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作為百年學府的湖大曾培養出哪些知名人物
作為百年學府的湖南大學,培養出過很多傑出人物。從古至今,數不勝數。作為一個湖大人,我深感自豪。雖然我可能做不到向他們一樣優秀,但是有他們作為我的校友,我深感自豪,下面就讓我來稍微介紹一下一些傑出人物吧!
在剛入學的時候,就有優秀的學長學姐以及導師的視頻,留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建築學院院長魏春雨教授。他在視頻中的話讓我記憶深刻讓我對湖南大學的建築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以上就是一些著名人物的簡短介紹啦,相信大家對千年學府 湖南大學又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吧!
⑵ 哪位大蝦告知下,世界上哪位科學家的論文被引用的次數最多
我想應該是伽利略吧,他可是物理學的奠基人之一
⑶ 怎麼查詢一篇SCI 論文是否是「高引論文」
購買ISI Web of Knowledge 的資料庫,選擇「其他資源」,中的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ESI,也需要購買)。進入後就會看到Most Cited Papers:- Highly Cited Papers (last 10 years)- Hot Papers (last 2 years) 前面的就是。
ESI高引論文是湯森·路透選擇的,一定從ESI資料庫中的高引論文查,不能看每篇論文引用次數,並不是引用高的就是高引論文。學科點評估需要嚴格按照這個要求填寫表格。
(3)高被引科學家擴展閱讀:
基本科學指標資料庫ESI是當今世界范圍內普遍用以評價學術機構和大學的國際學術水平及影響的重要指標。中國校友會網大學研究團隊學術評價首席專家、我國科學計量學專家、中國民航大學黨亞茹教授指出,ESI給出的國家、機構和科學家引文排位中;
由於採用了對每一位作者的貢獻都給以統計的方法,即一篇n個作者/機構/國家合作的論文,將被統計n次,因此能很好地表現出每位學者對國家、機構的學術貢獻程度,是體現國家/地區、機構國際學術聲譽的重要標志。
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在京召開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發布會,並發布2019中國卓越科技論文產出狀況報告。報告從中國科研人員發表在國際和國內的卓越論文狀況、高被引論文、熱點論文等角度作出分析。
報告顯示,中國卓越論文產出增加,「科研產出向高質量轉型」,我國高被引論文數量和熱點論文數量均排在世界第二位,比上年度上升1位
⑷ 高引用科學家是什麼
印度《印度時報》7月25日報道,原題:在高引用科學家名單中,8個印度人與163名中國人比顯得蒼白
8名印度科學家入選最近發布的全球「高引用科學家」名單。然而,在這一囊括21個領域的名單中,相比有多達163名科學家「上榜」的中國,印度的表現顯得蒼白。
代表世界最先進科學頭腦的這個名單囊括研究成果在各自領域被引用前1%的3000多名科學家。這一名單被美國主宰。印度的表現跟其他金磚國家差不多。巴西入選5名,俄羅斯入選8名,南非入選11名。
湯森路透高引用學者網站報道,2014年高引用學者是一些全球最具領導力的科學家。3000多名學者通過寫出最多受基本科學指標認可的報告獲得這一殊榮。(作者巴吉德·帕爾·辛格,向陽譯)
早前,2014年全球高引用科學家名單公布,在3000多名科學家中,中國有163名學者上榜。
據了解,高引用科學家是學者通過寫出最多受基本科學指標認可的報告獲得這一殊榮。他們代表世界最先進科學頭腦。據悉,這個名單囊括研究成果在各自領域被引用前1%的3000多名科學家。
7月25日,據印度《印度時報》報道,在3000多名科學家中,中國有163名科學家上榜,巴西入選5名,俄羅斯入選8名,南非入選11名,印度入選8名。
「2014高引用科學家」名錄是根據最近11年(2002-2012)被SCI收錄的全部自然和社會科學領域論文進行排名,基於ESI基本科學指標中的「高被引論文」即發表的論文為所屬領域中前1%的高引用論文。
⑸ 貴州大學有幾個校區現在主要的校區是哪個
貴州大學有三個校區:
花溪東校區:貴州省貴陽市花溪區花溪大道南段2708號。
花溪南校區:貴州省貴陽市花溪區霞輝路。
花溪西校區:貴州省貴陽市花溪區甲秀南路。
貴州大學沒有主要的校區。貴州大學,簡稱「貴大」,位於貴州省會貴陽市,是「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教育部與貴州省人民政府「部省合作共建高校」、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孔子學院獎學金院校、教育部「2011計劃」協同創新中心牽頭高校。
貴州大學創建於1902年,歷經貴州大學堂、省立貴州大學、國立貴州農工學院、國立貴州大學等時期,1950年10月定名為貴州大學。1951年11月,毛澤東主席親筆題寫「貴州大學」校名。1997年8月,與貴州農學院等院校合並。2004年8月,與貴州工業大學合並。
(5)高被引科學家擴展閱讀:
貴州大學佔地面積4646畝,圖書館現有館藏紙質文獻378萬余冊,中外文電子圖書413萬余冊。學校學科門類齊全,涵蓋文學、歷史學、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經濟學、管理學、法學、教育學及藝術學12類。
下設40個學院,在校全日制本科學生33064人,獨立學院全日制本科生18880人,研究生11925人。現有在職教職工3940人,其中,專任教師2523人,教授497人,副教授1096人,具有博士學位1006人,碩士學位1284人。
