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上海殺人游戲
擴展閱讀
京東股票買不了了 2025-07-07 22:35:54
和迅股票軟體 2025-07-07 22:33:41

上海殺人游戲

發布時間: 2021-06-12 01:51:30

㈠ 現在上海哪家殺人游戲(天黑請閉眼)俱樂部最好

你可以找在俱樂部里的人,了解一下,或對比一下

㈡ 誰給我個殺人游戲的具體過程

什麼是殺人游戲

關於殺人游戲,概括地說,是一個多人參與的較量口才和分析判斷能力的游戲,當然,心理素質在中間也起著很關鍵的作用。游戲通常分為兩大陣營,好人方和殺手方,好人方以投票為手段投死殺手獲取最後勝利,殺手方隱匿於好人中間,靠夜晚殺人及投票消滅好人方成員為獲勝手段。當然,隨著殺人游戲實踐者的日益擴大,也發展出了許多的不同版本,稍後詳述。

殺人游戲的起源

共同的說法是殺人游戲起源於國外,但是最初形成的原因就眾說紛紜了。殺人游戲英語中稱為「mafia」,意即黑手黨,最初游戲中的角色是黑手黨和村民,後來慢慢演化為了殺手和平民。 關於殺人游戲的起源,一說是來源於MBA的訓練課程,是課堂上訓練團隊精神的一種心理游戲。這種說法現在流傳較廣。另一說是發源於矽谷,是IT人發明的一種緩解精神壓力的做法,在殺人游戲進入中國的初期,這種說法比較盛行。還有一說是游戲起源於一群登山愛好者,在營地等待適合登頂的好天氣,無聊的情況下發明的游戲。這種說法最富有浪漫主義色彩,比較容易為女性接受。據稱, 「殺人游戲」是在1999年由矽谷歸國的留學生第一次傳到上海的,而後於該年年底在一次IT界的媒體見面會上傳到了北京,從此開始了它在全國中大型城市年輕人中的傳播之旅。2000年開始游戲在上海、北京、廣州等大城市的一些公關公司、記者圈、IT行業及演藝圈等逐漸成了活躍氣氛、交識朋友的一種新的方式,並通過一切網路論壇在一定范圍內掀起了一股不小的熱潮。

殺人游戲的魅力何在

要說殺人游戲哪一點吸引人,可能不同人會有不同的答案,不過最基本的應該是做殺手隱蔽藏匿表演時候的刺激和做好人方成員時找出殺手時候的成就感了。當然,據稱,玩殺人游戲還有如下的好處:

* -能鍛煉人的觀察能力、邏輯能力、想像力、判斷力、口才、表述能力、心理素質及表演能力;
* -能培養團隊精神、活躍團體氣氛、增進團隊成員的感情交流、提高凝聚力;
* -提高人的語言表達能力,提高人的判斷能力,相當於一場激烈的辯論會;
* -交識朋友,可以和各種職業、各種類型的人結交朋友,通過游戲了解對方的性格特點並藉助游戲中的交流加深彼此間的了解。

殺人游戲的規則(復雜版本)

殺人游戲的規則其實一共有兩種版本,復雜版的和簡單版的。在這里我們先來說復雜版本的。參加人數以10人---20人范圍較好,最佳人數12--16人,另設法官一名。道具:和人數相等的撲克牌,或任何有不同標記物,很多場合以名片代替。示例:參加游戲人數共13人,選其中1人做法官。由法官准備12張撲克牌。其中3張A,6張為普通牌,3張K。眾人坐定後,法官將洗好的12張牌交由大家抽齲抽到普通牌的為良民,抽到A的為殺手,抽到K的為警察。自己看自己手裡的牌,不要聲張不要讓其他人知道你抽到的是什麼牌。

抽牌結束後,法官開始主持游戲,眾人要聽從法官的口令,不要作弊,作弊的結果只能使你自己得不到游戲的樂趣,而不會影響大家。

法官說:黑夜來臨了,請大家閉上眼睛睡覺了。此時只有法官一人能看到大家的情況,等都閉好眼睛後。

法官又說:殺手掙開眼睛,可以出來殺人了。聽到此命令後,只有抽到黑色牌的三個殺手可以掙開眼睛,三殺手此時可以互相認識一下,成為本輪游戲中最先達成同盟的群體。並由任意一位殺手示意法官,殺掉所有在座閉眼中的任意一位。(在此過程中,法官應該以手拍擊桌面,掩飾其它動靜和聲音)法官看清楚後說:殺手閉眼。(稍後說)警察掙開眼睛。抽到王牌的警察可以掙開眼睛,相互認識一下,並可以懷疑閉眼的任意一位為殺手,同時看向法官,法官可以給一次暗示(點頭yes搖頭no)。完成後法官說:所有人閉眼,(稍後說)天亮了,大家都可以掙開眼睛了。

待大家都睜開眼睛後,法官宣布誰被殺了,此良民為第一個被殺之人,同時法官宣布讓大家安靜,聆聽被殺者的遺言。被殺者現在可以指認自己認為是殺手的人,並陳述理由。遺言說罷,被殺者本輪游戲中將不能夠再發言。法官主持由被殺者身邊一位開始任意方向挨個陳述自己的意見。

意見陳述完畢後,會有幾人被懷疑為殺手。被懷疑者可以為自己辯解。由法官主持大家舉手錶決選出嫌疑最大的兩人,並由此二人作最後的陳述和辯解,再次投票後,殺掉票數最多的那個人。被殺者如是真正的兇手,不可再講話,退出本輪游戲。被殺者如不是殺手,可以發表遺言及指認新的懷疑對象。

在聆聽了遺言後,新的夜晚來到了。又是兇手出來殺人,然後警察確認身份,然後又都在新一天醒來,又有一人被殺。繼續討論和殺掉新的被懷疑對象。

如此往復,兇手殺掉全部的警察即可獲勝,或殺掉所有的良民亦可獲勝。警察和良民的任務就是盡快的抓出所有的兇手獲勝。然後開始新一輪的游戲。

以上便是復雜版本殺人游戲的規則,簡單版本的與其比起來主要的區別就是去掉了警察這個角色,使得整個游戲只剩下了殺手和好人兩種對立的角色。如果你兩種版本的規則都玩過的話,你就會發現這兩種版本各有各的風味。

殺人游戲的規則(簡單版本)

先來說簡單版本,也就是沒有警察的版本。一般來說,在這種游戲規則下,殺手是很容易得逞的,原因很簡單,一個殺手只要能夠聰明的幹掉所有有威脅的好人(比如高手或者發現了真相的好人),然後混在剩下的幾個無知的好人堆中便可以輕易的完成任務。當然也正是這個原因,所以好人為了能夠盡早的發現兇手,往往會試圖去充分挖掘所有被忽視的信息,而這往往會大大的延長討論的時間。在筆者經驗中,十五個人左右的一局游戲,玩上個一個半小時到兩個小時是相當常見的事情。

接著說的自然就是復雜版本了,因為增加了警察這個角色,局面一下子改變,殺手的游戲難度一下子變大了,因為警察每輪都可以要求法官告知任意一個懷疑對象的身份,大大增加了警察擁有的信息量。在游戲剛開始,還有十多個好人的情況下,這條規則的優勢還不明顯,警察只能依靠自己的發言來影響局勢的發展,而這在警察身份未知的情況下往往是無力的。但是當游戲進行到後半程,只剩下六七個參與者的時候,由於警察已經知道了許多人的身份,並且在最後的表決中有著較大的權重甚至可以左右表決的結果,即使警察並不屬於高手甚至是庸手也可以很容易的判斷出殺手並將他處死。這也就意味著,游戲越進行到後面,殺手被發現的可能越大。這也就強迫著殺手盡快找出警察,因為根據規則所有的警察被殺死了,游戲也就結束了,這樣殺手也就勝利了。但是,在實際游戲中,由於許多人都可以很順利的隱瞞自己警察的身份,所以殺手在絕大多數的游戲中都是以失敗告終的。當然殺手如果能夠靠亂猜便可以一開始便殺死所有的警察,那麼也是天數。

殺手的組織和個人分析

在殺人游戲中,殺手往往是參與者十分願意擔任的一個角色,這是為什麼呢?這必須從殺手這個角色談起。在殺人游戲中,殺手組成了一個十分嚴密的組織,這是毫無疑問的,這個組織的目標就是在保存自己的前提下暗殺光所有的好人。從某種角度來看,殺手實際上是一個十分脆弱無力的組織,因為它的成員一般只有2至3名,只佔總參加人數的10%,這也意味著這個組織的生命力相對較弱,只能經受起2-3次的減員,之後等待它的就是組織的覆滅。但為什麼仍舊有那麼多人對於這個組織樂此不彼並且在很多情況下能夠順利的完成組織的目標呢,這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殺手對於信息的掌握。如果我們仔細分析一下每一個參與者肯定知道和可以知道的信息,就可以發現大致分成兩類,一類是關於內群體的信息,包括自己的角色(這是個所有的參與者通過抽簽便可以知道的),關於同一組織其他成員的信息。另一類是關於外群體的信息,也就是其他兩個組織的成員信息。對於殺手而言,知道自己的角色,這是毫無疑問的;對於哪些是自己的同伴,這也可以通過一開始游戲殺手之間的互相熟悉知道;至於外群體的信息,殺手不能說完全知道,比如殺手就不知道誰是好人誰是警察,但是殺手處於一個半了解的過程,因為對他來說,除了殺手以外的所有人都是敵人,只要暗殺完所有的敵人就可以獲得勝利,從這一點來說,殺手至少部分了解外群體的信息,或者說除了殺手以外的所有人都是非本組織的這個信息唯獨對於殺手是有用的信息。

拋開信息優勢這一點因素,殺手組織在決策上也有著一定的優勢。正如前面所說的,殺手一般只有2-3人,也就是整個游戲中相對較小的一個組織。小固然意味著生命力較弱,但同時也意味著決策的便利性。特別是在兩名殺手的情況下,兩人群體的關系紐帶是最強的,再加上殺手之間互相知道自己的同伴是誰,所以殺手這個組織有著其他較大群體沒有的團結感和親密感,而這種團結感和親密感使得殺手殺人的決策來的十分的容易,在一般的有系中,殺手決定暗殺對象往往只需要殺手之間做一個最簡單的交流,便可以決定,即使遇上殺手之間意見相左的情況,往往也會有人主動放棄自己的意見,是的決策快速完成。而這種決策再加上殺手具有的直接殺人的權利,使得殺手在執行本組織目標的過程中是極其有效率的。

最後,還需要補充一點的就是,之所以很多時候高手做殺手的時候能夠玩出十分經典的游戲來,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殺手組織合理的分工,當然分工的前提就是明確了解內群體的相關信息。就筆者所遇到過的案例中,殺手之間的分工一般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大義滅親,一種是丟帥保車。先說第一種,這種情況下,往往是一名殺手在游戲的一開始便很主動很明顯的找出另一名殺手有意無意露出來的漏洞,並說服其他好人將其處決。而這一行為使得很多好人都願意相信這名大義滅親的殺手其實是好人,從而不再懷疑他,是的剩下的殺手能夠順利的活到游戲的後半程甚至結束,大大降低了殺手組織達成目標的難度。至於丟帥保車,一般會發生在一名高手和普通參與者擔任殺手的情況下。殺手往往會主動的擔任起所有的殺手任務,比如決定暗殺對象,混淆視聽欺騙好人等等,而其他的殺手暫時不履行殺手的職責,就像好人那樣等待,討論。當游戲進入到中後程的時候,高手勢必會遭到懷疑,畢竟它乾的事情太多了,多少總有些馬腳出來,這種情況下,高手並不要求自己能夠洗脫嫌疑活下去,而是要利用自己有限的時間步一個局,使得某一名好人看上去很想是高手的同盟者,這樣就可以在高手被殺之後,使得好人很自然的冤殺掉另外一個好人,為其他幾名殺後爭取寶貴的機會。

