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生物製品和生化葯品有什麼不同
生物製品和生化葯品的不同有:
1、定義不一樣:生化葯品是從生物體分離、純化以及用化學合成、微生物合成或現代生物技術所得到的用於預防、治療和診斷疾病的物質。
生物製品是指應用普通的或以基因工程、細胞工程、蛋白質工程、發酵工程等生物技術獲得的微生物、細胞及各種動物和人源的組織和液體等生物材料制備的,用於人類疾病預防、治療和診斷的葯品。
2、特點不一樣:生化葯品的特點是生物體中的基本生化成分或類似物,這些成分均具有生物活性或生理功能。生物製品的特點是,他是一種生物活性制劑,例如疫苗,就是由細菌或病毒加工製成的生物活性制劑。
3、製作方法不一樣:生物製品是用病原微生物(細菌、病毒、立充次體)、病原微生物的代謝產物(毒素)以及動物和人血漿等製成的。生化葯品是以生物化學方法為手段從生物材料中分離、純化、精製而成的。
㈡ 什麼是生物製品,包括有哪些
生物製品是應用普通的或以基因工程、細胞工程、蛋白質工程、發酵工程等生物技術獲得的微生物、細胞及各種動物和人源的組織和液體等生物材料制備的,用於人類疾病預防、治療和診斷的葯品。
生物製品不同於一般醫用葯品,它是通過刺激機體免疫系統,產生免疫物質(如抗體)才發揮其功效,在人體內出現體液免疫、細胞免疫或細胞介導免疫。
生物製品包括:預防用生物製品、治療用生物製品和診斷用生物製品三大類。臨床上常用的有:人血白蛋白、人免疫球蛋白、流行性感冒病毒裂解疫苗、轉移因子等等!
運輸三原則:
①採用最快速的運輸方法,縮短運輸時間;
②一般應用冷鏈方法運輸;
③運輸時應注意防止製品凍結。
(2)生物製品網擴展閱讀:
入庫驗收:我國對疫苗類製品、血液製品、用於血源篩查的體外生物診斷試劑以及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規定的其他生物製品實行批簽發管理,每批製品出廠上市或者進口時進行強制性檢驗、審核的制度。
檢驗不合格或者審核不被批准者,不得上市或者進口,因此,入庫驗收時供貨單位應提供批簽發報告。
使用管理:調配生物製品須憑醫師開具的處方或醫囑單,經葯師審核合格後予以調配、復核、發放或配置。使用中密切觀察葯物不良反應。
管理規則
(一)基本生產條件生產生物製品的單位應有合乎微生物操作的實驗室;應具備滅菌操作條件;有冷藏設施;應能對產品自檢;生產應由主管技師以上職稱者主持並做到文明生產;產品要符合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制定的《生物製品規程》。
(二)管理許可權與范圍生物製品:統一由衛生部管理,由部直屬的生物製品研究所生產。其它特殊需要的產品需由省衛生行政部門向衛生部報告審核批准後,方可生產。
血液製品:除衛生部屬的生物製品研究所生產外,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也可生產,但只能有1~2個生產點,由省葯檢所監督檢驗產品質量。
其它醫療衛生單位不準生產生物製品及血液製品。個別因科研需要又無生產單位正常供應的品種,要具備一定條件,經省衛生行政部門同意方可研製,經檢定機構同意,並報省衛生行政部門審核批准後,才能在一定范圍內上人體試用,但是不得進一步中試投產。
(三)頒發營業執照衛生部所屬的生物製品研究所生產的生物製品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和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批准。省屬的生物製品生產單位由省衛生行政部門會同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審核批准後方可頒發營業執照。
