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laohu
擴展閱讀
股票總資產看哪裡 2025-09-11 08:36:39
華融證券融券股票 2025-09-11 08:10:35

laohu

發布時間: 2021-06-15 14:37:26

1. 老虎的特徵和外貌

哈嘍,大家好,我是棉言麻語,每天都會有不同的精彩資訊分享給你。

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動如猛獸靜如病貓,老虎到底是最懶還是最兇猛?

當然老虎有資格懶,它捕食一次夠它吃半個月。但老虎無疑又是兇猛的動物。下面我們來具體說一下。

2. 老虎都有什麼種類

老虎可以分為以下5種:

1.東北虎

西伯利亞虎(學名:Panthera tigris ssp.altaica):又稱東北虎,是虎的亞種之一。是現存體重最大的肉食性貓科動物,其中雄性體長可達3米左右,尾長約1米,體重達到350千克左右。野生西伯利亞虎體色夏毛棕黃色,冬毛淡黃色。背部和體側具有多條橫列黑色窄條紋,通常2條靠近呈柳葉狀。

2.華南虎

華南虎,拉丁學名: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 (廈門虎,南中國虎)。於1981年被列入CITES公約附錄Ⅰ保護名單,亦稱「中國虎」,華南虎頭圓,耳短,四肢粗大有力,尾較長,胸腹部雜有較多的乳白色,全身橙黃色並布滿黑色橫紋。

3.巴厘虎

巴厘虎,Panthera tigris balica (Schwarz, 1912),貓科豹屬虎的一個亞種,是現代虎中最小的一種,體型不到北方其他虎的1/3。它的體長約1.15米,重100公斤上下,生活在印尼巴厘島北部的熱帶雨林里。

4.印度支那虎

印度支那虎(學名:Panthera tigris ssp. corbetti):簡稱印支虎。是老虎的一個亞種。印支虎已經成為21世紀以來數量下降最快的虎亞種,估計在2016年的總量可能已經不足400隻。

5.馬來亞虎

馬來亞虎(學名:Panthera tigris jacksoni):是第三小的老虎亞種,略大於蘇門答臘虎和巴厘虎。雄性大約2.5米長,雌性的長度約2.4米。頭尾長則各測得約2.10-2.73米。平均重量為100-130千克。它們身上的條紋樣式類似印度支那虎,特點是全身是橙色和黑色條紋,條紋間隔比其他虎種更窄和細。

虎(學名:Panthera tigris ;英文名:Tiger): 大型貓科動物;毛色淺黃或棕黃色,滿有黑色橫紋;頭圓、耳短,耳背面黑色,中央有一白斑甚顯著;四肢健壯有力;尾粗長,具黑色環紋,尾端黑色。

(2)laohu擴展閱讀:

生活習性

1.領地

虎常單獨活動,只有在繁殖季節雌雄才在一起生活。每隻虎都有自己的領地。當雄虎和雌虎巡視領地時,會舉起尾巴將有強烈氣味的分泌物和尿液噴在樹幹上或灌木叢中,界定自己的勢力范圍。

2.行為

無固定巢穴,多在山林間游盪尋食。能游泳,不會爬樹。由於林區開發、人口激增,過去偏遠地區都已發展為村鎮,虎亦常到林區居民點附近覓食。虎多黃昏活動,白天多潛伏休息,沒有驚動則很少出來。虎的活動范圍較大,在北方日尋食活動范圍可達數十公里;在南方西雙版納因食物較多則活動距離較短。

3.捕食

虎最精良的攻擊武器就是粗壯的牙齒和可伸縮的利爪。捕食時異常兇猛、迅速而果斷,以消耗最小的能量來獲取盡可能大的收獲為原則。但捕食猛獸時,若沒有足夠的把握絕對不幹。老虎在亞洲沒有天敵,由於腳上生有很厚的肉墊,老虎在行動時聲響很小,機警隱蔽。

4.食性

通常捕食大型哺乳動物,包括各種野鹿、野羊、野牛、野豬、馬鹿、水鹿、狍、麝、麂等有蹄類動物,偶而亦捕食野禽,秋季亦採食漿果和大型昆蟲等。每次食肉量為17 - 22千克,體形大的每頓可達30千克,然後6天里不用吃肉。有時也捕捉各種小動物,像鳥類、猴子、魚等等。

