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2010年的世界「諾貝爾和平獎」授予了美國現任總統奧巴馬。對此,有人贊成,有人反對,談談你的看法。
2009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竟然是他?!估計大家已知道,竟然是他的「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美國總統----奧巴馬,對於這諾貝爾評獎委員會這一決定,均有不同意見。質疑派認為,奧巴馬上任不到一年,毫無實質的建樹,雖然當中提出一些與伊朗、朝鮮等國進行和談、國內裁軍、無核世界的一些大膽的設想,但只是異想天開的個人想法,並無真正的實施,故此,對世界和平談不上什麼貢獻,更不要說是成績顯著了。
對於諾貝爾委員會這一決定,本人是萬二分的支持,因為機會來了。這次評選結果,是因為除了奧巴馬的確勝在「大名鼎鼎」,名氣較大外,諾貝爾委員會是表彰奧巴馬的「承諾」,而不是「成績」。那就說明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機會獲得諾貝爾獎了,前提條件是:一是你要製造一些名氣,讓委員會的委員認識你,現在網上很多什麼門的,是一個提升人氣的好途徑,當然,要把這「門」開到國外去,成為委員會成員的偶像,這已經成功了九成了,覺得陳冠希很有希望的呀;二是趁擁有些名氣,應該多提出些特別的想法,如人類幾年後住上太空,用空氣啟動汽車、點石成金等等,至少能否實現這不是問題,拿了獎金,有了名氣,無人理會你許過什麼承諾的,又不是選總統,諾貝爾委員會的發言人就是認為塞個獎項給奧巴馬,會鼓勵他慢慢實施自己的宏圖大略的,陳冠希無獲獎,就是無乘機提出些什麼怪異的想法。
既然,我們已經摸清諾貝爾委員會那些老傢伙的思路了,就趕快行動吧,2009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是奧巴馬,2010年的諾貝爾獎得主,就是----你了!恭喜,恭喜!
② 諾貝爾和平獎歷屆得主是哪些
網路上面就有和平獎歷屆獲得者的名單:http://ke..com/view/29887.html?wtp=tt#2
諾貝爾和平獎:由挪威議會組成的五人委員會決定,頒發給為促進國際的友好關系、且為和平會議的設立和普及竭盡心力,在軍備的廢除和縮減上有重要貢獻的人。
評選流程:
1、每年9月至次年1月31日,接受各項諾貝爾獎推薦的候選人。通常每年推薦的候選人有1000—2000人。
2、2月1日起,各項諾貝爾獎評委會對推薦的候選人進行篩選、審定,工作情況嚴加保密。
3、10月中旬,公布各項諾貝爾獎獲得者名單。
4、每年12月10日是諾貝爾逝世紀念日,在斯德哥爾摩和奧斯陸分別隆重舉行諾貝爾獎頒發儀式,瑞典國王及王後出席並授獎。
1931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和1961年的諾貝爾和平獎都曾頒發給已去世的人。1974年開始,諾貝爾基金會規定,諾貝爾獎原則上不能授予已去世的人。與許多電影獎項及文學大獎不同,諾貝爾獎遵循的原則是,除了公布最終獲獎者外,候選人的名單都不對外公開,並設置了50年的保密期。
因此,對於每年可能出現的各種傳說,說某人獲得提名成為諾貝爾獎候選人,其真實性必須在50年後才能得到驗證。
③ 諾貝爾最高和平獎
大家覺得現在人的素質是不是在提高?
