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盧洪洲
擴展閱讀
股票的收盤價格是怎樣的 2025-07-14 07:56:31
買股票看哪幾個方面 2025-07-14 07:42:32
黨課教育 2025-07-14 07:40:09

盧洪洲

發布時間: 2021-06-15 13:25:35

⑴ 小黃車座椅上有針為何會傳染病

最近,全國多地出現「騎小黃車感染艾滋」謠言,熱傳有人向共享單車ofo小黃車的車座上安放攜帶艾滋病病毒針頭,一時引發大家的恐慌。傳言稱:最近許多座椅上有細小的針,很有可能是有艾滋病人血液的針,大家騎的時候千萬要注意,留意下坐凳,千萬不要遭受無辜的罪。

⑵ 懷疑感染艾滋了,怎麼辦

上海市艾滋病治療專家組組長、上海市(復旦大學附屬)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教授盧洪洲指出,目前國內艾滋病診治工作中面臨的最大問題在於HIV感染者未能及早被發現;如果及早開展抗病毒治療,患者壽命可延長30年以上。

昨天,上海市艾滋病治療專家組今年首次全體會議在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召開。與會專家分析了當前國內艾滋病診治的現狀、面臨的困難與挑戰,最終達成共識並提出艾滋病防治應注重早發現、早治療。

HIV感染者很少早期確診治療

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作為上海市惟一艾滋病定點收治單位,從1992年至今收治來自全國各地的艾滋病患者中,在HIV感染早期被確診並進行隨訪和治療的很少,絕大多數患者是因各種嚴重的機會感染和機會腫瘤在外院就診過程中發現其HIV抗體檢測陽性才轉診來。

盧洪洲教授曾收治過一名患者,診治過程中先後出現12種機會感染和機會腫瘤,發病涉及中樞神經系統、肺部、腹腔臟器、眼部等全身多系統器官,病原包括細菌、病毒、真菌、寄生蟲等,為臨床診治帶來巨大的挑戰。
晚期確診時免疫力消失殆盡

上海市艾滋病治療專家組組長盧洪洲教授指出,目前國內艾滋病診治工作中面臨的最大問題在於HIV感染者未能及早被發現,從而使得這些「隱形」感染者在進入艾滋病晚期時才被確診,而此時他們體內中重要的免疫細胞CD4+ T淋巴細胞數每微升血液中已降至幾十個甚至是幾個(正常值為750±250/微升),人體免疫功能已幾乎消失殆盡,因此他們中的大多數都合並有嚴重的機會感染和腫瘤。

專家表示,在目前沒有疫苗的情況下控制傳染源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對感染者的治療,而在適當的時機開始抗病毒治療(「雞尾酒」療法)患者壽命可再延長30年以上。

綜合醫院也應加強抗艾檢測

上海市艾滋病治療專家組顧問、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康來儀教授分析指出, CD4+T淋巴細胞計數目前仍是判斷艾滋病分期、何時開始抗反轉錄病毒治療以及治療效果的重要依據。根據最新的臨床研究數據,國際專家已達成共識,建議當患者每微升血液中該細胞計數降至350個時就應該啟動抗反轉錄病毒治療,而對該細胞計數在351到500個之間的HIV感染者啟動抗反轉錄病毒治療,其預後以及生活質量等也均有改善。

據此,上海市艾滋病治療專家組呼籲,應重視加強艾滋病的早期發現和治療工作。建議在充分發揮定點醫院專業核心作用的同時,綜合醫院也應積極參與艾滋病的檢測、治療工作。為此應對綜合醫院感染科、皮膚性病科醫師就艾滋病相關知識、診斷方法、最新治療進展進行培訓,並通過網路建設加強艾滋病的監測和防治。

..分 你也不用給了 ....剛個很喜歡的女孩跟我講她要結婚了 有點難受又無聊到處逛然後又看到你...很難過...你真的該快點去檢查下 真的 不要難為情.如果早發現沒准還有救 你與其在這問我們 還不如去問真正的專家 看醫生吧 快點 要愛自己 要愛自己 !!這世界只有自己對自己最好

