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徐立科
擴展閱讀
中美貿易戰怎麼買股票 2025-07-13 06:56:24
股票通常在哪裡買 2025-07-13 06:32:46

徐立科

發布時間: 2021-06-14 22:30:12

Ⅰ 集賢縣第一中學的領導隊伍

校長:藍寶成。 副校長:李亞才。 副校長:史小峰。 副校長:閆文國。 副書記、總務主任:徐立科。
教務主任:王曉東 ;教務處副主任:閆雪梅; 政教主任:王洪峰;政教副主任:王建軍; 教研室主任:姚春峰,教研室副主任:張雪源; 工會女工主任:范麗艷; 團委書記:張健秋。

Ⅱ 以「我身邊老師的感人故事」寫言講稿

月30日上午,作為一名普通的基層教師,我參加了市教育局舉辦的「市教育系統學習徐立科先進事跡座談會」,聆聽了徐老師生前同事、朋友對他的介紹,心靈進行了又一次的洗禮。徐老師身上有很多閃光點值得我去學習,讓我記憶猶新的有三點。
老師有著扎實的專業知識。徐老師是學地理的,參加工作以後任教的學科卻是科學。一名教師要進行專業的轉行是很難的,但是徐老師刻苦鑽研,這才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優秀的學生,才培養出在全國、省里得獎的孩子。作為一名年輕教師,我要像徐老師學習,認真工作,不斷進取,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和執教水平。
徐老師對學生有著濃濃的愛。對好學生的愛是人之常情,但對於那些平時調皮搗蛋,學習成績又不理想的孩子有著一種特殊的偏愛,這是難能可貴的。在自學徐立科老師的事跡時,我曾在網上的網路貼吧里搜索到這樣一段文字,是徐老師生前的學生寫的,他說自己不是一個常人眼中的好孩子、好學生,當考試成績不理想的時候,徐老師並沒有像其他老師一樣把他叫到辦公室批評一頓,而是自己一個人躲到角落一支又一支的抽煙,他知道,這是老師在自責,在內疚,在反思。所以在孩子中間流傳著這樣一句玩笑話:如果哪天教學樓倒塌了,我們就是拼了命也要把徐老師拉出來。一個能讓學生豁出性命去救的老師,平時也一定是豁出命地在關心學生,愛護學生。
徐老師對於學生的言傳身教。當孩子看到老師如此忘我工作的時候,誰能不更加認真勤奮地學習;當孩子看到老師如此愛校如家的時候,誰能不更加熱愛自己的班集體,愛自己的學校;當全校師生能親如一家的時候,這種凝聚力又有什麼困難能難倒他們。
徐老師應該可以安心了,因為他的離開教會了更多的人懂得珍惜:老師會更加珍惜自己的職業,教書育人;學生會更加珍惜自己的學習時光,好好讀書。 這篇事跡作為參考吧,然後自己整理,變成自己的東西!!!祝你成功!!!

