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
擴展閱讀
當天買股票第二天買入法 2025-07-14 23:52:10
天龍論壇 2025-07-14 23:27:06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

發布時間: 2021-06-15 22:03:59

① 如何深化國有企業改革

方法:

一、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對國有企業改革的重大部署,關鍵是進一步學習領會習近平同志關於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重要思想,牢牢把握改革正確方向。

二、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必須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堅持公有制主體地位,發揮國有經濟主導作用,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積極促進國有資本、集體資本、非公有資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推動各種所有制資本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三、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和企業發展規律,堅持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堅持權利、義務、責任相統一,促使國有企業真正成為依法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擔風險、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的獨立市場主體,加快建設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

(1)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擴展閱讀

其他方法

一、堅持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為標准。始終把握有利於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有利於提高國有經濟競爭力、有利於放大國有資本功能的要求,圍繞增強活力、提高效率,著力破除束縛國有企業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完善激勵約束機制,發揮國有企業各類人才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二、堅持增強活力與強化監管相結合。增強活力是搞好國有企業的本質要求,強化監管是搞好國有企業的重要保障,必須處理好兩者關系,切實做到有機統一。

加快建立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結構、靈活高效的市場化經營機制,依法落實企業法人財產權和經營自主權。進一步完善國有企業監管制度,保障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有效防止國有資產流失。

② 如何理解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

推動國有企業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國有企業屬於全民所有,是推進國家現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國有企業總體上已經同市場經濟相融合,必須適應市場化、國際化新形勢,以規范經營決策、資產保值增值、公平參與競爭、提高企業效率、增強企業活力、承擔社會責任為重點,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
准確界定不同國有企業功能。國有資本加大對公益性企業的投入,在提供公共服務方面作出更大貢獻。國有資本繼續控股經營的自然壟斷行業,實行以政企分開、政資分開、特許經營、政府監管為主要內容的改革,根據不同行業特點實行網運分開、放開競爭性業務,推進公共資源配置市場化。進一步破除各種形式的行政壟斷。
健全協調運轉、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建立職業經理人制度,更好發揮企業家作用。深化企業內部管理人員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收入能增能減的制度改革。建立長效激勵約束機制,強化國有企業經營投資責任追究。探索推進國有企業財務預算等重大信息公開。
國有企業要合理增加市場化選聘比例,合理確定並嚴格規范國有企業管理人員薪酬水平、職務待遇、職務消費、業務消費。

③ 如何理解深化國有企業改革

(1)把國有企業改革作為經濟體制改革的中心環節,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為方向,切實轉換企業經營機制。現代企業制度是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依法規范的企業制度,它的典型形式是公司制,它的基本特徵是產權明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實現出資者所有權和企業法人所有權的分離,有利於政企分開、轉換國有企業的經營機制,有利於培養多元化的投資主體和對國有企業進行戰略性改組。

(2)分類指導,從搞好整個國有經濟出發,「抓大放小」,對國有企業進行戰略性改組。「抓大」就是抓好一些關系國民經濟命脈、體現國家經濟實力的大型企業和企業集團,按照市場經濟規律的要求,採取有力的政策措施,扶優扶強,提高它們的素質和競爭能力;「放小」就是採取改組、聯合、兼並、租賃、承包經營和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形式放開放活國有小企業,使國有小企業能靈活地適應市場。

(3)按照「三個有利於」標准,探索和發展公有制的多種實現形式。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公有制的實現形式可以而且應當多樣化,一切反映社會化生產規律的經營形式都可以大膽利用。

(4)把改革、改組、改造和加強管理結合起來。要在國有企業改革的過程中,積極推動國有資產的流動和重組,使資源得到合理利用;把改革和技術改造結合起來,加快國有企業的技術進步,鼓勵、引導社會資金投向企業的技術改造,形成面向市場的新產品開發和技術創新機制;切實加強企業的內部管理,努力探索符合市場規律和我國國情的企業領導體制和組織管理制度,建立決策、執行和監督體系,形成有效的監督和制約機制。

(5)鼓勵兼並、規范破產、下崗分流、減員增效並實施再就業工程。為加快國有企業的改組和調整,要鼓勵優勢企業兼並困難企業;對長期虧損、扭虧無望的企業要實施破產;富餘人員分流,也是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重要途徑,但這會給一部分職工帶來暫時的困難,黨和政府要採取積極措施,關心和安排好下崗職工的生活,拓寬就業門路,推進再就業工程。

(6)推進以建立社會保障制度為重點的配套改革。建立社會保障體系實行社會統籌和個人帳戶相結合的養老、醫療保險制度,完善社會保險和社會救濟制度,提供最基本的社會保障;建立有效的國有資產管理、監督和營運機制,保證國有資產保值增值,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建立城鎮住房公積金,加快住房制度改革,為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和調整經濟結構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④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1+n文件都有哪些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1+n」文件主要有:

  1. 1+N中的是《關於深化國有改革的指導意見(建議稿)》,未來在中央和審定通過後,這項文件將成為當前國企改革的最重要的指導性文件。

  2. 在N的方面,首先從國資委層面要實現自我改革,因此會出台一份《關於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總體方案(建議稿)》。

