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英國牛津大學
擴展閱讀
科羅娜啤酒股票代碼 2025-07-09 22:39:48
但斌的基金持有哪些股票 2025-07-09 22:38:10
法拉第未來股票代碼 2025-07-09 22:31:08

英國牛津大學

發布時間: 2021-06-25 07:49:34

A. 英國牛津大學有多少人

學校特色
目前,牛津共有39個學院,它們和學校的關系就象美國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關系那樣採用聯邦制形式。每一所學院都由HeadofHouse和幾個Fellows管理,他們都是各種學術領域的專家,其中大多數在學校都有職位。6個准學院(稱為「永久性私人學堂」-PermanentPrivateHalls、為各宗教教派所辦),至今還保留著它們的宗教特許狀。此外還有一個繼續教育學院。在35個學院中,眾靈學院目前沒有學生,只有院士(包括訪問院士)。各學院規模不等,但都在500人以下,學生、教師(院士)來自不同的專業學科。
除學院外,牛津大學的教學和研究活動(尤其是後者),主要由學部來組織,學部不是大學內的自治單位,它們都是跨學院的機構,不附屬於任何一個學院,不過各學部的教師和學生,首先必須是牛津大學內某一學院的一員。牛津現有16個學部:人類學和地理學學部,生物科學學部,臨床醫學學部,英語和文學學部,法學學部,經典、哲學和古代歷史學部,數學學部,中世紀和現代語言學部,現代歷史學部,音樂學部,東方學學部,物理科學學部,生理科學學部,心理學學部,社會學學部,神學學部,文科學部下一般不再分系,理科學部下又分成30多個系,有的學部還設一些中心和研究所。此外,有的研究所(如教育研究所,招收有研究生)不隸屬於上述各學部,而直屬於大學。
牛津的研究力量雄厚,在其教師隊伍中,就有83位皇家學會會員,125位英國科學院院士。在數學、計算機科學、物理、生物學、醫學等領域,它都名列英國乃至世界前茅。近些年來,牛津不僅在文科而且在理科、不僅在基礎科學而且在應用科學研究中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在生物醫學領域,自從弗雷明在倫敦發現青黴素後,本世紀40年代牛津的科學家弗羅里和蔡恩就將它投入臨床應用,結果3人共享諾貝爾獎。今天用得最廣的抗生素,1955年為牛津的愛德華·阿布拉罕發現。牛津也致力於將分子生物學應用於臨床,將核磁共振原理應用於醫療診斷,在發現人體的免疫瓜系統和應用基因工程技術於臨床問題方面,牛津亦起領導作用。該校在艾滋病毒、移植手術和遺傳病研究等方面也很有潛力。1987年斯奎波父子公司贈予該校葯學系2,000萬英鎊,以支持他們的研究工作。
在環境科學領域,牛津的研究涉及森林史、氣候變化、遙感、土地利用、野生動物保護、家畜管理、污染、腐蝕、沙漠侵犯等眾多課題。
牛津的固體物理、高磁學、激光研究、基本粒子研究和大氣物理學等均在世界上佔領先地位。物理系的克拉倫登實驗室在世界核研究領域中起著特殊的作用。基礎研究還導向重要的工業開發,包括建立了如牛津儀器公司和牛津激光公司之類的企業。
僅在化學系,牛津目前就擁有4位諾貝爾獎得主。該校在蛋白質、新型無機材料合成、分子的計算機輔助設計等方面都有重大成果問世,並在化工、醫葯、微電子工業等領域推廣應用。
牛津在地球內部動力學、陸界變形研究、低溫處理和古生物學等領域也很有成就。牛津數學研究所在許多數學分支學科中居於世界前列,計算機科學研究在國內外亦有一定地位。牛津被國際上公認為英國的經濟學中心。不僅金融、管理學科專家,而且法學、心理學和自然科學的專家也參加到經濟學研究中來。1987年進入工商界的牛津畢業生,已超過在其它行業就業的人數。
牛津的發展經濟學和國際關系研究亦很活躍,還被譽為研究當代中國最活躍的中心之一。
牛津大學有許多傑出的神學家、哲學家、法學家、歷史學家、音樂家、文學家和文藝評論家,它的政治學、地理學、社會學、心理學力量都相當強。
牛津的博德利圖書館是英國第二大圖書館(僅次於大不列顛圖書館),藏書600萬冊。
牛津出版社舉世聞名,是世界上最大的大學出版社。尤其是它的20卷《牛津英語詞典》,享譽全球。
對青年學生來說,進牛津讀書,應該說是佼佼者的機會,是既痛苦又誘惑無限的事情,是光榮之路。然而,對英國社會來說,光榮之外另有深意。牛津、劍橋是通向最高權力的重要而又充滿希望的途徑。它們每年為英國培養出一批知識權貴,其中的一些人將登上權力的高峰。隨便舉一個例子就可以看出這種誘惑的分量。1979年那一屆議會,339名保守黨議員中,有94名來自牛津、75名來自劍橋。這些校友們又組成俱樂部、校友會,互相提攜,同甘共苦,而且,由父一輩到子一輩,形成了一個關系網。試想想,這該是一種什麼樣的局面?
1963年英國《金融時報》社長、倫敦經濟學院院長羅賓斯提出了《羅賓斯報告》。指責牛津、劍橋的壟斷地位和所帶來的墨守成規、保守難變的嚴重影響。當時的英國政府深以為然,在48小時內就批准了這份報告。政府決定創辦更多的大學以沖淡牛津、劍橋的影響。很快,8所大學就開工了。但是不久人們驚詫地發現,8所大學幾乎和牛津、劍橋沒有什麼兩樣,校舍的建築風格、校園的氣派和格局,彷彿從牛津、劍橋描過來的,更有意思的是,這8所大學,都分別由一位來自牛津或劍橋的副校長擔任校長。