Ⅲ 保險公司最受感動的人物

09年的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要在2010年02月揭曉這是浙江省的感動人物你可以參
考一下
01號湯民
事跡:在杭州生活了20多年,原杭州市鐵路局大修隊合同工湯民靠經營一家小糧油店每月兩三千元收入維持著一家三口的生計。租住在10平方左右的房子里,生活條件極為普通的他在一次出差途中因去醫院看感冒結識了身患重症無錢醫治的周維,當場毫不猶豫拿出一萬塊錢資助周維治病,此後還一直關心著她的病情。得知在當地無法醫治後,湯民在杭州四處奔波詢問,終於找到了可以醫治周維重症的醫院並將她接來杭州治病。
02號抗台英雄群體(已故)
事跡:在今年防禦和抗擊「莫拉克」台風過程中,桐廬縣新合鄉鄉長陳柱平、副鄉長鍾偉良,奉化市石門村村委會主任毛文國深入一線指揮,在抗台一線因公殉職。省政府決定追認陳柱平、鍾偉良、毛文國為革命烈士。
03號林萍
事跡:2009年5月5日,42歲的林萍把48%的肝臟捐給了同村小女孩——8歲的徐潔,將即將枯萎的花朵從死神手中搶了回來,而這對「熟悉的陌生人」經過了漫長的10小時的手術也成為「肝膽相照」的「親人」。隨著「林萍無償捐肝救女童」的事跡被國內媒體報道、轉載,這位保險公司普通職員身上體現出來的大愛,感動了寧波,感動了浙江。
04號徐立科(已故)
事跡:徐立科在山區教育工作者的平凡的崗位上,書寫了對教育事業的執著追求和無限忠誠。生前,他被山區的群眾愛戴,群眾親切地稱他為「阿科校長」。2009年2月28日晚,由於積勞成疾,突發腦溢血,經搶救無效不幸殉職,年僅42歲。在徐立科病重住院的10天里,每天自發前去看望的群眾均有上百人。3月3日清晨,在他去世後下葬這天,上千名群眾自發為徐立科送行,很多人為英年早逝的徐校長失聲痛哭。
05號李校堃
事跡:今年初,李校堃主持申報的《細胞生長因子葯物基礎與工程技術研究》項目獲中華醫學科技獎一等獎,填補了浙江醫療衛生系統在全國醫療衛生行業最高科技獎一等獎的空白。
06號石進才
事跡:「幫助別人,也就是我的快樂。」15年來,石進才老人化名「希望」,和家人一起,捐獻了40多萬元資助了100餘名貧困學生。並逐家走訪本地知名企業家和家道殷實的家庭,募集到助學款348萬元,結對了586個名貧困學生。
07號張啟標
事跡:去年「5·12」大地震發生後,張啟標心系災區,堅決要求參加省交通廳抗震救災小分隊,在災區連續奮戰14個日夜,為災後橋梁建設和修復加固提供了第一手資料。得知湖州市組建援建青川指揮部後,又主動請纓,第二次奔赴極重災區青川縣。今年5月,因長時間超負荷工作導致積勞成疾,累倒在工作崗位上。
08號閱兵群體
事跡:2009年10月1日國慶閱兵式上,來自浙江的章嫻、樓國強和劉相在各自的崗位上用精湛的表現展現了浙江兒女的風采,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浙江精神」。
09號沈漢梅
事跡:「媳婦孝敬婆婆是美德,婆婆照顧媳婦更不簡單!」這個被村民們稱贊的好婆婆就是沈漢梅。沈漢梅十年如一日照料生活無法自理兒媳的感人事跡在當地被傳為佳話,她用白發人照顧黑發人的至親之舉感染和教育著越來越多的人。沈漢梅被評為嘉興市首屆道德模範,入選2008年中國好人榜,並於今年成為全國道德模範評選候選人。
10號雷玲玲
事跡:在接到大學錄取通知書的第9天,19歲的她在一次車禍中下肢截癱。大學4年,她沒能坐在課堂上聽過一堂課,在同學的幫助下,艱難完成了學業。如今,走出校園不久的她,風風火火地開起了網店,闖出了一條新的人生之路。
11號徐菊英
事跡:上虞章鎮鎮龍江村村民徐菊英用她的堅強感動著虞舜大地:新婚僅半年,丈夫意外遭遇車禍,造成高位截癱,她始終不離不棄,22年如一日精心守護著丈夫,還含辛茹苦地培養了一對雙胞胎兒子雙雙考入大學。
12號張金建(已故)
事跡:被譽為「楓橋經驗」踐行者的張金建在今年年初的一次見義勇為行動中不幸失去了生命。作為諸暨市楓橋鎮海角村治保、調解委員,流動人口管理員的張金建多年來工作認真負責。
13號徐文仙母女
事跡:皮肌炎、股骨頭壞死、強直性脊柱炎,無論誰攤上一種,都猶如走到了鬼門關,12歲的徐佳藝卻被這三大病魔相繼纏身。1000多個日日夜夜,徐文仙背著女兒踏上萬里求醫路。為了讓女兒堅信陽光總在風雨後,徐文仙買來很多勵志書讀給女兒聽。
14號朱建成
事跡:大山深處。45年。朱建成拉扯著無數個孩子的手,踩著泥濘的山路,守著一所山村小學,點亮一盞燈。獨特的復式教學課上他是老師,孩子們中午回不了家時,他是炊事員,校舍改建,他是工地上的監工,學校建成,他又把綠化校園的責任挑在肩上。
15號董忠岳
事跡:作為「舟山市道德模範」的嵊泗縣菜園鎮青沙村村民董忠岳,2000年,他接手東北一個工程後聘請了80多名工人,不料工程半途擱淺,工程單位拖欠他工程款共計170多萬元,其中工人工資就有110多萬元。為償還欠工人的工資,8年多來,老董心懷誠信嘗盡千辛萬苦,一家人四處打工還債。現在,背著沉重債務的老董還在忙著四處承接工程,等到今年最後一筆工程款結清之後,他將支付完所有欠工人的工資。
16號郭文標
事跡:郭文標,浙江台州溫嶺市的一位普通漁民,他三十年如一日,義務守護著自己熟悉的那片海域,驚濤駭浪中,他成功處置了近百起海上險情,奪回了數以百萬計的財產和數百條瀕臨絕望的生命,被沿海群眾稱為「平安水鬼」、「海上救護神」。
17號援建夫妻
事跡:他倆都是「80」後的一代人,先後來到地震極重災區四川省青川縣營盤鄉,丈夫支援災後重建,妻子支教;他倆把新房安在援建工地的板房裡。小夫妻倆夫唱婦隨,共同投身災後重建工作,當同齡朋友們在物質條件充裕的城市享受生活時,他倆卻在條件艱苦的地震災區書寫不一樣的青春。
18號楊曉麗
事跡:多年來,曉麗不向命運低頭,堅持帶著母親上學,得到了社會的好評。2008年3月18日,在楊曉麗同學的積極發起和倡議下,麗水職業技術學院「曉麗愛心傳遞站」正式成立。它成為曉麗愛心傳遞站和貧困地區之間溝通與交流的橋梁。
19號張獻斌(已故)
事跡:張獻斌紮根基層、愛崗敬業,三十年如一日,奮斗在條件艱苦的山區農業生產第一線;他心繫群眾、服務群眾,無償墊資金和物資助農戶發展生產,死後留下了欠53名村民8萬多元的賒款條。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Ⅳ 最美人物道德模範人物,和感動中國人物,身上具備哪些優秀品質

