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000166股吧
擴展閱讀
新時代葯業 2025-07-15 05:38:49
來伊份股票價格行情 2025-07-15 05:38:16
今日南都電源股票行情 2025-07-15 05:31:40

000166股吧

發布時間: 2021-06-15 23:16:28

① 申萬宏源股吧,109萬股佔多少股份

109萬股去除以申萬宏源的總股本,就知道佔比了。申萬宏源的股本在申萬宏源的基礎資料中可以查詢。

② 創業板融資融券什麼時候披露

融資持倉平均浮盈50% 六成兩融賬戶尚無負債

當融資盤如堰塞湖越漲越高時,每一次A股大漲,市場就會盯著融資者口袋裡的錢到底多了多少;而每一次股市暴跌,又開始猜想什麼時候融資者會被強平甚至爆倉。

近期,《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證金公司一組數據揭示出兩融交易者些許真實情況。

兩融交易的機會點

根據證金公司披露的最新數據,6月4日開展兩融業務共有92家券商、6777家營業部。融資融券個人投資者達到372.1萬名,機構投資者達到6623家;6月3日,有6763家營業部開展兩融業務,當天個人投資者為371.1萬名,機構6614家。這意味著4日有9家機構、1萬名個人投資者新加入融資融券隊伍。

同時,近期融資者的交易行為也耐人尋味。5月28日滬指重現了「5.30」一幕,以暴跌6.50%收盤。當天開設融資融券賬戶的個人和機構投資者總共有366.65萬名,參與交易的投資者為50.53萬名,這意味著所有融資融券投資者中,只有13.78%進行了交易,但收盤時有融資融券負債的投資者為126.99萬名,相比27日新增了1.07萬名。

此後,在5月29日~6月3日的四個交易日中。5月29日,參與融資融券交易的投資者驟然下降至37.37萬名,較28日大幅減少了13.16萬名,當天有融資融券負債的投資者從126.99萬名增加至129.95萬名,增加了2.96萬名。這說明在暴跌後,投資者觀望情緒加重,但也有部分投資者認為暴跌跌出了機會,因此願意承擔融資負債可能帶來的風險。

6月1日、2日,參與兩融交易的投資者分別為38.94萬名和47.94萬名,出現了回暖跡象。這兩日滬指分別上漲了4.71%和1.69%,1日有兩融負債的投資者減少至127.63萬名,減少了2.32萬名;2日有融資融券負債的投資者則增加至130萬名。

6月3日,滬指在4900點關口震盪,最終以微跌報收。當天參與交易的投資者數量為50.63萬名,回到了5月28日的水平,但有兩融負債的投資者再次下降至126.25萬名,減少3.75萬名。

值得一提的是,6月4日滬指又在盤中一度暴跌超過4%,雖然尾市頑強收紅,但盤中也驚起投資者一身冷汗。當天參與兩融交易的投資者共50.69萬名,與3日基本持平,但最終有兩融負債的投資者增加至134.38萬名,較3日暴增8.13萬名。134.38萬名投資者占兩融賬戶的36%,也即意味著有64%的兩融賬戶尚未參與兩融交易。

由此可見,滬指5000點關口,當大盤暴漲時,投資者往往傾向於了結負債,見好就收。而當暴跌的時候,則會更傾向於抄底。如果市場處於糾結狀態,則往往以觀望為主。

融資客人均浮盈超50%

其實,上述情況的出現,與兩融交易者背負過高的負債不無關系。6月4日,兩市融資融券余額為2.1774萬億元。以上面134.38萬名投資者做基數計算,人均負債為162.13萬元。

這一數據相比5月28日有小幅下降,當天的126.99萬名有融資融券負債的投資者共負債2.0776萬億元,人均負債163.60萬元。

杠桿交易可以擴大盈利,也會擴大虧損,那麼本輪牛市這些融資者到底賺了多少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根據同花順(300033)iFinD系統估算的融資餘量與6月4日的市值做對比,發現4日當天,融資餘量所對應的市值為3.4091萬億元,結合2.1774萬億元融資負債,從而估算出本輪牛市,截至4日,融資者在所融資的證券上賬面收益率約為56.56%,人均浮盈91.66萬元(不考慮擔保品情況)。如果減去年化8.35%的利率,融資者的浮盈也應該在50%上下,人均浮盈超過80萬元。

當然,這一數據只是估算,且包括一些開倉較早的投資者。不排除一些投資者開倉較晚且介入時機過高而被套;甚至一些融券者承受的煎熬。由此可以看出,牛市已為大部分融資者帶來了不菲的收益。

創業板明星股被券商拉進兩融黑名單

本輪牛市啟動以來,兩融余額不斷攀升,為本輪牛市貢獻了不少了資金,不過兩融監管之舉也一直不曾間斷。

在A股沖破5000點之後的首個交易日,市場風口似乎重回藍籌,而創業板指數則在監管層嚴查配資等消息的打壓之下大跌近4.8%,市場二八風格轉換再現。以往風光無限的創業板此時卻風聲鶴唳,部分創業板明星股更是被券商拉近兩融「黑名單」,這或許只是一個開始。

