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2010年中國人口普查的結果
16億
⑵ 2010年人口普查中國有多少人
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第1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2011年4月28日
根據《全國人口普查條例》和《國務院關於開展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通知》,我國以2010年11月1日零時為標准時點進行了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2]。在國務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在全體普查對象的支持配合下,通過廣大普查工作人員的艱苦努力,目前已圓滿完成人口普查任務。現將快速匯總的主要數據公布如下:
一、 總人口
全國總人口為1370536875人。其中:
普查登記的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3]共1339724852人。
香港特別行政區人口[4]為7097600人。
澳門特別行政區人口[5]為552300人。
台灣地區人口[6]為23162123人。
二、人口增長
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同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時的126582504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3899804人,增長5.84%,年平均增長率為0.57%。
三、家庭戶人口
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共有家庭戶[7]401517330戶,家庭戶人口為1244608395人,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3.10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3.44人減少0.34人。
四、性別構成
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中,男性人口為686852572人,佔51.27%;女性人口為652872280人,佔48.73%。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為105.20。
五、年齡構成
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中,0-14歲人口為222459737人,佔16.60%;15-59歲人口為939616410人,佔70.14%;60歲及以上人口為177648705人,佔13.26%,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為118831709人,佔8.87%。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0-14歲人口的比重下降6.29個百分點,15-59歲人口的比重上升3.36個百分點,60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個百分點。
六、民族構成
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中,漢族人口為1225932641人,佔91.51%;各少數民族人口為113792211人,佔8.49%。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增加66537177人,增長5.74%;各少數民族人口增加7362627人,增長6.92%。
七、各種受教育程度人口
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中,具有大學(指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為119636790人;具有高中(含中專)文化程度的人口為187985979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為519656445人;具有小學文化程度的人口為358764003人(以上各種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類學校的畢業生、肄業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每10萬人中具有大學文化程度的由3611人上升為8930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1146人上升為14032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3961人上升為38788人;具有小學文化程度的由35701人下降為26779人。
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中,文盲人口(15歲及以上不識字的人)為54656573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減少30413094人,文盲率[8]由6.72%下降為4.08%,下降2.64個百分點。
八、城鄉人口
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中,居住在城鎮的人口[9]為665575306人,佔49.68%;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674149546人,佔50.32%。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城鎮人口增加207137093人,鄉村人口減少133237289人,城鎮人口比重上升13.46個百分點。
九、人口的流動
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口中,居住地與戶口登記地所在的鄉鎮街道不一致且離開戶口登記地半年以上的人口為261386075人,其中市轄區內人戶分離的人口[10]為39959423人,不包括市轄區內人戶分離的人口為221426652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居住地與戶口登記地所在的鄉鎮街道不一致且離開戶口登記地半年以上的人口增加116995327人,增長81.03%。
十、登記誤差
普查登記結束後,全國統一隨機抽取402個普查小區進行了事後質量抽樣調查。抽查結果顯示,人口漏登率為0.12%。
注釋:
[1]本公報中數據均為初步匯總數。
[2]普查登記的對象是指普查標准時點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自然人以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國公民,不包括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短期停留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員。「境內」指我國海關關境以內,「境外」指我國海關關境以外。
[3]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數據不包括居住在境內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員。
