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天乾地支為什麼60年一甲子,怎麼計算
天干共十個,分別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天干計算方法:年份的最後一位中0對應庚,1對應辛,2對應壬,3對應癸,4對應甲,5對應乙,6對應丙,7對應丁,8對應戊,9對應己。
地支(即12生肖)共12個,分別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地支計算方法:當年生肖是什麼就對應它的相應地支。如:子對應鼠,丑對應牛……
綜上即可算得當年的天乾地支。如:1901年最後一位是1,因此可得天干為辛,又因為當年為牛年,因此其對應的地支為丑。所以1901年為辛丑年(我們要永記辛丑條約的恥辱!)
同樣可得1983年為癸亥年,1984年為甲子年,1985年為己丑年,1986年為丙寅年,今年2006年為丙戌年
用十乾的「甲、丙、戊、庚、壬」和十二支的「子、寅、辰、午、申、戌」相配,十乾的「乙、丁、已、辛、癸」和十二支的「丑、卯、巳、未、酉、亥」相配,共配成六十組,稱為六十甲子
60年輪一次
㈡ 60年叫一甲子 12年有什麼說法嗎
古人把12年稱為一紀。
一紀是對一定時間段內固定年限的古稱。出自《國語·晉語四》。
《國語·晉語四》中說到「 文公在狄十二年, 狐偃曰:蓄力一紀,可以遠矣。意思是晉文公在敵方那邊有12年了,狐偃說已經蓄力了12年,可以試一下了。
(註:歲星(木星)繞太陽一周約需十二年,故古稱十二年為一紀。)
(2)60年一甲子擴展閱讀
在中國,12年也是中國傳統的一個生肖輪回,每一輪將經歷同樣的生肖屬相。
其中,十二生肖也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根據歲星說,木星十二年運行一周天,從木星位置可確定年度支序。而植物興衰和動物生活環境也存在周期,食草動物(鼠、牛、馬、羊)和肉食雜食動物在不同年份的生活條件大不相同,不同年份出生的人如能模仿當年生長旺盛的動物,從而形成生肖動物,以此推定動物興衰與木星年有關,十二生肖和十二辰相統一。
㈢ 60年為一甲子,是怎麼算的呢
中國傳統紀年干支歷的干支紀年中一個循環的第1年稱「甲子年」。甲子年對應公歷年計算公式:
1、設年份為y,得x,60x+4=y;
2、例:x=33 60*33+4=1980+4=1984,1984年是甲子年。
甲子60年由來:
1、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2、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3、十天干與十二地支按順序兩兩相配,從甲子到癸亥,共六十個組合,稱六十甲子。干支紀年或記歲時六十組干支輪一周,稱一個甲子,共六十年。
(3)60年一甲子擴展閱讀:
六十甲子序數口算公式:用出生年減去上輪癸亥年,最近的癸亥年為1923年以及1983年。
例如:
1、2014年出生 2014-1983=31 31就是甲子序數;
2、31對10取余為1 對應天干為甲 31對12取余為7 對於地支為午,所以對應2014年甲子序數為31,2014年為甲午年。
4、同樣 1967年出生 1967-1923=44 44就是甲子序數。44對10取余為4 對應天干為丁 44對12取余為 8 對應地址為未。所以對應1967年甲子數為44,1967年為丁未年。
六十甲子是中國人民一個古老的發明創造,又稱六十花甲子,其最古老的用途是紀年、紀月、紀日、紀時。紀年為60年一個周期,紀月為5年一個周期,紀日為60天一個周期,紀時為5天一個周期。六十甲子也指道家信奉的六十個星宿神﹐即六十甲子日值日的六十位神。用天乾和地支循環相配作為稱呼這些神的名字。
㈣ 一輪回是20年還是60年,一輪回跟一甲子一個概念嗎
「一輪」一般指12年,人們一般會以十天干十二地支組合來計算,一輪正好12年。「一輪」也指60年,因為一個甲子這樣算的話,60年一輪回。
一輪的含義:
1、表數量。用稱循環一次的事物或動作。按:此謂小十二歲。如:籃球冠軍賽已經打了一輪。
2、表動量。猶一轉。 魯迅 《彷徨·祝福》:「只有那眼珠間或一輪,還可以表示她是一個活物。」
3、指十二年。十二生肖輪流一次。《兒女英雄傳十七回》「馬三爺比我小一輪,屬牛的今年七十一。」
4、拉枯族一種紀日方法。十二天為「一輪」。《民族工作手冊-拉枯族》:「拉枯族的命名有著自己的特點。凡小孩出生滿一輪<十二天為一輪>那天,須得給小孩命名.但也有滿兩個月那天取名的。
5、指高考的第一輪復習。
(4)60年一甲子擴展閱讀:
十天乾和十二地支進行循環組合:甲子、乙丑、丙寅......一直到癸亥,共得到60個組合,稱為六十甲子,如此周而復始,無窮無盡。年月日時都是60一個循環。
