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2017年中高考和往年不一樣的地方在哪裡
1、2017年高考大部分省份合並了高考批次,取消了三本,將三本合並到二本批次招生。
2、2017年高考浙江省和上海市按照新的高考改革方案實行高考,浙江省還取消了全部批次,改為分段填報志願。
② 思中2017年高考成績
高考成績一般除了反饋給學校外,只能通過本人查詢才能知曉,因為查詢時是需要考生的學號、查詢密碼等信息才可以的。
高考
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簡稱普通高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頒布的《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考務工作規定》, 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是國家教育考試,全國各地均於每年的6月7日開考並依各省情況持續2至3天。
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大陸地區高等學校入學招生考試的專有名詞。以區別於其他國家和地區的高等學校入學考試。
③ 2017年7中高考的名單和分數
2017年英語分降 語文 分增,2016年,高考文史類、理工類總分均為750分。語文 (文理同卷)180分,數學(文)150分,數學(理)150分,文科綜合320分,理科綜合320分。英語文 理同卷,實行社會化考試,一年兩次考試,學生可多次參加。英語滿分100分。
④ 2017年高考發生了哪些意外事件
今天,全國大部分地區高考已經結束,現盤點2017高考中的十大意外事件:
忘帶准考證。
又是忘帶准考證,老生常談的問題,但每年總是犯,但今年更離譜——老師忘帶了全班的准考證。
6月7日早上,重慶九龍坡區育才中學高考考點的一位女老師,就因為忙著督促考生按時赴考,將幾十名學生的准考證落在了賓館,趕到考場後才發現。交巡警護考民警迅速啟動預案,用提前准備的愛心護考摩托車帶著女老師一路「逆行闖燈」,最終將證件及時取回,確保了考生的順利參考。
忘帶身份證。
西安西工大附中考點外,一位奶奶在路邊哭泣。經詢問得知,原來是孩子忘記帶身份證,這位奶奶急忙回去取,又趕著送過來。「我都七十歲的人了,生怕把娃耽誤了。」奶奶說道。看著眼淚不止的老奶奶,交警在一旁不斷安慰。
身份證遺落。
湄江高級中學高三(22)班一個女同學,不小心將身份證掉進了河裡,湄江高級中學老師在渾濁的河水中為她打撈身份證。
考試遲到。
今天上午9點17分,溫州華僑中學考點,一位考生因為遲到17分鍾,比規定的「15分鍾遲到時間」多了2分鍾,被禁止入場考試。
最後該考生只能遺憾地表示:「來年再戰。」
交通意外。
6月7日早晨7點多鍾,在渝遂高速公路G93收費站附近,一輛紅色小轎車在行駛過程中,突然失控撞上了道路中間的隔離護欄。高速公路執法人員在現場處置過程中,發現車上的兩個人是要去南開中學監考高考的老師。
執法人員果斷決定,首先保證兩位老師不誤監考,事故待監考完後再處理。
陳老師說,如果不是執法人員果斷處理,沒有交巡警的大力幫助,他們根本無法按時趕到考場。
忘帶考試用具。
今天下午,距英語考試還有25分鍾,長春市省實驗考點,一考生忘帶了眼鏡。警務老師在得知消息後,立即撥打電話聯系相關人員去取眼鏡,在開考前5分鍾,眼鏡被送達。考生家長感激不已。
跑錯考場。
廣州一名參加高考的女同學原本在113中學考試,卻錯跑到華附考場,緊急中向交警求助。很快地,交警蜀黍就把該考生送達正確考場。
考前意外事故。
臨考前幾天,小張在晚自習放學路上發生意外,尾椎骨折,為了不耽誤今年的高考,淄博市張店區教育局為她開辟了備用通道,小張可以在家人的陪同下走進考場。
廣場舞風波。
6月6日高考前夜,廣東惠州許多大媽自發暫停廣場舞,但也有隊伍照常繼續。有大爺表示,如果因為高考不讓他們跳舞,是剝奪他們鍛煉身體的權利。
情緒失控。
6月7日上午,遼寧省朝陽市喀左縣大城子鎮五金高層一名21歲男子輕生跳樓,據了解,該男子為某高中復讀生,家長稱是考前壓力太大所致。
