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IBM將小規模裁員
擴展閱讀
京東股票買不了了 2025-07-07 22:35:54
和迅股票軟體 2025-07-07 22:33:41
永輝超市601933股票價格 2025-07-07 22:04:21

IBM將小規模裁員

發布時間: 2021-06-11 19:51:03

『壹』 ibm裁員2015賠償標准

裁員是按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一條解除合同,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者本單位工作年限每年支付一個月本人工資的經濟補償金,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多支付12年,計算經濟補償的本人月工資指勞動者解除合同前12個月平均應得工資,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各種補貼和獎金。

『貳』 錢伯斯認為為何IBM和王安公司開始走下坡路

錢伯斯說:「公司在上升時期,對顧客都能很盡心,一旦取得了很大成績他們就會忘了客戶,他們忘記了恰恰是客戶把他們捧上去的,也正是因為他們脫離了客戶,銷售額才會降下來,因此才有裁員問題。我是親眼看著IBM與王安公司從鼎盛走向下坡路的。」

『叄』 美國IBM公司裁老員工達10萬多人,這屬於年齡歧視嗎

最近位於曼哈頓的聯邦法院收到了一起關於IBM公司的集體訴訟。這次訴訟由三名原IBM員工提起,他們表示該公司在解僱他們的時候有年齡歧視。據訴訟的前員工表示:「為了打造一支更年輕的員工隊伍,過去數年,IBM一直在系統性地裁減年齡較大的員工。」

實際上過去一段時間,IBM這個曾經的巨頭很多機遇都沒有抓住,導致它的發展狀況並不理想,在北美地區裁員、減員的情況比較嚴重,目的是降低運營成本。年齡較大員工的壓力在中國各個行業都普遍存在,但科技行業尤為突出。科技公司招聘年輕人才的狂熱反映出這個國家是多麼渴望證明自己的全球領袖地位。中國數十年來一直利用科技進步助推經濟發展,但「中國製造2025計劃」正在讓這一過程加速,其中包括半導體和人工智慧。

『肆』 為什麼 ibm號稱是外企中的國企

IBM之所以號稱是外企中的國企,主要原因是部門繁雜,領導眾多,管理的規范化、程序化較高;工作中對於程序和審批格外重視;當然也存在一定的人浮於事、官僚主義等問題。

『伍』 聯想收購IBM,那IBM正式員工是不是可以得到經濟賠償金,假如能得到賠償金,能的多少大概另外問一

你能不能不要人雲亦雲? 聯想有那個能力把IBM收購? 哥們聯想只是收購了IBM的一些常見機型而已,就像當年收購IBM的筆記本和台式機那樣。IBM的正式員工不會因為IBM賣出幾款機型就被炒了,以前做什麼現在還是做什麼。 不過現在IBM對員工的要求提高了很多,聽內部人員說,現在IBM裁員很厲害,業績達不到就很容易很裁掉。 深圳的那個IBM只是IBM在中國的一個分公司, IBM在中國的分公司也不止一家。

『陸』 IBM、Intel與Microsoft的個人電腦之戰案例分析

質量管理體系跟企業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一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公司更應該注重品牌的地位和質量,只有質量提高才能贏得好的口碑,而良好的企業文化更能促進公司的宏觀發展

『柒』 誰能介紹一下IBM咨詢公司的詳細情況

IBM公司透露,他們收購PricewaterhouseCoopers咨詢公司而花費的資金由增加了數億美元。IBM在上星期在向聯邦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的報告中說,公司在7月份又為收購PricewaterhouseCoopers公司而增加投資3.97億美元,而去年他們已經為此支付了35億美元。

據報告稱,這筆增加的支出部分是因為對轉到IBM公司名下的資產進行了重新評估。I
BM公司發言人Joe Stunkard沒有提供關於這筆增加的資產的細節,但他為整個交易進行了辯護,盡管它耗資巨大。他說,擁有PricewaterhouseCoopers使IBM從此能夠提供高端咨詢服務。

