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項城官會鎮會成為工業區嗎求解答
近日,項城籍知名人士座談會分別在鄭州、北京舉行,值此辭舊迎新之際,我市四大班子帶著家鄉百萬父老的深情厚誼,和每位在鄭、在京的老鄉歡聚一堂,共敘友情,在場的每一位都感到由衷的高興。座談會上,周口市委常委、我市市委書記王宇燕代表項城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代表項城百萬父老鄉親,向長期關心、支持家鄉建設和發展的老鄉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王宇燕針對項城的發展現狀著重講了一下四個方面。
一、突出又好又快,板塊優勢進一步顯現。全市2008年完成國內生產總值148億元,較上年增長16.6%,地方財政收入2.88億元,較上年增長5.7%。新上招商引資項目36個,其中工業項目22個,預計總投資20.3億元。農機配件製造業、服裝業、製鞋業、勞保用品加工業、建築防水防潮業、發製品加工等地方特色板塊經濟發展迅速,對地方財政的貢獻和支撐作用明顯增強。各大經濟板塊年產值達到45億元,利稅近5億元。骨幹企業發展穩中見好。倍受關注的蓮花股份生產經營形勢轉暖,企業形象穩步提升;紡織公司在行業大環境極為不利的情況下,生產經營保持正常;博奧皮業稅收大幅增長;天安糖業口服葡萄糖擴建項目進展順利,新建5萬噸異麥芽糖項目已正式投產運行。
二、突出支農惠民,社會事業穩步推進。以綜合直補為主的各項惠農政策得到全面落實,農民種糧積極性不斷提高,今年糧食種植面積達到163.8萬畝,總產達71.1萬噸,均創歷史新高;村村通道路進一步完善;農村有線電視入戶數大幅增加;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93%以上;文藝創作成效顯著,賈嶺鎮、官會鎮被列入「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官會響鑼》載入第二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教育「兩免一補」得到全面落實,教育質量明顯提高,高招成績連續七年綜合位次穩居周口首位;城市和農村低保覆蓋面進一步擴大;城鎮居民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快速增長。
三、突出建管並重,城鄉面貌有所改善。城市建設快速推進,新區框架已經拉開,形成了新區、老區、工業區三區互動的良好格局。新區組裝已具規模,教育園區基礎建設和組裝工程進展順利,市中醫院新址工程已開工建設,蓮花大道與湖濱路連接工程正在緊張施工,3萬平方米的經濟適用住房建設全面啟動。老城區改造力度進一步加大,投入600多萬重修了北大街、文明路、文化路,完成了交通路、東西大街、團結路等道路修補和蓮花大道罩面工程。沙河治理和濱河改造工程正在實施。東方工業園區標准化廠房已全部竣工,被省發改委正式批准為第一批工業集聚區。交通面貌煥然一新。投入1.3億元,完成了106國道南段、水新路、水賈東路改造工程,省道217付集段即將通車,徹底解決了制約項城經濟發展的交通瓶頸。今年,我市成為國家命名的全國第一個「中國建築工程防水之鄉」。
四、突出以人為本,和諧項城加速構建。把提升群眾安全感作為一項長期的工作任務,立足當前,著眼長遠,連續採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形成了做好社會治安工作的長效機制,城鄉治安狀況明顯好轉。堅持以人為本,以大民調促進大和諧,構建了四級民調服務網路,有效化解了人民內部矛盾。
王宇燕對2008年的成績作了回顧,她說,過去的一年,是項城全面發展的一年,也是人民群眾得到實惠較多的一年。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結果,也是在外老鄉大力支持的結果。為了家鄉發展,你們出謀劃策;為了爭取項目,你們上下奔波;為了照顧家鄉,你們政策傾斜;為了家鄉聲譽,你們廣播良言。可以說,家鄉發展所取得每一份成績,都凝聚著你們的心血和汗水,傾注著你們的真情和關注。市委、市政府感謝你們,家鄉父老感謝你們!
