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世界第一縣衙
擴展閱讀
游資買股票的成本 2025-07-09 00:44:31

世界第一縣衙

發布時間: 2021-06-26 04:33:05

㈠ 被譽「天下第一衙」的縣衙門前的對聯為啥至今無人能對

在河南民間有這樣的諺語:“北有故宮,南有縣衙”、“龍頭在北京,龍尾在內鄉”。大家都知道,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最高權力中心,而縣衙,是中國古代最低一級的官府機構。在河南現存的眾多古縣衙中,坐落於南陽市內鄉縣城東大街的內鄉縣衙,是中國唯一保存最完整的封建時代縣級官署衙門。

2002年5月,內鄉縣衙被《中國文物報》評選為世界“文化多樣性”十家博物館之一;2005年被國家旅遊局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從北京故宮、河北保定直隸總督府、山西霍州署,到河南內鄉縣衙,形成了一條從中央到地方完整的中國古代四級官署衙門旅遊專線,假如有機會的話,您也不妨來這里走走轉轉吧。

㈡ 世界第一縣衙的介紹

浙江省長興縣政府辦公樓,被戲稱為「世界第一縣衙」。媒體報道稱,該樓及配套設施總花費達20億元。

㈢ 浙江長興耗資20億建「世界第一縣衙」值不值

直,浙江長興經濟發達。用來打響名聲,提高城市品味

㈣ 中國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縣衙是

內鄉縣衙是我國保存最完整的封建時代縣級官署衙門,1984年被辟為國內唯一的縣衙博物館。對外開放以來,縣衙以其特有的歷史價值,自身的魅力和獨特的風格,吸引了大批黨政領導,專家學者和中外遊客,海內外譽其為「絕無僅有的歷史標本」,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縣衙,已成為博物館一朵絢麗的奇葩,在中外博物館中享有很高的聲譽,被稱作「華夏之最」,「中華獨絕」,」天下第一衙「。

公元2000年7月19日(農歷庚辰年六月十八日)上海、昆明、蘭州、烏魯木齊、太原、霍州、內鄉、保定、無為、湛江、遵義、井崗山、靖遠、寧縣、渭南、鄯善、萬源、南充、羅江、平塘、安陽、靈璧、咸寧、華容、平陸、姜堰、天台、寧武等沿海中西部署8個省、市、自治區8個縣市區人民政府、縣市區長和部門負責人在上海召開了聯席座談會,聯合倡議共同構築沿海與中西部南北與東西聯系的大十字黃金旅遊線。山西霍州、河南內鄉、河北保定三市縣人民政府先期結對聯動,對保定直隸總督、山西霍州署、河南內鄉縣衙這三處保存最完善,代表我國古代省、州、縣三級官銜均有國務院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型古建築群的游園資源進行科學組合,並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我國古代中央官衙北京故宮進行掛鉤對接,形成「中國古代四大古衙」這一特色旅遊品牌。開設「中國古代四大古衙」旅遊專線,作為沿海與中西部大十字黃金旅遊線的開始之筆。

內鄉縣衙簡介:內鄉縣衙,位於縣城東大街中段北側,座北面南。縣衙始建於1304年,歷經元、明、清、中華民國至今前後近七百年。這里一直是歷代縣級政府的官署衙門。故宮易保,縣衙難存。當年縣衙的部分建築已不復存在,但其主體建築歷經歲月仍然能夠保留下來,已屬罕見。因此,它是我國目前唯一一個保存比較完整的古代縣衙,並在1984年被辟為全國唯一一家縣衙博物館,1996年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據《內鄉縣志》記載,內鄉縣衙始建於元大德八年(1304)年,明初重建,以後又屢次擴充規模,明末被李自成農民軍燒毀。到清朝康熙年間又重新修建,房舍達300餘間,咸豐七年(1857年)初又被捻軍焚毀。光緒二十年(1894年),正五品知縣章炳燾開始重修縣衙,七年間,建起了房舍280間、佔地27000平方米的龐大的縣衙建築群。當時,整體布局分為中軸線(知縣衙0、東側副線(縣丞衙)和西側副線(主簿衙)三大部分。中軸線建築有宣化牌、照壁、大門、儀門、公生明坊、大堂、軍械庫、三班六房、二堂、公署、三堂及其配房,銀局、稅庫、東西帳房、庫房、東西花廳等;東側副線建築有榜房、申明亭、寅賓館、巡捕衙、縣丞衙;西側副線建築有樓房、旌善亭、監獄、譙樓、吏舍、主簿衙等。然而,隨著歲月的流逝,縣衙東西兩側的副線建築多數已不復存在。現在我們所能看到的大多是間炳燾重修後保留下來的清代縣衙中的中軸線部分,計有房屋117間,建築面積2700平方米,佔地面積6700平方米。

