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珠江污染的資料
近日,「萬人暢游珠江」成了廣州城中熱門話題。
珠江是廣東的母親河,哺育著千萬南粵兒女。上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珠江象我國許多大江大河一樣,難逃被高速污染的命運,江面垃圾漂游,江水黑臭油膩,暢游珠江早已成「老廣州」的美好追憶。
近年來,廣州市政府狠下決心投巨資整治珠江,使珠江水質日漸好轉,基本消除了黑臭現象,這一成績有目共睹。但是,一個不容迴避的事實是,不黑不臭的珠江,不等於可以讓市民暢游。
根據中國政府的《地面水環境質量標准》,只有第三類以上的水質適宜人類游泳。廣東省環保局的監測數據顯示,2005年珠江廣州河段有7個月達到第四類水質,4月和11月屬於第五類水質,1、2、3月的水質比第五類還差。換句話說,權威部門的監測數據表明,珠江廣州河段至今還沒有哪個時間段達到適宜人類游泳的水質標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廣東是珠江流域經濟最發達的省份,也是對珠江排污最多的省份。去年廣東的GDP佔到珠江流域總GDP的79.64%.據介紹,進入廣東的河流基本達到了三類以上的水質,但進入珠江三角洲後,部分河流水質劣於五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僅僅30年前,珠江還是市民游泳的好去處。但上世紀80年代以來,江中生物已漸絕跡,江水黑臭油膩。城內「水脈」也漸告斷絕——現在我們在內城已經很難找到一條像樣的河涌了,即使少數的幾條河涌也因臭氣熏天而被封蓋於水泥板之下。人與水之間的親密接觸被無情地封殺,珠江號稱是我們的「母親河」,但我們無法擁抱這位母親已經很多年了。
怎樣擁有一條清流的珠江 第三屆"9+2珠江環保行"紀行
2006-04-07 11:15:01 人民日報-華南新聞網路版
一江清流爭百舸(資料圖片)
環保志願者與當地群眾在珠江源揭碑慶賀
張國輝攝
珠江源流,何時清清流向大海?
日前,由廣東省旅遊局、廣州班敦汽車俱樂部等單位組織的第三屆「9+2珠江環保行」活動,聚集來自香港、廣東、四川等地的40餘名環保志願者組成自駕車隊,從廣州出發進廣西、穿貴州到雲南,抵珠江源曲靖市沾益縣馬雄山,驅車往返近5000公里。該活動以母親河——珠江環保宣傳為目標,「飲水思源」為感情紐帶,動員社會公眾參與整治珠江、保護珠江,並進行捐資助學活動。大山深處的群眾稱贊:萬里「9+2珠江環保行」是宣傳隊;環保志願者們深深感嘆:擁有一條清流的珠江,我們任重道遠。
在源頭分享環保
清澈奔放的一汪流水從山澗瀉出,匯集成數百平方米的水潭,又一路歡歌向著南盤江、北盤江、牛欄江遠去。一水滴三江,源起馬雄山。水潭石壁上方「珠江源」三個紅色大字在陽光與翠枝映襯下格外奪目。這就是大家慕名而來、情懷縈繞的珠江源嗎?人們頓時歡呼雀躍,個個情不自禁。
3月22日上午11時,車隊抵達珠江源雲南省曲靖市沾益縣馬雄山。沾益縣為環保志願者們舉行了隆重的歡迎儀式,縣委副書記孟靖華深情地致詞說:我住江之頭,君住江之尾,環保把我們的心緊緊連在一起,共同發展的意願把我們的心緊緊連在一起。他告訴記者:為保護珠江源,沾益縣於1985年就建立了珠江源自然保護區,保護區內遷出了村民,清理了有污染的企業、水流,環保、觀光相得益彰,1998年被國家旅遊總局評為4A級風景區。如今景區10餘平方公里青山秀水,花團簇擁,成為人們共同分享的環保果實。
似乎是為了印證孟靖華的話,環保隊員們在游覽珠江源風景區時,沿途的杜鵑花和山茶花競相綻放。據介紹,珠江源的杜鵑花品種佔了中國杜鵑花品種的六分之一還多,景區的杜鵑和茶花也在盛花期開得特別絢麗。這對遠道而來的環保志願者們,無疑是個意外的驚喜。久居都市,這份分享在珠江源的清流鮮花中特別沁人肺腑。
「頭」「尾」對接的意味
在珠江源,環保是人們的自覺行動,也釋放出人們心中濃濃的情結。
3月23日上午9時許,一隊來自昆明市的老年自駕車友環保志願者如期和「9+2珠江環保行」車隊取得聯系,兩個環保車隊很快在珠江源頭匯合,實現「龍頭」「龍尾」環保自駕車互動對接。
這對接頗有意味。來自昆明的老年環保志願者都是離退休老人,年齡最大的已經73歲,而來自廣東的環保志願者中,年齡最小的只有兩歲。在歡迎儀式後,這些老人和遠道而來的各界環保人士立刻在珠江源頭開展源頭取水、捐植源頭涵養林和系列環保宣傳活動,綠樹相映銀發,真情感人。
