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半潛水艇怎麼用朝鮮為什麼要造辦潛水艇
窮人的武器
朝鮮的財力和工業水平無法研究和建造大型水面艦艇和潛艇,半潛艇工藝相對簡單,成本低,可大量建造和裝備,機動性和隱蔽性較強。可以發動狼群作戰和大規模自殺攻擊,這就是不對稱作戰。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㈡ 朝鮮半潛艇的介紹
朝鮮軍隊最近在西海(中國稱黃海)北方界線(NLL)等西北地區展開半潛艇活動,並打開了海岸炮炮門,在東海(中國稱日本海)則有舉行大規模陸海空聯合軍演的跡象,已引起韓國軍方密切關注。朝鮮的軍演一直是自行其是,並沒有針對韓方軍演,但這一次卻是特意在『關鍵決斷』和『禿鷲』韓美聯合軍事演習期間實施大規模軍演。 韓國軍方非常關注朝鮮的「大同—2」級半潛艇,該型號半潛艇搭載兩枚魚雷、在半潛狀態下航行,因難以發現頗具威脅。
㈢ 朝鮮海軍的潛艇部隊是不是非常龐大,聽說朝鮮海軍還擁有100多艘羅密歐級攻擊型潛艇。
朝鮮潛艇數量不少,質量不好,噸位很小,人員很少
據西方情報機構估計,朝鮮海軍擁有4艘w級和22艘R級常規動力潛艇,還有29艘「山高」級小型攻擊潛艇、201搜「玉高」級微型潛艇以及50艘義大利設計的雙人水下航行器。
朝鮮的4艘w級潛艇是後期型號,去掉了早期的甲板炮而增加了探測和攻擊定位設備,主要武器為艇首的4具53 51型533i毫米魚雷發射管,艇尾2具同型魚雷發射管,探測系統包括PLK 10l型對海搜索雷達、MO一1型敵我識別系統、「比贊」電子支援系統、Kurs一3慣性導航系統、GOM—l測程儀、NEL一3同聲測量系統、帶DKIj一5/7角跟蹤裝置的L一4/2火控系統、RPN 47—03無線電測向儀、s一2攻擊潛望鏡和s一8型對空潛望鏡、能夠豐動搜索的Tamir5型聲吶、Feniks型被動聲吶等:艇員編制為12名軍官上740名水兵。
朝鮮2000年畫報上刊登了w級的圖片,從外表看沒有多少改進,其電子支援接收天線依舊是位於指揮台圍殼後尖端的固定天線,不能像現代潛艇一樣升降。不過,w級在事故不斷的蘇聯潛艇行列中算是最可靠的,在總數200多艘該犁潛艇中,只有3艘發生事故沉沒,而H全部足人為因素造成的。朝鮮現有w級潛艇的實際狀況不詳。
R級(「羅密歐」級)是北約代號,蘇聯設計型號為633型,是1955年開始在w級基礎上改進設計的。R級與w級外觀上最大的區別是R級指揮塔同殼上部還有一個煙囪般的整流罩,里而是不能全部縮回吲殼的各種加長桅桿,這使得其潛望鏡航行深度大於w級。
R級潛艇水上排水量1475噸,水下排水量1830噸;長76.6米,寬6.7米,吃水5.2米;裝2台37一D型柴油機,4000馬力,2台電機,2700馬力,雙軸雙槳推進;水而最大航速15節,水下最大航速13節,通氣管航速10節;水面續航力9000海里/9節(經濟航速),2500海里活動半徑時約有10天的陣位時間;水下最大生存時間600小時(無法達到的理論值,蘇聯只進行過420小時的極限試驗):編制53人。
R級首部魚雷發射管比w級增加了一對,為6具,備雷12枚;尾部依舊保留2具魚雷發射管,管內裝填2枚魚雷,無艇內再裝填能力,一次出航最多攜帶14枚533毫米魚雷或24枚水雷。R級裝有性能更好的Khrom—K敵我識別系統、Kurs一5型慣性導航系統、Burya電子支援系統、633火控系統,安裝有「梭子魚顎」艇殼主動聲吶和「費尼克斯」艇殼被動聲吶(靈敏度和作用距離都比w級有很大提高)。
在朝鮮海軍的22艘R級常規潛艇中,有12艘為中國無償援建。1971年,朝鮮要求中國援助12艘潛艇和潛艇裝配廠。1973年2月16日,江南造船廠向朝鮮發運了本要給中國海軍的第一批潛艇半成品。1973年1月至1978年8月,江南造船廠組織244名專業技術人員和工人分17批赴朝鮮進行潛艇裝配技術指導,在朝鮮六台造船廠培訓了大批技術骨幹,並在中國江南造船廠培訓107名朝鮮實習牛。1976年,33型潛艇首艇、第2艇和第3艇完工。1977年,第4艇和第5艇完工。1978年,第6艇、第7艇和第8艇完工。1979年,第9艇、第10艇和第11艇下水後的後續工作交由朝方自行解決。第12艇的裝配、下水、試航、完工交船均由朝方自行解決。1979年,援朝十三號工程在朝鮮人員全部回國。有外電消息說朝鮮l艘R級潛艇於1985年2月沉沒。《簡氏年鑒2005》消息說在22艘R級中有18艘部署在東海艦隊,偶爾能出沒在日本海。4艘由中國援助的部署於西海艦隊。