王宇燕面對大家又對新的2009年的工作寄予厚望,她說,新的一年才剛剛開始,市委、市政府將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引下,以建設區域性中心城市、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構建和諧社會為目標,努力實現率先發展、科學發展、創新發展、和諧發展。實現這些目標,離不開全市人民的團結拼搏、艱苦奮斗,也離不開各位老鄉的大力支持和鼎力相助。希望各位老鄉一如既往地關心家鄉、宣傳家鄉,為家鄉的發展多盡一份心、多出一把力,共同把項城建設得更加美好。家鄉人民也時刻關注著你們的發展,每當你們用自己的勤奮和智慧創造出了優異的工作業績,我們也備感驕傲和自豪。最後,請允許我轉達家鄉父老對你們的美好祝願,祝願大家新的一年裡工作順利,闔家幸福!
Ⅱ 現任項城市市委書記是誰
經查詢項城市人民政府官方網站,目前該市的市委書記一職為空缺。
Ⅲ 項城的政府領導
黃真偉:中共項城市委書記,主持全面工作。
劉昌宇:中共項城市委副書記、項城市人民政府副市長,主持市政府全面工作。直管審計局、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
崔世嶺:中共項城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負責市政府常務工作;負責經濟運行、發展改革、行政監察、財政稅收、重點項目、土地管理、金融監管等方面工作;負責分管部門安全生產工作。
王紅濤:項城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負責城鄉規劃建設與管理、住房保障、交通運輸、市場建設、政法與社會管理、教育體育等方面工作;負責分管部門安全生產工作。
程若光:項城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負責三農、計生、科技、保險等方面工作;負責分管部門安全生產工作
方強:項城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負責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文化旅遊、廣播電視、民政、衛生、食品安全、民族宗教、通訊等方面工作;負責分管部門安全生產工作。
劉玉世:項城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負責工業經濟、產業集聚區、招商引資、環境保護、安全生產、金融等方面的工作。
以上信息截止到2014年3月。
Ⅳ 原項城市市長孟維忠何許人也
在2013年12月12日,項城市人民政府市長孟維忠在外出差,從鄭州返回項城途中,遭遇重大交通事故,造成重傷,搶救無效,當日14時30分不幸去世,享年52歲。
14日上午,周口市四個班子領導以及社會各界幹部群眾數千人,懷著無比沉痛的心情,向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項城人民的好公僕、好市長孟維忠同志的遺體告別。
(4)項城市委書記擴展閱讀:
孟維忠於1951年12月出生在淮陽縣一個農民家庭。1969年12月參加革命工作,從1988年9月起,孟維忠調任原項城縣法院院長直到去世,他在項城艱辛工作了16年。
1992年3月,孟維忠擔任項城縣委常委、紀委書記,並兼任縣工業領導組組長、中日合資蓮花味之素工程建設指揮長。
在他的帶領下,參加工程建設的幹部職工形成一個特別能戰斗的團隊集體,經過日夜奮戰,這個投資2億元、年產4萬噸的味精重大項目工程,僅用8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預定工期的工程征地、拆遷和建設任務。
節約工程款及項目提前運行帶來的效益上億元,被外國友人稱之為「奇跡」,為項城農區工業化的提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Ⅳ 地級市的市委書記是什麼行政級別