參考資料:網路-虎

3. 關於老虎的資料

我國的珍稀瀕危動物——虎

世界上目前僅存有5個亞種,即:孟加拉虎、東南亞虎、蘇門虎、華南虎、東北虎。在現存的5個亞種里,雖然我國佔有3個亞種(東北虎、華南虎、孟加拉虎),但總的數量在世界上排在末尾。

1、我國三種虎的產地、形態習性特點
東北虎是指所有產在我國、前蘇聯和朝鮮北部的虎。在我國分布於吉林、黑龍江兩省,但生境范圍已變得很小。在野外主要生活在森林、叢林和野草叢生的地方,尤其喜歡在針、闊混交林中。沒有固定的巢穴。喜單獨生活,而且每隻虎都有一定的地盤范圍。夜間活動,善於游泳,6~8km寬的河,很容易渡過。論個頭,東北虎是最大而最漂亮的一個亞種,身長可達4m、重量達380kg。全身毛淡黃而長,斑紋較疏淡,胸腹部和四肢內側是白色毛,尾巴粗壯點綴著黑色環紋。靠視覺和聽覺捕獵,捕獵時潛伏等候或小心潛近獵物,然後突然猛捕先咬住獵物頸背要害部位,將其弄死拖到隱蔽處再吃。野外主要捕食野豬及食草類動物。冬季發情交配,孕期105~110天,每胎2~4仔,4~5歲性成熟,壽命20~25年。是我國一級保護動物。

華南虎又叫中國虎是我國特產,這個亞種分布較廣包括華南、華東、華中、西南,但野外很稀少。在野外生活於山林及灌木叢、野草稠密的地方。性孤而兇猛。生活習性和東北虎相似。在野外主要捕食野豬、黃猄、小鹿等。沒有固定的繁殖季節,孕期100~106天,每胎2~4仔,3~4歲性成熟,壽命20年。華南虎的體形比東北虎小;毛較短;花紋密而顏色較深;尾部黑斑最多。屬我國一級保護動物,目前已面臨滅絕,也是世界最瀕危的動物之一。

孟加拉虎又叫南亞虎,國外見於緬甸、印度、泰國、馬來西亞等,在我國主要分布於雲南、西藏東部。這種虎生活在森林、山地和丘陵等生境中。夜行,主要以有蹄類為食,如野豬、鹿等,偶爾有攻擊人和家畜的現象。沒有固定繁殖季節,孕期100~106天,每胎2~4仔,3~4歲性成熟,壽命約20年。孟加拉虎體形小於東北虎,大於華南虎,毛短,黑條紋窄而密。也是我國一級保護動物。

2、對虎的保護與對策

近年來,虎的數量在急劇減少,產在我國的東北虎、華南虎、孟加拉虎,已到了瀕危的程度,據文獻報道,生活在野外的東北虎,在世界上也只有200多頭,目前生活在我國境內野生東北虎可能只有10頭左右;加上全國動物園和飼養基地的也不過200多頭。生活在野外的華南虎、孟加拉虎,也不會超過10頭。

隨著世界上虎的不斷減少,全球保護虎的呼聲日益高漲。70年代世界自然基金會就開始了援救老虎的行動,隨後在印度、西伯利亞、我國也都採取了嚴加保護措施,發布野生動物保護法。對全國飼養在動物園的三種虎在人工飼養條件下進行繁殖。僅北京動物園飼養的東北虎從50年代到現在已繁殖成活了122頭。

