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請問廣州到花都有多少號公交車分別是什麼不限任何區到花都任何鎮~
613 花都客運站總站 — 窖口客運站總站
614 芳村客運站總站 花地灣 石圍塘 橋東小區 廣佛路口(窖口客運站) 東旺市場 槎頭(西槎路) 湖天貨運站 花都新華收費站 花都布心村 花都長途汽車站 花都客運站總站
615 東圃客運站總站 羊城花園(黃村) 棠東 棠下村 學院 上社 省郵校 師大暨大 天河科技街 龍口東 龍口西 白雲索道 柯子嶺牌坊 廣州體育館 白雲國際會議中心 外語學院 安華裝飾城 夏茅 平沙 江村大橋北 雅瑤橋 花都客運站總站
616 天河客運站總站 - 花都客運站總站
617 廣州火車東站總站(東站客運站) - 花都客運站總站
618 花都華工站總站 — 廣園客運站總站
621 市客運站(廣州火車站)總站 - 花都炭步總站
701 天平架總站 同和路 伍仙橋 梅園新村 南方醫院 白雲山制葯廠 頤和山莊 永泰廣場 紅路路口 東平村口 東平路口(白雲心理醫院) 龍歸路口 石湖村口 白雲貨運站 夏良 民營科技園 北太路口 鶴龍五路口 人和車站 人和華僑醫院 太盛 白鱔塘 清布村 雲峰花園 田美新村 馬鞍山公園 雲山中學 鑽石花園 茶園市場 園玄小學 大華市場 楊屋汽車站(華工大汽車學院)總站
702 機場路總站 機場生活區 東鏡路口 岑境村 花城南路 新湖大廈 麗美酒店新世紀廣場東 花都地稅局 麗雅汽車站總站
703 機場路總站 北站 棠下 棠溪 三元里大道北 新市墟 聯和 夏茅客運站 外語外貿大學(公開學院) 大塱路口 平沙路口 石馬 省建築技工學校 江人路 江村墟 江高路口 江村醫院(戒毒所) 泉溪 塘貝村 水瀝村 雙崗村委 東鏡路口 岑境村 舊國光廠 東雅圖酒店 雅瑤鎮政府 雅瑤醫院 雅瑤市場 新華街道辦 新華鎮一小 交運技術學院 鍾村 新街水果市場 布心市場 畢村 萬科天景花園總站
704 機場路總站 機場生活區 機場北門 新市墟 聯和 夏茅客運站 平沙 石馬南 省建築技工學校 江人路口 蚌湖鎮 黃榜嶺 方石村 人和華僑醫院 白鱔塘 廣塘 清布墟 團結村 南洋庄 龍口 小布 南門 坪山 花都音像廠兩龍市場 花都兩龍總站
705 中山八路總站 石路基 荔灣路 彩虹橋 和平新村 西場電器城 富力半島花園 糖廠路口 松南街口 東旺市場 西槎電器城 槎頭 湖天貨運站 凰崗路口(慶槎路) 石豐路口 慶豐 紅星橋 朝陽路口 滘心工業區 滘心村口 朝陽開發區 布心村 花都長途汽車站 胡忠醫院 花都市政園林局 富華市場 信華商場 廣州北站 花都客運站總站
706 動物園總站 恆福路 省第二中醫院 麓景西路 市交控中心 盈翠華庭 齊樂路雲城東路 黃石路 聯和 鶴南 冶金技校 夏茅 夏茅客運站 大塱 白沙湖 廣外附設外語學校 平沙 石馬南 桃源 省建築技工學校 江村大橋北 江人路口 塘貝村 水瀝村 白雲雙崗村委 東鏡 國光電器廠 東雅圖酒店 雅瑤鎮政府 雅瑤鎮醫院 雅瑤橋 金湖酒店 洪秀全紀念館 花都城東停車場總站
714 花都客運站總站 - 從化太平場總站
772 花都客運站總站 - 花都旗嶺度假村總站
㈡ 十月份杭州西湖能看到西湖新舊十景中的哪些景請詳細講解
新十景:
1、雲棲竹徑(Bamboo-lined path at Yunqi)
位於五雲山南麓的雲棲塢里,為林木茂盛的山塢景觀,翠竹成蔭,溪流叮咚,清涼無比。長一公里的雲棲竹徑,兩旁翠竹成蔭,小徑蜿蜒深入,潺潺清溪依徑而下,嬌婉動聽的鳥聲自林中傳出,整個環境幽靜清涼,與鬧市相比,格外使人感到恰適輕松,爽心悅目。
2、滿隴掛雨(Sweet osmanthus rain at Mannjuelong)
西湖秋遊,日賞桂,夜賞月。賞桂以南山滿覺隴最盛。桂花是杭州的市花。西湖栽培桂花,盛自唐朝。西湖早期詩篇中每每以桂入詩,都是西湖北山靈隱、天竺一帶寺廟所植。而滿覺隴秋賞桂花,是明以後才形成規模氣候的。滿覺隴亦稱滿家弄,是南高峰南麓的一條山谷。吳越時,這里多有小型佛寺,其中有一座圓興院,後改滿覺院,地以寺為名,花大約也是寺僧所植並漸成大觀。
桂花學名「木樨」,是一種常綠小喬木,性喜濕潤,滿覺隴兩山夾峙,林木蔥蘢,地下水源豐富,環境宜於桂花生長。這里的山民以植桂售花為主要經濟來源,一代傳一代,終於造就了這一片「金粟世界」。如今更是家家戶戶皆植桂,屋前後,村內外,滿山坡,路兩旁,一叢叢,一片片,一層層,舉目皆是。每年中秋前後,幾番金風涼雨,秋陽復出之時,滿樹的桂花競相開放,流芳十里,沁透肺腑,誠如清人張雲敖七言絕句《品桂》所雲:「西湖八月足清游,何處香通鼻觀幽?滿覺隴旁金粟遍,天風吹墮萬山秋。」 桂花有金桂、銀桂、丹桂、四季桂等,花朵細小而量大盛開時,如逢露水重,往往隨風灑落,密如雨珠,人行桂樹叢中,沐「雨」披香,別有一番意趣。滿隴桂雨入圍新西湖十景後,滿覺隴村在有關部門支持下,年年九、十月間舉辦西湖金秋桂花節,南山一帶,車水人流,道為之阻,西湖秋遊又添一大韻事。
3、虎跑夢泉(Dream of the tiger spring)
西湖勝景,湖山相依相連,這相依相連的「使者」,便是三南雲山間的泓泓清泉,道道溪澗。位於大慈山下的虎跑泉,則是西湖從多名泉中的翹楚。虎跑泉的得名,始於佛教神話傳說,實際上這是歷史上西湖名泉的開發、保護、利用乃至留存與佛、道信徒及寺觀興衰休戚相關的一種世俗的折射。
虎跑泉是地下水流經岩石的節理和間隙匯成的裂隙泉。它從連一般酸類都不能溶解的石英砂岩中滲透、出露,水質純凈,總礦化度低,放射性稀有元素氡的含量高,是一種適於飲用,具有相當醫療保健功用的優質天然飲用礦泉水,故與龍井茶葉並稱「西湖雙絕」。
4、龍井問茶(Enjoying tea at dragon well)
龍井,一句龍泓,龍湫,位於西湖西南的風篁嶺山。五代此地建有龍井寺,北宋時龍井已成為旅遊勝地。詩人蘇東坡常品茗吟詩於此,曾有「人言山佳水亦佳,下有萬苦蛟龍潭」的詩句贊美。相傳龍井與海相通,因海中有龍,故名。且龍井之水,亦十分奇特,攪動時,水面會出現一條分水線,彷彿游絲擺動,然後慢慢消失。龍井泉水清澈甘洌,與虎跑、玉泉合稱西湖三大名泉。龍井茶更負盛名。清乾隆皇帝曾到此採茶種茶,老龍井還留有「十八棵御茶」遺跡。乾隆還題「湖山第一佳」五個大字,並將過溪亭、滌心池、一片雲、風篁嶺、方圓庵、龍泓澗、神運石、翠峰閣定為「龍井八景」。新西湖十景將這里評為「龍井問茶」新景點。
5、九溪煙樹(Nine creeks in misty forest)
九溪,俗稱「九溪十八澗」。位於西湖西邊群山中的雞冠壠下。北接龍井,南貫錢塘江。源發翁家山楊梅嶺下,途匯清灣、宏法、唐家、小康、佛石、百丈、雲棲、清頭和方家九溪,曲折隱忽,流入錢江。
十八澗系指細流之多,流泉淙淙。九溪與十八澗在八覺山下的溪中溪餐館前匯合。一路重巒疊嶂,茶園散處,峰迴路轉,流水淳淳,山鳥嚶嚶。晴天秀色可餐,陰天煙雲飄渺。明詩人張立贊道:「春山飄渺白雲低,萬壑爭流下九溪」。清代學者俞樾游後賦詩說:「重重疊疊山、曲曲彎彎路,丁丁東東泉,高高下下樹。」均道出了「九溪煙樹」的無限風光。有林海亭、望江亭、溪中溪、人工瀑布等新景點。
6、吳山天風(Sky wind over Wu Hill)
吳山是西湖南山延伸進入杭州城區的尾部,春秋時期,這里是吳國的南界由紫陽、雲居、金地、清平、寶蓮、七寶、石佛、寶月、駱駝、峨眉等十幾個山頭形成西南-東北走向的弧形丘岡,總稱吳山。吳山不高,但由於插入市區其東、北、西北多俯臨街市巷陌,南面可遠眺錢塘江及兩岸平疇,上吳山仍有凌空超越之感,且可盡攬杭州江、山、湖、城之勝。吳山為山不高,主位獨好,林茂泉豐,山上山四通八達,南宋以不,祠廟寺觀越建越多,至明清,商業店肆紛紛擠入,步步樓台,處處寺廟,香客遊人摩肩接踵,一片熱鬧景象。 城隍廟是吳山上最大的神廟,仿宮殿式建築,基址可尋。 廟內空庭中古木參天,氣象森嚴,大時樟樹至今鬱郁蔥蔥。在人們心目中,當年的城隍廟不可等閑視之,以至連山名也因此廟而順口叫做城隍山了。
7、阮墩環碧(Ruan Gong islet submerged in greenery)