兩融利空不斷

如果說上周四國盛證券將創業板股票全部調出兩融標的被市場解讀為「個別小弟」所為的話,那6月8日國泰君安將東方財富(300059.SZ)、樂視網(300104)等創業板明星股拉進兩融標的「黑名單」,可以說創業板的風險集中已經讓一些「券商大哥」也坐不住了。

按照國泰君安公告,因近期股票的風險快速上升,為進一步防範風險,保障客戶利益,其選擇對融資融券業務可充抵保證金證券標准參數進行定向調整,其中將18隻證券調出公司可充抵保證金證券名單,21隻證券調出公司融資標的證券名單,5隻證券調出公司融券標的證券名單。

實際上,近期以來,兩融利空從未間斷,市場對創業板的擔憂亦是。

上周四,名不見經傳的國盛證券「一炮而紅」源起該公司當日發布兩融業務公告,已將創業板股票全部調出最新的融資標的券名單,同時還在可充抵保證金公告中稱,創業板股的折算率全面下調至0.1~0.15區間,整體大幅低於主板及中小板股的折算率。消息一出便被市場聚焦,當天收盤,創業板指領跌,加深市場擔憂。

本月伊始,興業證券(601377)在新的兩融公告暫停中信證券(600030.SH)、中國平安(601318.SH)、興業銀行(601166.SH)的融資買入。無獨有偶,申萬宏源(000166,股吧)證券公告將中國平安調出融資標的證券范圍。這也是融資融券業務推出以來,券商首次將單一個股調出融資標的。此外,中信證券、華泰證券(601688)帶頭大哥還祭出加碼賬戶集中度管理的若干措施。

哪些個股容易被拉黑

兩融業務風控管理正全面收緊,行業內已達成共識。

《第一財經日報》此前采訪多家大型券商兩融負責人均表示,他們對創業板股票持相對謹慎態度,尤其是因題材炒作短期漲幅較大的市盈率虛高的創業板個股,未來或成券商兩融「黑名單」重點吸收標的。

此外,一些兩融余額觸及高位的個股,因風險集中,也成為此前兩融風控重點,該領域其他個股也值得注意。

本報不完全統計,年初以來已有超過140隻個股被調出兩融標的范圍,尤其是五月份以來創業板連創新高,被拉近兩融「黑名單」的個股不斷增多。有數據顯示,5月有大智慧(601519,)、華泰證券、雙良節能(600481)、山東黃金(600547)等共計108隻股票調出兩融標的范圍。

藍籌股方面,最先被華泰證券以及銀河證券等大型券商調出兩融標的原「中」字頭個股中國南車(601766)、中國北車,年初至今漲幅都在300%以上。而六月剛被調出的中國平安、中信證券、興業銀行目前兩融余額在市場中排名都在前五之中。

再看可能成為兩融「重災區」的創業板,被採取不同拉黑措施的大智慧(601519.SH)、東方財富、樂視網、廣晟有色(600259.SH)等個股,特徵明顯,均曾依靠「互聯網+」等題材概念在短期內股價翻番,這些個股的市盈率則「一山更比一山高」,其中,廣晟有色目前市盈率竟高達1024倍。

來自上海知志者;

③ 第一批港股通券商名單 符合深港通的券商股有哪些

11月3日,深交所向券商下發文件,表示經會員單位申請,「同意開通國信證券等24家會員單位相關交易單元的深港通下港股通業務交易許可權」。
文件顯示,24家券商分別為國信證券、安信證券、渤海證券、大同證券、東方證券、東吳證券、廣發證券、國聯證券、國泰君安、國元證券、恆泰證券、華寶證券、華泰證券、華西證券、平安證券、申萬宏源、網信證券、招商證券、中金公司、中泰證券、中信建投、中銀國際、中郵證券、中原證券。