好人的組織和個人分析

很多時候,幾乎所有的參與者都不願意做好人,原因很簡單,因為好人很多時候是很無助的,是任人宰割的羊羔,雖然好人的人數是最多的,意味著好人這個組織的生命力是最強的。這一點,我們可以延續上面分析殺手的方法來進行分析。

作為好人,這個組織的首要目標便是在游戲還能進行之前找出兇手並將其處死。但是要完成這個人物卻是相當困難的一件事情,因為好人掌握的信息太少。在關於內群體的信息上,毫無疑問,好人知道的僅僅是自己的角色是好人,除此以外一無所知,至少在游戲剛剛開始的時候不可能知道自己的同伴是誰。至於外群體,再不知道內群體的具體信息的時候,那關於外群體的信息更是無從得知的了。這也就意味著,雖然好人是一個組織,而且這個組織的確存在,但是在實際的游戲,好人往往是以個人的身份出現的。而這也就意味著好人組織中的任意一個好人對於即使真是好人的同伴一般也是抱著不信任態度去分析對方的發言的,再加上的確有殺手混在其中混淆視聽,這就直接了好人這個組織在執行目標的效率,這一點我們從好人在討論誰是殺手嫌疑犯那冗長的討論過程中可以看出。

所以,在實際的游戲過程中,對於好人來說達成目標的首要手段便是找出同盟者,也就是通過邏輯判斷來間接了解到關於內群體的大部分信息,並以此來使得組織的運轉更為高效,從而能夠更快的達成目標。

警察的組織和個人分析

警察是僅在殺人游戲復雜版本中出現的角色,而警察這個組織嚴格意義上來說,其實是好人這個組織的子組織。還是沿用原來的方法來分析警察這個組織。

警察這個組織的目標相對多了一些,除了最基本的生存之外,首先的目標便是通過自己詢問法官的特權盡快的得到確切的某些參與者的身份特徵,使得對於誰是殺手的判斷更為准確,其次便實在好人的決策過程中利用語言的技巧影響其他的好人(警察不允許也不能直接告訴好人它的詢問結果,因為這樣等於直接暴露了自己,導致下一輪被殺手暗殺),使得大家能夠按照警察所了解的信息進行表決,也就是提高好人這個組織決策的效率。

首先我們來看警察這個組織關於內群體的信息,和殺手一樣,警察對於這些信息是完全了解的,既了解自己的角色,也知道自己的同伴是誰。

至於外群體的信息,和殺手一樣,警察知道的比好人多,但也不是完整的外群體信息,但是不完整的程度與殺手不同。殺手對於外群體信息的了解范圍較廣,實際上也就是全部,但是程度較弱,它只能知道其他人都是自己的敵對者,但究竟是好人還是有著致命威脅的警察,這就無從得知了。而警察則恰恰相反,由於警察必須通過一輪輪的詢問才能夠得知信息,所以一般情況下他不可能知道所有人的外群體信息,但是他知道的信息卻是最精確的,它可以清楚的知道某個人是好人還是殺手。這對於警察的判斷也是十分有用處的,而且這些信息可以通過警察的被殺(無論是暗殺或者冤殺)間接的告訴好人,使得好人能夠得知額外的消息,加快決策的效率。

當然,也正因為警察知道許多額外的信息,所以他們往往是比較危險的。一旦他們的表現過於顯眼,使得殺手懷疑他們的身份而痛下殺手的話,很有可能就會導致游戲的快速結束。所以在完成目標的過程中,如果有利的保護自己,這對於警察來說是十分關鍵的一件事情。

殺手、好人、警察的模擬對象

三種角色分別模擬的對象是什麼呢?還是先來說殺手,殺手模擬的實際上是這個社會中的統治階級(因為殺人游戲是從矽谷傳進來的,所以他模擬的實際上是西方社會,這里首先說明。),就像殺手要殺好人那樣,統治階級與被統治階級是對立。而且就像殺手的人數較少那樣,統治階級在實際的社會中比例也是較少的,甚至比起殺手在游戲中的比例來更小,但是殺手卻是相當強大的,它有著隨意殺人的權利,就像它模擬的統治階級憑借國家機器的威力有著隨意處死國家成員的權利,而且這種權利是不可抗拒的。更為重要的在於,殺手在游戲的過程中始終在竭力隱瞞自己的身份,並且使自己的意見成為好人們決策的結果,這一點實際上恰恰就是馬克思講到的統治階級的"虛假意識"。至於好人,實際上模擬的對象就是普通的被統治階級。好人的人數是眾多的,但是好人卻又是無力同時無知的,就像在一個國家中被統治階級的人數那樣,好人竭力要認清出殺手的真實面目,但卻又往往是以失敗告終的,而現實中的被統治階級往往亦是如此。那麼警察呢,可以說他模擬的就是被統治階級中的先知者,也就是革命者。他們的人數同樣是很少的,和殺手相比,在力量上同樣是弱小的,但是在信息上卻是勢均力敵甚至更有優勢的,但是他們卻必須利用自己的言語去影響眾多的好人,而不能強迫他們怎麼做。而在這個過程中,稍有明顯的舉動就會招來殺手的暗殺,這就像諸多的革命者革命未成便已經光榮就義那樣。

總結

說是總結,其實和上面說的內容關系不大,因為這里要談的問題是一些敏銳的媒體(比如最近一期的《新周刊》)已經關注到的問題,那就是殺人游戲的參與者的倫理學問題。正像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心理學的沙蓮香教授所說的那樣,殺人游戲是游戲,不要太較真,但是僅僅把它看作是游戲又十分危險。因為在殺人游戲的過程中,參與者往往都是熟悉的人,然而殺人游戲卻恰恰是在這種真實的人際關系中表演不真實的人際關系。無論平常是多麼純真善良誠實的人,一旦在殺人游戲中扮演到殺手的角色的時候,都要竭力隱瞞自己的身份,想盡一切辦法除去有威脅的好人,最終殺光所有的人。於是有人便在那裡質疑,殺人游戲是否會是在宣揚人性的一種惡。

對於這個問題,筆者認為有些人太過於敏感了,或者說是殺人游戲的名字起得不好。就因為游戲的名字叫做殺人,殺手的任務是殺人,所以很多人便將游戲的過程和社會現實中血腥丑惡的真實的殺人聯想在了一起,因為討厭殺人這種丑惡的行為,進而也同時對殺人游戲持保留的態度。其實就像筆者在文章的一開始就說到的那樣,殺人游戲其實就是一個票選的過程,好人投票確定哪一名參與者將被作為嫌疑犯處決是一種民主的表決過程,殺手之間決定將哪一個人暗殺也是一種小范圍的民主表決活動,至於殺手這個組織暗殺某個參與者,實際上是一種一票否決形式的票選活動,殺人是游戲的形式,票選才是游戲的實質。而票選恰恰是現代民主制度最毋容質疑的表現形式,如果因為殺人游戲中好人經常殺錯人而進而探討民主制度的某些缺陷那倒是順其自然的事情,可是要因為這種票選制度便說殺人游戲不好,未免武斷了一些。

至於很多人同樣攻擊的一個過程--殺手竭力隱瞞身份欺騙好人的行為是否在宣揚人性惡,筆者認為也不盡然。如果你切身玩過殺人游戲的話,那麼你就應該知道,在殺人游戲中,你要做的不是證明你不是殺手,而是為了證明自己是一個好人,雖然這兩個命題在邏輯上是同義的,但是在游戲的實際過程中卻有著莫大的區別,而且這種證明過程並不是單單殺手要做的,而是所有人都要做的。從這個意思上來說,與其把殺人游戲看作是一種欺騙不如說看作是傳播學意義上的說服的過程,這種過程實際上發生在我們生活中任何的一個環節,在我們華語世界更是被提升到了辯論賽的高度大肆的宣揚,其實殺人游戲也可以看作是一種多方參與的辯論賽,只不過辯論賽的目的不是取悅評委,而是說服其他的參賽者。而且,在整個游戲的過程中,由於不允許私下交流杜絕了小團體私下結盟的現象,這保證了所有信息的公開,保證對於每一個參與者來說,在游戲過程中的信息都是平等的(當然游戲開始之前的游戲設定信息是不平等的);由於殺人游戲要求不把信仰、人性等代入游戲,這保證了游戲中沒有人可以精神的方法來威脅其他的參與者;由於殺人游戲只用參與者的語言來進行,這保證了任何人不會受到肉體上的威脅,所有的這一切都保證了游戲只是真實的模擬的社會正當競爭淘汰的一個過程,而不會將許多真實社會丑惡的不平等不正當的手段帶入殺人游戲中來,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殺人游戲實在是一種十分純潔的游戲,甚至比起有著奧林匹克精神的體育活動來都要純潔上許多。

㈢ 什麼是殺人游戲,怎麼玩的

殺人游戲:v1.0版是最初的版本(只有殺手沒有警察):10-20個人大家坐在一起圍成圈,然後通過抽撲克牌或者其他什麼決定一個人做法官主持游戲,2-3人做殺手,其他的都是好人。然後游戲就開始了。首先大家閉眼,然後殺手都睜開眼睛,決定殺一個人,被殺的人就退出遊戲了。接著大家睜眼開始討論誰會是殺手,經過一番公決後選出一人,然後將嫌疑人處決——無論最後證實他是好人或者殺人。接著再開始第二輪殺人,討論,處決嫌疑人,如果最終殺手殺死了所有的好人,那麼殺手獲勝;相反如果好人們找出所有的殺手那麼好人便獲得的勝利。
v2.0版(引入了警察的概念,細分為京殺和滬殺兩個流派):參加人數以10人---20 人范圍較好,最佳人數12--16人,另設法官一名。道具:和人數相等的撲克牌,或任何有不同標記物,很多場合以名片代替。示例:參加游戲人數共13人,選其中1人做法官。由法官准備12張撲克牌。其中3張A,6張為普通牌,3張K。眾人坐定後,法官將洗好的12張牌交由大家抽取。抽到普通牌的為良民,抽到A的為殺手,抽到K的為警察。自己看自己手裡的牌,不要聲張不要讓其他人知道你抽到的是什麼牌。
抽牌結束後,法官開始主持游戲,眾人要聽從法官的口令,不要作弊,作弊的結果只能使你自己得不到游戲的樂趣,而不會影響大家。
法官說:黑夜來臨了,請大家閉上眼睛睡覺了。此時只有法官一人能看到大家的情況,等都閉好眼睛後。
法官又說:殺手掙開眼睛,可以出來殺人了。聽到此命令後,只有抽到黑色牌的三個殺手可以掙開眼睛,三殺手此時可以互相認識一下,成為本輪游戲中最先達成同盟的群體。並由任意一位殺手示意法官,殺掉所有在座閉眼中的任意一位。(在此過程中,法官應該以手拍擊桌面,掩飾其它動靜和聲音)法官看清楚後說:殺手閉眼。(稍後說)警察掙開眼睛。抽到王牌的警察可以掙開眼睛,相互認識一下,並可以懷疑閉眼的任意一位為殺手,同時看向法官,法官可以給一次暗示(點頭 yes搖頭no)。完成後法官說:所有人閉眼,(稍後說)天亮了,大家都可以掙開眼睛了。
待大家都睜開眼睛後,法官宣布誰被殺了,此良民為第一個被殺之人,同時法官宣布讓大家安靜,聆聽被殺者的遺言。被殺者現在可以指認自己認為是殺手的人,並陳述理由。遺言說罷,被殺者本輪游戲中將不能夠再發言。法官主持由被殺者身邊一位開始任意方向挨個陳述自己的意見。
意見陳述完畢後,會有幾人被懷疑為殺手。被懷疑者可以為自己辯解。由法官主持大家舉手錶決選出嫌疑最大的兩人,並由此二人作最後的陳述和辯解,再次投票後,殺掉票數最多的那個人。被殺者如是真正的兇手,不可再講話,退出本輪游戲。被殺者如不是殺手,可以發表遺言及指認新的懷疑對象。
在聆聽了遺言後,新的夜晚來到了。又是兇手出來殺人,然後警察確認身份,然後又都在新一天醒來,又有一人被殺。繼續討論和殺掉新的被懷疑對象。
如此往復,兇手殺掉全部的警察即可獲勝,或殺掉所有的良民亦可獲勝。警察和良民的任務就是盡快的抓出所有的兇手獲勝。然後開始新一輪的游戲。
v3.0版(引入醫生和秘密警察):醫生使用方法:在每一輪殺手殺完人,警察指認完後,就該醫生睜眼,然後醫生救人,醫生可以隨意指一個人,被指的人如果剛好是被殺的,則此人被醫生救活,然後醫生閉眼,隱藏起來。注意:醫生每一輪可以救一個人,可以救自己。醫生有可能被殺手殺死,也有可能被大家冤枉死。