西湖有三座人工島嶼:小瀛洲(三潭印月),湖心亭(北塔基),阮公墩。阮公墩是清嘉慶五年(一八00)浙江巡撫阮元主持疏浚西湖後,以浚湖葑泥堆壅成島的,故後人稱之為阮公墩。又因其泥軟地低,常為湖水浸漫,俗呼其為阮灘。阮公墩成島後,雜木蔥蘢,蔓草萋萋,天真未鑿。
一九八一年,島上建環碧山莊。這是一座仿江南私家另墅格局建造的庄園式園林,芳名《環碧》,告訴人們她借景湖光山色的獨特優勢。庄內揭出大 於林杪之上,隨風招搖,頗存古風。 島上矮籬圍出庄園,園內茅屋竹閣,有環碧小築、雲水居等,輕盈靈巧。庭前屋後,植有香樟、楓楊、丹桂、紫薇、秀竹、芭蕉、常春藤等,既求其幽寧,又講究朴質。島邊近水處,別設憶芸亭,取追想阮芸台(阮元號芸台)治湖堆島、留績西湖之意。
環碧庄建築內部陳設古樸淡雅。日間, 乘船來訪者可在此品茗、小酌;晚上,有莊主《員外》率一幫《家僕》、《侍女》著古典戲裝與來客共行仿古游樂文娛活動。
8、黃龍吐翠(Yellow Dragon cave dressed in green)
西湖北山棲霞嶺北麓,茂林修竹深處,隱藏著頗具道教洞天福地氣象的黃龍洞古跡南宋以來這里作為湖上五大祀龍點之一而享有盛名清杭州二十四景中有《黃山積翠》一景即指此一九八五年,集宗教文化內涵與寺觀園林景象於一體面的黃龍洞闢建為仿古游樂園,入選新西湖十景。
黃龍洞山門到二門之間,有一段長而曲折的游步道,若從空中俯看,猶如一條游龍沿路古木修篁, 花草清池, 矮牆漏窗,頗多可賞景物。它在寺觀園林構成上稱為《導引》,就像一支前奏曲,對遊人起著由俗入清、調整心態、漸入佳景的作用。
黃龍洞的假山,以渾重的黃砂石塊依照山勢、地形的起伏抑揚而砌築,或孤峰獨立或聚石造型,或堆疊成峰。遠望,石峰如林,重巒疊翠;入內,迷離曲折,剔透空靈,雄渾格與秀逸兼而有之。這與蘇州園林假山以精緻典型見長的風格迥然有別,顯示了山林寺觀造園藝術貼近自然、融合自然,深具匠心而又不著痕跡的長處與魅力。
黃龍洞竹景歷史悠久,竹徑通幽又是一絕。剛勁挺秀的大毛竹高達十多米,匯林成海;小巧的菲白竹卻又矮至二三十厘米,茸茸可愛;竿細色深的紫竹,據說早先引種自普陀山;羅漢竹、筆桿竹、黃金嵌碧玉竹等點綴在假山、庭園等處,風韻蕭爽。最值得一看的是方竹的竹,《體方有如削成,而勁挺堪為柱杖,亦異品也》。竹多,筍也多。每年清明前後,小雨初霽,暖風拂面,這里的牆邊、路旁、山腳、庭後,隨處有春筍破土而出,有的掀翻石塊, 勢不可擋; 有的兩三叢生,競爭激烈。寧靜的黃龍洞園里園處,洋溢著勃勃生機。
9、玉皇飛雲(Flying clouds over jade Emperor hill)
玉皇山介於西湖與錢塘江之間,海拔二百三十九米,凌空突兀,襯以藍天白雲,更顯得山姿雄峻巍峨。每當風起雲涌之時,佇立山巔登雲閣上,耳畔但聞習習之聲,時有雲霧撲面而來,飛渡而去。湖山空闊,江天 浩潮,此景此境被命名為『玉皇飛雲』:以其壯闊、崇高而入選新西湖十景。玉皇山介於西湖與錢塘江之間,海拔二百三十九米,凌空突兀,襯以藍天白雲,更顯得山姿雄峻巍峨。
10、寶石流霞(Precious stone hill floating in rosy clouds)
西湖三面雲中,葛嶺、寶石山自成一體,景色奇特。它們的山體均由侏羅系凝灰岩構成,其中最多見的是熔結凝灰岩。這里的山岩呈赭紅色,岩體中有許多閃閃發亮的紅色小石子,每當陽光映照,滿山流韋紛披,尤其是朝陽或落日紅 光灑沐之時,分外耀目, 彷彿數不清的寶石在斷斷生輝。寶石山正因此而得名。
寶石山東巔,保淑塔巍然挺秀。好那窈窕、高聳的外形,與好的『美人』別稱十分相合。這位「美人」誕生於北宋初年,原為九級磚木結構,直到明代重建時,依然保持這種與六和塔、雷峰塔並無太大差異的結構。現在的磚砌實心式樣,是一九三三年重建時仿自清代原樣,雖不能登臨了,卻以其漂亮的『容顏』和所處的顯要位置而成為引人矚目的西湖勝景標志物。
舊十景:
西湖十景形成於南宋時期,基本圍繞西湖分布,有的就位於湖上。蘇堤春曉、曲苑風荷、平湖秋月、斷橋殘雪、柳浪聞鶯、花港觀魚、雷峰夕照、雙峰插雲、南屏晚鍾、三潭印月,西湖十景個擅其勝,組合在一起又能代表古代西湖勝景精華,所以無論杭州本地人還是外地山水客都津津樂道,先游為快。
1.平湖秋月
平湖秋月景區位於白堤西端, 孤山南麓,瀕臨外西湖。其實,作為西湖十景之一, 南宋時平湖秋月並無固定景址,這從當時以及元,明兩朝文人賦詠此景的詩詞多從泛歸舟夜湖,舟中賞月的角度抒寫不難看出,如南宋孫銳詩中有「月冷寒泉凝不流, 棹歌何處泛舟」之句; 明洪瞻祖在詩中寫道:「秋舸人登絕浪皺,仙山樓閣鏡中塵。「留傳千古的明萬曆年間的西湖十景木刻版畫中,《平湖秋月》一圖也仍以遊客在湖船中舉頭望月為畫面主體。
位於景區偏西處的湖天一碧樓,原是清末民初猶太富商,「冒險家」哈同的私人別墅「羅苑」中的遺物,後來成為中國現代新興木刻運動的搖籃棗--八藝社所在地。如今,這里辟為西泠書畫院,為湖山勝景更添一份書卷氣。
2.柳浪聞鶯
今日柳浪聞鶯,經過近四十多年不斷的開發和建設,由當年帝王享受的御花園,演變為普通老百姓的大樂園。她仍以青翠柳色和婉囀鶯鳴作為公園景觀基調,在沿湖長達千米的堤岸上和園路主幹道路沿途載種垂柳及獅柳,醉柳,浣沙柳等特色柳樹。在園中部主景區辟聞鶯館,又在距聞鶯館不遠處置巨型網籠「百鳥天堂」,營造煙花三月,柳絲飄舞,鶯聲清麗的氛圍。聞鶯館東面,以草坪和密林帶為主形成友誼園景區,引種了一批日本櫻花,草坪北側鋪石砌台,矗立著」日中不再戰紀念碑。聞鶯館西側,是柳浪聞鶯重建時填平水盪沼澤而營造的大草坪,草色遙連西湖碧波青山,大草坪北側,是遷建來此的康熙御題柳浪聞鶯景亭碑;南側種植了一片高大的喬木樹林,與草坪,柳岸及湖光山色構成富於層面,角度變化的生動圖景。
3.蘇堤春曉
蘇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棲霞嶺下,全長近三公里,南宋時,蘇堤春曉被列為西湖十景之首。冬一過,蘇堤猶如一位翩翩而來的報春使者,楊柳夾岸,艷桃灼灼,更有湖波如鏡,映照倩影,無限柔情。最動人心的,莫過於晨曦初露,月沉西山之時,輕風徐徐吹來,柳絲舒捲飄忽,置身堤上,勾魂銷魂。 長堤延伸,六橋起伏,走在堤,橋上,湖山勝景如畫圖般展開,萬種風情,任人領略。
4.曲苑風荷
麴院風荷,以夏日觀荷為主題,承蘇堤春曉而居西湖十景第二位。「麴院」原是南宋朝廷開設的釀酒作坊,位於今靈隱路洪春橋附近,瀕臨當時的西湖湖岸,近岸湖面養殖荷花,每逢夏日,和風徐來,荷香與酒香四處飄逸,令人不飲亦醉。南宋詩人王洧有詩贊道:「避暑人歸自冷泉,埠頭雲錦晚涼天。愛渠香陣隨人遠,行過高橋方買船。」後麴院逐漸衰蕪,湮廢。清康熙帝品題西湖十景後,在蘇堤跨虹橋畔建麴院風荷景碑亭。遺留下來的,只不過是一處小小庭院院前湖面小小荷花一片而已。
麴院風荷最引人注目的仍是夏日賞荷。公園內大小荷花池中栽培了上百個品種的荷花,其中特別迷人的要數風荷景區。這里以水面為主,分布著紅蓮、白蓮、重台蓮、灑金蓮、並蒂蓮等等名種荷花,蓮葉田田,菡萏妖嬈。水面上架設了造型各異的小橋,人從橋上過,如在荷中行,人倚花姿,花映人面,花,人兩相戀。
5.斷橋殘雪
斷橋,今位於白堤東端。在西湖古今諸多大小橋梁中,她的名氣最大。據說,早在唐朝,斷橋就已建成,時人張祜《題杭州孤山寺》詩中就有「斷橋」一詞。明人汪珂玉《西子湖拾翠余談》有一段評說西湖勝景的妙語:「西湖之勝,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能真正領山水之絕者,塵世有幾人哉!」地處江南的杭州,每年雪期短促,大雪天更是罕見。一旦銀妝素裹,便會營造出與常時,常景迥然不同的雪湖勝況。
今日斷橋,是一九二一年重建的拱形獨孔環洞石橋,長八點八米,寬八點六米,單孔凈跨六點一米,年前曾經大修,但古樸淡雅的風貌基本未變。橋東堍有康熙御題景碑亭,亭側建水榭,題額「雲水光中」,青瓦朱欄,飛檐翹角,與橋,亭構成西湖東北隅一幅古典風格的畫圖。
明畫家李流芳《西湖臥遊圖題跋 --斷橋春望》稱 :「往時至湖上,從斷橋一望魂銷欲死。還謂所知,湖之瀲灧熹微,大約如晨光之著樹,明月之入廬。蓋山水映發,他處即有澄波巨浸,不及也。」由此觀之,斷橋觀瞻,可得湖山之神髓,豈獨殘雪!