60在時間領域是個奇妙的數字。中國古人用60作為循環,現在來自西方的計時法中,一分鍾是60秒,一小時是60分鍾。同樣,現在的一天24個小時,和中國傳統的每天12個時辰(時辰也就是大時,兩個小時為一個大時)對應,中國用5天作為一個時辰的大循環,所謂「五日一候」,共是60個時辰。
㈤ 60年一甲子什麼意思
一甲子是中國傳統的紀年方法,是由天乾地支組合表示的,按著順序分配剛好是六十年一輪回,第一個紀年是甲子年,所以稱之為六十甲子。
由於在中國傳統的紀年方法中是以天乾地支組合表示的,所以十天干與十二地支兩兩相對,共同組成了六十個年份,其中第一個便是甲子年。因此人們便把天乾地支紀年法也稱之為是60年一甲子,意為每當60年過後都會回到甲子年,這樣不僅非常的好記憶,而且更是對此種紀年方法的生動闡釋。
(5)60年一甲子擴展閱讀
甲子年對應公歷年計算公式:
1、設年份為y,得x,60x+4=y;
2、例:x=33 60*33+4=1980+4=1984,1984年是甲子年。
甲子60年由來:
1、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2、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3、十天干與十二地支按順序兩兩相配,從甲子到癸亥,共六十個組合,稱六十甲子。干支紀年或記歲時六十組干支輪一周,稱一個甲子,共六十年。
㈥ 都說60年一甲子,今年是什麼年
公元2020年,農歷庚子年(鼠年),閏四月,共384天。公歷閏年,共366天,52周零2天。21世紀第2個10年的最後一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1周年。
十天乾和十二地支進行循環組合:甲子、乙丑、丙寅......一直到癸亥,共得到60個組合,稱為六十甲子,如此周而復始,無窮無盡。年月日時都是60一個循環。
60在時間領域是個奇妙的數字。不但中國古人用60作為循環,現在來自西方的計時法中,一分鍾是60秒,一小時是60分鍾。同樣,現在的一天24個小時,和中國傳統的每天12個時辰(時辰也就是大時,兩個小時為一個大時)對應,中國用5天作為一個時辰的大循環,所謂「五日一候」,共是60個時辰。
㈦ 天乾地支60年一甲子是怎麼來的
六十甲子
十天乾和十二地支進行循環組合:甲子、乙丑、丙寅......一直到癸亥,共得到60個組合,稱為六十甲子,如此周而復始,無窮無盡。年月日時都是60一個循環。60在時間領域是個奇妙的數字。不但中國古人用60作為循環,現在來自西方的計時法中,一分鍾是60秒,一小時是60分鍾。難道僅僅是巧合嗎?同樣,現在的一天24個小時,和中國傳統的每天12個時辰(時辰也就是大時,兩個小時為一個大時)對應,中國用5天作為一個時辰的大循環,所謂「五日一候」,共是60個時辰。下面列出六十個干支組合(稱為六十甲子):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已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
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已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
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已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
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已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已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
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已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㈧ 60年為一甲子年,例如,
天乾地支,簡稱「干支」.在中國古代的歷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稱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十乾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兩者按固定的順序互相配合,組成了干支紀法.從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來看,天乾地支在我國古代主要用於紀日,此外還曾用來紀月、紀年、紀時等.
