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有哪些適合大學生社會實踐新聞稿投稿的網站及投稿方式
學校關於社會實踐活動投稿要求
關於社會實踐活動投稿要求每個學校的要求不一樣,特整理杭州師范大學團委關於社會實踐活動的投稿要求,供大家參考。
校內投稿分最新報道,實踐日記,實踐掠影,媒體報道,實踐總結五大版塊。這些稿件都是分隊負責宣傳的同學每天下午14:00點前將稿件打包發送至郵箱[email protected]。①子郵件請在「主題」這一欄詳細註明「×月×日××學院××實踐服務團(或小分隊)報送信息,信息員×××」②「文字信息」一律以word的格式用附件發送;③「活動圖片」一律以數碼照片JPG格式,像素不低於1280×960,且不得貼於WORD文檔內。照片統一命名為「日期 學院 團隊 照片活動內容」。照片統一打包附件發送,不按格式將不予受理。寒假社會實踐自2016年1月21日接收投稿。 一、主要要求: 1.媒體報道和實踐總結是選擇性交,其他每天都要交。 2.實踐日記和實踐掠影稿件分兩個文件夾,一個是普通稿件(每人一篇),一個是優秀稿件(團隊內部自行挑選)。 3.最新報道需要配照片,1-2張即可。 4.實踐總結是分隊活動結束後交一篇即可。 5.媒體報道是指校外媒體對自己所在小分隊的特別報道。 若有媒體報道小分隊活動,請進行說明,具體要求如下: (1)標題前須加上[媒體名稱],作者欄須標注作者及報道時間; (2)若是平面媒體報道若有條件須提交報道原件掃描或照片形式,要求照片能清晰表現出信息; (3)若是網路媒體報道須在文後附上原文鏈接地址。各分隊(團隊)上報信息的數量、質量和被各類有關刊物採用情況將作為活動結束後評獎評優的重要參考依據。 二、各類稿件的內容要求: 1、最新報道:800字以內的新聞稿,由小分隊宣傳聯絡員負責,採取一事一報的形式報導今天的活動,視日程安排而定,每支隊伍每天1—2篇,每篇稿件需要1—2張照片。照片另附,不要放在word文檔內。 2、實踐日記:1000字以內的日記稿件,側重每一個參與者在活動中的真情實感,內容是組員參加活動的內心感受,要求有文采,感情真摯,對活動、對社會實踐有新的領悟,每支隊伍每天2—5篇,每位組員均可投稿。 3、媒體報道:校外媒體對活動的相關報道。 4、實踐掠影:圖片新聞,照片5-10張,每張照片文件必須命名,在「最新報道」中用過的照片亦可用。 5、活動總結:在社會實踐結束之後,每組須交上一份1500字左右的綜合稿,對活動進行回顧和總結,可以選擇活動中有意思的片段、感人的故事、大家從整個社會實踐活動中的收獲等等,內容充實豐富,有真實性。文筆輕松活潑一點,切忌假、大、空。 三、稿件格式 1、標題:黑體、二號、加粗; 2、若有副標題,則格式為黑體、小三、加粗; 3、在稿件標題下,以「文/xxx學院xxx」的形式註明作者的學院與班級; 4、正文:宋體、小四、首行縮進2字元、行間距25磅。強調: 文件夾下麵包含五個子文件夾分別是最新報道,實踐日記,實踐掠影,媒體報道,實踐總結,比如說今天沒有媒體報道就是四個子文件夾,其中實踐日記和實踐掠影兩個文件夾中分別還要包含優秀和普通兩個文件夾。 以上就是關於學校就社會實踐活動投稿的要求,如果大家稿件已經寫好了,投稿可以直接聯系往上推投稿平台,可以發新浪、網易、搜狐、騰訊、鳳凰、中國網等國內主流媒體,出稿速度快,100%能出稿。
⑵ 大學志願活動新聞稿可以發在哪些網站上
1、大學生志願活動新聞稿可以發在學校的官網上面,繼而有可能被引用到其它門戶網站。
2、大學生是作為特殊的青年群體,總體素質較高,有很強的責任心和使命感。大多數大學生都認為參與志願服務是自己應盡的社會責任和義務,並希望能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來回報社會的培育,積極推動社會文明。志願服務活動倡導的「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精神符合廣大大學生的特點,滿足了他們的心理需求,這也是許多大學生加入志願者行列的最直接原因。
⑶ 大學生記者新聞線索怎麼找
先跟師傅跑吧
快速發展自己的社會信息網路,做法很多,如果提示到這里還不明白的話,那就改行吧。
⑷ 大學生新聞網屬於什麼等級的官方網站
【1】屬於資訊類網站,也可以說是本地資訊類網站
【2】里邊發布大學生相關信息
希望你的採納可以幫助到你。
⑸ 大學生上哪些網站比較好(目的:學知識,關顧新聞等等)
新聞做的比較好的正規的網站主要有:
新浪網 sina.com.cn 新聞一般,相對客觀,但是論壇比較自由
必搜網 www.biso.cn 趣味性較好,客觀不隱瞞事情。評論較自由。
鳳凰網 www.ifeng.com 香港網路媒體
⑹ 大學生一般能在什麼網站上發新聞
你們學校校內網站是最好的! 其他的新聞網站,就要看你具體做的是什麼了! 畢竟是暑期實踐,又是學生的,發新聞網站有點小難!