60年代,朝鮮在南斯拉夫微犁潛艇的基礎上仿製建造了「玉高」級。這種微型潛艇長20米,寬3.1米,吃水4.6米:水上排水量90噸,水下排水量110噸;裝2台柴油機,功率320馬力,單軸螺旋槳推進,水面速度12節,水下速度8節,水面續航力550海里/10節,水下續航力50海里/4節;艇員編制4人;可同時運送6~7名潛水員,裝備有I波段導航雷達。
有資料說「玉高」級分為攻擊型和偵察型,攻擊型上有2具406毫米魚雷發射管,有通氣管,指揮艙同時充當蛙人進出潛艇的干濕過渡艙。有外電稱朝鮮曾經有數艘「玉高」級潛艇在執行對韓國的滲透任務中沉沒,至少有1艘出口到伊朗(伊朗的微型潛艇技術和朝鮮密切相關)。1997年,越南也從朝鮮引進了2艘「玉高」級潛艇,部署在中越交界海域。
1995年,朝鮮新浦造船廠開工建造第一艘「山高」級小型潛艇。這是在前南斯拉夫「英雄」級潛艇基礎上仿製的小型海岸潛艇,1996年建造了大約5~6艘,1997年後每年建造3艘,2002年和12003年各建造1艘。
「山高」級潛艇分為攻擊型和偵察型,艇長34米,寬3.8米,甲板至指揮台圍殼頂部高2.5米,水面排水量275噸,水下排水量360噸,艇員編制19人(含軍官2名);安裝肯俄制柴油機和自製電動機各一台,單軸螺旋槳推進,水面速度7.2節,水下速度8節,水面續航力2700海里/7節:最大下潛深度150米,海上自持力20天:配備有I波段水面搜索雷達和俄制艇殼主/被動搜索和攻擊聲吶。攻擊型「山高」級裝備有無線電通訊設備,裝備2具魚雷發射管,推測配用俄制53—65型魚雷,不裝備魚雷時可攜帶6枚水雷;偵察型「玉高」級將魚雷艙改裝為突擊隊員/潛水員艙,可容納6名潛水員。
朝鮮海軍裝備有由義大利設計的雙人水下航行器,長4.9米,寬1.4米,僅能輸送蛙人。
除上述各類潛艇和水下航行器外,朝鮮還有一種快艇和潛艇混血的特殊兵器——半潛快艇。該快艇長12.53米,寬2.95米,水面狀態吃水1.4米,排水量11噸,乘員3名,載員3~5名,水面最大航速40~50節,可半潛狀態通氣管航行,水下航速約6節。筆者在此對其進行闡述,主要是因為其有通氣管潛航能力(另一說有短時間水下潛航能力,其實是對通氣管航行的誤解)。這類半潛快艇噸位小,抗浪能力低,只能由偽裝漁船攜帶到目的地附近施放,用於運送突擊隊員進行小規模滲透。
㈣ 朝鮮海軍最大的艦艇是多少排水量
護衛艦
朝鮮曾計劃建造6艘西湖(SOHO)級護衛艦,但僅完成了1艘,1980年6月在羅津造船廠下水,1982年服役,基地位於東海的霧溪浦,服役以後已經執行了不少任務。該艦排水量1640噸,裝有2部15000馬力柴油機,速度23節,乘員189人(軍官17人)。武器裝備包括4枚艦艦導彈(中國製造的CSS—N一2,射程46公里,速度0。9馬赫,主動雷達或紅外尋的制導)、1門100毫米艦炮,37毫米、30毫米及25毫米機關炮各4門。艦載雷達系統都是中國製造的。
朝鮮還擁有2艘羅津級護衛艦,分別於1973年和1975年在羅津和南浦造船廠下水。排水量1500噸,安裝有3部18000馬力柴油機,航速24節,乘員180人(18名軍官)。艦載武器包括2枚中國產CSS—N—l反艦導彈、100毫米炮1門,57毫米、30毫米機關炮各4門,另有14。5毫米高射機槍16挺、深水炸彈發射架2部(30發)、6座固定式誘餌發射裝置。電子裝備與西湖級基本相同。
朝鮮的輕型護衛艦有4艘,包括3艘沙里院級和1艘特拉爾(TRAL)級,都部署在東海,這兩級艦的艦齡雖然很長,但目前仍在執行戰斗值班。沙里院級以上世紀30年代中期前蘇聯海軍的布雷艦特托爾級為基礎進行設計,60年代建成了3艘。50年代朝鮮從前蘇聯接收了2艘特拉爾級艦,90年代返還了1艘。該級艦排水量650噸,裝有2部3000馬力發動機,航速16節,航程2700海里,乘員60人(軍官7名)。艦載武器包括85毫米炮1門,57毫米、37毫米機關炮各4門、深水炸彈發射架2部、水雷30枚。
由於朝鮮封鎖嚴密,以上艦名不詳。
㈤ 朝鮮海軍有核潛艇
朝鮮海軍沒有核潛艇。
別說核潛艇,就連裝備AIP技術的常規潛艇都沒有!
