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江蘇省徐州市包括哪些地區
徐州市共有十個區縣
雲龍區 面積 118平方千米,人口 30萬人。郵政編碼221009。
鼓樓區 面積 212平方千米,人口 38萬人。郵政編碼221005。
賈汪區 面積 690平方千米,人口 49萬人。郵政編碼221011。
泉山區 面積 62平方千米,人口 43萬人。郵政編碼221006。
銅山區 面積1856平方千米,人口118萬人。郵政編碼221100。
邳州市 面積2088平方千米,人口169萬人。郵政編碼221300。
新沂市 面積1571平方千米,人口 99萬人。郵政編碼221400。
睢寧縣 面積1767平方千米,人口132萬人。郵政編碼221200。
沛 縣 面積1349平方千米,人口120.3萬人。郵政編碼221600。
豐 縣 面積1450平方千米,人口116萬人。郵政編碼221700
『貳』 徐州市屬於哪個省
徐州屬於江蘇省,是江蘇省下轄地級市,徐州位於江蘇省西北部、華北平原東南部,長江三角洲北翼,北倚微山湖,西連蕭縣,東臨連雲港,南接宿遷,京杭大運河從中穿過,隴海、京滬兩大鐵路干線在徐州交匯,素有「五省通衢」之稱 。
徐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原始社會末期,帝堯時彭祖建大彭氏國,是江蘇境內最早出現的城邑。徐州歷史上為華夏九州之一 ,自古便是北國鎖鑰、南國門戶、兵家必爭之地和商賈雲集中心。
(2)江蘇省徐州市擴展閱讀:
中華民國時期,徐州為國家重點建設的八大城市之一。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仍置徐州市,屬江蘇省。著名的三大戰役之一的淮海戰役就是以徐州為中心展開的。1949年因江蘇省尚未完全解放,徐州市暫由山東省代管,1953年劃回江蘇省,並同時成立徐州專區。
1955年4月14日,國務院為加強洪澤湖管理,將徐州蕭縣、碭山劃給安徽宿州地區管轄。1970年,徐州專區改稱徐州地區。1983年,江蘇撤銷地區專員公署,實行市管縣的建制。
截至2013年年底,徐州下轄5區3縣2市,分別是:鼓樓區,雲龍區,賈汪區,泉山區,銅山區,豐縣,沛縣,睢寧縣,邳州市,新沂市。
『叄』 江蘇省徐州市有哪幾個區
截止2017年,徐州市下設5個市轄區、3個縣、2個縣級市。5個市轄區分別為雲龍區(含徐州新城區)、鼓樓區、泉山區、賈汪區(含徐州潘安新城、徐州大吳臨港新城)、銅山區。
徐州,簡稱徐,古稱彭城,江蘇省地級市,地處江蘇省西北部、華北平原東南部,長江三角洲北翼,北倚微山湖,西連蕭縣,東臨連雲港,南接宿遷,京杭大運河從中穿過,隴海、京滬兩大鐵路干線在徐州交匯,素有「五省通衢」之稱。徐州是華東重要門戶城市,華東地區重要的科教、文化、金融、旅遊、醫療、會展中心,也是江蘇省重要的經濟、商業和對外貿易中心。
(3)江蘇省徐州市擴展閱讀
徐州位於華北平原的東南部,介於東經116°22′~118°40′、北緯33°43′~34°58′之間。東西長約210公里,南北寬約140公里。
2017年末,徐州常住人口為876.35萬人。據第六次人口普查統計,徐州有47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人口20268人,占徐州總人口的0.02%,開辦有1所民族中學、2所民族小學, 1個新疆內地高中班。
徐州為「曲藝之鄉」。流行於徐州的劇種有柳琴戲、江蘇梆子、徽劇、京劇、柳子戲、花鼓戲、四平調、丁丁腔、皮影戲、評劇、話劇等。其中,柳琴戲約有200年的歷史,江蘇梆子戲已有300年的歷史。徐州的地方戲曲、民間舞蹈,既有北方的高亢、剛烈、粗獷、朴實的風格,又有南方的委婉、抒情、細膩、優美的特點。
『肆』 徐州市是幾線城市
徐州屬於二線城市。
