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周轉天數計算公式
擴展閱讀
閃吧 2025-07-22 02:19:10

周轉天數計算公式

發布時間: 2021-06-19 06:02:57

1. 周轉天數計算公式是什麼

存貨周轉天數是指企業從取得存貨開始,至消耗、銷售為止所經歷的天數。存貨周轉天數=360/存貨周轉次數,存貨周轉次數=主營業務成本/存貨平均金額,存貨平均金額=(期初金額+期末金額)/2。

意義:

存貨周轉天數越少,表明存貨周轉次數越多,平均存貨越少。但是,存貨過少不能滿足流轉需要,所以存貨周轉天數不是越少越好。但是也不是說存貨周轉天數越多越好,因為存貨過多會佔用過多的資金,造成資源浪費。在特定的生產經營條件下,企業存在一個最佳的存貨水平。存貨周轉天數加上應收賬款周轉天數再減去應付賬款周轉天數即得出公司的現金周轉周期這一重要指標。

存貨周轉天數表示在一個會計年度內,存貨從入賬到銷賬周轉一次的平均天數(平均佔用時間),存貨周轉天數越短越好。存貨周轉次數越多,則周轉天數越短;周轉次數越少,則周轉天數越長。存貨周轉次數表示一個會計年度內,存貨從入賬到銷賬平均周轉多少次。存貨周轉次數越多越好。

存貨周轉分析指標是反映企業營運能力的指標,可用來評價企業的存貨管理水平,還可用來衡量企業存貨的變現能力。如果存貨適銷對路,變現能力強,則周轉次數多,周轉天數少;反之,如果存貨積壓,變現能力差,則周轉次數少,周轉天數長。提高存貨周轉率,縮短營業周期,可以提高企業的變現能力。

存貨周轉速度反映存貨管理水平。存貨周轉速度越快,存貨的佔用水平越低,流動性越強,存貨轉換為現金或應收賬款的速度越快。它不僅影響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也是整個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

頻道。

環球青藤友情提示:以上就是[ 周轉天數計算公式是什麼? ]問題的解答,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2. 存貨周轉天數計算

存貨周轉天數=360/存貨周轉次數

存貨周轉次數=主營業務成本/存貨平均金額

存貨平均金額=(期初金額+期末金額)/2

也即,存貨周轉天數=360/存貨周轉次數=360/(銷售成本/存貨平均金額)

=360/{銷售成本/【(存貨年初金額+存貨年末金額)/2】}

存貨周轉分析指標也可用於會計季度和會計月度等的存貨周轉分析。將360天對應的計算數值轉換為90天和30天分別對應的計算數值即可。

(2)周轉天數計算公式擴展閱讀:

存貨周轉天數的意義:

存貨周轉天數越少,表明存貨周轉次數越多,平均存貨越少。但是,存貨過少不能滿足流轉需要,所以存貨周轉天數不是越少越好。但是也不是說存貨周轉天數越多越好,因為存貨過多會佔用過多的資金,造成資源浪費。

在特定的生產經營條件下,企業存在一個最佳的存貨水平。存貨周轉天數加上應收賬款周轉天數再減去應付賬款周轉天數即得出公司的現金周轉周期這一重要指標。

存貨周轉天數表示在一個會計年度內,存貨從入賬到銷賬周轉一次的平均天數(平均佔用時間),存貨周轉天數越短越好。存貨周轉次數越多,則周轉天數越短;周轉次數越少,則周轉天數越長。存貨周轉次數表示一個會計年度內,存貨從入賬到銷賬平均周轉多少次。存貨周轉次數越多越好。

存貨周轉分析指標是反映企業營運能力的指標,可用來評價企業的存貨管理水平,還可用來衡量企業存貨的變現能力。

如果存貨適銷對路,變現能力強,則周轉次數多,周轉天數少;反之,如果存貨積壓,變現能力差,則周轉次數少,周轉天數長。提高存貨周轉率,縮短營業周期,可以提高企業的變現能力。

存貨周轉速度反映存貨管理水平。存貨周轉速度越快,存貨的佔用水平越低,流動性越強,存貨轉換為現金或應收賬款的速度越快。它不僅影響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也是整個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

3. 應付賬款周轉天數計算公式

應付賬款周轉天數計算公式:
應付賬款周轉天數=360/應付賬款周轉率=平均應付賬款×360天/銷售成本
應付賬款周轉率是指反映企業應付賬款的流動程度。
備考初級會計,想要了解更多關於初級會計考試的相關信息,請關注環球快問會計在線。
關注環球網校快問應付賬款周轉天數計算公式