朝鮮海軍現在有巡邏潛艇共有兩型26艘。其中W型4艘,1960年從蘇聯購入。該艇水下排水量1350噸,水下航速14節,長76米、寬6.7米、吃水4.9米,裝備533毫米魚類發射管4具(艇首),406毫米魚雷發射管2具(尾),可實施布雷作業。該型艇早已陳舊,主要作練慣用。另22艘為R型潛艇,其中7艘於1973-1975年間從中國引進,餘下為1975-1982年間自產。該型艇水下排水1712噸,水下航速13節,長76.8米,寬7.3米,吃水5.5米,裝備533毫米魚雷發射管8具,其中兩具裝備在艇尾,亦有布雷能力。W型潛艇配備在日本海,R型配備在黃海。
另外還有32艘「桑」級海岸潛艇及鮭魚(玉高)級袖珍潛艇。這兩型潛艇的製造得到了伊朗的技術支持。
總體來說,雖然朝鮮海軍擁有世界第四規模的潛艇部隊,但是整體技術水平僅在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其裝備的潛艇主要用於海岸警衛和潛伏作戰,沒有能力去遠海執行破交任務。
㈥ 朝鮮的小型潛艇技術是不是從蘇聯那裡得來的 誰來介紹一下蘇聯的小型潛艇
865型(」比拉魚」)是蘇聯上世紀80年代研製的特種用途的超小型潛艇。我國也有將其稱為」袖珍」型或」微型」潛艇的。865型由」孔雀石」設計局設計,總設計師為С.М.巴維林,後由Л.В.切爾諾皮亞托卡和Ю.К.米涅耶夫接任。
」比拉魚」的主要戰術技術要素
」比拉魚」主要用於在沿海、淺水海域或受航行條件限制,大型潛艇難以到達或甚至不可能前往的水域執行特種任務。其中包括運送6人為一組的偷襲組。偷襲人員可以從水下登陸,再返回潛艇,這6人也同時是潛水員。艇上的潛水裝具可供進行水下60米深處的所有潛水作業。」比拉魚」還可以發射魚雷或布放水雷。
865型的水上排水量218噸,水下排水量319噸;最大長度29.2米,最大寬度4.7米,平均吃水3.9米。柴電動力裝置,有1台柴油發電機,1(ДГФ2А)X160千瓦;推進電機1台,1(ПГ-170)X55千瓦;單槳,定距螺旋槳在導管內。蓄電池為銀鋅蓄電池,2組,2X112塊。通氣管狀態航速7節,水下狀態6.5節。通氣管狀態4節時的續航力為1000海里,水下狀態6.5節時為60海里。最大下潛深度200米。自給力10晝夜。3+6名輕潛水員。武器裝備,可進行布雷和發射魚雷的發射裝置2具,2X537毫米;可攜帶2枚400毫米口徑的МГТ-1型反艦魚雷或」海牛-У」人操魚雷或8枚水雷(ПМА-2或ПМА-1型)。
」比拉魚」的排水量雖不大,但採用了雙殼體結構。對於艇的排水量,俄資料有不同的報道,有的說是100/218噸(分子、分母分別為水上、水下的排水量)。本文選用了較可信的資料為218/319噸。國內刊物有報道為218噸的,有報道為250噸的,但均未說明是什麼排水量。按該艇的尺度,經粗略計算,固定浮容積為218米3的較可信,由此得出的正常排水量,也就是水上排水量為218噸。水下排水量319噸似偏大,但考慮到艇小,又是雙殼體,為便於施工,舷間空間可能留得大一些。
耐壓艇體用鈦合金製成。非耐壓艇體的首端為橢圓體形,尾端則為仿錘形。全艇用艙壁分為兩大部分。
首部為前居住區,在上層布置有總指揮所,整個下層用來布置蓄電池。後部為後居住區,布置有各種機電設備。首部的前端還有一個設閘室,供潛水員出入。設閘室和艇的前部對接,有艙口和艇的前部相通。潛水員通往舷外的出入艙口,在設閘室的下部。
」比拉魚」有兩具外置的魚雷發射裝置。通常,潛艇的魚雷發射裝置都是布置在耐壓艇體內,只有發射管的首端向前伸出,發射管的前半部分和前蓋在耐壓艇體外。艇員在艇內直接進行操控,發射魚雷。而布置在耐壓艇體外的魚雷發射裝置則只有通過遙控操作。發射管的直徑為537毫米,比標準的533毫米要大。