大門面闊三間,中為通道,兩邊建成有衙門常有的"八"字牆,大門兩側有一對威嚴的石獅,大門東側原來放置一面大鼓,是當年告狀人擊鼓鳴冤的地方。現存一幅《三院禁約》碑,是明朝萬曆三十九年(1611年)知縣易三才等立於公署門首左側的一件珍貴的歷史文物。

大門前原有建築宣化牌和照壁。宣化牌原為一木構牌坊。明朝咸化年間始建,後多次重修。它面闊10餘米,高約7米,四柱三楹,上為升斗拱昴結構形式,中置一方橫匾,南而書"菊潭古治"四個楷書大字,北面書"宣化"(意為宣化教化)二字。整個牌坊造型優美,雄偉壯觀。此牌坊被燒毀後,清代又建有高大的石構牌坊,兩邊分刻著"官吏是公僕,民眾是主人"的字樣。現已不存。

與宣化牌隔街相對的是照壁,寬約10多米。照壁北面繪有一幅名叫"犭貪"的想像中的動物,狀如麒麟,據說是神話中的貪婪之獸,能吞下金銀財寶。盡管在它的周圍已經堆滿了各種珍寶,但它仍然貪得無厭,還想吃掉太陽。舊時官府中均以此畫告示官員們不要貪贓賣法。

大堂 前起縣衙大門,經過百米長的青石甬道(甬道中部原有儀門,俗稱二門),拾級而上便上大堂。大堂、二堂、三堂是縣衙中軸線上的三大主體建築,都是台基託附。尤以大堂最為壯觀。它面闊五間21.3米,九檁架,高11.2米,進深11.7米,建築面積248平方米。大堂上方懸掛"內鄉縣正堂"行楷金字匾額,堂前粗大的黑漆廊柱上有抱柱金聯"內鄉縣正堂"行楷金字匾額,堂前粗大的黑漆廊柱上有抱柱金聯"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負民即負國何忍負之"。堂中央有一暖閣,為知縣公堂,正面屏風上有彩檜"海水朝日圖",黑漆公案上放有文房四寶、印盒、驚堂木及發令簽等審案用物。閣外西側擺放著堂鼓、儀仗及刑具等,閣前地坪上保留有兩塊青石板,東為原告石,西為被告石,石上現在留有四個明顯的跪坑。這巍峨森嚴的大堂,就是昔日知縣舉行重大典禮、審理重大案件,迎接上級官員的地方。

大堂月台下不遠處,原來建有公生明牌坊和分列兩側的三班六房,現僅存四間兵、刑、工承發房。公閣下明牌坊是一石構建築,由"戒碑"、"戒石銘"演變而來。古代州縣衙門大堂前均有這一設施。向南刻"公生明"三個大字,作為官場箴規,意思是公正方能明察事之本來(即"公生明,偏生暗");向北刻縣令戒約:"爾俸爾祿,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難欺"。這樣,縣令坐堂理事即可見此,以警戒其秉公辦事。若徇私枉法,天理難容。

三班六房是明清時代州縣吏役的總稱。三班指皂、壯、快三班。皂班主管內勤,壯班和快班共同負責緝捕和警衛。六房指吏、戶、禮、兵、刑、工書吏房。吏房掌官吏的任免、考績、升降等;戶房掌土地、戶口、賦稅、財政等;禮房掌典禮、科舉、學校等;兵房掌軍政;刑房掌刑法、獄訟等;工房掌工程、營造、屯田、水利等。縣衙六房與中央六部相對應,其首領由縣令指派小官吏擔任,稱書吏或承發吏,直接對縣令負責。六房又依縱橫分為左右列和前後行。縱排是左列吏、戶、禮三房,右列兵、刑、工三房;橫排是吏、兵二房為前行,戶、刑二房為中行,禮、工二房為後行。這里也昭示了封建社會無處不在的森嚴等級。它即是政治的體現,也是思想文化的潮流。