為了挽救華南虎,1995年中國動物協會還專門成立了華南虎協調委員會,統一協調華南虎的救助工作;對我國目前動物園圈養的30多頭華南虎,納入我國《21世紀議程》、《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計劃》。1996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動物繁殖專家組來我國,對上海、重慶、蘇州等動物園的華南虎現狀作了詳細調查,共同採取人工復壯措施。只要全社會都增強生態意識,加上有關部門投入相應的人力、資金等,挽救虎的這一珍貴物種免於滅絕是有希望的。
老虎被稱為萬獸之王,就是我們平常看見,老虎頭上有橫紋。我們中國人的思維看老虎頭上有三條橫線,像個「王」字,為什麼說它是萬獸之王?一它的體型是比較大的,它是靠捕食其他動物為食的。它在這個食物鏈裡面,它是處在一個頂級的階段。就是它是靠吃其他動物生存的,所以它在維持生態平衡裡面起了重要的作用。所以它是屬於萬獸之王,老虎是我們中華文化傳統里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像我們講的十二生肖裡面老虎是排第幾呀?是排第三,對吧!關於老虎的一些成語那就更多了,我們大家都知道,「龍騰虎躍」,「虎虎生威」,「如虎添翼」,「談虎色變」,還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這都是我們老百姓在長期的跟老虎接觸過程中,總結出來的跟老虎的一些習性非常相近的那些成語,它能夠充分體現老虎的一些生活習性。
老虎到底它是怎麼起源的呢?我們剛才講了豹屬這一屬的動物,大概是在五百萬年左右以前出現的。它從哪個地方起源?是從亞洲起源的,然後從亞洲起源以後向外輻射。一般認為老虎是起源於亞洲的東部,尤其是我們國家,我們境內。在我們國家境內,它早於豹屬的其他成員,如獅子或豹子,首先大約在兩百萬年左右以前分化出來。我們國家的華南虎是我們國家特有的,被認為可能是所有老虎的祖先,是一個原始的類群。老虎現在分了有八個亞種,其中不幸的是有三個亞種絕滅了。我們下面就對每個亞種分布情況做一個簡單的介紹:孟加拉虎,這是它分布在印度緬甸尼泊爾和我們國家的西藏的東部,及雲南的南部。它的體色變化比較大,有白色的和黑色的類型。我們後面要講的白虎,就是這個孟加拉虎的一個體型變化。它不是這個像我們人類看見的這個白化個體,它不是白化個體,而是它體色的一個變化。它的體長大致在2.9米左右,體重是220公斤。雌體要稍微小一些,大概在2.5米長,重140公斤。

4. 老虎的含義是什麼

虎符
我國古代對虎的形象十分崇拜,特別是在軍事上,比如在調兵遣將的兵符上面就用黃金刻上一隻老虎,稱為虎符。
虎符最早出現於春秋戰國時期,當時採用銅制的虎形作為作為中央發給地方官或駐軍首領的調兵憑證,稱為虎符。虎符的背面刻有銘文,分為兩半,右半存於朝廷,左半發給統兵將帥或地方長官,並且從來都是專符專用,一地一符,絕不可能用一個兵符同時調動兩個地方的軍隊,調兵譴將時需要兩半勘合驗真,才能生效。在中國歷史博物館中藏有「西漢堂陽侯錯銀銅虎符」一枚,長7.9厘米,2.5厘米,虎作伏狀,平頭,翹尾,左右頸肋間,各鐫篆書兩行,文字相同,「與堂陽侯為虎符第一」。西安市的陝西博物館也藏有一枚從西安西郊發現的虎符,據考是公元前475至公元前221年的戰國文物,稱為秦代錯金「杜」字鐧虎符,高4厘米、作猛虎疾奔狀,象徵軍威和進軍神速。虎符的身上刻有嵌金銘文40字,記述調兵對象和范圍,製作卻極為精巧。
虎符在古代戰爭中曾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也發生了很多與其相關的故事。《史記》中記載,戰國時期的公元前257年,秦國發兵圍困趙國國都邯鄲,趙平原君因夫人為魏信陵君之姊,乃求援於魏王及信陵君,魏王使老將晉鄙率10萬軍隊救援趙國,但後來又畏懼秦國的強大,又命令駐軍觀望。魏國公子信陵君無忌為了馳援邯鄲,遂與魏王夫人如姬密謀,使如姬在魏王卧室內竊得虎符,並以此虎符奪取了晉鄙的軍隊,大破秦兵,救了趙國。郭沫若先生曾經選取這一題材創作了著名話劇《虎符》的劇本,由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演出。在《三國演義》第五十一回中,曹操因赤壁之戰兵敗北退,諸葛亮則趁南郡空虛,命勇將趙雲奪城成功,並且俘獲守將陳矯,取得虎符,然後以此虎符詐調荊州守軍出救南郡,趁勢又由張飛襲取了荊州,接著再用同樣的方法調出襄陽守軍,乘機由關羽襲取了襄陽。諸葛亮僅憑一個小小的虎符,便將曹兵調開,兵不血刃就奪取了三處城池,而耗費許多錢糧、兵馬的東吳周瑜卻一無所獲,如何不生氣?由此也可見當時虎符作用之大。
在歷史上,虎符的形狀、數量、刻銘以及尊卑也有很多較大的變化。從漢朝開始至隋朝,虎符均為銅質,騎縫刻銘以右為尊。隋朝時改為麟符。唐朝因為諱虎,改用魚符或兔符,後來又改用龜符。南宋時恢復使用虎符。元朝則用虎頭牌,後世演變為銅牌。

