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綠城的城市榮譽
近年來先後榮獲全國衛生城市、全國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優秀城市、全國綠化模範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婦女兒童工作先進市、首屆中國人居環境獎、全國兩基工作先進市、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中國地方政府創新獎、國家園林城市、聯合國迪拜國際改善人居環境良好範例、全國雙擁模範城市、全國青年文明社區示範城市、全國再就業工作先進城市、中國關注未來先鋒模範城市、中國最具競爭力會展新銳城市、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全國城市標准地名標志設置工作先進城市、中國國際友好城市工作貢獻獎、全國人民防空先進城市、全國發展散裝水泥示範市、中國優秀會展城市、全國殘疾人就業先進城市、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市、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城市、全國法制宣傳先進城市、水環境治理優秀範例城市、全國廠務公開工作先進單位、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最高獎長安杯。2007年榮獲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市、第四次榮獲全國雙擁模範城市,望州南社區獲得全國和諧鄰里建設示範社區,武鳴縣大皇後村榮獲全國民主法制示範村稱號。2007年10月榮獲了人居領域全球最高獎——聯合國人居獎。2008年,在全市人民共同努力下,榮獲「全國文明城市」稱號。
奧運火炬傳遞北京奧運會火炬傳遞將於2008年6月7日到達南寧,原定6月3日晚從湖南韶山市傳入桂林市,4日在桂林市傳遞,5日到南寧。為了保證奧運火炬如期到達鳥巢。北京奧運會火炬接力活動組委會初步決定,減去四川和西藏各一天的傳遞時間。此外,北京奧組委已經決定聖火運行團隊原定於5月25日在江蘇南京的休整日將取消。現在改為6月5日聖火將抵達湘潭、韶山。預計6號在桂林傳遞。7號到南寧。【具體傳遞路線】火炬接力路線示意圖傳遞路線大部分在民族大道上,途經中國—東盟商務區,通過沿途景觀展示綠城優美的城市風光和良好的人居環境。同時,將終點設在中國—東盟博覽會的標志性建築南寧國際會展中心,展現南寧良好的投資環境和近年來取得的經濟成果。南寧有208位火炬手參與傳遞,每人的傳遞距離約為70米。【火炬接力情況】第一棒火炬手吳數德2008年6月7日,北京奧運火炬在廣西南寧傳遞,南寧站火炬傳遞的起點定為民族廣場,終點定為南寧國際會展中心,傳遞總里程為15公里左右。7日上午9時15分舉行起跑儀式,9時30分正式開始傳遞,傳遞時間約為3個小時,中午12時14分左右抵達終點。為凸顯綠城特色,此次火炬傳遞的路線大部分在民族大道上,途經中國—東盟商務區,通過沿途景觀展示綠城優美的城市風光和良好的人居環境。同時,將終點設在中國—東盟博覽會的標志性建築南寧國際會展中心,展現南寧良好的投資環境和近年來取得的經濟成果。各個場點和傳遞路段有各式各樣的景觀布置。
⑵ 中國綠城有哪幾個
現在中國被稱為綠城的城市有3個,分別為南寧、合肥、鄭州、南京。
民眾普遍認知的綠城是南寧,這是因為南寧市最早也是最有名的綠城。若果有心,在網路上搜索綠城,會發現合肥,鄭州也被稱為綠城。
⑶ 綠城的歷史沿革
綠城——南寧歷史悠久,古代屬於百越之地。東晉大興元年(公元318年),從鬱林郡分出晉興郡,郡治設在晉興縣城即今南寧,這是南寧建制的開始,距今已有1680多年的歷史。唐朝貞觀八年(公元634年),唐太宗定名為邕州,南寧簡稱「邕」由此而來。元朝泰定元年(1314年),中央政府為取南疆安寧而定名為「南寧」,南寧由此得名。1958年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南寧為自治區首府。
越族分枝繁多,史稱「百越」,其中西頤和駱越兩個支系,就是南寧壯族的先民。始皇帝二十三年(公元前214)置桂林郡、象郡。南寧屬桂林郡轄地。漢高祖元年(前206年),趙佗建立南越國,南寧為其轄地。