(四)質量標准按衛生部一九七九年頒發的《生物製品規程》所規定的質量標准檢驗。
(五)生產、銷售和儲備衛生部屬單位的生物製品的生產、銷售、儲備由衛生部統一平衡。省屬血站的血液制劑生產、銷售由省衛生廳安排。
(六)進口生物製品由衛生部檢定所檢驗。血液製品由口岸葯檢所檢驗。中國血源充裕國外的AIDS病已四外蔓延,進口血液製品必須嚴格控制。
(七)價格的制定與調整由衛生部統一管理。新產品試銷時,或參照同類產品自訂,報衛生部備案,投產後再報衛生部批准。
(八)醫院購進的生物製品的管理應嚴格按儲備條件要求,預以儲藏,按有效期先後使用。嚴格適應證,防止濫用。加強血液製品的監測,杜絕由於使用血液製品而傳播的疾病。
㈢ 內蒙古有哪些生物製品公司
內蒙古普澤生物製品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於2008年10月,由內蒙古輕工科學研究所有限責任公司、內蒙古北興生物技術有限責任公司、赤峰四海同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三家企業法人共同出資創辦,注冊資金3068萬元。公司坐落於呼和浩特市經濟技術開發區金川工業園西區,佔地面積21.83畝,總建築面積9492㎡。現有員工70餘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占職工總數的70%以上。公司主要從事益生菌凍乾粉及益生菌制劑的研發與產業化推廣,產品涵蓋各種益生菌原料、乳品發酵劑、普通食品、保健食品及動物飼料、飼料添加劑、獸葯等,年生產各種益生菌菌粉能力達200噸。公司大股東——內蒙古輕工科學研究所有限責任公司是自治區直屬轉制科研院所,從上世紀七十年代就開展了乳酸菌發酵劑和系列益生菌制劑、生物製品的研究開發,先後研究開發了長雙歧桿菌、保加利亞乳桿菌、嗜熱鏈球菌、德氏乳桿菌、嗜酸乳桿菌和枯草芽孢桿菌等系列產品。1997年研發成功的國家一類新葯「金雙歧」是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益生菌活菌制劑,也是內蒙古自治區唯一獲批的國家一類生物製品新葯。公司以研究院所、重點大學為技術依託,以科技創新為目標,努力開辟益生菌產業化的新紀元。公司成立之初,即與內蒙古農業大學合作,取得了乾酪乳桿菌Lb. casei Zhang的獨家使用權,Lb.casei Zhang來源於內蒙古農業大學「乳品生物技術與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擁有完全的自主知識產權,已被受理的發明專利9項,已公開發表的研究論文42篇,是目前國內較為系統研究開發的益生菌菌種,我公司對其進行了深度研發並正式產業化,與Lb. casei Zhang相關的產品正陸續推向市場。公司成立後即承擔了內蒙古自治區科技創新引導獎勵資金項目----「內蒙古益生菌技術研究及產業化示範」項目;2009年,又與上海交通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內蒙古農業大學共同承擔了國家科技支撐計劃「乳酸菌資源庫建設及益生菌發酵劑和制劑產業化示範」項目;2010年,以我公司為主要依託單位的 「內蒙古益生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經自治區科技廳批准正式成立。