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新中國第一條鐵路
擴展閱讀
華電重工的股票價格 2025-07-13 10:56:03
新升科技股票行情 2025-07-13 10:51:22

新中國第一條鐵路

發布時間: 2021-06-08 01:15:34

① 新中國修建的第一條鐵路是什麼

成渝鐵路。
中國自古就有「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的感嘆,建設成渝鐵路一直是四川人民多年的夙願。新中國建立初期,西南大地滿目瘡痍,百廢待興。中共中央順從民意,從建設人民交通事業著手,掀起了西南大地的建設高潮。1950年6月15日,成渝鐵路(成都至重慶505公里的鐵路,橫貫四川中心地帶,是西南地區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的大動脈)的開工典禮隆重舉行,為修建新中國第一條鐵路拉開了序幕。經過兩年的艱苦奮斗,1952年7月1日,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條由自己設計、自己建造、材料零部件全部為國產的成渝鐵路勝利通車。

② 新中國建國後建造的第一條鐵路是什麼,什麼時候建造

樓上兩位答非所問,人家說的是成渝鐵路。。。這鐵路在我家旁邊經過,它是新中國國建國以後修建的第一條鐵路,當時由於新中國剛剛成立,百廢待興,工業基礎比較薄弱,而鐵軌的要求又不同於普通鋼材,所以要生產出合格的鋼軌非常的不容易,為了修建這具有特殊意義的第一條鐵路,當時的重慶鋼鐵廠克服了資金、技術等重重困難,集中所有的力量在鐵軌的生產上面,造成了鋼鐵的既有生產力向鐵路工程傾斜,導致其他用途的鋼材產量受到嚴重影響,所以除鐵軌以外的其他鋼材非常緊缺,就是這個原因。。。

③ 新中國成立後修建的第一條鐵路叫什麼多長

成渝鐵路

1952年7月1日,在西南局領導下修建的成渝鐵路的通車卻改變了這一現狀,也從此圓了巴蜀人民近半個世紀的鐵路夢想。

1949年11月30日,重慶解放。鄧小平同志為第一書記的中共中央西南局作出的第一項重大決策:「以修建成渝鐵路為先行,帶動百業發展,幫助四川恢復經濟」。鄧小平指出:我們還面臨著很大困難,只好集中力量辦一兩件事,不能百廢俱興……成渝鐵路一開工,不但可以帶動四川的經濟建設,而且可以爭取人心,穩定人心,給人民帶來希望。

鄧小平的親自領導,經過兩年艱苦奮戰,1952年6月13日,全線長504公里的成渝鐵路終於提前竣工。1952年7月1日,重慶和成都兩地同時舉行了盛況空前的慶祝成渝鐵路通車典禮。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劉伯承等領導人紛紛題詞祝賀。在慶典上,鄧小平同志揮毫題詞:「慶祝成渝鐵路全線通車」。

④ 新中國第一條鐵路是什麼

1950年3月21日,重慶鐵路工程局(同年6月改為西南鐵路工程局)成立。6月15日,西南鐵路工程局在西南軍區大操場舉行成渝鐵路開工典禮。

會上,鄧小平蒞臨致詞,他鼓勵大家去進行新的戰斗,說:「我們進軍西南,一開始就下定決心要把西南建設好,而建設西南首先要從交通建設抓起。今天開工修築鐵路,是在經濟十分困難的條件下進行的。為把事情辦好,我們調出一部分軍隊修路,同志們是開路先鋒!」他號召大家要學會修路技術,尊重技術人員,一定要把成渝鐵路修好。當天,賀龍親手將一面綉有「開路先鋒」的錦旗授予築路大軍,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南軍區司令部直屬部隊組成的軍工築路第一總隊高舉這面旗幟,開赴九龍坡、油溪工地,拉開了修築成渝鐵路的序幕。