「莫道人情老,將心來比心,一人添上一根柴,頑石也能煉成金,煉成金……」伴隨著悠揚的樂曲《高天上流雲》,第二屆全國道德模範評選表彰頒獎典禮——《道德的力量》20日晚拉開序幕。

舞台正中後方的大屏幕上,時而是「道德的力量」五個遒勁有力的大字,時而是巨型金色全國道德模範獎章,無論是哪一個背景,都散發著金閃閃的光芒,耀眼而溫暖。

道德模範們陸續從舞台的兩側走到台上,接受現場的鮮花和掌聲,接受國家授予的榮譽和人們的致敬。

黑龍江樺南縣73歲的趙永錄大爺堅守在大河邊,無償為來往的鄉親擺渡49年。「不圖別的,就圖大家都平平安安。」

像趙大爺一樣堅持善行的還有40年濟貧幫困的山西礦工媽媽歐學聯;義務救援30年,在大海中搶回130條生命的浙江漁民郭文標;36年捐款不斷,受益者遍布全國的新疆街道幹部劉乾坤……

向這些不平凡的堅持致敬!

「爸爸回家……」小詩研在橋頭的哭喊,撕扯著每個人的心。

小詩研的爸爸孟祥斌是一位軍人,他為了救一名輕生的女青年,縱身跳入浪急水涼的江中,用盡自己最後一絲力氣將女青年托出水面,自己卻獻出了年僅28歲的生命。

看著這曾經的鏡頭,許多觀眾眼裡都噙滿了淚花。短片結束後,現場響起熱烈的掌聲,經久不息。

像孟祥斌一樣再也不能登上領獎舞台的還有很多人,讓我們記下他們的名字:羅成財、周波、楊繼斌、邱光華、譚東、於春雨、於葆林、徐立科、李朗紅、黎菊蘭、崔學選、周鑫、熊寧、戴俊、郭孝義、王志睿、馮建國、阿木冬·吐魯甫。

向這些勇敢犧牲的英雄致敬!

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家庭:兩個兒子和妻子都得了絕症癱瘓在床,支撐全家的是一條腿被截肢的殘疾人。這個家的頂樑柱就是朱邦月,他40年如一日地照顧著母子三人,而且兩個兒子是妻子前夫的孩子。

「我的老父親,我最疼愛的人,人間的甘甜有十分,您只嘗了三分……」在一首《父親》的歌曲聲中,朱邦月拄著雙拐走上了舞台。

像朱邦月一樣孝老愛親的還有:照料重病父母40多年,把8個弟妹撫養成人的青海牧民羅桑扎西;為公公捐獻肝臟的好兒媳,河北農民張建霞;15年照顧癱瘓兒媳的山西好婆婆黃代小……

向這些無聲的大愛致敬!