⑶ mers病毒怎麼傳播的

MERS是一種新型的呼吸道傳染性疾病,由非典病毒進化而來,毒力更強。 無論病毒怎麼進化,它都屬於呼吸道傳染性疾病。 由患者通過呼吸或者唾液、鼻涕等將病毒散播到空氣中,健康者通過呼吸病毒進入呼吸道,在呼吸道中潛伏繁殖,最終繁殖出達到致病數量的病毒時,病毒大量侵入血液而發病。從病毒進入呼吸道,到表現出症狀的期間,就是潛伏期。 要注意,在潛伏期雖然病毒量少,仍然會向空氣中散播病毒,體弱者或者鼻腔功能嚴重受損比如嚴重鼻炎、鼻竇炎患者,接觸潛伏期患者同樣容易被感染。 MERS,又稱「新非典」,是一種新型的冠狀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嚴重的呼吸道傳染性疾病。由於其症狀與非典類似,患者將出現發熱、咳嗽和呼吸困難等症狀。據稱是非典病毒進化而來,目前尚無疫苗。 看到這里,我們也不必過於害怕,新非典和普通的流感一樣,都是屬於呼吸道傳染性疾病,要讓我們生病,就得先進入呼吸道。 但少量病毒不足以讓我們患病,這也是長時間接觸已感染者才會導致我們感染新非典的原因。 但當我們的鼻腔排毒能力因某些誘發因素如受涼、過度疲勞以及生理因素如經期、懷孕等影響降低時,進入到鼻腔的病毒就可以長時間停留在鼻腔內,並有機會侵入組織細胞內部而繁殖出足以致病的病毒數量(鼻炎、鼻竇炎患者表現更為明顯),我們就更容易感染。 這個病毒數量積累到發病期間就是新非典的潛伏期。 如果病毒進入到鼻腔功能正常的人的鼻子里,病毒會及時被排出。這也是新非典感染率並不是100%的原因。 而無論病毒如何進化,要讓我們感染,首先需經過我們的鼻腔免疫系統,只要我們保持鼻腔健康,保證鼻腔正常的排毒能力,病毒就沒有機會繁殖出致病數量,而不足以讓我們生病。 因此,在預防新非典以及各種呼吸道傳染性疾病上就簡單了。自己去買個鼻舒樂洗鼻器 ,讓溫鹽水溫和浸洗鼻腔各個柔嫩組織,清除組織表面黏液中的病毒和其他有害物質。從人多的地方回來後就洗一次,幫助鼻腔免疫系統清除病毒。只要鼻子的功能保持正常,病毒就沒有機會讓我們生病了。平常也注意勤洗手。 由於葯物的研製尚未跟上病毒的進化速度, 而病毒體積又太小,口罩根本無法阻擋。 所以,最可靠的還是我們自身的免疫系統。說簡單點還是多清洗鼻腔保護好我們的呼吸道,我們自身進化了上百萬年的呼吸道免疫功能完全抵抗各種呼吸道傳染性疾病的攻擊。註:病毒雖是寄生在細胞內部, 但病毒從外界到細胞內部有一個過程。病毒首先粘附在黏液上,然後再由於黏液移動緩慢而獲得時間穿過黏液層到達上皮細胞。而使用鼻舒樂洗鼻器 的意義就是在這個過程中徹底清除病毒。在感染後,鼻腔會分泌大量的黏液,也就是我們說的鼻涕。 這些鼻涕會將已繁殖出的病毒帶出上皮細胞,並試圖排出體外,也就是我們的鼻涕中含有大量病毒的原因。此時不斷徹底清洗鼻腔,保持鼻腔內幾乎無鼻涕,可以將鼻涕帶出的病毒及時排出,不讓病毒有重新進入身體的機會。 因此,感染後及時清洗鼻腔可以極大減輕症狀。沖洗出的鼻涕及時處理干凈,避免其中病毒進入空氣中再次感染他人。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如果感染後清洗鼻腔中病毒的速度能夠保證降低體內病毒的數量, 使免疫系統足以殺滅入侵病毒,則我們就可以痊癒。

⑷ 北京疫情出現多點散發零星病例,專家對此有何表示

2020年12月末,新冠病毒再度來襲,給國內民眾的歡度新年計劃蒙上一層陰影。12月25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新冠確診病例20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12例,本土病例8例,其中遼寧6例,北京2例。

在12月23日至26日的幾天里,北京已出現10個感染新冠病毒病例,北京市順義區今天正式宣布進入戰時狀態。

「首都疫情已經出現多點散發零星病例狀況,防控面臨重大考驗,首都防控形勢嚴峻復雜,不能有任何僥幸心理,必須以應急狀態時刻擰緊疫情防控這根弦。」2020年12月25日下午,北京市政府新聞發言人徐和建在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說。