5. 老虎的成語有哪些

一、威風凜凜

【解釋】:威風,威嚴的氣概;凜凜,嚴肅,可敬畏的樣子;形容聲勢或氣派使人敬畏。

【出自】: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七回:「看那少年,生得身長八尺,濃眉大眼,闊面重頤,威風凜凜。」

【譯文】:你看那一位少年,身高有八尺多,眉毛很濃密,眼睛很大,面相很寬,下巴很重,氣派使人敬畏。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狀語;含褒義,用於人

【近義詞】頂天立地、威勢赫赫、威儀非凡、氣勢滂沱、大搖大擺、英姿勃勃、八面威風、氣勢洶洶

【反義詞】文質彬彬、萎靡不振、丑態百出、出乖露醜

二、虎背熊腰

【解釋】:背寬厚如虎,腰粗壯如熊。形容人身體魁梧健壯。

【出自】:現代李汝珍《鏡花緣》:「一個面如重棗,一個臉似黃金,都是虎背熊腰,相貌非凡。」

【語法】:聯合式;作賓語、定語;形容體格健壯

【近義詞】虎體熊腰、體壯如牛、熊腰虎背、身強力壯、膀大腰粗

【反義詞】骨瘦如柴、肌瘦如柴、蜂腰鶴背、弱不禁風

三、虎視眈眈

【解釋】:眈眈:注視的樣子。象老虎那樣兇狠地盯著。形容心懷不善,伺機攫取。

【出自】:《周易·頤》:「虎視耽耽,其欲逐逐。」

【譯文】:像老虎一樣貪婪而兇狠地注視著,它的貪欲急於想得到滿足。

【語法】:主謂式;作定語、狀語;含貶義,形容心懷不善,伺機攫取

【近義詞】兇相畢露、耽耽虎視

【反義詞】含情脈脈

四、狐假虎威

拼音:hú jiǎ hǔ wēi

意思:狐狸借老虎之威嚇退百獸。後以「狐假虎威」比喻仰仗或倚仗別人的權勢來欺壓、恐嚇人。假:借。

出自:《戰國策·楚策一》:「虎求百獸而食之,得狐。……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獸見之皆走,虎不知獸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

譯文:老虎尋找各種野獸來吃。捉到一隻狐狸,老虎信以為真,於是就和狐狸同行,群獸見了老虎,都紛紛逃跑,老虎不知道群獸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卻以為是害怕狐狸。

五、獨步天下

拼音:dú bù tiān xià

意思:超群出眾,無人可比。

出自:南朝·宋·范曄《後漢書·戴良傳》:「獨步天下,誰與為偶!」

譯文:超群出眾,無人可比,誰能和我比。

6. 老虎種類

  • 虎的故鄉在中國,最早的虎棲息於亞洲東北部,後來逐漸分為兩支,分別向西、向南方擴展,形成目前的8個亞種。它們為:

  • 巴里虎(Balinese Tiger),分布於印尼巴里島,於1940年代滅絕。

  • 爪哇虎(Javan Tiger),分布於印尼爪哇島,於1980年代滅絕。

  • 裏海虎(Caspian Tiger),分布於土耳其至亞洲中部以及西部,於1970年代滅。
    以上三種虎已經在地球上消失。

  • 蘇門達臘虎(Sumatran Tiger),體型最小,雄性體重100-150kg ,雌性體重75-100kg,臉部周圍的頰毛較長,胡須也長,全身俄黃色,黑色條紋顯著,狹窄且較密。之分布於印度尼西亞的蘇門達臘島。

  • 東北虎(Siberian Tiger),虎中體型最大者。體長約158-225cm ,雄性體重達180-306kg,雌性體重100-167kg。體毛較長而密,體色較淡,身體上黑色斑紋疏。腹部的白色延伸到身體兩肋部。分布於俄羅斯西伯利亞,我國東北小興安嶺和長白山一帶。