最高的榮譽,給最值得崇敬的人。第二屆全國道德模範評選表彰活動,從全國近3萬名候選人中共評出55名全國道德模範,262名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獲得者。

他們助人為樂,不求回報;他們見義勇為,不怕犧牲;他們敬業奉獻,拼搏進取;他們孝老愛親,默默無聞;他們誠實守信,一諾千金……他們都以平凡無私的舉動,創造了不平凡的感人事跡,傳遞著人間溫暖,傳遞著善行的力量。

向這些道德模範致敬!

「我要像你一樣生活,你不是遙遠星空最燦爛的星座,一點一滴的愛心點亮萬家燈火……我要像你一樣生活,你不是神州大地最美麗的花朵,一生一世的善良化作人間春色……」

頒獎典禮在歌曲聲中落下帷幕,但是道德的升華永沒有終點,讓我們接過道德的接力棒,沿著這些高尚品德照亮的方向前進,給新世紀的中華文明,增添新的光芒。

宋志永,男,37歲,中共黨員,河北省唐山市玉田縣八里鋪村村民。
2008年1月,我國南方部分地區發生雨雪冰凍災害後,宋志永心急如焚。他想到「30年前唐山大地震時,全國人民都支援我們,現在南方遭了災,我們應該去支援他們」。在宋志永的倡議下,他和另外12名同鄉農民兄弟組成「宋志永愛心志願小分隊」,在大年三十下午動身,經過長途顛簸輾轉趕到抗災一線,加入「搶修突擊隊」,投入到繁重的救災重建工作中。他們每天連續工作十多個小時,參與搶修十幾處電力設施,為恢復災區電力供應作出了積極貢獻。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後,宋志永再次奔赴救災一線。一路上,他坐火車、計程車、摩托車、步行,最終到達災情比較嚴重的北川縣。隨後「宋志永愛心志願小分隊」的其他12名農民兄弟也先後趕到,他們匯合在一起,共救出了25名生還者。在四川地震災區,「宋志永愛心志願小分隊」穿著的紅馬甲,已成為醒目的「愛心名片」。他們同全國一批又一批志願者一道形成了志願服務、抗災重建的動人場景。
救災結束後,為繼續給地震災區和其他需要幫助的人提供有效幫助,宋志永倡議並組織成立了全國首家愛心志願服務基金,將自己所獲得的各類獎金及工資全部投入到基金中;開設了愛心網站,專門鼓勵和支持各類愛心志願服務。此外,宋志永還專程赴災區將246名因災不能在當地及時上學的孩子接到玉田縣上學,並承擔他們在玉田縣兩年學習期間的文具費用及其他花銷。為幫助殘疾兒童,宋志永在縣特殊教育中心設立了愛心扶助基金,與19名殘疾兒童簽訂了愛心扶助協議,承擔他們的全部生活費,並出資5000餘元為殘疾兒童所在學校購置了15台縫紉機。愛心基金成立以來,共接受社會各類捐助12.1萬元,除大部分用於四川學生在唐山的就學外,還救助了20多名困難群眾。
幾年來,宋志永還參與組織了各類主題捐助活動,幫助困難奶農、患白血病的學生、因失火致貧的農民等走出困境。宋志永以他博大的愛心,踐行了「感恩、博愛、開放、超越」的新唐山人文精神。
宋志永先後被授予全國五四標兵、中央電視台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唐山十大傑出青年、唐山抗震救災特殊功勛獎、唐山市學雷鋒標兵、唐山市首屆道德模範等榮譽稱號。

Ⅳ 徐立科的學校的好管家

擔任梁弄鎮中學校長助理、副校長期間,為了能經常和學生們在一起,他動員妻子和女兒從自家寬敞的房子搬到學校不足20平方米的宿舍。擔任校長後,為了能給學校建一條塑膠跑道,他四處奔走,多方爭取,最終使事情得到圓滿解決。在他的努力下,學校近兩年先後建起了電腦房,改造了實驗室,並設立了10萬元愛心助學基金。

Ⅵ 尋求09年度,令人感動的人物

09年的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要在2010年02月揭曉 這是浙江省的感動人物你可以參
考一下

01號 湯民

事跡:在杭州生活了20多年,原杭州市鐵路局大修隊合同工湯民靠經營一家小糧油店每月兩三千元收入維持著一家三口的生計。租住在10平方左右的房子里,生活條件極為普通的他在一次出差途中因去醫院看感冒結識了身患重症無錢醫治的周維,當場毫不猶豫拿出一萬塊錢資助周維治病,此後還一直關心著她的病情。得知在當地無法醫治後,湯民在杭州四處奔波詢問,終於找到了可以醫治周維重症的醫院並將她接來杭州治病。