普通地級市的市委書記,行政級別為正廳(局)級。一些市(州),其市委書記兼職所在省(自治區)黨委的常委,政級別為副省(部)級。
市委書記級別:
直轄市
中華人民共和國有四個直轄市,即北京、上海、天津、重慶,直轄市市委書記一般兼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為副國級幹部。
副省級城市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副省級市 現有的15個副省級城市,包括了深圳、廈門、寧波、青島、大連這5個計劃單列市,以及10個省會城市 ,副省級城市的市委書記行政級別為省部級副職。
一般地級市
一般地級市的市委書記的行政級別有兩種:正廳(局)級和副省(部)級,前者為普通地級市的市委書記,行政級別為正廳(局)級。一些 市(州),其市委書記兼職所在省(自治區)黨委的常委,因此其行政級別不是廳級而是為副省(部)級。
縣級市
縣級市的市委書記行政級別為(正局長級),縣的縣委書記(正處長級)。
(5)項城市委書記擴展閱讀
(一)、廳局級
廳局級是我國公務員的一個行政級別(正職為行政五級,副職為行政六級),國家各部委的廳級官員,(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組成部門的主要領導,廳長,委員會主任,省局局長,市局長、地級市(自治州、地區行署)的書記、市長(州長、專員),人大主任,政協主席。也就是和司局級、地廳級一個級別。
(二)、省部級副職
省部級副職是指一個公務員級別。省部級副職(四級幹部)。省部級副職:中共中央,國務院 ,全國人大常委會,全國政協的副部級領導,國家正部級各人民團體副職,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副書記、黨委常委)人大、政府、政協的副職領導人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法院院長書記, 人民檢查院檢察長書記 ,副省級城市黨委、人大、政府、政協的正職領導人(特殊規定的副職)。
Ⅵ 駐馬店市長和副市長是那裡人
劉國慶 中共駐馬店市委副書記、市長
主管工作:主持市政府全面工作。
簡歷: 男,漢族,1957年10月出生,河南太康人,1982年7月參加工作,1983年6月入黨,大學學歷,法學碩士。1978年9月~1982年7月 河南農學院植保專業學習。1982年7月~1984年5月 周口地區農技站工作。1984年5月~1985年8月 周口行署辦公室秘書科副科長。1985年8月~1986年6月 河南省農經委綜合處副科級秘書。1986年6月~1987年4月 河南省農經委服務體系建設處正科級秘書。1987年4月~1991年3月 河南省農經委生產計劃處副處長。1991年3月~1995年6月 河南省農經委生產計劃處處長。1995年6月~1996年3月 河南省公安廳政治部負責人(正處級)。1996年3月~1998年4月 河南省公安廳政治部副主任(正處級)。1998年4月~2000年7月 河南省公安廳黨委委員、政治部主任(副廳級)。2000年7月~2003年2月 河南省公安廳副廳長、黨委委員。2003年2月~2004年6月 河南省公安廳副廳長、黨委副書記。2004年6月~2008年3月 河南省公安廳常務副廳長(正廳級)、黨委副書記。2008年3月~2008年4月 駐馬店市委副書記、副市長、代市長。2008年4月任中共駐馬店市委副書記、市長。
陳義生 駐馬店市人民政府常務副市長
主管工作:負責市政府常務工作。綜合協調發改、財政、勞動人事、審計、統計、稅務、金融、行政審批、駐外辦事處等方面的工作。
簡歷:1958年出生,漢族,河南鄧州人,中共黨員,鄭大經濟管理專業畢業。1983年參加工作,曾任南陽行署辦幹事、工交科副科長、科長,1991年至1993年,先後任南陽地委辦公室副主任、副秘書長;1995年至1997年任南陽市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工委副書記;1997年至1999年任唐河縣委副書記、縣長,1999年至2001年任唐河縣委書記;2001年至2004年任駐馬店市委常委、政法委員會書記;2004年任駐馬店市委常委、副市長。