B. 牛津大學在英國哪個城市

牛津大學在英國牛津。

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Oxford),簡稱「牛津」。位於英國牛津,是一所譽滿世界的公立研究型大學,採用書院聯邦制,與劍橋大學並稱「牛劍」,並且與劍橋大學、倫敦大學學院、帝國理工學院、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同屬「G5超級精英大學」。

牛津大學的具體建校時間已不可考,但有檔案明確記載的最早的授課時間為1096年,之後1167年得到了英國皇室的大力支持而快速發展。牛津大學為英語世界中最古老的大學,也是世界上現存第二古老的高等教育機構。

牛津大學涌現出了一批引領時代的科學巨匠,培養了大量開創紀元的藝術大師以及國家元首,其中包括27位英國首相以及數十位世界各國元首、政商界領袖。

(2)英國牛津大學擴展閱讀:

建立在學院制和導師制之上的卓越學府——記英國牛津大學。

這里有眾多的學院,但它們不是按專業分割的文學院或理學院,而是一個個兼容並包的多元社區。
這里有大量的導師,但他們最為人所知的工作卻不是帶研究生,而是對每名本科生的個人化精心指導。

漢密爾頓之所以專門提到生活,是因為牛津的每個學生在按專業劃分的系以外還都會歸屬於一個學院,在這個學院中住宿、用餐、社交,當然也少不了學習。

關鍵的是,牛津的學院不是按專業分割的,每個學院中都有來自多個不同系的學生,比如學文學和學機械的兩個學生可能是宿舍緊挨的鄰居,這樣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就自然地進行著跨學科的交流。

在聖修學院(St.Hugh』sCollege)就讀的博士生程奇峰對此深有感觸:「來自不同國家、不同專業的學生能夠有非常多的機會在一起互相聊天,就某一個問題進行討論,因為是不同專業的,這種聊天可以促進不同思維方式間的互相影響,對視野的開闊非常有益。」

學院制的另一個好處是更易在小規模社區中形成歸屬感,牛津是擁有2萬多名學生的大學校,而每個學院只有幾百名學生。

他們雖然來自不同專業,但總體來看一個學院也有自己的特色,有的強調學術,有的重視應用,有的積極活躍,有的安寧靜謐,學生可以選擇一個與自己氣質相契合的學院,也往往更易與學院間建立感情。

C. 牛津大學在哪個國家

牛津大學在英國牛津郡。

牛津大學更多信息:

中文名:牛津大學

外文名:University of Oxford

簡稱:牛津

校訓:Dominus Illuminatio Mea(上主乃吾光)

創辦時間:建校於1167年

類別:公立綜合研究型大學

知名校友:雪萊,霍金,王爾德,培根,邊沁,柯林頓,凱特·貝金賽爾

所屬地區:英國牛津郡

主要院系:三一學院、基督學院、聖約翰學院等

主要獎項:英語世界第一所大學 ,69位諾貝爾獎,3位菲爾茲獎,6點陣圖靈獎

所屬聯盟:羅素集團、科英布拉集團等

(3)英國牛津大學擴展閱讀:

牛津大學文化傳統:

校訓:

校訓:Dominus illuminatio mea(拉丁文)

意思是「耶和華是我的亮光」(The Lord is my light),出自《聖經》中的詩篇第27篇。

「我認為大學精神的核心有兩點,第一是在每件事情上對卓越的追求,第二是自由而公開的辯論」——英國牛津大學校長安德魯·漢密爾頓。

漢密爾頓說,牛津大學所體現出來的大學精神就是,首先對卓越有絕對的追求,無論是在教學還是科研上,都永遠不會安於現狀,持續地追求做得更好。

活動:

牛津大學的學生用他們獨特的方式慶祝期末考試結束——朋友們用泡沫和手噴綵帶「襲擊」手拿香檳准備慶祝的學生。對於牛津大學畢業季的同學來說,走出考場就意味著一年一度學期末狂歡的開始。

在牛津大學,有一個叫做「搞破壞(trashing)」的傳統活動,牛津大學的學生們一走出考試院,在外面等候已久的朋友們,手拿麵粉、手噴綵帶朝他們「攻擊」,攻勢之猛,慶祝的香檳酒也完全沒辦法飲用。

不過牛津大學的學生還有一個傳統,也就是按照規定,在期末考試期間,都要身穿黑色袍子,第一場考試佩戴白色的康乃馨,最後一場考試佩戴紅色康乃馨,而這之間的考試佩戴粉色康乃馨 。