4. 計算存貨周轉天數

存貨周轉天數=360/存貨周轉次數

存貨周轉次數=主營業務成本/存貨平均金額

存貨平均金額=(期初金額+期末金額)/2

也即,存貨周轉天數=360/存貨周轉次數

=360/(銷售成本/存貨平均金額)

=360/{銷售成本/【(存貨年初金額+存貨年末金額)/2】}

存貨周轉分析指標也可用於會計季度和會計月度等的存貨周轉分析。將360天對應的計算數值轉換為90天和30天分別對應的計算數值即可。

(4)周轉天數計算公式擴展閱讀:

存貨周轉天數的意義:

存貨周轉天數越少,表明存貨周轉次數越多,平均存貨越少。但是,存貨過少不能滿足流轉需要,所以存貨周轉天數不是越少越好。但是也不是說存貨周轉天數越多越好,因為存貨過多會佔用過多的資金,造成資源浪費。

在特定的生產經營條件下,企業存在一個最佳的存貨水平。存貨周轉天數加上應收賬款周轉天數再減去應付賬款周轉天數即得出公司的現金周轉周期這一重要指標。

存貨周轉天數表示在一個會計年度內,存貨從入賬到銷賬周轉一次的平均天數(平均佔用時間),存貨周轉天數越短越好。存貨周轉次數越多,則周轉天數越短;周轉次數越少,則周轉天數越長。存貨周轉次數表示一個會計年度內,存貨從入賬到銷賬平均周轉多少次。存貨周轉次數越多越好。

存貨周轉分析指標是反映企業營運能力的指標,可用來評價企業的存貨管理水平,還可用來衡量企業存貨的變現能力。

如果存貨適銷對路,變現能力強,則周轉次數多,周轉天數少;反之,如果存貨積壓,變現能力差,則周轉次數少,周轉天數長。提高存貨周轉率,縮短營業周期,可以提高企業的變現能力。

存貨周轉速度反映存貨管理水平。存貨周轉速度越快,存貨的佔用水平越低,流動性越強,存貨轉換為現金或應收賬款的速度越快。它不僅影響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也是整個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

5. 庫存周轉天數怎麼計算

庫存(存貨)周轉天數=360 /存貨周轉次數=(平均存貨×360)/產品銷售成本。


庫存周轉天數:是指企業從取得存貨/產品入庫開始 ,至消耗、銷售為止所經歷的天數。周轉天數越少,說明零庫存/存貨變現的速度越快。民間非營利組織資金佔用的存貨越短,存貨/成品管理工作的效率越高。


資料拓展:

關於庫存其它相關公式:


(1)庫存(存貨)周轉次數=產品銷售成本/平均存貨;


(2)庫存周轉率=年銷售產品成本/年平均庫存值;


(3) 原材料庫存周期率=年材料消耗額/原材料平均庫存值;


(4)在製品庫存周轉率=生產產值/在製品平均庫存值;


以上公式中,周轉率 = [(當年度自購直接材料月平均領料金額)×12]÷(當年度自購直接材料月平均庫存金額)

擴展文件;《會計資料大全》

6. 存貨周轉天數的計算公式是

存貨周轉天數=360/存貨周轉次數
存貨周轉天數是指企業從取得存貨開始,至消耗、銷售為止所經歷的天數。周轉天數越少,說明存貨變現的速度越快。民間非營利組織資金佔用在存貨的時間越短,存貨管理工作的效率越高。
存貨周轉天數=360/存貨周轉次數
存貨周轉次數=銷售成本/存貨平均金額
存貨平均金額=(期初金額+期末金額)/2
也即,存貨周轉天數=360/存貨周轉次數=360/(銷售成本/存貨平均金額)=360*存貨平均金額/銷售成本=360*(存貨年初金額+存貨年末金額)/2/銷售成本
存貨周轉分析指標也可用於會計季度和會計月度等的存貨周轉分析。將360天對應的計算數值轉換為90天和30天分別對應的計算數值即可。
存貨周轉次數也稱存貨周轉率。

7. 資金周轉天數計算公式

營運資金周轉天數=存貨周轉天數+應收帳款周轉天數-應付帳款周轉天數+預付帳款周轉天數-預收帳款周轉天數。營運資金周轉次數=365/(存貨周轉天數+應收帳款周轉天數-應付帳款周轉天數+預付帳款周轉天數-預收帳款周轉天數)。