屏門 這是大堂通向二堂的一座屏障。門前有一小院子,甬道兩邊有四間小屋,這是衙役聽差的地方。屏門前置黑漆板門,後置格扇門。格扇門上方面北懸一匾額,上書"天理、國法、人情"六個金字。這是告誡知縣,施政辦案必須遵循的基本綱領。即:順應天理,執行國法,合乎人情。但格扇門只供縣令和上級官員出入,吏役人等經過該門時,只能從兩側的走廊通過。

二堂 又名琴治堂。取《呂氏春秋》中宓子賤彈琴理案的典故,後用以稱頌縣令。二堂是知縣處理一般民事案件的地方。它面闊五間,七檁架,高10.2米,進深10.7米。堂前的楹聯為"法行無親令行無故,賞疑唯重罰疑唯輕"。堂上設公案,兩側有刑具。二堂兩側各有廂房五間,中間為過廳,由此可達東西花廳院。

公署 穿過二堂進入天井院,院內東西兩連各有配房三間,這是縣衙有關官員在此處理公務的地方,故稱"公署"。公署後面,是與三堂相通的穿廊,這里有一叢茂密的南天竺和一棵合抱的元代丹桂樹,遮天蔽日,幽深靜謐。

三堂 從公署院向後,走過穿廊和一道格扇門屏障,正面北屋就是三堂。三堂面闊五間,七檁架,高10.7米,進深10.9米。三堂前檐矗立著四根黑漆大柱,前牆用透花格扇鑲嵌,使迴廊顯得特別寬廣。堂內有縣令的更衣室。這里是知縣接待上級官員、商議政事、處理政務的地方。三堂前面是一處寬敞的庭院,院內東西兩廂各有配房四間,院內有一株古老的丹桂說,據說是元代留下來的,至今仍然生機勃勃,枝繁葉茂,巨大的樹冠遮住了半個庭院。每逢仲秋季節,前後院的兩析雙季丹桂繁花競放,香飄全城。

花廳 三堂東西兩側各有一進房舍,為東西花廳院,是知縣及其眷屬們居住的地方。三堂及東西花廳後邊,原有一個縣衙花園,園內建有兼隱亭。當年這里花木爭榮,翠竹扶疏。

現在,內鄉縣衙的大部分建築已經修葺竣工,並正式對遊人開放。從建築角度看,內鄉縣衙廳堂軒敞,院落數進,各組建築錯落有致,主次分明,廊道相接,渾然一體,體現了古代衙署的建築特色和藝術風貌;從歷史角度看,內鄉縣衙的衙署配置,室內外陳設和行政程式等,都是研究中國古代縣級政權的政治、官制、審判及思想文化的最珍貴的標本。隨著《人民日報》、《解放軍報》、《人民畫報》、中央電視台和新華社等幾十種語言、文字及圖片的宣傳報道,內鄉縣衙日益為國內外遊客、專家、學者和電影廠家所注目,其影響、意義和作用已經遠遠超過它自身的存在。

㈤ 山西晉中的最大縣衙被列入世界遺產了嗎

二十年前,可能很多遊客對平遙古城沒有印象,現在平遙古城名氣很大,即使沒有去過,也知道中國有這個地方。

平遙古城是山西三大世界遺產之一,也是唯一的古城級世界遺產,裡面的景點要花三天時間才能走完。

㈥ 山西晉中的縣衙是我國現存最大的縣衙嗎

平遙古城是山西三大世界遺產之一,也是唯一的古城級世界遺產,裡面的景點要花三天時間才能走完。

㈦ 中國現存唯一明代縣衙,真的藏有70多件稀世珍寶嗎

眾所周知,我國可是一個擁有著上下五千年歷史的文化古國,在這幾千年漫長歷史河流中,縣衙是古代時候負責幫助封建王朝管理鄉村事務的力量,但是隨著朝代的更迭頻繁,縣衙也漸漸退出歷史的舞台,但在河南省的葉縣,有著我國僅存的明朝縣衙,並且裡面珍藏著七十餘件我國僅存的珍寶。

