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麼是基站天線智能天線又是什麼他們一樣嗎
基站天線就是用來和終端(手機等)收發數據的天線,一般都在樓頂上。
而智能天線是一種安裝在基站現場的雙向天線,通過一組帶有可編程電子相位關系的固定天線單元獲取方向性,並可以同時獲取基站和移動台之間各個鏈路的方向特性。智能天線的原理是將無線電的信號導向具體的方向,產生空間定向波束,使天線主波束對准用戶信號到達方向DOA(Direction of Arrinal),旁瓣或零陷對准干擾信號到達方向,達到充分高效利用移動用戶信號並刪除或抑制干擾信號的目的。
所以說,智能天線可以是基站天線的一種。
2. 聯通和移動的基站天線怎麼區分
可以從幾個方面來區分:
1,從GPS天線的數目可以區分,移動的信號塔一般都沒裝GPS天線(現在中移動的3G的TD站裝有1個GPS天線)。聯通的有些基站裡面有CDMA設備,所以在信號塔上裝有1個GPS天線。電信的基站有CDMA設備的,裝有3個GPS天線。
2,從TD天線(比較寬的長方形天線)的安裝位置可以區分電信和移動塔,電信的信號塔一般將TD天線裝到上層平台。而移動一般將TD天線裝到下層平台。
3,從基站的站房來區分,電信的站房是藍頂,中間有一條細黃條。聯通就是藍頂,中間沒黃條。
4、看天線,有的塔上掛了三層天線的一般就是聯通電信的共站,移動的一般都是一到二層。還有聯通的天線有的會很小不知道是不是和沒錢有關系。
5、5、一般移動抱桿4節高12米,聯通6節18米,移動RRU掛在抱桿上面,聯通掛在抱桿下面;移動3G天線9根線,聯通3頻也是6根線;移動抱桿中間會多裝個小十字架(裝RRU用的),聯通沒有;
聯通在一般在城區三層天線,最上900,中間1800,下層3G。看多了會有感覺,移動沒裝3G 的話,最多兩層天線;鄉下,野外,樓頂機房漂漂亮亮貼有瓷磚的是移動,房子不好甚至露天或鐵籠的聯通;
聯通饋線布線沿著抱桿走,移動裝有走線架;據說聯通和移動的避雷針都不一樣,自己觀察去。
3. 基站天線的介紹
在移動通信網工程設計中,應該根據網路的覆蓋要求、話務量分布、抗干擾要求和網路服務質量等實際情況來合理的選擇基站天線。
4. 基站天線性能參數
天線工作頻率
無論天線還是其他通信產品,總是在一定的頻率范圍(頻帶寬度)內工作,其取決於指標的要求。通常情況下,滿足指標要求的頻率范圍即可為天線的工作頻率。
天線
一般來說,在工作頻帶寬度內的各個頻率點上,天線性能是有差異的。因此,在相同的指標要求下,工作頻帶越寬,天線設計難度越大。
輻射參數
主瓣;
副瓣;
半功率波束寬度;
增益;
波束下傾角;
前後比;
交叉極化鑒別率;
上旁瓣抑制;
下零點填充;
根據天線輻射參數對網路性能影響程度,可分類如下:
半功率波束寬度
在方向圖主瓣范圍內,相對最大輻射方向功率密度下降至一半時的角域寬度,也叫3dB波束寬度。
水平面的半功率波束寬度叫水平面波束寬度;垂直面的半功率波束寬度叫垂直波束寬度。
天線增益與波束寬度的關系:
水平面波束寬度
每個扇區的天線在最大輻射方向偏離±60º時到達覆蓋邊緣,需要切換到相鄰扇區工作。在±60º的切換角域,方向圖電平應該有一個合理的下降。電平下降太多時,在切換角域附近容易引起覆蓋盲區掉話;電平下降太少時,在切換角域附近覆蓋產生重疊,導致相鄰扇區干擾增加。
