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為什麼叫馬桶
擴展閱讀
分析家股票軟體60 2025-07-08 08:58:05
在哪裡買上市公司股票 2025-07-08 08:58:01
600383資金流向 2025-07-08 08:54:21

為什麼叫馬桶

發布時間: 2021-06-27 13:23:03

Ⅰ 為什麼明明是人用的叫馬桶

在古代史冊里有記載到,這是對於馬桶早的文字記載。相傳西漢時期李廣穿楊箭把卧虎射死了,還特意命人鑄成老虎形狀的銅質溺具,供小解使用,意思是對猛虎的蔑視,後人稱之為「虎子」。 但是先祖有叫「李虎」,叫虎子似乎顯得大不敬,因此更名為 「獸子」或「馬子」,再後來,因為百姓家裡這個東西的職能一般都用一個普通的桶來承擔,民間一般就稱之為「馬桶」。這個稱呼後來一直沿用至今。現代人俗稱「馬桶」。

Ⅱ 為什麼叫馬桶呢

學名座便器的馬桶,古代原名虎子;至唐代,由於要避李世民一個叔叔的諱,故改名為馬子,至現代後,才改稱馬桶。馬桶的發明被稱為一項偉大的發明,它解決了人自身吃喝拉撒的進出問題。後來又演變為利用虹吸、螺盤虹吸等原理的抽水馬桶。也有人認為抽水馬桶是萬惡之源,因為它消耗了大量的生活用水。

2.簡史
《西京雜記》上說,漢朝宮廷用玉製成「虎子」,由皇帝的侍從人員拿著,以備皇上隨時方便。這種「虎子」,就是後人稱作便器、便壺的專門用具,也是馬桶的前身。據說這種「虎子」也是受高祖劉邦以儒生之冠當溺器而受到啟發才發明出來的。
關於「虎子」的發明還有另外一種說法,也與皇帝有關。相傳西漢時「飛將軍」李廣射死卧虎,讓人鑄成虎形的銅質溺具,把小便解在裡面,表示對猛虎的蔑視,這就是「虎子「得名的由來。唐朝皇帝因先人中有叫「李虎」的,便將這大不敬的名詞改為「獸子」或「馬子」,再往後俗稱「馬桶」和「尿盆」。
對於馬桶最先做了詳細文字記載的是北宋時期歐陽修的《歸田錄二》中的「木馬子」,《辭源》中對其解釋為「木製的馬桶」。中國古代民間使用的馬桶是一種帶蓋的圓形木桶,用桐油或上好的防水朱漆加以塗抹。
1596年,英國貴族約翰•哈靈頓發明了第一個實用的馬桶——一個有水箱和沖水閥門的木製座位。
1778年,英國發明家約瑟夫•布拉梅改進了抽水馬桶的設計,採用了如控制水箱里水流量的三球閥,以及U形彎管等。
19世紀,英國政府制定法律,規定每幢房屋都必須安裝適當的污水處理系統,馬桶才開始大幅改善。
1861年,英國一個管道工托馬斯•克萊帕發明了一套先進的節水沖洗系統,廢物排放才開始進入現代化時期。
1885年,托馬斯•土威福在英國取得第一個全陶瓷馬桶的專利,其後每年都有數十項改善的專利授出。
20世紀30年代的上海,晨光初現,許多人就會揉著睡眼,拎著馬桶,依次走出家門,然後,就在一個公用的自來水龍頭前排起長隊。
20世紀六十年代抽水馬桶開始在歐美盛行,後來傳到日本、韓國等亞洲國家。
80年代初在北京夠點檔次的賓館里才見得到,但現在連北京稍像點樣的收費廁所里都用上了它。

Ⅲ 明明是人用的,為什麼要叫馬桶有哪些歷史典故

明明是人用的但是卻叫馬桶,這是因為在西漢時期,“飛將軍”李廣英勇無畏射殺了一隻猛虎,為了向眾人炫耀,同時為了表示對猛虎的蔑視,他就命人做了一個虎行的便器,直接在裡面方便,就體現出了對虎的蔑視,因此這時候就將這種便器稱為“虎子”,後來在唐朝時期,唐高祖的祖父名叫李虎,李虎這個名字既然是皇室的人名,所以很多東西就要避諱,因此”虎子“就改成了“馬子”,後來在民間就逐漸變成了“馬桶”。