④ 我在申萬宏源做B股,在東方財富做A股,現申萬宏源要求我辦一碼通,不會影響東方財富交易A股吧

你好,不會影響你在東方財富交易A股。現在證券賬戶開戶都實行一碼通,一個人可以同時在三家證券公司開股東賬戶。

⑤ 銀行業利潤零增長時代將持續多久

從數據看,城商行的凈利潤增速要明顯高於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根據同花順(300033,股吧)iFinD統計顯示,南京銀行(601009,股吧)、寧波銀行(002142,股吧)、北京銀行(601169,股吧)今年前三季度的凈利潤增速均在10%以上。而國有大行工、農、中、建的凈利潤增速均不足1%。股份制銀行中,除平安銀行(000001,股吧)外,其他銀行的凈利潤增速也都在10%以下。
時間回溯至2012年,當年國有大行前三季度的凈利潤增速還均在10%以上,不少股份制銀行的凈利潤增速在30%以上,一些更是突破了40%。即便是在2013年,絕大多數上市商業銀行也都維持著雙位數的凈利潤增速。不過在2014年,進入個位數增長的國有大行則明顯增多。
相比之下,2015年更是讓人大跌眼鏡。以今年前三季度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增速來看,據同花順iFinD統計顯示,在16家上市銀行中,中國銀行以0.31%排名墊底。農業銀行、工商銀行和建設銀行的凈利潤增速也分別只有0.51%、0.59%和0.66%。而去年同期,四大國有銀行還都在7%以上,農業銀行更是在10%以上。
根據中國銀行發布的三季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集團實現凈利潤1378.74億元,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1315.4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0.79%和0.31%;凈資產收益率15.02%,同比下降3.01個百分點。
具體來看,中行凈息差2.14%,同比下降0.12個百分點,而非利息收入在營業收入中的佔比為30.97%,同比下降0.09個百分點。其中,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714.84億元,同比下降0.82%。
在上市銀行中,南京銀行略顯另類。其不僅以接近25%的凈利潤增速排名榜首,更是比去年同期增速還高。對此,申萬宏源(000166,股吧)分析師認為,規模擴張、中間收入增長和成本收入比改善是貢獻凈利潤增長的主要因素,比如手續費凈收入同比增長76.9%,貢獻凈利潤增長15.3%。
不良普升
相比凈利潤增速的下滑,商業銀行不良貸款情況更為外界關注。而這直接關系著商業銀行的資產質量。
根據同花順iFinD統計顯示,除了寧波銀行不良貸款率相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外,其他上市銀行均在不同程度上有所上升。其中,興業銀行(601166,股吧)、農業銀行、招商銀行(600036,股吧)、華夏銀行(600015,股吧)、浦發銀行(600000,股吧)不良貸款率增幅靠前。在目前16家上市銀行中,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末,不良貸款率最高的是農業銀行,其次是招商銀行、興業銀行。
農業銀行三季報顯示,截至2015年9 月30日,本集團不良貸款余額1791.58億元,比上年末增加541.88億元;不良貸款率2.02%,比上年末上升0.48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218.30%,比上年末下降68.23個百分點。中信建投銀行業分析師認為,雖相較同業,農業銀行撥備覆蓋率仍然較高,但下降速度不減,未來下調撥備覆蓋率的緩沖空間進一步縮窄,資產質量對業績的影響將更為直接。
作為不良貸款率增幅最為明顯的銀行,興業銀行在其三季度報告中稱,不良貸款及關注類貸款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受經濟增速放緩、產業結構調整、民間借貸、擔保鏈等因素影響,個別地區個別行業信用風險有所加大,出現償債能力下降、資金緊張、資金鏈斷裂等情況的企業有所增加。與此同時,由於風險的化解、不良資產的清收和處置尚需時日,多種因素導致公司不良貸款和關注類貸款有所增加。數據顯示,截至三季度末,興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274.87億元,較期初增加99.43億元;不良貸款率1.57%,較期初上升0.47個百分點。與此同時,前三季度,資產減值損失同比增長82.38%,撥備覆蓋率189.64%。
市場化沖擊
不良貸款率上升加大了市場對於銀行資產質量的擔憂。但從目前來看,挑戰恐怕還要繼續。10月23日,除了宣布進一步實施「雙降」政策,央行還明確表示,對商業銀行和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等不再設置存款利率浮動上限。此舉意味著,我國利率管制已經基本放開。
央行有關負責人在就降息降准以及放開存款利率上限進一步答記者問中表示,隨著存款利率上限的放開,金融機構在利率受保護情況下「規模即效益」的傳統經營模式將不可持續。
一位券商銀行業分析師對新金融記者稱:「我們已經看到銀行間存款掛牌利率出現了明顯的分化。有著較強的自主定價能力和風險管理水平的優秀銀行,將會在這場比拼中生存和勝出。」
中信建投曾發布報告稱,美國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成本之一是:20世紀80年代的儲貸危機不斷蔓延,最高峰每年500家銀行倒閉或被迫接受政府救援。而主要原因在於,中小銀行議價能力不強、吸儲能力有限;儲貸機構的業務受限嚴重。銀行業破產直到利率市場化改革5年後才開始好轉。
在業界看來,美國利率市場化改革初期的環境與我國大致相同。而從美國商業銀行應對利率市場化改革的主要舉措來看,大致包括,調整存款結構,緩釋資金來源壓力;調整貸款結構,增加利率敏感性資產;提高存貸比,減輕利率市場化對銀行業的負面沖擊;加快發展中間業務,改善收益結構;利用金融創新工具來規避利率風險;優化客戶結構,提高風險定價能力。
根據一些機構的研究,利率市場化使得日本的銀行凈利息收入佔比下降、銀行集中度提高、金融創新產品增多。不過在德國,利率市場化則體現出非典型性。與美、日在利率市場化中金融脫媒和由此帶來的金融業震盪不同,德國在利率市場化過程中並未出現明顯的金融脫媒。在其看來,這歸結於德國的全能銀行制度。
總結美、日、德等利率市場化的成敗經驗,學者們認為,混業經營或有助於提升利率市場化過程中金融機構的適應能力和金融體系的穩定性,而混業經營也將對我國目前分業監管的金融監管模式提出新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