秘密警察使用方法:醫生救完人後,到秘密警察睜眼。此時法官會問秘密警察"你是否需要使用權利?",秘密警察可以選擇使用或不使用,如果使用,則指一個人,如果被指的人是殺手,則該殺手被秘密警察殺死,如果被指的人不是殺手,則沒有任何效果。不過秘密警察是否指對人,他的權利在一盤游戲中只有一次,一但使用就不能再用。

秘密警察的特權:他可以直接殺死殺手,就像殺手殺死其他人一樣,但這種特權只能使用一次,一旦用過,秘密警察就和平民一樣。但要注意:在秘密警察沒有使用特權之前,他是不能被殺手殺死的,即使殺手在殺人過程中指到了秘密警察,天亮後他也不會死;但如果秘密警察用過權利後,他就可以被殺。秘密警察不管是否使用過特權,都有可能被大家冤枉死。

醫生職責:醫生可以每回合救一個人,作為醫生,必須有敏銳的觀察力,判斷本輪誰會被殺(也有可能是自己),然後救出該人(也有可能救自己)。醫生是站在警察這一邊的,一個好的醫生會讓殺手郁悶得要死。

某一輪沒有人死亡:一般來說,經過一輪後,總會有人被殺,但3.0版的殺人游戲會出現天亮後沒人死亡的情況。為什麼呢?可能有2種結果:醫生救活了被殺的人或者殺手剛好殺到沒有使用過特權的秘密警察。碰到這樣的情況,游戲直接進入下一輪。

某一輪有2個人同時死亡:這在以前的版本中也不會出現,其實很簡單,一個人被殺手殺死,另一個殺手被秘密警察殺死。這種情況很正常,游戲像平常一樣繼續就行了,只是秘密警察肯定已經使用特權了。

某一輪有1個人死亡:雖然這是以前的殺人游戲最普通的情況,但3.0版本略有不同。除了殺手殺死一個人的情況外,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殺手殺的人沒死而秘密警察殺了一個殺手,所以,假如天亮後法官宣布某個殺手死了的時候,殺手千萬不要奇怪,這是有可能的。

殺手使用要點:這次殺手更為艱難,除了要應付警察,還要應付醫生和秘密警察,玩3.0的殺人游戲,或許你會發現,最討厭的也許不是警察,而是醫生。由於警察、醫生和秘密警察都是站在正義一方的,所以殺手殺人的時候要以這3種身份的人為首要目標。

醫生使用要點:很簡單,每一輪盡量分析判斷誰會被殺,然後救出他,同時在激烈的辯解中保持自己不要被大家冤枉死。

秘密警察使用要點:警察終於可以殺人了!由於秘密警察在使用特權前不會被殺,所以特權成為他的"護身符",不要輕易使用,至少第一輪不要使用。秘密警察不像殺手可以每一輪殺人,他只有一次機會,所以,他必須謹慎把握這次機會,確定了誰是殺手,或者把握較大時一擊必中。往往越到最後思路越明晰,秘密警察使用特權的成功的把握就越大。但也要注意,秘密警察也會被冤枉死,一旦你還沒有使用特權而被大家冤枉死的時候,你就後悔莫及了!

警察使用要點:記住,醫生和秘密警察是站在正義一方的,其餘一樣。

人數:由於正義方多了2個,所以警察會比殺手少1-2個,以13人為例,可以設3個殺手、2個警察、1個醫生、1個秘密警察、6個平民。

勝負:所有殺手死亡,則警察勝;警察、醫生、秘密警察全部死亡,殺手勝;所有平民死亡,殺手勝。

v4.0版(屬於不甘寂寞高手玩的更bt的版本,引入了狙擊手、森林老人和花蝴蝶的角色,十幾個人竟有7種角色,想玩的hight不是那麼容易的)游戲人員配置:法官1名,花蝴蝶1名,狙擊手1名,醫生1名,警察1名,森林老人1
名,殺手3名,平民3~5名(平民5名之後 殺手與平民可按1:1比例可
繼續增加)例如:殺手4名,平民6名;殺手5名,平民7名等
1、發牌
法官選定13張牌(1張大王,1張小王,1張J,1張Q,1張K,3張A,5張其它牌),
規定大王為花蝴蝶,J為狙擊手,Q為醫生,小王為森林老人,A為殺手,K為警察,其它
為平民。法官洗過牌後將牌順序發給參與者,參與者看到自己的牌後將牌收好,不許
給他人看。(如有人看到他人的牌,則法官應重新發牌。)

2、天黑階段
法官宣布"天黑",所有人都必須低頭閉眼,不許喧嘩做手勢。

A)確定所有人都閉眼後,法官宣布"花蝴蝶出動",則拿到大王牌的花蝴蝶抬
頭睜眼,然後抱一個人。法官必須確定花蝴蝶所抱的人
後才可宣布"花蝴蝶回去",在法官宣布"花蝴蝶回去"之前花蝴蝶不可提前閉眼。
注意:花蝴蝶一夜只許抱一人,且不能抱自己。

B)確定花蝴蝶閉眼之後,法官宣布"狙擊手出動",拿到J的參與者抬
頭睜眼,然後狙死一個人。法官必須確定狙擊手所狙的人
後才可宣布"狙擊手回去",在法官宣布"狙擊手回去"之前狙擊手不可提前閉眼。
注意:狙擊手一夜只許狙一人,可以狙自己。

C)確定狙擊手閉眼之後,法官宣布"醫生出動",拿到Q的參與者抬
頭睜眼,然後扎一個人。法官必須確定醫生所扎的人
後才可宣布"醫生回去",在法官宣布"醫生回去"之前醫生不可提前閉眼。
注意:醫生一夜只許扎一人,可以扎自己。

D)確定醫生閉眼後,法官宣布"殺手出動",則拿到殺手牌的殺手抬
頭睜眼,相互認識一下,然後協調意見殺死一人。法官必須確定殺手所殺的人
後才可宣布"殺手回去",在法官宣布"殺手回去"之前殺手不可提前閉眼。
注意:殺手一夜只許殺死一人,可以自殺。

E)確定殺手都閉眼之後,法官宣布"警察出動",拿到警察牌的參與者抬
頭睜眼,然後驗證一個人。法官在確定警察指向的參與者之後才可告知答案,
如果是殺手,則法官點頭,除了殺手之外的任何人,包括平民和其他特殊身份
,法官均搖頭。(特別的,如果警察驗證的是花蝴蝶所抱之人,法官不給警察
任何提示信息)法官在確定警察看到自己的答案之後才可宣布"警察回去",
在法官宣布"警察回去"之前警察不可提前閉眼。注意:警察一夜只能驗證一
人的身份。

F)確定警察都閉眼之後,法官宣布"森林老人出動",拿到小王的參與者抬
頭睜眼,然後禁言一個人。法官必須確定森林老人所禁言的人後才可宣布"森林
老人回去",在法官宣布"森林老人回去"之前森林老人不可提前閉眼。
注意:森林老人一夜只許禁言一人,可以禁言自己。

C)確定森林老人閉眼之後,法官宣布"天亮了",所有參與者抬頭睜眼,進
入天亮階段。

3,天亮階段
法官宣布"天亮"之後,所有人都必須抬頭睜眼,不許喧嘩做手勢。

A)計算結果:
花蝴蝶如被殺,被狙,被扎針,被禁言,花蝴蝶所抱的人與花蝴蝶受到相同影響。
花蝴蝶所抱的人所受到的一切被殺,被狙,被扎針,被禁言效果無效。
如果被狙或者被殺的人被醫生扎針,則此人不死。如果某人沒有被狙或者被殺,
但是被醫生扎針,則此人被扎空針,記錄下每人累計空針。如果一個人既被扎
又被狙,則即使醫生扎針,此人仍死亡。如某人累計兩針空針,則死亡。

B)法官宣布夜裡被殺,被狙,被累計兩針空針的人死掉。被禁言的人不允許
說話。然後由死掉的參與者從法官位置開始順序(第二輪變為逆序,第三輪再為
順序,以此類推)留遺言。死者無論怎麼身份均可留遺言(包括殺手)死者留完
遺言請說over,以便於游戲繼續進行。然後死去的人退出遊戲,成為旁觀者。

C)確定死者遺言完畢後,法官宣布"辯護開始",從最後一個遺言死者同序
下一人開始辯護,(首輪為順序,次輪為逆序,依此類推),辯護完的人立即投票
依次進行,直到最後遺言死者上一家辯護並投票完畢,辯護階段才算正式結束。
每個人都必須投一個人,可以投自己。

E)票數最多的人被投死。如票數最多的人為2人或2人以上,則本輪白天不死人。
如果被投死的人是殺手,法官則宣布"殺手被投死,沒有遺言",然
後進入天黑階段,重復天黑階段的程序。被投死的人如果不是殺手,則法官宣
布"好人被投死,請留遺言",被投死的好人留完遺言法官宣布進入"天黑階
段",重復天黑階段的程序。

4、游戲結束
殺手勝利條件:所有特殊身份(包括花蝴蝶、狙擊手、醫生、警察、森林老人)
全部死掉,或者殺手人數不少於非殺手人數,則殺手獲勝。
好人勝利條件:所有殺手均死掉。
平局:最後1個或幾個殺手與最後1個或幾個特殊身份夜裡同時死光,則平局。

殺人游戲發布5.0版本!

前面4個版本我就不說了。大家都知道了。網上隨便搜搜殺人游戲就搜到了。
但是發明4.0的人其實有點很傻.就是它想到了增加角色,卻沒有想到增加每個人手裡的牌.