在中午1時多舉行的捐植涵養林捐贈儀式上,「9+2珠江環保行」的隊員們顧不上吃午飯,你100他300地排隊捐款。在捐款隊伍中,年僅兩歲的小朋友劉洋川子特別引人注目,他由母親抱著排隊捐資,胖胖的小手將錢投入捐款箱。川子的父親劉福來告訴記者:他15歲從四川到廣州打工,如今16年過去,自己的餐飲行業發展到了一定規模。他說,他是喝著珠江水在廣東起步、發展的,平時就對珠江環保特別關注,這次全家人特意安排時間來參加這一大型主題活動。劉福來還告訴記者:今天正是他和兒子的生日。飲水思源,實現了久藏心中的願望,也培養了孩子對珠江的感情和環保意識,非常有紀念意義。劉福來一番介紹,引得當地新聞媒體的記者們紛紛舉起「長槍短炮」,對這個「環保小使者」拍個不停。
珠江環保話題多
珠江是我國7大江河之一,從水量計僅次於長江居全國第二。珠江流域在我國境內的面積為44.21萬平方公里,另有1.1萬余平方公里在越南境內。珠江源出海拔2158米的馬雄山後,幹流流經滇、黔、桂、粵4省區匯入南海。這次行經桂江、北盤江、柳江、紅水河、南盤江、右江、邕江、西江等珠江的幹流或支河,一路所見所聞,關於珠江環保的話題難盡。
從總體說,工業污染和水土流失是珠江環保的兩大難題;水質污染的重災區是城市和周邊地區。沿途所經中等城市以上的地區,各江中均少清澈之流;企業比較密集的地區污染相對嚴重。隨著開發建設,特別是高速公路、鐵路、大橋修建,施工單位對水土保持和植被保護不盡如人意。在大山深處的一些施工場地、採石場和採煤區,河道里泥石堆積、山體裸露現象比較普遍,山間不時有黑黑的濃煙冒出。北盤江沿江一些地區在江上洗煤,江水發黑。
保護環境,管理顯得如此重要。3月21日,車隊經貴州省盤縣鎮寧至勝境關高速公路項目某合同段時,先導車的剎車片發熱,司機小勇到路邊一農家取水沖車。當他去提第二桶水時,房東老大爺面有難色。一問,原來修路的施工隊在山上隨意開挖,把當地農家的用水源挖斷了,老百姓只能到兩公里外的山上去挑水。老大爺還說,該地山坡下就是流入南盤江的一條支流,一下雨,山上的泥石就崩山似地流向河裡,但沒人管。
環境成就經濟
環境也是生產力,此言不虛。車出貴陽進入貴黃高速公路,青山綠,菜花黃,兩旁秀色撲面,如穿行畫中。貴州黃果樹旅遊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雲虹告訴記者,作為世界自然遺產,黃果樹瀑布景區和周邊地區近年來環境保護越做越好,遊客日漸增多。她例舉了一個數字:今年春節黃金周的遊客是去年春節黃金周的6倍。按照1元旅遊收入可拉動相關產業3元增收的規律,這里的經濟收入直線上升。
獨特的自然風景和人文環境也是雲南的搖錢樹。珠江源頭所在的曲靖市水資源並不豐富,年平均降水量才1000餘毫米。從曲靖境內的山脈便可看出,因屬喀斯特地貌,不少山頭岩石裸露在外,蓄水能力並不強。但是,為保障珠江源清水長流,沾益縣在此設立了自然保護區,在景區附近修建了水庫,並實施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珠江防護林建設、農村能源建設等多項環保工程,效果突出。近7年來,全縣共完成各類人工造林14.9萬畝,封山育林39.9萬畝,森林覆蓋率達45.5%,其中珠江流域沾益段森林覆蓋率達57.5%。據孟靖華介紹,隨著泛珠合作啟動和環境保護效果提升,近年來珠江源景區的旅遊收入成倍增加,不僅吸引了港澳和珠三角地區的遊客千里迢迢前來探源觀光,還吸引了源源不斷的投資者和捐建學校、捐資助學的各方熱心人士,沾益縣的經濟發展可觸可摸。
何日還一江清流
發展是硬道理,科學發展是時代的主題。珠江環保行,行經之處,求發展、快發展的建設場景撲面而來。如何做到發展與環境保護同步,少走以環境換發展的彎路,是前車之鑒。
環境保護也是沿途所見的幕幕風景,尤其在一些重要的江河堤岸,防護林建設區、封山育林標語觸目皆是。貴州省晴隆縣在南盤江畔還劃定了水土保持的「重點治理區」,並立碑標識,顯得十分莊重。在珠江源頭可以看到4幅意味深長的題詞刻在洞口兩旁的石壁上:「源遠流長」、「同源共濟」、「西水源源」、「飲水思源」。它們分別是雲南、貴州、廣西和廣東省(區)原領導的題詞,表達著珠江流域人民共同的意願——共飲一江水,共護一江水。
「我們組織這個活動的目的,就是想身體力行推動珠江環保觀念深入人心,早日還珠江一江清流。」廣州班敦汽車俱樂部總經理、「9+2」珠江環保行活動的主要策劃與組織者袁健雄感慨地告訴記者。3年前,一心做著自駕車旅遊業務的袁健雄,在多次途經珠江源頭和幹流後,便萌發了把環保納入自駕游的念頭,期望自駕游為珠江環保做一份貢獻。2003年首次組織的自駕游珠江環保行,在社會上產生了熱烈反響。這使袁健雄深受鼓舞,從此他決心每年3月組織一次。
涓流匯成江。「9+2」珠江環保行只是珠江環保中的一涓清流。如果涓涓清流相匯,還珠江一江清流還會遠嗎?