理論模擬和實際應用結果表明:在密集建築的城區,由於多徑反射嚴重,為了減小相鄰扇區之間的相互干擾,在±60º的電平下降至-10dB左右為好,反推半功率寬度約為65º;而在空曠的郊區,由於多徑反射少,為了確保覆蓋良好,在±60º的電平下降至-6dB 左右為好,反推半功率寬度約為90º。
水平面波束寬度、波束偏斜及方向圖一致性決定了覆蓋區方位向的性能好壞。
多徑反射傳播:
P ~~ 1/R^n
n = 2~4
±60º電平設計:
------------------
市區 n=3~3.5
9~10.5dB 下降
郊野:n=2
6 dB 下降
垂直面波束寬度及電下傾角精度
決定了網路覆蓋區中距離向性能的好壞。
觀察下圖的垂直面方向圖。波束應該適當下傾,下傾角度最好使得最大輻射指向圖 中目標服務區的邊緣。如果下傾太多(黃色),服務區遠端的覆蓋電平會急劇下降;如果下傾太少,覆蓋在服務區外,且產生同頻干擾問題。
電下傾角度
最大輻射指向與天線法線的夾角。
前後比
抑制同頻干擾或導頻污染的重要指標.
通常僅需考察水平面方向圖的前後比,並特指後向±30°范圍內的最差值。
前後比指標越差,後向輻射就越大,對該天 線後面的覆蓋小區造成干擾的可能性就越大。
特殊應用中才會考察垂直面方向圖的前後比,比如基站背向區域有超高層建築物。
天線增益
系指天線在某一規定方向上的輻射功率通量密度與參考天線(通常採用理想點源)在相同輸入功率時最大輻射功率通量密度的比值。
天線增益、方向圖和天線尺寸之關系
天線增益是用來衡量天線朝一個特定方向收發信號的能力,它是選擇基站天線重要的參數之一。
天線增益越高,方向性越好,能量越集中,波瓣越窄。
增益越高,天線長度越長。
天線增益的幾個要點:
1)天線是無源器件,不能產生能量。天線增益只是將能量有效集中向某特定方向輻射或接受電磁波的能力。
2)天線的增益由振子疊加而產生。增益越高,天線長度越長。
3)天線增益越高,方向性越好,能量越集中,波瓣越窄。
增益影響覆蓋距離指標 ,合理選擇增益!!!
提高天線增益,覆蓋的距離增大,但同時會壓窄波束寬度,導致覆蓋的均勻性變差。天線增益的選取應以波束和目標區相配為前提,為了提高增益而過分壓窄垂直面波束寬度是不可取的,只有通過優化方案,實現服務區外電平快速下降、壓低旁瓣和後瓣,降低交叉極化電平,採用低損耗、無表面波寄生輻射、低VSWR的饋電網路等途徑來提高天線增益才是正確的
交叉極化比
極化分集效果優劣的指標
為了獲得良好的上行分集增益,要求雙極化天線應該具有良好的正交極化特性,即在±60º的扇形服務區內,交叉極化方向圖電平應該比相應角度上的主極化電平有明顯的降低,其差別(交叉極化比)在最大輻射方向應大15dB,在±60º內應大於10dB,最低門檻也應該大於7dB,如圖所示。如此,才可以認為兩個極化接收到的信號互不相關。
副瓣抑制
抑制同頻干擾或導頻污染的輔助指標
對於城區建築物密集的應用場景,一方面因通信容量大要求縮小蜂窩,另一方面因樓房遮擋和多徑反射,難以實現大距離覆蓋。通常採用增益13~15dBi的低增益天線,大下傾角做微蜂窩覆蓋,從而,主波束的上側第一、二旁瓣指向前方同頻小區的可能性很大,這就要求在設計天線時,設法對上旁瓣進行抑制,從而降低干擾。
下零點填充
在某些特殊場景有限減少盲點的輔助指標
在天線設計時,對下零點進行適當填充,就可能減少掉話率。但零點填充要適可而止,當對零點填充要求較高時,增益損失較大,得不償失。對於低增益天線,由於波瓣較寬,應用時通常下傾角較大,下旁瓣不參與覆蓋,不需要進行零點填充。
