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只識彎弓射大雕,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是什麼意思
意思:只知道拉弓射大雕,稱得上能建功立業的英雄人物,還要看今天的人們。
出自:毛澤東 《沁園春·雪》
原詩:
沁園春·雪
近現代:毛澤東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釋義:
北方的風光,千里冰封凍,萬里雪花飄。
望長城內外,只剩下無邊無際白茫茫一片。整條黃河,立刻失去了波濤滾滾的水勢。
群山好像一條條銀蛇在舞動,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許多白象在奔跑,它們都想試著和老天爺比一下誰更高。
等到晴天的時候,看紅日和白雪交相輝映,格外嬌艷美好。
江山是如此的媚嬌,引得無數英雄競相傾倒。
可惜秦始皇、漢武帝,略差文治功勞;唐太宗、宋太祖,稍遜文學才華。
稱雄一世的英雄人物,成吉思汗,只知道拉弓射大雕。
這些人物都已經過去了,稱得上能建功立業的英雄人物,還要看今天的人們。
(1)彎弓射大雕擴展閱讀
毛主席寫成吉思汗,欲抑先揚,在起伏的文勢中有惋惜之極的意味,用了「只識」二字而帶有嘲諷之意。「彎弓射大雕」,傳神地表現了成吉思汗只恃武功而不知文治的形象。
末句的「今朝」是一個新的時代,新的時代需要新的風流人物來帶領。「今朝」的風流人物不負歷史的使命,超越於歷史上的英雄人物,具有更卓越的才能,並且必將創造空前偉大的業績,這是詩人堅定的自信和偉大的抱負。
人物成就:
毛澤東一生不慕富貴。青年時代,他就寫下了「糞土當年萬戶侯」的詩句,帝王之位對他而言何足掛齒!他視察大江南北,從不帶家屬。他住中南海,親戚都不許住。他的孩子坐公共汽車上學,在公共食堂吃飯,長大後沒有享受特殊待遇,也沒有一個當官的。連他的稿酬也作為黨費來管理,不曾留給子女和親戚。
1944年,毛澤東在張思德同志追悼會上發表《為人民服務》的講話。他把自己當作人民的勤務員,用一生履行著「為人民服務」的諾言。他曾對人說:「我死後把我火化,骨灰撒到長江里喂魚。你就對魚說:魚兒呀,毛澤東給你們賠不是來了,他生前吃了你們,你們吃他吧,你們吃肥了好去為人民服務。」
1949年,在開國大典上,毛澤東動情地高喊:「人民萬歲!」
他始終站在人民大眾的立場上,相信人民,依靠人民,把人民當作真正的英雄。他相信人民擁有驚人的英勇、超人的耐力、偉大的技巧和無比的堅決。他領導革命的歷程就是全心全意依靠人民群眾的歷程。他說:「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
㈡ 只識彎弓射大雕前一句
只識彎弓射大雕上一句:
成吉思汗
沁園春·雪
[作者] 毛澤東
[全文]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㈢ 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是什麼詩
《沁園春·雪》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譯: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許多)白象(蠟象,即白象)在奔跑,)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註:分讀fèn)
江山如此多q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
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識讀shí,彎弓射大雕,即指能武不能文的人)
俱往矣,數風q流人物,還看今朝。(註:還讀huán)