潛水員所需的潛水設備放在上層建築兩側的2個容器內,每個容器長12米,直徑0.62米。偷襲組員可以乘」海牛-У」人操魚雷到執行任務的地點。但是外置的魚雷發射管和裝潛水設備的容器破壞了艇首部線型的流線形,使指揮室圍殼兩側顯得很臃腫。
為」比拉魚」研製了小尺寸的新型電子設備、輔機和其他設備,還採用銀鋅蓄電池。柴電動力裝置為電力推進方式,有柴油發電機和在各個工況時均是低雜訊的推進電機。從縱剖面圖上可以看到(序號10),柴油機通氣管裝置是折倒式的,使用時將其升起。排氣口在指揮室圍殼尾端。
由於採用鈦合金製造耐壓艇體,非耐壓艇體也用鈦合金和部分玻璃鋼製成,不僅有利於降低艇的排水量,而且鈦合金是低磁性的,因此,」比拉魚」具有很低的物理場,低雜訊和低磁性。
為提高艇的機動性和低航速時的操縱效率,艇的推進器置於導管內,而導管是可以旋轉的。
可以說」比拉魚」的特點是很低的物理場,機動靈活,操縱方便。
」比拉魚」的建造和服役
從1984年至1990年在海軍上將造船廠建造2艘:
МС-520艇,1984年7月開工,1988年12月交艇;МС-521艇,1987年12月開工,1990年12月交艇。2艘艇均編入波羅的海艦隊服役。МС-520艇於1998年、МС-521艇於2000年退出戰斗序列,並在聖彼得堡的喀郎施塔得海軍修船廠報廢。
沒有見到有關」比拉魚」操作使用和服役執行任務情況的報道。
除前面介紹的」比拉魚」外,蘇聯還研製了多型袖珍潛艇,如:907型(」海神1」號)、908型(」海神2」號)。其中907型建造了7艘,908型建造了23艘,共建造30艘。其中,」海神1」號的排水量為1.6噸,」海神2」號的排水量為5.7噸,主尺度分別為5X1.2米、9.5X1.9米,下潛深度為40米。載有艇員分別為2人、6人。續航力分別為30海里、60海里。總設計師與」比拉魚」型是同一個人。建造時間在1974-1980年間,當時所有海軍艦隊都裝備有這種超小型潛艇。該型潛艇主要用於秘密運載和布放水雷,運送和接回水下偵察人員及其攜帶的裝備,進行水下巡邏,搜索和殲滅水下蛙人,以及檢查水下設施和艦船艇體等。該型袖珍潛艇裝備了現代化的導航、通信和自動控制設備及穩定的呼吸系統,並具備良好的操縱性和機動能力。
㈦ 朝鮮山高級小型潛艇的介紹
首先說明,這種潛艇的名稱是「鯊魚」, 英語拼寫為San-go,一般被簡單音譯為「山高級」。「山高」級潛艇可謂當代全球最神秘的潛艇之一。有意思的是,「山高」級潛艇也是在前南斯拉夫潛艇以及朝鮮自主建造的R級潛艇的基礎上設計建造的。根據《簡式戰艦年鑒》的數據,該艇於1991年開始在朝鮮咸鏡南道南浦市峰台鍋爐廠投入建造,1994年首艇建造完成。自1996年起,該級艇計劃以每年4到6艘的速度建造,但到1997年僅完成3艘,最終具體建造完成數量不詳。「山高」級潛艇排水量275噸,採用柴/電單軸推進,水面最大航程1500海里,最大海上自持力20天。「三高」級潛艇有攻擊和偵察型兩個不同的型號,前者裝備有4具魚雷發射管並可攜帶16枚魚雷,而在該級艇的偵察型中,魚雷艙則被改為容納額外作戰人員的艙室。這種特殊的潛艇甚至在艇內設計有一個水密艙室,故而具備在水下投送蛙人進行兩棲作戰能力。
㈧ 朝鮮潛艇哪來的,是中國給的嗎
朝鮮有數量不詳的老舊常規潛艇,如明級,R級,是蘇聯和中國曾經贈送給朝鮮的。少數是賣給。另外朝鮮具備製造小型潛艇的能力。他現在還有很多自己造的小型潛艇。
㈨ 朝鮮特種潛艇部隊
南朝鮮軍艦天安號沉沒的深層內幕
田中宇
2010年5月7日