參考資料:網路---牛津大學

D. 英國牛津大學有校區劃分嗎,都有什麼校區

學校特色目前,牛津共有39個學院,它們和學校的關系就象美國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關系那樣採用聯邦制形式。每一所學院都由HeadofHouse和幾個Fellows管理,他們都是各種學術領域的專家,其中大多數在學校都有職位。6個准學院(稱為「永久性私人學堂」-PermanentPrivateHalls、為各宗教教派所),至今還保留著它們的宗教特許狀。此外還有一個繼續教育學院。在35個學院中,眾靈學院目前沒有學生,只有院士(包括訪問院士)。各學院規模不等,但都在500人以下,學生、教師(院士)來自不同的專業學科。除學院外,牛津大學的教學和研究活動(尤其是後者),主要由學部來組織,學部不是大學內的自治單位,它們都是跨學院的機構,不附屬於任何一個學院,不過各學部的教師和學生,首先必須是牛津大學內某一學院的一員。牛津現有16個學部:人類學和地理學學部,生物科學學部,臨床醫學學部,英語和文學學部,法學學部,經典、哲學和古代歷史學部,數學學部,中世紀和現代語言學部,現代歷史學部,音樂學部,東方學學部,物理科學學部,生理科學學部,心理學學部,社會學學部,神學學部,文科學部下一般不再分系,理科學部下又分成30多個系,有的學部還設一些中心和研究所。此外,有的研究所(如教育研究所,招收有研究生)不隸屬於上述各學部,而直屬於大學。牛津的研究力量雄厚,在其教師隊伍中,就有83位皇家學會會員,125位英國科學院院士。在數學、計算機科學、物理、生物學、醫學等領域,它都名列英國乃至世界前茅。近些年來,牛津不僅在文科而且在理科、不僅在基礎科學而且在應用科學研究中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在生物醫學領域,自從弗雷明在倫敦發現青黴素後,本世紀40年代牛津的科學家弗羅里和蔡恩就將它投入臨床應用,結果3人共享諾貝爾獎。今天用得最廣的抗生素,1955年為牛津的愛德華·阿布拉罕發現。牛津也致力於將分子生物學應用於臨床,將核磁共振原理應用於醫療診斷,在發現人體的免疫瓜系統和應用基因工程技術於臨床問題方面,牛津亦起領導作用。該校在艾滋病毒、移植手術和遺傳病研究等方面也很有潛力。1987年斯奎波父子公司贈予該校葯學系2,000萬英鎊,以支持他們的研究工作。在環境科學領域,牛津的研究涉及森林史、氣候變化、遙感、土地利用、野生動物保護、家畜管理、污染、腐蝕、沙漠侵犯等眾多課題。牛津的固體物理、高磁學、激光研究、基本粒子研究和大氣物理學等均在世界上佔領先地位。物理系的克拉倫登實驗室在世界核研究領域中起著特殊的作用。基礎研究還導向重要的工業開發,包括建立了如牛津儀器公司和牛津激光公司之類的企業。僅在化學系,牛津目前就擁有4位諾貝爾獎得主。該校在蛋白質、新型無機材料合成、分子的計算機輔助設計等方面都有重大成果問世,並在化工、醫葯、微電子工業等領域推廣應用。牛津在地球內部動力學、陸界變形研究、低溫處理和古生物學等領域也很有成就。牛津數學研究所在許多數學分支學科中居於世界前列,計算機科學研究在國內外亦有一定地位。牛津被國際上公認為英國的經濟學中心。不僅金融、管理學科專家,而且法學、心理學和自然科學的專家也參加到經濟學研究中來。1987年進入工商界的牛津畢業生,已超過在其它行業就業的人數。牛津的發展經濟學和國際關系研究亦很活躍,還被譽為研究當代中國最活躍的中心之一。牛津大學有許多傑出的神學家、哲學家、法學家、歷史學家、音樂家、文學家和文藝評論家,它的政治學、地理學、社會學、心理學力量都相當強。牛津的博德利圖書館是英國第二大圖書館(僅次於大不列顛圖書館),藏書600萬冊。牛津出版社舉世聞名,是世界上最大的大學出版社。尤其是它的20卷《牛津英語詞典》,享譽全球。對青年學生來說,進牛津讀書,應該說是佼佼者的機會,是既痛苦又誘惑無限的事情,是光榮之路。然而,對英國社會來說,光榮之外另有深意。牛津、劍橋是通向最高權力的重要而又充滿希望的途徑。它們每年為英國培養出一批知識權貴,其中的一些人將登上權力的高峰。隨便舉一個例子就可以看出這種誘惑的分量。1979年那一屆議會,339名保守黨議員中,有94名來自牛津、75名來自劍橋。這些校友們又組成俱樂部、校友會,互相提攜,同甘共苦,而且,由父一輩到子一輩,形成了一個關系網。試想想,這該是一種什麼樣的局面?1963年英國《金融時報》社長、倫敦經濟學院院長羅賓斯提出了《羅賓斯報告》。指責牛津、劍橋的壟斷地位和所帶來的墨守成規、保守難變的嚴重影響。當時的英國政府深以為然,在48小時內就批准了這份報告。政府決定創的大學以沖淡牛津、劍橋的影響。很快,8所大學就開工了。但是不久人們驚詫地發現,8所大學幾乎和牛津、劍橋沒有什麼兩樣,校舍的建築風格、校園的氣派和格局,彷彿從牛津、劍橋描過來的,更有意思的是,這8所大學,都分別由一位來自牛津或劍橋的副校長擔任校長。

E. 怎樣考英國牛津大學

我終於圓了牛津夢
--------牛津大學 張嬌嬌

2007年8月下旬,我收到了牛津大學數學統計專業的正式錄取通知書。作為能夠幸運進入牛津大學本科學習的中國學生之一,我願把自己高中赴英留學的經歷及申請英國大學的經驗與更多的華夏學子分享。

一、為何赴英就讀A-Level? 申請學校的經歷?