⑺ 當前大學生看新聞主要關注有社會,國家政治,文體娛樂,時尚,這是為什麼
高等學校的教育應該是以培養具有「博雅」氣質的人才為基本目標的,所謂博是指知識涉及面的廣博,不僅要博學多聞,還要博學審問,不僅要博物通達,還要博古通今,只會一味埋頭苦學的學生已經不是當今社會所需要的人才了,只有博學、博文、博知,才是能符合社會與國家的發展要求;所謂雅就是內容高雅不低俗,自覺學習與關注經典的、內容積極向上的、符合社會發展的時事與知識內容,做一個脫離低級趣味的人。
社會熱點問題引領著時代的價值導向[1]。每天出現的新的社會事件、時事熱點都劇烈的沖擊著當代大學生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影響著大學生的政治觀與世界觀。因此如何更好地利用社會熱點這一有利資源對高校學生進行政治觀、人生觀教育,是當今社會對大學提出的新的教育任務。
一、社會熱點的界定
進入二十一世紀後,專家學者對國內國際當前社會熱點的關注越來越密切,對具體社會熱點的分析和解釋也越來越深入,然而對「社會熱點」這一概念卻沒有統一的定義。在查閱了各類資料,咨詢了數位學者後,發現對「社會熱點」的定義主要可以從狹義和廣義這兩個角度進行理解。從狹義的角度上說,社會熱點普遍是指在社會中引起廣泛關注、參與討論、引起民眾情緒,引起強烈反響的事件,簡單的說就是已發生的社會影響重大,輿論嚴重關切,有一定的波及范圍和代表性意義的事件。縱觀近年社會熱點,雖內容不同,形式各異,但可以大致將其分為自然災害類、國際關系類、文體娛樂類、重大事件類和國內問題類這五類。
從性質上說,社會熱點是有啟發意義的,是積極有益的推動社會發展的事件或現象。通過深入的分析與研究,公民可以從中學習知識,反思人生,提升自我。作為當代大學生,關注社會熱點,運用所學知識對其進行分析,鍛煉處理社會時事的能力,從而提升政治敏銳度,可以增強公民意識。反觀熱議話題,只是一種賺取評論的話題,甚至其中可能包含不健康的內容,也可能對社會發展或個人成長沒有可以借鑒的積極因素。
從影響范圍上說,社會熱點的影響范圍遠遠大於熱議話題,是全球性或者是國家角度的關注。相對來說,熱點問題就具有局限性,主要體現在關注者年齡階段與所在地區的局限這兩個方面。
從影響程度上說,社會熱點的影響度明顯高於熱議話題。十八大的召開,朝美關系一度緊張,此類事件不僅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也是我國大學生熱議的社會熱點。這種關繫到全球和平與發展的重大事件,我們相信其會記入歷史,甚至可能在多年後仍對全球政局的穩定有一定的影響,而熱點話題則不會有如此持久的影響力。
二、大學生關注社會熱點的現狀
掌握大學生對於社會熱點的理解與關注程度,分析大學生關注動向與途徑方式,挖掘大學生關心社會的動機,把握其真實的思想趨勢與價值取向,從而提出針對性強、操作性高的用以增強大學生正確對待社會熱點的能力的解決之道。
(一)關注途徑
對於全日制大學的學生而言,網路、報刊雜志是大學生了解社會熱點的主要途徑與選擇,其中選擇網路這一方式的學生數又明顯多於選擇雜志電視這類平面媒體的人數,其中微博、貼吧、手機報、天涯論壇等更是學生在網路獲取最新熱點的重要來源。
(二)大學生關注社會熱點動機
通過關注的基本內容可以分析得出大多數學生關注社會熱點都是出於個人需要這一主觀原因,不論是因為個人興趣、專業要求還是未來發展,這種以個人需要為出發點的關注原因都是積極主動的。由此可見,大部分學生已經充分了解到關注熱點、了解時事的重要意義。同時,不難發現女性大學生普遍更加關注娛樂、法律等方面的社會熱點,男性被調查者則對國際政治、軍事、體育方面的社會熱點興趣較高。對於涉及到大學生自身利益的社會熱點,比如大學生就業問題,公務員招考新政策,考研政策等,更是被頻繁提到。
三、大學生思想特點
在全面、直觀的了解大學生關注社會熱點現狀的基礎上, 結合社會心理學等科學知識,可以將學生的思想特點剖析為思維特點和價值取向兩個方面進行深入分析與研究:
(一)思維上的層次性
大學生的思維存在層次性,主要表現為不同年齡、不同級別的學生,他們的思維方式、思維傾向是不同層次的,具有層次上的高低之分。
