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
擴展閱讀
股票五買五賣 2025-07-23 17:09:09
廣州南沙未來最貴地段 2025-07-23 17:02:32
現在能買美國股票嘛 2025-07-23 16:28:39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

發布時間: 2021-06-18 19:01:35

⑴ 地方財政收入,一般預算收入三者之間的區別和關系分別是什麼

一、不同

三者的不同體現在內容方面上:

1、地方財政總收入:大口徑財政收入,為全地域內財政收入的總額,包括上解款項(如上繳中央、省級稅收)等。

2、地方財政收入:指的是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加政府基金收入和社保基金收入。按照財政部的意見,地方財政收入指的就是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

3、 一般預算收入:是指地方實際可用財力,是衡量一個地方政府可支配財力的重要指標。一般包括國稅、地稅扣除上繳中央財政部分的地方留存部分再加財政部門組織的收入。

二、聯系

地方財政總收入=地方財政收入+上劃中央收入=地方一般預算財政收入+基金預算收入(包括政府性基金收入和社會保險基金收入)+上劃中央收入

(1)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擴展閱讀:

一般性財政收入的形式主要有五類:稅收、政府收費、國有資產收益、專項收入、其他收入。

1、稅收:

是國家憑借其政治權力向納稅人強制徵收的收入。是最古老、也是最主要的一種財政收入形式。稅收收入與其他財政收入形式比較,具有強制性、無償性、固定性特徵。

2、政府收費:

是政府以特許使用權或者提供直接服務為基礎而取得收入的形式。是政府直接為私人或法人提供服務進而直接向提供服務對象收取的費用。

包括規費和使用費兩種。規費:政府為公民個人或單位提供某些特定服務或實施特定行政管理所收取的費用。使用費:政府對其所提供公共設施的使用者按一定標准收取的費用。

3、專項收入:根據特定需要由國務院或者經國務院授權由財政部批准設置、徵集並納入預算管理的有專項用途的收入。如教育費附加、礦產資源補償費收入、排污費收入等。

⑵ 根據新《預演算法》規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包括哪些收入

《預演算法》第三章規定:第二十七條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包括各項稅收收入、行政事業性收費收入、國有資源(資產)有償使用收入、轉移性收入和其他收入。

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按照其功能分類,包括一般公共服務支出,外交、公共安全、國防支出,農業、環境保護支出,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支出,社會保障及就業支出和其他支出。

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按照其經濟性質分類,包括工資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務支出、資本性支出和其他支出。

(2)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擴展閱讀

完整的政府預算體系包括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社會保險基金預算。

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應當保持完整、獨立。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應當與一般公共預算相銜接。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預演算法》

⑶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包括哪些

(1)工商稅收。包括增值稅、營業稅、消費稅、專項調節稅、個人所得稅、證券交易稅、遺產稅、土地增值稅、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車船使用稅、房產稅、屠宰稅、資源稅、印花稅等;

(2)關稅;

(3)農牧業稅和耕地佔用稅;

(4)企業所得稅;

(5)國有企業上繳利潤;

(6)國有企業計劃虧損補貼;

(7)債務收入,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向外國政府或國際組織借款收入、國庫券收入等;

(8)基本建設貸款歸還收入;

(9)其它收入,包括事業收入、外事服務收入、中外合資企業其它收入等;

(10)預算調劑收入,包括稅收返還收入、上年結余收入、調入資金等;

(11)企業所得稅退稅,指企業按先征後退政策所退的所得稅;

(12)罰沒收入;

(13)行政性收費收入。

(3)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擴展閱讀

繳庫方式有三種:

(1)就地繳庫。由基層繳庫單位(繳款人)按徵收機關規定的繳款期限,直接向當地國庫或國庫經收處繳納;

(2)集中繳庫。由基層繳款單位將應繳的預算收入通過銀行匯解到上級主管部門,由主管部門匯總後按徵收機關規定的繳款期限向國庫或國庫經收處繳納;

(3)自繳自匯。由繳款單位直接向基層稅務機關、海關繳納稅款,由稅務機關、海關將所收的款項匯總繳國庫或國庫經收處。國庫收到預算收入後,按照財政管理體制規定的預算級次和收入劃分,將入庫款項分別劃解入各級國庫。