(12月26日,北京市朝陽區望京地區望京街道、東湖街道開展為期兩天的社區全員核酸檢測。(圖片來源:中新視頻截屏))

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黨委書記盧洪州對《中國新聞周刊》說,因為全球疫情還在蔓延,再加上北半球處在冬季,病毒在較低溫度下存活時間比較長,這些原因都導致輸入型病例不可避免。現在的重點應該是防止輸入性病例導致的聚集性病例,具體來說,要更加嚴格地執行各種防控措施,在口岸、國際物流、冷鏈等方面重點加強管理,並且讓相關從業人員盡快接種疫苗。

接下來的元旦、春節都是人口流動的重要節點。盧洪洲認為,只要採取嚴格的常態化防疫措施,並且一部分人已經獲得了疫苗保護或很快即將接種,「兩節」的疫情風險不是太大。他說,「只要沒有人感染,無論人員怎麼流動,都不會導致傳播。」吳尊友也認為,人多並不可怕,控制傳染源是關鍵。面對即將到來的春運,要努力減少有可能感染的人員流到社會,造成潛在風險。

從事冷鏈等相關工作的人員也是中國疫苗接種策略中優先接種的群體。根據中國的接種策略,今年冬春之際,將對部分重點人群開展新冠疫苗接種工作,這些人群包括冷鏈物流、海關邊檢、醫療結構、農貿海鮮市場、公共交通等行業的工作人員。

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則於12月12日撰文指出,在中國普遍疫苗接種之前,強化抗疫和精準防控仍然是我們當下的選擇。




⑸ 張福傑和盧洪洲哪個厲害

什麼是禽流感? 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也能感染人類,感... 華山醫院傳染病科盧洪洲博士指出,禽流感病毒已被證實能夠垂直傳播。但禽蛋經過...

⑹ 人的遺傳病有那些

遺傳病是指由於遺傳物質改變而造成的疾病。遺傳病在上、下代之間按一定方式傳遞,同時,遺傳病的發病也需要一定的環境因素。現在已被認識的遺傳病有5000多種,包括鐮刀型細胞貧血症、囊性纖維化病、血友病、白化病等等。遺傳病對人類健康有很大危害,也嚴重影響人口素質。隨著醫學的發展,一些遺傳病已經能夠治療,特別是1953年DNA雙螺旋結構的發現,促使了分子醫學的誕生,開始應用基因療法治療遺傳病。預防遺傳病患兒的生出,是極為重要的。現在應用羊膜穿刺等胚胎檢測技術,在懷孕的初期,就可以確定胚胎是否有遺傳缺陷。如果有缺陷,就採取墮胎。禁止近親結婚,是減少遺傳病的一項重要措施。
遺傳病主要特點
遺傳病是因遺傳基因或遺傳物質的改變導致的疾病。遺傳物質只能在有血緣關系的成員中傳遞,並且受累個體可能在受精卵時期即已獲得了致病基因,保持到終身。因此遺傳病通常有以下幾個特點:

①家族聚集性。即家族中有多個成員患病,或者一對夫婦反復生育患同樣病的病孩。

②垂直傳遞性。遺傳病只在血緣親屬中自上代往下代傳遞,無血緣的家族成員不受影響。血緣親屬中也不能橫向傳遞,如哥哥不能傳給弟弟。

③先天性。這些基因大多可能在胚胎期已經發揮了致畸的作用。遺傳病患者大多在母體內即已患病,很多遺傳病患者在出生前或出生之時就有明顯症狀或畸型。

④終身性。終身性意味著兩點:

其一,對大多數遺傳病還缺乏有效的臨床治療措施,一旦病情發生,很難徹底糾正或根治;

其二,主要是指無法改正患者的致病基因。患者通過飲食控制、內外科技術及當今發展起來的基因治療
技術,在某種程序上可以改善甚至完全糾正臨床症狀,但是其致病基因仍保持終身,並通過生殖傳給子女。