所以5.0版本絕對是集以上4個版本的精華之精華存在的.另外我的講述也是歷史上最清楚的殺手游戲的講述哦:)大家看了我的,相信就都會玩了。
希望大家都知道,這個5.0是上海的小姑娘發明出來的:)學校是SIFT。哈哈。為學校增增光。轉貼的人這段都不許刪哦。 5.0的特色是角色簡單,但是人性復雜。讓每個人有雙重身份。
另外建議法官要做筆錄。
好了,開始說說吧。
角色:
首先,為了保持殺手游戲的簡單明了,5.0版本保留了以下的角色,其餘取消
1、法官——大怪
2、花蝴蝶——小怪
3、殺手——J
4、醫生——Q
5、警察——K
6、秘密警察——A
7、殺手混入警察的卧底——黑桃7(間諜是007嘛)
8、平民——其餘牌(一般為2~6)

角色功能:
法官——法官的任務就是維持整個游戲。保持完全公平,不偏袒任何一方。維持這個原則就可以。不能多說一句話就太誇張了:)我們的法官經常說:「啊,我提示一下,這副牌很怪的。」然後我們會大笑。
法官雖然不參加游戲,但是他是唯一知道真相的人,做法官也很有意思。

花蝴蝶——花蝴蝶是4.0版本的一個亮點。具體來說就是它每次可以抱走一張牌。我們的規定是:1、它抱走的牌如果正好被人殺了,那就是白殺了,就是等於沒死。2、如果它抱走牌的時候自己被殺了,那麼它這張牌即小怪和它抱走的牌同時死。3、它可以不抱牌,則不產生影響。4、如果它抱走的恰好是殺手牌,那麼殺手殺人無效。
花蝴蝶好玩的地方就是,它讓整個場面變得很多樣化,比如沒人死,你說不清楚到底是花蝴蝶救了還是醫生救了。花蝴蝶自己也在一次次的抱人中盡快揣摩推算到底誰是殺手。

殺手——殺手安排了數個,例如有3個殺手。那麼他們可以用眼神手勢共同決定到底殺誰,死一張牌,還是死二張牌,還是死三張牌。然後殺手挨個向法官示意要殺誰,比如都是1號牌,那麼其實最後只有死了一個人。如果殺手一和殺手二示意殺1號牌,而殺手三示意殺2號牌,殺手三又恰被花蝴蝶抱走了,那麼最後死的也是一個人。等等。大家可以自己揣摩其中奧妙。
做殺手是很有樂趣的。在必要的時候,要把自己手上的另一張殺掉。這樣大家就覺得你很冤枉,在民意表決時,你就不會被踢下場。另外,要和自己的殺手搭檔配合默契,同時,你還要想辦法保證你的卧底的安全。

醫生——顧名思義就是救人的。這里要有一點注意,醫生救錯人是不會有任何副作用的。不會有什麼空針的說法。這是為了保持一個平衡,不要死太多人。也不給醫生過大的權利。因為這里會有雙重身份的人,如果他又是殺手,又是醫生。醫生又能殺人……後果我就不說了。
醫生每輪會救一個人,如果他是剛好被殺手殺了的人,那麼他復活。如果醫生牌被花蝴蝶抱走,那麼他救不活人。當然,醫生可以救自己。
做醫生的樂趣在於你可以救好人,但是如果你的另一張牌是殺手,那麼你就總是救錯人:)或者也可以迷惑迷惑別人。好的正義的醫生,是可以猜到殺手殺誰的,於是每盤都沒人死……這對殺手來說,無疑是致命的刺激。

警察——正義的象徵。警察不像殺手可以交流,他們不能一起睜開眼睛,只能分別睜開眼睛,然後向法官確認誰是殺手。這個首先是警察的難度一。其次就是警察知道了誰是殺手,也不能把它糾出來,你只能心知肚明。然後盡力保持警察牌不死,還要在公眾選舉時說服別人去把殺手給殺了。當然,警察也要猜測誰是秘密警察,秘密警察是可以幫助警察的,但是警察和秘密警察之間,是誰都不知道誰的。就會有可能秘密警察把警察給殺了……所以秘密警察有2個。
同時,警察內部也要知道,比如設有3個真警察,但是在游戲時有4個人睜開眼睛,大家都知道有一個人是卧底。這個時候你要判斷誰是卧底。所以你在向法官確認是不是殺手時,也可以指向自己的夥伴。卧底屬於特殊的殺手。

卧底——剛才說了,卧底屬於特殊的殺手。它是殺手這個陣營的,那是當然。但是由於它表面上還是警察,所以它不能殺人,這就是它的特殊性。而且再第二輪後,殺手睜開眼睛時,它也不能一起睜開。也不能和殺手們商量。
卧底就是混淆警察視聽,讓警察在盡量長的時間里猜不出它,以保存殺手的力量。如果最後只有卧底活著,那麼勝利屬於殺手。所以卧底也是殺手的重要的一分子力量。
做警察卧底的感覺,恐怕只有無間道的劉德華才知道了,所以你們去問他吧:)

桌面上此時有7位玩家的14張牌。次序不能更換,法官為其順時針編號1~14牌位號,公示。(這是為了後面方便殺手警察醫生的動作,直接做數字示意法官牌位號就可以。法官也可以適當做記錄,這樣玩起來就清楚了)
第一輪:
法官說:天黑了,大家閉上眼睛。
大家都閉上了眼睛。
法官說:花蝴蝶睜開眼睛。
摸到小怪的人睜開眼睛,並示意法官花蝴蝶是哪張牌。法官記錄花蝴蝶牌位號。
法官說:花蝴蝶閉上眼睛,秘密警察睜開眼睛。
兩位摸到A的秘密警察睜開眼睛,並示意法官他的秘密警察是哪張牌。同時法官做手勢為其順時針編號1和2。法官記錄秘密警察牌位號。
法官說:秘密警察閉上眼睛,警察睜開眼睛,卧底也要睜開眼睛。
2個警察睜開眼睛,同時,卧底也要睜開眼睛,並示意法官他們的警察或是卧底是哪張牌。同時法官做手勢給你順時針編號1、2和3。法官記錄警察牌號和卧底牌號。(假設這盤的警察3是假的)
法官說:警察閉上眼睛,卧底還是睜開眼睛,殺手睜開眼睛看看誰是卧底。
殺手睜開眼睛,法官手示意誰是卧底。並示意法官他們的殺手是哪張牌。法官記錄殺手牌號。
法官說,殺手和卧底都閉上眼睛,醫生睜開眼睛。
醫生睜開眼睛,並示意並示意法官他們的醫生是哪張牌,法官順時針為醫生編號1和2,記錄醫生牌號。 2006-09-09 13:04:01 來自: babablue@blue(隱的很)
v1.0版是最初的版本(只有殺手沒有警察):10-20個人大家坐在一起圍成圈,然後通過抽撲克牌或者其他什麼決定一個人做法官主持游戲,2-3人做殺手,其他的都是好人。然後游戲就開始了。首先大家閉眼,然後殺手都睜開眼睛,決定殺一個人,被殺的人就退出遊戲了。接著大家睜眼開始討論誰會是殺手,經過一番公決後選出一人,然後將嫌疑人處決——無論最後證實他是好人或者殺人。接著再開始第二輪殺人,討論,處決嫌疑人,如果最終殺手殺死了所有的好人,那麼殺手獲勝;相反如果好人們找出所有的殺手那麼好人便獲得的勝利。

v2.0版(引入了警察的概念,細分為京殺和滬殺兩個流派):參加人數以10人---20 人范圍較好,最佳人數12--16人,另設法官一名。道具:和人數相等的撲克牌,或任何有不同標記物,很多場合以名片代替。示例:參加游戲人數共13人,選其中1人做法官。由法官准備12張撲克牌。其中3張A,6張為普通牌,3張K。眾人坐定後,法官將洗好的12張牌交由大家抽取。抽到普通牌的為良民,抽到A的為殺手,抽到K的為警察。自己看自己手裡的牌,不要聲張不要讓其他人知道你抽到的是什麼牌。
抽牌結束後,法官開始主持游戲,眾人要聽從法官的口令,不要作弊,作弊的結果只能使你自己得不到游戲的樂趣,而不會影響大家。
法官說:黑夜來臨了,請大家閉上眼睛睡覺了。此時只有法官一人能看到大家的情況,等都閉好眼睛後。
法官又說:殺手掙開眼睛,可以出來殺人了。聽到此命令後,只有抽到黑色牌的三個殺手可以掙開眼睛,三殺手此時可以互相認識一下,成為本輪游戲中最先達成同盟的群體。並由任意一位殺手示意法官,殺掉所有在座閉眼中的任意一位。(在此過程中,法官應該以手拍擊桌面,掩飾其它動靜和聲音)法官看清楚後說:殺手閉眼。(稍後說)警察掙開眼睛。抽到王牌的警察可以掙開眼睛,相互認識一下,並可以懷疑閉眼的任意一位為殺手,同時看向法官,法官可以給一次暗示(點頭 yes搖頭no)。完成後法官說:所有人閉眼,(稍後說)天亮了,大家都可以掙開眼睛了。
待大家都睜開眼睛後,法官宣布誰被殺了,此良民為第一個被殺之人,同時法官宣布讓大家安靜,聆聽被殺者的遺言。被殺者現在可以指認自己認為是殺手的人,並陳述理由。遺言說罷,被殺者本輪游戲中將不能夠再發言。法官主持由被殺者身邊一位開始任意方向挨個陳述自己的意見。
意見陳述完畢後,會有幾人被懷疑為殺手。被懷疑者可以為自己辯解。由法官主持大家舉手錶決選出嫌疑最大的兩人,並由此二人作最後的陳述和辯解,再次投票後,殺掉票數最多的那個人。被殺者如是真正的兇手,不可再講話,退出本輪游戲。被殺者如不是殺手,可以發表遺言及指認新的懷疑對象。
在聆聽了遺言後,新的夜晚來到了。又是兇手出來殺人,然後警察確認身份,然後又都在新一天醒來,又有一人被殺。繼續討論和殺掉新的被懷疑對象。
如此往復,兇手殺掉全部的警察即可獲勝,或殺掉所有的良民亦可獲勝。警察和良民的任務就是盡快的抓出所有的兇手獲勝。然後開始新一輪的游戲。

v3.0版(引入醫生和秘密警察):醫生使用方法:在每一輪殺手殺完人,警察指認完後,就該醫生睜眼,然後醫生救人,醫生可以隨意指一個人,被指的人如果剛好是被殺的,則此人被醫生救活,然後醫生閉眼,隱藏起來。注意:醫生每一輪可以救一個人,可以救自己。醫生有可能被殺手殺死,也有可能被大家冤枉死。

秘密警察使用方法:醫生救完人後,到秘密警察睜眼。此時法官會問秘密警察"你是否需要使用權利?",秘密警察可以選擇使用或不使用,如果使用,則指一個人,如果被指的人是殺手,則該殺手被秘密警察殺死,如果被指的人不是殺手,則沒有任何效果。不過秘密警察是否指對人,他的權利在一盤游戲中只有一次,一但使用就不能再用。

秘密警察的特權:他可以直接殺死殺手,就像殺手殺死其他人一樣,但這種特權只能使用一次,一旦用過,秘密警察就和平民一樣。但要注意:在秘密警察沒有使用特權之前,他是不能被殺手殺死的,即使殺手在殺人過程中指到了秘密警察,天亮後他也不會死;但如果秘密警察用過權利後,他就可以被殺。秘密警察不管是否使用過特權,都有可能被大家冤枉死。

醫生職責:醫生可以每回合救一個人,作為醫生,必須有敏銳的觀察力,判斷本輪誰會被殺(也有可能是自己),然後救出該人(也有可能救自己)。醫生是站在警察這一邊的,一個好的醫生會讓殺手郁悶得要死。

某一輪沒有人死亡:一般來說,經過一輪後,總會有人被殺,但3.0版的殺人游戲會出現天亮後沒人死亡的情況。為什麼呢?可能有2種結果:醫生救活了被殺的人或者殺手剛好殺到沒有使用過特權的秘密警察。碰到這樣的情況,游戲直接進入下一輪。

某一輪有2個人同時死亡:這在以前的版本中也不會出現,其實很簡單,一個人被殺手殺死,另一個殺手被秘密警察殺死。這種情況很正常,游戲像平常一樣繼續就行了,只是秘密警察肯定已經使用特權了。

某一輪有1個人死亡:雖然這是以前的殺人游戲最普通的情況,但3.0版本略有不同。除了殺手殺死一個人的情況外,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殺手殺的人沒死而秘密警察殺了一個殺手,所以,假如天亮後法官宣布某個殺手死了的時候,殺手千萬不要奇怪,這是有可能的。

殺手使用要點:這次殺手更為艱難,除了要應付警察,還要應付醫生和秘密警察,玩3.0的殺人游戲,或許你會發現,最討厭的也許不是警察,而是醫生。由於警察、醫生和秘密警察都是站在正義一方的,所以殺手殺人的時候要以這3種身份的人為首要目標。

醫生使用要點:很簡單,每一輪盡量分析判斷誰會被殺,然後救出他,同時在激烈的辯解中保持自己不要被大家冤枉死。

秘密警察使用要點:警察終於可以殺人了!由於秘密警察在使用特權前不會被殺,所以特權成為他的"護身符",不要輕易使用,至少第一輪不要使用。秘密警察不像殺手可以每一輪殺人,他只有一次機會,所以,他必須謹慎把握這次機會,確定了誰是殺手,或者把握較大時一擊必中。往往越到最後思路越明晰,秘密警察使用特權的成功的把握就越大。但也要注意,秘密警察也會被冤枉死,一旦你還沒有使用特權而被大家冤枉死的時候,你就後悔莫及了!