3月26日,在南朝鮮與北朝鮮的海上分界線(所謂的「北方限界線」,NLL)偏南的白翎島附近,南朝鮮大型巡邏艦天安號發生爆炸沉沒事件,而且事件發生1月以上,仍然無法確定原因。南朝鮮政府在4月初曾表示「可能受到魚雷或水雷攻擊導致爆炸。」即非艦內爆炸或故障,而是受到外力的破壞的可能性很高。
可是,是誰投放魚雷或水雷卻仍是一團迷霧。南朝鮮右派勢力主張是受到北朝鮮潛艇(半潛艇,簡易潛艇)的魚雷攻擊,要求南朝鮮政府對北邊實行報復攻擊。左派和平派分析為「可能撞上1970年左右韓軍自己施放的舊水雷」。(伴隨當時西海岸的緊張事態,曾設置136個水雷,10年後,回收不到10%)
白翎島距離北朝鮮本土不到20公里,島的周邊海域以外都被北朝鮮領海包圍。現在,北朝鮮和南朝鮮的海上分界線有2種。南朝鮮和美國(聯合國)主張南北分界線為白翎島以北的北方限界線(NLL),但北朝鮮1999年以來主張的是更靠南的軍事分界線(38線)為南北分界線。白翎島現有5千南朝鮮居民,從仁川港運行定期渡船。2000年的南北和解達成共識,北朝鮮承認此渡船航線和白翎島周邊領海為南、美軍船隻可自由航行海域,但超出此范圍的美南船隻視為侵犯北朝鮮經濟水域。
白翎島周邊是南北朝鮮亘常對峙的海域。天安艦作為巡邏艦其任務就是使用雷達聲納探查有否敵軍潛水艇,魚雷,飛機,導彈來襲,並開展反擊。北朝鮮的潛水艇或是魚雷如果接近天安,理論上應該能早期發現,並予以迎擊或迴避。而且當天,在開展美南聯合軍演,假想北朝鮮潛水艇南下作戰,所以說天安艦的聲納部門懈怠忽略似乎可信度缺乏。
南朝鮮軍方曾對媒體宣稱,己方聲納探知2公里遠魚雷的可靠率為70%,這後又改稱現場水深30米的話感知率不高於50%,這個下降讓人感到是為了增強「北朝鮮是犯人」的論點。
第三浮標處沉沒的美潛水艇
天安艦沉沒之謎未解,圍繞此事件,還有一件沉沒事件幾乎不被日本媒體報道。南朝鮮TBS4月7日報道,播放了在天安艦沉沒現場的附近海域,有朦朧類似美國潛水艇的巨大不明物體沉沒遺骸,南朝鮮軍隊的潛水對在搜索作業,美軍直升機在搬運好似美兵遺體的畫面。南朝鮮KBS電視是中央台,在南朝鮮媒體中最具權威。
天安艦沉沒後,在潛水搜索中,發生了南軍特殊潛水隊(UDT,特戰旅團)的韓主浩少尉在潛水中昏迷導致死亡的2次災害。KBS是在采訪韓少尉的死亡事故中,暴露出進行韓少尉慰靈儀式的地點既不是發現天安艦艦首的第一浮標地,也不是艦尾的第二浮標地,而是相距第一浮標第二浮標6公里的,和天安艦沒有關系的「第三浮標地」
第一浮標第二浮標地點各離白翎島2公里左右,第三浮標地點離白翎島懸崖最近,KBS當時是作為南朝鮮搜尋天安艦畫面來報道的。
(沉船在海底被發現後,潛水員會潛到沉船處繫上纜繩,纜繩上面連著浮標,此為標准作業程序,沉沒現場以浮標位相稱。天安艦爆炸後,斷為2截,被快速的海流沖流,艦首艦尾相距6.4公里。)
韓少尉是潛入第三浮標海底,在執行任務當中昏迷,死亡的。KBS在采訪特殊潛水隊同事時,了解到第三浮標海底,沉沒有類似大型潛艇的巨大物體,在美軍的指揮下,正十萬火急地進入潛艇內部執行任務。
美軍任務之急迫,甚至等不及必須的減壓裝置運到現場,就命令南朝鮮部隊潛水進入,美軍不管潛水可能時限只有15分鍾,勉強進入復雜的艙內執行任務,連精良的潛水隊員都不斷昏迷倒下,其中韓少尉因此死亡。南朝鮮潛水隊員的看法是「美軍潛水隊員拒絕執行這樣危險的死亡命令,就讓南朝鮮部隊頂缸。」
被封殺的KBS獨家新聞
南朝鮮和美國當局,對於和天安艦同時同地沉沒的美軍潛水艇事件,不遣餘力地加以隱瞞。南朝鮮當局對韓少尉的死亡事故,絲毫不提是執行美潛水艇搜救事故,而發表為執行天安艦遺體搜索任務中死亡,並褒揚韓少尉為國民英雄。
但是,進行韓少尉慰靈祭奠的地點,當然不可能在天安艦沉沒所在,而是在美潛水艇沉沒現場,慰靈祭奠,美國駐南大使史蒂文森,駐南美軍夏普司令官也出席,贊揚韓少尉的英勇,並向韓少尉家屬遞交了慰問金。對於美高官的出席和慰問金一事,南軍中的看法是「為了照顧平息因為執行美軍的無理命令而導致殉職並拖延天安艦的搜索營救」的反美情緒。