[4]香港特別行政區的人口數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提供的2010年底的數據。
[5]澳門特別行政區的人口數為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提供的2010年底的數據。
[6]台灣地區的人口數為台灣地區有關主管部門公布的2010年底的戶籍登記人口數據。
[7]家庭戶是指以家庭成員關系為主、居住一處共同生活的人組成的戶。
[8]文盲率是指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中15歲及以上不識字人口所佔比重。
[9]城鄉人口是指居住在我國境內城鎮、鄉村地域上的人口,城鎮、鄉村是按2008年國家統計局《統計上劃分城鄉的規定》劃分的。
[10]市轄區內人戶分離的人口是指一個直轄市或地級市所轄的區內和區與區之間,居住地和戶口登記地不在同一鄉鎮街道的人口。
⑶ 2010年中國人口數量
2010年全國總人口為1,339,724,852人。
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是指第六次有關全國人口信息的調查。國務院決定於2010年開展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此次人口普查標准時點為11月1日零時,人口普查主要調查人口和住戶的基本情況。
普查內容包括:性別、年齡、民族、受教育程度、行業、職業、遷移流動、社會保障、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況等。人口普查的對象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包括香港、澳門和台灣地區)境內居住的自然人。 2011年4月28日,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發布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登記(已上報戶口)的全國總人口為1,339,724,852人。
其中: 普查登記的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共1339724852人。 香港特別行政區人口為7097600人。 澳門特別行政區人口為552300人。 台灣地區人口為23162123人。
(3)2010人口普查擴展閱讀
2011年4月28日上午10時,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國務院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副組長、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發布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第1號),並答記者問。
國家統計局當日發布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數據顯示,全國總人口為1,339,724,852人。與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萬人,增長5.84%,年平均增長0.57%,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長率1.07%下降0.5個百分點。數據表明,我國人口增長處於低生育水平階段。
老齡化進程逐步加快。這次普查顯示,60歲及以上人口佔全國總人口的13.26%,比2000年上升2.93個百分點。
城鎮人口比重大幅上升。這次人口普查顯示,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66557萬人,占總人口的49.68%,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67415萬人,佔50.32%。同2000年相比,城鎮人口比重上升13.46個百分點。
流動人口大量增加。這次人口普查顯示,同2000年相比增加11700萬人,增長81.03%。
⑷ 2010人口普查中國人口總數 各省人口
根據最新的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顯示:中國總人口是137053.69萬人。
其中: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及現役軍人共有133972.49萬人;
香港人口是709.76萬人,澳門人口是55.23萬人;台灣人口是2316.21萬人。
大陸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常住人口數據如下:
北京市:1961.24萬人
天津市:1293.82萬人
河北省:7185.42萬人
山西省:3571.21萬人
內蒙古自治區:2470.63萬人
遼寧省:4374.63萬人
吉林省:2746.23萬人
黑龍江省:3831.22萬人
上海市:2301.91萬人
江蘇省:7865.99萬人
浙江省:5442.69萬人
安徽省:5950.05萬人
福建省:3689.42萬人
江西省:4456.75萬人
山東省:9579.31萬人
河南省:9402.36萬人
湖北省:5723.77萬人
湖南省:6568.37萬人
廣東省:10430.31萬人
廣西壯族自治區:4602.66萬人
海南省:867.15萬人
重慶市:2884.62萬人
四川省:8041.82萬人
貴州省:3474.65萬人
雲南省:4596.62萬人
西藏自治區:300.22萬人
陝西省:3732.74萬人
甘肅省:2557.53萬人
青海省:562.67萬人
寧夏回族自治區:630.14萬人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2181.33萬人
現役軍人:230.00萬人
難以確定常住地:465.00萬人
⑸ 2010 全國人口普查
人口普查時可以理解為緩交罰款(不是免交,責任還在)。
人口普查與人口入戶是兩回事。
超生人口也可以入戶(甚至可以說入戶是免費的),在人口普查時可能會放鬆入戶門檻,就是沒那麼嚴格,甚至暫緩交罰款。
入戶(戶籍管理)與超生不是一個法律法規管理下的工作。入戶是入戶,生育是生育,不過有些地方、有些時候小孩入戶時要求出示計生證明,出證明的單位就要求先罰款。
超生是違法,違反計劃生育法,應該徵收社會撫養費。家庭困難可以申請分期繳納社會撫養費。 各地罰款不同,按當地去年人均年收入3-5倍徵收(總額).
還是先去把孩子的戶口上了再說。
⑹ 2010年人口普查政策
據了解,第六次人口普查采
取現住地登記原則,普查登記的主要內容包括姓名、性別、年齡、民族、戶口登記狀況、受教育程度、行業、職業、遷移流動、社會保障、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況等。本次全國人口普查,首次將中國境內的境外人員也作為普查對象。
國務院人口普查辦公室主任、國家統計局副局長張為民介紹,普查准備工作從2008年開始,目前鄉級以上普查機構全部建立,村一級人口普查機構大部分組建完畢;戶口整頓工作全面啟動;區域劃分和地圖繪制全面展開;人口普查業務培訓正在逐級展開。張為民強調,取得普查對象的理解、支持和配合,是取得高質量普查數據的需要。人口普查能否獲得真實准確的人口資料,直接取決於普查員工作認真的程度和廣大公民配合的程度。
我國人口普查每10年進行一次,1953年進行了第一次全國人口普查。自2000年開展第五次人口普查以來,我國人口狀況發生了很大變化。查清10年來人口在數量、機構、分布和住房等方面的變化情況,對於科學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統籌安排人民的物質和文化生活,具有重要的現實和歷史意義。