最後,葉縣縣衙是我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並且自從局部對外開放之後,便成為了體現葉縣文化內涵的重要窗口。

㈧ 中國四大縣衙都是那裡

內鄉縣衙是我國保存最完整的封建時代縣級官署衙門,1984年被辟為國內唯一的縣衙博物館。對外開放以來,縣衙以其特有的歷史價值,自身的魅力和獨特的風格,吸引了大批黨政領導,專家學者和中外遊客,海內外譽其為「絕無僅有的歷史標本」,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縣衙,已成為博物館一朵絢麗的奇葩,在中外博物館中享有很高的聲譽,被稱作「華夏之最」,「中華獨絕」,」天下第一衙「。

公元2000年7月19日(農歷庚辰年六月十八日)上海、昆明、蘭州、烏魯木齊、太原、霍州、內鄉、保定、無為、湛江、遵義、井崗山、靖遠、寧縣、渭南、鄯善、萬源、南充、羅江、平塘、安陽、靈璧、咸寧、華容、平陸、姜堰、天台、寧武等沿海中西部署8個省、市、自治區8個縣市區人民政府、縣市區長和部門負責人在上海召開了聯席座談會,聯合倡議共同構築沿海與中西部南北與東西聯系的大十字黃金旅遊線。山西霍州、河南內鄉、河北保定三市縣人民政府先期結對聯動,對保定直隸總督、山西霍州署、河南內鄉縣衙這三處保存最完善,代表我國古代省、州、縣三級官銜均有國務院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型古建築群的游園資源進行科學組合,並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我國古代中央官衙北京故宮進行掛鉤對接,形成「中國古代四大古衙」這一特色旅遊品牌。開設「中國古代四大古衙」旅遊專線,作為沿海與中西部大十字黃金旅遊線的開始之筆。

內鄉縣衙簡介:內鄉縣衙,位於縣城東大街中段北側,座北面南。縣衙始建於1304年,歷經元、明、清、中華民國至今前後近七百年。這里一直是歷代縣級政府的官署衙門。故宮易保,縣衙難存。當年縣衙的部分建築已不復存在,但其主體建築歷經歲月仍然能夠保留下來,已屬罕見。因此,它是我國目前唯一一個保存比較完整的古代縣衙,並在1984年被辟為全國唯一一家縣衙博物館,1996年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據《內鄉縣志》記載,內鄉縣衙始建於元大德八年(1304)年,明初重建,以後又屢次擴充規模,明末被李自成農民軍燒毀。到清朝康熙年間又重新修建,房舍達300餘間,咸豐七年(1857年)初又被捻軍焚毀。光緒二十年(1894年),正五品知縣章炳燾開始重修縣衙,七年間,建起了房舍280間、佔地27000平方米的龐大的縣衙建築群。當時,整體布局分為中軸線(知縣衙0、東側副線(縣丞衙)和西側副線(主簿衙)三大部分。中軸線建築有宣化牌、照壁、大門、儀門、公生明坊、大堂、軍械庫、三班六房、二堂、公署、三堂及其配房,銀局、稅庫、東西帳房、庫房、東西花廳等;東側副線建築有榜房、申明亭、寅賓館、巡捕衙、縣丞衙;西側副線建築有樓房、旌善亭、監獄、譙樓、吏舍、主簿衙等。然而,隨著歲月的流逝,縣衙東西兩側的副線建築多數已不復存在。現在我們所能看到的大多是間炳燾重修後保留下來的清代縣衙中的中軸線部分,計有房屋117間,建築面積2700平方米,佔地面積6700平方米。

大門面闊三間,中為通道,兩邊建成有衙門常有的"八"字牆,大門兩側有一對威嚴的石獅,大門東側原來放置一面大鼓,是當年告狀人擊鼓鳴冤的地方。現存一幅《三院禁約》碑,是明朝萬曆三十九年(1611年)知縣易三才等立於公署門首左側的一件珍貴的歷史文物。

大門前原有建築宣化牌和照壁。宣化牌原為一木構牌坊。明朝咸化年間始建,後多次重修。它面闊10餘米,高約7米,四柱三楹,上為升斗拱昴結構形式,中置一方橫匾,南而書"菊潭古治"四個楷書大字,北面書"宣化"(意為宣化教化)二字。整個牌坊造型優美,雄偉壯觀。此牌坊被燒毀後,清代又建有高大的石構牌坊,兩邊分刻著"官吏是公僕,民眾是主人"的字樣。現已不存。