王百哲教授給與的指導和金吉列令人無比信任,高效率的簽證服務,使我在倫敦爆炸事件後,依然在最短的時間內順利拿到了簽證。

2004年,在北京八中度過一年緊張而充實的高中生活後,暑假期間,我巧遇一位正在英國學習的優秀學姐,從此萌發了出國學習的想法。此時的我對出國留學的初步打算是:如果出國,就一定要有能夠就讀英國頂尖大學的機會,否則,便不如留在八中沖刺北大清華;我的英語基礎較好,所以不一定要選擇附加的語言課程;而我當時已經快16歲,理論上來講,精心策劃和准備出國留學大概需要一年的時間,所以我出去時的年齡將是不到17歲,應該選擇與年齡相符的課程。正是基於以上幾條考慮,A-Level走進了我的視野。

A-Level(year12, year13)相當於國內的高三高四,是英國本土學生申請大學前所就讀的兩年的課程。第一年所學課程稱為AS-Level, 第二年稱為A2 Level。總體上來講,A-Level的課程與國內普通高中的教學大綱基本接軌,選擇高二後就讀A-Level,不但年齡上合適,語言水平和學術上也恰好可以趕上。與傳統的僅為國際學生開設的一年制預科相比,A-Level具有下面幾點優勢:1.預科往往是由指定的大學開設的,因此一般來講能夠申請的大學的范圍很窄,牛津劍橋更是被排除在外;而A-Level則是12,13年級就讀的高中課程,可以申請英國任何一所大學;2.A-Level可以選科,靈活性更大(當然對語言的要求也更高)。

當然,預科也有自己的優點:因為是一年制,因此更省時省錢; 再者,由於是指定的大學開辦的,因此能夠成功就讀這所大學的系數更高,有點『上了保險』的味道;預科僅為國際學生開設,因此在設計上為國際學生考慮的非常周全。但考慮到我自身的情況,毫無疑問,A-Level是更加合適的選擇。

(關於GCSE:是英國學生在就讀A-Level前上的課程設置,相當於國內的高一高二。 好處:要求學習10門左右的科目,覆蓋的領域從中國學生擅長的數學,自然學科到更為寬廣的人文,社會,語言學科,提供了更全面的教育,也為A-Level的學習及大學學習的專業作了更充分的准備,是更加原汁原味的純英式教育。但有2個基本前提:1.從年齡上來講,一般是初三畢業的中國學生就讀此項課程。這時年齡較小,需要有遠遠高於同齡人的扎實的語言基礎及獨立生活的能力。 2.GCSE 兩年之後就讀A-Level,需要家裡擁有堅實的經濟基礎。由於以上兩個前提以及大多數人考慮出國留學時的年齡已過大,並且就讀GCSE失敗的風險也較高,因此A-Level對大多數高中時才考慮出國的人來講,是更佳的選擇)

確定了我要就讀的課程,接下來的一步就是找學校了,而這才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英國的教育國情和中國有些不同—中學里沒有重點和非重點之分,只有公立學校/私立學校之分。私立學校因為有更為雄厚的資金基礎,師資力量以及良好的生源,成績往往比公立學校要好很多。公立學校完全免費,但僅對本土學生開放,因此國際學生只能考慮申請費用較高但成績更好的私立學校。我查看了泰晤士報的幾份私立中學最新排名,希望從中能找出一些選擇。但我很快就發現從好幾百個所在地,費用,成績都不盡相同的學校里挑出幾個適合我的選擇實在是大海撈針。這時,是金吉列出國留學咨詢公司的顧問,前駐英教育參贊王百哲教授為毫無頭緒的我指明了道路-----我可以選擇排名靠前的學校,並且地理位置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可以向中意的學校發郵件索取prospectus(學校的宣傳冊)進行進一步的了解;另外,因為大部分學校是通過入學考試來決定是否批准國際學生的申請的,因此選擇應該稍稍拉開檔次,保證有願意錄取我的學校。王教授悉心的指導,真誠的幫助和寶貴的意見使得我有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 我很快從中篩選出了10幾所我感興趣的學校,又根據他們寄來的 prospectus上的一些情況最終敲定了四所我要申請的。