6.雷峰夕照
雷峰,位於凈慈寺前,為南屏山向北伸展的余脈,瀕湖勃然隆重起,林木蔥郁。其冊雖小巧玲瓏,名氣在湖上卻是數一數二,因為山巔曾有吳越時建造的雷峰塔,是西湖眾多古塔中最為風光也最為風流的一塔,可惜七十餘年前倒掉了塔倒山虛,連山名也換成了夕照山。西湖南岸這座三面臨水呈半島狀的名山,當年曾為南宋御花園占據。一九四九年以後,山上種埴了大量香樟、楓香、榆樹等觀賞樹木,夕照林濤,景色依然富麗。
7.花港觀魚
花港觀魚公園位於蘇堤南段以西,在西里湖與小南湖之間的一塊半島上。南宋時,內侍官允升曾在離這里不遠的花家山下結廬建私家花園,園中花木扶疏,引水入池,蓄養五色魚以供觀賞怡情,漸成遊人雜沓頻頻光顧之地,時稱盧園又以地近花家山而名以花港。宮廷畫師創作西湖十景組畫時將它列入其中。清康熙三十八年(一六九九),皇帝玄燁駕臨西湖,照例題書花港觀魚景目,用石建碑於魚池畔。後來乾隆下江南遊西湖時,又有詩作題刻於碑陰,詩中有句雲:「花家山下流花港,花著魚身魚嘬花」。
今日花港觀魚是一座佔地二十餘公頃的大型公園,全園分為紅魚池,牡丹園,花港,大草坪,密林地五個景區。
8.三潭印月
三潭印月是西湖三島中最大的一個島,又名三潭映月,面積6萬平方米。四周圍是環形堤埂,島中有湖,水面劃為「田」字形,建有一座九轉三回、三十個彎的九曲橋,島上建築精緻,四時花卉扶疏,有「水上仙子」美稱。島南湖面上有三個石塔鼎足而立,塔高2米,球形塔身中空,有五個小圓孔,有「月光映潭,塔分為三」之說。歷來人們將這里比作神話傳說中的仙島,故此島有「小瀛洲」之稱,島蔭凝秀,園林精雅,文脈蘊藉,豐姿綽約,名列西湖十景,尤以仲秋時節空中月、水中月、塔中月與賞月人心中各有寄託的「明月」上下輝映、神思遄飛而向為秋遊者所必到。
在中秋月明之夜,到杭州西湖泛舟,您可領略「煙籠秋水月籠紗」的美境。是西湖上的三潭印月,是自古以來的賞月勝地。三個石塔,亭亭玉立在碧波盪漾的湖面上。中秋月夜,在塔里點上燈燭,洞口蒙上薄紙,燈光從紙中透出,宛如一輪輪明月,倒影在湖中。等到皓月當空時,月光、燈光和湖光交相 輝映,月影、塔影、雲影相互映襯,畫出一幅「一湖金水欲溶秋」的美景,讓人流連往返。
9.南屏晚鍾
也許是西湖十景中問世最早的景目。北宋末即赫有名的畫家張擇端曾經畫過《南屏晚鍾圖》。盡管此圖遠不如他的《清明上河圖》那麼蜚聲畫壇,但卻被記載於明人《天水冰山錄》中。南屏山,綿延橫陳於西湖南岸,山高不過百米,山體延 伸卻長達千餘米。山上怪石聳秀,綠樹愜眼。晴好日,滿山嵐翠在藍天白雲得襯托下秀色可餐,遇雨霧天,雲煙遮遮掩掩,山巒好象翩然起舞,飄渺空靈,若即若離。後周顯得元年(九五四),吳越國主錢弘叔在南屏山麓建佛寺慧日永明院,後來成為與靈隱寺並峙於南北的西湖兩大佛教道場之一的凈慈寺。
南屏山麓另一座著名的佛剎興教寺始建於北宋開寶五年(九七二),它曾是佛教天台宗山家派的大本營。凈慈寺、興教寺加上附近的中小寺廟,形成繼靈隱、天竺之後湖上又一佛寺群落,晨鍾幕鼓,焚貝佛號,香煙燭光,南屏山從此添了『佛國山』的別稱,南屏晚鍾的情韻,悠然成型。南屏山一帶山嶺由石灰岩構成,山體多孔穴,加以山峰岩壁立若屏障,每當佛寺晚鍾敲響,鍾聲振盪頻率傳到山上,岩石、洞穴等為其所迫,加速了聲波的振動,振幅急遽增大後形成共振。岩石、洞穴便隨之產生音箱效應,增強了共鳴。同時,鍾聲還以相同的頻率飛向西湖上空,直達西湖彼岸,碰上對岸由火成岩構成的葛嶺、迴音迭起。
10.雙峰插雲
巍巍天目山東走,其餘脈的一支,遇西湖而分弛南北,形成西湖風景名勝區的南山、北山。其中的南高峰與北高峰,古時均為僧人所佔,山巔建佛塔,遙相對峙,迥然高於群峰之上。春秋佳日,嵐翠霧白,塔尖入雲,時隱時顯,遠望氣勢非同一般。
南宋時,兩峰插雲列為西湖十景之一,清康熙帝改題為雙峰插雲,建景碑亭於洪春橋畔。其時雙峰古塔毀圮已久,以至連此景原有的內涵也一度難為人知,『插雲』者,虛言也。設景碑亭於此,實為權宜之計。浮圖對立曉崔巍,積翠浮空霽藹迷。
南宋時,從鳳凰山上望之,方可得其神采。明代的李流芳,卻主張到蘇堤第三橋望山橋上觀賞此景,他在《西湖臣游圖題跋。兩峰罷霧圖》中寫道:"三橋龍王堂,望湖西諸山,頗盡其勝。煙林霧障,蚋帶層疊,淡描濃抹,頃刻百態,非董、巨妙筆,不足以發其氣韻"清以後,雙峰之巔已無塔影,賞景位置則移易到湖上,因為洪春橋畔盡管建有景碑亭,但遊人到此只見林木蔥蔚,"雙峰"連影子也無覓處,倒不如泛舟湖上,尚能 指雲中峰巒,心馳神往於登臨其巔俯看塵寰的宏闊高遠。故陳璨《雙峰插雲》詩雲:"南北高峰高持天,兩峰相以不相連。晚來新雨未雨之時,四山雲鎖二尖。"
㈢ 誰知道燕京八景都有哪些
燕京八景是老北京著名的八處景點,
宋、元以來,我國各地的史志書中,出現了北京地區"八景"的記載。至於為何非用"八景",有待進一步考證。北京地區的八景,最早見於金朝的《明昌遺事》中,明昌是金章宗的年號,所記名目叫"燕山八景"(見下表)。元代《一統志》所記載的"燕山八景"有二處與金代的名稱不同,即太液秋風叫太液秋波;西山積雪叫西山霽雪。明代的《宛署雜記》中叫"燕台八景",其中有三處與金代的名稱不同,即太液秋風叫太液睛波;瓊島春陰叫瓊島春雲;西山積雪叫西山霽雪。至於"燕京八景"的稱謂是清代初期,康熙年間《宛平縣志》中出現。其中名稱與明代的只有一字不同,即玉泉"垂"虹叫玉泉"流"虹。到了乾隆十六年,即公元1751年,乾隆皇帝親自主持更訂了名目,在每一景點所在地,樹御碑一通,正面是欽定的八景名稱,背面是七律詩一首。 今以乾隆欽定燕京八景景名為依據,講述於後。
燕京八景名稱的沿革
金代:太液秋風 瓊島春陰 道陵夕照 薊門飛雨 西山積雪 玉泉垂虹 盧溝曉月 居庸疊翠
元代:太液秋波 瓊島春陰 道陵夕照 薊門飛雨 西山霽雪 玉泉垂虹 盧溝曉月 居庸疊翠
明代:太液睛波 瓊島春雲 道陵夕照 薊門煙樹 西山霽雪 玉泉垂虹 盧溝曉月 居庸疊翠
清代 (康熙年間):太液睛波 瓊島春雲 道陵夕照 薊門煙樹 西山霽雪 玉泉流虹 盧溝曉月 居庸疊翠
清代 (乾隆十六年):太液秋風 瓊島春陰 金台夕照 薊門煙樹 西山晴雪 玉泉趵突 盧溝曉月 居庸疊翠
增加幾景:南囿秋風 東郊時雨 銀錠觀山 西便群羊
燕京八景:
太液秋風
今中南海(原名太液池)東岸萬善門旁,有一水埠,水中有亭叫"水雲榭",榭中立景名牌。《燕京八景圖》中記述
㈣ 華師大的交通
比較全面的 因為師大兩個校區 不知道你說天河區還是大學城校區 所以你自己看吧 一、公交服務(所有信息來源於網路僅供參考) 師大暨大總站 途經線路:6路 師大暨大 途經線路:18路、20路、22路、33路、50路、135路、177路、178路、194路、210路、214路、218路、224路、224路短線、234路、235路、240路、242路、248路、269路、269路短線、272路、289路、296路、298路、298路快線、306路、307路、515路、547路、549路、560路、561路、813路、883路、883路A線、大學城2線、大學城2線快線、帽峰山旅遊1線、華南新城1線、夜17路、夜25路、夜34路、夜38路、夜41路、夜43路 華師大南門 途經線路:6路、22路、197路、234路、夜23路 師大後門 途經線路:6路、20路、22路、41路短線、78路、130路、191路、197路、218路、234路、883路、883路A線、夜19路、夜23路 部門公交路線請見下表: 路線 站點 33路 一汽巴士 (06:00-22:30) 全程兩元 過環城高速加一元 上行:大學城中部樞紐總站-廣大-廣大生活區-廣大公寓-東圃-明珠新村-車陂公交場-車陂路-棠東-棠下村-學院-上社-省郵校-郵電科研所-師大暨大 -崗頂-體育中心-天河立交-動物園南門-廣東工大-先烈南路-東風大酒店-越秀橋-越秀北路-應元路-三元宮-解放北路口-交易會-廣州火車站總站 下行:廣州火車站總站 - 越秀公園-解放北路-三元宮-應元路-法政路-東風大酒店-先烈南路-廣東工大-動物園南門-天河立交-體育中心-崗頂-師大暨大 -省郵校-上社-學院-棠下村-棠東-車陂路-車陂公交場-明珠新村-東圃-廣大公寓-廣大生活區-廣大-大學城中部樞紐總站 178路 新福利巴士(06:00-22:30)全程兩元 上行:珠江南景園總站-江燕花園-禮崗(省口腔醫院)-廣醫二院-怡樂村-省榮軍醫院(榮校)-中山大學-康樂村-客村-客村立交-五羊新村-南方報社- 體育中心-崗頂-師大暨大 -東方一路-東方二路-華景路口-華景新村-翰景路-華景新城總站 下行:華景新城總站-翰景路-華景新村-華景路口-師大暨大 -崗頂-體育中心-南方報社-五羊新村-客村立交-客村-康樂村-中山大學-省榮軍醫院(榮校)-怡樂村-廣醫二院-禮崗(省口腔醫院)-江燕花園-珠江南景園總站 240路 珍寶巴士(06:00-22:30)全程三元 上行:三多路總站-大沙北路-大沙東-大沙西-大沙地-港灣一村-珠江村-蟹山西路-塘口-蓮溪-珠村-東圃客運站-羊城花園(黃村)-東圃鎮-車陂路口-棠東-棠下村-上社-學院-省郵校-師大暨大 -崗頂-體育中心東門-時代廣場-廣州體院-白雲區醫院-濂泉路口-金貴村-白雲索道-白雲山管理局-景泰坑-廣園中路-廣園購物中心-廣園新村-邊檢站-機場生活區-機場路(機場賓館)總站 