02號 抗台英雄群體(已故)

事跡:在今年防禦和抗擊「莫拉克」台風過程中,桐廬縣新合鄉鄉長陳柱平、副鄉長鍾偉良,奉化市石門村村委會主任毛文國深入一線指揮,在抗台一線因公殉職。省政府決定追認陳柱平、鍾偉良、毛文國為革命烈士。

03號 林萍

事跡:2009年5月5日,42歲的林萍把48%的肝臟捐給了同村小女孩——8歲的徐潔,將即將枯萎的花朵從死神手中搶了回來,而這對「熟悉的陌生人」經過了漫長的10小時的手術也成為「肝膽相照」的「親人」。 隨著「林萍無償捐肝救女童」的事跡被國內媒體報道、轉載,這位保險公司普通職員身上體現出來的大愛,感動了寧波,感動了浙江。

04號 徐立科(已故)

事跡:徐立科在山區教育工作者的平凡的崗位上,書寫了對教育事業的執著追求和無限忠誠。生前,他被山區的群眾愛戴,群眾親切地稱他為「阿科校長」。2009年2月28日晚,由於積勞成疾,突發腦溢血,經搶救無效不幸殉職,年僅42歲。在徐立科病重住院的10天里,每天自發前去看望的群眾均有上百人。3月3日清晨,在他去世後下葬這天,上千名群眾自發為徐立科送行,很多人為英年早逝的徐校長失聲痛哭。

05號 李校堃

事跡:今年初,李校堃主持申報的《細胞生長因子葯物基礎與工程技術研究》項目獲中華醫學科技獎一等獎,填補了浙江醫療衛生系統在全國醫療衛生行業最高科技獎一等獎的空白 。

06號 石進才

事跡:「幫助別人,也就是我的快樂。」 15年來,石進才老人化名「希望」,和家人一起,捐獻了40多萬元資助了100餘名貧困學生。並逐家走訪本地知名企業家和家道殷實的家庭,募集到助學款348萬元,結對了586個名貧困學生。

07號 張啟標

事跡:去年「5·12」大地震發生後,張啟標心系災區,堅決要求參加省交通廳抗震救災小分隊,在災區連續奮戰14個日夜,為災後橋梁建設和修復加固提供了第一手資料。得知湖州市組建援建青川指揮部後,又主動請纓,第二次奔赴極重災區青川縣。今年5月,因長時間超負荷工作導致積勞成疾,累倒在工作崗位上。

08號 閱兵群體

事跡:2009年10月1日國慶閱兵式上,來自浙江的章嫻、樓國強和劉相在各自的崗位上用精湛的表現展現了浙江兒女的風采,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浙江精神」。

09號 沈漢梅

事跡:「媳婦孝敬婆婆是美德,婆婆照顧媳婦更不簡單!」這個被村民們稱贊的好婆婆就是沈漢梅。沈漢梅十年如一日照料生活無法自理兒媳的感人事跡在當地被傳為佳話,她用白發人照顧黑發人的至親之舉感染和教育著越來越多的人。沈漢梅被評為嘉興市首屆道德模範,入選2008年中國好人榜,並於今年成為全國道德模範評選候選人。

10號 雷玲玲

事跡:在接到大學錄取通知書的第9天,19歲的她在一次車禍中下肢截癱。大學4年,她沒能坐在課堂上聽過一堂課,在同學的幫助下,艱難完成了學業。如今,走出校園不久的她,風風火火地開起了網店,闖出了一條新的人生之路。

11號 徐菊英

事跡:上虞章鎮鎮龍江村村民徐菊英用她的堅強感動著虞舜大地:新婚僅半年,丈夫意外遭遇車禍,造成高位截癱,她始終不離不棄,22年如一日精心守護著丈夫,還含辛茹苦地培養了一對雙胞胎兒子雙雙考入大學。

12號 張金建(已故)

事跡:被譽為「楓橋經驗」踐行者的張金建在今年年初的一次見義勇為行動中不幸失去了生命。作為諸暨市楓橋鎮海角村治保、調解委員,流動人口管理員的張金建多年來工作認真負責。

13號 徐文仙母女

事跡:皮肌炎、股骨頭壞死、強直性脊柱炎,無論誰攤上一種,都猶如走到了鬼門關,12歲的徐佳藝卻被這三大病魔相繼纏身。1000多個日日夜夜,徐文仙背著女兒踏上萬里求醫路。為了讓女兒堅信陽光總在風雨後,徐文仙買來很多勵志書讀給女兒聽。

