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描寫二月的經典古詩
1、霜葉紅於二月花 唐 杜牧 《山行》
2、二月春風似剪刀 唐 賀知章 《詠柳》
3、二月春花厭落梅 宋 晏幾道 《浣溪沙》
4、 二月黃鶯飛上林 唐 錢起 《贈闕下裴舍人》
5、二月東風來 唐 白居易 《長相思》
B. 《二月二日》 白居易 詩意
意思是:二月二日新雨初霽,小草和田畦里的菜都發出了嫩芽,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而十字碼頭,一群身著輕衫牽著駿馬的少年正徐徐走著。
原文:
二月二日
唐代:白居易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時生。
輕衫細馬春年少,十字津頭一字行。
(2)二月二古詩擴展閱讀:
這首詩寫龍抬頭這個節日的情景,驚蟄天春雨綿綿,草木一新。根據龍抬頭的習俗,後兩句是青年出來過節,進行一些傳統活動。女的回娘家省親,所以在渡口擁擠上船或下船,或者後兩句寫同一件事,就是男的來迎接或送回娘家的女的。
「二月二,龍抬頭」早在唐代,就已有二月二這個節日的記載。這一天,是個踏青的好日子。唐朝人還把二月初二當作一個特殊的日子——「迎富貴」的日子,這一天要吃「迎富貴果子」,就是吃一些點心類食品。
此外,當時民間還流行著互相贈送刀尺、百穀、瓜果種籽和迎富貴果子的習俗。這一習俗到宋代仍然盛行。而二月二與龍的結合既包含了中國古代對龍神的祟拜,也表現了古人對星辰運行和農業節氣的認識。
農歷二月,大地復甦,草木萌動,農民就要春耕、播種了。這是個既需要雨水,又有可能降雨的時期,於是人們祈求傳說中的龍王行雲布雨,以保民間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正道出了這種祈盼。民諺背後,包含著先民們作為農耕民族對於幸福的嚮往。
到了元朝,二月二就已成為明確的「龍抬頭」日了,又被稱為春龍節,又叫龍頭節或青龍節,逐漸演變成除蟲害和祈豐收為主的節日。關於引龍、訂囤、煎餅熏蟲、擊梁辟鼠、炒豆報捷等風俗活動的記載也日漸繁多。
C. 二月二龍抬頭古詩有哪些 二月二龍抬頭古詩
二月二龍抬頭古詩有
1、七絕
唐·白居易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時生。
輕衫細馬春年少,十字津頭一字行。
二月二日,雨後天晴,大地生機盎然,百草萌生,是踏青出遊的絕好時節。一群身著輕衫牽著駿馬的少年正徐徐走著,一派春意盎然的詩情畫意。
2、二月二日
唐·李商隱
二月二日江上行,東風日暖聞吹笙。
花須柳眼各無賴,紫蝶黃蜂俱有情。
萬里憶歸元亮井,三年從事亞夫營。
新灘莫悟遊人意,更作風檐夜雨聲。
春江水漲,新灘流水在一般游春者聽來,自然是歡暢悅耳的春之歌,但在思歸不得的天涯羈旅者耳中,卻像是午夜檐間風雨的凄涼之聲,不斷撩動著自己的羈愁。
3、二月二日席上賦
宋·賀鑄
仲宣何遽向荊州,謝惠連須更少留。
二日舊傳挑菜節,一樽聊解負薪憂。
向人草樹有佳色,帶郭江山皆勝游。
載酒賦詩從此始,它年耆老話風流。
春來大地,花草樹木,萬物更新。趁著暖暖春意,不如就此閑談賦詩,把酒言歡,共話風流。
4、二月二日出郊
宋·王庭皀
日頭欲出未出時,霧失江城雨腳微。
天忽作晴山卷幔,雲猶含態石披衣。
煙村南北黃鸝語,麥隴高低紫燕飛。
誰似田家知此樂,呼兒吹笛跨牛歸?
煙靄籠罩的山村,黃鸝唧唧喳喳的鳴叫,一切都是生機勃勃的樣子。如此田園之樂,實乃人生一大樂趣。
5、二月二日挑菜節大雨不能出
宋·張耒
久將菘芥芼南羹,佳節泥深人未行。
想見故園蔬甲好,一畦春水轆轤聲。
D. 有關二月二龍抬頭的詩句
1、《二月二》[唐] 白居易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時生。
輕衫細馬春年少,十字津頭一字行。
2、《二月二日》 [唐]李商隱
二月二日江上行,東風日暖聞吹笙。
花須柳眼各無賴,紫蝶黃蜂俱有情。
萬里憶歸元亮井,三年從事亞夫營。
新灘莫悟遊人意,更作風檐夜雨聲。
(4)二月二古詩擴展閱讀:
龍抬頭又被稱為"春耕節"、"農事節"、"春龍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龍抬頭是每年農歷二月初二,俗稱青龍節,傳說是龍抬頭的日子,它是中國城鄉的一個傳統節日,慶祝"龍頭節",以示敬龍祈雨,讓老天佑保豐收。
二月二,相傳是土地公公的生日,稱"土地誕",為給土地公公"暖壽",有的地方有舉辦"土地會"的習俗:家家湊錢為土地神祝賀生日,到土地廟燒香祭祀,敲鑼鼓,放鞭炮。在廣西中北部壯族地區也有"二月二龍抬頭,八月二龍收尾"的說法。
E. 描寫二月二的詩歌。
描寫二月二的詩歌
1、《二月二日漫興 》
【元】謝應芳
東風吹散社公雨,紅白花開爛錦雲。時俗喜逢迎富日,老夫羞作《送窮文》。裌衣試著寒猶怯,拄杖歸來酒半醺。為問驛橋楊柳樹,送人多少去從軍。
2、《撐腰糕》
【清】蔡雲
二月二日春正饒,撐腰相勸啖花糕。 支持柴火憑身健,莫惜終年筋骨勞。
3、《二月二日遂寧北郭迎富》
【宋】魏了翁
才過結柳送貧日,又見簪花迎富時。 誰為貧軀竟難逐,素為富逼豈容辭。 貧如易去人所欲,富若可求我亦為。 里俗相傳今已久,漫隨人意看兒嬉。
4、《二月二日挑菜節大雨不能出》
【宋】張耒
久將菘芥芼南羹,佳節泥深人未行。 想見故園蔬甲好,一畦春水轆轤聲。
5、《二月二日即事》
【宋】方岳
春潮昨夜沒平灘,一雨催花色半含。雁喚元宵歸塞北,燕銜新社到江南。無歡不必游花樹,有病何須置葯籃。只把公忠答天地,從教兒女鬧冠簪。
F. 二月二龍抬頭詩句有哪些
1、《二月二日出郊》
(宋)王庭皀
日頭欲出未出時,霧失江城雨腳微。
天忽作晴山卷幔,雲猶含態石披衣。
煙村南北黃鸝語,麥隴高低紫燕飛。
誰似田家知此樂,呼兒吹笛跨牛歸?