⑤ 康中高考成績(2017年)
高考成績一般除了反饋給學校外,只能通過本人查詢才能知曉,因為查詢時是需要考生的學號、查詢密碼等信息才可以的。
高考
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簡稱普通高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頒布的《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考務工作規定》, 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是國家教育考試,全國各地均於每年的6月7日開考並依各省情況持續2至3天。
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大陸地區高等學校入學招生考試的專有名詞。以區別於其他國家和地區的高等學校入學考試。
⑥ 2017年高考是哪一年讀高中
2015年夏 高一
2016年夏 高二
2017年夏 高三 =高考
答案是 2015年讀高中
⑦ 2017年高考有什麼新政策
英語改革
可以看到,高考並沒有削弱英語的重要性,而是鞏固了語、數、外作為三大主科的絕對地位。'英語實行一年兩考',表明英語率先突破了'一考定終身'的傳統高考制度,使得學生能夠在整個高中階段有多次機會刷新高考英語分數。其目的有二,一是分散學習壓力,注重平時積累,而不要到了高三才想到突擊英語;二是分散心理壓力,讓學生有機會多次挑戰自我,從頭再來。
可以預見,這個政策的轉變將帶來的結果是:孩子在高中階段的英語學習將有兩條主線,一個是日常學校教學所關注的'課本主線',一條是從高一便開始發力沖刺高考的'應試主線'。前者是由《教學大綱》所決定的,即學校老師必須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按照規定的進度完成高中三年的英語教學任務;後者是由高考新政策決定的--既然國家允許學生'一年兩考',那麼肯定大部分學生都願意利用每一次機會來'刷分',正如許多准備托福、雅思等出國考試的學生一樣,'即使前幾次成績考得不理想,也要先體驗幾次,積累考場經驗'。於是,在日常學校英語學習之外,由於迫切的'刷分'需要,學生很可能願意跟著應試經驗豐富、提分效果明顯、教學針對性強的機構和老師進行大量課外英語補習,以鞏固和提高考試成績,應對每半年一次的高考英語應試機會。
三、備考建議
2014年是'高考英語改革元年',雖然'政策改革'尚未實行,但各省都已經進行了重要的題型改革。各省的題型改革紛紛向我們傳達著一個信號:高考英語依然重要,對於孩子的能力要求更高。
在'基礎知識'方面,新高考更側重對語言的'感知能力'的考察,傳統死記硬背單詞語法的時代早已一去不復返,只有在語境中學會的、帶著生命力的英語知識才能幫你贏得高考。如山東卷增加了一篇故事性很強的'小完型',全國卷刪掉了傳統的'單項選擇'題,代之以一篇對語境感知力要求極強的'語法填空'題,都體現了新高考英語對於'語言生命力'的要求。
在'應試能力'方面,新高考更側重考察'用語言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如北京卷刪掉了一篇華而不實的'看圖議論文',代之以一篇樸素務實的'應用文',就體現了這一特點。此外,各省試卷中的三大傳統題型--閱讀理解、完型填空、書面變動不大,相當於告訴我們:高考英語難度也並未發生明顯改變,未來考生對英語的重視程度不容鬆懈。今年的高三學生在復習過程中,除了要關注本省歷年真題外,也要認真研讀上海、浙江以及全國新課標I卷II卷的題型
英語考試的成績是基礎知識和應試能力的綜合結果。只學基礎知識而忽視應試能力的培養,孩子很難把所學到的知識在考場上100%發揮出來;而一味迷戀'解題技巧'而忽視基礎知識的學習,則會讓孩子的成績提升缺乏'後勁'。只有系統學習基礎知識、科學培養應試能力,不迴避真正的問題、不放棄必要的努力,才能讓孩子穩步提分。
2017年高考改革英語增加了一次考試機會:加強對聽說的考量
改革後英語是否會削弱?