自從完成這項收購之後,IBM的服務部門的營業額節節上升。例如,IBM全球服務部門在2002年第四季度的營業額比上一年同期增長了17%,達106億美元。Stunkard說,服務部門目前現有的雇員約為18萬人。

這份報告還透露了IBM自去年開始的裁員行動的具體內容,其中它的微電子部門裁減了1400人,而它的服務部門則削減了14,213名員工。今年他們還將進一步裁減員工,公司目前擁有大約316,000名員工。

『捌』 ibm gbs會裁員嗎

會裁員的。

『玖』 IBM的企業問題

IBM努力促進勞動力機會平等和多樣性至少可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當時公司僱用了殘障退伍軍人。IBM是排名在Working Mother雜志2004年前十的唯一的科技公司,同時也是2005年兩個科技公司之一(另一個公司是Hewlett-Packard)。
公司擁有傳統的工會組織,雖然有些美國本土IBM職工提出異議。在90年代,兩大退休金程序變更,其中包括現金余額計劃,最終導致雇員集體訴訟聲稱年齡歧視。IBM員工贏得官司,並達成了部分解決,但仍在上訴。
IBM長期與一些大型的下崗人員保持聯系在歷史上產生了良好的信譽。近幾年出現了一些大的削減人員的情況,IBM嘗試這樣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條件和基礎利潤的下降。之後的結果不如預期,2005的第一季,IBM主要是在歐洲取消14500個職位工作。2005年6月8日,加拿大的IBM有限公司淘汰700人。現印度IBM以及其它在中國、菲律賓、哥斯大黎加的IBM辦事處已出現招聘人數穩步增長的情況。
2005年10月10日,IBM公司成為世界上第一家正式承諾不使用遺傳信息的僱傭決定的主要公司。這是IBM在宣布支持美國國家地理的geography項目後的短短幾個月內的又一聲明。
IBM公司在中國有500名左右雇員,同時長年保持的實習生規模也在500名,有內部可靠消息稱,實習轉正的幾率大約在20%。 IBM在1998年至2003年向韓國政府官員行賄,在2004年至2009年向中國政府官員行賄。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正在起訴IBM有現金賄賂的行為。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指控稱,該公司駐韓國辦事處雇員向政府官員行賄207,000美元,為其提供旅遊、娛樂等活動,以及攝像機和筆記本電腦等禮物,以換取向政府供應個人電腦和大型機的合同。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指控還稱,IBM 駐中國辦事處的100多名員工和兩名高管,通過在旅行社設立秘密資金帳號為中國政府相關官員出國旅遊買單。這項調查是美國司法部對打擊違反《反海外腐敗法》(Foreign Corrupt Practices Act)行為的一部分。
根據2011年3月18日提交的法庭文件,IBM已經同意支付1000萬美元,以和解的方式解決對其的一項民事指控,該指控稱其為了獲得計算機設備合同而持續進行商業賄賂行為。IBM沒有承認有過錯,但表示它已為員工設定更高的道德標准,並已採取「適當的補救行動」。 IBM官方表示,本次裁員的最大理由就是希望通過削減員工規模,滿足每股盈利16.70美元的目標。這也是IBM 2015計劃的既定目標。這項為了取悅華爾街而採取的計劃顯示:到2015年該公司每股收益將提高至最少20美元;同時在截至2015年年底之前,還將繼續向股東返還現金700億美元。
IBM已經發布的第一季度財報顯示,IBM當季營收為234億美元,比2014年同期的247億美元相比,下滑5.1%。凈利潤為30.32億美元,比2014年同期的30.66億美元下滑1.1%,這是該公司自2005年以來第一次盈利情況低於市場預期。IBM認為,業績下滑是因為銷售團隊未能達成一系列有價值的軟體和硬體交易。