成渝鐵路是新中國成立後自力更生修築的第一條鐵路,面臨的困難很多,可廣大築路工人在黨的領導下,以無比高昂的政治熱情和干勁,在「人民自己的鐵路自己修」的口號下,日日夜夜忘我勞動。川東、川南、川西、川北4個軍區相繼組成4個總隊,2萬名解放軍指戰員投入到成渝鐵路建設工地,他們在缺乏機械設備的困難條件下,憑著艱苦奮斗的精神,打著燈籠火把,推著斗車出渣,創造了52天完成4個月任務的奇跡。

為加快工程進度,1950年11月,10萬民工被動員加入到築路隊伍中,他們紛紛編竹筐、制扁擔,架起火爐打鐵鍬……鐵路修到哪裡,哪裡的群眾就成立護路隊,日夜看守,嚴防匪特破壞。

鋪路需要100多萬根枕木,四川人民就熱情高漲地掀起了獻枕木的運動,一些青年獻出做新床的木料,一些老人獻出了做壽棺的方材,有的人還獻出了珍藏多年的樟木、楠木,各地群眾還積極採伐送往工地,共獻出枕木129萬根。

築路軍民在缺乏機械設備的困難條件下,憑著鐵錘、鋼釺、炸葯、扁擔、竹筐等簡陋工具,懷著建設新中國的豪情壯志,夜以繼日,共挖掘土石方1460餘萬立方米,砌御土牆15萬余立方米,開鑿隧道14座,修建大橋28座、小橋189座、涵洞446個。

與此同時,築路軍民還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創造性,在施工中積極創造了一些新技術,解決了修路中的不少難題。如路基分層填土打夯、長涵洞分節建造、廠制鋼筋混凝土、枕木預先鑽眼等先進方法,不僅縮短了工期,而且提高了工程質量。

當年築路參與者方樹雲回憶起那段往事時,禁不住激動地說:「每天早上天剛發白,我們就起床了。晚上大家都自覺留下來加班。沒有鞋子,就打光腳;沒有工具,就手工鑿石頭開隧道。50多公斤的擔子挑起來就跑,好像有使不完的力氣。」19歲就參加成渝鐵路建設的張隆恩也記憶猶新:「那時候我們每天補貼2公斤米,沒有工錢,但大家都熱情高漲。鋪鐵軌需要枕木,沿途的農民就砍了自家的樹送來。他們捐獻的可都是高級木頭,香樟木啊,紫檀木啊,誰也不提報酬。」

1952年4月,是成渝鐵路建設的關鍵時期,長江遭遇30年未有的枯水位,而修築成渝鐵路急需的大量鋼坯卻在湖北宜昌碼頭堆積如山,等待運輸。為了完成運輸任務,以全國勞動模範、新中國第一代船長莫家瑞為代表的長江航運局員工,在有著「天險」之稱的600多公里的川江河段,成功地首開了船舶夜航的先河,並實現了從宜昌到重慶航行時間由4天縮短為3天的歷史創舉,及時為成渝鐵路運送鋼坯、橋梁等器材31萬余噸;運送蒸汽機車、客貨車377輛,有力地支援了成渝鐵路的建設,保證了成渝鐵路順利通車。