寄出五花八門的幾摞申請表格之後,接下來的就是准備入學考試了。每個學校的考試都不盡相同,有的僅僅是考察語言能力,更多的則是根據你選擇的A-Level科目進行學術測試。對於擅長理科的中國學生來講,題目本身應該不難,但是能流利地用英文讀題和答題卻是個不小的挑戰。在突擊了一段時間的專業詞彙後,我順利地在英國駐京大使館文化教育處完成了幾個學校的入學考試。在最終錄取我的學校中,我選擇了Headington Girls』 School Oxford這所位於牛津城的女校。這時已經是05年的夏天,雖然大部分出國事宜已經辦妥,但是通向大不列顛帝國的最後關卡—簽證,讓我並不敢對沖刺高三掉以輕心。正在這個簽證率在次陷入低谷的時候,又是金吉列出現在我的眼前,在我最需要幫助的時候給了我一臂之力。正是金吉列英國留學部令人無比信任的,高效率,人性化的簽證服務,使得我在最短的時間里,在英國留學簽證率再次陷入低谷的時候,順利地拿到了簽證。就這樣,我踏上了通往英國的求學之路。

二.A-Level的課程設置及學科的選擇

雖然對國際學生來說,針對於申請大學有多種課程可以選擇,但是因為絕大多數英國本土學生都選擇A-Level課程(事實上,他們幾乎沒有別的選擇—這只是正常的英國高中教育的一個環節)頂尖的英國大學基於便於比較的考慮,更青睞於那些就讀A-Level的國際學生。在這兩年中,學校會提供幾十門學科,可選擇的范圍極為寬廣,學生被要求從中選擇三到五門進行學習。所選的學科及考試成績與所申請的大學專業和大學的排名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一般來講,選擇基礎性學科,如數學(maths),高等數學(further maths)物理(physics),化學(chemistry),生物(biology)歷史(history),地理(geography)英國文學(english literature)美術(art)及非母語的外語類學科等,較之選擇實踐性新興學科,如商業(business studies)會計(accounting) 時尚設計(fashion design) 戲劇(theatre studies)等,在申請絕大多數專業時更具有優勢(可見牛津大學www.ox.ac.uk及倫敦政治經濟學院www.lse.ac.uk等關於a-level subject的官方說明)。當然,這並不絕對,因為學科之間的搭配也非常重要。我選擇了數學,高等數學,物理,經濟(economics)做為我的A2 subjects,而這個組合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兩門數學為我大學申請數學專業打下了堅實的知識基礎,物理專業則在課堂上培養我的發散性思維能力和實驗能力,而經濟,這門我認為在這兩年期間給我最大收獲的學科,則大大提高了我的英語寫作和交流能力,賦予了我對於政治經濟問題靈敏的嗅覺和獨特的視角。唯一有些遺憾的是,因為害怕第一年選擇5門科目壓力太大,我在最初選課時保守地選擇了4門;等到後來再想加一門的時候,發現我想選擇的科目和我已經存在的課表是沖突的,不得不放棄。事實上,如果語言沒有太大障礙的話,具有良好的理科基礎的中國學生在第一年學習5門科目是游刃有餘的,第二年再換成4科。更何況,在上了一段時間的課之後,如果認為5門壓力太大的話,可以隨時選擇drop掉一科,申請大學的時候也不會有任何影響。當然,一般大學只要求3門A2成績,保證至少3門的好成績才是最必要的,更多的A便是起著錦上添花的功效了。

考試:A-Level實行單元會考制,每年有兩次考試,一次在1月,另一次在6月,成績分A,B,C,D,E,U六檔。與國內不同的是,A-Level允許學生進行補考。當然,一次性取得滿意的分數是再好不過的了,申請大學時學校也會建議你用第一年的原始成績而不是補考成績。但這也表明,這樣的考試制度給了學生更多自我提升的空間,因此更加人性化。

申請大學:在第二年10月左右報志願,據最新政策每人可同時申請5所大學,所有的大學都採取同一個申請系統UCAS,但是每個志願之間都是獨立的,就是說,和高考不同,申請A大學不會對你申請B大學的被錄取概率產生任何影響(除了牛津和劍橋不能同時申請之外)。申請材料包括Personal Statement (個人陳述,闡述你為什麼要選擇這個專業在大學學習,你平時的活動經歷和興趣愛好等),教師評語,第一年的成績以及學術競賽的獲獎經歷。(我在A-Level的第一年,第二年連續兩年獲得全英數學挑戰賽的金獎,我想這也是我最終能夠獲得一些頂尖大學數學系得青睞的原因之一吧)11月到次年2月得到一些大學面試,在這期間申請結果也會陸續出來。但是請注意,這里給你的是conditional offer(有條件錄取),也就是說,你必須要達到offer所要求的A2成績,才能被正式地錄取。所以,拿到某個大學的conditional offer,只能說是一隻腳踏進了它的大門;要想整個身子擠進去,後半年還要繼續努力呢!