  • 華南虎(South China Tiger),體型較東北虎小,體長約145~180cm ,雄性 體重達150~225kg , 雌性體重90 ~120kg 。體毛教東北虎短,約40~50mm 色桔黃略近赤,背部較深,全身具黑色縱紋,色深而寬且較密。主要分布於我國東南、西南、華南各省。據估計其野外數量現不足20 頭,數量極度稀少 。

  • 印支虎(Indo-chinese Tiger),體型較孟加拉虎小,雄性體重145~200kg, 雌性體重80 ~ 120kg , 體毛較華南虎短,身體顏色較華南虎淺,較孟加拉 虎深,黑色條紋狹窄且黑。分布於東南亞大陸東部、越南、寮國、泰國、馬來 西亞、中國和緬甸等。

  • 孟加拉虎(Panthera tigris tigris),雄性孟加拉虎從頭至尾平均身長2.9米大約220公斤;雌性略小,測得大約2.5米長體重接近140公斤。孟加拉虎的獵物主要是野鹿和野牛。它們的領土范圍估計是雌性10-39平方公里,雄性30-105平方公里。孟加拉虎的棲息地范圍很廣,包括很高、很冷的喜瑪拉雅山針葉林、沼澤蘆葦從、印度半島的枯山上、印度北部蒼翠繁茂的雨林和乾燥的樹林。

7. 老虎的資料

虎(學名:Panthera tigris),俗稱老虎,是哺乳綱貓科動物中體形最大的一種,是亞洲的特有種類,原產地主要是東北亞和東南亞。虎是種高度進化的獵食動物,也是自然界生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成年虎的身長可達2-3.5米,尾長1米,重達200-350公斤。

在它龐大的體型與有力肌肉之外,它們最顯著的特徵,就是在白色到橘紅色的毛皮上有黑色垂直的條紋,它們下半部的顏色較淡。兇猛至極、力量極大,原有森林之王、百獸之王之稱,之後學習獅子用萬獸之王之稱以及用萬獸之皇之稱。

(7)laohu擴展閱讀

種群現狀

中國是世界上14個產虎國中虎種最多的國家,印度則是世界上現存老虎數量最多的國家,盡管只有一種孟加拉虎。20世紀中葉,由於森林砍伐和過度獵殺,印度老虎的數量一度減少到數百隻。1970年,印度成為立法保護老虎的第一個國家。

1973年印度總理英.甘地提倡保虎計劃,將虎立為國獸,劃定了十餘個虎保護區,到1984年野生虎的數量,已經由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1872隻,增加到4000隻,到1989年,又上升到4334隻,但是,在這個貧富懸殊、人慾橫流的世界,保護終難抵禦盜獵。

8. 老虎的種類

老虎的種類有:東北虎、華南虎、巴厘虎、印度支那虎、馬來虎、爪哇虎、蘇門答臘虎、孟加拉虎等。

老虎是典型的山地林棲動物,由南方的熱帶雨林、常綠闊葉林,以至北方的落葉闊葉林和針闊葉混交林,都能很好的生活。在中國東北地區,也常出沒於山脊、矮林灌叢和岩石較多或礫石塘等山地,以利於捕食。

虎常單獨活動,只有在繁殖季節雌雄才在一起生活。無固定巢穴,多在山林間游盪尋食。能游泳,不會爬樹。虎的活動范圍較大,在北方日尋食活動范圍可達數十公里;在南方西雙版納因食物較多則活動距離較短。

(8)laohu擴展閱讀:

捕食

虎最精良的攻擊武器就是粗壯的牙齒和可伸縮的利爪。捕食時異常兇猛、迅速而果斷,以消耗最小的能量來獲取盡可能大的收獲為原則。

但捕食猛獸時,若沒有足夠的把握絕對不幹。老虎在亞洲沒有天敵,由於腳上生有很厚的肉墊,老虎在行動時聲響很小,機警隱蔽。它在雪地上行走時,後腳能准確地踩在前腳的足跡上。

老虎遇到獵物時會伏低,並且尋找掩護,慢慢潛近,等到獵物走近攻擊距離內,就突然地躍出,攻擊背部,這是為了避免遭到獵物反抗所傷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