顯然,除去裁員和縮減開支,IBM的管理者找不到更好的方式提高不振的業績。一位IBM中國中層人員向騰訊科技表示,IBM內部流程繁瑣,創新機制缺乏。自郭士納再造IBM後,公司過於迷信流程和管理,疏於對產品的研發和投入,本次裁員中,STG部門亦是影響最大的重災區,更是表明了IBM的傾向。 為IBM服務了數年的員工將獲得(N+1)*14000人民幣的離職補償,這場裁員看上去安靜而迅速,但對整個IBM中國來說仍是一場地震,這意味著全球范圍內的裁員真的波及到了中國區。
早在IBM公布了2013年第一季度營收與利潤雙下滑的財報後不久,就有媒體報道稱IBM將在全球裁員6000到8000名員工,但直到BPO部門被「血洗」之前,被視為發展重心的中國區是否會大規模裁員一直沒有定論。隨著事態的明朗化,有關中國區的裁員傳聞已經出現從300到2000人的多個版本,但真實情況無人得知。
針對裁員的具體細節,IBM大中華區企業策劃部總監湯磊磊拒絕正面回應,他表示,由於公司處於競爭行業,公司不公開討論員工配置的規劃細節。但轉型是IBM業務模式中必要的特質,因此,某種程度的員工重組會成為IBM業務的持續要求。
事實上,對這次裁員感到不滿的不僅僅是中國員工,在一家名為ibmemployee的IBM員工吐槽網站上,不同國家的IBM員工正實時的對裁員數量和部門進行披露,憤怒的員工甚至開始聯合起來要求IBM總裁兼CEO羅睿蘭下台,「為什麼我們要為她和高管們的2015計劃付出代價,為什麼我們要為他們取悅華爾街而失去工作」! 在流出的1996年喬布斯接受采訪的視頻片段中,這位天才對IBM今天的窘境進行了精準的預言,喬布斯稱,「IBM或施樂的產品開發人員可以做出更好的產品或計算機,但當你壟斷了市場,能讓公司更加成功的是銷售和市場人員,他們最終會掌控公司,產品人員會被排擠出決策圈之外。」
「當公司變得越來越大時,他們會想著復制最初的成功,大部分人會不知不覺地認為流程有某種魔力可以取得成功。所以他們開始在公司里把流程制度化,用不了多久,人們會困惑地認為走流程就是工作本身,這最終導致了IBM的下滑。」
顯然,喬布斯在1996年的預測與今天的IBM不謀而合。上述內部員工承認,除了疏於對產品研發的投入外,越來越繁瑣的流程也是IBM今天走向平庸的原因之一,他舉例稱,在郭士納20年前大刀闊斧的改革IBM時,一項業務審批需要5層審批,而20年後的今天這一數字已經超過10層。過於繁瑣的流程讓IBM員工在內部戲稱其為全球第三大官僚機構。
顯然,產品的輕視和流程的復雜讓IBM無力改善自身的業務能力,為了實現2015年的「大規劃」,8000人裁員只是一個開始,還將有更多的類似問題出現。對CEO羅睿蘭來說,或許真的應該多傾聽離職員工的聲音,放棄取悅華爾街的數字游戲,專心改善IBM自身的軟肋,畢竟比起20年前郭士納時代,今天IBM的形勢要壞得太多。 2014年4月17日,墨西哥第三大手機運營商Iusacell SA向曼哈頓地方法院提起訴訟,指控IBM在2010年一起失敗的交易中進行欺詐性陳述並向Iusacell 隱瞞重要事實,並要求賠償其25億美元的利潤損失。
中國政府正在推動國內銀行放棄使用IBM所生產的高端伺服器,用國內品牌來進行替代。 據美國信息技術世界網站近日報道,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BM)將於2015年2月展開大規模重組,屆時公司43萬名員工中將會有26%的人員離職,共約11.8萬人。如果消息屬實,這將成為IBM史上最大規模裁員,打破1993年6萬人遭解僱的紀錄。一名IBM上海員工向《環球時報》透露,還沒收到確切消息。另一名曾在IBM任職的中國員工則透露,這幾年IBM一直在中國裁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