⑤ 新中國修建的第一條鐵路是什麼鐵路

中國第一條實際意義上的標准軌距鐵路叫唐胥鐵路,從唐山到胥各庄,建於1881年,全長9.7公里。

⑥ 新中國第一條鐵路叫啥

新中國第一條鐵路是「成渝鐵路」。1950年動工,1952通車,全長505公里。
中國第一條鐵路是「京張鐵路」。

⑦ 新中國建的第一條鐵路是哪條

成渝鐵路
成渝鐵路建於1950-1952年。早在1936年就開始修建該線,到1937年7月,因抗日戰爭爆發而停工,僅完成工程量的14%,一寸鋼軌未鋪。線路從寶成線上的終點站——成都站向東引出,過陳家灣站後折向正南進入簡陽市,經資陽、資中、內江、隆昌後折向正東,過永川又向南延引,在白沙站返向東北,沿長江北岸前行抵達重慶市。是中國西南地區第一條鐵路干線。於80年代末已實現了電氣化。
簡介
線名:成渝線
起止:西北起四川省成都市,東南到重慶市
線路:全長504公里。共有車站64個。
1950年6月15日,在成都舉行了成渝鐵路開工典禮。鄧小平同志蒞臨致詞,賀龍同志親手將一面綉有「開路先鋒」的錦旗授予築路大軍。當天,築路一總隊高舉「開路先鋒」的旗幟,開赴九龍坡、油溪工地,揭開了修築成渝鐵路的序幕。
成渝鐵路西起成都,東抵重慶,全長505公里。解放前,清王朝和民國政府用了40年時間,只完成工程量的14%。新中國的誕生極大地調動了西南鐵路工程局廣大築路工人和工程技術人員的積極性,15萬築路大軍盡管是用燈籠火把照明,鋼釺、大錘、十字鎬開鑿,仍展示出讓高山低頭、令江水讓路的英雄氣概,使路基節節向前延伸。
賀龍同志十分關心成渝鐵路的修築。當時四川沒有標准軌路鐵路,火車頭進不來。他親自向總參報告,派來登陸艇,將火車頭、車廂從漢口通過長江運到重慶九龍坡,重慶101鋼鐵廠(今重慶鋼鐵公司)軋出了鋼軌,四川人民獻出枕木129萬根。1950年8月1日開始從重慶向西鋪軌,1951年6月30日鋪軌到永川,12月6日鋪軌到內江,1952年1月26日鋪軌到資中,6月13日,鋪軌到達終點站成都。
西南軍政委員會主席劉伯承,命令嘉獎西南鐵路工程局兩年修通成渝路,實現了四川人民40年願望。毛澤東主席為此親筆題寫「慶賀成渝鐵路通車,繼續努力修築天成路。
意義
中國地大物博,連接著四面八方的鐵路作為交通運輸的一大命脈,在經濟建設中發揮著巨大作用。而在縱橫交錯的鐵路線中,有一個令新中國鐵路建設者們振奮而且永遠不能忘懷的名字,它在中國鐵路發展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因為它是新中國自行修建的第一條鐵路——成渝鐵路。
早在1903年,清政府就有興建川漢鐵路的意向,而它的西段就是成渝鐵路。到1936年,國民政府成立了成渝鐵路工程局,次年開始修築。後來,政府更以修路為借口,不知搜颳了多少民脂民膏,結果只是在地圖上面了一條"虛線"。
新中國成立後,百廢待興,面臨著西南剛剛解放,戰爭尚未完全平息,社會秩序尚未安定,國家財政相當困難等各種不利因素,黨中央和政府為了西南人民,決定在這樣極其艱難的條件下立即開始興建成渝鐵路。
1950年6月15日,成渝鐵路開工了。黨中央確定了「就地取材」的修建原則,發動廣大軍民,先後共有3萬多解放軍和10萬民工參加,齊心協力,發揚苦幹精神,以每日5030米的進度,於1952年6月13日竣工,比計劃工期提前3個月。這是新中國興建的第一條鐵路,從成都到重慶,全長共505千米。西南人民近半個世紀的夢想終於成為現實了。
1952年7月1日,四川成渝鐵路全線通車。成渝鐵路是中國自行設計施工,完全採用國產材料修建的第一條鐵路,是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進行的。當時西南剛解放,國家財政相當困難。黨中央確定修建成渝鐵路的原則是「就地取材」,發動廣大軍民興建。工程以每日鋪築5公里又30尺的進度推進,經過兩年的艱苦奮斗,1952年7月1日,成都至重慶505公里的鐵路全線通車。這是新中國成立以前任何時代都不可想像的奇跡,是中國鐵路史上的一個創舉。成渝鐵路建成有極大的經濟價值,它橫穿四川盆地中心,有力地促進了西南地區物資交流。
1953年7月30日,成渝鐵路正式交付運營。它橫穿四川盆地,沿線物產富饒,能夠有力地促進西南地區物資流通,對發展生產和繁榮經濟建設起著重要作用。
大事記
1903年7月(清光緒29年),當時的四川總督錫良會同湖廣總督張之洞,聯名奏請清朝政府,修築川漢鐵路。川漢鐵路預定線路自四川成都,經內江、重慶、宜昌,終點到達湖北漢口。後來修建的成渝鐵路,也就是這條鐵路線在四川境內成都到重慶的一段。
1909年10月,川漢鐵路部分路段開工。
1911年4月,清朝政府與英、法、德、美4國簽訂借款合同,將川漢鐵路的「築路權」出賣。5月9日,清政府宣布「幹路均歸國有」。
1911年8月,修築近兩年的川漢鐵路宣告停工。
1936年6月國民政府成立「成渝鐵路工程局」,續建成渝鐵路,後因抗日戰爭和經費問題等原因,又停工。1947年5月,整個工程陷入癱瘓。成渝鐵路只在重慶到永川段修建了部份路基、隧道、橋梁,完成了總工程量的14%。
1950年6月15日,成渝鐵路的重新開工。
1952年7月1日,成渝鐵路建成通車。
1987年12月24日,成渝鐵路電氣化工程經過多年的艱苦建設終於全線建成,並於今天通過國家驗收。成渝鐵路實現電氣化以後,年運輸能力由過去的610萬噸提高到1300萬噸,等於新修了一條成渝鐵路。