泛珠泛論
擁有珠江 擁有責任
第三屆「9+2珠江環保行」路線
有一句話大意是:把所有的眼淚匯成河,也成不了一條清流的珠江。這話有點誇張,但產生了強烈的修辭效果。愛護珠江,重視環保,別使後人淚滿襟。
擁有珠江,首先是擁有一份驕傲。珠江是母親河,作為我國7大江河之一,她貫經西南、華南,浩浩盪盪,哺育了燦爛的珠江文化和珠江流域文明。泛珠合作的啟動,為珠江現代文明進程增添動力,也為珠江注入發展的時代洪流。擁有珠江,因而更擁有責任。保護珠江,還一江清流,澆灌可持續發展的生機,這是歷史的重任。
重任在肩,關鍵是行動。珠江環保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珠江流域各地保護珠江的措施也有效多樣。但治理珠江污染的重任並未因此而減輕。有關專家分析指出,當前珠江流域水資源保護主要面臨水污染問題日益突出、飲用水水源水質令人十分擔憂、生態環境破壞程度仍在加劇、水資源浪費嚴重節水意識薄弱、珠江口水污染問題相當嚴重5大問題。因此珠江環保需要綜合治理,是源頭江尾、上中下游同心合力,共護珠江的合作與發展問題。
合作贏得發展,責任擔當未來。擁有責任,才更擁有珠江。(余心)
心聲
尋源之後
喝了幾十年的珠江水,常懷「飲水思源」之夢。今年3月,終於有機會參加「9+2珠江環保行」活動,去圓多年的夢。
莽莽群山,高低錯落的原始森林;潺潺溪流,清新而濕潤的空氣;滿目蒼翠,更有此起彼伏的蟲啾鳥鳴。這是我對珠江源的遐想,也是心中的世外桃源。抱著這份憧憬,離開廣州溯源而上。
車不停地跑著,離源頭也越來越近了。山越來越多,河水也愈見清澈,空氣更是比城市裡的好得多。可真正踏上高原、走進深山,喀斯特地貌的石灰岩地區也越見多了。林少木稀,耕種條件較差,沿山坡的石頭縫中有一片又一片被開墾出的梯田。這分明的情景,讓人想得很多。人類與自然環境相依相存,是過去、現在與未來三位一體的。想想這個,就覺得肩頭有些責任。
經過3天多的行程,我們到達珠江源頭——雲南省沾益縣珠江源風景區。但沒有莽莽群山,更沒有期盼中的原始森林。但有泉水涓涓,河流清清。極目所見,源頭所在的馬雄山更多的是人工林,滿山杜鵑和低矮的灌木,總與我想像中的大江之源有些距離。有一種蒼涼湧上心頭。中國的大江大河之源,都源於高山,又幾乎都是在西北和西南部的深山之中。江河孕育了生命,哺育了現代文明,造就了中下游的富饒與發達,卻在她的源頭展示著與貧瘠與荒遠。人與自然,環境與生命,還有多少我們所沒有真正明了的歷史因由?
望著「珠江源」3個大字下的一泓清泉,思緒在時空跳躍。也許,這里曾經是莽莽林海,瀑布和奔流才造就了珠江;也許……我可以設想許多的可能,但面對著靜靜的涓流,有一點可以肯定,珠江水源正在遭受自然的挑戰。我們正面臨發展和環境保護的二難選擇,也許,我們應從另一層面來反思人類的活動給環境所帶來的影響,來尋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之道。
「問君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每當望著混濁甚至帶有異味的珠江,常歸咎於沿江流域工業和生活污水無節制的排放,而很少關注源頭,似乎源頭活水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當下游得益於交通便利技術進步而迅速發展時,我們又忽略上游的發展需求。假如源頭枯竭,江中何水之有?飲水思源,飲何水,思何源?