多徑的影響,導致近距離零點效應不明顯或者消失。
方向圖圓度
評估全向天線均勻覆蓋效果的指標
僅需考察水平面方向圖的圓度。評估舉例:指標為±1dB,所有頻點都需要優於該指標。
電壓駐波比
電壓駐波比(VSWR):為傳輸線上的電壓最大值與電壓最小值之比。
當天線埠沒有反射時,就是理想匹配,駐波比為1;當天線埠全反射時,駐波比為無窮大。
電壓駐波比是天線高效率輻射的基本指標要求。
在全頻段內考察VSWR,取最大值為指標。
評估舉例:指標為1.5,所有頻點都需要優於該指標。
隔離度
是指某一極化接收到的另一極化信號的比例。
一般指雙極化天線中兩個極化直接的隔離。
三階交調
確保天線發射的交調干擾不影響接收機的靈敏度
在全頻段內考察PIM3,取最大值為指標。
可通過交調指標反映供應商天線產品的綜合水平,特別是物料生產及裝配過程的質量控制能力。
互調干擾的必要條件:足夠強的互調信號電平+能夠落入到系統接收頻帶
天線主要參數計量單位
計量單位說明
1) dB
相對值,表徵兩個量的相對大小關系,如A的功率比B的功率大或小
多少個dB時,可按10log(A功率值/B功率值)計算。
舉例:A功率值為2W,B功率值為1W,即A相比B多了一倍,換算成dB單位為:
10log(2W/1W) ≈3dB
2) dBm
表徵功率絕對值的量,也可認為是以1mw功率為基準的一個比值,計算為:10log(功率值/1mw)。
舉例:功率值為10w,換算成dBm為10log(10w/1mw)=40dBm。
3) dBi及dBd
均表徵天線增益的量,也是一個相對值,與dB類似,只是dBi及dBd有固定的參考基準:dBi的參考基準為全方向性理想點源,dBd的參考基準為半波振子。
舉例:0dBd=2.15dBi
天線技術未來
高性能天線
面臨不斷增長的流量需求,提升網路容量,天線技術是關鍵。由於容量大小受限於SINR,通過天線技術來提升SINR,就必須最小化扇區間干擾,最大化集中化天線輻射能量。
射頻部分和天線融合
總之,天線是任何一個無線電通信系統都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合理慎重地選用天線,可以取得較遠的通信距離和良好的通信效果。
5. 基站天線名稱分類
左邊的是定向天線;由線輻射陣列和反射板兩部分構成,亦稱之為板狀定向天線。反射板的主要功能是用來控制波束寬度,形成不同3dB波瓣寬度的扇形波束。
對於線狀的基站天線,反射板截面形狀對基站天線波束的前後比特性和水平面輻射方向圖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垂直面方向圖主要通過陣列設計來實現。
2. 右邊是線天線陣全向天線/
6. 基站 。。 天線
基站組成:機房內BTS,電源、傳輸,你看不到
天線、饋線、塔體(簡稱天饋部分)這是室外能看到的
住戶越密集,基站分布也越密,城市出於美觀的需要,及居民的反感(認為有輻射,不讓安裝)城市裡的基站一般都安裝在樓頂或河道邊公共部分
天饋部分可以是鐵塔、抱桿、美化天線(例如假樹等)
天線的作用只是收和發信號並沒有處理功用,所以都必須與基站相連。
你看到的天線有很多形狀,有些射燈、空調外機、圓筒、廣告牌都是天線。
