卻,心底無私天地寬.怎麼理解

第一句是說:過去的事情就讓它過去吧.尤其是煩心的事.最好全部忘卻.

第二句是說:不要過分的計較個人的得失,這樣才能得到更大的個人空間.

這句詩出自陶鑄先生送給妻子曾志女士的詩《贈曾志》,全文為:
重上戰場我亦難,感君情厚逼雲端.
無情白發催寒暑,蒙垢餘生抑苦酸.
病馬也知嘶櫪晚,枯葵更覺怯霜殘.
如煙往事俱忘卻,心底無私天地寬.

以前的興衰榮辱種種往事都如煙霧散去般被忘記, (無論外界如何風波險惡)只要人心底坦盪無私,心境和胸懷便要比天地還要寬闊。

❹ 魯迅「如煙往事俱忘卻,相逢一笑泯恩仇」,寫給誰的是什麼意思

魯迅 「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陶鑄「如煙往事俱忘卻,心底無私天地寬」。

「相逢一笑泯恩仇」出自魯迅《題三義塔》。
作品原文:
<題三義塔>並序、跋
三義塔者,中國上海閘北三義里遺鳩埋骨之塔也,在日本,農人共建。
奔霆飛熛殲人子,敗井頹垣剩餓鳩。
偶值大心離火宅,終遺高塔念瀛洲。
精禽夢覺仍銜石,鬥士誠堅共抗流。
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西村博士於上海戰後得喪家之鳩,持歸養之,初亦相安,而終化去。建塔以藏,且征題詠,率成一律,聊答遐情雲爾。

注釋譯文
白話譯文:
三義塔是為紀念中國上海閘北三義里那隻被救而又死去的鴿子,並埋葬其遺骨之塔。此塔修建於日本,是當地愛好和平的農民共同修建的。
日本強盜轟炸上海閘北人民,飢餓的鴿子在瓦礫堆中倖存。
偶然遇到好心腸的日本友人,把這只劫後的鴣子帶回東瀛。
鴿子死了還建築起高塔紀念,日本農民常把它記掛在心田。
如果死去的鴿子從夢中醒回,將化作精衛鳥銜石填平東海。
消除戰爭種下的仇恨的種子,中日兩國人民必將同仇敵愾。
西村真琴博士在上海戰後救了一隻失去家園的鴿子,並把這只鴿子帶回到日本喂養,剛開始的時候還挺好,可是,鴿子最終還是死掉,遂為鴿子建冢以埋葬鴿子的屍骨,並且為冢的落成徵求詩文,所以草率的寫了這首七律,姑且表達深遠的情誼罷了。

創作背景
在日軍侵華時期,日本生物學家西村真琴博士為了救援戰爭中的受傷者,於1932年2月作為"服務團長"到中國。在上海郊外的三義里戰亂的廢墟里,發現了因飢餓飛不動的鴿子,便帶回日本,取名"三義",精心喂養。為了表達兩國人民的友善,他"期待生下小鴿子後,作為日中友好象徵送回上海"。可惜這只帶回日本的鴿子後來遭遇黃鼠狼的襲擊死亡,博士及周圍人在悲痛之餘決定將其立冢掩埋。出於對魯迅先生的景仰,西村博士修書一封細說原委,並將自己畫的鴿子一並寄給在上海的魯迅,表達了中日兩國友好的願望。作者魯迅於是在1933年6月21日寫了這首詩。

❺ 「往事如煙俱忘卻,心底無私天地寬」出自哪篇文章

該句出自陶鑄的詩《贈曾志》。

原文如下:

贈曾志
重上戰場我亦難,感君情厚逼雲端.
無情白發催寒暑,蒙垢餘生抑苦酸.
病馬也知嘶櫪晚,枯葵更覺怯霜殘.
如煙往事俱忘卻,心底無私天地寬.

❻ 女人如煙往事俱忘卻是什麼意思

就是所有過去的一切一切她都已經完全忘記。也是不想再提起的意思。

❼ 詩句,「如煙往事俱忘卻,相逢一笑泯恩仇」,是什麼意思

大概是綜合前人詩句吧。魯迅 「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陶鑄「如煙往事俱忘卻,心底無私天地寬」。

❽ 如煙往事俱忘卻,心底無私天地寬是什麼意思

如煙往事俱忘卻,心底無私天地寬意思:往事猶如過眼雲煙,都忘記吧,心裡沒有私心,這樣人生的天地才寬闊無邊。

出處:陶鑄的《贈曾志 》。

原文:

重上戰場我亦難,感君情厚逼雲端。

無情白發催寒暑,蒙垢餘生抑苦酸。

病馬也知嘶櫪晚,枯葵更覺怯霜殘。

如煙往事俱忘卻,心底無私天地寬。

譯文:

想重新回到戰場上去殺敵,對於我來說是很困難的事了,感受到大家對我的情誼真的是太深厚了。

寒暑無情,勿勿歲月催白了我的頭發,蒙受不白之冤,後半生壓抑心中的苦酸。

生病的老馬也感嘆自己卧在馬槽間,枯萎的葵花也更加害怕秋霜。

往事如過眼雲煙都已忘記了,心底無么才能感覺到天地寬廣。



(8)如煙往事俱忘卻擴展閱讀:

寫作背景:

這是陶鑄於1969年寫給他的夫人曾志的一首詩。

陶鑄曾經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副總理,文革中曾任中央文革小組顧問。

因為不從江青的要求對付鄧小平,在1967年1月4日,江青、康生、陳伯達突然在接見「武漢赴廣州專揪王任重革命造反團」時宣布:

陶鑄是「劉、鄧路線」的忠實執行者,「中國最大的保皇派」,要「發動群眾」,「揪出來」,立即「打倒陶鑄」的標語、傳單布滿全國。

陶鑄很快失去了人身自由,被單獨幽禁於北京旁卐字廊住所。在1967年至1969年兩年多的圈禁中,陶鑄作為一名詩人,在磨難中留下了寶貴的詩篇。

1969年10月,林彪下達一號通令,陶鑄押往合肥,被迫與曾志分離。

43天後,陶鑄在合肥死去。而這首詩是他冤獄後,在獄中和妻子分離的時候寫下的,感慨當時政治上的混亂,人身的冤屈,家庭分離的痛苦。

❾ 「如煙往事俱忘卻,心地無私天地寬.」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往事煙消雲散,全都隨著記憶遠去;只要人心底坦盪無私,人的胸懷便要比大海、天空還要寬闊,天地間的萬物看起來也就是美好的。

出處:陶鑄《贈曾志》(註:曾志是陶鑄的妻子)

原文:

重上戰場我亦難,感君情厚逼雲端。

無情白發催寒暑,蒙垢餘生抑苦酸。

病馬也知嘶櫪晚,枯葵更覺怯霜殘。

如煙往事俱忘卻,心底無私天地寬。

翻譯:

想重新回到戰場上去殺敵對於我來說是很困難的事了,感受到大家對我的情誼真的是太深厚了。寒暑無情,勿勿歲月催白了我的頭發,蒙受不白之冤,後半生壓抑心中的苦酸。

生病的老馬也感嘆自己卧在馬槽間,枯萎的葵花也更加害怕秋霜。往事如過眼雲煙都已忘記了,心底無么才能感覺到天地寬廣!

(9)如煙往事俱忘卻擴展閱讀

這首詩是陶鑄在「文革」中遭受造反派迫害被囚禁時寫給自己妻子曾志的詩。這兩句的大意是說,往事煙消雲散,全都隨著記憶遠去;只要人心底坦盪無私,人的胸懷便要比大海、天空還要寬闊,天地間的萬物看起來也就是美好的。

這是陶鑄同志在自己遭遇磨難的時候,向妻子表明自己光明磊落,也希望妻子能夠胸懷坦盪,保持樂觀心態。陶鑄同志說過:要培養高尚的情操,就要丟掉一切私有觀念,與自己的個人主義思想徹底決裂;要有堅強的革命毅力和「韌性」;要有豐厚的勞動人民的感情。

❿ 「如煙往事俱忘卻」下一句是什麼

如煙往事俱忘卻,心底無私天地寬。 ——陶鑄 陶鑄獄中贈曾志 身世浮沉只自捫,誰憐白發慰黃昏? 乾坤永照餘肝膽,生死難忘負馬恩。 縱使投荒能贖愆,不須酹酒為招魂。 每當夢醒難成哭,羞效王章有淚痕。 重上戰場我亦難,感君情厚逼雲端。 無情白發催寒暑,蒙垢餘生抑苦酸。 病馬也知嘶櫪晚,枯葵更覺怯霜殘。 如煙往事俱忘卻,心底無私天地寬。 「如煙往事俱忘卻,心底無私天地寬」。陶鑄先生一句心底無私天地寬為我們詮釋了一個胸襟坦盪,光明磊落的君子形象。無私故無欲,無欲故寬人,寬人故心胸坦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