中國知識分子只會在進口硬體平台、軟體平台、科技體系、意思形態基礎上拼湊科技快餐、系統集成,已經被西方國家替換了基本技能、廢了基本功,是淪為@@@文化、商品、科技的殖民地。
消費水平提高了,貪污揮霍慾望沒有任何約束而極度膨脹,基礎工業被破壞了,集體道德淪喪了。
論文爆炸是吞噬全國資源的黑洞。知識分子奢侈的生活與揮霍國家的真金白銀,把中國的經濟資源消耗殆盡,徹底顛覆破壞了道德基礎。
諾貝爾獎對於中國是一劑絢麗包裝的毒葯、是毒品,是鴉片,是陷阱,是圈套,是敗壞學術造成教育腐敗的用巨資購買成癮的荼毒,是美國的戰略家居心險惡、用心險惡地精心設計的為淵驅魚,為叢驅雀、釜底抽薪、掏空中國的春葯經濟,製造精神鴉片,是有毒的政治迷魂葯;是美帝對中國知識分子進行侵蝕的工具、武器、噱頭。而且西方科技體系越進步、越發達,現代儀器越昂貴、先進加工設備系統價格愈加高昂,深空探索、基因工程、納米微觀研究、高能物理求索等等研究手段耗資宏大到要許多發達國家聯合開放都捉襟見肘的時代,用眼花繚亂、虛無縹緲的諾貝爾獎來引誘中國用舉國資源、掏空國庫、挖盡全社會資源去破壞國家經濟基礎、毀壞國民經濟建設,概念麻醉中國人,是已經和將跨越相當長的歷史時期的「星球大戰」似地巨騙、誘導、咋呼、忽悠。買辦們、中國知識分子在西方洋大人的指揮下糟蹋揮霍、盤剝自己的民眾,還幫著國家資本打劫自己人民的財富,運用過西方政治、意思形態、科學技術體系、美元霸權,攫取全世界的財富,早就已經是中國人奴才、心理畸形和扭曲的公開表現,得到洋老闆的一片叫好,解除了中國人的精神武裝,讓不少中國人特別是官員聽了很受用,以此為官績、政績,做什麼生意最賺錢:M國。
得了諾貝爾獎又怎樣?中國的自行車材質與製作水平現在還達不到發達國家文革前的水平呢。
帝國主義利用豢養的洋奴和內鬼以及代理人引導《自然》雜志、《科學》雜志上發表論文來搞垮中國,體制內各路知識分削尖腦袋、趨之若鶩,敗壞了黨風政風,更敗壞了民心。
怎樣獲得諾貝爾獎?
很簡單喲,再辦一次奧運會,送幾個銀牌、禮讓幾個金牌給他們,再進口多些最新儀器設備,買一大批各種先進材料、先進試劑,多請一大批外籍專家,不就得了嗎?太沒有長遠眼光了。
④ 2010的諾爾和平獎得主是誰
L
⑤ 幫助MJ成為2010年的若貝爾和平獎得主!!
niniu
⑥ 歷屆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名單
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消息,2020年諾貝爾和平獎已於北京時間10月9日17時許揭曉,獲獎者是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以表彰他們為改善受沖突影響地區的和平條件作出的貢獻。
世界糧食計劃署由聯合國和聯合國糧農組合辦,是聯合國內負責多邊糧食援助的機構,於1961年第16屆聯大和第11屆糧農組織大會決定成立,原定於1963年開始運作,但因1962年多地遭遇糧食危機,提前投入運作,總部設在義大利羅馬,出版有《世界糧食計劃署新聞》與《世界糧食計劃署年度報告》。
諾貝爾和平獎是根據諾貝爾1895年的遺囑而設立的五個諾貝爾獎之一,該獎旨在表彰為促進民族國家團結友好、取消或裁減軍備以及為和平會議的組織和宣傳盡到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大貢獻的人。
1901-2019歷屆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名單:
1、1901年 瓊·亨利·杜南(瑞士) 紅十字會創辦人
弗雷德里克·帕西(法國) 國際和平聯盟和各國議會聯盟的創始人
2、1902年 埃利·迪科門(瑞士) 國際和平局局長
夏爾萊·阿爾貝特·戈巴特(瑞士) 國際議會和平局局長
3、1903年 威廉·蘭德爾·克里默(英國) 推動國際和平運動
4、1904年 國際法研究院(總部當時位於比利時)
5、1905年 貝爾塔·馮·蘇特納(奧地利) 著名女作家,和平運動的代表人物。
6、1906年 西奧多·羅斯福(美國) 美國總統,調解日俄戰爭