冬春季節是各種傳染病,尤其是呼吸道傳染病的好發季節,近兩年來,非典型肺炎(包括傳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禽流感等都在此季節嚴重干擾人們的正常生活,給我們的健康敲響了警鍾。但是專家認為,只要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勤於鍛煉身體,很多傳染性疾病都是可以預防的。本報記者特邀滬上權威感染病學專家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征醫院副院長、感染科主任繆曉輝教授和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傳染病科副主任盧洪洲博士,就冬春季節常見的麻疹、風疹、流腦、猩紅熱、流行性感冒、水痘、肺結核和非典型肺炎等傳染性疾病為讀者一一解析。

專家認為,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主要通過空氣飛沫來傳播,因此,日常生活中是有對策來避免它的。以下八大對策供參考。

1、避免受涼

當人體受涼時,呼吸道血管收縮,血液供應減少,局部抵抗力下降,細菌和病毒容易侵入。

2、凈化環境

新鮮空氣能夠去除過量的濕氣和稀釋室內污染物。

應定時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流通;讓陽光射進室內,因為陽光中的紫外線具有殺菌作用;也可用食醋熏蒸房間,起到消毒效果。

3、補充營養

注意多補充些魚、肉、蛋、奶等營養價值較高的食物,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蔬菜水果,可中和體內毒素,提高抗病能力;冬季氣候乾燥,空氣塵埃含量高,人體鼻黏膜容易受損,要注意多喝水。

4、生活規律

生活不規律易使免疫系統功能減弱;充足睡眠能消除疲勞,調節人體各種機能,增強免疫力。

5、加強鍛煉

體育鍛煉可增強血液循環,提高免疫力。但霧天不要晨練,因為濃霧中不僅含有大量有害物質,而且水汽較多,會影響人體肺部的氣體交換。

6、個人防護

要注意勤洗手、勤漱口;出門盡量站在空氣通暢的地方;盡量少到擁擠的場所。

7、免疫預防

流行季節前可到防疫站或正規醫院進行相應的預防接種,如流感、肺炎、麻疹、流腦等疫苗。

8、及早就醫

當自己或周圍的人出現發熱、咳嗽、呼吸困難、氣短等一種或多種呼吸道症狀時,應及時到醫院就醫,別不當回事,更不要胡亂吃葯。

盤點8種冬春常見傳染病
[麻疹病毒]襲擊5歲以下幼兒

麻疹俗稱「出麻」,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臨床以發熱、咳嗽、流涕、眼結膜充血、頰粘膜有麻疹粘膜斑,皮膚出現紅色斑丘疹等為主要表現。多見於8個月以上到5歲的嬰幼兒。自開展麻疹疫苗接種以來,總發病率已經顯著下降了。

作為一種呼吸道傳染性疾病,麻疹病毒存活在病人呼吸道分泌物內,通過飛沫進行傳播,可隨空氣進行傳染,不過麻疹病毒比較脆弱,在空氣中不能存活很長的時間。該病毒在公共場所的傳染性很強,建議在傳染病高發季節少帶嬰幼兒到公共場所去。

■預防麻疹的方法:

1、接種麻疹減毒活疫苗,8個月齡時初種,7歲時再加強接種一次。

2、體弱多病或有慢性病的兒童,可注射免疫球蛋白進行被動免疫,可制止發病或減輕症狀。

3、冬春季節,用馬蹄(荸薺)、紅蘿卜煎水服,每周1-2次,亦有預防作用。

[風疹病毒]早期感染可致胎兒畸形

風疹是由風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易在兒童集體機構發生流行。臨床表現為低熱、輕微的上呼吸道炎症狀和麻疹樣皮疹,常伴有耳後、枕部淋巴結腫大。孕婦如果在妊娠早期感染了風疹病毒,可引起胎兒嚴重的全身感染並致畸形,稱之為先天性風疹綜合征。

■預防風疹的方法:

1、注射風疹減毒活疫苗:主要對象應是15個月以上的小兒及兒童、易感育齡婦女。

2、妊娠早期孕婦應避免與風疹患者接觸,如已接觸並經風疹病毒抗體測定陽性者,應終止妊娠;陰性者可注射高效價免疫球蛋白,一般的丙種球蛋白無預防作用。

[流腦]起病最急及時就醫

流腦即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是腦膜炎雙球菌寄生在人的鼻咽部侵入血液循環,再進到腦膜及腦脊髓膜,引起腦膜及脊髓膜發炎。它起病急、傳播快、病死率高,是一種較嚴重的急性傳染病,主要侵犯15歲以下的兒童。在流腦流行期間,絕大多數患者症狀不典型,他們是主要的傳播者。