保護生態環境已成為越來越多人的共識。環保是一個系統工程,也是一個難題,一代人的破壞,也許需要付出幾代人的艱辛補償。
在「珠江源」3個大字旁,同伴們開始為珠江源環保排隊捐款。我隨即跟了上去。(鄭振宜)
在大山深處,常碰到濃煙滾滾
貴黃高速公路旁的景色十分誘人
圖片說話
重要數據
●據2005年9月在深圳召開的珠江流域水資源保護工作會議透露,2004年珠江廢污水排放總量為182.7億噸,其中入河廢污水量139.5億噸,珠江三角洲廢污水排放量占總量的52%。
●長江水利委員會水利專家楊德生介紹:雲南、貴州水土流失面積占當地集雨面積的30%-40%,珠江整個流域水土流失面積達62700平方公里,每年約有1億立方米的泥沙流進珠江。
●2002年以來,廣東省對沿江城市按照珠江整治方案的統一部署,加大了水污染防治力度,並提出珠江三角洲所有城市到2010年建成國家環保模範城,2020年建成生態城市的奮斗目標。(編輯:李美儀)
作者:策劃:《大珠三角》周刊部 圖/文:喻季欣(除署名外)
㈡ 重慶班敦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注冊號:****所在地:重慶市注冊資本:30萬元人民幣法定代表:陳培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登記狀態:存續登記機關:重慶兩江新區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局注冊地址:重慶市渝北區洪湖西路22號15-13
法定代表人:袁健雄
成立時間:2014-07-04
注冊資本:3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500903002061537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地址:重慶市渝北區洪湖西路22號15-13
㈢ 跪求,關於綠色環保母親河的資料,越多越好~!
母親河
黃河,中國的第二大河。發源於青海高原巴顏喀拉山北麓約古宗列盆地,蜿蜒東流,穿越黃土高原及黃淮海大平原,注入渤海。幹流全長5464公里,水面落差4480米。流域總面積79.5萬平方公里(含內流區面積4.2萬平方公里)。
黃河,既是一條源遠流長、波瀾壯闊的自然河,又是一條孕育中華民族燦爛文明的母親河,母親二字本身就包含著豐厚的人文內涵。所以,對黃河旅遊區的開發,應把自然資源與人文資源統一起來思考,盡可能做到二者的完美結合。只有如此,我們開封的黃河旅遊區才能顯示出個性並獨具魅力。
黃河為什麼是母親河
早在遠古時期,中國境內的原始先民就生活、奮斗和繁衍在黃河流域。在數千里的黃河流域,由於氣候溫和,水文條件優越,有利於農作物生長,先民們便定居在這里。中國文明初始階段的夏、商、周三代以及後來的西漢、東漢、隋、唐、北宋等幾個強大的統一王朝,其核心地區也都在黃河中下游一帶;反映中華民族智慧的許多古代經典文化著作,也產生於這一地區;標志古代文明的科學技術、發明創造、城市建設、文學藝術等也同樣產生在這里。所以,黃河孕育了中華文明,黃河哺育了中華兒女,人們常說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其意義就在這里。
黃河的水質有三大特點,一是水少沙多;二是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即徑流地區分布不均,徑流年內年際變化大;三是水沙異源。黃河水沙來源地區不同。水土流失是指由水力、重力和風力等外力引起的水土資源和土地生產力的破壞和損失。
在中國歷史上,人們除了覺得黃河是一個祝福,也覺得它是一個詛咒。因此,黃河有中國的驕傲和中國的痛這兩個別名。在歷史記錄當中,這些信息首次出現在602年,直到現在。河流的所經區域已經有5次關於方向的大轉變。黃河現在的流經是從1897年的最後一次變化而產生的。
黃河的黃色是由於河裡的泥沙引起的。過往幾百年的淤泥淤積,令河水流在周圍的農地上面。因此,洪水對於居民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歷史上有很多村莊被洪水破壞的例子。
在中國的歷史上,黃河對兩岸居民有很大的影響,既有好處,也有壞處。但無論如何,黃河一直養育了很多中國人,所以中國人又稱黃河為「母親河」。
煤炭的深度開采、採石過程中的碎石及粉塵、城市廢水污水、水土流失嚴重……所有這些都威脅著我們的母親河,如不及時進行綜合治理,勢必會影響沿黃河地區乃至全國的工業經濟發展和人民健康。」中國工程院院士、太原理工大學校長謝克昌委員在談到這個問題時一臉的憂慮。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是華夏文明的搖籃。「近20多年來,受工業發展及城市化進程的影響,黃河正飽受前所未有的侵害。」謝克昌委員告訴記者,通過對黃河沿山西段四市十幾個縣700多公里的實地考察,發現黃河水資源保護目前正面臨幾大挑戰:
煤炭的深度開采對黃河水資源污染嚴重。據測算,開采1噸煤要損失地下水2至4立方米。黃河山西流域年產煤炭1.4億噸,每年至少向黃河排入礦坑水2.8億立方米,而這些礦坑水中含有許多復雜的物質成分,其中包括重金屬和放射性離子等,嚴重地污染了黃河的水源。
各類責權不明的尾礦對黃河水資源造成威脅。「誰污染誰治理」是企業對其污染應承擔的責任,然而這些企業一旦破產或關閉,其後續的環境污染治理問題由誰承擔就成為難以解決的問題。
黃河幹流沿岸採石點密布,採石過程中的碎石及粉塵直接污染黃河水資源。黃河沿岸及支流的城市廢水、污水直接污染黃河水資源。
水土流失造成黃河水資源物理性的污染,同時農業生產上使用的化肥和農葯殘留物隨水而流,導致黃河水資源污染進一步加劇。