下行:機場路(機場賓館)總站-機場生活區-邊檢站-廣園新村-廣園購物中心-廣園中路-景泰坑-白雲山管理局-白雲索道-金貴村-濂泉路口-白雲區醫院-廣州體院-時代廣場-體育中心東門-崗頂-師大暨大 -省郵校-學院-上社-棠下村-棠東-車陂路口-東圃鎮-羊城花園(黃村)-東圃客運站-珠村-蓮溪-塘口-蟹山西路-珠江村-港灣一村-大沙地-大沙西-大沙東-大沙北路-三多路總站 242路 珍寶巴士(06:00-22:30 06:00-22:30) 全程六元 上行:流花車站總站-站南路-電視塔-花園酒店-廣東工大 -動物園南門-體育中心-崗頂-師大暨大 -省郵校-上社-學院-棠下村-棠東-車陂路口-東圃鎮-羊城花園(黃村)-珠村 -蓮溪-塘口-珠江村-大沙地-大沙西-大沙東-豐樂路-烏沖-文沖-紅山-雙崗-冶煉廠-南海神廟-隔牆-下元-開發區路口-市政路-青年路口-創業路-創業路口-穗港碼頭總站 下行:穗港碼頭總站-開發區醫院-創業路口-創業路-青年路口-市政路-開發區路口-下元-隔牆-南海神廟-冶煉廠-雙崗-紅山-文沖-烏沖-豐樂路-大沙東-大沙西-珠江村-塘口-蓮溪-珠村-羊城花園(黃村)-東圃鎮-車陂路口-棠東-棠下村-學院-上社-省郵校-師大暨大 -崗頂-體育中心-動物園南門-廣東工大-白雲賓館-電視塔-流花車站總站 269路 珍寶巴士(06:00-22:30 06:00-22:30) 全程兩元 上行:廣州火車站總站-電視塔-花園酒店-廣東工大-動物園南門-體育中心-崗頂-師大暨大 -省郵校-上社-學院-棠下村-棠東-車陂路口-東圃總站 下行:東圃總站-車陂路口-棠東-棠下村-學院-上社-省郵校-郵電科研所-師大暨大 -崗頂-體育中心-動物園南門-廣東工大-白雲賓館-電視塔-越秀公園北門-廣州火車站總站 883路 興華巴士(首班車6:00 末班車 22:00) 全程四元 上行:保稅區總站-友誼路-開發區醫院-創業路口-青年路口-開發區路口-下元-南海神廟-冶煉廠-雙崗-紅山-文沖-黃埔區醫院-下沙-珠江村-蟹山西路口-塘口-蓮溪-珠村-東圃客運站-羊城花園(黃村)-東圃鎮-車陂路口-棠東-棠下村-學院-上社-省郵校-郵電科研所-師大暨大 -天河科技街-龍口東-龍口西-天河北路-時代廣場-廣州體院-白雲區醫院-沙河大街-沙河頂-動物園-永福路-恆福路-市腫瘤醫院總站 下行:市腫瘤醫院總站-省銀行醫院-鐵路療養院-恆福路-永福路-動物園-沙河頂-沙河大街-白雲區醫院-廣州體院 -時代廣場-天河北路-龍口西-龍口東-師大後門-天河科技街-師大暨大 -省郵校-上社-學院-棠下村-棠東-車陂路口-東圃鎮-羊城花園(黃村)-東圃客運站-珠村-蓮溪-塘口-蟹山西路口-珠江村-下沙-黃埔區醫院-文沖-紅山-雙崗-冶煉廠-南海神廟-下元-開發區路口-青年路口-創業路口-開發區醫院-友誼路-保稅區總站 二、地鐵服務 地鐵路線 華師地鐵站位於天河北路與五山路丁字交叉路口和五山路與天科路交叉路口之間的五山路上,呈南北走向。 地鐵線 發車時間 途經站點 廣州地鐵一號線 廣州東站→西朗 方向 (首班車:6:18 尾班車:23:30) 西朗→廣州東站 方向 (首班車:6:00 尾班車:22:55) 廣州東站、體育中心、體育西、楊箕、東山口、烈士陵園、農講所、公園前、西門口、陳家祠、長壽路、黃沙、芳村、花地灣、坑口、西朗 廣州地鐵二號線 三元里→萬勝圍 方向 (首班車:6:16 尾班車:23:30) 萬勝圍→三元里 方向 (首班車:6:00 尾班車:22:53) 三元里、廣州火車站、越秀公園、紀念堂、公園前、海珠廣場、市二宮、江南西、曉港、中大、鷺江、客村、赤崗、磨碟沙、新港東、琶洲、萬勝圍 廣州地鐵三號線 番禺廣場→天河客運站 方向 (首班車:6:00 尾班車:22:00) 天河客運站→番禺廣場 方向 (首班車:6:18 尾班車:22:00) 番禺廣場、市橋、漢溪長隆、大石、廈滘、瀝滘、大塘、客村、赤崗塔、珠江新城、體育西路、(林和西路、廣州東站)、石牌橋、崗頂、華師、五山、天河客運站 廣州地鐵四號線 萬勝圍→黃閣方向 (首班車:6:16 尾班車:21:46) 黃閣→萬勝圍方向 (首班車:6:30 尾班車:21:30) 萬勝圍、官洲、大學城北、大學城南、新造、石碁、海傍、低涌、東涌、黃閣汽車城、黃閣、蕉門、金洲 三、班車服務 附件:關於2007-2008學年第一學期往返大學城校區交通車安排的通知 大學城校區 一、公交服務(所有信息來源於網路僅供參考) 路線 站點 島內線 387路 西五路站、華師站、內環西路站、星海學院站、中心大街南站、華工站、華工生活區站、東二路東站、東一路站、穗石村總站 380路 地鐵南站總站、華工正門站、穗石村站、廣葯正門站、廣中醫正門站、廣外正門站、中大正門站、外環東路站、中心大街北站、華師正門站、西五路站、中部樞紐站、廣大教學區站、廣大正門站、外環西路站、廣工正門站、中五路站、地鐵南站總站 383路 中部樞紐總站、華師站、內環西路站、中大站、中環東路站、廣外站、廣中醫站、東三路站、廣中醫總站 385路 廣外總站、廣外正門站、大學城體育中心站、內環西路站、大學城醫院站、南二路站、中環西路站、南四路西站、南四路東站、廣工總站 381路 中部樞紐總站、廣大站、廣大生活區站、中環西路站、廣工站、華工站、華工生活區站、廣中醫站、廣外站、中環東路站、中大站、星海學院站、華師站、中部樞紐站 島外線 A、經過華師兩個校區的公交車 大學城2線
【華工大至大學城(廣中醫總站)】配車10台;首班車:7:00末班車:21:00 大學城(廣外)總站.東三路站.華工生活區站.華工站.廣工站.中環西路站.西五路站 師大暨大站.天河科技街站.龍口東站.龍口西站.天壽路站.廣工五山校區站.華工大總站 298路
(大學城(中部樞紐)總站→夏茅客運站總站)首班:06:30末班:21:30 大學城(中部樞紐)總站→中部樞紐站(大學城)→瀛洲生態公園站→小洲村口站→小洲村站→小洲站→榕樹頭站→土華村站→鎮泰公司站→老鼠崗站→玩具廠站→新滘南路站→龍潭村站→大塘站→江海大道中站→赤崗站→磨碟沙站→園藝站→國際會展中心站→琶洲站→琶洲大橋北站→員村四橫路口站→程介村站→天府路站→天河公園站→郵電科研所站→師大暨大站→崗頂站→天河路口站→天河東路站→天壽路站→瘦狗嶺站→干休所站→省軍區站→沙河站→濂泉路口站→金貴村 站→白雲索道站→白雲山管理局站→景泰坑站→廣園客運站→廣園新村站→交電新村站→邊檢站→機場生活區站→機場北門站→新市站→新市墟站→修理三廠站→黃 石路口站→黃石聯和站→鶴南站→冶金技校站→夏茅站→夏茅客運站總站 298快線
(大學城(中部樞紐)總站→夏茅客運站總站)首班:06:30末班:21:30 大學城(中部樞紐)總站→瀛洲生態公園站→土華村站→赤崗站→國際會展中心站→琶洲大橋北站→程介村站→天河公園站→師大暨大站→崗頂站→天河路口站→天壽路站→白雲索道站→景泰坑站→廣園客運站→廣園新村站→機場生活區站→機場北門站→新市墟站→黃石路口站→夏茅客運站總站 33路
【廣州火車站至地鐵4號線總站】配車33台; 火車站:首班車6:30,末班車22:00;中部樞紐:首班車6:30,末班車22:00 廣州火車站 越秀公園 (下行:交易會 解放北路口) 三元宮 應元路 法政路 (下行:越秀北路 越秀橋)執信路 先烈南路 廣東工大 動物園南門天河立交 體育中心 崗頂 師大暨大 天河公園 天府路 程介村 員村四橫路口 琶洲村 黃埔技工學校 中環西路 廣工 地鐵4號線總站(中部樞紐總站) B、其他島外線 310 路
【番禺汽車站總站至大學城(廣工大)總站】配車10台; 市橋:首班車6:00 ,末班車19 :00 ;廣工:首班車6 :00 ,末班車 20 :00 大學城總站(廣工)廣工正門 中五路 廣工 中環西路 廣大生活區 廣大 中部樞紐 河村 萬博中心 長隆夜間動物世界森美樂園 華南碧桂園 洗庄 龍美珠坑 番禹汽車站總站 252 路
【天河客運站總站至外環西路站大學城(廣工大)總站】配車36 台;
天河客運站:首班車6 :00 ,末班車22 : 00 ;廣工:首班車6 :00 ,末班車22 :00 天河客運站 銀河園 武警醫院 燕塘企業(燕嶺大廈) 省軍區 軍體院 沙河大街 沙河頂 十九路軍陵園 水萌路 天河立交 南方日報社五羊新城 客村立交珠影 赤崗東 赤崗 江海大道中 軍醫學校 台涌 石榴崗 玩具廠 老鼠崗 鎮泰公司 土華 榕樹頭 小洲 金瀛酒店 瀛洲生態公園 西五路 中部樞紐美術學院 大學城(廣工大)總站 35 路
【文德路總站至大學城( 中部樞紐) 總站】配車27 台;
文德路:首班車6 :00 ,末班車 22 :30 ;中部樞紐:首班車6 :00 ,末班車21 :00 文德路 文明 省博物館 越秀南 白雲 東湖新村 海印橋南 97 中學瑞寶鄉 瑞南新村 曉港灣西窖村 三窖村 瀝窖 耐火材料廠 海珠少管所 輪修廠 大沙村 救撈局 瀛洲路口 瀛洲 瀛洲生態公園 西五路站 中部樞紐站 565 路
【穗鹽路(雍景豪園)總站至大學城(廣大)總站】配車20 台;
穗鹽路:首班車6 :15 ,末班車22 : 00 ;廣大:首班車6 :00 ,末班車22 :00 穗鹽路(雍景豪園) 花地大道 芳村客運站 白鶴洞 橡膠新村 信和廣場 廣醫二院 中大 客村 墩和 洛溪橋腳 三窖村少教所 大沙村 瀛洲公園 西五路 中部樞紐 美術學院 大學城(廣工大)總站 86 路