7、1907年 埃內斯托·泰奧多羅·莫內塔(義大利) 記者、政論家
路易·雷諾(法國)國際法專家
8、1908年 克拉斯·蓬圖斯·阿諾爾德松(瑞典)作家、新聞記者、政治家 因主張以和平方式解散瑞典-挪威聯盟而獲獎。
弗雷德里克·貝耶(丹麥) 和平主義者、政治家
9、1909年 奧古斯特·貝爾納特(比利時) 國際法協會主席
保羅·德康斯坦(法國) 法國政治家、促進美法和解
10、1910年 國際和平局 (總部位於瑞士)
11、1911年 托比亞斯·阿賽爾(荷蘭) 國際法庭的創建人
阿爾弗雷德·赫爾曼·弗里德(奧地利) 記者
12、1912年 伊萊休·魯特(美國) 律師
13、1913年 亨利·拉方丹(比利時) 法學專家、國際和平局局長,被譽為「歐洲人民和平運動的忠實領導人」。
14、1914年、1915年、1916年均未頒獎
15、1917年 國際紅十字會 (總部瑞士日內瓦)
16、1918年 未頒獎
17、1919年 伍德羅·威爾遜(美國) 美國總統、國際聯盟的最初倡導者
18、1920年 萊昂·布儒瓦(法國) 國際聯盟大會主席
19、1921年 卡爾·亞爾馬·布蘭廷(瑞典) 瑞典首相
克里斯蒂安·勞斯·朗格(挪威) 歷史學家、國際議會聯盟秘書長
20、1922年 弗里喬夫·南森(挪威) 北極探險家、國際難民事務先驅。
21、1923年、1924年均未頒獎
22、1925年 奧斯丁·張伯倫(英國) 英國外交大臣、《洛迦諾公約》的倡導者。
查爾斯·蓋茨·道威斯(美國) 「道威斯計劃」計劃的制定者。
23、1926年 阿里斯蒂德·白里安(法國) 因在《洛迦諾公約》中發揮的作用而獲獎。
古斯塔夫·施特雷澤曼(德國) 因在《洛迦諾公約》中發揮的作用而獲獎。
24、1927年 費迪南·愛德華·比松(法國) 人權聯盟的創立者。
路德維希·克魏德(德國) 歷史學家
25、1928年 未頒獎
26、1929年 弗蘭克·凱洛格(美國) 因倡議締結《九國非戰公約》而獲獎。
27、1930年 納坦·瑟德布盧姆(瑞典) 神學家,因倡導世界基督教會間的團結而獲獎。
28、1931年 簡·亞當斯(美國) 芝加哥赫爾宮協會的創始人。她因爭取婦女、黑人移居的權利而獲獎。
尼古拉斯·默里·巴特勒(美國) 卡內基爭取國際和平獎勵基金會主席。
29、1932年 空缺
30、1933年 諾曼·安吉爾(英國) 作家、經濟學家、新聞工作者和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成員。他因為自己的大量反戰著作得獎。
31、1934年 阿瑟·亨德森英國) 政治家,工黨創始人之一。1932年世界裁軍會議的主要推動者和組織者。
32、1935年 卡爾·馮·奧西埃茨基(德國) 政治記者和政論家,反法西斯主義者
33、1936年 卡洛斯·薩維德拉·拉馬斯(阿根廷) 時任阿根廷外交部長,因成功地調停查科戰爭而得獎。
34、1937年 羅伯特·塞西爾(英國) 國際聯盟創始人
35、1938年 南森國際難民辦公室
36、1939年、1940年、1941年、1942年、1943年均未頒獎
37、1944年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 (瑞士日內瓦)
38、1945年 考代爾·霍爾(Cordell Hull,美國) 美國國務卿,促成了聯合國的成立。
98、2007年 阿爾·戈爾及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美國)喚醒人們對地球暖化問題的重視。
99、2008年 馬爾蒂·阿赫蒂薩里(芬蘭) 三十多年來在各個大陸為解決國際沖突而作出的重要努力。
100、2009年 奧巴馬(美國現任總統) 其致力於加強國際世界外交和世界人民之間的合作所做的非凡努力。
101、2010年 劉曉波(中國)
102、2011年 塔瓦庫·卡曼(葉門),埃倫·約翰遜-瑟利夫(利比亞)與萊伊曼·古博薇(利比亞)共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因「她們以非暴力斗爭方式來維護女性安全以及女性能充分參與和平建立的權利」,卡曼獲獎時年僅32歲,為歷屆和平獎最年輕的得主。