針對上述情況,通過對黃河沿線煤炭資源的合理規劃、整合,提高回採率,控制開采總量,並對礦坑水實現治理達標排放;堅持「預防為主」的原則,有效實行「誰污染誰治理」的治理措施;盡快劃定合理的採石和燒灰區域,改變採石與燒灰散亂管理的現狀;盡快分期分批對黃河流域城市污水處理進行統一安排;加大對水土流失治理的力度,在有條件的地方實施以壩系建設為主的綜合治理工程;加快建設「數字黃河」,為黃河水資源污染檢測、防治提供一個信息共享平台。
感受黃河
中國第二大河.上游有3源:西源瑪曲,又稱約古宗列渠,源於巴顏喀拉山脈中部的雅拉達澤山東麓的約古宗列盆地西南緣;中源卡日曲,又稱喀喇渠,發源於巴顏喀拉山脈中部的各姿各雅山北麓;南源多曲,源於巴顏喀拉山脈北麓的日吉山附近.在這3條源流中,瑪曲為黃河正源說已有200多年的歷史.若依據"河源唯遠"的原則,在3條源流中以卡日曲最長(190.1千米),它比瑪曲(171.5千米)長18.6千米,因此也有主張以卡日曲作為黃河正源.中國水利部及黃河水利委員會仍以瑪曲為黃河正源.從青海省的瑪曲為源頭,東流經四川省,甘肅省,寧夏回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陝西省,山西省,河南省等,在山東省墾利縣注入渤海.全長5464千米,流域面積75.24萬平方千米.
___
聆聽黃河
獻出愛心
黃河已經是一條被人類深刻影響和干擾的河流,未來應如何治理,才能既保障區域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又能保障這條古老而又偉大的河流生生不息,造福於人民,是一個值得深思而又亟待解決的重大課題,也是制定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的重要內容.
___ 未來黃河治理的核心難題有三個:一是黃河的巨量泥沙如何處理和利用,這是黃河難治的症結,它不僅關繫到黃河的防洪安全,也關繫到水土流失的治理和水資源的開發利用.二是依據黃河水資源的變化,如何合理配置,有效解決國民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以及維持河流生命對水資源的需求.三是如何保護和改善黃河的生態環境.解決這三個問題的關鍵是:合理配置,高效利用,有效保護,增水減沙.
朱佩玲委員:治理污染 拯救黃河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是中華兒女的驕傲,五千年來她成就了一個又一個歷史文明。然而,近年來,黃河污染加劇,已超出了黃河水環境的承載能力。目前黃河幹流近40%河段的水質為劣五類,基本喪失水體功能,黃河流域每年因污染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115億~156億元。
「母親河」的水量並不豐沛,但卻以佔全國河川徑流2.4%的有限水資源,滋養著全國12%的人口,灌溉著15%的耕地。近年來,隨著經濟發展,黃河流域廢污水排放量比20世紀80年代多了一倍,達44億立方米,污染事件不斷發生,黃河中下游幾乎所有支流水質常年處於劣五類狀態,支流變成「排污溝」。黃河污染觸目驚心。
黃河擔負著沿黃地區50餘座大、中城市和420個縣的城鎮居民生活供水任務,黃河污染給城鎮居民供水安全帶來巨大威脅。2003年,黃河發生有實測記錄以來最嚴重的污染,三門峽水庫蓄水變成「一庫污水」。
蘭州、銀川、包頭、新鄉、開封正在飽受水污染之苦。農村的不少地方出現了用黃河水澆地,作物減產、燒死莊稼的事件。
寧夏石嘴山市黃河水廠,主要是通過處理黃河水向部分城市居民供應飲用水。然而,從2001年開始由於黃河水質急劇下降,水廠的處理難度不斷加大。水裡的氨氮、揮發酚等含量過高,消耗了大量用於殺菌的氯,水廠不得不將加氯量由原來的處理每升水使用0.15毫克增加到4毫克左右,而用於澄清、處理有機物的葯料也在成倍增加。去年和今年春天這家水廠還曾多次被迫停止處理。
工業污染多年來一直是黃河水污染的「禍首」。從青海,經甘肅、寧夏,至內蒙古,黃河沿岸能源、重化工、有色金屬、造紙等高污染的工業企業林立,產生出了大量污染物。生活污水和過量施用化肥、農葯造成的「農業污染」目前也呈現加重趨勢。同時,沿黃一些城市生活垃圾加劇了污染。
甘肅白銀有色金屬公司是黃河白銀段最大的廢水排放源。重金屬污染物大多來自白銀公司下屬的冶煉廠。作為我國銅冶煉的老企業,冶煉廠已運行40多年。甘肅省環保部門、甘肅省經貿委曾兩次決定對這個廠限期治理。2002年,環保總局與原國家經貿委再次對其限期治理,要求到2005年必須實現達標排放。目前,冶煉廠的治理項目仍無實質性進展。
舊的高污染源還沒有徹底治理,新的高污染項目又在西部上馬。據悉,一些東部污染企業在招商引資的旗號下湧入西部地區。寧夏石嘴山市2004年1至4月份引進的70個項目中,高耗能的項目就有43個,部分已經投產的項目其環保後續工作也沒有跟上。近年來黃河寧夏段在工業污水排放減少的同時,生活污染和農業面源污染比例不斷加大,成為黃河污染治理的新重點。
據寧夏回族自治區環保局數據顯示,2003年,黃河寧夏段年排放廢水2.35億噸,其中生活污水排放量已達到了1.28億噸,占廢水排放總量的54.4%。廢水中主要污染物化學需氧量排放量為10.15萬噸,工業和生活廢水中的化學需氧量排放量分別為7.64萬噸和2.51萬噸。
伴蹲著經濟的高速發展。黃河污染治理的老問題尚未完全解決,新污染,新問題又在不斷顯現。目前黃河流域的水污染已由集中的工業點源污染逐漸變化為工業點源污染與農業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染並重。生活污染的影響力逐步加大,農村環境保護和農業化肥、農葯、畜禽糞便污染防治,已成為污染防治工作的新重點、新難點,並逐步呈現出污染結構多元化和污染因素的復雜化。