與宣化牌隔街相對的是照壁,寬約10多米。照壁北面繪有一幅名叫"犭貪"的想像中的動物,狀如麒麟,據說是神話中的貪婪之獸,能吞下金銀財寶。盡管在它的周圍已經堆滿了各種珍寶,但它仍然貪得無厭,還想吃掉太陽。舊時官府中均以此畫告示官員們不要貪贓賣法。

大堂前起縣衙大門,經過百米長的青石甬道(甬道中部原有儀門,俗稱二門),拾級而上便上大堂。大堂、二堂、三堂是縣衙中軸線上的三大主體建築,都是台基託附。尤以大堂最為壯觀。它面闊五間21.3米,九檁架,高11.2米,進深11.7米,建築面積248平方米。大堂上方懸掛"內鄉縣正堂"行楷金字匾額,堂前粗大的黑漆廊柱上有抱柱金聯"內鄉縣正堂"行楷金字匾額,堂前粗大的黑漆廊柱上有抱柱金聯"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負民即負國何忍負之"。堂中央有一暖閣,為知縣公堂,正面屏風上有彩檜"海水朝日圖",黑漆公案上放有文房四寶、印盒、驚堂木及發令簽等審案用物。閣外西側擺放著堂鼓、儀仗及刑具等,閣前地坪上保留有兩塊青石板,東為原告石,西為被告石,石上現在留有四個明顯的跪坑。這巍峨森嚴的大堂,就是昔日知縣舉行重大典禮、審理重大案件,迎接上級官員的地方。

大堂月台下不遠處,原來建有公生明牌坊和分列兩側的三班六房,現僅存四間兵、刑、工承發房。公閣下明牌坊是一石構建築,由"戒碑 "、"戒石銘"演變而來。古代州縣衙門大堂前均有這一設施。向南刻"公生明"三個大字,作為官場箴規,意思是公正方能明察事之本來(即"公生明,偏生暗 ");向北刻縣令戒約:"爾俸爾祿,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難欺"。這樣,縣令坐堂理事即可見此,以警戒其秉公辦事。若徇私枉法,天理難容。

三班六房是明清時代州縣吏役的總稱。三班指皂、壯、快三班。皂班主管內勤,壯班和快班共同負責緝捕和警衛。六房指吏、戶、禮、兵、刑、工書吏房。吏房掌官吏的任免、考績、升降等;戶房掌土地、戶口、賦稅、財政等;禮房掌典禮、科舉、學校等;兵房掌軍政;刑房掌刑法、獄訟等;工房掌工程、營造、屯田、水利等。縣衙六房與中央六部相對應,其首領由縣令指派小官吏擔任,稱書吏或承發吏,直接對縣令負責。六房又依縱橫分為左右列和前後行。縱排是左列吏、戶、禮三房,右列兵、刑、工三房;橫排是吏、兵二房為前行,戶、刑二房為中行,禮、工二房為後行。這里也昭示了封建社會無處不在的森嚴等級。它即是政治的體現,也是思想文化的潮流。

屏門這是大堂通向二堂的一座屏障。門前有一小院子,甬道兩邊有四間小屋,這是衙役聽差的地方。屏門前置黑漆板門,後置格扇門。格扇門上方面北懸一匾額,上書" 天理、國法、人情"六個金字。這是告誡知縣,施政辦案必須遵循的基本綱領。即:順應天理,執行國法,合乎人情。但格扇門只供縣令和上級官員出入,吏役人等經過該門時,只能從兩側的走廊通過。

二堂又名琴治堂。取《呂氏春秋》中宓子賤彈琴理案的典故,後用以稱頌縣令。二堂是知縣處理一般民事案件的地方。它面闊五間,七檁架,高10.2米,進深 10.7米。堂前的楹聯為"法行無親令行無故,賞疑唯重罰疑唯輕"。堂上設公案,兩側有刑具。二堂兩側各有廂房五間,中間為過廳,由此可達東西花廳院。