郜秀菊 駐馬店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主管工作:負責軍政關系、對外開放、文化產業、商務流通、信息產業等方面工作。
簡歷: 女,河南林州人,中共黨員,1962年9月出生,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博士研究生畢業,理學碩士,經濟學博士。198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87年7月參加工作。曾任河南省計劃經濟委員會主任科員,河南省經濟貿易委員會綜合處、對外經濟協調處副處長,技術進步與裝備處處長。2003年10月任河南省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廳黨組成員、副廳長,2003年11月任河南省商務廳黨組成員、副廳長。2006年12月任駐馬店市人民政府副市長,2008年10月任市委常委 、副市長。
張德軒 駐馬店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主管工作:負責人口計生、 勞動、科技、教育、衛生、食品葯品監督、體育、廣電、史志、保險等方面的工作。
簡歷:男,漢族,河南省泌陽縣人,1954年10月出生,1973年10月參加工作,大學畢業,高級講師。1973年10月在泌陽縣洪河學校任民辦教師;1975年在駐馬店師范學校畢業;1977年在泌陽縣洪河中學任教導主任、副校長;1985年在周口地區水利職工學校任副校長、校長;1994年在河南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畢業;1996年12月被河南省中專系列高評委評審為高級講師;1997年任鄲城縣人民政府副縣長;2001年2月任駐馬店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孟憲飛 駐馬店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主管工作:負責公安、司法、信訪穩定、民族宗教、外事僑務、郵政等方面的工作
簡歷:男,河南鄧州人,中共黨員,1955年1月出生,中國政法大學畢業。1969年12月參加工作,1969年至1975年海軍487部隊、4141部隊戰士、班長、副組長。1975年至1979年河南省鄭州電影機械廠工人。1979年至1983年中國政法大學法律系學習.1983年至1995年河南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辦公室副主任、主任。1995年至1997年下派中共靈寶市委任副書記。1997年至2002年任河南省三門峽市公安局政委、黨委副書記。2000年至2006年任河南省三門峽市公安局政委、常務副局長(享受副市廳級待遇)、黨委副書記。2006年至今任河南省駐馬店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兼市公安局局長。
劉金志 駐馬店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主管工作:負責 建設規劃、國土資源、交通鐵路、經濟開發區等方面工作。
簡歷: 男,漢族,河南項城人,中共黨員。1964年3月出生,碩士學位,1983年7月參加工作,1983年7月-1996年5月先後任項城縣農業局辦公室主任,丁集鄉黨委書記,縣委辦公室副主任,鄭新鄉黨委書記等;1996年5月-2001年3月任蓮花集團黨委副書記、副總經理、副董事長;2001年3月-2004年2月先後任淮陽縣委副書記 , 太康縣委副書記、縣長;2004年2月-2006年12月任鹿邑縣縣委書記; 2006年12月至今任駐馬店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陳星 駐馬店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主管工作:負責農村、農業、水利、扶貧、煙草、供銷、氣象等方面的工作。