首先,從所關注的社會熱點的大方面來說,在訪談中,多數年級較高的學生(大三、大四)表示關注的社會熱點大多數集中在國內時政、國際關系、國家頒布的政策與法律法規等這幾方面。這部分社會熱點涉及的各種關系比較復雜、內容較為晦澀,理解與吃透均有一定難度,需要良好的社會關注習慣和較高自覺性以及政治敏銳度,而這正是大三大四的學生經過幾年的大學生活與學習,鍛煉積累才能具備的。他們已經逐漸接受社會,產生了解社會、進入社會的強烈的主觀意識,因而主動了解這部分內容。反觀年級較低的學生(大一、大二),他們的關注熱點集中反映在大學生的學習生活、社會時事新聞、人際關機這幾方面,與前者相比,層次較低,具有明顯的自我關注性,是以尋求自我角色轉變為主要特徵,表現為思維上低層次。
其次,對於關注的同一社會熱點問題,高年級與低年級的學生所體現出的也是不同層次的思維側重與差別。以美國對台軍售這一事件來說,大三大四的學生會從中國與美國今後的國家關系加以思考與分析,探究美國這種行為的動機和後期對中國的政策、態度,預測中國政府的反應。大一大二的學生則更有可能關注此次軍售的具體武器、價值以及兩岸關系的發展走向。
最後,對於熱點問題的分析,不同年級的學生也體現出不同層次的分析能力。高年級學生的鑒賞能力水平較高,對於社會事件與政治問題的分析趨向更趨於理性化與冷靜化,相對低年級學生則會更容易被某種思潮或某種勢力所左右而產生過激的言論與行為。[3]
(二)價值觀的四特點
通過對大學生關注社會熱點的調查,發現同學們在價值取向上表現出:
1、兼容並存性。我國的國家性質決定了國家利益與集體利益的至高無上性,然而近年來精神文明建設與社會進步所體現的崇尚自由、追求個性也作為時代烙印深深的刻在了新一代大學生的心靈上。這就使得追求整體利益與倡導個人發展呈現出極強的兼容並存性,在實現社會繁榮穩定的過程中體現不同個性的魅力。
2、多樣選擇性。隨著大眾傳媒的發展與普及,大學生接觸各種價值觀念的途徑與手段也日趨多樣,他們不再局限於某一領域或者對某一問題持單一的看法,而是尋求不同的觀念與價值。概括起來說,多視角、多方位、多途徑越來越成為當代更多大學生進行價值觀念選擇時的標准與依據。
3、自我主體性。大學生對自我的關注更為主動與自覺,尤其是注重個性與個人理想的實現,尋求自身的飛躍與進步,強調個人價值的實現。但這也往往使他們忽視了個體與社會的聯系,割裂了自我發展與社會進步的內在關系,這與高等教育預期培養的目標對象還有不小的差距,所以如何將當代大學生個人理想與社會理想相結合也是高校必須面對與亟需改變、解決的現實問題。
4、不穩定性。青年學生所處的年齡階段的特殊性決定了其心理狀態的不穩定,而且作為游離於學校與社會的之間的「半社會人」,大學生對環境的認知與分辨水平較差,承受外界壓力的能力體系並沒有完全形成,造成其內心的波動較大。尤其在大眾傳媒的過度傳播之下,是非善惡美醜的價值判斷都被標准化、模式化、化,作為個體的青年學生往往來不及消化就不自覺地盲從和跟風。[3]這一現象的結果不僅不能使外界的評判標准內化為大學生內心的觀念趨向與價值追求,反而加重了他們選擇的迷茫與困頓。但凡事均有利弊,從樂觀方面來看,這也恰好證明了大學生的三觀還有很強的可塑性。
四、培養大學生形成良好的關注習慣、提升分析社會熱點的能力
(一)提高大學生關注社會熱點問題的自覺性
大學生作為特殊的社會群體,其生活環境是經過一定設計與加工的,是社會、國家提供給青年學子的避風港。大學生活是成長成才的關鍵環節,是一個已經具備較高文化素質以及較強分析能力和學習能力的學生從不成熟到成熟的必經階段。然而在這個階段,青年學生群體因學業原因仍然不能完全開放的接受現實社會,在這個階段內的的社會實踐只能是最初級的嘗試,可以說大學生對於社會的了解是停留在較淺層的認識上的。因此,想要更好的認識自己,認識社會,關注社會熱點就成為大學生的重要選擇。
(二)提升大學生關注社會熱點問題的能力水平
