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企業合夥人怎麼分配股權
合夥人股權分配十大要點:
1、根據國家工商總局統計數據,截至2015年5月底,中國的企業數量是1959.4萬戶。中國每天有1萬多家企業注冊,平均每分鍾誕生7家企業。但是,中國企業的存活率卻很低。
2、根據國家工商總局的統計數據,截至2012年底,14.8%的企業存活期不到1年,28.8%的企業存活期不到2年,近一半(49.3%)企業的存活期不到4年。
3、我們手頭沒有最新數據,但我們預測,在提倡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2015年,中國企業的存活率不會高於這個數據。
4、即便是拿到融資的企業,王也提出「警惕C輪死」,預測90%企業會死在C輪。很多企業會走上「一年發家,二年發財,三年倒閉」之路。
5、我們不去逐一分析,每家創業企業具體的死因。但是,影響創業企業生死存亡的,肯定有合夥人股權。
(1)合夥人股權分配擴展閱讀:
兩個關鍵點:
一是保證創業者擁有對公司的控制權;
創始人最好具有絕對控股權,能達到67%以上的股權最好,達不到這個比例,也得超過50%以上,因為公司需要有一個能夠拍板的領導者,這樣才能更好地把握公司的發展方向,也能激發團隊做大企業的信心和動力。
二是要實現股權價值的最大化(吸引合夥人、融資和人才)。
俗話說「財散人聚」,股權就代表著未來的財,散一部分股權,才能聚起來優秀的合夥人和人才。
因為相較於固定的薪資,股權更具有長遠的投資價值。一般來說,隨著公司的發展壯大,合夥人手中的股權很有可能會翻好幾倍,遠不是固定薪資可以比擬的,創業者可以以此來說服和吸引優秀人才。
『貳』 合夥人股權分配問題
最好的方法就是給她付租金而不是分股份。
你想省場地租金,既然是親人那就可以欠著,前提是你人品好。
馬雲創辦公司的時候在美國公司倒閉散貨問那些歪果仁要錢還是要股份。他們都選擇了要錢。
不是因為他們傻,而是馬雲沒有讓他們看到股票的價值。
如果非要分股份的話,你要知道你們付出了什麼。時間精力,金錢成本,創意規劃,
如果她接受了股份,那她是不是也應該承擔支出部分呢。
如果她什麼都不承擔什麼都不管你可以給他百分之10到百分之30之間。
如果她也付出時間精力資金。親力親為,那建議是55開,因為她比你多付出了一個場地,而且還是你的親人。
為什麼是55開呢、因為你是策劃人,他投資了場地。按理說場地比你策劃更有價值(僅僅是目前)
『叄』 企業合夥人怎麼分配股權
根據你的提問,經股網的股權專家在此給出以下回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將創始人的貢獻估值
創始人對公司的投入,公司本應該給與合理的回報,如果公司沒有給予足夠的回報的,那麼該給、但沒有給的部分,就是創始人留在公司里的價值,就是創始人對公司的「投入」,或「投資」。
各種投入要素的估值
按照估值法,要在創始人之間分配股權,應當先折算創始人對創業企業各種投入的價值,加起來計算出總投入的價值,然後再折算每個人的投入價值占總價值的比例。
工作時間
工作時間上的投入,是創始人對公司最主要、最重要的貢獻。創始人時間投入的價值如何計算呢?最合理的方式,是按照人才市場上通常的工資標准來折算。
投入現金和實物
通常,現金的價值,就是現金的金額。現金對於「初創階段」的創業企業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公司發展壯大、前景明朗之後,有很多投資人願意向公司投資,因為資金有更多的可選擇融資來源,所以資金的重要性其實是降低了。但是在「初創階段」,企業前景不定,並沒有太多人願意向公司投資,此時向公司投入現金的作用就會意義非凡。現金,一般就按其實際金額估算價值。
辦公場地
創始人可能會向創業企業提供辦公地點、倉庫、店鋪,以及其他一些創業企業經營所必須的場地。如果創業企業非常急需這些場地,創始人不提供的話,創業企業就不得不自己去租。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創始人向創業企業提供的場地,實際上也就是向企業提供了相當於租金的資金。所以,創業企業應該給、但沒有給的租金,就是創始人對創業企業的投資。
Idea