警察使用要點:記住,醫生和秘密警察是站在正義一方的,其餘一樣。

人數:由於正義方多了2個,所以警察會比殺手少1-2個,以13人為例,可以設3個殺手、2個警察、1個醫生、1個秘密警察、6個平民。

㈣ 有關殺人游戲

據稱,「殺人游戲」是在1999年由矽谷歸國的留學生第一次傳到上海的,而後於該年年底在一次IT界的媒體見面會上傳到了北京,從此開始了它在全國中大型城市年輕人中的傳播之旅。2000年開始游戲在上海、北京、廣州等大城市的一些公關公司、記者圈、IT行業及演藝圈等逐漸成了活躍氣氛、交識朋友的一種新的方式,並通過一切網路論壇在一定范圍內掀起了一股不小的熱潮。
現在很多公司、朋友和交際圈裡都在流行這種益智健康的推理游戲,熱忠於殺人的玩家們認為通過玩殺人游戲
-能鍛煉人的觀察能力、邏輯能力、想像力、判斷力、口才、表述能力、心理素質及表演能力;
-能培養團隊精神、活躍團體氣氛、增進團隊成員的感情交流、提高凝聚力;
-提高人的語言表達能力,提高人的判斷能力,相當於一場激烈的辯論會;
-交識朋友,可以和各種職業、各種類型的人結交朋友,通過游戲了解對方的性格特點並藉助游戲中的交流加深彼此間的了解;
-將休閑與益智完美的結合到了一起;
-「彷彿回到了童年時的捉謎藏」,輕松又刺激;
-能夠客觀地認識到現實中的公平與不公平。
因為游戲中每個人的言行舉止都是虛虛實實的,一局游戲中會有很多線索、很多邏輯存在。所以,如何在千絲萬縷中找到最真實的那一條就需要玩家高超的綜合水平了。因為每次參加游戲的玩家各不相同,每個人的性格、游戲風格不同,甚至於同一個人在每局游戲中因身份不同或環境不同而表現得千差萬別,要玩好游戲確實不是一件易事!
但這也正是游戲最吸引人的地方。或許游戲本身並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通過為玩好游戲而努力觀察、分析、推理、辯護及表演的過程,能提高每個人在與人交往或看待事物時的綜合能力!
希望本游戲能給各位玩家帶來一些健康有益的幫助。

那麼殺人游戲怎麼玩的呢?
「殺人」游戲的玩法非常簡單,以撲克牌為身份標志,最少7個人,多做可以20幾個人一起完。大家圍坐一圈,並選出1個人為法官,由法官洗牌,洗好牌後交由大家抽取。K代表警、J代表匪、其他的牌都代表水民。確認自己手裡的牌,不要聲張不要讓其他人知道你抽到的是什麼牌。
按照游戲人數的不同游戲中殺手和警察的數量也不同,7人是1警1匪,8人~11人是2警2匪,12人~15人是3警3匪。。。以次類推,警和匪加起來的總數為小於等於游戲中人數的一半。
法官宣布:「天黑請閉眼」這時候所有游戲的人都要閉眼,此時只有法官一人能看到大家的情況。
法官說:殺手,睜眼殺人。
到此命令後,所有抽到J的即殺手,睜開眼睛,殺手此時可以互相認識一下,成為本輪游戲中最先達成同盟的群體。殺手統一意見後示意法官,殺掉所有在座閉眼中的任意一位。
法官看清楚後說:殺手閉眼。這時候所有殺手立刻閉眼。一輪黑夜中只可以殺死一人。
接著法官說:「警察,睜眼驗人。」
所有拿K的即警察,睜開眼睛互相認識一下,然後統一意見驗一個懷疑的人,並讓法官看到,法官確認後,會給警察打一個手勢來說明驗的這個人是不是匪。大拇指朝上代表被驗的人是匪,朝下代表被驗的人不是匪。一輪黑夜中只可以驗一個人。
最後法官說:「警察閉眼,天亮了,所有人睜眼。」
待大家都睜開眼睛後,法官宣布誰被殺了,此良民為第一個被殺之人,同時法官宣布讓大家安靜,聆聽被殺者的遺言。被殺者現在可以指認自己認為是殺手的人,並陳述理由。遺言說罷,被殺者本輪游戲中將不能夠再發言。
意見陳述完畢後,會有幾人被懷疑為殺手。被懷疑者可以為自己辯解。由法官主持大家舉手錶決選出嫌疑最大的兩人,並由此二人作最後的陳述和辯解,再次投票後,殺掉票數最多的那個人。被殺者如是真正的兇手,不可再講話,退出本輪游戲。被殺者如不是殺手,可以發表遺言及指認新的懷疑對象。
在聆聽了遺言後,新的夜晚來到了。又是兇手出來殺人,然後警察確認身份,然後又都在新一天醒來,又有一人被殺。繼續討論和殺掉新的被懷疑對象。
如此往復,兇手殺掉全部的警察或平民即可獲勝。而警察和良民的任務就是盡快的抓出所有的兇手獲勝。
殺手千方百計充好人,賊喊捉賊,假仁假義,迷惑平民;而警察就是責無旁貸地抓住殺手,伸張正義。整個游戲中只有1人心知肚明,那就是法官,可是法官不能吐露半字真言。游戲最終是正義戰勝邪惡,還是壞人終究得逞,全憑游戲者的運氣和經驗。

㈤ 殺人游戲怎麼玩

殺人游戲的規則其實一共有兩種版本,復雜版的和簡單版的。在這里我們先來說復雜版本的。參加人數以10人---20人范圍較好,最佳人數12--16人,另設法官一名。道具:和人數相等的撲克牌,或任何有不同標記物,很多場合以名片代替。示例:參加游戲人數共13人,選其中1人做法官。由法官准備12張撲克牌。其中3張A,6張為普通牌,3張K。眾人坐定後,法官將洗好的12張牌交由大家抽齲抽到普通牌的為良民,抽到A的為殺手,抽到K的為警察。自己看自己手裡的牌,不要聲張不要讓其他人知道你抽到的是什麼牌。

抽牌結束後,法官開始主持游戲,眾人要聽從法官的口令,不要作弊,作弊的結果只能使你自己得不到游戲的樂趣,而不會影響大家。

法官說:黑夜來臨了,請大家閉上眼睛睡覺了。此時只有法官一人能看到大家的情況,等都閉好眼睛後。

法官又說:殺手掙開眼睛,可以出來殺人了。聽到此命令後,只有抽到黑色牌的三個殺手可以掙開眼睛,三殺手此時可以互相認識一下,成為本輪游戲中最先達成同盟的群體。並由任意一位殺手示意法官,殺掉所有在座閉眼中的任意一位。(在此過程中,法官應該以手拍擊桌面,掩飾其它動靜和聲音)法官看清楚後說:殺手閉眼。(稍後說)警察掙開眼睛。抽到王牌的警察可以掙開眼睛,相互認識一下,並可以懷疑閉眼的任意一位為殺手,同時看向法官,法官可以給一次暗示(點頭yes搖頭no)。完成後法官說:所有人閉眼,(稍後說)天亮了,大家都可以掙開眼睛了。

待大家都睜開眼睛後,法官宣布誰被殺了,此良民為第一個被殺之人,同時法官宣布讓大家安靜,聆聽被殺者的遺言。被殺者現在可以指認自己認為是殺手的人,並陳述理由。遺言說罷,被殺者本輪游戲中將不能夠再發言。法官主持由被殺者身邊一位開始任意方向挨個陳述自己的意見。

意見陳述完畢後,會有幾人被懷疑為殺手。被懷疑者可以為自己辯解。由法官主持大家舉手錶決選出嫌疑最大的兩人,並由此二人作最後的陳述和辯解,再次投票後,殺掉票數最多的那個人。被殺者如是真正的兇手,不可再講話,退出本輪游戲。被殺者如不是殺手,可以發表遺言及指認新的懷疑對象。

在聆聽了遺言後,新的夜晚來到了。又是兇手出來殺人,然後警察確認身份,然後又都在新一天醒來,又有一人被殺。繼續討論和殺掉新的被懷疑對象。

如此往復,兇手殺掉全部的警察即可獲勝,或殺掉所有的良民亦可獲勝。警察和良民的任務就是盡快的抓出所有的兇手獲勝。然後開始新一輪的游戲。

以上便是復雜版本殺人游戲的規則,簡單版本的與其比起來主要的區別就是去掉了警察這個角色,使得整個游戲只剩下了殺手和好人兩種對立的角色。如果你兩種版本的規則都玩過的話,你就會發現這兩種版本各有各的風味。

先來說簡單版本,也就是沒有警察的版本。一般來說,在這種游戲規則下,殺手是很容易得逞的,原因很簡單,一個殺手只要能夠聰明的幹掉所有有威脅的好人(比如高手或者發現了真相的好人),然後混在剩下的幾個無知的好人堆中便可以輕易的完成任務。當然也正是這個原因,所以好人為了能夠盡早的發現兇手,往往會試圖去充分挖掘所有被忽視的信息,而這往往會大大的延長討論的時間。在筆者經驗中,十五個人左右的一局游戲,玩上個一個半小時到兩個小時是相當常見的事情。

接著說的自然就是復雜版本了,因為增加了警察這個角色,局面一下子改變,殺手的游戲難度一下子變大了,因為警察每輪都可以要求法官告知任意一個懷疑對象的身份,大大增加了警察擁有的信息量。在游戲剛開始,還有十多個好人的情況下,這條規則的優勢還不明顯,警察只能依靠自己的發言來影響局勢的發展,而這在警察身份未知的情況下往往是無力的。但是當游戲進行到後半程,只剩下六七個參與者的時候,由於警察已經知道了許多人的身份,並且在最後的表決中有著較大的權重甚至可以左右表決的結果,即使警察並不屬於高手甚至是庸手也可以很容易的判斷出殺手並將他處死。這也就意味著,游戲越進行到後面,殺手被發現的可能越大。這也就強迫著殺手盡快找出警察,因為根據規則所有的警察被殺死了,游戲也就結束了,這樣殺手也就勝利了。但是,在實際游戲中,由於許多人都可以很順利的隱瞞自己警察的身份,所以殺手在絕大多數的游戲中都是以失敗告終的。當然殺手如果能夠靠亂猜便可以一開始便殺死所有的警察,那麼也是天數。