在第三浮標海底打撈上來的好似遺體的物件,執行吊運任務的不是南軍直升機,而是美軍的直升機。這也讓人感到在第三浮標沉沒的不是南軍船隻,而是美軍艦船。
天安艦的打撈起吊是委託給民間潛水公司的,作業指揮塔安置在民間打撈船上。第3浮標的搜索是有南軍特殊潛水隊執行,指揮塔更是派出了南軍最新的輕航母『獨島』號。這待遇反差之大,也彰顯了美南軍,特別是南軍之上的美軍比起打撈天安艦來,要遠遠重視第3浮標的潛水艇。事件發生後,對天安艦搜索救援的延誤,也是因為美南當局以美軍潛艦優先的緣故。
KBS電視台曾在4月7號『9點新聞』檔播放『迷般的第三浮標地,為何?』的特集,其後,南朝鮮的幾家報社雜志也報道了相關內容。南朝鮮當局對上述報道矢口否認,並起訴KBS『誤報』。告到法院,KBS的網上的此項視頻文字,通通下架停止。
特殊潛水部隊也被施加了禁口令,第3浮標位的問題不是南朝鮮當局的問題,而是美軍的問題,但受到當局的壓力後,KBS等南朝鮮相關媒體已表示不再觸及相關報道。日本也不外乎是美國的附屬國,日本媒體當然也是噤若寒蟬。
難道真有核潛艇存在嗎?
揭露了「第三浮標位」的存在的KBS被搞成「誤報」事件,這之後「天安艦是被美潛艦誤擊」的看法也上升為「危險的流言蜚語」,在南朝鮮社會一律遭到禁止。
可是,天安艦是被友軍誤擊沉沒的疑慮,在沉沒當初南朝鮮的媒體中,是存在的。事件當日,南軍和美軍在白翎島以南海域開展代號為「關鍵決斷」的聯合軍演。據美南當局事前發表,軍事演習到3月18日結束,但實際上演習秘密延長到4月30日,3月26日事件當日也處在演習當中。事件後,美南當局也絲毫不提當日在舉行聯合演習,但事件次日有情報流出到媒體,「天安艦疑似遭友軍誤擊」的紀事見諸各家報端。
見報後,南朝鮮當局承認事發當日有舉行美南聯合軍演,但申明演習海域不在白翎島周邊,而在10公里以南的忠清南道,泰安海域。南朝鮮當局雖發表天安艦沒有參加演習,但高速艦艇從泰安海域開到白翎島只要2,3小時。去年北朝鮮就曾抗議美南軍演靠近北朝鮮海域是武力挑遜,今年故伎重演美南軍艦北上至白翎島周邊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如果天安艦是在軍事演習中沉沒的,為防止北朝鮮的非難,南朝鮮當局要避免公布在白翎島軍演的事項,所以故意說,天安艦沒有參加軍演。
那個後來成為問題的KBS新聞,南朝鮮的《自主民報》(左派系)加以的分析,其中的興趣點是美潛艦沉沒地點的地理環境。美潛艦沉沒在白翎島南端被叫做『YOTORIMU岩』的斷崖絕壁海岸外海幾百米處。白翎島周邊多容易觸礁的淺瀨,唯獨斷崖絕壁海岸前海水很深。『YOTORIMU岩』周圍北東向是陸地,島的北面朝向北朝鮮,所以島的南端絕壁下隱藏潛艦是極好藏身之所,而且北朝鮮承認白翎島周圍是南朝鮮領海,不會遭到北朝鮮攻擊,是個安全所在。
《自主民報》采訪的軍事問題小說家『SOHYO』分析,認為美潛艦任務就是以『YOTORIMU岩』前海為據點,巡航與白翎島周邊海域,一邊監聽北朝鮮的無線通訊,有事之時可隨時進入臨戰狀態向北朝鮮發射導彈。
白翎島是南朝鮮領土中最接近平壤的地方。距平壤170公里。對美南軍來說,是監聽和有事反擊的好地點。如果美軍在白翎島附近長期派駐可發射對地導彈的潛艦,一旦北朝鮮向漢城發動攻擊,這里可以幾分鍾內把導彈打進平壤。
用於完成這種類型作戰任務的潛艦,毫無疑問是能下潛1個月以上的核動力潛艦。核潛艇依靠艦內原子爐發出的豐富電力,可從海水分解出氧氣供給艇內,與柴油潛艇不同,完全不必升上海面換氣。美軍核動力潛艇中,很多都搭載核導彈,對於自稱擁有核武裝的北朝鮮,美軍也有可能使用搭載核武器的核潛艇,長期在白翎島周邊執行戰備任務。