專家稱,改革對高考英語沒有太大沖擊
按照《意見》規定,外語仍與語文、數學一樣全國統考,分值不變,但增加了一次考試機會。
根據此前北京中考[微博]高考改革方案徵求意見稿,擬降低英語學科分數在高考招生中的比重,英語滿分從150分擬降至100分。
【解讀】中國英語教學研究會會長、北京外國語大學[微博]中國外語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文秋芳曾參與過上海一家外國語雜志組織的專題討論,他們曾在兩個月前撰寫反對降低高考英語比重的報告,交給相關部門。
上述參與此輪改革制度設計的核心專家向新京報記者透露,其提倡將英語按照等級進行評價、計分,但「討論中阻力很大」,最終還是規定按照分值計算,且分值不變。
「這次改革對高考英語沒有太大沖擊。」文秋芳認為,首先,外語分值不變;其次,增加一次考試機會也並非不可能,像托福[微博]、雅思[微博]一年都組織多次考試,但需要確保兩次考試難度相近。而先在上海、浙江進行試點,也是基於改革要謹慎前行的考慮。
由於今年北京中考、高考在題型上有所變化,語文加強了對傳統文化的考核,英語加強對聽、說能力的考量,
因此,新學期開學,不少學校根據考試改革風向標的變化,適當地調整了日常教學內容。記者了解到,國學、曲劇、太極等傳統文化課程新學期走進「課表」。此外,英語課堂上,聽、說訓練占據半壁江山。
英語和學業水平考試兩考增加機會
《意見》指出,外語科目提供兩次考試機會。而對於學業水平考試,各地要合理安排課程進度和考試時間,創造條件為有需要的學生提供同一科目參加兩次考試的機會。這意味著,計入高考總成績的六門科目中,將有四門有兩次考試機會。
陽江一中英語老師黃老師認為,英語有兩次考試,增加了學生們的考試機會,「如果學生能夠在高二考一次,高三再考一次,就分散了學習壓力,特別是對於心理素質不太好、但英語成績不錯的學生來說,這對他們是個好消息。」
今年高中畢業的盧俊宇十分贊同為學生提供兩次機會,「今年高考我英語考得不理想,平時都有110分左右,這次不知是不是答題卡填錯了,只有66分。如果有兩次機會,我就能考上理想的大學。」盧俊宇覺得自己沒有遇到改革,十分遺憾。
減少和規范考試加分有利於高考公平
「取消體育、藝術等特長生加分是一大亮點,對大多數考生更加公平。」程老師說,陽江是欠發達地區,而這些加分一般都集中在大城市和發達地區,所以這一改革對陽江等偏遠地區來說更加公平。
記者采訪了多位老師,被訪的老師普遍表示,陽江很少有學生高考時享受體育、藝術加分項,主要集中在發達城市。而不少家長也認為,體育、藝術等特長生加分項目存在不少貓膩,「一些家裡比較有錢有門路的學生,有的會利用這一點想辦法實現加分。」陳姓家長說。
■擔憂
英語兩考英語兩考重要性提高,
將弱化語數地位
「憑什麼英語可以考兩次,而語文數學只有一次機會?這對語文數學不公平。」負責教學管理工作的陳老師認為,對於國人來說,語文數學也同樣重要,特別是語文,走上工作崗位後,語文對一個人的影響更加明顯。
學生程小源說道:「語文若學不好,也影響了對其他科目的理解。」他認為,英語考兩次,將增加老師和學生在這一科目的投入時間,對其他科目會造成不少影響。
考試壓力提前,
14門科目都不可輕視
「如果文理不分科,女兒還要兼顧學習理綜三科,分散精力,學習壓力大。」林女士慶幸女兒沒有趕上此次改革。她認為包括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在內的14個科目,實行「學完即考」、「一門一清」,不在高考時統一考,相當於考試壓力提前,從高一開始就要謀劃,「本來高三的壓力大,現在從高一開始就要緊綳神經。」林女士說。
⑧ 2017年全國考生中有考740分的嗎
1、張鎮風(1998年全國高考狀元)
語文:150分
英語:150分
數學:148分
理綜:300分
總分:748分
2、王端鵬(2004年山東省高考狀元)
語文:138分
英語:142分
數學:149分
理綜:300分
加分:20分
總分:74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