三.Headington Girls』 School 趣事

這所成績拔尖的女校位於古老的牛津大學城,步行到牛津市中心(大部分學院的所在地)只需要30分鍾左右,她優越的地理位置也為我今後申請牛津大學打下了基礎。成立於1915年,相對於牛津地區眾多的的千年古校來說,她還是『新人』,可卻在在學術,藝術,體育方面都大大有後來居上的勢頭,毫不遜色於Magdalen Boys』 College, Abingdon Boys』 School等這些以有近千年歷史的著名男校。

學校里有豐富多彩的學生社團和課外活動。在A-Level的兩年裡,我幸運地被吸納為學校合唱團的成員,多次在校園活動上進行演唱,並有幸在05年聖誕前夕在牛津城著名的基督教堂(Christ Church Cathedral, Oxford)演唱傳統的歌頌儀式(Carol Service) 同時,在2006年復活節前夕,我們合唱團赴荷蘭訪問演出一周,舉行了4場中等規模的專場音樂會並參加了阿姆斯特丹大教堂隆重的周日祈禱儀式。我們的合唱團還在2006/2007年連續兩年獲得了牛津音樂節合唱團的第一名呢!在第一年,我還參加了一個叫做Young Enterprise(年輕企業)的活動。這是一項由英國政府和匯豐銀行共同舉辦的,由學生自己投資設立『『公司』』,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商業公司」活動,以使對商業有興趣的學生體會到經商的風險和樂趣.我被同學們推選為公司的」金融主管」,主要負責財務上的管理與協調.公司經一年運作,成功地推出了」美麗Ipod包」等4項產品,贏利600英鎊左右,納稅近100英鎊.通過我們的公司這個小窗口,我看到了這個商業社會的小小的縮影. 我還選擇了羽毛球,拉丁舞,長笛,鋼琴等作為我的選修課,更加了豐富了我的課餘生活.

由於英國國土面積小,並緊鄰歐洲大陸,『四處走走』便成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先後游覽了巴斯古城,威爾士地區,劍橋城,華威城堡,蘇格蘭,當然,還有倫敦。在06年的復活節,我隨學校合唱團赴荷蘭演出一周,並在演出之餘,和同學們一起參觀了荷蘭的名勝景點。07年的復活節期間,我又獨自赴法國旅行一周。這些旅行經歷不但使我開闊了眼界,了解不同的文化風情,也使我更加懂得如何與不同的人溝通和交流,並從中體會樂趣。

四.牛津大學的面試經歷

聞名遐邇的學術聖地,牛津,在絕大多數人眼中,是個可望不可及的地方。然而,在這座美麗而古老的城市學習一年後,我發現通向這座世界學府的大道似乎也不那麼渺茫。在向學姐們討教了申請經驗,權衡了自己的實力之後,我決定全力沖擊牛津—畢竟,努力過了,即便結果不盡人意,也不會再有任何遺憾了。面試和大學自己設置的筆試是申請中最為重要的環節。帶著這樣的心情,12月份,我走進了牛津大學數學系的面試。

牛津大學實行的是獨特的學院制,學院負責學生的食宿管理和導師配置。就是說,在牛津本科的學習中,每周大概由數十個小時的大講座(lecture)和數個小導師課(tutorials)組成,在數學系,每個導師課大概有2-3個學生。導師一般是由教授和經驗豐富的博士擔當。如此低的師生比率,才保證了學生們能夠接受到最全面,最先進的教育。因此,在申請牛津的時候你要選擇一個學院進行申請,而面試就由這個學院的導師們主持,對申請者們進行篩選。牛津的面試一直是歷屆申請者們津津樂道的話題:傳說中面試的問題刁鑽古怪,五花八門,導師們以此衡量學生們的學術水平和智商潛力。而事實上,絕大部分情況中,面試的問題和你學的學科都是有緊密的聯系的,只不過題目非常靈活而具有討論性。絕大部分導師也會充分考慮到學生面試時的緊張心理,以最溫和的方式進行提問,並且在申請者不能想出答案時給出線索進行引導,這是非常正常的。

我申請的2006年時,數學系的筆試於周日上午進行,而面試則於此後的三天在不同時間段展開。(2007年底牛津大學改變了申請政策,數學筆試改為在10月31號進行—詳見牛津大學網站www.ox.ac.uk)我已經不能清晰地記起筆試時我的表現,但是只記得,因為平時扎實的積累,我的第一仗打得還算漂亮,給後面的面試增添了更多的信心。後面我一共迎來了5個面試--3個在我申請的學院,兩個在我被分配到的學院(牛津大學為了避免因為個別導師的偏見而導致潛力學生不被錄取的問題,會給每個申請者自動分配一個第二志願學院甚至第三志願學院,這樣,如果申請者的實力夠格,即便是申請的第一志願學院的導師不願錄取,第二,第三志願學院仍有機會)。面試的問題完全圍繞數學展開,雖然面試時有些緊張,但不得不承認的是,有些面試問題還是很有趣的。有些譬如:

『『給你一塊比薩餅,一刀切下去最多分成兩份,兩刀切下去最多分成四份,三刀最多分7份。。。。那麼n刀切下去能分成幾份?』』

『『你能用數的奇偶性證明根號2不是有理數嗎?』』

『『給你看這張圖。。。。這是一面磚牆,有隻小老鼠想從圖中的A點出發,到B點去偷吃乳酪。但它只能沿著每塊磚的邊沿走。請問有多少種走法?哪種最快?如果C,D,E三點被裝上了鼠夾子,小老鼠有多大可能被抓住呢?在這種情況下,它應該怎樣走才走的最快且不被夾住呢?』』