污染之「痛」痛在經濟結構,黃河流域工業結構一「重」二「小」,與水環境特點不相適應,使河道徑流越來越小的黃河要接納越來越多的工業污水。「重」主要表現在蘭州、白銀、包頭、寶雞、西安、咸陽等地重工業高度集中,超出環境容量。黃河最大支流渭河流域是陝西的工業基地,而渭河流域年污水排放量達8億噸,占黃河流域排污總量的18%。目前,渭河已成為「關中下水道」,大部分河段失去自凈能力。「小」主要表現在黃河中游一些地區趁國家加強對淮河、太湖流域水污染治理,大量關停污染企業之機,低價買設備,上了許多「十五小」工業,接下了「污染接力棒」。這些小污染企業點多面廣,治理難度很大。
我們認為,黃河污染問題是目前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的必然現狀,污染越治越嚴重的根本原因,主要是近些年黃河中上游地區的經濟發展速度太快,而治理污染的投資和速度無法同步跟進。為此建議:
1.將市場機制引入污染防治領域。通過市場作用,從原來「誰污染誰治理」的企業個體行為,引申為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社會分工和供求關系,形成社會化、專業化的環保企業乃至環保行業,向污染責任方提供商業性環保服務,逐步實現環境治理市場化、社會化、企業化。同時,在企業比較集中的工業園區鼓勵多家企業污染處理設施共建共享和治污設施專業化運行,提高治污設施處理效率,降低污染治理費用,逐步解決普遍存在的投入大量資金建成的環保設施,不能充分利用的問題。
2.樹立「維持黃河健康生命」的新治河理念。一是劃定黃河水功能區,根據黃河水資源量和水流的納污能力,提出各省(區)允許排入黃河的污染物總量,實行省(區)際斷面水質行政首長負責制;二是依法治污,在相關法規中明確相應的水污染超標處罰措施,對於污染超標省(區)要停止審批新的水資源利用項目;三是建立和完善水利、環保聯合治污機制,在排污監測和監管處理水污染突發事件上統一行動、團結治污。
3.國家應進一步加大力度推行綠色GDP,把環保工作納入地方黨政一把手的政績考核。
4.環保體制需要進一步理順,實行垂直管理,脫離地方的制約。
5.給予環保部門更大的執法權。如處罰力度,關停污染企業等。
6.地方新上項目論證必須有科學的決策程序,有環保部門參與,對新上項目,如果發生大的污染事件,實行事後決策追究制度,以加強地方「一把手」對黃河污染監督管理的自覺性和責任感。
7.應該在具備了有效的監測網路基礎上,探索建立排污區域賠償制度,讓過度佔有資源者付出應有代價。可以通過「排污收費」的辦法,由河流段面水質不達標者,向下游提供補償,迫使沿黃地區政府加大對本地區污染的治理。
這些方法不一定很全,但是個人認為要是做到了的話,黃河也就治理的差不多了吧。
㈣ 班敦旅行機構怎麼樣
班敦旅行機構(前身為班敦汽車俱樂部)是中國南方首家專業策劃組織高端特色旅遊和遠程自駕活動的玩傢俱樂部。定位「城市精英階層」,倡導「享受休閑,品味生活」理念,提供高端休閑旅遊產品,通過「體驗消費」模式,讓「旅行成為享受人生的高階形式」。
㈤ 多樂省的行政區劃
下轄12縣,省會位於邦美土市。
邦美蜀市(thành phố Buôn Ma Thuột)
克容布縣(Krông Buk)
克容巴縣(Krông Pak)
拉克縣(Lắk)
亞蘇縣(Ea Súp)
穆德拉縣(M'Drăk)
克容亞那縣(Krông Ana)
克容邦縣(Krông Bông)
亞赫遼縣(Ea H'leo)
格穆加縣(Cư M'gar)
孔港縣(Krông Năng)
班敦縣(Buôn Đôn)
亞卡縣(Ea Kar)
居昆縣(Cư Kuin)
㈥ 高分求翻譯,中譯英
About assist in the "Sino-Swiss friendship tour" activities related to the letter
The Kingdom of Sweden in Guangzhou Consulate General:
Chinese culture in the Nordic Sweden Business Federation (club-houses in southern Sweden city of Malmo), Sweden Chinese Women's Peace Association, and other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with the support of cultural exchange, after more than two years of meticulous preparation and field visits, from Guangdong Provincial Tourism Association, from Guangzhou Automobile Club classes Dun contractors, Guangzhou City, a Fort Columbia market investment planning Limited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new new Silk Road of Guangzhou New Olympics" as the theme of "China-Sweden friendship tour" of large Zijia Car activities has been officially launched.