㈣ 《沁園春·雪》 中「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意思
評析: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1、歷史人物功績:
秦始皇:統一中國,建立了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大帝國。
漢武帝:對內鞏固中央集權,對外抵抗匈奴,加強同西域的文化交流。
唐太宗:恢復社會生產,選賢任能,抗擊突厥入侵,開創了大唐盛世。
宋太祖:統一五代十國,加強中央集權。
成吉思汗:名鐵木真,蒙古族軍功卓著的領袖。他的孫子忽必烈建立元朝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後,尊其為元太祖。
他們都是封建統治階級英雄人物,對祖國的發展和繁榮有一定貢獻。
2、「惜」字領起七個句子,句句都飽含惋惜之情。一個「惜」宇,意味非常豐富。第一,「惜」中含褒。首先肯定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人是中國歷史上的英雄,而且是無數英雄中的傑出者,他們具有雄才大略,一生戰功赫赫,對中國歷史的發展都有過巨大的影響。這也是肯定中華民族是一個英雄輩出的偉大民族。第二,「惜」字又委婉地批評了這些英雄的不足,批評他們短於「文治」,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建樹不多,個人的文學才華欠缺。第三,「惜」字包含歷史唯物主義精神,對他們的不足之處感到惋惜,並不是苛求於前人,他們的不足,從根本上說,是時代階級的局限性造成的。第四,「惜」字包含著後來者居上的偉大氣概。如果拜倒在前人腳下,就決不可能雄視千古。「惜」字出於自信,自信無產階級革命領袖和革命英雄,必將勝過前人。
批評的措詞極有分寸,「略輸文采」「稍遜風騷」,並不是一概否定,並不是「毫無文采」「全無風騷」,前四位有別於成吉思汗。至於成吉思汗,欲抑先揚,在起伏的文勢中不但有惋惜的意味,而且近於嘲諷了。「彎弓射大雕」,形象非常生動,非常鮮明,加上「只識」二字,對「文治』」一方的批評就要嚴厲一些。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今朝」是一個新的時代。新的時代需要新的風流人物,新的風流人物也正在崛起。從上面的評論可見,今朝的風流人物在武功與文治兩個方面都有更傑出的才能,更偉大的抱負。新的風流人物正在而且必將創造空前偉大的業績。「還看今朝」,這不但是一種堅強的信心和偉大的抱負,而且是一種昂揚的鬥志。這種信心不但建立在個人才華的基礎上,而且更主要的是建立在對人民力量信任的基礎上的,所以代表了無產階級和人民大眾。這是無產階級和人民大眾決心登上歷史舞台的威武雄壯的宣言,所以贏得人民大眾的崇敬,使得人民大眾深受鼓舞。
㈤ 彎弓射大雕是什麼意思
【詩句】只識彎弓射大雕
【出自】毛澤東 《沁園春 雪》
【全文】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余 通:餘)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原馳 原作:原驅)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紅裝 一作:銀裝)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譯文】
北方的風光,千萬里冰封凍,千萬里雪花飄。望長城內外,只剩下無邊無際白茫茫一片;寬廣的黃河上下,頓時失去了滔滔水勢。山嶺好像銀白色的蟒蛇在飛舞,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許多白象在奔跑,它們都想試一試與老天爺比比高。要等到晴天的時候,看紅艷艷的陽光和白皚皚的冰雪交相輝映,分外美好。