『『在-1到1區間內,x的絕對值的積分是多少?在有理數區間內,ax2+bx+c的積分是多少?』』

面試就是一個與導師討論和交流的過程。能與走在各個領域前沿的頂級學術精英交流,是一個如此令人難忘的記憶。。。。

附帶:美國大學的申請: A—Level被絕大多數美國名校接受,因此,就讀a-lv課程也有申請美國大學的機會。我在申請英國大學的同時也申報了美國長青藤聯校中的幾所。然而,由於申請英國大學本身就是一件耗時又耗力,在每個環節都需要精雕細琢的苦活,而申請美國大學還需要具有競爭力的SAT,SAT2的分數和數十篇令人頭大的申請文,因此我的經驗是,如果不能在當年10月之前在SAT,SAT2考試中取得滿意分數並完成絕大多數申請文的草稿,那麼應該考慮放棄美國方面的申請,全力以赴地沖擊英國名校。當時,一直到06年秋天,為了能讓自己的未來有更寬廣的選擇,我決定同時申請美國大學,而美國名校的申請截止日期大多是12月底。在不到4個月的時間里,我不但要完成英國大學申請所需的個人陳述(personal statement),准備迎面而來的牛津大學筆試和面試,提前一夜趕赴倫敦參加每月僅一次的SAT(美國版高考,類似於GRE,包括數學,批判性閱讀和寫作三部分)和SAT2(選擇性學科測驗,我選擇的是高級數學,物理,世界歷史三門考試)考試,完成數篇美國大學的申請文,准備1月底的幾門A2考試,趕往英國各地參加各個美國大學的校友推薦面試,同時還不能耽誤學校的正常功課…這一切使自信滿滿卻孤身奮戰的我也不禁身心疲憊。唯一令我欣慰的是,我所付出的和獲得的終究成了正比,英美兩方的申請結果都令我比較滿意。然而回過頭來看,既然我當初就堅信自己一定不會顧此失彼,那麼在時間緊迫的情況下,集中精力專攻一邊不是更讓人從容不迫嗎?更何況,在權衡了多種因素之後,牛津大學依然是我心中無可撼動的首選。因此,建議有心赴美的同學,如果在當年10月之前沒能完成大部分申請工作的話,那麼選擇放棄一邊也許是更從容的。

在最後一個面試結束後的第四天,我幸運地收到了牛津大學數學系的conditional offer。07年8月底,在A-Level的學習結束之後,我又收到了牛津大學的正式錄取通知書。回首望去,我在英國已經度過了兩個多年頭。這兩年裡,我有過淚水,有過汗水,有過憂慮,有過掙扎,但令我欣慰的是,這些最終換來的是優秀的學業成績和人格的獨立。如果我的生命能夠重來一次,我一定會毫不猶豫地再次選擇走出國門,擁抱更廣闊的世界。最後,衷心地祝福讀完這篇文章的朋友們在留學的途中一路好運。

二〇〇八年一月

F. 牛津大學在英國的哪個城市

在英國牛津。古雅、寧謐和純朴,是牛津留給訪古者最初印象。牛津大學城是在倫敦西北方,路程約六十英里。從倫敦到牛津開車需要二小時,這一段公路兩旁的風光,充分顯示出英國鄉村的殷實與整潔。除了一望無際的草原和農作物外。尖頂、紅瓦、白牆、黑色的木樑柱的農舍,錯落點綴在遠近。庄舍旁,牛馬放牧,綿羊成群,悠然草。草地一整片一整片的,間雜點綴著稀落的高大老樹,儼然成為園藝中「自然學派」的獨樹景觀。這樣風光如畫的景色,其本身便成為觀光的對象,一年四季,各國來的遊客,穿梭在古舊的巷nbsp;之間,熱鬧的音樂及戲劇活動,更吸引了無數藝術愛好者。靜靜地站在教堂墓園邊的街角,整個城鎮呈現是一幅歷史和現代文明,相互交融的寧靜景色。網頁鏈接

G. 牛津大學在哪個國家哪個城市

牛津大學,位於英國牛津。

牛津大學最早成立於1167年,為英語世界中最古老的大學,也是世界上現存第二古老的高等教育機構。牛津大學涌現出了一批引領時代的科學巨匠,培養了大量開創紀元的藝術大師以及國家元首,其中包括27位英國首相以及數十位世界各國元首、政商界領袖。

館藏資源:牛津共有104個圖書館。其中最大的博德利圖書館是英國第二大圖書館(僅次於大不列顛圖書館),於1602年開放,比大英博物館的圖書館早150年,現有藏書600多萬冊,擁有巨大的地下藏書庫。


(7)英國牛津大學擴展閱讀

1、文化傳統:

校訓:Dominus illuminatio mea(拉丁文)

意思是「耶和華是我的亮光」(The Lord is my light),出自《聖經》中的詩篇第27篇。

「我認為大學精神的核心有兩點,第一是在每件事情上對卓越的追求,第二是自由而公開的辯論」——英國牛津大學校長安德魯·漢密爾頓。

2、科研成果:

僅在化學系,牛津就擁有4位諾貝爾獎得主。該校 在蛋白質、新型無機材料合成、分子的計算機輔助設計等方面都有重大成果問世,並在化工、醫葯、微電子工業等領域推廣應用。

H. 牛津大學的介紹

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簡稱「牛津(Oxford)」,位於英國牛津,是一所譽滿世界的公立研究型大學,採用書院聯邦制,與劍橋大學並稱「牛劍」,並且與劍橋大學、倫敦大學學院、帝國理工學院、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同屬「G5超級精英大學」 。