流腦的主要症狀是突發高熱、寒戰、頭痛、嘔吐,嚴重時出現頸項發硬,頭後仰、抽搐、昏睡等症狀,在胸、背部皮膚上一般可見到瘀點。因此,一旦發現有上述症狀的病人要立即就近就醫,如不及時搶救,常於24-48小時危及生命。

■預防流腦方法:

1、注意個人衛生及環境衛生,保持室內清潔、空氣流通,被褥勤洗、勤曬,流腦流行時不要帶小孩去人多的公共場所或病家串門。

2、預防流腦最好的辦法是接種流腦多糖體疫苗,一般接種後5-7天抗體水平就上升,注射一次疫苗有效免疫力至少可維持3-4年;如在流腦流行的季節前一個月,對6個月至15歲的兒童普遍進行一次流通腦多糖體疫苗注射,可預防流腦的發生和流行。

3、流腦是兒童中多發傳染病,小學、幼兒園、托兒所要做好晨檢,發現可疑病兒應及時送醫院治療,並做好隔離和其他兒童的預防工作。

[猩紅熱]可引發急性腎小球腎炎

猩紅熱為溶血性鏈球菌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多發生在5-15歲的兒童。臨床表現為發熱後出現咽峽炎及全身皮膚細小皮疹,疹退後皮膚出現片狀脫落,少數患者於發病後2-3周發生非化膿性變態反應性疾病,如急性腎小球腎炎及風濕熱等。

■預防猩紅熱的方法:

1、隔離患者,特別是要在集體兒童機構中執行。

2、密切接觸者的處理,尤其是體弱及免疫力功能低下者,可服用磺胺類葯或注射青黴素。

[流感病毒]傳染性強易流行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其特點是起病急,傳染性強,流行廣泛,傳播迅速,易引起流行和大流行。流感是通過飛沫傳播的。

流感病毒在外界的抵抗力弱,在56℃30分鍾條件下易被滅活,在室溫下傳染性很快喪失,100℃1分鍾即被滅活,但在0~4℃能存活數周,在-20℃真空乾燥條件下可長期保存。對紫外線和化學消毒劑敏感。

■流感的預防方法:

1.管理傳染源:病人就地隔離,隔離至退熱後2天,密切接觸者醫學觀察3天。

2.切斷傳播途徑:患者鼻、咽部分泌物和污染物要用漂白粉、過氧乙酸等進行消毒,室內通風,流行期間禁止大型聚會。

3.保護易感人群:有條件時疫苗接種和流行期間葯物預防。

[水痘]常在兒童中集體流行

水痘是一種小兒最常見的出疹性傳染病。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經呼吸道傳染是主要傳播途徑。另一種是接觸傳染,接觸了被水痘病毒污染的食具、玩具、被褥及毛巾等而被感染。多見於1~6歲的小兒,水痘傳染性很強,常在托兒所、幼兒園等兒童集體中流行。

■水痘的預防:

患了水痘的病兒一經確診,立即在家隔離直至全部結痂。水痘雖然症狀較輕,一般都能順利恢復,但它的傳染性很強,而且水痘在目前還未普遍施行自動免疫,因此預防水痘主要靠隔離好病兒,盡可能避免健康兒童與患水痘的病兒接觸。

[肺結核]易感人群在增加

肺結核是傳染病中的常見病,又稱「白色瘟疫」,曾經在80年代被認為人類已經基本徵服的疾病之一。但在90年代又卷土重來,易感人群的數量也在增加。它對機體的侵襲,以及對人體生活,工作造成的影響是絕對不可忽視的。

結核病的傳染源主要是痰塗片陽性的肺結核排菌病人。有了傳染源,結核菌還必須通過一定途徑才能傳染給別人。肺結核病人主要通過咳嗽或打噴嚏等把含有結核菌的微沫散播於空氣中,健康人吸入含有結核菌的微沫可受到結核菌的感染。結核病傳染的程度主要受結核病人排菌量、咳嗽症狀以及接觸的密切程度等因素的影響。家庭內父母或祖父母等長輩有結核病,兒童較易受到結核菌的感染。

■肺結核的預防:

結核菌主要通過呼吸道傳染,因此禁止隨地吐痰,對菌陽性病人的痰、日用品,以及周圍的東西要加以消毒和適當處理,室內可用紫外線照射消毒,每日或隔日一次,每次2小時,患者用過的食具應煮沸消毒10-15分鍾,被褥在烈日下暴曬4-6小時,痰盒、便器可用5-10%來蘇浸泡2小時,最好將痰吐在紙上燒掉或用20%漂白粉溶液泡6-8小時。除此之外還可接種卡介苗,它是一種無致病力的活菌苗,接種於人體後可使未受結核菌感染者獲得對結核病的特異性免疫力,保護率約為80%。可維持5-10年,因而隔數年後對結素試驗轉陰者還需復種。

[傳染性非典型肺炎]醫護人員是高危人群

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主要臨床表現是發熱(高於38攝氏度)、頭痛、乏力和咳嗽,部分病人有呼吸加速、氣促或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等。早期白細胞數正常或降低,淋巴細胞減少;影像學顯示肺炎性改變。該病在一定條件下傳染性較強,主要通過近距離飛沫傳播、接觸病人呼吸道分泌物及密切接觸傳播。人群普遍易感,醫護人員是本病高危人群。

■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的預防:

(1)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打噴嚏、咳嗽和清潔鼻子後要洗手。

(2)注意均衡飲食、適量運動、充足休息、穩定情緒和避免吸煙,根據氣候變化增減衣服,增強身體的抵抗力。

(3)保持辦公室和居所的空氣暢通,經常開窗,使空氣流通。勤打掃環境衛生,勤曬衣服和被褥等。保持空調設備的良好性能,並經常清洗隔塵網。

(4)經常進行戶外活動,呼吸新鮮空氣,增強體質。

(5)結合自身情況,可適當服用一些抗病毒和預防流行性感冒類葯物。

(6)盡量不到醫院探視高燒不退或肺炎病人,如果一定要探視時必須戴醫用口罩。

(7)避免前往空氣流通不暢、人口密集的公共場所。

導致傳染病流行有三大環節

環節一:傳染源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動物。患者無疑是重要的傳染源,但在大多數傳染病中,顯性感染(即出現症狀的患者)只佔受感染者的一小部分,隱性感染者與病原攜帶者在一些傳染病中會成為重要的傳染源。

環節二:傳播途徑是指病原體離開傳染源後,到達另一個易感者的途徑或方式。日常生活接觸傳播和通過空氣、飛沫傳播是呼吸道疾病的主要傳播途徑。此外,還有些傳染病可以經水和食物通過消化道傳播。經蚊蟲等叮咬,即蟲媒傳播,以及血液和體液等途徑也是傳染病的重要傳播方式。

環節三:人群易感性即人體對某種傳染病免疫力低下或缺乏,不能抵禦某種病原體的入侵而染病。某種傳染病的易感人群占總體人群的比例越高,則這種傳染病越易於發生和傳播,該病流行的可能性越大。

為何傳染性疾病多發在冬春

專家指出,因為冬春季節氣候寒冷,人們多集中在室內活動,互相接觸機會較多。由於門窗關得較嚴,空氣不流通,室內溫度較高,給存在於空氣中的細菌、病毒等病原體的生長繁殖創造了一定的有利條件;據實驗室研究,在污染嚴重的室內空氣中,每立方米就存在著數以百計的各種微生物。另外,由於病人或帶菌(毒)者在咳嗽或打噴嚏時播散出大量的病菌和病毒,使集居於室內的人們易於互相傳播;流感、腮腺炎、白喉等亦可通過食具、用具、玩具等傳播。再就是由於室內外溫差較大,當從溫暖的室內外出時,驟然吸入大量冷空氣,冷空氣刺激呼吸道粘膜,使局部毛細血管收縮,使血流量減少,呼吸道的免疫球蛋白及吞噬細胞功能也隨之降低,這時潛伏在呼吸道內的各種病菌也乘虛而入,引起發病

⑺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的傳染科乙肝治療 哪個專家好

早上9點,下午5點半
預約你直接去靜安區烏魯木齊中路12號

⑻ 上海交大醫學院傳來新消息,最新的新冠抗體可以維持多久時間

感染新冠病毒後人體能產生應對新冠病毒的抗體和T細胞,但這些免疫力能維持多久?上海交大醫學院陳賽娟院士團隊最新成果:新冠病毒感染後中和抗體能維持半年以上。

為明確新冠病毒感染後抗體能否在人體內長期存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國家轉化醫學中心、上海血液學研究所、醫學基因組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與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對新冠感染者進行了長期監測。