簡歷:男,漢族,河南虞城人,中共黨員,1965年2月出生,研究生學歷,1989年8月參加工作,1989年8月-1990年10月任河南省商丘地區第二建築公司總經理助理;1990年10月-1998年3月任商丘地區人事勞動局幹部科副科長、主任科員(期間1995年8月-1998年3月掛職任夏邑縣韓鎮鄉黨委書記);1998年3月-1999年11月任夏邑縣副縣長;1999年11月-2000年3月共青團商丘市委副書記(主持工作);2000年3月-2001年12月任共青團商丘市委書記;2001年12月-2003年6月任民權縣委副書記、縣長;2003年6月-2008年10月任柘城縣委書記;2008年10月至今任駐馬店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喬建宏 駐馬店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主管工作:負責工業運行、民營經濟、安全生產、技術監督等方面的工作。
簡歷:男, 漢族,河南新鄭人,中共黨員,1962年3月出生,研究生學歷,1982年8月參加工作,1982年7月-1984年7月任新鄭縣第一中學教師。 1984年7月-1991年8月先後任新鄭縣團委幹事、宣傳部長,團委副書記,團委書記。1991年8月-1997年4月先後任新鄭市千戶寨鄉黨委書記、辛店鎮黨委書記(1995年8月-1997年2月在中央黨校本科班學習經濟管理專業)。1997年4月-2000年12月任新密市委常委、宣傳部長(1998年8月-2000年3月在華中科技大學專業研究生班學習)。2000年12月-2001年11月任鞏義市委常委、組織部長。2001年11月-2002年10月任中牟縣委副書記、紀委書記。2002年10月-2007年2月任鞏義市代市長、市長。2007年2月-2008年10月任鄭州 市政府黨組成員、秘書長、辦公廳主任、黨組書記。2008年10月任駐馬店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楊耀華 駐馬店市人民政府秘書長
主管工作:協助市長處理市政府日常工作,主持市政府辦公室全面工作。
簡歷:男,漢族,河南西平縣人。1959年6月出生,中共黨員,大學文化。1976年至1978年在駐馬店地區味精廠工作。
1981年至2001年在地區計委(現市發改委)工作,歷任科員、副科長、科長、副主任。2001年至2007年在駐馬店市政府工作,任副秘書長。2007年6月任駐馬店市政府黨組成員秘書長。
Ⅶ 項城市市委書記王宇燕
王書記已經調走了。
Ⅷ 項城都出過哪些名人
袁世凱(1859年9月16日-1916年6月6日),字慰亭(又作慰庭),號容庵,漢族,河南項城人,是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人物。曾是北洋軍閥的領導人,在辛亥革命,成為中華民國首任大總統,在位期間積極發展實業,統一幣制,創立近代化司法和教育制度。但後來在楊度等立憲人士的鼓惑下復辟稱……
李崇 (454~525)
李崇 (公元454年~525年) 字繼常,北魏頓丘人。襲爵陳留公。後為北魏高祖、世宗、肅宗三朝元老,歷治八州,五拜都督將軍,政績顯赫,戰功卓著,堪稱一代名臣。 李崇多謀才,尤擅軍事。高祖初年,齊國犯邊,李崇詔為將軍、荊州刺史,鎮上洛(今陝西洛南縣東南)。李崇不主張用兵……
陳亢 (前508~前430)
「南頓侯」陳亢(約公元前508——前430)字「子元」,一字「子禽」,又字「子亢」,春秋時頓子國(今項城市南頓鎮)人。他十八歲入孔門,後隨孔子到衛國(今河南滑縣、濮陽一帶),以儒士身份,留在衛國做了官。河南郡志記載, 北宋大中祥符元年 (1008年)宋真宗贈封孔子為「玄聖……