後來在民間,慢慢的”馬子“就演變成為了馬桶,馬桶這種叫法也就一直流傳至今。

Ⅳ 馬桶是給人用的為什麼叫馬桶呢

馬桶的前身叫做「虎子」,西漢時「飛將軍」李廣射死卧虎,讓人鑄成虎形的銅質溺具,把小便解在裡面,表示對猛虎的蔑視。到了唐朝皇帝坐龍庭時,只因他們家先人中有叫「李虎」的,便將這大不敬的名詞改為「獸子」或「馬子」,再往後俗稱「馬桶」。

Ⅳ 為什麼人用的要叫馬桶

馬桶這個東西,每家每戶現在基本都有,它的學名應該叫做「坐便器」。但是可能很少人知道,這個東西在古代不叫這個名兒,而叫「虎子」。

有關「虎子」就是坐便器的描述,最早見於東漢著名大儒鄭玄註解《周禮》:「褻器,清器、虎子之屬。」也就是說,在東漢,便溺之器的俗稱就是「虎子」。當時的便壺,也確實是做成老虎張開大嘴的形狀。

之所以稱其為「虎子」,據說是因為漢代飛將軍李廣曾親手射殺過老虎,而老虎又是匈奴人的象徵,為了表示對匈奴人的蔑視,李將軍就把夜壺做成了老虎的形狀,從它的嘴中射入排泄物。

從漢朝到魏晉南北朝,便壺一直叫做「虎子」。但是在李唐立國以後,由於李淵的祖父就叫李虎,所以為了避諱,就不能再管便壺叫「虎子」,只能叫「獸子」或者「馬子」。便壺的形狀也從老虎變成了馬。

再到後來,便壺又有發展,變成了既可以排尿也能解大手的桶,「馬子」也變成了「馬桶」,這個名稱一直到了今天。而今天的坐便器,已然根本看不出當年的虎或者馬的形狀了。

Ⅵ 馬桶為什麼叫馬桶,不叫人桶,牛桶

古代,馬是出行最快的交通工具,因此馬的身份地位是非常尊貴的。也有不少詞語都是跟“馬”有關系的,比如說“馬上”“馬路”等。由於馬就是給人騎給人坐的,而讓人方便的桶也是給人坐的。

以前高門大戶的便桶與我們今日設計的馬桶就已經有幾分相似,因此稱為“馬桶”非常合適。再加上如廁的時候人們的坐姿有點類似於扎馬步,如廁用的是一個桶,叫馬桶形象又貼切。

這應該就是馬桶最初的原型了,人們憑借著智慧經過不斷地研究和發明,將馬桶進行不斷地完善,才有了我們今天抽水馬桶這么先進的設計。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衛生問題,也能夠減少疾病的發生。

Ⅶ 馬桶是人坐的,為什麼要叫馬桶呢

相傳西漢時「飛將軍」李廣射死卧虎,讓人鑄成虎形的銅質溺具,把小便解在裡面,表示對猛虎的蔑視,這就是「虎子」得名的由來。

可是到了唐朝皇帝坐龍庭時,只因他們家先人中有叫「李虎」的,便將這大不敬的名詞改為「獸子」或「馬子」,再往後俗稱「馬桶」和「尿盆」。



(7)為什麼叫馬桶擴展閱讀

馬桶的工作原理

利用放水旋鈕和水塞控制放水和儲水,使用時,旋轉放水旋鈕,利用連接水塞的金屬繩或者是尼龍繩拉起水塞,水塞向上拔出出水管埠,出水管將水放進便池利用水的重力和由勢能轉化成的動能將排泄臟物沖入下水管道。

同時隨著水位的下降到一定的水位時,由於水的重力產生的負壓力將水塞重新壓入出水管的埠,堵住出水口,這時候水就不再放出而開始新的儲水階段;水位下降沖洗便池的同時,浮球連同杠桿由於水位下降由於浮球的重力帶動杠桿即打開補水機關開始同步補水。

補水階段利用浮球的浮力和杠桿來控制水箱的補水,浮球下降到最低位置的時候剛好水塞被負壓壓進出水管管口,水箱開始儲水;進水管連接自來水管負責水源的輸入,補水達到一定的高度時候水的浮力將浮球頂起聯動杠桿關閉上水機關停止補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