殺手的組織和個人分析

在殺人游戲中,殺手往往是參與者十分願意擔任的一個角色,這是為什麼呢?這必須從殺手這個角色談起。在殺人游戲中,殺手組成了一個十分嚴密的組織,這是毫無疑問的,這個組織的目標就是在保存自己的前提下暗殺光所有的好人。從某種角度來看,殺手實際上是一個十分脆弱無力的組織,因為它的成員一般只有2至3名,只佔總參加人數的10%,這也意味著這個組織的生命力相對較弱,只能經受起2-3次的減員,之後等待它的就是組織的覆滅。但為什麼仍舊有那麼多人對於這個組織樂此不彼並且在很多情況下能夠順利的完成組織的目標呢,這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殺手對於信息的掌握。如果我們仔細分析一下每一個參與者肯定知道和可以知道的信息,就可以發現大致分成兩類,一類是關於內群體的信息,包括自己的角色(這是個所有的參與者通過抽簽便可以知道的),關於同一組織其他成員的信息。另一類是關於外群體的信息,也就是其他兩個組織的成員信息。對於殺手而言,知道自己的角色,這是毫無疑問的;對於哪些是自己的同伴,這也可以通過一開始游戲殺手之間的互相熟悉知道;至於外群體的信息,殺手不能說完全知道,比如殺手就不知道誰是好人誰是警察,但是殺手處於一個半了解的過程,因為對他來說,除了殺手以外的所有人都是敵人,只要暗殺完所有的敵人就可以獲得勝利,從這一點來說,殺手至少部分了解外群體的信息,或者說除了殺手以外的所有人都是非本組織的這個信息唯獨對於殺手是有用的信息。

拋開信息優勢這一點因素,殺手組織在決策上也有著一定的優勢。正如前面所說的,殺手一般只有2-3人,也就是整個游戲中相對較小的一個組織。小固然意味著生命力較弱,但同時也意味著決策的便利性。特別是在兩名殺手的情況下,兩人群體的關系紐帶是最強的,再加上殺手之間互相知道自己的同伴是誰,所以殺手這個組織有著其他較大群體沒有的團結感和親密感,而這種團結感和親密感使得殺手殺人的決策來的十分的容易,在一般的有系中,殺手決定暗殺對象往往只需要殺手之間做一個最簡單的交流,便可以決定,即使遇上殺手之間意見相左的情況,往往也會有人主動放棄自己的意見,是的決策快速完成。而這種決策再加上殺手具有的直接殺人的權利,使得殺手在執行本組織目標的過程中是極其有效率的。

最後,還需要補充一點的就是,之所以很多時候高手做殺手的時候能夠玩出十分經典的游戲來,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殺手組織合理的分工,當然分工的前提就是明確了解內群體的相關信息。就筆者所遇到過的案例中,殺手之間的分工一般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大義滅親,一種是丟帥保車。先說第一種,這種情況下,往往是一名殺手在游戲的一開始便很主動很明顯的找出另一名殺手有意無意露出來的漏洞,並說服其他好人將其處決。而這一行為使得很多好人都願意相信這名大義滅親的殺手其實是好人,從而不再懷疑他,是的剩下的殺手能夠順利的活到游戲的後半程甚至結束,大大降低了殺手組織達成目標的難度。至於丟帥保車,一般會發生在一名高手和普通參與者擔任殺手的情況下。殺手往往會主動的擔任起所有的殺手任務,比如決定暗殺對象,混淆視聽欺騙好人等等,而其他的殺手暫時不履行殺手的職責,就像好人那樣等待,討論。當游戲進入到中後程的時候,高手勢必會遭到懷疑,畢竟它乾的事情太多了,多少總有些馬腳出來,這種情況下,高手並不要求自己能夠洗脫嫌疑活下去,而是要利用自己有限的時間步一個局,使得某一名好人看上去很想是高手的同盟者,這樣就可以在高手被殺之後,使得好人很自然的冤殺掉另外一個好人,為其他幾名殺後爭取寶貴的機會。

好人的組織和個人分析

很多時候,幾乎所有的參與者都不願意做好人,原因很簡單,因為好人很多時候是很無助的,是任人宰割的羊羔,雖然好人的人數是最多的,意味著好人這個組織的生命力是最強的。這一點,我們可以延續上面分析殺手的方法來進行分析。

作為好人,這個組織的首要目標便是在游戲還能進行之前找出兇手並將其處死。但是要完成這個人物卻是相當困難的一件事情,因為好人掌握的信息太少。在關於內群體的信息上,毫無疑問,好人知道的僅僅是自己的角色是好人,除此以外一無所知,至少在游戲剛剛開始的時候不可能知道自己的同伴是誰。至於外群體,再不知道內群體的具體信息的時候,那關於外群體的信息更是無從得知的了。這也就意味著,雖然好人是一個組織,而且這個組織的確存在,但是在實際的游戲,好人往往是以個人的身份出現的。而這也就意味著好人組織中的任意一個好人對於即使真是好人的同伴一般也是抱著不信任態度去分析對方的發言的,再加上的確有殺手混在其中混淆視聽,這就直接了好人這個組織在執行目標的效率,這一點我們從好人在討論誰是殺手嫌疑犯那冗長的討論過程中可以看出。

所以,在實際的游戲過程中,對於好人來說達成目標的首要手段便是找出同盟者,也就是通過邏輯判斷來間接了解到關於內群體的大部分信息,並以此來使得組織的運轉更為高效,從而能夠更快的達成目標。

警察的組織和個人分析

警察是僅在殺人游戲復雜版本中出現的角色,而警察這個組織嚴格意義上來說,其實是好人這個組織的子組織。還是沿用原來的方法來分析警察這個組織。

警察這個組織的目標相對多了一些,除了最基本的生存之外,首先的目標便是通過自己詢問法官的特權盡快的得到確切的某些參與者的身份特徵,使得對於誰是殺手的判斷更為准確,其次便實在好人的決策過程中利用語言的技巧影響其他的好人(警察不允許也不能直接告訴好人它的詢問結果,因為這樣等於直接暴露了自己,導致下一輪被殺手暗殺),使得大家能夠按照警察所了解的信息進行表決,也就是提高好人這個組織決策的效率。

首先我們來看警察這個組織關於內群體的信息,和殺手一樣,警察對於這些信息是完全了解的,既了解自己的角色,也知道自己的同伴是誰。

至於外群體的信息,和殺手一樣,警察知道的比好人多,但也不是完整的外群體信息,但是不完整的程度與殺手不同。殺手對於外群體信息的了解范圍較廣,實際上也就是全部,但是程度較弱,它只能知道其他人都是自己的敵對者,但究竟是好人還是有著致命威脅的警察,這就無從得知了。而警察則恰恰相反,由於警察必須通過一輪輪的詢問才能夠得知信息,所以一般情況下他不可能知道所有人的外群體信息,但是他知道的信息卻是最精確的,它可以清楚的知道某個人是好人還是殺手。這對於警察的判斷也是十分有用處的,而且這些信息可以通過警察的被殺(無論是暗殺或者冤殺)間接的告訴好人,使得好人能夠得知額外的消息,加快決策的效率。

當然,也正因為警察知道許多額外的信息,所以他們往往是比較危險的。一旦他們的表現過於顯眼,使得殺手懷疑他們的身份而痛下殺手的話,很有可能就會導致游戲的快速結束。所以在完成目標的過程中,如果有利的保護自己,這對於警察來說是十分關鍵的一件事情。

殺手、好人、警察的模擬對象

三種角色分別模擬的對象是什麼呢?還是先來說殺手,殺手模擬的實際上是這個社會中的統治階級(因為殺人游戲是從矽谷傳進來的,所以他模擬的實際上是西方社會,這里首先說明。),就像殺手要殺好人那樣,統治階級與被統治階級是對立。而且就像殺手的人數較少那樣,統治階級在實際的社會中比例也是較少的,甚至比起殺手在游戲中的比例來更小,但是殺手卻是相當強大的,它有著隨意殺人的權利,就像它模擬的統治階級憑借國家機器的威力有著隨意處死國家成員的權利,而且這種權利是不可抗拒的。更為重要的在於,殺手在游戲的過程中始終在竭力隱瞞自己的身份,並且使自己的意見成為好人們決策的結果,這一點實際上恰恰就是馬克思講到的統治階級的"虛假意識"。至於好人,實際上模擬的對象就是普通的被統治階級。好人的人數是眾多的,但是好人卻又是無力同時無知的,就像在一個國家中被統治階級的人數那樣,好人竭力要認清出殺手的真實面目,但卻又往往是以失敗告終的,而現實中的被統治階級往往亦是如此。那麼警察呢,可以說他模擬的就是被統治階級中的先知者,也就是革命者。他們的人數同樣是很少的,和殺手相比,在力量上同樣是弱小的,但是在信息上卻是勢均力敵甚至更有優勢的,但是他們卻必須利用自己的言語去影響眾多的好人,而不能強迫他們怎麼做。而在這個過程中,稍有明顯的舉動就會招來殺手的暗殺,這就像諸多的革命者革命未成便已經光榮就義那樣。

總結

說是總結,其實和上面說的內容關系不大,因為這里要談的問題是一些敏銳的媒體(比如最近一期的《新周刊》)已經關注到的問題,那就是殺人游戲的參與者的倫理學問題。正像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心理學的沙蓮香教授所說的那樣,殺人游戲是游戲,不要太較真,但是僅僅把它看作是游戲又十分危險。因為在殺人游戲的過程中,參與者往往都是熟悉的人,然而殺人游戲卻恰恰是在這種真實的人際關系中表演不真實的人際關系。無論平常是多麼純真善良誠實的人,一旦在殺人游戲中扮演到殺手的角色的時候,都要竭力隱瞞自己的身份,想盡一切辦法除去有威脅的好人,最終殺光所有的人。於是有人便在那裡質疑,殺人游戲是否會是在宣揚人性的一種惡。

對於這個問題,筆者認為有些人太過於敏感了,或者說是殺人游戲的名字起得不好。就因為游戲的名字叫做殺人,殺手的任務是殺人,所以很多人便將游戲的過程和社會現實中血腥丑惡的真實的殺人聯想在了一起,因為討厭殺人這種丑惡的行為,進而也同時對殺人游戲持保留的態度。其實就像筆者在文章的一開始就說到的那樣,殺人游戲其實就是一個票選的過程,好人投票確定哪一名參與者將被作為嫌疑犯處決是一種民主的表決過程,殺手之間決定將哪一個人暗殺也是一種小范圍的民主表決活動,至於殺手這個組織暗殺某個參與者,實際上是一種一票否決形式的票選活動,殺人是游戲的形式,票選才是游戲的實質。而票選恰恰是現代民主制度最毋容質疑的表現形式,如果因為殺人游戲中好人經常殺錯人而進而探討民主制度的某些缺陷那倒是順其自然的事情,可是要因為這種票選制度便說殺人游戲不好,未免武斷了一些。
至於很多人同樣攻擊的一個過程--殺手竭力隱瞞身份欺騙好人的行為是否在宣揚人性惡,筆者認為也不盡然。如果你切身玩過殺人游戲的話,那麼你就應該知道,在殺人游戲中,你要做的不是證明你不是殺手,而是為了證明自己是一個好人,雖然這兩個命題在邏輯上是同義的,但是在游戲的實際過程中卻有著莫大的區別,而且這種證明過程並不是單單殺手要做的,而是所有人都要做的。從這個意思上來說,與其把殺人游戲看作是一種欺騙不如說看作是傳播學意義上的說服的過程,這種過程實際上發生在我們生活中任何的一個環節,在我們華語世界更是被提升到了辯論賽的高度大肆的宣揚,其實殺人游戲也可以看作是一種多方參與的辯論賽,只不過辯論賽的目的不是取悅評委,而是說服其他的參賽者。而且,在整個游戲的過程中,由於不允許私下交流杜絕了小團體私下結盟的現象,這保證了所有信息的公開,保證對於每一個參與者來說,在游戲過程中的信息都是平等的(當然游戲開始之前的游戲設定信息是不平等的);由於殺人游戲要求不把信仰、人性等代入游戲,這保證了游戲中沒有人可以精神的方法來威脅其他的參與者;由於殺人游戲只用參與者的語言來進行,這保證了任何人不會受到肉體上的威脅,所有的這一切都保證了游戲只是真實的模擬的社會正當競爭淘汰的一個過程,而不會將許多真實社會丑惡的不平等不正當的手段帶入殺人游戲中來,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殺人游戲實在是一種十分純潔的游戲,甚至比起有著奧林匹克精神的體育活動來都要純潔上許多。