徐州,江蘇省地級市,地處江蘇省西北部、華北平原東南部。徐州是國家「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長三角北翼重要中心城市,徐州都市圈核心城市,國際新能源基地,有「中國工程機械之都」的美譽。徐州先後獲得全國文明城市、聯合國人居獎等稱號。
原始社會末期,帝堯時彭祖建大彭氏國,是江蘇境內最早出現的城邑。徐州歷史上為華夏九州之一,自古便是北國鎖鑰、南國門戶、兵家必爭之地和商賈雲集中心,也是淮海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4)江蘇省徐州市擴展閱讀
截至2019年底,徐州有上市公司11家,其中境內10家、境外1家;「新三板」掛牌企業22家;區域股權交易市場掛牌企業890家、新增225家。
2020年4月,國家發改委以徐州市全境建設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區,打造區域重要的經濟增長極,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製造業基地,具有全國影響的區域性現代服務業高地和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
『伍』 江蘇省徐州市簡介
徐州市位於江蘇省北部、黃淮平原南部,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國家園林城市。自古便是北國鎖鑰,南國門戶,兵家必爭之地和商賈雲集中心。徐州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是著名的帝王之鄉,有「九朝帝王徐州籍」之說。徐州是中國烹飪文化的發源地,也是中國佛教的發源地,有「彭祖故國、劉邦故里、項羽故都」之稱。現為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新能源基地和工業基地,有「中國工程機械之都」和「亞洲硅都」美譽。四千多年的文明史為徐州留下了大量文化遺產和名勝古跡,宛如斜掛於歷史蒼穹中的璀璨星河。
『陸』 江蘇省徐州市有幾個縣區
截至2013年,徐州市:現下轄豐縣、沛縣、睢寧縣三縣,邳州市、新沂市二市,以及銅山區、鼓樓區、雲龍區、賈汪區、泉山區五區。
1、睢(suī)寧縣,是江蘇省徐州市下轄縣,名字由水系睢水取「睢水安寧」之意而得來。位於江蘇省西北部,徐州市東南部,是徐州「一城兩翼」中的重要一翼。
2、沛縣,簡稱「沛」,因古有「沛澤」而得名,江蘇省徐州市下轄縣,位於徐州市西北部,處於蘇、魯兩省交界之地,東靠微山湖,西鄰豐縣,南接銅山區,北接山東省魚台,處於華北平原的東南邊緣和淮海經濟區的西北部位。總面積1576平方千米,總人口130萬(2016年)。
3、豐縣,又名鳳城,徐州市下轄縣,位於江蘇省徐州市西北部,處於蘇、魯、豫、皖四省交界之地,東與銅山區、沛縣相連,北與金鄉、魚台縣接壤,南與碭山、蕭縣毗鄰,西接單縣。處於淮海經濟區中心地帶和華北平原的東南邊緣。
(6)江蘇省徐州市擴展閱讀:
1、徐州歷史地位:
徐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原始社會末期,帝堯時彭祖建大彭氏國,是江蘇境內最早出現的城邑。徐州有超過6000年的文明史和2600年的建城史,是著名的帝王之鄉,有九朝帝王徐州籍之說 。徐州是兩漢文化的發源地,有「彭祖故國、劉邦故里、項羽故都」之稱。
2、徐州現代地位:
徐州獲得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的定位。江蘇省委、省政府把徐州作為全省「1+3」功能區布局中的一個獨立板塊。
同時,徐州也是國家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長三角北翼重要中心城市 ,徐州都市圈核心城市,國際新能源基地,有「中國工程機械之都」的美譽。