103、2012年,歐盟獲得諾貝爾和平獎。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主席托爾比約恩·亞格蘭(Thorbjoern Jagland)在頒獎詞中稱,歐盟在過去的60年中為促進歐洲的和平與和解、民主與人權作出了貢獻。
104、2013年,禁止化學武器組織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以表彰其為銷毀化學武器做出的「巨大努力」。
105、2014年,巴基斯坦女孩Malala Yousafzai(馬拉拉·尤薩夫扎伊)以及印度人權活動家Kailash Satyarthi(凱拉什·薩塔拉蒂)。頒獎詞中稱此二人「反抗針對兒童和年輕人的壓迫,捍衛了兒童受教育的權利」。
106、2015年,突尼西亞全國對話大會(The Tunisian National Dialogue Quartet)獲得2015年諾貝爾和平獎。「突尼西亞全國對話大會」在2011年「茉莉花革命」之後,為建立多元民主、穩定地區和平作出了貢獻。
107、2016年,諾貝爾和平獎授予哥倫比亞總統桑托斯,以表彰其為結束該國歷時50多年的內戰所作出的努力。
108、2017年,非政府組織「國際廢除核武器運動」。
109、2018年,剛果民主共和國的德尼·穆奎格和伊拉克的納迪婭·穆拉德獲獎,他們致力結束在戰爭和武裝沖突中使用性暴力作武器。
110、2019年,來自衣索比亞的阿比·艾哈邁德·阿里獲獎,表彰他為了實現和平與國際合作作出的努力,特別是其果斷倡議解決與鄰國厄利垂亞的邊界沖突。
⑦ 諾貝爾和平獎提名者名單
(1)政治家和國家領導人被提名但未授予諾貝爾和平獎:前蘇聯約瑟夫·維薩里奧諾維奇·斯大林捷克斯洛伐克托馬斯·馬薩里克愛德華·貝奈斯英國阿瑟·張伯倫羅伯特·艾登克萊門特·艾德禮拉姆齊·麥克唐納溫斯頓·丘吉爾美國威廉·塔夫脫沃倫·哈定赫伯特·胡佛
富蘭克林·羅斯福哈里·S·杜魯門查爾斯·休斯約翰·杜勒斯德懷特·艾森豪威爾法國皮埃爾·弗朗斯德國康拉德·阿登納(西德)阿道夫·希特勒(納粹德國,1939年)阿根廷貝隆夫人印度甘地(5次)尼赫魯芬蘭巴錫基維義大利貝尼托·墨索里尼
(2)藝術家被提名但未授予諾貝爾和平獎: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俄國作家)、雷馬克(德國作家)、帕布羅·卡薩爾斯(西班牙大提琴演奏家)、尼古拉斯羅厄烈冶、邁克爾·傑克遜(流行音樂之王、慈善家,2010年)
(3)被提名者主要不是以和平工作而知名的:約翰·梅納德·凱恩斯(英國經濟學家)皮埃爾·德·顧拜旦(法國歷史學家和教育家、以成立國際奧委會而知名)
羅伯特·貝登堡(英國軍隊中將、作家、世界童子軍運動組織創始人)瑪利亞·蒙台梭利(以她的哲學及幼兒教育的方法而知名,她的教育方法在世界各地的公立或私立學校沿用至今)
(4)皇室被提名者(Royalnominees):沙皇尼古拉二世(1901),瑞典卡爾王子(PrinceCarlofSweden,1919),比利時國王阿爾貝一世(1922),衣索比亞皇帝海爾·塞拉西一世(1938),希臘國王保羅一世(1950),荷蘭女王威廉明娜(1951)
(5)提名次數最多:1916年至1931年,簡·亞當斯最終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前曾被91次提名諾貝爾和平獎。
(6)提名次數最少:愛米莉·巴爾奇、弗里喬夫·南森、西奧多·羅斯福首次被提名時就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⑧ 諾貝爾和平獎的提名記錄
2002年,共有156個候選個人和組織,包括美國總統小布希、英國首相布萊爾和阿富汗總統卡爾扎伊。
2003年2月19日,中新網報道,挪威諾貝爾委員會在挪威首都奧斯陸宣布,角逐2003年諾貝爾和平獎的個人或組織達150個。