天乾地支產生於漢代,它以立春作為一年的開始而不是以農歷的正月初一.天乾地支
天乾地支簡稱「干支」.「辭源」里說,「干支」取義於樹木的「干枝」.
十天干: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 十二地支: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註:十二地支對應十二生肖[1]——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 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早在公元前2697年,於中華始祖黃帝建國時,命大撓氏探察天地之氣機,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及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為紀歷之符號.根據《五行大義》中記載,干支是大撓創制的.大撓「采五行之情,占斗機所建,始作甲乙以名日,謂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謂之枝.有事於天則用日,有事於地則用月.陰陽之別,故有枝幹名也.」 六十甲子
十天乾和十二地支進行循環組合:甲子、乙丑、丙寅......一直到癸亥,共得到60個組合,稱為六十甲子,如此周而復始,無窮無盡。年月日時都是60一個循環。60在時間領域是個奇妙的數字。不但中國古人用60作為循環,現在來自西方的計時法中,一分鍾是60秒,一小時是60分鍾。難道僅僅是巧合嗎?同樣,現在的一天24個小時,和中國傳統的每天12個時辰(時辰也就是大時,兩個小時為一個大時)對應,中國用5天作為一個時辰的大循環,所謂「五日一候」,共是60個時辰。下面列出六十個干支組合(稱為六十甲子):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已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
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已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
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已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
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已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已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
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已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㈨ 一甲子為什麼是六十年
十天干與十二地支按順序兩兩相配,從甲子到癸亥,共六十個組合,稱六十甲子。所以一個甲子六十年,國人古時是天乾地支算年時間的。
天乾和地支: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分別為: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
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
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
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
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這個循環就叫"一甲子"也就是60年。
(9)60年一甲子擴展閱讀:
關於甲子中的天乾地支,干支還是陰陽之分:甲、丙、戊、庚、壬為陽干,乙、丁、己、辛、癸為陰干;子、寅、辰、午、申、戌為陽支,丑、卯、巳、未、酉、亥為陰支。以一個天乾和一個地支相配,排列起來,天干在前,地支在後,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陽干配陽支,陰干配陰支。
官方史書均以立春為干支紀年分界點。人們喜也用一甲子來表示年歲,如「他已有一甲子的壽命了」或「今日是他一甲子誕辰」等。
㈩ 60年一甲子,12年叫什麼
60年一甲子,12年叫一紀。古文中稱十二年為「一紀」。《聊齋志異》中就有「賜壽一紀」的說法。
現代人把十二年通常叫做「一輪」,比如我比你大十二歲,我們就是同一個屬相,但我比你大一輪。
歲星(木星)繞地球一周約需十二年,故古稱十二年為一紀。
《國語·晉語四》:「文公 在 狄 十二年, 狐偃 曰:『蓄力一紀,可以遠矣。』」 韋昭 註:「十二年,歲星一周為一紀。」
拓展資料:
木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體積最大、自轉最快的行星,從內向外的第五顆行星。它的質量為太陽的千分之一,是太陽系中其它七大行星質量總和的2.5倍。木星與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皆屬氣體行星,因此四者又合稱類木行星(木星和土星合稱巨行星)。
木星是一個氣態巨行星,主要由氫組成,其次為氦,占總質量的25%,占所有太陽系行星的70%岩核則含有其他較重的元素。氣態行星沒有實體表面,它們的氣態物質密度隨深度的變大而不斷加大。人類所看到的通常是大氣中雲層的頂端,壓強比1個大氣壓略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