學校有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2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青年學者1人、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5人、國家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4人、中宣部國家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2人。
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4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6人、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24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科技人才」12人、貴州省核心專家11人、貴州省省管專家47人。
此外,有連續4年入選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名錄1人、連續4年入選Elsevier「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2人。
學校有世界一流建設學科1個、國家級重點學科1個、部省合建高校服務地方特色產業學科群2個、國內一流建設學科9個、區域一流建設學科7個、省級特色重點學科23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7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49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17個。
⑹ 2016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名單出爐 看看中國有哪些材料人入選
016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名單出爐 看看中國有哪些材料人入選
2016-10-03 08:14材料人
日前,美國湯森路透集團(Thomson Reuters)公布了全球2016高被引科學家名單「Highly Cited Researchers 2016」。入選「高被引科學家」名單,意味著該學者在其所研究領域具有世界級影響力,其科研成果為該領域的發展作出了較大貢獻。
材料人網整理了入選於材料科學(Material Science)類別下的中國科學家。中國(含港澳台)各大科研單位入選人數統計如下(單位統計以PRIMARY AFFILIATION為准):
材料科學類別入選的科學家中,中科院獨占鰲頭(18人);清華大學5人入選,排名第二;華南理工大學以4人排第三;復旦大學有3人入選,第四;蘇州大學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分別有2人入選,並列第五。另外,華東理工大學、武漢理工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南開大學、東華大學、安徽工業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浸會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城市大學和台灣國立交通大學均有1人入選。
具體名單如下:
單位 姓名 類別
中科院化學研究所 郭玉國 材料科學
侯劍輝 材料科學
萬立駿 材料科學
劉雲圻 材料科學
李永舫 材料科學
朱道本 材料科學
中科院金屬研究所 盧柯 材料科學
盧磊 材料科學
成會明 材料科學
李峰 材料科學
中科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 林君 材料科學
李春霞 材料科學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 智林傑 材料科學
趙宇亮 材料科學
中科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 施劍林 材料科學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 胡勇勝 材料科學
中科院理化技術研究所 江雷 材料科學
中科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 樊春海 材料科學
清華大學 李亞棟 材料科學
危岩 材料科學
李景虹 材料科學
魏飛 材料科學
石高全 材料科學
華南理工大學 黃飛 材料科學
葉軒立 材料科學
吳宏濱 材料科學
曹鏞 材料科學
復旦大學 李富友 材料科學
趙東元 材料科學
方曉生 材料科學
蘇州大學 劉庄 材料科學
李述湯 材料科學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張校剛 材料科學
申來法 材料科學
華東理工大學 田禾 材料科學
武漢理工大學 余家國 材料科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俞書宏 材料科學
南開大學 陳永勝 材料科學
東華大學 陳志鋼 材料科學
安徽工業大學 原長洲 材料科學
香港科技大學 唐本忠 材料科學
香港浸會大學 黃維揚 材料科學
香港中文大學 余濟美 材料科學
香港城市大學 朱劍豪 材料科學
台灣國立交通大學 朱英豪 材料科學
參考地址:美國湯森路透集團官方網站
⑺ 什麼是高被引科學家
科學家發表的論文被資料庫收錄後,其他研究學者可以通過檢索來獲取信息,引用這篇論文,這些被引用的文章叫做被引文獻,被引文獻的作者叫被引科學家了,如果這些科學家些的論文被引用的次數很多,也就是常說的被引頻次很高,就叫「高被引科學家」。像湯森路透公司開發的「高被引科學家」資料庫,就是用於統計科學家的被引頻次,方便學術交流。
⑻ 高被引科學家名單 高引用率科學家名單 esi高被引的論文是指什麼