2004年2月13日,挪威諾貝爾學院確定了2004年度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名單。挪威諾貝爾研究所主任倫德斯塔德說,2004年諾貝爾和平獎提名的個人和單位達173個,比2003年多8個,其中包括個人129名和組織44個,這也是諾貝爾和平獎歷史上的新紀錄。
2005年2月25日,據中國新京報報道,提名2005年諾貝爾和平獎的最終確認名單已於24日上報挪威諾貝爾評獎委員會,總計199個團體和個人(36個團體組織和163名個人)獲得提名。
據悉,這份秘密名單可能涵括了美國前國務卿科林·鮑威爾、以色列核武器專家莫迪凱·瓦努努、德國總理格哈德·施羅德、印度音樂家拉維·香卡,俄國人權主義者謝爾蓋·科瓦廖夫,前捷克總統瓦茨拉夫·哈維爾,U2樂隊主唱博諾。
2009年2月28日,據香港《明報》報道,挪威諾貝爾委員會表示,有破紀錄共172人及33個組織獲提名2009年度諾貝爾和平獎,有提名人透露,獲提名的包括法國總統薩科齊。
2010年3月2日,據俄新社報道,俄羅斯人權活動家岡努西奇娜及俄羅斯人權組織「紀念」在2010年諾獎提名之列。
2010年3月11日,據人民網報道,根據挪威諾貝爾和平獎網站消息,挪威諾貝爾學院院長龍德斯塔德宣布2010年諾貝爾和平獎的候選人數高達237個,其中有38個是組織,包括互聯網、美國人羅伯茨、瑟夫和英國人伯納斯·李。
2011年3月2日,據俄新社報道,維基解密網站被列入2011年諾貝爾和平獎提名名單。
2012年2月28日,據香港《文匯報》報道,諾貝爾研究所27日稱,本屆和平獎共收到231個提名。消息人士稱,獲提名人士包括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德國前總理科爾,以及涉嫌向維基解密爆料的美國士兵布切爾西·曼寧。
2013年3月4日,據英國《衛報》報道,本屆和平獎共收到259個提名,包括209名個人和50個組織。包括將成千上萬的機密文件爆料給維基解密而被送上軍事法庭的美國士兵切爾西·曼寧、以及被巴基斯坦塔利班武裝分子槍擊頭部的15歲女學生馬拉拉·優素福·扎伊。
2014年,諾貝爾和平獎提名人選,從和平獎評選程序而言,包括斯諾登、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普京等人。
2019年,諾貝爾和平獎提名人選包括衣索比亞總理阿比·艾哈邁德·阿里。
⑨ 2010年諾貝爾的和平獎授予者是誰
馬丁。路德。金(1929-1968),美國非洲裔牧師,諾貝爾和平獎得主,他的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美國民權運動的領導。
在20世紀60年代,美國人逐漸認識到,內戰致力於運動解放了奴隸,並沒有產生非裔美國人的效果成為完全平等的公民。 19世紀後期,由國家和地方歧視黑人層的約束和限制的法規和慣例的非洲裔公民權利。在日常的生活中,往往是孤立的非洲裔美國人與白人在一所學校,採取同樣的公共交通設施,生活在一個地方,不能上學。黑人不能充分參與社會生活,甚至在一百年後,和奴隸被剝奪的各種權利,提高他們的生活水平與國家的發展是不完全相稱。因此,平等的非裔美國人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
美國黑色自願組織團體和教堂,以及其他部門的利益,在這個問題上,形成合力掀起了民權運動。他們敦促國會通過強有力的法律,以消除種族隔離和種族歧視在美國社會中的最後一絲。
在華盛頓林肯紀念堂舉行,8月28日,1963年「遊行的自由工作」是民權運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最鼓舞人心的,是馬丁。路德。金恩姆師代表南方基督教領導會議發言。一個經濟新聞「記者指出,吉尼斯的演講」充滿林肯和甘地精神的象徵和聖經「的節奏。他義正嚴辭和適度宣傳 - 這是部分的基本理念 - 非暴力的改革路徑和侃侃聽說過,口若懸河。在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美國國會,總統在演講中提到的各種法律障礙,法院將吉尼斯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