公署 穿過二堂進入天井院,院內東西兩連各有配房三間,這是縣衙有關官員在此處理公務的地方,故稱"公署"。公署後面,是與三堂相通的穿廊,這里有一叢茂密的南天竺和一棵合抱的元代丹桂樹,遮天蔽日,幽深靜謐。

三堂從公署院向後,走過穿廊和一道格扇門屏障,正面北屋就是三堂。三堂面闊五間,七檁架,高10.7米,進深10.9米。三堂前檐矗立著四根黑漆大柱,前牆用透花格扇鑲嵌,使迴廊顯得特別寬廣。堂內有縣令的更衣室。這里是知縣接待上級官員、商議政事、處理政務的地方。三堂前面是一處寬敞的庭院,院內東西兩廂各有配房四間,院內有一株古老的丹桂說,據說是元代留下來的,至今仍然生機勃勃,枝繁葉茂,巨大的樹冠遮住了半個庭院。每逢仲秋季節,前後院的兩析雙季丹桂繁花競放,香飄全城。

花廳 三堂東西兩側各有一進房舍,為東西花廳院,是知縣及其眷屬們居住的地方。三堂及東西花廳後邊,原有一個縣衙花園,園內建有兼隱亭。當年這里花木爭榮,翠竹扶疏。

現在,內鄉縣衙的大部分建築已經修葺竣工,並正式對遊人開放。從建築角度看,內鄉縣衙廳堂軒敞,院落數進,各組建築錯落有致,主次分明,廊道相接,渾然一體,體現了古代衙署的建築特色和藝術風貌;從歷史角度看,內鄉縣衙的衙署配置,室內外陳設和行政程式等,都是研究中國古代縣級政權的政治、官制、審判及思想文化的最珍貴的標本。隨著《人民日報》、《解放軍報》、《人民畫報》、中央電視台和新華社等幾十種語言、文字及圖片的宣傳報道,內鄉縣衙日益為國內外遊客、專家、學者和電影廠家所注目,其影響、意義和作用已經遠遠超過它自身的存在。

㈨ 近代海軍衙門怎麼建立起來的

洋務運動中期。(1888年)

1874年日本派兵登陸台灣企圖將之占據,清兵以僅有之戰船赴台將之驅逐。事件引起朝野的警惕,清政府於是決定每年撥出四百萬兩作為經費(實際用在購置軍艦款項只為每年一百萬兩),加快建設海軍。

大清海軍分為三洋:北洋水師負責山東及以北之黃海、南洋水師負責山東以南及長江以外之東海,福建水師負責福建、南海。
後來當時之南洋大臣沈葆貞,以四百萬年費同建南、北兩洋艦隊經費分散力量不足。而北洋艦隊負責守衛京師,奏准優先集全力建造。
1875年,命直隸總督、北洋大臣李鴻章創設北洋水師。
1875年,李鴻章通過總稅務司赫德在英國訂造4艦炮船,開始清朝海軍向國外購軍艦的歷史。
1879年,向英國訂造巡洋艦揚威、超勇。由於對在英國定造的軍艦不滿意,
1880年,經過反復比較向德國船廠訂造鐵甲艦定遠、鎮遠。
1881年,先後選定在旅順和威海兩地修建海軍基地。
1885年,海軍衙門成立,李鴻章遣駐外公使分別向英國、德國訂造巡洋艦致遠、靖遠與經遠、來遠。
1888年12月17日,北洋水師正式宣告成立並於同日頒布施行《北洋水師章程》。從此,近代中國正式擁有了一支在當時堪稱世界第六、亞洲第一的海軍艦隊。
1888年以後,艦隊經費大幅減少,多被政府挪置往其他各處,如修建頤和圓工程等等。時而正為海軍技術突飛猛進之時,至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時北洋艦隊已多年未置新艦,部份應進行之更新工程如更換新式火炮亦未能進行。原有的戰艦已開始落伍,無論航速、射速皆落後於日本,最終慘敗。