江山如此媚嬌,引得無數英雄競相傾倒。只可惜秦始皇、漢武帝,略差文學才華;唐太宗、宋太祖,稍遜文治功勞。稱雄一世的人物成吉思汗,只知道拉弓射大雕。這些人物全都過去了,數一數能建功立業的英雄人物,還要看今天的人們。
【注釋】
北國:該詞源於中國古代的分裂時期,如宋稱遼、金為北國,東晉稱十六國等為北國,南北朝時代南方的各朝代稱在北方與之對抗的各朝代為北國等。毛澤東中的「北國」使人在不覺中產生出一種我國疆土廣大的民族自豪感。
雪:這首詞作於紅一方面軍一九三六年二月由陝北准備東渡黃河進入山西省西部的時候。作者在一九四五年十月七日給柳亞子信中說,這首詞作於「初到陝北看見大雪時」。
惟:只。
餘:剩下。此字一作「余」,但目前刊出的書法作品中寫作「餘」,以此為准。
莽莽:無邊無際。
大河上下:大河,指黃河。大河上下,猶言整條黃河。
頓失滔滔:(黃河)立刻失去了波濤滾滾的氣勢。描寫黃河水結冰的景象。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群山好像(一條條)銀蛇在舞動。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許多)白象在奔跑。「原」指高原,即秦晉高原。蠟象,白色的象。
天公:指天,即命運。
須:等到;需要。
紅裝素裹:形容雪後天晴,紅日和白雪交相輝映的壯麗景色。紅裝,原指婦女的艷裝,這里指紅日為大地披上了紅裝。素裹,原指婦女的淡裝,這里指皚皚白雪覆蓋著大地。
分外妖嬈:格外婀娜多姿。
競折腰:折腰,傾倒,躬著腰侍候。這里是說爭著為江山奔走操勞。
秦皇:秦始皇嬴政(前259~前210),秦朝的創業皇帝。
漢武:漢武帝劉徹(前156~前87),漢朝功業最盛的皇帝。
略輸文采:文采本指辭藻、才華。「略輸文采」,是說秦皇漢武,武功甚盛,對比之下,文治方面的成就略有遜色。
唐宗:唐太宗李世民(599~649),唐朝的建立統一大業的皇帝。
宋祖:宋太祖趙匡胤(927~976),宋朝的創業皇帝。
稍遜風騷:意近「略輸文采」。風騷,本指《詩經》里的《國風》和《楚辭》里的《離騷》,後來泛指文章辭藻。
一代天驕:指可以稱雄一世的英雄人物,泛指非常著名,有才能的人物。天驕,「天之驕子」的省略語。意思是上天所驕縱寵愛的人,成吉思汗即是。漢時匈奴自稱。後來也泛稱強盛的少數名族或其首領。
成吉思汗(hán):元太祖鐵木真(1162~1227)在1206年統一蒙古後的尊稱,意為「強者之汗」(汗是可汗的省稱,即王)。後蒙古於1271年改國號為元,成吉思汗被尊為建立元朝的始祖。成吉思汗除佔領中國黃河以北地區外,還曾向西遠征,佔領中亞和南俄,建立了龐大的蒙古帝國。
只識彎弓射大雕:雕,一種屬於鷹類的大型猛禽,善飛難射,古代因用「射鵰手」比喻高強的射手。「只識彎弓射大雕」,是說只以武功見長。
俱往矣:都已經過去了。 俱,都。
數風流人物:稱得上能建功立業的英雄人物。數,數得著、稱得上的意思。
【賞析】
毛主席在沁園春。雪中寫到,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為什麼這么說,毛主席是指鐵木真只會射鵰嗎?或說他只是一介武夫嗎?都不是。毛主席說的是:鐵木真是曠世軍事奇才,用射大雕來比喻他那軍事才能,但毛主席又說,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又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鐵木真再有軍事才能,打下再大的天下,但他都不能擺脫地主階級的代表,最終必將成為封建帝王。他始終也不會代表人民的意志。 這才是毛主席對鐵木真最公正的評價。
㈥ 只識彎弓射大雕在文中的意思是
這句話的意思是:成吉思汗只知道挽起弓箭,來射落大雕。
這句話出自毛澤東的《沁園春.雪》。詩中寫到成吉思汗,用了欲抑先揚的手法,在起伏的文勢中不但有惋惜之極的意味,而且用了「只識」二字而帶有嘲諷之意。「彎弓射大雕」,非常傳神地表現了成吉思汗只恃武功而不知文治的形象。