認識指導行動。大學生這一特殊的群體只有全面、正確、理智的認清社會熱點事件,運用所學科學知識與專業知識,自覺站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上,及時與其他人交流想法、表達觀點,才能真正的提高對社會熱點的分析處理能力。由於社會熱點的類型多樣,牽扯的因素也錯綜復雜,因此一個社會熱點的出現,往往都會涉及到許多社會現象,只有「立場、觀點、方法正確,才能透過現象看本質,形成正確認識;立場、觀點、方法不對,必然陷入主觀和片面,造成認識偏差」[4]。大學的學習作為大學生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重要階段,在指導分析社會熱點這一復雜、多變的社會學科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做到以及下幾點:
首先,應該全面的看。大學生對新出現的社會熱點應從整體把握,系統分析。世上不存在孤立的沒有聯系的事物,對復雜的社會熱點時政事件和現象的分析更應注重這一特點。我國住房難,房價高是現在普遍討論的熱點,也是政府民生工作重中之重。看待這個問題,不能僅僅從開發商追逐利益的角度看,也不能一味控訴政府前幾年在房價調控上的「心慈手軟」,更不能將所有責任推到炒房一族上,要結合現階段的我國經濟現狀、金融市場、人口情況、政府政策與人民群眾的觀念等各個因素進行全面的把握。
其次,學會具體的看。面對一個社會熱點事件,在宏觀把握的基礎之上,同時也要學會從微觀考慮,抓住事物的本質。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認真研究事件的成因與性質,不同事件的形態可能類似,但是具體表現一定會有所差別,即使是同一事件也會隨著時間的發展而變化。作為大學生,應牢牢記住以條件為轉移這一基本原則來科學的看待每一個社會熱點。
再次,需要嚴肅的看。就是要客觀的承認熱點的發生,積極面對,不能選擇逃避、視而不見,應高度重視,認真對待。尤其對於一部分現階段與自身關聯較小的熱點時事,更加不能置身事外,隔岸觀火。
最後,堅持理性的看。許多時候,一些社會熱點的發生與大學生有著緊密的聯系,由於種種因素,大學生對待一些牽扯到自身價值觀念的社會熱點可能會產生過激、片面、不成熟的想法與觀點,這不僅對提升自身分析處理問題的能力沒有絲毫幫助,更可能的是影響大學生正確的價值觀的行成。把握時代脈搏,雖然日本侵華戰爭是我國青年學生不可磨滅的記憶,但是許多愛國學生在日本地震後,發布了一些不成熟的、僅代表個人觀點的偏激言論。例如,地震發生後,某同學的主頁狀態立即改為 「讓你們小日本在汶川地震時嘲笑中國,現在輪到你了,活該!」這位大學生的愛國之情令我們感動,同時,這種言論的表達與該行為背後所隱藏的不成熟、不理智也是值得我們反思與討論的。卡耐基曾說過:「與其詛咒報復我們的敵人,何不給他們諒解、同情、援助、寬容以及為他們祈禱[5]。總之,面對這類熱點新聞,我們要拋掉個人主觀因素,扔掉有色眼鏡,冷靜而理性的分析、對待新聞事件。
五、結語
高校學生對社會熱點的關注度與對待社會熱點的態度與處理能力影響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進展,也關系著今後社會發展的方向。作為社會學科的社會熱點問題教育可以作為日常工作參與到教育與管理中來,也可以滲透進學生平時的大學生活之中。營造良好的全民關注社會熱點新聞的氛圍,培養青年學生關注熱點的習慣,進而提升當代大學生分析社會熱點的能力,科學地對待最新社會事件,也正是本次調查研究的積極意義與立足點所在。
⑻ 大學生社會實踐新聞稿 要求投到國家級媒體網站,,那麼有哪些網站可以在線投稿並且可以盡快發表的,
社會實踐活動結束了,稿件也寫好了,苦於找不到接受稿件的網站,很多同學們都在找投稿的方法,特整理以下幾個投稿的方法,只要按照我們給大家的方法來做,大家多試試,投稿肯定會成功的。
第一、郵箱投稿
好多網站在聯系我們這個頁面,會留有投稿郵箱,可以在你希望的媒體頁面找找,找到投稿郵箱,按照格式把社會實踐稿件發布到媒體接受投稿的郵箱,等待回復就可以了。比如中國青年網。
⑼ 大學生新聞投稿鏈接
可以參考這里哦
http://..com/question/624411910946597564.html
⑽ 大學生製作新聞類原創網站的選題
可以針對目前社會上最為關注的幾個熱點進行選題製作,比如大學生就業、國內新聞等,都可以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