應奉
應奉,字世叔,應順的曾孫,約生活於東漢中期,今南頓上頭村人。其祖父應疊,父應郴(順帝時任武陵郡守)。他從小時候記憶力特強,讀書「五行並下」,記事處人,過目不忘。從小到大,凡他經歷過的事,都能記憶猶新。據說二十歲的時候,他為「決曹史」抄錄全郡四十二縣的罪犯名單報送刑部。回郡以後,太……
應順
應順,字華仲,今南頓上頭村人,約生活於東漢中後期。章帝時,被舉薦為孝廉①,出任掌管政務文書的尚書郎,後轉為「右丞」。 他廉直誠信,辦事公道,朝廷選派他任冀州(今河北柏鄉北)刺史(專司監察),很快又遷升為東平(今山東東平縣東)郡守。他為人上不阿下不驕,在其位謀其政,賞罰分……
袁克文 (1889~1931)
袁克文
袁克文(1889-1931),字豹岑,號寒雲,河南項城人,崑曲名家,民國四公子之一。素有民國時期「天津青幫幫主」之稱,民國總統袁世凱的次子,由其三姨太金氏生於朝鮮漢城,長兄袁克定。號稱南有黃金榮、杜月笙,北有津北幫主袁寒雲」。熟讀四書五經,精通書法繪畫,喜好詩詞歌賦,還極喜收藏書……
張伯駒 (1898~1982)
張伯駒
張伯駒生於1897年,原名家騏,字叢碧,別號游春主人、好好先生,河南項城人,系張錦芳之子,後過繼給伯父、民初曾任河南都督的張鎮芳。張伯駒天資聰穎,7歲入私塾,9歲能詩文,素有「神童」的美譽。伯駒先生是國內首屈一指的收藏大家,他積極征購古代文物字畫,使流落於社會的許多優秀文化遺產得……
張鎮芳 (1863~1933)
張鎮芳(1863—1933),字馨庵,河南項城閻樓人,乃袁世凱兄嫂之弟。清光緒進士。歷任天津道、長蘆鹽運使、湖南提法使、署理直隸總督等職。民國成立後,任河南都督兼民政長。1914年調回北京。次年支持袁世凱復辟帝制,與朱啟鈐等同被列為「七凶」。袁死後參與張勛復辟,任內閣議政大臣、度……
袁保慶 (1825~1873)
袁保慶(1825-1873),字篤臣,號延之。河南項城人。袁樹三次子,袁世凱的嗣父。他幼承家教,學業突出,於咸豐八年(1858)中舉。後跟隨叔父袁甲三在鄂豫皖蘇一帶,參加對捻軍作戰,戰功卓著,官至江寧鹽法道(二品)。同治十二年(1873)6月,袁保慶病故於任所,終年48歲。謚「中……
高梅閣 (1783~1860)
高梅閣(1783—1860年),名芳雲,晚年自號「荊布老人」。項城人,清代女詩人。其父高玉麟是貢生,兄頡雲是舉人,弟崍雲是進士。 梅閣自幼好學不倦,與兄弟共硯讀書。諸兄弟熱衷於功名,她卻留心日用倫常之道。二十二歲嫁與監生張東林為妻。張家世代習武不習文,於是她也藏起文墨,做起家務來……
袁保齡 (1841~1889)
袁保齡(1841~1889)字子久,又名陸龕。出生於河南省項城縣。系咸豐、同治年間欽差大臣漕運總督袁甲三次子,袁世凱的叔父。1862年中舉人,曾隨其父鎮壓過捻軍。1866年,25歲的袁保齡任清朝廷內閣中書侍讀。1877年,袁保齡因編纂《穆宗毅皇帝實錄》有功,賞戴花翎,官銜升為四品……
袁迪新 (1921~2016)
袁迪新,出生於1922年,是段祺瑞的三小姐段式巽的獨養女兒。袁迪新(1922-),生在袁世凱的老家——河南彰德的袁府。她的曾祖父袁世輔是袁世凱的弟弟,排行老五,袁世凱是老四。袁家兄弟共六個大概沒分家,都焐在那「豪門深深深幾許」、不知是七進還是八進的袁家大院里。袁迪新的祖父袁克庄2……
Ⅸ 項城有哪些名人
1、程秉
程秉(生卒年不詳),字德樞,汝南南頓(今河南項城西)人,三國時期吳國官員、儒學家,起初跟隨鄭玄,後來北方荒亂而到交州避難,期間與劉熙考究五經大義,因此通繞五經,後來交趾太守士燮任命程秉為長史。
吳大帝孫權聽聞程秉的名聲,於是以禮徵召他,程秉到後,被任命為太子太傅,黃武四年(225年),孫權為太子孫登娶周瑜之女為妃,程秉以太常身份於吳郡迎候,孫權親身上程秉的船,可見孫權對他的極為禮待。
程秉又教誨孫登對婚後相處要尊重儒家禮教,後來因病在任職期間逝世,著有《周易摘》、《尚書駁》、《論語弼》,凡三萬余言。
2、袁世凱