該研究日前發表於中國工程院院刊Frontiers of Medicine,共同第一作者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國家轉化醫學中心、上海血液學研究所、醫學基因組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譚雲博士、劉峰博士、徐小光博士,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凌雲博士、郭明權博士和中國食品葯品檢定研究院黃維金研究員。共同通訊作者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國家轉化醫學中心、上海血液學研究所、醫學基因組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陳賽娟院士和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盧洪洲教授。

⑼ 中國最權威的艾滋病專家是誰

中國最權威的艾滋病專家是誰?邵一鳴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首席專家,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與免疫研究室主任, 南開大學艾滋病研究中心主任。中國艾滋病疫苗聯盟(CAVI)發起人之一。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首席專家。馬麗英,女,1961年7月出生,漢族。中共黨員。華西醫科大學博士學位,法國巴黎第六大學和美國紐約大學博士後;
艾防中心二級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研究領域:HIV病原生物學和耐葯性研究。
學術兼職:傳染病預防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艾滋病組PI,感染性疾病診治協同創新中心PI,中國醫葯教育協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北京市醫學會檢驗分會委員,艾滋病學會檢測組成員, 《IMD》、中華實驗和臨床病毒學雜志編委。
學術成就:主持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以及中美國際合作項目、國家科技部973子課題、863、傳染病重大專項以及美國NIH和歐盟資助的多個項目。國家新葯發明專利授權4項。獲得中華預防醫學科技進步二等獎和北京市科技進步三等獎。在《AIDS》《JMC》《JAC》《PNAS》等國內外艾滋病重要期刊累計發表文章100餘篇,其中SCI文章65篇。指導培養研究生11名,承擔碩士研究生免疫課程教學。
劉中夫,男,漢族,1963年出生。中共黨員
艾防中心黨委書記,研究員,醫學博士,博士生導師。
研究領域:主要從事艾滋病和丙型肝炎現場流行病學研究和衛生事業管理工作。1997年起從事艾滋病防治技術研究及衛生管理工作。1999年起從事艾滋病現場研究。2003年起負責全國免費抗病毒治療技術指導工作。2012年起從事丙型肝炎現場研究。構建我國抗病毒治療葯品供應鏈並創建重大公共衛生疾病葯品供給模式。在四川省涼山州發現重大疫情並率先探索出多個精準防艾模式,為涼山州健康扶貧和禁毒防艾做出貢獻。
參與「十二五」艾滋病重大科技專項和承擔「十三五」丙型肝炎重大科技專項各一項。承擔國家自然基金委課題1項。作為第1完成人,榮獲2015年度北京市人民政府科技二等獎1項、2015年度華夏醫學科技二等獎1項及中華醫學會科技二等獎和三等獎各1項。榮獲四川省和涼山州艾滋病防治先進個人稱號。培養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共16名。發表專著5本及學術文章50餘篇。

⑽ 艾滋感染者抗艾治療可活多少年

海市艾滋病治療專家組組長、上海市(復旦大學附屬)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教授盧洪洲指出,目前國內艾滋病診治工作中面臨的最大問題在於HIV感染者未能及早被發現;如果及早開展抗病毒治療,患者壽命可延長30年以上。
專家表示,在目前沒有疫苗的情況下控制傳染源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對感染者的治療,而在適當的時機開始抗病毒治療(「雞尾酒」療法)
患者壽命可再延長30年以上。 綜合醫院也應加強抗艾檢測
上海市艾滋病治療專家組顧問、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康來儀教授分析指出, CD4+T淋巴細胞計數目前仍是判斷艾滋病分期、何時開始抗反轉錄病毒治療以及治療效果的重要依據。根據最新的臨床研究數據,國際專家已達成共識,建議當患者每微升血液中該細胞計數降至350個時就應該啟動抗反轉錄病毒治療,而對該細胞計數在351到500個之間的HIV感染者啟動抗反轉錄病毒治療,其預後以及生活質量等也均有改善。
據此,上海市艾滋病治療專家組呼籲,應重視加強艾滋病的早期發現和治療工作。建議在充分發揮定點醫院專業核心作用的同時,綜合醫院也應積極參與艾滋病的檢測、治療工作。為此應對綜合醫院感染科、皮膚性病科醫師就艾滋病相關知識、診斷方法、最新治療進展進行培訓,並通過網路建設加強艾滋病的監測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