㈩ 請問誰知道中國最奢華的縣政府是那

鳥巢和國家大劇院很奢華吧?但是跟我下面即將貼出來的『世界第一縣衙』浙江長興縣政府大樓相比,它們都只是小巫見大巫。」12月23日,網友「咸寧明天會更好」在荊楚網東湖社區發帖爆料,稱自己被浙江長興縣政府大樓無法想像的壯觀給雷倒了,並附上了數張照片。
發帖人介紹說,「第一次在論壇看到這組照片的時候,還以為是迪拜修建的七星級酒店,後來經過其他網友的解釋才知道,原來這是浙江長興縣花費了6個億修建的縣政府大樓。真的是奢華了。而且據當地一位就在大樓里辦公的網友口述:『裡面上班根本不想回家!裡面中央空調、電視機等各種電器設備一應俱全,每天的電費都是天文數字。』」
後面的跟帖中,有當地網友爆料稱,這座豪華辦公大樓及其周邊的配套設施,總的花費達到了20億元。網友們直呼被雷倒了,「長興縣政府大樓果然不愧是『世界第一縣衙』,真的是太奢華,太夢幻了。」不少網友認為作為一個人民公僕的辦公大樓,建設如此奢華,難免會讓人擔心腐敗蔓延。尤其是行政大樓前的音樂噴泉和大劇院都是奢侈浪費的極端典型,不知當地的主管部門是如何通過這樣的投資的。
但一位自稱是長興本地人的網友則堅稱,「親眼所見這幾年長興的各中學,小學幾乎都翻建為新校舍;連外地的有些大學都不如長興中學的設施好;走在長興的金陵路上,感覺和走在杭州的一些路上沒兩樣。所以我說,不要一看到豪華政府大樓就罵,那種一邊豪華辦公,一邊要救濟,學校房子東倒西歪的地方才該罵。」

照片中,人工湖環繞下的浙江長興縣政府大樓聳立雲霄,氣派非凡。大樓外表貼滿了玻璃幕牆,極具現代感。夜色中,大樓前的音樂噴泉在景觀燈的照射下,婀娜多姿,如夢如幻。記者在檢索與此相關的新聞時發現,網友們的議論由來已久,在網路輸入「浙江長興」,檢索出來的第五條、第六條就是討論長興縣政府豪華大樓的貼文,輸入「天下第一縣衙」,則有近百個鏈接指向了相關貼文。

鳥巢和國家大劇院很奢華吧?但是跟我下面即將貼出來的『世界第一縣衙』浙江長興縣政府大樓相比,它們都只是小巫見大巫。」12月23日,網友「咸寧明天會更好」在荊楚網東湖社區發帖爆料,稱自己被浙江長興縣政府大樓無法想像的壯觀給雷倒了,並附上了數張照片。
發帖人介紹說,「第一次在論壇看到這組照片的時候,還以為是迪拜修建的七星級酒店,後來經過其他網友的解釋才知道,原來這是浙江長興縣花費了6個億修建的縣政府大樓。真的是奢華了。而且據當地一位就在大樓里辦公的網友口述:『裡面上班根本不想回家!裡面中央空調、電視機等各種電器設備一應俱全,每天的電費都是天文數字。』」
後面的跟帖中,有當地網友爆料稱,這座豪華辦公大樓及其周邊的配套設施,總的花費達到了20億元。網友們直呼被雷倒了,「長興縣政府大樓果然不愧是『世界第一縣衙』,真的是太奢華,太夢幻了。」不少網友認為作為一個人民公僕的辦公大樓,建設如此奢華,難免會讓人擔心腐敗蔓延。尤其是行政大樓前的音樂噴泉和大劇院都是奢侈浪費的極端典型,不知當地的主管部門是如何通過這樣的投資的。
但一位自稱是長興本地人的網友則堅稱,「親眼所見這幾年長興的各中學,小學幾乎都翻建為新校舍;連外地的有些大學都不如長興中學的設施好;走在長興的金陵路上,感覺和走在杭州的一些路上沒兩樣。所以我說,不要一看到豪華政府大樓就罵,那種一邊豪華辦公,一邊要救濟,學校房子東倒西歪的地方才該罵。」

照片中,人工湖環繞下的浙江長興縣政府大樓聳立雲霄,氣派非凡。大樓外表貼滿了玻璃幕牆,極具現代感。夜色中,大樓前的音樂噴泉在景觀燈的照射下,婀娜多姿,如夢如幻。記者在檢索與此相關的新聞時發現,網友們的議論由來已久,在網路輸入「浙江長興」,檢索出來的第五條、第六條就是討論長興縣政府豪華大樓的貼文,輸入「天下第一縣衙」,則有近百個鏈接指向了相關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