14號 朱建成

事跡:大山深處。45年。朱建成拉扯著無數個孩子的手,踩著泥濘的山路,守著一所山村小學,點亮一盞燈。獨特的復式教學課上他是老師,孩子們中午回不了家時,他是炊事員,校舍改建,他是工地上的監工,學校建成,他又把綠化校園的責任挑在肩上。

15號 董忠岳

事跡:作為「舟山市道德模範」的嵊泗縣菜園鎮青沙村村民董忠岳, 2000年,他接手東北一個工程後聘請了80多名工人,不料工程半途擱淺,工程單位拖欠他工程款共計170多萬元,其中工人工資就有110多萬元。為償還欠工人的工資,8年多來,老董心懷誠信嘗盡千辛萬苦,一家人四處打工還債。現在,背著沉重債務的老董還在忙著四處承接工程,等到今年最後一筆工程款結清之後,他將支付完所有欠工人的工資。

16號 郭文標

事跡:郭文標,浙江台州溫嶺市的一位普通漁民,他三十年如一日,義務守護著自己熟悉的那片海域,驚濤駭浪中,他成功處置了近百起海上險情,奪回了數以百萬計的財產和數百條瀕臨絕望的生命,被沿海群眾稱為「平安水鬼」、「海上救護神」。

17號 援建夫妻

事跡:他倆都是「80」後的一代人,先後來到地震極重災區四川省青川縣營盤鄉,丈夫支援災後重建,妻子支教;他倆把新房安在援建工地的板房裡。小夫妻倆夫唱婦隨,共同投身災後重建工作,當同齡朋友們在物質條件充裕的城市享受生活時,他倆卻在條件艱苦的地震災區書寫不一樣的青春。

18號 楊曉麗

事跡:多年來,曉麗不向命運低頭,堅持帶著母親上學,得到了社會的好評。2008年3月18日,在楊曉麗同學的積極發起和倡議下,麗水職業技術學院「曉麗愛心傳遞站」正式成立。它成為曉麗愛心傳遞站和貧困地區之間溝通與交流的橋梁。

19號 張獻斌(已故)

事跡:張獻斌紮根基層、愛崗敬業,三十年如一日,奮斗在條件艱苦的山區農業生產第一線;他心繫群眾、服務群眾,無償墊資金和物資助農戶發展生產,死後留下了欠53名村民8萬多元的賒款條。

Ⅶ 徐立科的無私幫助學生

不少學生對他最佩服的是「不用看圖,一支粉筆就能畫出一張相當准確的地圖」,「解題思路清晰,再難的題都可以用簡單的方法解答」。1993年,他輔導學生趙建飛獲得第四屆全國初中應用物理知識競賽三等獎、浙江省一等獎。有一名學生從小失去父親,家裡管不住,學習成績很差。徐立科把他接到自己家裡住宿,整整一個學期,每天抽空給他補課,使他的成績有了很大提高。
徐立科是學生的貼心人。凡鄉親托的事,特別是孩子學習上的事,他都會竭盡全力地去幫助。一名學生患先天性白內障,內心自卑,脾氣急躁。徐立科一學期對他進行3次家訪,每次都要騎車走6公里的山路。一次談心,他發現該學生有體育方面的特長,就鼓勵他往這方面發展。2007年,該學生參加了第七屆全國殘疾人運動會,在中長跑項目上取得一銀兩銅的好成績。

Ⅷ 西安康柏自動化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怎麼樣

簡介:注冊號:****所在地:陝西省注冊資本:1000.0萬人民幣元法定代表:徐立科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登記狀態:存續登記機關:西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高新分局注冊地址:西安市高新區亞美大廈聚祥閣1201室
法定代表人:徐立科
成立時間:1995-06-15
注冊資本:1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610131100012908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
公司地址:西安市高新區瞪羚路26號現代企業中心1棟2層10203號房

Ⅸ 徐立科的介紹

全國敬業奉獻模範候選徐立科:男,1966年4月生,2009年2月去世,中共黨員,生前系浙江省餘姚市梁弄鎮初級中學校長。「到山道彎彎處培桃育李,志在桃源,趣在其間矣!」這既是徐立科大學畢業時的誓言,也是他21年來紮根山區教育事業的真實寫照。徐立科愛崗敬業,嚴謹治學,嚴於律己,在山區學校校長這個平凡的崗位上,書寫了對教育事業的執著追求和無限忠誠。2009年2月28日晚,他由於積勞成疾,突發腦溢血,經搶救無效不幸殉職,年僅42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