㈥ 上海哪裡有殺人游戲俱樂部

上海殺人游戲俱樂部:
靜安區泰興路391號 62561499
徐匯區廣源西路307號 64481772

營業時間:
周一到周五下午5點到凌晨
星期六,天下午2點到凌晨

㈦ 殺人游戲

什麼是殺人游戲

關於殺人游戲,概括地說,是一個多人參與的較量口才和分析判斷能力的游戲,當然,心理素質在中間也起著很關鍵的作用。游戲通常分為兩大陣營,好人方和殺手方,好人方以投票為手段投死殺手獲取最後勝利,殺手方隱匿於好人中間,靠夜晚殺人及投票消滅好人方成員為獲勝手段。當然,隨著殺人游戲實踐者的日益擴大,也發展出了許多的不同版本,稍後詳述。

殺人游戲的起源

共同的說法是殺人游戲起源於國外,但是最初形成的原因就眾說紛紜了。殺人游戲英語中稱為「mafia」,意即黑手黨,最初游戲中的角色是黑手黨和村民,後來慢慢演化為了殺手和平民。 關於殺人游戲的起源,一說是來源於MBA的訓練課程,是課堂上訓練團隊精神的一種心理游戲。這種說法現在流傳較廣。 另一說是發源於矽谷,是IT人發明的一種緩解精神壓力的做法,在殺人游戲進入中國的初期,這種說法比較盛行。 還有一說是游戲起源於一群登山愛好者,在營地等待適合登頂的好天氣,無聊的情況下發明的游戲。這種說法最富有浪漫主義色彩,比較容易為女性接受。據稱,「殺人游戲」是在1999年由矽谷歸國的留學生第一次傳到上海的,而後於該年年底在一次IT界的媒體見面會上傳到了北京,從此開始了它在全國中大型城市年輕人中的傳播之旅。2000年開始游戲在上海、北京、廣州等大城市的一些公關公司、記者圈、IT行業及演藝圈等逐漸成了活躍氣氛、交識朋友的一種新的方式,並通過一切網路論壇在一定范圍內掀起了一股不小的熱潮。

參考的網站是一個在線殺人游戲網站,現實生活中的和裡面玩法差不多,規則可以自己定。

㈧ 「殺人游戲」是怎麼來的

關於殺人游戲,概括地說,是一個多人參與的較量口才和分析判斷能力的游戲,當然,心理素質在中間也起著很關鍵的作用。游戲通常分為兩大陣營,好人方和殺手方,好人方以投票為手段投死殺手獲取最後勝利,殺手方隱匿於好人中間,靠夜晚殺人及投票消滅好人方成員為獲勝手段。當然,隨著殺人游戲實踐者的日益擴大,也發展出了許多的不同版本,稍後詳述。

殺人游戲的起源

共同的說法是殺人游戲起源於國外,但是最初形成的原因就眾說紛紜了。殺人游戲英語中稱為「mafia」,意即黑手黨,最初游戲中的角色是黑手黨和村民,後來慢慢演化為了殺手和平民。 關於殺人游戲的起源,一說是來源於MBA的訓練課程,是課堂上訓練團隊精神的一種心理游戲。這種說法現在流傳較廣。另一說是發源於矽谷,是IT人發明的一種緩解精神壓力的做法,在殺人游戲進入中國的初期,這種說法比較盛行。還有一說是游戲起源於一群登山愛好者,在營地等待適合登頂的好天氣,無聊的情況下發明的游戲。這種說法最富有浪漫主義色彩,比較容易為女性接受。據稱, 「殺人游戲」是在1999年由矽谷歸國的留學生第一次傳到上海的,而後於該年年底在一次IT界的媒體見面會上傳到了北京,從此開始了它在全國中大型城市年輕人中的傳播之旅。2000年開始游戲在上海、北京、廣州等大城市的一些公關公司、記者圈、IT行業及演藝圈等逐漸成了活躍氣氛、交識朋友的一種新的方式,並通過一切網路論壇在一定范圍內掀起了一股不小的熱潮。

殺人游戲的魅力何在

要說殺人游戲哪一點吸引人,可能不同人會有不同的答案,不過最基本的應該是做殺手隱蔽藏匿表演時候的刺激和做好人方成員時找出殺手時候的成就感了。當然,據稱,玩殺人游戲還有如下的好處:

* -能鍛煉人的觀察能力、邏輯能力、想像力、判斷力、口才、表述能力、心理素質及表演能力;
* -能培養團隊精神、活躍團體氣氛、增進團隊成員的感情交流、提高凝聚力;
* -提高人的語言表達能力,提高人的判斷能力,相當於一場激烈的辯論會;
* -交識朋友,可以和各種職業、各種類型的人結交朋友,通過游戲了解對方的性格特點並藉助游戲中的交流加深彼此間的了解。

殺人游戲的規則(復雜版本)

殺人游戲的規則其實一共有兩種版本,復雜版的和簡單版的。在這里我們先來說復雜版本的。參加人數以10人---20人范圍較好,最佳人數12--16人,另設法官一名。道具:和人數相等的撲克牌,或任何有不同標記物,很多場合以名片代替。示例:參加游戲人數共13人,選其中1人做法官。由法官准備12張撲克牌。其中3張A,6張為普通牌,3張K。眾人坐定後,法官將洗好的12張牌交由大家抽齲抽到普通牌的為良民,抽到A的為殺手,抽到K的為警察。自己看自己手裡的牌,不要聲張不要讓其他人知道你抽到的是什麼牌。

抽牌結束後,法官開始主持游戲,眾人要聽從法官的口令,不要作弊,作弊的結果只能使你自己得不到游戲的樂趣,而不會影響大家。

法官說:黑夜來臨了,請大家閉上眼睛睡覺了。此時只有法官一人能看到大家的情況,等都閉好眼睛後。

法官又說:殺手掙開眼睛,可以出來殺人了。聽到此命令後,只有抽到黑色牌的三個殺手可以掙開眼睛,三殺手此時可以互相認識一下,成為本輪游戲中最先達成同盟的群體。並由任意一位殺手示意法官,殺掉所有在座閉眼中的任意一位。(在此過程中,法官應該以手拍擊桌面,掩飾其它動靜和聲音)法官看清楚後說:殺手閉眼。(稍後說)警察掙開眼睛。抽到王牌的警察可以掙開眼睛,相互認識一下,並可以懷疑閉眼的任意一位為殺手,同時看向法官,法官可以給一次暗示(點頭yes搖頭no)。完成後法官說:所有人閉眼,(稍後說)天亮了,大家都可以掙開眼睛了。

待大家都睜開眼睛後,法官宣布誰被殺了,此良民為第一個被殺之人,同時法官宣布讓大家安靜,聆聽被殺者的遺言。被殺者現在可以指認自己認為是殺手的人,並陳述理由。遺言說罷,被殺者本輪游戲中將不能夠再發言。法官主持由被殺者身邊一位開始任意方向挨個陳述自己的意見。

意見陳述完畢後,會有幾人被懷疑為殺手。被懷疑者可以為自己辯解。由法官主持大家舉手錶決選出嫌疑最大的兩人,並由此二人作最後的陳述和辯解,再次投票後,殺掉票數最多的那個人。被殺者如是真正的兇手,不可再講話,退出本輪游戲。被殺者如不是殺手,可以發表遺言及指認新的懷疑對象。

在聆聽了遺言後,新的夜晚來到了。又是兇手出來殺人,然後警察確認身份,然後又都在新一天醒來,又有一人被殺。繼續討論和殺掉新的被懷疑對象。

如此往復,兇手殺掉全部的警察即可獲勝,或殺掉所有的良民亦可獲勝。警察和良民的任務就是盡快的抓出所有的兇手獲勝。然後開始新一輪的游戲。

以上便是復雜版本殺人游戲的規則,簡單版本的與其比起來主要的區別就是去掉了警察這個角色,使得整個游戲只剩下了殺手和好人兩種對立的角色。如果你兩種版本的規則都玩過的話,你就會發現這兩種版本各有各的風味。

殺人游戲的規則(簡單版本)

先來說簡單版本,也就是沒有警察的版本。一般來說,在這種游戲規則下,殺手是很容易得逞的,原因很簡單,一個殺手只要能夠聰明的幹掉所有有威脅的好人(比如高手或者發現了真相的好人),然後混在剩下的幾個無知的好人堆中便可以輕易的完成任務。當然也正是這個原因,所以好人為了能夠盡早的發現兇手,往往會試圖去充分挖掘所有被忽視的信息,而這往往會大大的延長討論的時間。在筆者經驗中,十五個人左右的一局游戲,玩上個一個半小時到兩個小時是相當常見的事情。

接著說的自然就是復雜版本了,因為增加了警察這個角色,局面一下子改變,殺手的游戲難度一下子變大了,因為警察每輪都可以要求法官告知任意一個懷疑對象的身份,大大增加了警察擁有的信息量。在游戲剛開始,還有十多個好人的情況下,這條規則的優勢還不明顯,警察只能依靠自己的發言來影響局勢的發展,而這在警察身份未知的情況下往往是無力的。但是當游戲進行到後半程,只剩下六七個參與者的時候,由於警察已經知道了許多人的身份,並且在最後的表決中有著較大的權重甚至可以左右表決的結果,即使警察並不屬於高手甚至是庸手也可以很容易的判斷出殺手並將他處死。這也就意味著,游戲越進行到後面,殺手被發現的可能越大。這也就強迫著殺手盡快找出警察,因為根據規則所有的警察被殺死了,游戲也就結束了,這樣殺手也就勝利了。但是,在實際游戲中,由於許多人都可以很順利的隱瞞自己警察的身份,所以殺手在絕大多數的游戲中都是以失敗告終的。當然殺手如果能夠靠亂猜便可以一開始便殺死所有的警察,那麼也是天數。

殺手的組織和個人分析

在殺人游戲中,殺手往往是參與者十分願意擔任的一個角色,這是為什麼呢?這必須從殺手這個角色談起。在殺人游戲中,殺手組成了一個十分嚴密的組織,這是毫無疑問的,這個組織的目標就是在保存自己的前提下暗殺光所有的好人。從某種角度來看,殺手實際上是一個十分脆弱無力的組織,因為它的成員一般只有2至3名,只佔總參加人數的10%,這也意味著這個組織的生命力相對較弱,只能經受起2-3次的減員,之後等待它的就是組織的覆滅。但為什麼仍舊有那麼多人對於這個組織樂此不彼並且在很多情況下能夠順利的完成組織的目標呢,這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殺手對於信息的掌握。如果我們仔細分析一下每一個參與者肯定知道和可以知道的信息,就可以發現大致分成兩類,一類是關於內群體的信息,包括自己的角色(這是個所有的參與者通過抽簽便可以知道的),關於同一組織其他成員的信息。另一類是關於外群體的信息,也就是其他兩個組織的成員信息。對於殺手而言,知道自己的角色,這是毫無疑問的;對於哪些是自己的同伴,這也可以通過一開始游戲殺手之間的互相熟悉知道;至於外群體的信息,殺手不能說完全知道,比如殺手就不知道誰是好人誰是警察,但是殺手處於一個半了解的過程,因為對他來說,除了殺手以外的所有人都是敵人,只要暗殺完所有的敵人就可以獲得勝利,從這一點來說,殺手至少部分了解外群體的信息,或者說除了殺手以外的所有人都是非本組織的這個信息唯獨對於殺手是有用的信息。