通過以上項目的成功實施,我公司將成為我國最大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創新能力的益生菌研發和生產基地,對從根本上改變國內眾多食品、乳品企業及飼料企業從國外進口益生菌原料的局面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也會對全國益生菌產業的技術進步和快速發展做出貢獻。公司建有符合人用葯品GMP標準的現代化廠房,建築面積5271平方米,同時引進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生產設備和精密的檢測儀器,擁有嚴格的質量控制網路和質量保證體系。生產工藝技術的標准化、規范化和精細化,生產過程的程式控制化、檢測自動化、輸送管道化和包裝機械化的全流程體系,確保產品的高技術含量與高質量水準。二十一世紀將是生物技術的世紀,益生菌產業也將迎來最迅猛發展的歷史階段,內蒙古普澤生物製品有限責任公司將致力於益生菌這一綠色健康產業,為人類生命健康和美好生活貢獻力量。
㈣ 生物製品有哪些
生物製品是應用普通的或以基因工程、 細胞 工程、蛋白質工程、 發酵工程 等生物技術獲得的 微生物 、細胞及各種動物和人源的組織和液體等 生物材料 制備的,用於人類疾病預防、治療和診斷的葯品。 生物製品不同於一般醫用葯品,它是通過刺激機體 免疫系統 ,產生免疫物質(如抗體)才發揮其功效,在人體內出現體液免疫、 細胞免疫 或細胞介導免疫。
什麼是生物製品
生物製品
biological procts
生物製品是以微生物、細胞、動物或人源組織和體液等為原料,應用傳統技術或現代生物技術製成,用於人類疾病的預防、治療和診斷。人用生物製品包括:細菌類疫苗(含類毒素)、病毒類疫苗、抗毒素及抗血清、血液製品、細胞因子、生長因子、酶、體內及體外診斷製品,以及其他生物活性制劑,如毒素、抗原、變態反應原、單克隆抗體、抗原抗體復合物、免疫調節及微生態制劑等
根據生物製品的用途可分為預防用生物製品、治療用生物製品和診斷用生物製品三大類。
預防用生物製品均用於傳染病的預防。包括疫苗、類毒素和γ -球蛋白三類。
㈤ 關於經營生物製品的商業企業稅收優惠政策
家只對生物生產有稅收優惠(適用簡易徵收率6%),而經營生物製品的商業企業是沒有優惠的。
㈥ 生物製品的特點
生物製品
生物製品是應用普通的或以基因工程、細胞工程、蛋白質工程、發酵工程等生物技術獲得的微生物、細胞及各種動物和人源的組織和液體等生物材料制備的,用於人類疾病預防、治療和診斷的葯品。生物製品不同於一般醫用葯品,它是通過刺激機體免疫系統,產生免疫物質(如抗體)才發揮其功效,在人體內出現體液免疫、細胞免疫或細胞介導免疫。人用生物製品包括:細菌類疫苗(含類毒素)、病毒類疫苗、抗毒素及抗血清、血液製品、細胞因子、生長因子、酶等。
定義
生物製品
biological procts
生物製品是以微生物、細胞、動物或人源組織和體液等為原料,應用傳統技術或現代生物技術製成,用於人類疾病的預防、治療和診斷。人用生物製品包括:細菌類疫苗(含類毒素)、病毒類疫苗、抗毒素及抗血清、血液製品、細胞因子、生長因子、酶、體內及體外診斷製品,以及其他生物活性制劑,如毒素、抗原、變態反應原、單克隆抗體、抗原抗體復合物、免疫調節及微生態制劑等。
歷史
在10世紀時,中國發明了種痘術,用人痘接種法預防天花,這是人工自動免疫預防傳染病的創始。種痘不僅減輕了病情,還減少了死亡。17世紀時,俄國人來中國學習種痘,隨後傳到土耳其、英國、日本、朝鮮、東南亞各國,後又傳入美洲、非洲。1796年英國人E.詹納發明接種牛痘苗方法預防天花,他用弱毒病毒(牛痘)給人接種,預防強毒病毒(天花)感染,使人不得天花。