【一德西總站至大學城(廣工大)總站】配車36 台;
一德路:首班車6 :00 ,末班車22 :00 ;廣工:首班車 6 :00 ,末班車22 :00 一德西 大新路口 大新西 一德中(市交運醫院)解放南路 海珠廣場 江南大道北 江南大道中 南村 海珠購物廣場禮崗 江燕花園 燕子崗 保利花園海珠石溪 泰沙路口 金碧花園 嘉鴻花園 南洲名苑(瑞寶花園) 西窖村 三窖村 瀝窖 耐火材料廠 海珠少管所 輪修廠 大沙村 救撈局瀛洲路口 瀛洲 瀛洲生態公園 中部樞紐 南二路 廣工 中五路 廣工正門 大學城(廣工大)總站 507 路
【黃埔客運站總站至大學城(中部樞紐)總站】配車15 台;
黃埔客運站:首班車6 :00 ,末班車21 : 30 ;中部樞紐:首班車6 :30 ,末班車21 :30 大學城中部樞紐總站 黃埔技工學校站 琶州村站 琶州塔站 琶州大橋北站 化工廠站 珠江紙廠站 黃埔客運總站 文沖村站文沖市場站 黃埔區政府站 黃埔區少年宮站 大沙東站 大沙西站 大沙地站 珠江村站 蟹山西路口站 塘口站 蓮溪站 珠村站 東圃客運站 車陂路口站 羊城花園站 東圃鎮站車陂路口站 車陂路站 車陂公交場站 203 路
【廣州火車站總站至大學城(中部樞紐)總站】配車20 台;
火車站:首班車5 :30 ,末班車23 :00 ;中部樞紐:首班車 6 :00 ,末班車22 :30 火車站 廣州軍區總醫院 流花公園 市少年宮 廣醫 迎賓館 解放中 解放南 江南大道北 江南大道中 南村 華海大廈廣醫二院 怡樂村 省榮軍醫院 中大 康樂村 客村 珠影 赤崗 江海大道 軍醫學校 台涌 石榴崗 玩具廠 老鼠崗 鎮泰公司 土華 榕樹頭 小洲 金瀛酒店 瀛洲生態公園 大學城(中部樞紐)總站 76 路
【集賢苑教師新村總站至大學城( 中部樞紐) 總站】配車40 台;
集賢苑:首班車6 :00 ,末班車 21 :00 ;中部樞紐:首班車6 :30 ,末班車22 :00 集賢苑教師新村總站、集賢苑路口站、永泰客運站站、永泰新村站、白雲畜牧公司站、永泰路口站、永泰村口站、元下田站、居站、武警一中隊站、財稅學校站、黃石東路口站、外語學院站、白雲山西門站、東方樂園站、廣州體育館站、盈翠華庭站、柯子嶺站、市交控中心站、下塘西路站、廣大麓湖校區站、麓景西路站、麓景路站、環市中路口站、小北花圈站、倉邊路站、農講所站、大東門站、烈士陵園站、東川路站、江灣橋南站、基立下道站、雲桂村站、怡樂村站、省榮軍醫院(榮校)站、中山大學站、康樂村站、客村站、珠影站、赤崗東站、赤崗站、磨碟沙站、園藝站、國際會展中心站、琶洲站、琶洲大橋南站、琶洲塔站、琶洲村站、黃埔技工學校站、大學城(中部樞紐) 總站大學城4 線
【星海至大學城廣葯總站】配車10 台。 首班車:7 :00 末班車:22 :00 沙河頂站. 動物園站、黃花崗站、廣東工大站、動物園南門站、冼村站、石牌村站、國防大廈站、中環西路站、廣工站、大學城醫院站、星海學院站、廣葯總站 二、地鐵服務 地鐵路線 北亭站地鐵A出口位於大學城北區商業中心區華潤超市門口 地鐵線 發車時間 途經站點 廣州地鐵一號線 廣州東站→西朗 方向 (首班車:6:18 尾班車:23:30) 西朗→廣州東站 方向 (首班車:6:00 尾班車:22:55) 廣州東站、體育中心、體育西、楊箕、東山口、烈士陵園、農講所、公園前、西門口、陳家祠、長壽路、黃沙、芳村、花地灣、坑口、西朗 廣州地鐵二號線 三元里→萬勝圍 方向 (首班車:6:16 尾班車:23:30) 萬勝圍→三元里 方向 (首班車:6:00 尾班車:22:53) 三元里、廣州火車站、越秀公園、紀念堂、公園前、海珠廣場、市二宮、江南西、曉港、中大、鷺江、客村、赤崗、磨碟沙、新港東、琶洲、萬勝圍 廣州地鐵三號線 番禺廣場→天河客運站 方向 (首班車:6:00 尾班車:22:00) 天河客運站→番禺廣場 方向 (首班車:6:18 尾班車:22:00) 番禺廣場、市橋、漢溪長隆、大石、廈滘、瀝滘、大塘、客村、赤崗塔、珠江新城、體育西路、(林和西路、廣州東站)、石牌橋、崗頂、華師、五山、天河客運站 廣州地鐵四號線 萬勝圍→黃閣方向 (首班車:6:16 尾班車:21:46) 黃閣→萬勝圍方向 (首班車:6:30 尾班車:21:30) 萬勝圍、官洲、大學城北、大學城南、新造、石碁、海傍、低涌、東涌、黃閣汽車城、黃閣、蕉門、金洲 三、班車服務 附件:關於2007-2008學年第一學期往返大學城校區交通車安排的通知 南海校區 一、公交服務(所有信息來源於網路僅供參考) 路線 站點 市區線路 佛山275路 (坑口公交場-獅山大學城) 恆通客運 坑口公交場-芳村客運站-浣花路-東漖北路-茶滘-穗鹽路-東秀市場 - 雅居樂北門 - 河東村委 - 虎榜市場 - 虎榜路口 - 聯桂路東 - 小橋 - 廣東南國小商品城 - 中大小商品城 - 泗瀝 - 嶺南 - 江夏 - 大瀝城區南 - 大瀝商業步行街 - 鳳池 - 大瀝政府 - 小布 - 綜合市場(大瀝車站) - 高邊 - 顏峰 - 興賢 - 小洞村 - 佛山科技學院 - 長虹嶺科技園 - 南海軟體科技園路口 - 華師大 - 獅山大學城(共33站) 市區線路 230路 (06:00-19:15) 南海公交 走馬營總站 - 獅嶺(陳邊) - 蓮塘 - 蓮子塘 - 獅南路口 - 大渦塘 - 華涌 - 獅山華立醫院 - 獅山(小塘路口) - 獅山高速路口 - 穆院村 - 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南海) - 華師大南海學院 - 軟體信息園路口 - 長虹嶺工業園 - 佛山科技學院 - 小洞村 - 興賢 - 顏峰 - 高邊 - 綜合市場(大瀝車站) - 小布 - 摩托車市場 - 大瀝城區北 - 大瀝城區南 - 江夏村 - 嶺南 - 泗瀝 - 平安 - 江河路 - 橫江 - 鹽步路口 - 大轉彎 - 岐西 - 宏威路口 - 黃岐城區 - 廣佛路東 - 廣佛車站總站(共38站) 市區線路 245路 (06:00-19:00) 南海公交 平西市場總站 - 坑邊工業區 - 上海村 - 平西工業區 - 平西路口 - 平洲敬老院 - 夏東 - 深涌工業區 - 夏南新路 - 平穩 - 農機學校 - 怡翠花園 - 婦幼保健院(城市廣場) - 城市廣場 - 南海車站(家天下廣場) - 夏平西路(北約) - 海三路東 - 蟲雷崗公園北門 - 南海體育館 - 南海廣場 - 經委大廈 - 桂城加油站 - 軍橋 - 南海醫院 - 佛平路口 - 禪城區衛生監督所 - 文慶路 - 彩虹新村 - 鞋材城西 - 疊南市場 - 茶基村 - 碧海花園 - 桂城體育中心 - 南海國際冷庫 - 聯星市場 - 瀝口村 - 新屋 - 街邊口 - 羅村皮革市場 - 羅村政府 - 羅村醫院 - 考場路口(招大) - 上柏 - 白沙橋 - 獅山科技工業園C區 - 獅山工業園市場 - 塘頭村委 - 佛山市質監局培訓中心 - 下旺田村 - 華師大南海學院 - 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南海) - 穆院村 - 獅山高速路口 - 獅山(小塘路口)總站(共54站) 市區線路280路公交車
頭班車6:30,尾班車20:00 A線途經:大學城北區—聚龍村—科技園A區—顯子崗(桃園路口)—石碣路口—聯表—松崗公安分局—松崗—松崗政府—顯綱—大瀝車站路口—小布—大瀝政府—太平村—鍾邊村—大鎮—謝邊—機場路口—佛山大橋(樂安)—廣佛車站—佛山火車站—汽車站—佛山中醫院—人民西—科學館—城門頭南—體育館—市三中—市二醫院—市政府—南浦村—大福南—禪城區政府—市一醫院。
B線途經:南海觀音寺—香格里拉花園—桃園車站—顯子崗—石碣路口—聯表—松崗公安分局—松崗—松崗政府—顯綱—大瀝車站路口—小布—大瀝政府—太平村—鍾邊村—大鎮—謝邊—機場路口—佛山大橋(樂安)—廣佛車站—佛山火車站—汽車站—佛山中醫院—人民西—科學館—城門頭南—體育館—市三中—市二醫院—市政府—南浦村—大福南—禪城區政府—市一醫院。 285路 穆天子山莊南門-官窯汽車站
定價:2元起步,4元全程 途徑:穆天子山莊南門、湖景灣南門、獅山廣場站、獅山高速路口、尚賢、穆院村、軟體科技園路口、華師大南海校區、獅山大學城北區、聚龍村、桃園東路(燕京啤酒)、科技園A區、科技西路(東芝-TCL)、南海經濟開發區青年中心、松夏大道東、黎崗路口、譚村路口、古崗、白沙橋、官窯汽車站。 二、班車服務 南海校區至校本部交通班車:
逢周一到周五: 發車時間 12:30和 17:30;周六、日不設班車往返。
㈤ 西湖十景都是什麼請分別介紹。
西湖十景(Ten Views of the West Lake)
西湖十景形成於南宋時期,基本圍繞西湖分布,有的就位於湖上。蘇堤春曉、曲苑風荷、平湖秋月、斷橋殘雪、柳浪聞鶯、花港觀魚、雷峰夕照、雙峰插雲、南屏晚鍾、三潭印月。西湖十景各擅其勝,組合在一起又能代表古代西湖勝景精華,所以無論杭州本地人還是外地山水客都津津樂道,先游為快。