⑺ 中國2010年人口普查結果
全國人口達13.7億人第六次人口普查覆蓋大陸31個省區市和現役軍人。截至2010年11月1日,我國大陸總人口為13.39億人,計入港、澳、台2010年底人口數據,全國總人口13.7億人。1339724852,這是第六次人口普查登記的全國(內地)總人口數字,2000年到2010年的10年之間,人口凈增長7000餘萬人,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平均增長率下降0.5個百分點,我國人口增長處於低生育水平階段。根據昨天公布的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第1號),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66557萬人,占總人口的49.68%,同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城鎮人口比重上升13.46個百分點。31個省區市共有家庭戶40152萬戶,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3.10人,比10年前的3.44人減少0.34人,主要受生育水平不斷下降、遷移流動人口增加、年輕人婚後獨立居住等因素影響。普查登記結束後,全國統一隨機抽取402個普查小區進行抽查,結果顯示人口漏登率為0.12%。國家統計局副局長張為民透露,普查顯示全國有1370萬人沒有戶口,包括因超生未落戶,以及工作調動等原因尚未落戶。他透露,預計2032年前後中國人口能實現零增長。廣東人口超河南排第一>>分布按常住人口計算,廣東已超過河南,成為全國第一人口大省,山東、河南、四川和江蘇緊隨其後。而在2000年人口普查排在前五位的是河南、山東、廣東、四川、江蘇。過去10年,東部人口佔比從35.57%升至37.98%。中部地區下降1.08個百分點,西部地區下降1.11個百分點,東北地區下降0.22個百分點。出生人口性別比仍偏高>>性別數據顯示,2010年我國男性人口占總人口的51.27%,女性人口佔48.73%。總人口性別比由2000年的106.74下降為105.20(以女性人口為100)。出生人口的性別比(以女孩為100)是118.06,雖比2005年和2009年人口抽樣調查的性別比略有下降,但仍高於正常范圍。>>結構中國城鄉人口接近持平在過去的10年間,中國城鎮人口比重提高13.46個百分點,是人口從農村向城市轉移速度最快的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反映出我國城鎮化進程加快推進。2010年全國常住城鎮人口和鄉村人口已非常接近,城鎮人口為6.6億人,占總人口的比重是49.68%;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6.74億人,佔50.32%。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城鎮人口增加了2億餘人,鄉村人口減少1.3億餘人,城鎮人口比重上升13.46個百分點。馬建堂指出,2010年同2000年相比,我國城鎮人口比重上升13.46個百分點,而2000年比1990年,我國的城鎮人口比重上升9.86個百分點。這些數據說明10年來我國的城鎮化進程在加快,工業化和現代化水平也在不斷提高。
⑻ 2010中國大陸人口普查總共多少人口
人口普查分四個主要工作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為准備階段,從2009年5月至2010年10月底,歷時1年多。主要包括:建立、健全區街兩級普查機構;落實普查經費和辦公用房、人員;進行普查綜合試點;開展前期業務調研;制定工作規劃和流程;召開工作會議全面部署普查工作;籌備普查物資;開展普查宣傳動員;編制審核地址碼本;培訓各級業務骨幹;選調、培訓普查指導員和普查員;會同公安部門進行戶口整頓;繪制普查地圖;進行清查摸底;進行長表的樣本抽取;准備普查數據處理的設備及安裝,程序調試,培訓技術人員等。
第二階段為普查登記復查階段,從2010年11月1日至2010年11月30日,歷時1個月,主要包括:普查員入戶登記;進行復查和事後質量抽查。其中:11月1日至10日完成全面登記;11月11日至25日完成全面復查、驗收和上報;11月16至30日完成事後質量抽查和結果上報。
第三階段為編碼和數據處理階段,從2010年11月至2011年12月,歷時1年多。主要包括:進行快速匯總;對普查主要數據進行評估和上報;普查表編碼;進行普查表光電錄入;數據審核;發布主要數據公報;數據編輯、轉換、匯總、製表。其中:2010年11月16日至30日完成快速匯總並上報;2011年3月底前完成普查表短表和長表的錄入和主要數據的匯總; 2011年5月底前完成對普查主要數據的評估,並發布主要數據公報;2011年12月底前完成普查數據的匯總、轉換製表、存儲等處理。
第四階段為資料開發和總結階段,從2010年12月至2012年底。主要包括:建立人口資料庫;編印和開發利用普查資料;總結普查工作。其中:2011年12月底前完成機器匯總數據的編輯、印刷、出版;2012年12月底前全面完成普查工作總結、業務技術總結、數據處理總結、報告書,並進行總結表彰。
人口普查全部工作大約用時4年。
普查員多是來自村(社區)工作人員和村民小組、物業部門等單位,也有從社會上聘用的人員。
所以目前還不能夠給你確切的數據,既然你這么關心該問題,希望你隨時關注相關新聞。
⑼ 2010人口普查中國現有多少人
經過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如下:
一、人口總量
這次人口普查登記的全國總人口為1339724852人,與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萬人,增長5.84%,年平均增長0.57%,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長率1.07%下降0.5個百分點。數據表明,十年來我國人口增長處於低生育水平階段。
二、家庭戶規模
這次人口普查,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共有家庭戶40152萬戶,家庭戶人口124461萬人,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3.10人,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3.44人減少0.34人。家庭戶規模繼續縮小,主要是由於我國生育水平不斷下降、遷移流動人口增加、年輕人婚後獨立居住等因素的影響。
三、性別構成
這次人口普查,男性人口佔51.27%,女性人口佔48.73%,總人口性別比由2000年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為105.20(以女性人口為100.00)。
⑽ 2010年人口普查(全國共有多少人)
根據國家統計局2010年2月26日發布的「200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09年年末全國總人口為133474萬人,比上年末增加672萬人。全年出生人口1615萬人,出生率為12.13‰;死亡人口943萬人,死亡率為7.08‰;自然增長率為5.05‰。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19.45:100。男、女性別比例為51.4:48.6。 截止到2010年11月03日09時06分,中國大陸人口總數1,340,380,753(人),今年已出生人口13,556,265(人)
希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