The event is the 2008 Beijing Olympics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the July 2006 Sweden "Goteborg" Antique ship to visit Guangzhou in a re-trip. The event, all the 12,000 km journey from Guangzhou to Beijing, drove across the Eurasian continent, with Russia, Finland arrived in Sweden. Fleet size of 10 to 12 cars, the Senate team about 40. From July 1, 2008 start, on July 28 arrived in Sweden, August 2 end of the activities of Sweden, August 3 for home, which lasted 36 days.
Sweden, "Gothenburg," Antique ship to visit Guangzhou, is the history of Sino-Swiss friendship is of great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promotion of Sino-Swiss bilateral economic, trade, culture, tourism and other areas of cooperation, strengthen China's economic province of Guangdong and European countries. Economic and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both very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e civil initiated by the Gothenburg Miles return trip, aimed at establishing a direct access to Europe by the Guangdong Modern Asia and Europe "New Silk Road", one in Guangdong and the promotion of Sweden and the European countries the economic, trade, culture, tourism and other fields of economic and trade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The road, cultural Road, the road of friendship!
The imminent opening of the 2008 Beijing Olympic Games, this event is a publicity Olympic spirit, showing the Guangdong and Guangzhou image, promote world peace gift of the Olympic activities. In propaganda activities, we will be fully integrated into the Olympic element, the European allies to show more stronger, the Olympic spirit of peace and friendship.
The event in the planning and preparation, China and Switzerland has been the strong support of all aspects,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specific issues need to Sweden to coordinate and cooperate with the parties concerned, are:
1, Sweden Skane lan Guangdong Province SKANE friendly provinces, the Nordic Sweden and China Cultural Association of the total business premises in the province capital of Malmo City, and we hope that your province to the consulate informed of this trip and the activities of the topic, the The provincial government to help the Nordic Sweden and China Cultural Association do a good job in the business of the event.
Second, we want you to Gothenburg, Sweden, the consulate official body SOIC informed of this activity, the re-arranged team visited the headquarters of Gothenburg.
3, Sweden Linkoping LINKOPING city of Guangzhou is the sister cities, we would be grateful to the Swedish consulate in Linkoping informed of this trip and the activities of the topic, the city received from the envoys of friendship cities.
