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東盟自由貿易區在哪裡
東盟自由貿易區由東盟十個國家組成的,目前所在地好像是在泰國。中國的東盟自由貿易區在廣西南寧。
⑵ 東盟自由貿易區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縮寫CAFTA,是中國與東盟十國組建的自由貿易區。2010年1月1日貿易區正式全面啟動。自貿區建成後,東盟和中國的貿易佔到世界貿易的13%,成為一個涵蓋11個國家、19億人口、GDP達6萬億美元的巨大經濟體,是目前世界人口最多的自貿區,也是發展中國家間最大的自貿區。
確定是哪兒都能找到東盟自由貿易區,原因是東盟自由貿易區很容易找的,而且東盟自由貿易區現在也不是太難找。關於找具體的東盟自由貿易區,我建議你到這里看看東盟自由貿易區,之所以這里的東盟自由貿易區比較全,其他地方的東盟自由貿易區網,可能不如這里的東盟自由貿易區全面,確定是哪兒都能找到東盟自由貿易區,原因是東盟自由貿易區很容易找的,而且東盟自由貿易區現在也不是太難找。關於找具體的東盟自由貿易區,我建議你到這里看看東盟自由貿易區,之所以這里的東盟自由貿易區比較全,其他地方的東盟自由貿易區網,可能不如這里的東盟自由貿易區全面謝謝了呢啊
⑶ 中國東盟自貿區在哪個市
中國東盟自貿區在南寧啟動,但整個中國和東盟國家都屬於自貿區的范圍。廣西和南寧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設進程中一直扮演著推動者的角色。
中國—東盟博覽會和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長久落戶南寧,建立起的「南寧渠道」在中國與東盟的政治外交、經貿合作和文化交流中已經發揮了積極作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成後,獨特地位將給廣西帶來新一輪的發展機遇。
廣西已經成為中國與東盟政治、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南寧成為東盟國家在中國設立領事館的重要城市,同時東盟各國也在南寧建設中國—東盟商務辦事處基地。
(3)南寧東盟自由貿易區擴展閱讀
2010年1月1日,中國—東盟自貿區正式建成,中國—東盟的經貿合作翻開了嶄新一頁。根據自貿區建成的新需求,第七屆東博會在已有貨物貿易、投資合作內容的基礎上,增加了服務貿易專題,舉辦自貿區建設成就展等。
通過這些新舉措,把自貿區一系列貿易和投資便利化政策快速傳導給企業,成為自貿區建設實實在在的「助推器」。
⑷ 南寧—東盟自由貿易區在南寧的具體位置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是指中國與東盟各成員國組成一個經濟合作體,參與國之間逐步取消絕大多數產品的關稅,開放市場,實現貿易、投資的自由化,不是在哪裡劃個地方給你自由做生意。
⑸ 中國與東盟自由貿易區在廣西南寧市地址在那
暈,怎麼老有人問這種問題,你現在在中國沒?在的話就身處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之中。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是指中國與東盟各成員國組成一個經濟合作體,參與國之間逐步取消絕大多數產品的關稅,開放市場,實現貿易、投資的自由化,不是在哪裡劃個地方給你自由做生意。
一樓說的那個是南寧國際會展中心
⑹ 隨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進程的加快和中國--東盟博覽會永久落戶南寧,東盟已成為廣西的第一大貿易夥伴,
(1)18.3+10.8=29.1; (2)29.1×60%≈17.5; (3)2007;29.1×(1+59%)≈46.3. ![]() |
⑺ 東盟自由貿易區為什麼在廣西
東盟自由貿易區,是指我們和東南亞11國家組成的亞洲最大貿易區。
南寧是每年東盟博覽會舉辦的「永久城市」
為什麼是廣西呢?
1.廣西本身的地理位置,與東南亞緊鄰,並與越南接壤。還靠海
2、廣西本身就是欠發達地區,黨中央也希望通過此次機遇,大力發展廣西。
3、以南寧為中心,防城港、欽州、北海為主要城市,並輻射崇左市
防、欽、北都是沿海城市,有很大優勢(這也是為什麼設在廣西,而不是雲南的最重要的原因)
如果還有什麼這方面的問題,可以發信息過來,
我是學這方面的,(*^__^*) 嘻嘻……
⑻ 廣西應如何把握好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立和中國東盟博覽會在南寧舉辦這個千載難逢的機遇
環北部灣經濟圈開發的背景2004年5月中越兩國總理會晤提出建設"兩廊一圈",即南寧-河內-海防、昆明-河內-海防經濟走廊和環北部灣經濟圈的設想。這一重大戰略構想已得到兩國政府的認同。從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和次區域合作態勢出發,環北部灣是一個大北部灣概念,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汶萊、印尼也屬於這個范圍,有可能最終形成一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CAFTA)新的增長極。該區域既是中國與東盟的結合部,又是泛珠三角區域和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交匯點,還是中國西南地區最便捷的出海口及參與國際區域合作的一個前沿地帶,區域內擁有諸多大中城市,自然資源豐富,人力資源充足,基礎設施發達,工業配套設施齊備,市場與經濟腹地廣闊。推進環北部灣區域經濟和其他領域的合作,對於我國發展與東盟國家的睦鄰友好關系,深化國際國內區域合作,加快推進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培育中國區域增長格局的新亮點有重要意義。目前開發環北部灣經濟圈的時機已基本成熟。