⑷ 公共財政預算收入與地方財政一般收入究竟有何區別

基本沒有區別,但是涉及的范圍不同。

一般預算收入是指地方財政上劃完中央、省級財政收入之後地方留成部分收入,它主要是體現地方三級財政分稅制體系的稅收分成情況。

公共財政預算收入是2014年1月1日開始實施,即只體現地方留成部分的財政收入,不涉及上劃中央和省級財政的收入。

完整的政府預算體系包括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社會保險基金預算。

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應當保持完整、獨立。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應當與一般公共預算相銜接。

(4)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擴展閱讀

1994年分稅制財政體制以後,屬於中央財政的收入包括關稅、海關代征消費稅和增值稅,消費稅,中央企業所得稅,地方銀行和外資銀行及非銀行金融企業所得稅;

鐵道、銀行總行、保險總公司等集中繳納的營業稅、所得稅、利潤和城市維護建設稅,增值稅的75%部分,證券交易稅(印花稅)50%部分和海洋石油資源稅。

屬於地方財政的收入包括營業稅,地方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城鎮維護建設稅;

房產稅,車船使用稅,印花稅,屠宰稅,農牧業稅,農業特產稅,耕地佔用稅,契稅,增值稅25%部分,證券交易稅(印花稅 )50%部分和除海洋石油資源稅以外的其他資源稅。

⑸ 一般預算內收入和公共預算收入的區別

首先一般財政預算收入和公共財政預算收入是一樣的。為了避免與預算體系中其他預算收入混淆,從2012年起各級政府一般預算收入改稱為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在口徑上與2012年之前的「一般預算收入」相同。

財政總收入是包含了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的。總收入的分類方法很多,按其性質區分為:

1、預算內收入

2、預算外收入

3、其他收入

(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擴展閱讀:

國務院提出的2018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83177億元,比2017年預算執行數增長6.1%,加上調入資金2853億元,收入總量為186030億元;

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09830億元,扣除上年地方使用結轉結余及調入資金後增長7.6%;收支總量相抵,赤字23800億元,與上年持平。

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5357億元,增長5.2%,從中央預算穩定調節基金調入2130億元,從中央政府性基金預算、中央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調入323億元,收入總量為87810億元;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03310億元,增長8.5%;收支總量相抵,中央財政赤字15500億元,與上年持平。

中央財政國債余額限額156908.35億元。地方政府一般債務余額限額123789.22億元。

全國政府性基金收入64165億元,增長4.3%,加上上年結轉收入386億元、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收入13500億元,收入總量為78051億元;全國政府性基金支出78049億元,增長28.5%。

其中,中央政府性基金收入3863億元,增長0.2%,加上上年結轉收入386億元,收入總量為4249億元,中央政府性基金支出4247億元,增長15%。地方政府專項債務余額限額86185.08億元。全國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2837億元,增長7.7%,加上上年結轉收入114億元,收入總量為2951億元;

全國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2274億元,增長12.9%,向一般公共預算調出678億元。其中,中央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1377億元,增長5.9%,加上上年結轉收入114億元,收入總量為1491億元;中央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1169億元,增長16.4%,向一般公共預算調出322億元。

全國社會保險基金收入68093億元,增長23%;全國社會保險基金支出64542億元,增長31.8%;本年收支結餘3551億元,年末滾存結餘76990億元。

其中,中央社會保險基金收入676億元,增長97.4%;中央社會保險基金支出655億元,增長103.9%;本年收支結餘21億元,年末滾存結餘270億元。

⑹ 什麼是一般預算收入

一般預算收入是通過一定的形式和程序有計劃組織的由國家支配,納入預算管理的資金。一般預算收入是通過預算(中央預算和地方預算)集中的財政資金,是財政收入的組成部分。主要包括:各項工商收入、各項稅收、國有資產經營收益、納入預算的行政性收費、罰沒收入、其它收入等。
上樓所說的醫院是事業單位,事業單位會計科目的收入類並沒有一般預算收入這個科目。一般預算收入科目在總預算會計里才有。