基站一般安裝在頂層租用的房子里,當然有些是公共部分,例如電信、聯通他們自己大樓的機房等,由於基站需要電源、避雷、防水等,另外現在功率較大,風扇等震動和噪音也較大
你只要順著天線的黑色饋線找就能找到機房(基站所在地),也要走線架可代查找。
7. 移動基站外的天線分為哪幾種
從技術手段來說,有智能天線和普通天線。智能天線可以在中心機房根據網路需求,實現俯仰角的調整或者功率的增加;普通天線只能靠人工機械調整了,功率增加也只能用功率放大器了。現在的很多3G的天線都可以實現這個功能。(移動的智能天線比較少,因為大多數都使用國產天線,比如京信、首信、華為、中興。為了降低成本,很少使用智能天線。)從覆蓋方式來說,有定向天線和全向天線。定向天線使用范圍比較廣,可以根據需要調整俯仰角和方位角,以達到覆蓋需求,功率相對較大。全向天線的使用比較少,一般用於覆蓋鄉鎮,人比較少的地方。(定向天線可以根據需要調整,比較有針對性。全向天線則不可以,屬於「無差別攻擊」),功率相對較小。從覆蓋區域來說,分為室內和室外。室外天線顧名思義是在室外使用。不詳細說。室內天線是指使用在室內。因為建築物的遮擋,在室內,比如電梯、辦公室、寫字樓里。信號相對較差,可能出現斷話、掉話或串話的情況。所以就需要在室內增加天線,覆蓋每一層樓。(一般在樓道里可以看見,圓錐形。也叫吸頂天線)BTS也能在弱電井或者地下室找到。有功率放大器放大信號。(一般一個寫字樓只有一個BTS,饋線較長,損耗大,故需要功率放大器。)從天線外觀也可分為美化天線和普通天線。普通天線外形多為長方體(定向天線),和圓柱體(全向天線)。美化天線形狀不定,多為水塔,空調室外機。也有特殊的,比如動物、燈等。如有其它沒有補充,請追問。
8. 基站天線,什麼是基站天線
就是圍成一圈掛在上面的,像大喇叭音箱的形狀的就是天線。
9. 基站天線為什麼比手機天線大
手機基站天線是共線天線,是多組天線通過匹配電路串在一條直線上,然後在封裝在玻璃鋼外殼裡面。這樣天線的增益和方向性都將改善。手機由於經常移動使用要求天線在各個維度的電波都要均衡,而且因為有大量基站的支持,不需要太大的功率,所以使用單個的微帶天線。
個人見解,僅供參考
10. 基站天線的工作原理和主要參數是什麼
1、基站天線的工作原理:
基站天線的主要功能就是提供無線覆蓋,即實現有線通信網路與無線終端之間的無線信號傳輸。
1. 核心網側的控制信令、語音呼叫或數據業務信息通過傳輸網路發送到基站(在2G、3G網路中,信號先傳送到基站控制器,再傳送到基站)。
2. 信號在基站側經過基帶和射頻處理,然後通過射頻饋線送到天線上進行發射。
3. 終端通過無線信道接收天線所發射的無線電波,然後解調出屬於自己的信號。
2、基站天線的主要參數有:
電氣參數、頻率范圍、極化方式、波瓣寬度、機械可調傾角、電壓駐波比。
知識點延伸:
每個基站根據所連接的天線情況,可以包含有一個或多個扇區。基站扇區的覆蓋范圍可以達到幾百到幾十千米。不過在用戶密集的地區,通常會對覆蓋范圍進行控制,避免對相鄰的基站造成干擾。
基站天線的基帶和射頻處理能力,決定了基站的物理結構由基帶模塊和射頻模塊兩大部分組成。基帶模塊主要是完成基帶的調制與解調、無線資源的分配、呼叫處理、功率控制與軟切換等功能。射頻模塊主要是完成空中射頻信道和基帶數字信道之間的轉換,以及射頻信道的放大、收發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