此法安全有效,很快推廣到世界各地。牛痘苗可算作第一種安全有效的生物製品。微生物學和化學的發展促進了生物製品的研究與製作。19世紀中期,「免疫」概念已基本形成。1885年法國人L.巴斯德發明狂犬病疫苗,用人工方法減弱病毒的致病毒力,做成疫苗,被狂犬咬傷的人及時注射疫苗後,可避免發生狂犬病。巴斯德用同樣方法製成雞霍亂活疫苗、炭疽活疫苗,將過去以毒攻毒的辦法改為以弱制強。D.E.沙門、H.O.史密斯等人研究加熱滅活疫苗,先後研製成功傷寒、霍亂等滅活疫苗。19世紀末日本人北里柴三郎和德國人貝林,E.(A.)用化學法處理白喉和破傷風毒素,使其在處理後失去了致病力,接種動物後的血清中和相應的毒素,這種血清稱為抗毒素,這種脫毒的毒素稱為類毒素。R.科赫製成結核菌素,用來檢查人體是否有結核菌感染。抗原—抗體反應概念的出現,有助於臨床診斷。這些為微生物和免疫學發展奠定了基礎,繼續發展出各種生物製品,在預防疾病方面越發顯得重要,是控制和消滅傳染病不可缺少的步驟之一。
發展
中國的生物製品事業始於20世紀初。1919年成立了中央防疫處,這是中國第一所生物製品研究所,規模很小,只有牛痘苗和狂犬病疫苗,幾種死菌疫苗、類毒素和血清都是粗製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先後在北京、上海、武漢、成都、長春和蘭州成立了生物製品研究所,建立了中央(現為中國)生物製品檢定所,它執行國家對生物製品質量控制、監督,發放菌毒種和標准品。後來,在昆明設立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生物學研究所,生產研究脊髓灰質炎疫苗。生物製品現已有龐大的生產研究隊伍,成為免疫學應用研究和計劃免疫科學技術指導中心。湯飛凡1957年發現沙眼病原體,他對中國生物製品事業有很大貢獻。
在控制和消滅傳染病方面,接種預防生物製品效果顯著,在公共衛生措施方面收益最佳,這不僅是一個國家或地區,而且是世界性的措施。世界衛生組織(WHO)1966年發表宣言,提出10年內全球消滅天花,1980年正式宣布天花在地球上被消滅。1978年 WHO又作出擴大免疫規劃(EPI),目的是對全球兒童實施免疫。EPI是用四種疫苗預防六種疾病,即卡介苗預防結核病;麻疹活疫苗預防麻疹;脊髓灰質炎疫苗預防脊髓灰質炎;百白破三聯預防百日咳、白喉和破傷風,有計劃地從兒童開始,使世界兒童都得到免疫。1981年,中國響應WHO的號召,實行計劃免疫,按要求用國產四種疫苗預防六種疾病。1988年以省為單位達到了85%的疫苗接種覆蓋率。1990年以縣為單位,兒童達到85%的接種覆蓋率。診斷制劑品種的增多和方法的改進,促進了試驗診斷水平的提高;現已應用到血清流行病學以及疾病的監測。中國生產血液制劑已有30多年的歷史,品種在逐年增加。
春夏季節是麻疹、腮腺炎、狂犬病、肝炎等傳染病高發期,疫苗需求旺盛。上半年,我國生物葯品製造業實現銷售收入1076.63億元,同比增長16.34%,增速較上年同期提高1.18個百分點,較1季度提高1.7個百分點。
2009年以來我國生物葯品製造業產品銷售收入及同比增速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2季度,全國共報告法定傳染病207.64萬例,死亡4122人,報告發病數呈逐月增加趨勢。夏季為肝炎高發期,2季度,病毒性肝炎發病數36.18萬例,占甲乙類傳染病報告發病數的37.25%;丙類傳染病報告發病數居前三位的病種依次為手足口病、其它感染性腹瀉病和流行性腮腺炎,其中流行性腮腺炎報告發病總數為12.66萬例,占丙類傳染病報告發病數的11.46%。