僅僅只是一個創業點子,一個初步的想法,那麼這個創業點子本身基本上不值錢。但是,如果在創業項目啟動前,創始人已經對這個創業點子進行了完整的思考,進行了一系列的試錯,形成了成熟的商業計劃,或者已經開始了初步的嘗試,開發出了初步的技術方案、乃至原始產品。這樣成熟的創業規劃,才能視為對公司有價值的貢獻。
從創業點子到成熟的創業規劃,在創業開始之前,創始人已經為此獨自默默地投入了大量的先期工作。通常市場上,為這些先期工作將會付出多少工資,這個工資就是他對創業企業的投資。
專用技術/知識產權
創始人向創業企業提供的專用技術/知識產權的市場價值,就是創始人對公司的投入。如果創始人不願意把知識產權轉入創業企業,只希望授權創業企業使用,那麼知識產權許可使用費也是創始人對公司貢獻的價值。可以按照企業「應該支付、但未支付」的許可使用費,計算知識產權許可使用的價值。
股權比例的計算
確定好各種投入要素如何估值之後,就可以簡便易行地計算每個合夥人的股權。把某一個創始人所貢獻的各種要素的估值加起來,再除以全體創始人所貢獻各種要素估值總和,就可以算出某個創始人貢獻的百分比,這個百分比,就是創始人應該佔有的股權比例。簡單的說,公式就是:「某個創始人的投入估值÷全體創始人的投入估值=某個創始人的股權比例」。
具體的股權分配方案根據公司性質和公司發展程度而有所不同,以上回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經股網,一家以股權為核心內容的企業家股權門戶網站。
『肆』 幾個朋友合夥創業,如何分配股權
最近打算跟同學創業,期間思考了很多問題,其實,我能想到創業中涉及到的一系列問題也算不容易了,這都得益於平時看新聞並積極思考的結果……
我最先糾結的一件事是:我和同學如何分配股份?期間請教了某個創業公司的 CEO,跟他聊到夜裡1點多,當我問他:「我跟同學都占 50% 行嗎」,他直接回答:「絕對不行,一個公司必須要有一個佔大頭的,一個說得算的,也就是老大,否則跟風險投資沒法談……」
後來看一些資料,歸結起來有如下幾點:
1,投資人的持股不建議超過30%;
2,創始團隊開始持股的不能超過3人;
3,初創團隊中大股東能保持不低於60%的股份,因為低於50%的股權經不起稀釋;
4,初創公司的股權設計:
1)忌諱江湖方式處理,結構與利益不明細;
2)忌諱股權平均或分散,沒有「帶頭大哥」作為決策中心;
3)忌諱股權比例配錯,非關鍵人員擁有大股權比例。
在新興的互聯網企業創業時,共同創始人之間的股份分配,大多數時候並不是按照出資額、技術和智慧成果來進行權衡的。
出資額:在天使投資和創投機構比較密集的科技業,大量的創業項目是從一開始就拿到投資的,創始人幾乎沒有放錢進去,或者即使放也是名義上的非常少一點點錢。
技術:互聯網業是一個創新頻度高、小企業成長快的行業,同時互聯網技術的演進速度也是非常迅速的,互聯網技術的門檻,與硬體為主導的傳統科技業相比,是日益降低的。因此隨著互聯網公司的不斷涌現,獨有的技術專利和技術機密在互聯網行業越來越難形成競爭的門檻。
智慧成果:互聯網業是一個拼進化速度的行業,因此一個絕佳的創意或既有的智慧成果,如果沒有配上強大的執行力和自我更新能力,是很容易死得很慘的。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因此,共同創始人之間,影響股權分配比例的主要因素包括(但不限於)——
經驗和資歷的豐富度。設想:十年從業經驗、有過創業背景的 A 和在大公司工作了四年的 B 共同創業。
對公司未來成長的貢獻。設想:一個偏渠道運營、技術門檻不高的互聯網公司,有商務推廣背景的 A 和有技術背景的 B 共同創業。
獲取資源的能力。設想:與大量業內優秀人才交好、熟悉產業上下游各環節,容易獲得風投機構信任的 A,和一直埋頭苦幹、鮮少抬頭看路的 B 共同創業。
對產品/用戶/市場的精通和了解。設想:一個做互聯網消費級產品的公司,有在騰訊四年的負責核心產品運營經驗的 A,和有在外包公司六年的項目管理經驗的 B 共同創業。
熱情、專注、堅定的程度。設想:瘋狂地花時間去思考/研究/打磨/優化產品、即使全世界的人都懷疑他也能堅持下去的 A,和想法不多、但容易被鼓動、執行力超強的 B 共同創業。
人格魅力、領導力。設想:A 和 B 共同創業,誰更能吸引人才加入、鼓動團隊的士氣、給大家持續注入願景和理想、即使在最艱苦的時候也能保持團隊的凝聚力。
來自上海知志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