  3. 其次,要明確好央企的分類,而且這項分類將被應用到改革的各個環節。如果前面的意見是「綱」,分類方案就是目,綱舉目張後整個改革才將體系成型。

  4. 國資委審議了兩份文件:一份是《國資委監管的中央功能界定分類方案(徵求意見稿)》。彭建國也對本報記者透露,央企總體分為商業類和公益類,但實際上最終還是三類,即商業一類、商業二類、公益類也即公共服務類。

  5. 商業一類是指競爭類的,以完全市場化和保值增值為目標;商業二類是指特殊功能類的,同時具備市場化和社會化目標;公益類則是完全社會化的目標。商業一類的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戰場。

  6. 第二份文件是針對遠期規劃的——除了南車與北車、中電投與國核技之外還關注哪些要重組整合的,可看看這份文文件。它就是《中央布局結構調整總體方案(徵求意見稿)》。

  7. 國資改革中混合所有制改革是重點工作,按照目前的會議紀要,國資委已經審議了《引入非國有資本參股中央項目暫行辦法(建議稿)》。

  8. 在實行混合所有制的過程中,將要試點員工持股,國資委已經審議了《關於混合所有制實行員工持股試點的指導意見》。下一步在央企中推行的員工持股仍將以試點的方式推進,先試再推。

  9. 為此,國資委也審議了《加快剝離國有辦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工作方案(徵求意見稿)》。除了職工,實行混合所有制後隊對負責人的監管更為重要。

  10. 目前,國資委已經審議了《中央領導班子職位標准建設工作報告(送審稿)》。 發展混合所有制,最需要防範的問題是國有資產流失,為此國資委准備了多份文件對此實施預防。

  11. 國資委會議討論了《關於加強和改進國有資產監督防範國有資產流失的意見》,審議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外派監事會工作的意見》,審議了《關於建立國有經營責任追究制度的意見(送審稿)》,研究了《關於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和內部人控制的意見》。
    層面,除了已經確定的六家改革試點之外。

⑤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有哪些新舉措

第一,推進國有企業調整重組,優化國有經濟布局結構。優化國有經濟布局結構是提高國有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的重要途徑。要著眼於優化國有資本配置,強化國有資本在戰略性領域的控制力和影響力,加大結構調整力度,加快培育一批行業排頭兵企業和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大公司大企業集團。
第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激發國有企業內在發展活力是提高國有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的必然要求。要繼續加大公司制改革力度,通過重組上市、合資合作、相互參股等多種途徑,加快推進國有企業,特別是母公司層面的公司制股份制改革,促進投資主體多元化。

⑥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方向主要有哪些

第一,上市的模式。這幾年國有大企業上市的模式和前幾年不同。國資委成立之前,很多企業上市是對一部分優良資產進行包裝,是部分上市。現在的方向是整體上市,至少要做到主營業務整體上市,所以上市公司整體的業務鏈是完整的,具備獨立經營的能力。主營業務整體上市的集團公司,逐步將存續企業消化之後再實現整體上市。

第二,依託的資本市場。目前中央大企業相當一部分是在境外上市,引起了很多爭議。筆者認為,企業的治理水平和所依託的資本市場是直接相關的,推動中央企業到境外上市,就是希望把境外成熟、規范的資本市場機制直接引入企業內部,保證上市之前的重組和上市之後的運作能夠達到國際資本市場的要求。現在看,境外上市對企業規范的效果是非常明顯的,不可能再做假賬,透明度明顯提高,運作也比較規范,其他方面也很難干預。所以市場選擇是境外加境內,就是A+H的模式。

第三,最終的體制構造。競爭性國有大企業最終的體制模式很可能就是一個乾乾凈凈的上市公司,沒有集團公司、不背存續企業,完全按照資本市場的要求運營。這種狀態就徹底實現了國有資產的資本化,流動性非常好,隨時可以調整、也很容易調整。一旦國家需要錢,通過資本市場可以非常順暢地變現。

⑦ 如何在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中落實黨的建設"四同步""四對接"要求

黨建工作「四個同步」制度,即黨的基層組織和生產行政組織同步建立,黨務幹部和生產行政幹部同步配備,黨建工作制度和生產管理制度同步制定,黨建工作和生產經營工作同步考核。
黨建工作「四個對接」:一、對接黨組織標准化建設,對口落實派出部門。二、對接企業業務指導需求,嚴格把關選派人員。三、對接企業生產經營實際,落實措施強化培訓。四、對接企業長遠發展願景,科學定位工作目標。
應答時間:2021-02-05,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⑧ 為什麼要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

國有企業屬於全民所有,是推進國家現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經過30多年改革,國有企業的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布局、效率和企業形態都發生了深刻變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已經取得了重大成效,但也積累了一些問題、存在一些弊端,需要進一步推進改革。從國有企業發展的環境看,隨著市場化的改革力度不斷加大,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將加快完善,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規則進一步建立健全,主要由市場決定價格的機制、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金融市場體系會進一步完善,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將從基礎性提升到決定性,政府對市場的干預將大幅減少。從開放的形勢看,為適應經濟全球化的新趨勢,我國將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推動對內對外相互促進、引進來走出去更好結合,促進國際國內要素有序自由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市場深度融合,國有企業在全球范圍內配置資源、參與競爭將會成為常態,必須加快培育參與和引領國際經濟合作競爭新優勢。這些都將使國有企業的發展面臨諸多巨大的新挑戰。為此,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強調,必須適應市場化、國際化新形勢,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

⑨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競爭力的()

現在B世界一流企業。因為十九大報告指出,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所以選擇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