⑺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和財政收入的區別

1、性質不同:一般預算收入是財政收入的來源之一,有計劃有組織並由國家支配的納入預算管理的資金。財政收入是政府為履行其職能、實施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物品與服務需要而籌集的一切資金的總和。

2、包含性不同:財政總收入是包含了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主要包括稅收收入、行政事業性收費收入、國有資源(資產)有償使用收入、轉移性收入和其他收入。

3、特點不同:財政收入表現為政府部門在一定時期內(一般為一個財政年度)所取得的貨幣收入,一般預算收入是與原來的財政機關總預算會計制度中的預算收入相對應的概念。

(7)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擴展閱讀: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注意事項:

根據《預演算法》第二十七條: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包括各項稅收收入、行政事業性收費收入、國有資源(資產)有償使用收入、轉移性收入和其他收入。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包括工商稅收。包括增值稅、營改增、營業稅、消費稅、專項調節稅、個人所得稅、證券交易稅、遺產稅、土地增值稅、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車船使用稅、房產稅、屠宰稅、資源稅、印花稅等。

⑻ 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和市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區別

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包括中央本級收入和地方向中央的上解收入。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包括中央本級支出、中央對地方的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
地方各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包括地方本級收入、上級政府對本級政府的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下級政府的上解收入。地方各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包括地方本級支出、對上級政府的上解支出、對下級政府的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

⑼ 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是怎麼算的

公共財政預算收入是指政府憑借國家政治權力,以社會管理者身份籌集以稅收為主體的財政收入,主要用於保障和改善民生、維持國家行政職能正常運轉、保障國家安全等方面。
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由稅性收入和非稅收入兩部分構成)
(一)、稅性收入小計
1、增值稅(國稅)
2、企業所得稅(含國地稅)
3、個人所得稅(含國稅-利息稅)
4、營業稅
5、資源稅
6、城市維護建設稅
7、房產稅
8、印花稅
9、城鎮土地使用稅
10、土地增值稅
11、車船使用和牌照稅
12、耕地佔用稅
13、契稅
14、煙葉稅

⑽ 地方財政總收入、地方財政收入、一般預算收入三者之間的區別和關系是什麼

理財師們在看產品的時候,往往都會關心標的所在區域的當地政府的財政情況。比如某資料推介里這段話:

"2015 年全區財政總收入 59.50 億元,財政總支出 37.44 億元。全區財政總收入的構成:1、一般預算收入 20.15 億元;2、政策性基金收入 4.67 億元;3、上級補助收入 12.83 億元;4、預算外收入 21.85 億。"

那麼究竟什麼是財政總收入、財政收入、一般預算收入?有什麼區別?

地方財政總收入
(全口徑,如北京市財政收入)=地方財政收入+上劃中央收入=地方一般預算財政收入+基金預算收入(包括政府性基金收入和社會保險基金收入)+上劃中央收入
(註:包含有基金收入的財政總收入叫做全口徑財政收入,否則僅叫財政總收入。)

地方一般預算財政收入
通過一定的形式和程序,有計劃有組織並由國家支配的納入預算管理的資金。包括:

稅收收入
國內增值稅的25%、營業稅、企業所得稅(納入分享范圍的企業所得稅的40%+未納入分享范圍企業全部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的40%、資源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房產稅、印花稅(證券印花稅的3%+其餘印花稅的全部)、城鎮土地使用稅、土地增值稅、車船稅、耕地佔用稅、契稅、煙葉稅、其他稅收收入。

非稅收入
專項收入、行政事業性收費收入、罰沒收入、國有資本經營收入、國有資源有償使用收入、其他收入。

基金預算收入
指按規定收取,轉入或通過當年財政安排,由財政管理並具有指定用途的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等。主要包括:

工業交通部門、商貿部門、文教部門、農業部門、其他部門的基金收入和社會保障基金收入、地方財政稅費附加收入、基金預算調撥收入等。

行政區本級財政收入
行政區本級政府與下級政府之間經過分享、返還之後可供行政區本級政府支配的財政收入。如:北京市財政收入中還包含了下面區縣的財政收入,北京市政府本級財政收入僅占其中的一部分。

摘一段關於深圳市財政收入的報告,可以看出幾個概念的差別:

"2008年來源於深圳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