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現役上將
擴展閱讀
華夏基金買股票靠譜嗎 2025-07-10 04:33:42
我好了 2025-07-10 04:28:08

現役上將

發布時間: 2021-06-25 02:46:07

A. 目前中國是上將軍銜的有多少個還活著的又有多少

截至2014年7月,自1955年中國首次實行軍銜制和1988年恢復軍銜制以來,中國人民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已有208人獲上將軍銜警銜。

截至2019年8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共有26位現役上將。26位現役上將中,包括空軍上將5人,海軍上將4人,武警上將2人。其餘陸軍上將有15人,其中3人出身火箭軍,1人來自戰略支援部隊。按分布看,軍委領導層及軍委機關8人,戰區7人,軍種10人,軍事院校1人。

(1)現役上將擴展閱讀

恢復軍銜制後96位軍警官被授上將軍銜警銜

1988年9月14日,中央軍委舉行恢復軍銜制後的第一次授上將儀式,授予時任中央軍委委員洪學智、劉華清、秦基偉,中央軍委委員、總參謀長遲浩田,中央軍委委員、總政治部主任楊白冰,中央軍委委員、總後勤部部長趙南起,副總參謀長徐信,中央軍委紀委書記、總政治部副主任郭林祥,中央軍委紀委第

二書記尤太忠,軍事科學院政治委員王誠漢,國防大學校長張震、政治委員李德生,北京軍區政治委員劉振華,南京軍區司令員向守志,成都軍區政治委員萬海峰,海軍政治委員李耀文,空軍司令員王海等17位高級軍官上將軍銜。其中洪學智1955年曾被授予上將軍銜。

B. 中國現役大將有多少

一個都沒有。

1955年8月27日,中央軍委授予粟裕、黃克誠、譚政、肖勁光、王樹聲、陳賡、羅瑞卿、許光達、徐海東、張雲逸10人大將軍銜,後被人們稱之為「十大大將」。都先後去世了。

1988年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七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決定恢復軍銜制,並通過《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軍銜條例》。重新實行的軍銜製取消了大將軍銜,將官設置為:一級上將、上將、中將、少將。1993年又取消了一級上將軍銜。

軍銜標識:

1、陸軍大將軍銜主要標識為,金黃色肩章兩佩鑲紅色邊飾,肩章底版上綴有四枚星徽。

2、海軍大將軍銜主要標識為,金黃色肩章兩佩鑲代表海軍的黑色邊飾,肩章底版上綴有四枚星徽。

3、空軍大將軍銜主要標識為,金黃色肩章兩佩鑲代表空軍的藍色邊飾,肩章底版上綴有四枚星徽。

此套軍銜肩章式樣自1955年起用,到1965年廢止。

C. 中國人民解放軍三十八位現役上將名單有哪些

現役38位上將:范長龍、許其亮、常萬全、房峰輝、張陽、趙克石、張又俠、吳勝利、馬曉天、魏鳳和、孫建國、王建平、王冠中、戚建國、賈廷安、杜金才、吳昌德、殷方龍、劉源、王洪堯、苗華、許耀元、張仕波、劉亞洲、王教成、褚益民、宋普選、劉福連、劉粵軍、趙宗岐、杜恆岩、蔡英挺、鄭衛平、徐粉林、魏亮、李作成、王寧、孫思敬。

D. 中國有多少上將.

現役36人。
自1988年重新實行軍銜制,解放軍一共授予108人上將銜,現役的上將為36人,新華網公布的資料顯示,
解放軍總參、總政正職,總裝部長,總後部長、政委,海軍、空軍及二炮司令員及政委,國防大學、軍事科學院院長及政委,均為上將;七大軍區中,除濟南軍區司令員范長龍、沈陽軍區司令員常萬全之外,也全部為「三星上將」。
如果縱覽108名上將,按其授銜時的任職,總參系統出身的最多(包括兼任軍兵種和大軍區領導職務的),超過20人;總政超過10人;總後、海軍、空軍均不足10人;軍事學院近10人;其他分布在國防部、武警部隊等處。
而在各大軍區晉升的40餘名上將中,以北京軍區最多,有近10人是在北京軍區任職時被授予上將銜的,另外加上授上將銜後調任北京軍區,以及調離北京軍區後晉升的上將,北京軍區先後出了20名左右的上將。「這足見首都的重要戰略位置。」徐平大校說。
開國時是57人(其中二人是補授)。

E. 解放軍上將有多少人,中將有多少人,少將有多少人

現役中國人民解放軍有220萬,其中少將187名,中將129名,上將32名。

拓展資料:

具有現役軍籍,正在服現役的軍人。現役是兵役的一種。

在我國,現役軍人是指正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服現役、具有現役軍籍,尚未退伍、轉業、復員的軍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規定,現役軍人由現役士兵(現役義務兵和現役士官)和現役軍官組成。

軍事院校(不是所有的軍校)的在校學員也帶有軍籍,也是現役軍人(按義務兵待遇),在校讀書的時間算入軍齡。

F. 中國現役上將有多少人

現役38位上將:范長龍、許其亮、常萬全、房峰輝、張陽、趙克石、張又俠、吳勝利、馬曉天、魏鳳和、孫建國、王建平、王冠中、戚建國、賈廷安、杜金才、吳昌德、殷方龍、劉源、王洪堯、苗華、許耀元、張仕波、劉亞洲、王教成、褚益民、宋普選、劉福連、劉粵軍、趙宗岐、杜恆岩、蔡英挺、鄭衛平、徐粉林、魏亮、李作成、王寧、孫思敬。