袁世凱(1859年—1916年),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北洋軍閥領袖。
字慰亭(又作慰廷),號容庵、洗心亭主人,漢族,河南項城人,故人稱「袁項城」,袁世凱早年發跡於朝鮮,歸國後在天津小站訓練新軍,清末新政期間積極推動近代化改革,辛亥革命期間逼清帝溥儀退位,以和平的方式推翻清朝,成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1913年鎮壓二次革命,同年當選為首任中華民國大總統,1914年頒布《中華民國約法》,1915年12月宣布自稱皇帝,改國號為中華帝國,建元洪憲,史稱「洪憲帝制」,此舉遭到各方反對,引發護國運動,袁世凱不得不在做了83天皇帝之後宣布取消帝制。
1916年6月6日因尿毒症不治而亡,歸葬於河南安陽,袁世凱的榮辱功過各有評說,有人說他是「獨夫民賊」、「竊國大盜」,也有人認為他對中國的近代化做出貢獻,是真正的改革家。
3、應瑒
應瑒(177—217年),字德璉,東漢汝南南頓(今河南省項城市南頓鎮)人,東漢末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
應瑒初被魏王曹操任命為丞相掾屬,後轉為平原侯庶子,曹丕任五官中郎將時,應瑒為將軍府文學,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應瑒卒於疫疾,應瑒擅長作賦,有文賦數十篇,詩歌亦見長,與其弟應璩齊名。
4、周興嗣
周興嗣(469-537),字思纂,祖籍陳郡項人,世居江南姑孰,南朝大臣,史學家,博學,善於屬文。
梁武帝繼位,拜安成王國侍郎,帝每令興嗣為文,如《銅表銘》《柵塘碣》《檄魏文》《次韻王義之書》,每奏輒稱善,官終給事中,參撰皇帝實錄、皇德記、起居注、職儀等百餘卷,著有文集十卷,《千字文》傳誦千古。
梁武帝大同三年七月十五日,卒,《梁書》及《兩唐書志》傳於世。
5、袁克文
袁克文(1890年8月30日—1931年3月22日),字豹岑,號寒雲,學名繼前,乳名昭兒,河南項城人,崑曲名家,民國四公子之一。
素有民國時期「天津青幫幫主」之稱,民國總統袁世凱的次子,由其三姨太金氏生於朝鮮漢城,長兄袁克定。
號稱「南有黃金榮、杜月笙,北有津北幫主袁寒雲」,熟讀四書五經,精通書法繪畫,喜好詩詞歌賦,還極喜收藏書畫、古玩等,後因反對袁世凱稱帝,生活放浪不羈,妻妾成群,觸怒其父,逃往上海,加入青幫,並在上海、天津等地開香堂廣收門徒。
1931年病逝於天津,葬於楊村,方地山為其撰寫碑文:才華橫溢君薄命,一世英明是鬼雄。
袁克文參與政治活動不多,而長於詩文,工於書法,致力古錢幣研究,能演唱崑曲,他收購文物揮金如土,但興盡後就轉讓,袁世凱死後,他長期客居上海,以變賣字畫為生。
撰有《寒雲手寫所藏宋本提要廿九種》、《古錢隨筆》、《寒雲詞集》、《寒雲詩集》、《圭塘唱和詩》,所寫掌故、筆記,如《辛丙秘苑》、《洹上私乘》等諸多一手資料,袁克文收藏文物種類頗多,晚年因生計窘迫,大部分變賣。
Ⅹ 項城官會鎮會成為工業區嗎
近日,項城籍知名人士座談會分別在鄭州、北京舉行,值此辭舊迎新之際,我市四大班子帶著家鄉百萬父老的深情厚誼,和每位在鄭、在京的老鄉歡聚一堂,共敘友情,在場的每一位都感到由衷的高興。座談會上,周口市委常委、我市市委書記王宇燕代表項城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代表項城百萬父老鄉親,向長期關心、支持家鄉建設和發展的老鄉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王宇燕針對項城的發展現狀著重講了一下四個方面。
一、突出又好又快,板塊優勢進一步顯現。全市2008年完成國內生產總值148億元,較上年增長16.6%,地方財政收入2.88億元,較上年增長5.7%。新上招商引資項目36個,其中工業項目22個,預計總投資20.3億元。農機配件製造業、服裝業、製鞋業、勞保用品加工業、建築防水防潮業、發製品加工等地方特色板塊經濟發展迅速,對地方財政的貢獻和支撐作用明顯增強。各大經濟板塊年產值達到45億元,利稅近5億元。骨幹企業發展穩中見好。倍受關注的蓮花股份生產經營形勢轉暖,企業形象穩步提升;紡織公司在行業大環境極為不利的情況下,生產經營保持正常;博奧皮業稅收大幅增長;天安糖業口服葡萄糖擴建項目進展順利,新建5萬噸異麥芽糖項目已正式投產運行。