2、《二月二日》
(宋)晁說之
柳花多情不肯新,可憐失盡漢家春。
二年不識挑生菜,萬國誰知有殺身。
群盜猶多南渡客,征鴻難問北歸人。
始知前日一樽酒,上帝昇平與爾親。
3、《和夢得洛中早春見贈七韻》
(唐)白居易
眾皆賞春色,君獨憐春意。
春意竟如何,老夫知此味。
燭余減夜漏,衾暖添朝睡。
恬和台上風,虛潤池邊地。
開遲花養艷,語懶鶯含思。
似訝隔年齋,如勸迎春醉。
何日同宴遊,心期二月二。
4、《二月二日挑菜節大雨不能出》
(宋)張耒
久將菘芥芼南羹,佳節泥深人未行。
想見故園蔬甲好,一畦春水轆轤聲。
G. 二月二經典古詩
1.《二月二日》唐 白居易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時生。
輕衫細馬春年少,十字津頭一字行。
2.《二月二日游洛源》唐 韓琮
舊苑新晴草似苔,人還香在踏青回。
今朝此地成惆悵,已後逢春更莫來。
3.《二月二日》唐 李商隱
二月二日江上行,東風日暖聞吹笙。
花須柳眼各無賴,紫蝶黃蜂俱有情。
萬里憶歸元亮井,三年從事亞夫營。
新灘莫悟遊人意,更作風檐夜雨聲。
4.《二月二日挑菜節大雨不能出》宋 張耒
久將菘芥芼南羹,佳節泥深人未行。
想見故園蔬甲好,一畦春水轆轤聲。
5.《二月二日夢中作》宋 陸游
零落薔薇委道傍,更堪微雨漬殘香!
象床玉尺人何在?腸斷新裁錦一方。
6.《丙辰二月二日喜晴》宋 釋行海
春來處處有花看,一種芳心欲吐難。
陌上鵝黃初染柳,不禁煙雨裊輕寒。
供參考。
H. 詩詞賞析大全:二月二龍抬頭詩句有哪些
《二月二日出郊》宋 王庭皀
日頭欲出未出時,霧失江城雨腳微。
天忽作晴山卷幔,雲猶含態石披衣。
煙村南北黃鸝語,麥隴高低紫燕飛。
誰似田家知此樂,呼兒吹笛跨牛歸?
《二月二》唐 白居易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時生。
輕衫細馬春年少,十字津頭一字行。
《二月二日》唐 李商隱
二月二日江上行,東風日暖聞吹笙。
花須柳眼各無賴,紫蝶黃蜂俱有情。
萬里憶歸元亮井,三年從事亞夫營。
新灘莫悟遊人意,更作風檐夜雨聲。
I. 描寫二月的詩句
1、二月二日江上行,東風日暖聞吹笙。--唐 李商隱《二月二日》
譯文:二月二日這一天春遊到江上,春風和暢陽光送暖樂曲悠揚。
2、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時生。--唐 白居易《二月二日》
譯文:二月二日新雨初霽,小草和田畦里的菜都發出了嫩芽,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3、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唐 賀知章《詠柳 / 柳枝詞》
譯文:這細細的嫩葉是誰的巧手裁剪出來的呢?原來是那二月里溫暖的春風,它就像一把靈巧的剪刀。
4、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唐 韓愈《春雪》
譯文:新年都已來到,但還看不到芬芳的鮮花,到二月,才驚喜地發現有小草冒出了新芽。
5、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唐 李嶠《風》
譯文:能吹落秋天金黃的樹葉,能吹開春天美麗的鮮花。
6、娉娉裊裊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唐 杜牧《贈別二首》
譯文:姿態美好舉止輕盈正是十三年華,活象二月初含苞待放一朵豆蔻花。
7、二月江南花滿枝,他鄉寒食遠堪悲。--唐 孟雲卿《寒食》
譯文:二月的江南花開滿枝頭,在他鄉過寒食節足夠悲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