牛津大學最早成立於1167年,為英語世界中最古老的大學,也是世界上現存第二古老的高等教育機構。牛津大學涌現出了一批引領時代的科學巨匠,培養了大量開創紀元的藝術大師以及國家元首,其中包括27位英國首相以及數十位世界各國元首、政商界領袖 。

截至2017年,共有69位諾貝爾獎得主(世界第九)、3位菲爾茲獎得主(世界第二十)、6點陣圖靈獎得主(世界第八)曾在牛津大學學習或工作過 。

(8)英國牛津大學擴展閱讀:

牛津大學的文化傳統:

1、校訓

校訓:Dominus illuminatio mea(拉丁文)

意思是「耶和華是我的亮光」(The Lord is my light),出自《聖經》中的詩篇第27篇。

「我認為大學精神的核心有兩點,第一是在每件事情上對卓越的追求,第二是自由而公開的辯論」——英國牛津大學校長安德魯·漢密爾頓。漢密爾頓說,牛津大學所體現出來的大學精神就是,首先對卓越有絕對的追求,無論是在教學還是科研上,都永遠不會安於現狀,持續地追求做得更好。

2、活動

牛津大學的學生用他們獨特的方式慶祝期末考試結束——朋友們用泡沫和手噴綵帶「襲擊」手拿香檳准備慶祝的學生。對於牛津大學畢業季的同學來說,走出考場就意味著一年一度學期末狂歡的開始。

在牛津大學,有一個叫做「搞破壞(trashing)」的傳統活動,牛津大學的學生們一走出考試院,在外面等候已久的朋友們,手拿麵粉、手噴綵帶朝他們「攻擊」,攻勢之猛,慶祝的香檳酒也完全沒辦法飲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牛津大學

I. 牛津大學是美國的還是英國的

是英國的
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簡稱:Oxon.)是一所位於英國牛津市的公立大學,有「天才與首相的搖籃」之稱的美名。學校創建於1167年,為英語世界中最古老的大學。牛津大學享有世界聲譽,它在英國社會和高等教育系統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有著世界性的影響,英國和世界很多的青年學子們都以進牛津大學深造作為理想。牛津大學因各種因素而獲評為「世上一流」及「最著名的學府」之一。牛津有一個中央學校(包括校和系圖書館,以及科學實驗室),38個學院以及7個永久私人公寓。有些學院只接受研究生,這些通常都是建立的新學院。牛津的學院系統產生於該大學誕生之時,並逐漸成為牛津市獨立機構的集合體。
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位於英國牛津市,其歷史可大約追溯到十二世紀末,迄今已有九個世紀。1209年,在牛津學生與鎮民的沖突事件過後,一些牛津的學者遷離至東北方的劍橋鎮,並成立劍橋大學。自此之後,兩間大學彼此之間展開相當悠久的競爭歲月。在九個世紀以來,牛津大學一直是全英國乃至於世界級的頂尖學府。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時常被合稱為牛橋(Oxbridge),它們兩所是英格蘭最古老、最著名的大學。上以93.7分的成績位居第二位,僅次於美國加州理工學院。
有「全球本科生諾貝爾獎」之稱的羅德獎學金,每年在全球選取80名最優秀大四本科生去牛津大學攻讀碩士或博士,這些羅德學者之後在全世界都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力。牛津大學是英國研究型大學羅素大學集團、歐洲頂尖大學科英布拉集團、歐洲研究型大學聯盟以及Europaeum中的核心成員。
牛津大學以自然科學和應用經濟科學、商務管理哲學三大領域的不斷進取與創新成就,震撼整個世界,同時也以豐富多樣的教學方法聲名遠揚:閱讀、實驗、導師輔導等多種方法結合,尊重學習規律,調動學生學習熱情,培養出一代代堪稱天之驕子的牛津精英。該校在心理學、生物學和法律、工程學、社會科學、經濟、哲學、歷史、音樂、化學、生物化學、文學、法語、德語、丹麥語、數學、物理、地球科學上均是行內之翹楚。
英國牛津大學(2)在近800年的歷史中,牛津大學培養了6位英國國王、26位英國首相(其中包括格萊斯頓、艾德禮、撒切爾夫人和托尼·布萊爾)、多位外國政府首腦(如美國前總統比爾·柯林頓)、近40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以及一大批著名科學家,如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哲學家弗朗西斯·培根、詩人雪萊、作家格雷厄姆·格林、化學家羅伯特·波義耳、天文學家埃德蒙多·哈雷等。就連2001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維·蘇·奈保爾,也畢業於牛津大學英文系。
2001至2002學年,在牛津大學就讀的學生總數超過1.65萬人,其中,來自130多個國家的外國留學生佔了1/3,在校研究生的數目約為5000人。牛津大學為人類文明的發展進步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牛津大學的校訓是Dominus illuminatio mea(拉丁文),意思是「耶和華是我的亮光」(The Lord is my light),出自《聖經》中的詩篇第2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