中國人民解放軍中部戰區,是從軍委管總、戰區主戰、軍種主建的總原則出發,根據中國安全環境和軍隊擔負的使命任務確定的,為正大軍區級,歸中央軍委建制領導。

戰區作為本戰略方向的唯一最高聯合作戰指揮機構,按照平戰一體、常態運行、專司主營、精幹高效的要求,履行聯合作戰指揮職能,擔負應對本戰略方向安全威脅、維護和平、遏制戰爭、打贏戰爭的使命。 中部戰區轄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河南、陝西、湖北、山西等7省市,戰區駐地為北京,陸軍機關駐石家莊。

G. 中國最年輕的上將是哪一位

截至北京時間2019年12月12日,生於1963年4月的楊學軍成為目前全軍最年輕的上將。

據《解放軍報》報道,中央軍委晉升上將軍銜儀式2019年12月12日在北京八一大樓隆重舉行。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向晉升上將軍銜的軍官頒發命令狀。此次晉升上將軍銜的軍官有7人,其中包括軍事科學院院長楊學軍。

他1983年畢業於原南京通信工程學院,1985年、1990年在國防科學技術大學獲碩士、博士學位,長期在國防科技大學工作,歷任計算機學院院長、副校長、校長等職。
2004年,楊學軍被授予少將軍銜,2013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7)現役上將擴展閱讀:

最年輕現役中將:常丁求

最年輕的現役中將,是出生於1967年的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副參謀長常丁求。此前,最年輕的現役中將為出生於1964年的劉振立,他於2016年八一前晉升中將。

最年輕現役少將:蘇榮

此蘇榮並非彼蘇榮,他是一位戰斗英雄。曾在北京軍區裝甲部隊任職的他,率領中國陸軍第一支專業信息化藍軍部隊參加軍事演習(深入軍情註:藍軍即演習中的假想敵軍),媒體亦稱其為「北京軍區藍軍司令」 。

H. 解放軍現役上將的待遇,解放軍上將相當於什麼級別

正大軍區級別。

I. 中國現有多少將軍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5年至1965年,有1604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被授予少將軍銜。福建出現了83位開國將軍,包括3位將軍、9位中將和71位少將。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時候,還沒有將軍。他們都以官銜稱呼。總司令,參謀長,總司令。到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實行軍銜制度時,共有1038人被授予少將軍銜。

(9)現役上將擴展閱讀:

其中帥10人:朱德、彭德懷、林彪、劉伯成、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

大將10人:蘇煜、徐海東、黃克澄、陳耕、譚正、肖金光、張雲義、羅瑞青、王樹生、徐光達;

上將55人,1956年和1958年又各補授1人;

1956年和1958年將分別授予175份補編;少將人數800人(1955年9月27日798人,1955年底2人),1956年3人,1957年2人,1958年1人。

1961年,從大校升為少將的有218人,1962年12人,1963年3人,1964年321人。少將總人數為1360人。

J. 現在有幾個上將,中將,少將

1988年授軍銜時:上將17、中將57、少將1034,後來又有多少晉升,實在不知道,總之,很多

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不授予軍銜
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的職務等級編制軍銜為上將
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的職務等級編制軍銜為上將

上將: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委員、總參謀長、總政治部主任的編制軍銜;正大軍區職的主要軍銜;副大軍區職的輔助軍銜
中將:副大軍區職的主要軍銜;正大軍區職、正軍職的輔助軍銜
少將:正軍職、副軍職的主要軍銜;副大軍區職、正師職的輔助軍銜
大校:正師職的主要軍銜;副軍職、副師職的輔助軍銜
上校:副師職、正團職的主要軍銜
中校:副團職的主要軍銜;正團職、正營職的輔助軍銜
少校:正營職的主要軍銜;副團職、副營職的輔助軍銜
上尉:副營職、正連職的主要軍銜;副連職的輔助軍銜
中尉:副連職的主要軍銜;正連職、排職的輔助軍銜
少尉:排職的主要軍銜

現行士兵軍銜按兵役性質分為:
1,志願兵役制士兵:六級士官、五級士官、四級士官、三級士官、二級士官、一級士官;
2,義務兵役制士兵:上等兵、列兵。

士兵軍銜按等級分為:
1,高級士官:六級士官、五級士官;
2,中級士官:四級士官、三級士官;
3,初級士官:二級士官、一級士官;
4,兵:上等兵、列兵。

海軍、空軍士兵在軍銜前分別冠以「海軍」、「空軍」二字。

兵:服現役第一年的義務兵,授予列兵軍銜;服現役第二年的列兵,晉升為上等兵軍銜;
初級士官:義務兵服現役期滿,被批准為第一期士官的,授予一級士官軍銜;第一期服現役期滿,被批准進入第二期服現役的一級士官,晉升為二級士官軍銜;
中級士官:第二期服現役期滿,被批准進入第三期服現役的二級士官,晉升為三級士官軍銜;第三期服現役期滿,被批准進入第四期服現役的三級士官,晉升為四級士官軍銜;
高級士官:第四期服現役期滿,被批准進入第五期服現役的四級士官,晉升為五級士官軍銜;第五期服現役期滿,被批准進入第六期服現役的五級士官,晉升為六級士官軍銜。

根據軍官所屬的軍種和技術特點,在海軍空軍和專業技術軍官軍銜前分別冠以「海軍」、「空軍」、「專業技術」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