(For details, see annex "the new Guangzhou, the new Olympics, the new Silk Road" of the plan)
Because time is pressing, looking for activities on behalf of the organizing committee to visit your consulate, on specific activities, and as soon as possible on these issues can be resumed. Thanks!
Sincerely!
㈦ 如何去南極旅遊
1、跟團游
跟團游的優勢就是省心。目前國內還是有很多旅行社開設了這條旅行線路,只要人去即可,其它的事情都由旅行社解決。跟團游最好的就是解決了住宿問題、語言交流問題、導游問題,最為關鍵點是有導游在自己放心,觀看的景點多,見識層面較廣。
缺點也不是沒有,主要就是局限性大,沒那麼自由,關鍵是要比自由行貴許多。可能有人會比較差異還有去南極的旅行團啊。不僅有而且還挺多,一堆的相關旅行團。
2、自由行。
來南極自由行也算是一種無形勝有形的挑戰,所有的事宜都得自己操心這。甚至是有些不懂的地方還得自己去研究考察詢問,語言這道難關並不是所有人都能輕車熟路的。不過說麻煩也僅是一時的,只要登上船,一切就可全當作是跟團了一樣。
如果英語還算是過關的朋友,建議你們還是自由行,為旅遊沖動一次也未嘗不可。重點來了:一切以安全為重。自由行一定要有一定的經驗,菜鳥千萬別選擇自由行。別到時候遇到困難真是頭疼了。
(7)班敦擴展閱讀:
南極旅遊景點:
1、南極企鵝、座頭鯨
南極冰天雪地的景象則是我們的第一印象。就這樣一個冰寒之地明確生活這一群可愛的企鵝,常年遊走在海水和雪地上它們也是適應了這里的生活規律。我們的造訪無疑是打破了它們的生活方式,這里時常會出現企鵝嚇跑遊客的事情出現。
南極不僅有企鵝還有座頭鯨,它是全世界海洋之中第二的鯨。體型巨大,但卻外貌並不如人意,仔細一看有種滿臉疙瘩的感覺。我們可以坐在遊艇上,看著這眼前的一切,可愛的企鵝,調皮的鯨魚,遠處的冰川,這不就是我們來南極的主要目的嗎。
2、挑戰南極冰泳
我們日常生活中,冬泳都是最令人難以置信的了,對於這南極的冰凍你是否敢體驗一下。有些人因體驗這冰泳而特意學習的游泳,很少遊人感挑戰這種旅遊項目,基本上都是外國人。
各種各樣的如水姿勢,不過在跳之前都會先來上一杯伏特加,為自己壯壯膽。喝伏特加最主要的就是有驅寒功效,冰泳也不是開玩笑的,其實非常容易生病。
冰泳看似寒冷無比,但一切事情自己沒有經歷過怎能知道最終的答案是怎樣的呢。有伏特加的助威,一切都變得那樣順理成章,真理在於實踐。
3、欺騙島
被稱為世界「極寒之地」的地方就在這,這里記錄下的最低氣溫為零下89攝氏度,是不是難以想像的冷。世界上唯一的海水溫泉浴則是這里的景點,不過在嘗試之前還是需要有一定的勇氣的,也不是所有人都能隨隨便便挑戰的。
所謂的欺騙島,實則是一個曾經噴發過火山的小島。雖是在海底噴發的,由於火山口的塌陷,所以遺留下了很多黑色的火山岩石。
㈧ 主人公是一個小男孩,叫林小聃能聽見很多奇怪的聲音,這個叫什�
尋找聲音的耳朵
小男孩聃聃的耳朵能聽到大自然各種奇妙的聲音,他是小朋友心中的天使,卻是老師、家長眼中的搗蛋鬼,一度聽從大人的話而失卻了童真,最終在自己的努力下得到了老師、家長的理解和支持。本片採用了大量的音樂歌舞場面,以歡快新穎、散文化的表現形式將孩子心靈中最美的一面展現給廣大觀眾。可以說是當代首部兒童音樂電影,,獲得了國家教育部、廣電總局聯合向全國中小學生推薦觀看的優秀影片榮譽,也得到了上海文化發展基金會的資助支持。
目錄
基本信息
劇情梗概
主要演員
影片榮譽
展開
基本信息
片名:尋找聲音的耳朵 出品人:馬紅雷 策劃:劉霽、顧文輝、符英俊 編劇:張忱婷、馬紅雷 監制:唐昱 製片人:馬紅雷、劉霽 導演:張忱婷 攝影:張震 音樂:徐肖 美術:高林 剪輯:張景婷 翻譯:顧洛 編舞:趙佳佳 化妝:王泳雯 服裝:張俊 設計:唐心怡 出品:上海華娛星庫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攝制:上海班敦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上海敦禾影視傳播有限公司 發行:上海凱羿影視傳播有限公司 年份:2013年
劇情梗概
男孩小聃,有一隻奇妙的「魔法般」的瓶子和一雙純真、空靈的耳朵。因為拆遷,小聃和爸爸媽媽不得不從上海郊區農村搬家到市中心。新的學校沒有能改變他,相反,他為沉悶、枯燥、呆板的校園生活帶來一股清新之風。搗蛋鬼馬濤、同桌張米仁、班長楊昊都成了他的好朋友,越來越多的同學逐漸聚集在他的周圍。終於那一天,孩子們繞開老師和家長,在鄉下尋找大自然聲音時發生了意外,矛盾爆發:老師要處分小聃,媽媽第一次打了他,爸爸要回鄉下……眾多的壓力逼迫小聃將瓶子摔碎。遭此打擊的小聃,似乎突然間長大,他開始努力學習,他被推舉為班長,三好學生。然而,繁忙和緊張的生活讓小聃的耳朵突然暫時性失聰了…… 故事的另一條線圍繞著新家環境下的小聃爸爸媽媽。他們在人到中年之時突然間進城。一方面是房貸、水費、電費等生活費用的壓力,另一方面他們不得不在個人事業和家庭中尋找新的平衡。爸爸還在小鎮上當他的五官科醫生,每天早出晚歸,照顧不了家;媽媽爭取盡快評上高級職稱,好調入離家近一點的重點學校,方便照看家和孩子。原來在鄉下那種恬淡溫馨的生活沒有了,代而取之的是日益增多的口角和夫妻矛盾。直至後來小聃的深夜出走……夫妻二人似乎又重新找回了昔日的相懦以沫,二人重新傾聽到對方心底的聲音。 故事第三條線緊串著小聃的老鄰居-----爺爺奶奶老夫婦。他們堅守著祖屋到最後一刻。爺爺是小聃的忘年交,他理解小聃並樂意和他一起去田野里傾聽大自然的聲音。但他們最終也只能在社會發展的大車輪前作出自己的人生抉擇。
㈨ 怎樣去南極旅遊
現階段去南極,大部分是從阿根廷的烏斯懷亞港口出發,小部分從澳大利亞。旅行社也有這樣的產品,比如快馬探險號,美國國家地理號專業考察船,星辰公主號等等很多。班敦俱樂部每年都有南北極旅遊產品,搜索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