二、突出支農惠民,社會事業穩步推進。以綜合直補為主的各項惠農政策得到全面落實,農民種糧積極性不斷提高,今年糧食種植面積達到163.8萬畝,總產達71.1萬噸,均創歷史新高;村村通道路進一步完善;農村有線電視入戶數大幅增加;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93%以上;文藝創作成效顯著,賈嶺鎮、官會鎮被列入「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官會響鑼》載入第二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教育「兩免一補」得到全面落實,教育質量明顯提高,高招成績連續七年綜合位次穩居周口首位;城市和農村低保覆蓋面進一步擴大;城鎮居民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快速增長。
三、突出建管並重,城鄉面貌有所改善。城市建設快速推進,新區框架已經拉開,形成了新區、老區、工業區三區互動的良好格局。新區組裝已具規模,教育園區基礎建設和組裝工程進展順利,市中醫院新址工程已開工建設,蓮花大道與湖濱路連接工程正在緊張施工,3萬平方米的經濟適用住房建設全面啟動。老城區改造力度進一步加大,投入600多萬重修了北大街、文明路、文化路,完成了交通路、東西大街、團結路等道路修補和蓮花大道罩面工程。沙河治理和濱河改造工程正在實施。東方工業園區標准化廠房已全部竣工,被省發改委正式批准為第一批工業集聚區。交通面貌煥然一新。投入1.3億元,完成了106國道南段、水新路、水賈東路改造工程,省道217付集段即將通車,徹底解決了制約項城經濟發展的交通瓶頸。今年,我市成為國家命名的全國第一個「中國建築工程防水之鄉」。
四、突出以人為本,和諧項城加速構建。把提升群眾安全感作為一項長期的工作任務,立足當前,著眼長遠,連續採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形成了做好社會治安工作的長效機制,城鄉治安狀況明顯好轉。堅持以人為本,以大民調促進大和諧,構建了四級民調服務網路,有效化解了人民內部矛盾。
王宇燕對2008年的成績作了回顧,她說,過去的一年,是項城全面發展的一年,也是人民群眾得到實惠較多的一年。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結果,也是在外老鄉大力支持的結果。為了家鄉發展,你們出謀劃策;為了爭取項目,你們上下奔波;為了照顧家鄉,你們政策傾斜;為了家鄉聲譽,你們廣播良言。可以說,家鄉發展所取得每一份成績,都凝聚著你們的心血和汗水,傾注著你們的真情和關注。市委、市政府感謝你們,家鄉父老感謝你們!
王宇燕面對大家又對新的2009年的工作寄予厚望,她說,新的一年才剛剛開始,市委、市政府將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引下,以建設區域性中心城市、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構建和諧社會為目標,努力實現率先發展、科學發展、創新發展、和諧發展。實現這些目標,離不開全市人民的團結拼搏、艱苦奮斗,也離不開各位老鄉的大力支持和鼎力相助。希望各位老鄉一如既往地關心家鄉、宣傳家鄉,為家鄉的發展多盡一份心、多出一把力,共同把項城建設得更加美好。家鄉人民也時刻關注著你們的發展,每當你們用自己的勤奮和智慧創造出了優異的工作業績,我們也備感驕傲和自豪。最後,請允許我轉達家鄉父老對你們的美好祝願,祝願大家新的一年裡工作順利,闔家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