在南宋之後,又分別有元代錢塘十景,清代西湖十八景,清乾隆杭州二十四景,1985新西湖十景,2007第九屆中國杭州西湖博覽會西湖十景。
1、蘇堤春曉
(Spring Dawn at Su Causeway)
蘇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棲霞嶺下,全長近三公里,她是北宋大詩人蘇東坡任杭州知州時,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葑泥構築而成。後人為了紀念蘇東坡治理西湖的功績將她命名為蘇堤。長堤卧波,連接了南山北山,給西湖增添了一道嫵媚的風景線。南宋時,蘇堤春曉被列為西湖十景之首,元代又稱之為「六橋煙柳」而列入錢錢十景,足見她自古就深受人們喜愛。
寒冬一過,蘇堤猶如一位翩翩而來的報春使者,楊柳夾岸,艷桃灼灼,更有湖波如鏡,映照倩影,無限柔情。最動人心的,莫過於晨曦初露,月沉西山之時,輕風徐徐吹來,柳絲舒捲飄忽,置身堤上,勾魂銷魂。
蘇堤長堤延伸,六橋起伏,為遊人提供了可以悠閑漫步而又觀瞻多變的游賞線。走在堤、橋上,湖山勝景如畫圖般展開,萬種風情,任人領略。蘇堤上的六座拱橋,自南向北依名為映波、鎖瀾、望山、壓堤、東浦和跨虹。橋頭所見,各領風騷:映波橋與花港公園又相鄰,垂楊帶跨雨,煙波搖漾;鎖瀾橋近看小瀛洲,遠望保叔塔,近實遠虛;望山橋上西望,丁家山嵐翠可挹,雙峰插雲巍然入目;壓堤橋約居蘇堤南北的黃金分割位,舊時又是湖船東來西去的水道通行口,「蘇堤春曉」景碑亭就在橋南;東浦橋有理由懷疑是「束浦橋的訛傳,這里是湖上觀日出佳點之一;跨虹橋看雨後長空彩虹飛架,湖山沐暉,如入仙境。
2、曲苑風荷
(Lotus in the Breeze at Crooked Courtyard)
曲苑風荷,以夏日觀荷為主題,承蘇堤春曉而居西湖十景第二位。「曲苑」原是南宋朝廷開設的釀酒作坊,位於今靈隱路洪春橋附近,瀕臨當時的西湖湖岸,近岸湖面養殖荷花,每逢夏日,和風徐來,荷香與酒香四處飄逸,令人不飲亦醉。南宋詩人王洧有詩贊道:「避暑人歸自冷泉,埠頭雲錦晚涼天。愛渠香陣隨人遠,行過高橋方買船。」後曲苑逐漸衰蕪,湮廢。清康熙帝品題西湖十景後,在蘇堤跨虹橋畔建曲苑風荷景碑亭。遺留下來的,只不過是一處小小庭院院前湖面小小荷花一片而已。
曲苑風荷最引人注目的仍是夏日賞荷。公園內大小荷花池中栽培了上百個品種的荷花,其中特別迷人的要數風荷景區。這里以水面為主,分布著紅蓮、白蓮、重台蓮、灑金蓮、並蒂蓮等等名種荷花,蓮葉田田,菡萏妖嬈。水面上架設了造型各異的小橋,人從橋上過,如在荷中行,人倚花姿,花映人面,花,人兩相戀。
3、平湖秋月
(Autumn Moon over the Calm Lake)
平湖秋月景區位於白堤西端, 孤山南麓,瀕臨外西湖。其實,作為西湖十景之一, 南宋時平湖秋月並無固定景址,這從當時以及元,明兩朝文人賦詠此景的詩詞多從泛歸舟夜湖,舟中賞月的角度抒寫不難看出,如南宋孫銳詩中有「月冷寒泉凝不流, 棹歌何處泛舟」之句; 明洪瞻祖在詩中寫道:「秋舸人登絕浪皺,仙山樓閣鏡中塵。「留傳千古的明萬曆年間的西湖十景木刻版畫中,《平湖秋月》一圖也仍以遊客在湖船中舉頭望月為畫面主體。
位於景區偏西處的湖天一碧樓,原是清末民初猶太富商,「冒險家」哈同的私人別墅「羅苑」中的遺物,後來成為中國現代新興木刻運動的搖籃棗--八藝社所在地。如今,這里辟為西泠書畫院,為湖山勝景更添一份書卷氣。
4、斷橋殘雪
(Melting Snow at Broken Bridge)
斷橋,今位於白堤東端。在西湖古今諸多大小橋梁中,她的名氣最大。據說,早在唐朝,斷橋就已建成,時人張祜《題杭州孤山寺》詩中就有「斷橋」一詞。明人汪珂玉《西子湖拾翠余談》有一段評說西湖勝景的妙語:「西湖之勝,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能真正領山水之絕者,塵世有幾人哉!」地處江南的杭州,每年雪期短促,大雪天更是罕見。一旦銀妝素裹,便會營造出與常時,常景迥然不同的雪湖勝況。
今日斷橋,是一九二一年重建的拱形獨孔環洞石橋,長八點八米,寬八點六米,單孔凈跨六點一米,年前曾經大修,但古樸淡雅的風貌基本未變。橋東堍有康熙御題景碑亭,亭側建水榭,題額「雲水光中」,青瓦朱欄,飛檐翹角,與橋,亭構成西湖東北隅一幅古典風格的畫圖。
明畫家李流芳《西湖臥遊圖題跋 --斷橋春望》稱 :「往時至湖上,從斷橋一望魂銷欲死。還謂所知,湖之瀲灧熹微,大約如晨光之著樹,明月之入廬。蓋山水映發,他處即有澄波巨浸,不及也。」由此觀之,斷橋觀瞻,可得湖山之神髓,豈獨殘雪!
5、柳浪聞鶯
(Orioles singing in the willows)
今日柳浪聞鶯,經過近四十多年不斷的開發和建設,由當年帝王享受的御花園,演變為普通老百姓的大樂園。她仍以青翠柳色和婉囀鶯鳴作為公園景觀基調,在沿湖長達千米的堤岸上和園路主幹道路沿途栽種垂柳及獅柳,醉柳,浣沙柳等特色柳樹。在園中部主景區辟聞鶯館,又在距聞鶯館不遠處置巨型網籠「百鳥天堂」,營造煙花三月,柳絲飄舞,鶯聲清麗的氛圍。聞鶯館東面,以草坪和密林帶為主形成友誼園景區,引種了一批日本櫻花,草坪北側鋪石砌台,矗立著」日中不再戰紀念碑。聞鶯館西側,是柳浪聞鶯重建時填平水盪沼澤而營造的大草坪,草色遙連西湖碧波青山,大草坪北側,是遷建來此的康熙御題柳浪聞鶯景亭碑;南側種植了一片高大的喬木樹林,與草坪,柳岸及湖光山色構成富於層面,角度變化的生動圖景。
公園北部早先的錢王祠,改建成江南私家園林風格,布局的庭院景區,沿用「聚景園」舊稱命名。 園內亭台樓榭,假山泉池,小橋流水,矮牆漏窗,奇花異草,各據其位,合為勝景,全園曲徑通幽,別有天地。
公園東南辟為群眾游園文娛活動場所,建起了露天舞台,成為杭州市民和八方遊客晨間鍛煉,假日休閑和節日慶典的好去處。 每到夏秋季節,這里又是消暑納涼「夜花園」,歌舞,戲曲,電影和內容多樣,形式豐富,不定期舉辦的各種各樣的花展,燈會民俗風情表演等,吸引著人們。
6、花港觀魚
(Viewing Fish at flower harbor)
花港觀魚公園位於蘇堤南段以西,在西里湖與小南湖之間的一塊半島上。南宋時,內侍官允升曾在離這里不遠的花家山下結廬建私家花園,園中花木扶疏,引水入池,蓄養五色魚以供觀賞怡情,漸成遊人雜沓頻頻光顧之地,時稱盧園又以地近花家山而名以花港。宮廷畫師創作西湖十景組畫時將它列入其中。清康熙三十八年(一六九九),皇帝玄燁駕臨西湖,照例題書花港觀魚景目,用石建碑於魚池畔。後來乾隆下江南遊西湖時,又有詩作題刻於碑陰,詩中有句雲:「花家山下流花港,花著魚身魚嘬花」。
今日花港觀魚是一座佔地二十餘公頃的大型公園,全園分為紅魚池,牡丹園,花港,大草坪,密林地五個景區。
7、雷峰夕照
(Sunset glow at Leifeng pagoda)
雷峰,位於凈慈寺前,為南屏山向北伸展的余脈,瀕湖勃然隆重起,林木蔥郁。其冊雖小巧玲瓏,名氣在湖上卻是數一數二,因為山巔曾有吳越時建造的雷峰塔,是西湖眾多古塔中最為風光也最為風流的一塔,可惜七十餘年前倒掉了塔倒山虛,連山名也換成了夕照山。西湖南岸這座三面臨水呈半島狀的名山,當年曾為南宋御花園占據。一九四九年以後,山上種埴了大量香樟、楓香、榆樹等觀賞樹木,夕照林濤,景色依然富麗。
8、雙峰插雲
(Twin peaks piercing Clouds)
巍巍天目山東走,其餘脈的一支,遇西湖而分弛南北形成西湖風景名勝區的南山、北山。其中的南高峰與北高峰古時均為僧人所佔,山巔建佛塔,遙相對峙,迥然高於群峰之上。春秋佳日,嵐翠霧白,塔尖入雲,時隱時顯,遠望氣勢非同一般。南宋時,兩峰插雲列為西湖十景之一清康熙帝改題為雙峰插雲,建景碑亭於洪春橋畔。其時雙峰古塔毀圮已久,以至連此景原有的內涵也一度難為人知『插雲』者虛言也。設景碑亭於此,實為權宜之計。「浮圖對立曉崔巍,積翠浮空霽藹迷。試向鳳凰山上望,南高天近北煙低」。這是南宋詩人王洧的《兩峰插雲》詩,它告訴人們:雙峰插雲的景觀。
雙峰插雲雖然自古至今其觀賞的地點和方式迭經變化,但南、北兩面三刀高峰都是西湖妖山中極富登臨之勝的著名山峰卻至今未變。南高峰臨折西湖,峰高二百五十七米,登山途中,峻岩顯露,絕壁崢嶸。登上山巔向東俯瞰,西湖全景歷歷在目不是畫圖,勝似畫圖。北高峰海拔三百十四,是靈隱寺的坐山,從寺西側上山,石磴多至數千級, 盤折回繞三十六彎,沿途山溪清流回轉,林木重疊,古人有詩贊道:『一路松聲長帶雨, 半空嵐氣總成雲』。山東側,建有西湖叭一的載人索道,全長六成余米,上下山往返只需六七分鍾。
9、南屏晚鍾
(Evening bell at Nanping hill)
南屏晚鍾,也許是西湖十景中問世最早的景目。北宋末即赫有名的畫家張擇端曾經畫過《南屏晚鍾圖》。盡管此圖遠不如他的《清明上河圖》那麼蜚聲畫壇,但卻被記載於明人《天水冰山錄》中。南屏山,綿延橫陳於西湖南岸,山高不過百米,山體延伸卻長達千餘米。山上怪石聳秀,綠樹愜眼。晴好日 ,滿山嵐翠在藍天白雲得襯托下 秀色可餐,遇雨霧天,雲煙遮遮掩掩,山巒好像翩然起舞,飄渺空靈,若即若離。後周顯得元年(九五四),吳越國主錢弘叔在南屏山麓建佛寺慧日永明院,後來成為與靈隱寺並峙於南北的西湖兩大佛教道場之一的凈慈寺。