美南軍如果在白翎島上設置瞄準北朝鮮的導彈,會遭到北朝鮮的激烈抗議,將北朝鮮視作同胞的南朝鮮民也會反對,但搭載導彈的美潛艦潛航在白翎島周邊,既隱蔽,又能起到更好效果。這么推測起來,不論有無核彈頭,白翎島周邊存在美軍潛艦的可能性很高。
美軍核潛艇大都定員100人以上。潛水艇實行晝夜更替制,所以總人數多。第三浮標位下沉沒美核潛艇的話,不亞於天安艦的死者數,美軍也有相當的死難人數。還有核輻射泄漏的擔心。美軍要急於從潛艦中取出的物件,會不會是核彈頭呢軍特殊潛水隊急急下海,導致韓少尉的殉職。
天安艦的沉沒,立刻被大大地報道,美潛艇的沉沒,被美國政府隱藏,南朝鮮當局也協助隱藏。必須隱藏事實的原因,是不想讓北朝鮮和南朝鮮國民知道,有事時美潛艦會從白翎島海域向北朝鮮迅速發起攻擊。如果暴露了,北朝鮮會怒不可赦地採取報復對策,而南朝鮮國民也會煽動起反美情緒。當時,經KBS這么一『誤報』,恐怕北邊早已把握了此次事件的來龍去脈。
到此為止,還沒有觸及最重要的問題『天安艦和美潛艦,是怎麼沉沒的?』,下面來解明。前述分析KBS新聞的自主民報的紀事,分析為北朝鮮的潛水艇南下,對天安艦和美潛艇兩方發起攻擊,將兩者擊沉的結論,在我看能,北邊做這事的可能性極低。
美南兩政府在天安艦沉沒後即發表『遭受北朝鮮攻擊導致沉沒的可能性低』的觀點。如果是北朝鮮的潛水艇來擊沉的,恐怕北朝鮮不消數日就會高調宣揚擊沉美南軍艦的赫赫戰果了。美南兩政府早早宣布並非來自北朝鮮的攻擊,把國民的責難引向自身,極端場合不免會導致相關高官引咎辭職。這只能說明真真實實不是北朝鮮所為。《自主民報》是一家偏向北朝鮮的左派報紙,為了宣揚北朝鮮的戰力,紀事里分析為北朝鮮所為。
事件當日白翎島周圍在舉行美南聯合軍演,天安艦是參加其中之一。周圍還有好些美南艦只,就算北朝鮮的潛水艇攻過來,必然遭到美南艦船的圍剿,應該遭到擊沉,就算能逃走,遭到北邊的攻擊,美南是正當防衛,是正義方,應該立刻發布交戰通報。
北朝鮮其實蠻害怕美南借口聯合演習北上,然後突然向自己的核設施發動攻擊,借軍事演習之名發動真正的戰爭(摧毀北朝鮮核設施,順利解決半島無核化問題),是美軍很可能採用的手法。所以北朝鮮現在怎麼也不肯採取主動攻擊的自殺行為來給美南提供戰爭的大義名分。
前述已提,天安艦和美潛艦沉沒的11日後的4月7日,史蒂文森駐南大使和夏普駐南美軍司令這個級別的美高官出席了白翎島附近第三浮標位的韓少尉慰靈祭現場,如果3月26日是北朝鮮潛水艇擊沉南美艦只的話,這里就成為美南和北朝鮮交戰的最前線,美南和北朝鮮之間沒有任何和議,況且距交戰僅僅11日後,美軍司令和大使怎麼敢生生地跑到最前線去?所以,說天安艦和美潛艦沉沒是北朝鮮所為之論可以休矣。
5月初,中國在北京接待了金正日這件事,也可以作為3月26日美南和北朝鮮沒有交戰的證據。胡錦濤領導的中國,對防止美國軍工復合體勢力意圖在朝鮮戰爭後,把中國拖進中朝與美南冷戰對決的圖謀最為警惕。如果3月26日美南和北朝鮮發生交戰,1個月後中國在北京高調接待金正日,不是正好向世界宣誓中國與北朝鮮統一戰線,朝著中朝對決美南的構圖邁進的自掘墳墓行為嗎。所以,如果美南真與北朝鮮發生交戰,中國必然冷遇金正日。
既然事情和北朝鮮無關,剩下的只有自家誤擊說了。我很懷疑「美軍有沒有向南軍及時告知美軍在白翎島執行潛航任務的潛艦動向」這一點。如果在第三浮標位沉沒的美潛艦執行的是長期戰備任務,那他不屬於當日聯合軍演的一分子。