經濟圈內的廣西、廣東、海南和越南北部諸多大中城市的經濟實力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規模和水平,以大中城市和產業為依託的發展局面基本形成;其次,該區域資源豐富、勞動力成本低;三是北部灣糾紛已經解決,為中越兩國共同開發北部灣清除了障礙;四是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和泛珠三角經濟區建設進程加快,中國西部大開發已取得明顯成效。多重有利因素疊加,將進一步推動環北部灣經濟圈的崛起。北部灣(廣西)經濟區開放開發的自身條件及意義北部灣(廣西)經濟區是指由廣西北海、欽州、防城港市及南寧市所轄的行政區域為主組成的經濟區,是我國最先對外開放的重點區域,在我國開放開發的戰略格局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處於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泛珠三角經濟圈和大西南經濟圈的中心結合部。加快該區域的全面開放開發,有利於充分利用中國-東盟博覽會這個重要平台,促進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加快建設;有利於擴大泛珠三角區域經濟合作空間,拓展與東盟各國的經貿往來,實現互利共贏,共同發展;有利於進一步鞏固和發展我國與東盟國家的友好關系,進一步突顯廣西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中的地位和作用。1.區位優勢。北部灣(廣西)經濟區地處環北部灣經濟圈的中心位置,背靠大西南,面向東南亞,東臨珠三角,是我國西部唯一的沿海又沿邊的地區,既是西南地區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又是促進中國-東盟全面合作的重要橋梁和基地,是我國對外開放、走向東盟、走向世界的重要門戶和前沿。2.資源優勢。北部灣(廣西)經濟區具有豐富的港口資源、旅遊資源、海洋生物資源、礦產能源資源、動植物資源,環境容量大,腹地廣闊,開發潛力巨大。3.北部灣(廣西)經濟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高.4.沿海基礎設施明顯改善,港口經濟優勢進一步突顯。廣西特別是北部灣(廣西)經濟區已經完全具備北部灣開發與合作的條件。加快北部灣(廣西)經濟區的全面開放開發,將極大地促進環北部灣經濟圈的崛起,使環北部灣經濟圈將成為繼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經濟圈之後引領中國經濟加速發展的「第四大經濟圈」。 北部灣(廣西)經濟區對內是西南地區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對外是促進中國-東盟全面合作的重要橋梁和基地,區位優勢明顯,戰略地位突出,開發潛力巨大,發展勢頭迅猛。加快北部灣(廣西)經濟區的全面開放開發,將極大地推進廣西擴大開放和加快發展.「兩廊一圈」將成中國與東盟產業對接新開端 在「兩廊一圈」的構建中,「南寧-諒山-河內-海防-廣寧」經濟走廊以及環北部灣經濟圈的構建,無疑將使廣西的海陸優勢得到充分發揮,使「廣西通道」進一步成為中國與越南等東盟國家進行經貿合作的重要國際通道。同時,「兩廊一圈」的構建,將成為中國與越南等東盟國家進行產業全方位對接的新開端。借「兩廊一圈」,不僅使廣西與越南市場更加緊密地聯系在一起,而且讓中國與東盟也多了一條溝通渠道。廣西作為「兩廊一圈」的中心,東西連著滇粵、南接越南,與海南島隔海相望,不僅有利於整合各方資源,提高「兩廊一圈」的整體競爭力,而且可以將各方的競爭轉為一種積極的合作型競爭,進而共同把市場做得更大。 建立「兩廊一圈」是以東盟區域經濟一體化為主要背景的,因而東盟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進程越是向前發展,越有利於形成「兩廊一圈」建設的有利環境和條件。
⑼ 廣西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中的地位與作用是什麼
物流樞紐。
廣西作為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中的物流樞紐地位也十分顯著。廣西是中國惟一一個與東盟國家既有陸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的省區,廣西有637公里的邊境線、1595公里的海岸線,在中越邊境一線;
廣西擁有12個邊境口岸和25個邊貿互市點,其中友誼關、憑祥、東興、龍邦、水口為國家一類口岸。
東南亞至南寧的各條高速公路總里程達1000多公里,沿北部灣的北海、欽州、防城港等海上良港,既是中國西部地區的出海口,也是距離東南亞最近的港口,東盟國家的商品可以從這里走向"泛珠三角"九省區。
2003年,廣西與越南貿易進出口總額6·66億美元,佔中國對越南進出口總額的14·4%,占廣西外貿總額的21%。廣西在對越經貿合作和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程中,具有獨特的區位優勢,發揮著十分重要的戰略作用。
(9)南寧東盟自由貿易區擴展閱讀:
中國─東盟博覽會為廣西實現跨越式發展提供有利條件:
1、直接拉動經濟增長。
首當其沖的是投資拉動。中國─東盟博覽會是為了推動具有18億人口、2萬億美元國內生產總值的區域性經濟合作組織發展的盛會,這就需要高質量的相關配套建築設施、商貿設施、交通設施、通訊設施、環保設施等等;
其次是消費拉動。中國─東盟博覽會的召開將吸引人數眾多的海內外客源到廣西尋找商機、洽談合作、考察學習,強力刺激消費進而拉動廣西經濟的快速增長。
2、帶動相關產業發展。
中國─東盟博覽會還將成為廣西各商家、各產業開拓視野的窗口,把握商機和感受競爭的教育過程,熟悉和運用國際慣例和先進經營管理方法的實踐平台。
3、加速生產要素的整合,提升南寧的聚集效應和擴散效應。
廣西所具有的發展大通道經濟的優勢以及中國─東盟博覽會定址南寧所帶來的利好因素,將大大提升廣西整合全區生產要素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