南屏山麓另一座著名的佛剎興教寺始建於北宋開寶五年(九七二),它曾是佛教天台宗山家派的大本營。凈慈寺、興教寺加上附近的中小寺廟,形成繼靈隱、天竺之後湖上又一佛寺群落,晨鍾暮鼓,焚貝佛號,香煙燭光,南屏山從此添了『佛國山』的別稱南屏晚鍾的情韻,悠然成型。南屏山一帶山嶺由石灰岩構成,山體多孔穴,加以山峰岩壁立若屏障,每當佛寺晚鍾敲響,鍾聲振盪頻率傳到山上,岩石、洞穴等為其所迫,加速了聲波的振動,振幅急遽增大後形成共振。岩石、洞穴便隨之產生音箱效應,增強了共鳴。同時,鍾聲還以相同的頻率飛向西湖上空,直達西湖彼岸,碰上對岸由火成岩構成的葛嶺、迴音迭起。
10、三潭印月
(Three pools mirroring the moon)
三潭印月島又名小瀛洲,與湖心亭,阮公墩合稱為湖上三島。全島連水面在內面積約七公頃,南北有曲橋相通,東西以土堤相連橋堤呈「十」字形交叉,將島上水面一分為四水面外圍是環形堤埂。從空中俯瞰,島上陸地形如一個特大的「田」字,呈現出湖中有島,島中有湖,水景稱勝的特色在西湖十景中獨具一格,為我國江南水上園林的經典之作。 明萬曆三十五年(一六零七),錢塘縣令聶心湯取湖中葑泥在島周圍築堤壩,初成湖中湖,作為放生之所。後人在島南湖中建造三座瓶形小石塔,稱為「三潭」,清初島上又加營建築曲橋,堂軒,沿內湖環植木芙蓉,復經清光緒間退休將領彭玉麟在此營造別墅,小瀛洲初具風貌。
三潭印月景觀富層次,空間多變化,建築布局匠心獨運。從島北碼頭上岸,經過先賢祠等兩座建築,即步入九曲平橋,橋上有開網亭,亭亭亭,康熙御碑亭,我心相印亭四座造型各異的亭子,讓人走走停停,歇歇看看,或談笑,或留影,流連觀照,飽覽美景。
九曲橋東,隔水與一堵白粉短牆相望。牆兩端了無銜接,形若屏風。但粉牆上開啟四隻花飾精美的漏窗,牆內牆外空間隔而不斷,相互滲透。牆外遊人熙熙攘攘,牆內卻幽雅寧靜,咫尺之間兀自大異其趣。
㈥ 西湖十景及簡介
西湖十景形成於南宋時期,基本圍繞西湖分布,有的就位於湖上。蘇堤春曉、曲苑風荷、平湖秋月、斷橋殘雪、柳浪聞鶯、花港觀魚、雷峰夕照、雙峰插雲、南屏晚鍾、三潭印月,西湖十景個擅其勝,組合在一起又能代表古代西湖勝景精華,所以無論杭州本地人還是外地山水客都津津樂道,先游為快。
1、蘇堤春曉 蘇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棲霞嶺下,全長近三公里,她是北宋大詩人蘇東坡任杭州知州時,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葑泥構築而成。後人為了紀念蘇東坡治理西湖的功績將她命名為蘇堤。長堤卧波,連接了南山北山,給西湖增添了一道嫵媚的風景線。南宋時,蘇堤春曉被列為西湖十景之首,元代又稱之為「六橋煙柳」而列入錢錢十景,足見她自古就深受人們喜愛。
寒冬一過,蘇堤猶如一位翩翩而來的報春使者,楊柳夾岸,艷桃灼灼,更有湖波如鏡,映照倩影,無限柔情。最動人心的,莫過於晨曦初露,月沉西山之時,輕風徐徐吹來,柳絲舒捲飄忽,置身堤上,勾魂銷魂。
蘇堤長堤延伸,六橋起伏,為遊人提供了可以悠閑漫步而又觀瞻多變的游賞線。走在堤、橋上,湖山勝景如畫圖般展開,萬種風情,任人領略。蘇堤上的六座拱橋,自南向北依名為映波、鎖瀾、望山、壓堤、東浦和跨虹。橋頭所見,各領風騷:映波橋與花港公園又相鄰,垂楊帶跨雨,煙波搖漾;鎖瀾橋近看小瀛洲,遠望保叔塔,近實遠虛;望山橋上西望,丁家山嵐翠可挹,雙峰插雲巍然入目;壓堤橋約居蘇堤南北的黃金分割位,舊時又是湖船東來西去的水道通行口,「蘇堤春曉」景碑亭就在橋南;東浦橋有理由懷疑是「束浦橋的訛傳,這里是湖上觀日出佳點之一;跨虹橋看雨後長空彩虹飛架,湖山沐暉,如入仙境。交通情況:乘507、504、K4、游2路蘇堤站下。
2、曲苑風荷 麴院風荷,以夏日觀荷為主題,承蘇堤春曉而居西湖十景第二位。「麴院」原是南宋朝廷開設的釀酒作坊,位於今靈隱路洪春橋附近,瀕臨當時的西湖湖岸,近岸湖面養殖荷花,每逢夏日,和風徐來,荷香與酒香四處飄逸,令人不飲亦醉。南宋詩人王洧有詩贊道:「避暑人歸自冷泉,埠頭雲錦晚涼天。愛渠香陣隨人遠,行過高橋方買船。」後麴院逐漸衰蕪,湮廢。清康熙帝品題西湖十景後,在蘇堤跨虹橋畔建麴院風荷景碑亭。遺留下來的,只不過是一處小小庭院院前湖面小小荷花一片而已。
麴院風荷最引人注目的仍是夏日賞荷。公園內大小荷花池中栽培了上百個品種的荷花,其中特別迷人的要數風荷景區。這里以水面為主,分布著紅蓮、白蓮、重台蓮、灑金蓮、並蒂蓮等等名種荷花,蓮葉田田,菡萏妖嬈。水面上架設了造型各異的小橋,人從橋上過,如在荷中行,人倚花姿,花映人面,花,人兩相戀。交通情況:乘507、538、15路麴院風荷站下。
3、平湖秋月 平湖秋月景區位於白堤西端, 孤山南麓,瀕臨外西湖。其實,作為西湖十景之一, 南宋時平湖秋月並無固定景址,這從當時以及元,明兩朝文人賦詠此景的詩詞多從泛歸舟夜湖,舟中賞月的角度抒寫不難看出,如南宋孫銳詩中有「月冷寒泉凝不流, 棹歌何處泛舟」之句; 明洪瞻祖在詩中寫道:「秋舸人登絕浪皺,仙山樓閣鏡中塵。「留傳千古的明萬曆年間的西湖十景木刻版畫中,《平湖秋月》一圖也仍以遊客在湖船中舉頭望月為畫面主體。
位於景區偏西處的湖天一碧樓,原是清末民初猶太富商,「冒險家」哈同的私人別墅「羅苑」中的遺物,後來成為中國現代新興木刻運動的搖籃棗--八藝社所在地。如今,這里辟為西泠書畫院,為湖山勝景更添一份書卷氣。交通情況:27路、7路岳墳站下。
4、斷橋殘雪 斷橋,今位於白堤東端。在西湖古今諸多大小橋梁中,她的名氣最大。據說,早在唐朝,斷橋就已建成,時人張祜《題杭州孤山寺》詩中就有「斷橋」一詞。明人汪珂玉《西子湖拾翠余談》有一段評說西湖勝景的妙語:「西湖之勝,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能真正領山水之絕者,塵世有幾人哉!」地處江南的杭州,每年雪期短促,大雪天更是罕見。一旦銀妝素裹,便會營造出與常時,常景迥然不同的雪湖勝況。
今日斷橋,是一九二一年重建的拱形獨孔環洞石橋,長八點八米,寬八點六米,單孔凈跨六點一米,年前曾經大修,但古樸淡雅的風貌基本未變。橋東堍有康熙御題景碑亭,亭側建水榭,題額「雲水光中」,青瓦朱欄,飛檐翹角,與橋,亭構成西湖東北隅一幅古典風格的畫圖。
明畫家李流芳《西湖臥遊圖題跋 --斷橋春望》稱 :「往時至湖上,從斷橋一望魂銷欲死。還謂所知,湖之瀲灧熹微,大約如晨光之著樹,明月之入廬。蓋山水映發,他處即有澄波巨浸,不及也。」由此觀之,斷橋觀瞻,可得湖山之神髓,豈獨殘雪!交通情況:K7斷橋殘雪站下。
5、柳浪聞鶯 今日柳浪聞鶯,經過近四十多年不斷的開發和建設,由當年帝王享受的御花園,演變為普通老百姓的大樂園。她仍以青翠柳色和婉囀鶯鳴作為公園景觀基調,在沿湖長達千米的堤岸上和園路主幹道路沿途載種垂柳及獅柳,醉柳,浣沙柳等特色柳樹。在園中部主景區辟聞鶯館,又在距聞鶯館不遠處置巨型網籠「百鳥天堂」,營造煙花三月,柳絲飄舞,鶯聲清麗的氛圍。聞鶯館東面,以草坪和密林帶為主形成友誼園景區,引種了一批日本櫻花,草坪北側鋪石砌台,矗立著」日中不再戰紀念碑。聞鶯館西側,是柳浪聞鶯重建時填平水盪沼澤而營造的大草坪,草色遙連西湖碧波青山,大草坪北側,是遷建來此的康熙御題柳浪聞鶯景亭碑;南側種植了一片高大的喬木樹林,與草坪,柳岸及湖光山色構成富於層面,角度變化的生動圖景。
公園北部早先的錢王祠,改建成江南私家園林風格,布局的庭院景區,沿用「聚景園」舊稱命名。 園內亭台樓榭,假山泉池,小橋流水,矮牆漏窗,奇花異草,各據其位,合為勝景,全園曲徑通幽,別有天地。
公園東南辟為群眾游園文娛活動場所,建起了露天舞台,成為杭州市民和八方遊客晨間鍛煉,假日休閑和節日慶典的好去處。 每到夏秋季節,這里又是消暑納涼「夜花園」,歌舞,戲曲,電影和內容多樣,形式豐富,不定期舉辦的各種各樣的花展,燈會民俗風情表演等,吸引著人們。交通情況:乘K4、38路清波門站下。
6、花港觀魚 花港觀魚公園位於蘇堤南段以西,在西里湖與小南湖之間的一塊半島上。南宋時,內侍官允升曾在離這里不遠的花家山下結廬建私家花園,園中花木扶疏,引水入池,蓄養五色魚以供觀賞怡情,漸成遊人雜沓頻頻光顧之地,時稱盧園又以地近花家山而名以花港。宮廷畫師創作西湖十景組畫時將它列入其中。清康熙三十八年(一六九九),皇帝玄燁駕臨西湖,照例題書花港觀魚景目,用石建碑於魚池畔。後來乾隆下江南遊西湖時,又有詩作題刻於碑陰,詩中有句雲:「花家山下流花港,花著魚身魚嘬花」。
今日花港觀魚是一座佔地二十餘公頃的大型公園,全園分為紅魚池,牡丹園,花港,大草坪,密林地五個景區。交通情況:乘K4、538、K599路蘇堤站下。
7、雷峰夕照 雷峰,位於凈慈寺前,為南屏山向北伸展的余脈,瀕湖勃然隆重起,林木蔥郁。其冊雖小巧玲瓏,名氣在湖上卻是數一數二,因為山巔曾有吳越時建造的雷峰塔,是西湖眾多古塔中最為風光也最為風流的一塔,可惜七十餘年前倒掉了塔倒山虛,連山名也換成了夕照山。西湖南岸這座三面臨水呈半島狀的名山,當年曾為南宋御花園占據。一九四九年以後,山上種埴了大量香樟、楓香、榆樹等觀賞樹木,夕照林濤,景色依然富麗。交通情況:K4,游1到凈寺下。