拋開信息優勢這一點因素,殺手組織在決策上也有著一定的優勢。正如前面所說的,殺手一般只有2-3人,也就是整個游戲中相對較小的一個組織。小固然意味著生命力較弱,但同時也意味著決策的便利性。特別是在兩名殺手的情況下,兩人群體的關系紐帶是最強的,再加上殺手之間互相知道自己的同伴是誰,所以殺手這個組織有著其他較大群體沒有的團結感和親密感,而這種團結感和親密感使得殺手殺人的決策來的十分的容易,在一般的有系中,殺手決定暗殺對象往往只需要殺手之間做一個最簡單的交流,便可以決定,即使遇上殺手之間意見相左的情況,往往也會有人主動放棄自己的意見,是的決策快速完成。而這種決策再加上殺手具有的直接殺人的權利,使得殺手在執行本組織目標的過程中是極其有效率的。

最後,還需要補充一點的就是,之所以很多時候高手做殺手的時候能夠玩出十分經典的游戲來,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殺手組織合理的分工,當然分工的前提就是明確了解內群體的相關信息。就筆者所遇到過的案例中,殺手之間的分工一般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大義滅親,一種是丟帥保車。先說第一種,這種情況下,往往是一名殺手在游戲的一開始便很主動很明顯的找出另一名殺手有意無意露出來的漏洞,並說服其他好人將其處決。而這一行為使得很多好人都願意相信這名大義滅親的殺手其實是好人,從而不再懷疑他,是的剩下的殺手能夠順利的活到游戲的後半程甚至結束,大大降低了殺手組織達成目標的難度。至於丟帥保車,一般會發生在一名高手和普通參與者擔任殺手的情況下。殺手往往會主動的擔任起所有的殺手任務,比如決定暗殺對象,混淆視聽欺騙好人等等,而其他的殺手暫時不履行殺手的職責,就像好人那樣等待,討論。當游戲進入到中後程的時候,高手勢必會遭到懷疑,畢竟它乾的事情太多了,多少總有些馬腳出來,這種情況下,高手並不要求自己能夠洗脫嫌疑活下去,而是要利用自己有限的時間步一個局,使得某一名好人看上去很想是高手的同盟者,這樣就可以在高手被殺之後,使得好人很自然的冤殺掉另外一個好人,為其他幾名殺後爭取寶貴的機會。

好人的組織和個人分析

很多時候,幾乎所有的參與者都不願意做好人,原因很簡單,因為好人很多時候是很無助的,是任人宰割的羊羔,雖然好人的人數是最多的,意味著好人這個組織的生命力是最強的。這一點,我們可以延續上面分析殺手的方法來進行分析。

作為好人,這個組織的首要目標便是在游戲還能進行之前找出兇手並將其處死。但是要完成這個人物卻是相當困難的一件事情,因為好人掌握的信息太少。在關於內群體的信息上,毫無疑問,好人知道的僅僅是自己的角色是好人,除此以外一無所知,至少在游戲剛剛開始的時候不可能知道自己的同伴是誰。至於外群體,再不知道內群體的具體信息的時候,那關於外群體的信息更是無從得知的了。這也就意味著,雖然好人是一個組織,而且這個組織的確存在,但是在實際的游戲,好人往往是以個人的身份出現的。而這也就意味著好人組織中的任意一個好人對於即使真是好人的同伴一般也是抱著不信任態度去分析對方的發言的,再加上的確有殺手混在其中混淆視聽,這就直接了好人這個組織在執行目標的效率,這一點我們從好人在討論誰是殺手嫌疑犯那冗長的討論過程中可以看出。

所以,在實際的游戲過程中,對於好人來說達成目標的首要手段便是找出同盟者,也就是通過邏輯判斷來間接了解到關於內群體的大部分信息,並以此來使得組織的運轉更為高效,從而能夠更快的達成目標。

警察的組織和個人分析

警察是僅在殺人游戲復雜版本中出現的角色,而警察這個組織嚴格意義上來說,其實是好人這個組織的子組織。還是沿用原來的方法來分析警察這個組織。

警察這個組織的目標相對多了一些,除了最基本的生存之外,首先的目標便是通過自己詢問法官的特權盡快的得到確切的某些參與者的身份特徵,使得對於誰是殺手的判斷更為准確,其次便實在好人的決策過程中利用語言的技巧影響其他的好人(警察不允許也不能直接告訴好人它的詢問結果,因為這樣等於直接暴露了自己,導致下一輪被殺手暗殺),使得大家能夠按照警察所了解的信息進行表決,也就是提高好人這個組織決策的效率。

首先我們來看警察這個組織關於內群體的信息,和殺手一樣,警察對於這些信息是完全了解的,既了解自己的角色,也知道自己的同伴是誰。

至於外群體的信息,和殺手一樣,警察知道的比好人多,但也不是完整的外群體信息,但是不完整的程度與殺手不同。殺手對於外群體信息的了解范圍較廣,實際上也就是全部,但是程度較弱,它只能知道其他人都是自己的敵對者,但究竟是好人還是有著致命威脅的警察,這就無從得知了。而警察則恰恰相反,由於警察必須通過一輪輪的詢問才能夠得知信息,所以一般情況下他不可能知道所有人的外群體信息,但是他知道的信息卻是最精確的,它可以清楚的知道某個人是好人還是殺手。這對於警察的判斷也是十分有用處的,而且這些信息可以通過警察的被殺(無論是暗殺或者冤殺)間接的告訴好人,使得好人能夠得知額外的消息,加快決策的效率。

當然,也正因為警察知道許多額外的信息,所以他們往往是比較危險的。一旦他們的表現過於顯眼,使得殺手懷疑他們的身份而痛下殺手的話,很有可能就會導致游戲的快速結束。所以在完成目標的過程中,如果有利的保護自己,這對於警察來說是十分關鍵的一件事情。

殺手、好人、警察的模擬對象

三種角色分別模擬的對象是什麼呢?還是先來說殺手,殺手模擬的實際上是這個社會中的統治階級(因為殺人游戲是從矽谷傳進來的,所以他模擬的實際上是西方社會,這里首先說明。),就像殺手要殺好人那樣,統治階級與被統治階級是對立。而且就像殺手的人數較少那樣,統治階級在實際的社會中比例也是較少的,甚至比起殺手在游戲中的比例來更小,但是殺手卻是相當強大的,它有著隨意殺人的權利,就像它模擬的統治階級憑借國家機器的威力有著隨意處死國家成員的權利,而且這種權利是不可抗拒的。更為重要的在於,殺手在游戲的過程中始終在竭力隱瞞自己的身份,並且使自己的意見成為好人們決策的結果,這一點實際上恰恰就是馬克思講到的統治階級的"虛假意識"。至於好人,實際上模擬的對象就是普通的被統治階級。好人的人數是眾多的,但是好人卻又是無力同時無知的,就像在一個國家中被統治階級的人數那樣,好人竭力要認清出殺手的真實面目,但卻又往往是以失敗告終的,而現實中的被統治階級往往亦是如此。那麼警察呢,可以說他模擬的就是被統治階級中的先知者,也就是革命者。他們的人數同樣是很少的,和殺手相比,在力量上同樣是弱小的,但是在信息上卻是勢均力敵甚至更有優勢的,但是他們卻必須利用自己的言語去影響眾多的好人,而不能強迫他們怎麼做。而在這個過程中,稍有明顯的舉動就會招來殺手的暗殺,這就像諸多的革命者革命未成便已經光榮就義那樣。

總結

說是總結,其實和上面說的內容關系不大,因為這里要談的問題是一些敏銳的媒體(比如最近一期的《新周刊》)已經關注到的問題,那就是殺人游戲的參與者的倫理學問題。正像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心理學的沙蓮香教授所說的那樣,殺人游戲是游戲,不要太較真,但是僅僅把它看作是游戲又十分危險。因為在殺人游戲的過程中,參與者往往都是熟悉的人,然而殺人游戲卻恰恰是在這種真實的人際關系中表演不真實的人際關系。無論平常是多麼純真善良誠實的人,一旦在殺人游戲中扮演到殺手的角色的時候,都要竭力隱瞞自己的身份,想盡一切辦法除去有威脅的好人,最終殺光所有的人。於是有人便在那裡質疑,殺人游戲是否會是在宣揚人性的一種惡。

對於這個問題,筆者認為有些人太過於敏感了,或者說是殺人游戲的名字起得不好。就因為游戲的名字叫做殺人,殺手的任務是殺人,所以很多人便將游戲的過程和社會現實中血腥丑惡的真實的殺人聯想在了一起,因為討厭殺人這種丑惡的行為,進而也同時對殺人游戲持保留的態度。其實就像筆者在文章的一開始就說到的那樣,殺人游戲其實就是一個票選的過程,好人投票確定哪一名參與者將被作為嫌疑犯處決是一種民主的表決過程,殺手之間決定將哪一個人暗殺也是一種小范圍的民主表決活動,至於殺手這個組織暗殺某個參與者,實際上是一種一票否決形式的票選活動,殺人是游戲的形式,票選才是游戲的實質。而票選恰恰是現代民主制度最毋容質疑的表現形式,如果因為殺人游戲中好人經常殺錯人而進而探討民主制度的某些缺陷那倒是順其自然的事情,可是要因為這種票選制度便說殺人游戲不好,未免武斷了一些。

至於很多人同樣攻擊的一個過程--殺手竭力隱瞞身份欺騙好人的行為是否在宣揚人性惡,筆者認為也不盡然。如果你切身玩過殺人游戲的話,那麼你就應該知道,在殺人游戲中,你要做的不是證明你不是殺手,而是為了證明自己是一個好人,雖然這兩個命題在邏輯上是同義的,但是在游戲的實際過程中卻有著莫大的區別,而且這種證明過程並不是單單殺手要做的,而是所有人都要做的。從這個意思上來說,與其把殺人游戲看作是一種欺騙不如說看作是傳播學意義上的說服的過程,這種過程實際上發生在我們生活中任何的一個環節,在我們華語世界更是被提升到了辯論賽的高度大肆的宣揚,其實殺人游戲也可以看作是一種多方參與的辯論賽,只不過辯論賽的目的不是取悅評委,而是說服其他的參賽者。而且,在整個游戲的過程中,由於不允許私下交流杜絕了小團體私下結盟的現象,這保證了所有信息的公開,保證對於每一個參與者來說,在游戲過程中的信息都是平等的(當然游戲開始之前的游戲設定信息是不平等的);由於殺人游戲要求不把信仰、人性等代入游戲,這保證了游戲中沒有人可以精神的方法來威脅其他的參與者;由於殺人游戲只用參與者的語言來進行,這保證了任何人不會受到肉體上的威脅,所有的這一切都保證了游戲只是真實的模擬的社會正當競爭淘汰的一個過程,而不會將許多真實社會丑惡的不平等不正當的手段帶入殺人游戲中來,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殺人游戲實在是一種十分純潔的游戲,甚至比起有著奧林匹克精神的體育活動來都要純潔上許

㈨ 殺人游戲是怎麼回事

1.一個當警察 一個殺手 其它的為平民類,警察可以由大家自己決定誰當
2.確認誰為殺手,可以用老k牌,指定誰抽取指定的那張牌就為殺手
3.天黑請閉眼,就是大家把眼睛都閉上,殺手就不要閉了,警察當然也不用閉了,
4.然後殺手指定一個人〔即表示是被殺掉的人〕
5.警察說,天亮請睜眼,警察指出哪位人被殺,首先由他指出哪位是殺手〔假設為A〕
6.被殺的人請說明為什麼A是殺手,並說明理由殺他的原因
7.再由A闡述自己不是殺手的理由〔樂趣就在於此,大家可以說的比較逼真讓人家相信你不是殺手〕
8.然後再由其他的人猜測哪位是殺手
9.最後由多數人決定哪位是殺手
10.假如大家決定的那位不是殺手,那麼殺手就可以繼續殺人

拷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