營運資金周轉次數不存在衡量營運資本周轉率的通用標准,所以即使計算出來的營運資金周轉次數為負值,也並不能說明企業或者其他方面出現問題。

(7)周轉天數計算公式擴展閱讀:

資產周轉率可以分為總資產周轉率,分類資產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和固定資產周轉率)和單項資產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和存貨周轉率等)三類。

不同報表使用人衡量與分析資產運用效率的目的各不相同:

1、股東通過資產運用效率分析,有助於判斷企業財務安全性及資產的收益能力,以進行相應的投資決策。

2、債權人通過資產運用效率分析,有助於判明其債權的物質保障程度或其安全性,從而進行相應的信用決策。

3、管理者通過資產運用效率的分析,可以發現閑置資產和利用不充分的資產,從而處理閑置資產以節約資金,或提高資產利用效率以改善經營業績。

8. 商品周轉次數怎麼計算

商品周轉率即是指商品從入庫到售出所經過的時間和效率。衡量商品周轉水平的最主要指標是:周轉次數和周轉天數。

計算公式為:周轉次數=銷售額/平均庫存額;平均庫存=(期初庫存+期末庫存)/2;周轉天數表示庫存周轉一次所需的天數,計算公式為:周轉天數=365/周轉次數。

周轉加快直接關繫到資金的使用效率的提高,同時庫存減少,費用降低。

商品周轉天數包括:

進貨在途天數,從支付貨款之日到商品運到企業所需的天數。銷售准備天數,商品到達以後,經過驗收入庫,一直到具備出售條件為止所需的天數。

商品陳列天數,指在營業門市部的櫃台、貨架和櫥窗上陳列的數量所摺合的天數;保險 (機動) 天數,指為解決各種意外需要而增加的各種機動儲備量所折算的天數。

進貨間隔天數,指前後兩次進貨之間的平均間隔天數。企業在進貨前一天,商品儲備量最低; 在進貨當天,商品儲備量最高,因而有最高、最低和平均三種商品周轉天數。

9. 超市的庫存周轉天數的計算公式

庫存(存貨)周轉天數=360/存貨周轉次數=(平均存貨×360)/產品銷售成本

庫存(存貨)周轉次數=產品銷售成本/平均存貨

庫存周轉天數計算公式

庫存周轉率=年銷售產品成本/年平均庫存值

還可以在分: 原材料庫存周期率=年材料消耗額/原材料平均庫存值

在製品庫存周轉率=生產產值/在製品平均庫存值

周轉率定義=[(當年度自購直接材料月平均領料金額)×12]÷ 當年度自購直接材料月平均庫存金額

(9)周轉天數計算公式擴展閱讀:

庫存周轉率等於銷售的物料成本除以平均庫存。在這里,銷售的物料成本是指公司完成的最終產品銷售所包含的物料的總成本,而平均庫存則是指所有原材料,在製品,成品以及所有在手的呆滯物料的平均庫存。

這里的平均庫存通常是指各個財務周期期末各個點的庫存的平均值。 有些公司取每個財務季度底的庫存平均值,有的是取每個月底的庫存平均值。

庫存周轉率考核的目的在於從財務的角度計劃預測整個公司的現金流,從而考核整個公司的需求與供應鏈運作水平。

很簡單的演算法,如某製造公司在2003年一季度的銷售物料成本為200萬元,其季度初的庫存價值為30萬元,該季度底的庫存價值為50萬元,那麼其庫存周轉率為200/[(30+50)/2]=5次。

相當於該企業用平均40萬的現金在一個 季度裡面周轉了5次,賺了5次利潤。照次計算,如果每季度平均銷售物料成本不變。

每季度底的庫存平均值也不變,那麼該企業的年庫存周轉率就變為 200*4/40=20次。就相當與該企業一年用40萬的現金轉了20次利潤!

意義

庫存周轉率對於企業的庫存管理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例如製造商,它的利益是由資金→原材料→產品→銷售→資金的循環活動中產生的。

如果這種循環很快也 就是周轉快時,在同額資金下的利益率也就高。因此,周轉的速度代表了企業利益的測定值,被稱為「庫存周轉率」。

對於庫存周轉率,沒有絕對的評價標准,通常是同行業相互比較,或與企業內部的其他期間相比擬分析。庫存績效評價與分析,庫存周轉率是著重評價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