8、雙峰插雲 巍巍天目山東走,其餘脈的一支,遇西湖而分弛南北形成西湖風景名勝區的南山、北山。其中的南高峰與北高峰古時均為僧人所佔,山巔建佛塔,遙相對峙,迥然高於群峰之上。春秋佳日,嵐翠霧白,塔尖入雲,時隱時顯,遠望氣勢非同一般。南宋時,兩峰插雲列為西湖十景之一清康熙帝改題為雙峰插雲,建景碑亭於洪春橋畔。其時雙峰古塔毀圮已久,以至連此景原有的內涵也一度難為人知『插雲』者虛言也。設景碑亭於此,實為權宜之計。「浮圖對立曉崔巍,積翠浮空霽藹迷。試向鳳凰山上望,南高天近北煙低」。這是南宋詩人王洧的《兩峰插雲》詩,它告訴人 們:雙峰插雲的景觀。
雙峰插雲雖然自古至今其觀賞的地點和方式迭經變化,但南、北兩面三刀高峰都是西湖妖山中極富登臨之勝的著名山峰卻至今未變。南高峰臨折西湖,峰高二百五十七米,登山途中,峻岩顯露,絕壁崢嶸。登上山巔向東俯瞰,西湖全景歷歷在目不是畫圖,勝似畫圖。北高峰海拔三百十四,是靈隱寺的坐山,從寺西側上山,石磴多至數千級, 盤折回繞三十六彎,沿途山溪清流回轉,林木重疊,古人有詩贊道:『一路松聲長帶雨, 半空嵐氣總成雲』。山東側,建有西湖叭一的載人索道,全長六成余米,上下山往返只需六七分鍾。交通情況:乘507、游2路洪春橋站下。
9、南屏晚鍾 南屏晚鍾,也許是西湖十景中問世最早的景目。北宋末即赫有名的畫家張擇端曾經畫過《南屏晚鍾圖》。盡管此圖遠不如他的《清明上河圖》那麼蜚聲畫壇,但卻被記載於明人《天水冰山錄》中。南屏山,綿延橫陳於西湖南岸,山高不過百米,山體延伸卻長達千餘米。山上怪石聳秀,綠樹愜眼。晴好日 ,滿山嵐翠在藍天白雲得襯托下 秀色可餐,遇雨霧天,雲煙遮遮掩掩,山巒好象翩然起舞,飄渺空靈,若即若離。後周顯得元年(九五四),吳越國主錢弘叔在南屏山麓建佛寺慧日永明院,後來成為與靈隱寺並峙於南北的西湖兩大佛教道場之一的凈慈寺。
南屏山麓另一座著名的佛剎興教寺始建於北宋開寶五年(九七二),它曾是佛教天台宗山家派的大本營。凈慈寺、興教寺加上附近的中小寺廟,形成繼靈隱、天竺之後湖上又一佛寺群落,晨鍾幕鼓,焚貝佛號,香煙燭光,南屏山從此添了『佛國山』的別稱南屏晚鍾的情韻,悠然成型。南屏山一帶山嶺由石灰岩構成,山體多孔穴,加以山峰岩壁立若屏障,每當佛寺晚鍾敲響,鍾聲振盪頻率傳到山上,岩石、洞穴等為其所迫,加速了聲波的振動,振幅急遽增大後形成共振。岩石、洞穴便隨之產生音箱效應,增強了共鳴。同時,鍾聲還以相同的頻率飛向西湖上空,直達西湖彼岸,碰上對岸由火成岩構成的葛嶺、迴音迭起。交通情況:K4,游1到凈寺下。
10、三潭印月 三潭印月島又名小瀛洲,與湖心亭,阮公墩合稱為湖上三島。全島連水面在內面積約七公頃,南北有曲橋相通,東西以土堤相連橋堤呈「十」字形交叉,將島上水面一分為四水面外圍是環形堤埂。從空中俯瞰,島上陸地形如一個特大的「田」字,呈現出湖中有島,島中有湖,水景稱勝的特色在西湖十景中獨具一格,為我國江南水上園林的經典之作。 明萬曆三十五年(一六零七),錢塘縣令聶心湯取湖中葑泥在島周圍築堤壩,初成湖中湖,作為放生之所。後人在島南湖中建造三座瓶形小石塔,稱為「三潭」,清初島上又加營建築曲橋,堂軒,沿內湖環植木芙蓉,復經清光緒間退休將領彭玉麟在此營造別墅,小瀛洲初具風貌。
三潭印月景觀富層次,空間多變化,建築布局匠心獨運。從島北碼頭上岸,經過先賢祠等兩座建築,即步入九曲平橋,橋上有開網亭,亭亭亭,康熙御碑亭,我心相印亭四座造型各異的亭子,讓人走走停停,歇歇看看,或談笑,或留影,流連觀照,飽覽美景。
九曲橋東,隔水與一堵白粉短牆相望。牆兩端了無銜接,形若屏風。但粉牆上開啟四隻花飾精美的漏窗,牆內牆外空間隔而不斷,相互滲透。牆外遊人熙熙攘攘,牆內卻幽雅寧靜,咫尺之間兀自大異其趣。交通情況:由西湖坐船前往。
㈦ 杭州雍榮華庭怎麼樣
招商九龍倉學院北麓地處拱墅申花板塊,是由排名前十的招商地產和香港九龍倉地產聯手打造的高端住宅小區,也是全國繼深州雍景灣、蘇州雍景灣之後的全國第五座雍景灣。項目主打建築面積為217-246方的躍層戶型,均價32000元/㎡,總價700-800萬/套(銷售信息更新於7月初)。項目一期1-3號樓預計2017年10月交付,二期5-9號樓已經交付。
配套:項目周邊被城西銀泰城、西溪印象城、萬達廣場、北城天地商業體等環繞,購物極其便利,另外,還有30方萬大型綜合體復城國際正在建設中。項目周邊規劃有上海華師大附屬中、小學校(九年一貫制)等學校。醫療資源也很完善,杭師大附屬醫院是杭州三級甲等醫院,此外,項目距離其他綜合醫院,例如浙江醫院分院、杭州市拱墅區中醫院、和睦醫院等也很近。
生態:杭州第二城市公園——城西生態公園,有700畝面積,加上項目自身擁有的6000方中心景觀花園,方便客戶享受到公園般的生活;
交通:位置優勢比較大,項目距離杭州主城區比較近,自駕走莫干山路大約7公里就可以抵達武林廣場。未來周邊還有3條地鐵,其中地鐵2號線、5號線在建、10號線已經規劃好,尚未動工,未來地鐵出行十分便捷。
㈧ 急!!!!承德避暑山莊幫忙寫幾個景點
宮殿區位於山莊南部,宮室建築林立,布局嚴整,是紫禁城的縮影。其布局運用了「前宮後苑」的傳統手法。宮殿位於山莊南端,包括正宮、松鶴齋、東宮和萬壑松風四組建築群。正宮在宮殿區西側,是清代皇帝處理政務和居住之所,按「前朝後寢」的形制,由九進院落組成;布局嚴整,建築外形簡朴,裝修淡雅。主殿全由四川、雲南的名貴楠木建成,素身燙蠟,雕刻精美。庭院大小、迴廊高低、山石配置、樹木種植,都使人感到平易親切,與京城巍峨豪華的宮殿大不相同。松鶴齋在正宮之東,由七進院落組成,庭中古松聳峙,環境清幽。萬壑松風在松鶴齋之北,是乾隆幼時讀書之處,六幢大小不同的建築錯落布置,以迴廊相連,富於南方園林建築之特色。東宮在松鶴齋之東,已毀於火災。承德避暑山莊的建築布局大體可分為宮殿區和苑景區兩大部分。苑景區又可分成湖區、平原區和山區三部分。
苑景區的精華基本上在湖區,康熙曾誇耀說,「天然風景勝西湖」。湖區雖然沒有頤和園的昆明湖那麼大,但是由於洲島錯落,湖面被長堤和洲島分割成5個湖,各湖之間又有橋相通,兩岸綠樹成蔭,山莊主要的風景建築又都散落在湖區的周圍,因此顯得曲折有致,秀麗多姿。
湖區位於山莊東南,面積49.6萬平方米。有大小湖泊八處,即西湖、澄湖、如意泅、上湖、下湖、銀溯、鏡溯及半月湖,統稱為塞湖。湖區的風景建築大多是仿照江南的名勝建造的,如「煙雨樓」,是模仿浙江嘉興南湖煙雨樓的形狀修的。金山島的布局仿自江蘇鎮江金山。湖中的兩個島分別有兩組建築,一組叫「如意洲」,一組叫「月色江聲」。「如意洲」上有假山、涼亭、殿堂、廟宇、水池等建築,布局巧妙,是風景區的中心。「月色江聲」是由一座精緻的四合院和幾座亭、堂組成。每當月上東山的夜晚,蛟潔的月光,映照著平靜的湖水,山莊內萬籟俱寂,只有湖水在輕拍堤岸,發出悅耳的聲音,「月色江聲」的題名便是由此而來。
平原區位於山莊北部,佔地60.7萬平方米。平原區主要是一片片草地和樹林。其中又分為西部草原和東部林地。草原以試馬埭為主體,是皇帝舉行賽馬活動的場地。林地稱萬樹園,是避暑山莊內重要的政治活動中心之一。當年這里有萬樹園,園內有不同規格的蒙古包28座。其中最大的一座是御幄蒙古包,直徑達7丈2尺,是皇帝的臨時宮殿,乾隆經常在此召見少數民族的王公貴族,宗教首領和外國使節。萬樹園西側為中國四大皇家藏書名閣之一:文津閣。另外還有永佑寺、春好軒、宿雲檐等組建築營構在草原、林地之間。
山區位於山莊西北部,面積443.5萬平方米。山區佔了整個園林面積的4/5。從西北部高峰到東南部湖沼、平原地帶,相對高差180米,形成了群峰環繞、色壑縱橫的景,山谷中清泉涌流,密林幽深。當年利用山峰、山崖、山麓、山澗等地形,修建了多處園林、寺廟。避暑山莊周圍寺廟共佔地47.2萬平方米,博仁寺、博善寺、普樂寺、安遠廟、普寧寺、普佑寺、廣緣寺、須彌福壽之廟、普陀宗乘之廟、廣安寺、羅漢堂、殊像寺等12座金碧輝煌、雄偉壯觀的喇嘛寺廟群,是清政府為安撫中國西北蒙、藏等少數民族,加強邊疆管理而建造的皇家寺廟。寺廟之集中,規模之宏大,建築之精湛,寺廟中大量佛像、祭器製造技藝之高超,使其成為藏傳佛教聖地之一。山區多處園林解放前多遭破壞,但現在山區景物仍然十分迷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遙相對立的兩個山峰上的亭子,一個叫「南山積雪」,一個叫「四面雲山」。在亭子上遠眺,山莊的各風景點,山莊外的幾座大廟,以及承德市區,周圍山上的奇峰怪石,都可以一覽無余。在另一座山峰上還有一座亭子叫「錘峰落照」,在這里磬錘峰首先映入眼簾,每當夕陽西照,磬錘峰被紅霞照得金碧生輝,故名「錘峰落照」。
宮殿區位於山莊南部,是皇帝處理政務和帝後居住的地方,位於避暑山莊南端,佔地lO.2萬平方米。包括「正宮」、「松鶴齋」、「萬壑松風」和「東宮」(已毀)四組建築。正宮是宮殿區的主體建築,包括9進院落,分為「前朝」、「後寢」兩部分。主殿叫「澹泊敬誠」,是用珍貴的楠木建成,因此也叫楠木殿。宮殿區是清帝理朝聽政、舉行大典和寢居之所。建築風格樸素淡雅,但不失帝王宮殿的庄嚴。正宮現辟為博物館,陳列清代遺留下來的宮廷文物。正宮區藏有珍貴文物2萬余件。其後的殿堂分別叫「四知書屋」、「煙波致爽」、「雲山勝地」等,是皇帝處理朝政、讀書和居住的地方。「煙波致爽」殿是一座五開間平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