⑧ 新中國修建的第一條鐵路是什麼

成渝鐵路,全長505公里,起自四川成都,經簡陽、內江等市到達重慶,全長505公里。1952年6月13日,1952年7月1日正式通車。

是中國境內一條連接四川省與重慶市的國鐵Ⅰ級客貨共線鐵路;線路呈東西走向,為中國西南地區的干線鐵路之一,也是中國三橫五縱干線鐵路網的一橫。

(8)新中國第一條鐵路擴展閱讀:

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為了西南人民,決定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興建成渝鐵路。1950年6月,成渝鐵路全線開工;1952年6月竣工,西南人民近半個世紀的夢想終於成為現實。

成渝鐵路是中國西南地區第一條鐵路干線,是新中國成立後建成的第一條鐵路,是新中國成立以前任何時代不可想像的奇跡,在中國鐵路發展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1987年12月,成渝鐵路電氣化工程,經過多年的艱苦建設終於全線建成,並通過國家驗收。2017年4月,四川省「十三五」綜合交通運輸發展規劃指出,對成渝鐵路等既有干線鐵路進行擴能改造。

⑨ 新中國的第一條鐵路是

1952年7月1日,新中國第一條鐵路——成渝鐵路建成通車。
成渝鐵路(成都站--重慶站)建於1950-1952年。早在1936年就開始修建該線,到1937年7月,因抗日戰爭爆發而停工,僅完成工程量的14%,一寸鋼軌未鋪。線路從寶成線上的終點站--成都站向東引出,過陳家灣站後折向正南進入簡陽市,經資陽市(雁江區)、資中縣、內江市(市中區、東興區)、隆昌縣後折向正東,過永川區又向南延引,成渝鐵路與長江在朱楊溪站相接,在白沙站返向東北,沿長江北岸前行抵達重慶站。成渝鐵路是中國西南地區第一條鐵路干線,也是新中國成立後建成的第一條鐵路,1987年12月24日,成渝鐵路電氣化工程經過多年的艱苦建設終於全線建成,並通過國家驗收。

⑩ 新中國第一條鐵路叫什麼名字

1952年7月1日,新中國第一條鐵路——成渝鐵路建成通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