1、論文摘要中應排除本學科領域已成為常識的內容;切忌把應在引言中出現的內容寫入摘要;一般也不要對論文內容作詮釋和評論(尤其是自我評價)。
2、不得簡單重復題名中已有的信息。
3、結構嚴謹,表達簡明,語義確切。摘要先寫什麼,後寫什麼,要按邏輯順序來安排。句子之間要上下連貫,互相呼應。摘要慎用長句,句型應力求簡單。每句話要表意明白,無空泛、籠統、含混之詞,但摘要畢竟是一篇完整的短文,電報式的寫法亦不足取。摘要不分段。
4、用第三人稱。建議採用「對……進行了研究」、「報告了……現狀」、「進行了……調查」等記述方法標明一次文獻的性質和文獻主題,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為主語。
5、要使用規范化的名詞術語,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號和術語。新術語或尚無合適漢文術語的,可用原文或譯出後加括弧註明原文。
6、除了實在無法變通以外,一般不用數學公式和化學結構式,不出現插圖、表格。
7、不用引文,除非該文獻證實或否定了他人已出版的著作。
8、縮略語、略稱、代號,除了相鄰專業的讀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在首次出現時必須加以說明。科技論文寫作時應注意的其他事項,如採用法定計量單位、正確使用語言文字和標點符號等,也同樣適用於摘要的編寫。摘要編寫中的主要問題有:要素不全,或缺目的,或缺方法;出現引文,無獨立性與自明性;繁簡失當。
9、論文摘要之撰寫通常在整篇論文將近完稿期間開始,以期能包括所有之內容。但亦可提早寫作,然後視研究之進度作適當修改。有關論文摘要寫作時應注意下列事項:
10、整理你的材料使其能在最小的空間下提供最大的信息面。
11、用簡單而直接的句子。避免使用成語、俗語或不必要的技術性用語。
12、請多位同僚閱讀並就其簡潔度與完整性提供意見。
13、刪除無意義的或不必要的字眼。但亦不要矯枉過正,將應有之字眼過份刪除,如在英文中不應刪除必要之冠詞如a''an''the等。
14、盡量少用縮寫字。在英文的情況較多,量度單位則應使用標准化者。特殊縮寫字使用時應另外加以定義。
15、不要將在文章中未提過的數據放在摘要中。
16、不要為擴充版面將不重要的敘述放入摘要中,即使摘要僅能以一兩句話概括,就讓維持這樣吧,切勿畫蛇添足。
17、不要將文中之所有數據大量地列於摘要中,平均值與標准差或其它統計指標僅列其最重要的一項即可。
18、不要置放圖或表於摘要之中,盡量採用文字敘述。
⑼ elsevier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 有用嗎
榜單製作者從Scopus中篩選來自中國大陸機構的論文作者,統計他們在不同學科之間的分布,旗下擁有《柳葉刀》《細胞》等2200多種期刊,尤其關注語言認知過程和兒童閱讀發展方向。研究領域為認知心理學,製作方得出38個領域共1651名最具世界影響力的中國學者名單,隨後在各個學科按相應名額篩選出作為通訊作者或第一作者發表的論文被引總次數排名最高的作者名單,現就職於北京師范大學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現就職於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近日。Scopus和ScienceDirect等在線服務也是其旗下產品。在排除現職工作單位是非中國大陸機構的作者,現就職於南京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遺傳和分子生物學施一公,基於論文引用數遴選而成。環境科學朱彤。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慢性病分子流行病學領域。心理學舒華。神經科學蒲慕明。Scopus業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同行評議學術論文索引摘要資料庫。計算機科學徐澤水。以下其中9個基礎學科榜單的第一位(榜單不分先後排序),主攻膠體納米晶膠材料,現就職於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神經科學研究所、模糊數學及優化演算法等,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研究方向包括大氣化學反應動力學,收錄出版商達5000餘家,即是利用Scopus資料庫。研究興趣為紡織數學。主要利用結構生物學,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生化,期刊21000種、信息融合。主要研究高等認知功能的環路基礎等方向。物理學和天文學張遠波,文獻索引5500餘萬條。著名納米材料科學家,美國科學院院士。這次的2014年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化學彭笑剛。研究專注於石墨烯中相對論效應對電子影響等實驗凝聚態物理方向,現就職於復旦大學物理系,並按總數 2000 人計算出各學科的名額分配、生物化學手段研究腫瘤發生和細胞調亡的分子機制,現就職於蘇州大學現代絲綢國家工程實驗室,以及從未發表過被引次數世界前 1%論文,中國科學院院士、論文標准化影響力(Field Weighted Citation Impact)低於 1 的作者之後、光譜和光學材料的化學領域,愛思唯爾(Elsevier)出版集團發表了「2014年中國高被引學者(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單,現就職於浙江大學化學系。愛思唯爾集團專注於前沿科技與醫學信息。研究方向涵蓋決策分析。醫學沈洪兵,現就職於四川大學商學院:數學何吉歡,紡織力學等領域,現就職於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大氣環境與人體健康等
⑽ 「高引用科學家」 是什麼意思你
多請教專家,強力引用科學思想和科技力量,為人類生產和生活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