(6)彎弓射大雕擴展閱讀:
《沁園春·雪》是毛澤東於1936年2月創作的一首詞。當時,毛澤東和彭德懷率領紅軍長征部隊勝利到達陝北清澗縣袁家溝,為了視察地形,毛澤東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蓋的塬上,當「千里冰封」的大好河山和這白雪皚皚的塬地展現在他眼前時,不禁感慨萬千,寫下了這一首豪放之詞。
詩詞分上下兩闋,上闋描寫乍暖還寒的北國雪景,展現偉大祖國的壯麗山河;下闋由毛澤東主席對祖國山河的壯麗而感嘆,並引出秦皇漢武等英雄人物,縱論歷代英雄人物。
此詞不僅贊美了祖國山河的雄偉和多嬌,更重要的是贊美了今朝的革命英雄。抒發毛澤東偉大的抱負及胸懷。
㈦ 彎弓射大雕是什麼意思
弓當然要彎了才有個力度能把箭射出去,雕離地一般很遠,所以更要把弓拉得如滿月一樣彎。大約,就是這個意思了。
㈧ 鋤禾日當午,清明上河圖,彎弓射大雕。下句該是什麼呢
問題一: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詩句意思 鋤 禾 日 當 午,汗 滴 禾 下 土。
誰 知 盤 中 餐,粒 粒 皆 辛 苦。
古詩詞注釋
1.鋤禾:用鋤頭松禾苗周圍的土
全文注釋:
正午時分,農民還在為禾苗除草,汗水不斷的滴落在禾苗下面的土壤里。誰知道我們盤中的美餐,它們粒粒都凝聚著農民的辛苦。問題二:衣物粘上口香糖,該怎樣洗? 除去衣物上的口香糖
1、對衣物上的口香糖膠跡,可先用小刀颳去,取雞蛋清抹在遺跡上使其鬆散,再逐一擦凈,最後在肥皂水中清洗,清水洗凈。
2、可用四氯化碳塗抹污處,搓洗後再置肥皂水中洗,清水洗漂。
參考資料:常識查詢問題三:鋤禾日當午這首詩叫什麼名字 現在是《憫農》,過去我學的時候就叫《鋤禾》問題四:求類似於鋤禾日當午清明上河圖詩句。 復方草珊瑚。完全搞不懂。黃河入海流。造血幹細胞。班長兼學偉。平方差公式。重陽插茱萸。彎弓射大雕。仙劍奇俠傳。起舞弄輕影。曲徑通幽處問題五:誰知道"鋤禾日當午"這首詩的詩名是什麼? 《憫農二首》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問題六:1.請寫出下面詩詞的含義。 (1)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含義: 鋤禾:用鋤頭松禾苗周圍的土
正午時分,農民還在為禾苗除草,汗水不斷的滴落在禾苗下面的土壤里.問題七:古詩鋤禾的意思 憫農
(唐)李紳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詩意
農民辛勤種田正當中午,汗水滴滴落入禾下泥土。
誰知道盤中的顆顆飯食,每一粒都是農民的辛苦。
㈨ 為什麼「只識彎弓射大雕」是雙關語
「只識彎弓射大雕」一詞出自毛澤東 《沁園春·雪》,原句子為: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這里的句子有兩層意思:
1、句子直譯為:稱雄一世的人物成吉思汗,只知道拉弓射大雕。這里只是在說明這個簡單的歷史故事。
2、句子還有更深層次的引申:「成吉思汗」在歷史上的功績被後世一致稱贊,但在毛澤東眼裡,稱得上能建功立業的英雄人物,還要看今天的人們,表達出偉大的抱負及胸懷。
(9)彎弓射大雕擴展閱讀:
《沁園春·雪》的創作背景:
1936年,紅軍組織東征部隊,准備東渡黃河對日軍作戰。紅軍從子長縣出發,挺進到清澗縣高傑村的袁家溝一帶時,部隊在這里休整了16天。2月5日至20日,毛澤東在這里居住期間,曾下過一場大雪,長城內外白雪皚皚,隆起的秦晉高原,冰封雪蓋。
天氣嚴寒,連平日奔騰咆哮的黃河都結了一層厚厚的冰,失去了往日的波濤。毛澤東當時住在農民白治民家中,深夜。見此情景,頗有感觸,填寫了這首詞。《沁園春·雪》最早發表於1945年11月14日重慶《新民報晚刊》,後正式發表於《詩刊》1957年1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