隨著微生物學、免疫學和分子生物及其他學科的發展,生物製品已改變了傳統概念。對微生物結構、生長繁殖、傳染基因等,也從分子水平去分析,現已能識別蛋白質中的抗原決定簇,並可分離提取,進而可人工合成多肽疫苗。對微生物的遺傳基因已有了進一步認識,可以用人工方法進行基因重組,將所需抗原基因重組到無害而易於培養的微生物中,改造其遺傳特徵,在培養過程中產生所需的抗原,這就是所謂基因工程,由此可研製一些新的疫苗。70年代後期,雜交瘤技術興起,用傳代的瘤細胞與可以產生抗體的脾細胞雜交,可以得到一種既可傳代又可分泌抗體的雜交瘤細胞,所產生的抗體稱為單克隆抗體,這一技術屬於細胞工程。這些單克隆抗體可廣泛應用於診斷試劑,有的也可用於治療。科學的突飛猛進,使生物製品不再單純限於預防、治療和診斷傳染病,而擴展到非傳染病領域,如心血管疾病、腫瘤等,甚至突破了免疫製品的范疇。中國生物製品界首先提出生物製品學的概念,而有的國家則稱之為疫苗學。進入21世紀,張勇飛等專家根據中葯歸經理論發現了許多中葯的提取物——多糖、皂苷等,具有對生物活性分子和低級活性生物具有特殊的保護作用,富含羥基的中葯多糖、親水親脂的中葯皂苷能和生物活性分子和低級活性生物結合,構建多維網路空間氫鍵結構,在生物活性分子和低級活性生物表面形成假性水化膜,通過這種多維網路空間氫鍵假性水化膜實現對生物活性分子和低級活性生物的保護作用,這樣形成了穩定、堅固的多維網路空間氫鍵水化膜,更好地保護生物活性分子和低級活性生物免受外界環境的破壞。在這獨創的多維網路空間氫鍵膜理論指導下,成功地將中多糖和皂苷應用到疫苗和抗體的製造,實現了中葯歸經、免疫原及免疫蛋白保護和免疫增強一體化的生物製品新功能,取得很好的臨床效果。
㈦ 什麼生物製品是危險獸用生物製品
獸用生物製品是根據免疫學原理,利用微生物、寄生蟲及其代謝產物或免疫應答產物制備的一類物質,專供相應的疫病診斷、治療或預防之用。其中包括:供預防傳染病發生的疫苗、菌苗、類毒素;供治療或緊急預防用的抗血清、抗毒素、噬菌體、干擾素等;供診斷傳染病用的各種抗原、抗體診斷液等。
㈧ 生物製品沒有新葯和仿製葯之分嗎
仿製葯指已經市葯品除第家原研企業產其再企業產都叫做仿製
仿製葯定義:已經內市銷售葯品其企業再申請產都叫仿製葯跟外定義同
me too葯物特指具自知識產權葯物其葯效同類突破性葯物相種旨避專利葯物產權保護新葯研究都現葯物先導物進行研究研究要點找受專利保護相似化結構種研究能比原突破性葯物性更或葯代力特色葯物說白現葯物結構進行改進葯品
me too葯能仿製葯
二同概念沒意義
㈨ 生物製品的分類
生物製品有哪些種類?
可分為預防抄用生物製品、治療用生物製品和診斷用生物製品三大類。
生物製品是指應用普通的或以基因工程、細胞工程、蛋白質工程、發酵工程等生物技術獲得的微生物、細胞及各種動物和人源的組織和液體等生物材料制備的,用於人類疾病預防、治療和診斷的葯品。 生物製品不同於一般醫用葯品,它是通過刺激機體免疫系統,產生免疫物質(如抗體)才發揮其功效,在人體內出現體液免疫、細胞免疫或細胞介導免疫。
根據生物製品的用途可分為預防用生物製品、治療用生物製品和診斷用生物製品三大類。
預防用生物製品 均用於傳染病的預防。包括疫苗、類毒素和γ -球蛋白三類。
疫苗是由細菌或病毒加工製成的。過去中國生物製品界和衛生防疫界習慣將細菌制備的稱作菌苗,病毒制備的稱作疫苗,有的國家將二者都稱作疫苗。類毒素也可稱作疫苗。疫苗分滅活疫苗和活疫苗。
㈩ 生物製品法律法規
生物製品管理規定
《新的預防用生物製品臨床試驗審批申辦須知》和《新的預防用生物製品或已有國家標準的預防用生物製品生產審批申辦須知》
《葯品安全法》等等
詳細的你可以登錄當地衛生部門、葯監局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