『柒』 江蘇省徐州市有幾個區
徐州市有5個區:雲龍區、鼓樓區、泉山區、銅山區、賈汪區。
徐州位於華北平原的東南部,介於東經116°22′~118°40′、北緯33°43′~34°58′之間。東西長約210公里,南北寬約140公里。
徐州大地構造上屬於華北斷塊區的南部,地質條件及地質構造不太復雜,地震活動的頻率和強度均較低。
(7)江蘇省徐州市擴展閱讀:
1949年徐州市直屬山東省管轄,新海連市屬山東魯中南行署管轄。1952年11月中央決定於1953年1月江蘇建省,設徐州專區,徐州市正式劃歸江蘇省直轄,新海連市劃屬江蘇徐州專區。
專員公署駐徐州市。1958年,原由省轄的徐州、新海連2市,劃歸徐州專署領導。徐州專區轄2市8縣。1960年,銅山縣劃歸徐州市領導。
1961年,新海連市改名為連雲港市。1962年,徐州、連雲港2市改為省轄市。徐州市領導的銅山縣劃歸徐州專區。1970年,徐州專區改稱徐州地區,專署駐徐州市,轄豐縣、沛縣、贛榆、東海、新沂、邳縣、睢寧、銅山8縣。
『捌』 徐州市屬於哪個省
徐州市屬於江蘇省。
徐州,簡稱徐,古稱彭城,江蘇省地級市,地處江蘇省西北部、華北平原東南部,長江三角洲北翼,北倚微山湖,西連蕭縣,東臨連雲港,南接宿遷,京杭大運河從中穿過,隴海、京滬兩大鐵路干線在徐州交匯,素有「五省通衢」之稱。
徐州是華東重要門戶城市,華東地區重要的科教、文化、金融、旅遊、醫療、會展中心,也是江蘇省重要的經濟、商業和對外貿易中心。
(8)江蘇省徐州市擴展閱讀:
江蘇省內城市,除了南京,蘇州,無錫可以強過徐州,其餘常州,南通只能說和徐州相當,甚至略遜於徐州。反而依靠其傳統經濟模式,鼎立省至少五強之一。
徐州的傳統產業如機械,化工,電力輻射周邊,尤其是機械,作為全國機械巨頭的徐工集團,在全國的大型機械市場佔有重要位置。
另外徐州的教育產業尤其發達,在全省范圍內,僅次於省會南京,高校雲集,聚攬許多優秀人才。像國家211之列的中國礦業大學,麻醉專業譽滿全國的徐州醫科大學,新晉改名升格的江蘇師大,無一不是人才薈萃。人才的富集,為徐州產業發展提供可靠的人力技術支撐。
再有徐州作為國家交通樞紐,擁有公路,鐵路,高鐵,水路(京杭大運河),機場這些獨特的交通區位優勢,國家幾條交通干線一縱一橫都經過徐州,扼守淮海門戶,交匯南北,這些都為徐州經濟發展提供無以倫比的優勢資源。
『玖』 徐州為什麼要劃歸江蘇省
1949年因江蘇省尚未完全解放,徐州市暫由山東省代管。
1953年1月徐州市正式劃歸江蘇省直轄,新海連市劃屬江蘇徐州專區。
1953年1月江蘇建省,設徐州專區 ,專員公署駐徐州市。
『拾』 徐州市目前是屬於幾線城市
徐州屬於二線城市。
徐州,江蘇省地級市,地處江蘇省西北部、華北平原東南部。徐州是國家「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長三角北翼重要中心城市,徐州都市圈核心城市,國際新能源基地,有「中國工程機械之都」的美譽。徐州先後獲得全國文明城市、聯合國人居獎等稱號。
2018年,徐州地區生產總值(GDP)6755.23億元,比上年增長4.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631.39億元,增長2.4%;第二產業增加值2812.02億元,增長1.5%;第三產業增加值3311.82億元,增長7.0%。人均地區生產總值76915元,比上年增長3.7%。
(10)江蘇省徐州市擴展閱讀:
城市劃分標准
依據2018年的170個主流消費品牌的商業門店數據和18家各領域頭部互聯網公司的用戶行為數據和數據機構的城市大數據,按照商業資源集聚度、城市樞紐性、城市人活躍度、生活方式多樣性和未來可塑性五大維度指數來評估337個中國地級及以上城市。
演算法也和以往保持一致:綜合新一線城市研究所專家委員會打分的方式及主成分分析法綜合得出最終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