天安艦當天應該航行在白翎島南向海域,但鬼使神差比預定航線要偏靠向島岸,結果探知到島岸下隱藏有本次演習序列中己方以外的潛水艇。天安艦以為是北朝鮮滲透進來的潛水艇而開火,遭受攻擊的美潛艦瞬時採取反擊措施,結果導致兩者同歸於盡。美潛艦使用監聽聲納,應該知道己方天安艦的接近,但因為是美軍對南軍保密的任務,所以事前美潛艦沒想到向天安艦發無線信號聯絡。
天安艦遭受攻擊的部位在左舷。南朝鮮當局當初發表的是天安艦西北向航行。如果是這樣的話左舷是外洋方向,美潛艦在靠近懸崖下,應該是在天安艦的右側。這似乎於事實矛盾。但南朝鮮當局為隱瞞自相同歸於盡的事實,把天安艦的航行方向故意說反了。如果天安艦是方向航行,受到來自島嶼方向的攻擊,就稀釋了受到北朝鮮攻擊的可能,而增加了友軍誤擊的懷疑。
(美國)將天安艦事件後的南北仲裁委讓給中國
天安艦沉沒後,南朝鮮輿論界及政界一色的哀悼,相繼取消了國內的一系列娛樂和慶典活動。南朝鮮右派活躍起來,叫囂反擊北朝鮮向政府施加壓力。南朝鮮6月有統一地方選舉,這次的「天安艦事件」對選舉戰將產生重大影響。
據了解駐南美軍內情的美國記者羅納多卡酷講,天安艦事件可以和美國911事件相匹敵,這好像有點言過,但從先極力抹消天安艦是自家誤擊沉沒的意見,再將輿論注意力轉向追究北朝鮮嫌犯的聲討,繼而政界和社會鼓起好戰氛圍,這讓美國人看來,和911當時的經歷是多麼相似啊。
南朝鮮議會的左派議員,曾向國防部長要求「天安艦到底是否是因美軍核潛艇的誤擊而沉沒的,請查清真相!」 他立刻被右派媒體嘲諷批判為「相信陰謀論的痴呆議員」。這與當年呼籲查明911真相的美國議員和日本議員,數年來在宣傳戰越來越旺背景下,一直遭到日美媒體嘲諷痛批是屬於同一構圖。
天安艦沉沒後,美南如果大肆宣傳「遭到北邊攻擊」「趕快反擊」,事態恐怕會真的走向戰爭。但駐南美軍的去向是朝著撤出半島的大方向來運作的,美軍2012年將把有事指揮權交還給南朝鮮軍隊。今後,美國將逐步委託中國來主導朝鮮半島的國際政治局勢。這個方針從布希政權到奧巴馬政權,歷屆美國政府大致是一脈相承的。美國五角大樓和軍工企業一批鷹派勢力,並不甘願世界慢慢走向多極化,他們時不時要來出手阻撓,企圖扳轉時代潮流,這也不足為奇。
他們絕不願意就這樣看著讓東亞慢慢進入中國的霸權之下,當然想利用天安艦事件為契機,挑起南北朝鮮戰爭,然後把中美捲入半島戰爭其中,以便阻止東亞正在發生的多極化進程。極端情況下,他們甚至願意創造出條件故意不告訴南軍白翎島下的美潛水艇位置,來誘導天安艦進入火並位置。如果犧牲一艘天安艦,能換來再度爆發朝鮮戰爭,那麼日本即使每年不再支付駐日美軍補貼軍費,美軍也會繼續駐留日本,並將再度將日本奉為不沉的航空母艦,日本經濟再度回到60年前朝鮮特需的景氣年代,日本政界的對美從屬派可真要彈冠相慶了。
但是,當今美國中樞的權力角逐,遺憾的是比起軍產復合體(美英中心主義)勢力來說,還是隱形多邊主義勢力占上風。天安艦沉沒事件,無法導致朝鮮戰爭的再度爆發。而且,令日南對美從屬派失望的是,美國為防止天安艦事件導致南北關系失控,事實上已將中介調控權委讓給中國。
中國的胡錦濤主席,在4月30日上海世博開幕式上與南朝鮮李明博總統會談,三天後,又與到訪的北朝鮮金正日在北京開展中朝首腦會談。今後六國協商機制能否再開還是未知數,但中國在南北朝鮮中間起調停作用的地位越來越明顯。
南朝鮮國民的大多數,已經從天安艦事件中感到存在的內幕,並且不再相信政府的發表。美國911事件的真相或許相當不容易暴露,但這次南朝鮮的白翎島第三浮標位的潛水艇遺骸,可能會在今後的某個時刻從陰謀論的論調中浮出水面變為真相,南朝鮮在對美從屬國策下,將不得不繼續隱瞞第三浮標位的秘密。但今後國家方針如果向多極化(重視中國,南北和解)方向改變,那麼,黑幕將隨之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