西漢王朝建立後,推行州郡縣制。西漢元鼎六年(前110,漢武帝派伏波將軍路博德率軍平定趙信的南越國後,在嶺南設置南海、蒼梧、鬱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信耳、朱崖等9郡,南寧屬鬱林郡領方縣轄地。
三國時,南寧屬吳國轄地。吳把領方縣改名臨浦縣,並從原屬交州改屬廣州。這樣,南寧便屬廣州鬱林郡臨浦縣,一直延續到西晉。
東晉時,晉元帝大興元年(318),從鬱林郡分出晉興郡,下轄晉興等4個縣,南寧為廣州晉興郡晉興縣,晉興郡治設在晉興縣城,即今南寧。這是南寧第-次成為既是縣級又是郡級治所,是南寧建制的開始(-說為隋開皇十四年即公元594年,另-說為西晉太康五、六年即公元284年、285年,下同)。
南朝時,宋、齊、梁、陳四個王朝先後更替,南寧隸屬郡縣均與東晉相同。隋統-南北朝後,開皇十八年(598),將晉興縣改為宣化縣,南寧為宣化縣治所,歸鬱林郡統轄。
唐武德四年(620,在宣化縣置南晉州,領宣化-縣,州縣並存。武德五年,宣化縣析出宣化、晉興等5縣隸屬南晉州。貞觀六年(632),又將南晉州改為邕州,外治在南寧,這是南寧簡稱「邕」的由來。永徽(650~655)後,以廣州、桂州(治今桂林)、邕州(治今南寧)、容州(治今容縣)及安南五州隸嶺南五府經略使,名嶺南五管,以廣州刺史充經略使,駐廣州。天寶元年(742),改邕州為朗寧郡。乾元元年(758),復改朗寧郡為邕州。咸通三年(862),分嶺南道為東、西兩道。嶺南東道,治所設在廣州;嶺南西道,治所設在邕州(今南寧),統轄原屬邕管(統管邕、橫、貴、賓四州)、容管(今容縣)、桂管(今桂林)三管之地。這就是說,這就是說,南寧在唐朝時已成為省級治所。
五代十國時,南寧為南漢國地,仍屬邕州,歸楚。
宋朝統-全國後,邕州隸屬廣南西路,下轄宣化、武緣等7縣,南寧仍為邕州和宣化縣治所。
元朝至元十六年(1279),改邕州為邕州路,今南寧為路總管府治所,下轄宣化、武緣兩縣,並管左右兩江溪桐。泰定元年(1324)為慶邊疆之綏服,寓南疆安寧之意,改邕州路為南寧路。南寧得名,即始於此。
明朝洪武二年(1376),改南寧路為南寧府,今南寧為府治所。隸屬廣西布政使司。清朝時,改廣西布政使司為廣西省,省會設在今桂林市。南寧府此時隸屬於廣西省分巡左江道,所轄州、縣基本沿襲明朝。南寧既為南寧府治又為左江道治和宣化縣治。
清宣統三年九月(1912),南寧宣布獨立。民國元年(1912)廢宣化縣,以南寧府長理事,直屬廣西軍政府,後改稱廣西省政府。民國25年(1936年),廣西省會由南寧遷桂林。民國31年4月,原第八、第九區合並為第四行政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設在南寧。建國前,南寧城分為興寧、邕西、邕南、德鄰、邕北、模範、寧武7鎮(由原來的10個鎮合並)。
1949年12月4日,南寧解放。將南寧城及附近的16個自然村從邕寧縣劃出,成立直轄廣西省的南寧市。1950年1月23日南寧市人民政府正式對外辦公;2月初,南寧市郊擴大至21個自然村並設郊區工委(轄3個區)。1950年2月8日,廣西省人民政府成立,省會設在南寧。1957年7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決議,撤銷廣西省建制,成立廣西壯族自治區。1958年3月5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在南寧宣告成立,南寧為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1965年國務院決定改僮族為壯族。
1958年-2002年,作為自治區首府的南寧市和南寧(專區)地區並存。2002年12月23日,國務院批准撤銷南寧地區設立地級崇左市,轄原南寧地區南部憑祥市和崇左、扶綏、大新、寧明、龍州等縣。原南寧地區北部橫縣、馬山、賓陽、隆安、上林四縣劃歸南寧市。
2007年10月5日上午,在墨西哥蒙特雷市舉行的世界人居大會頒獎典禮上,廣西南寧市市長陳向群從聯合國副秘書長、人居署執行主任安娜·卡珠穆羅·蒂貝瓊卡女士手中,接過了2007「聯合國人居獎」獎牌。
南寧市在2007年全球7個獲獎城市中排名第一,是今年中國唯一獲此殊榮的城市。
「半城綠樹半城樓」是南寧最突出的城市特色。南寧市擁有1600多年的歷史,是一個正在蓬勃發展的城市。在城市化發展中,南寧市非常關注弱勢群體居住條件、生活狀況。從1995年起,共投入13.65億美元,實施了「系統改善城市弱勢群體居住環境的行動」,直接受益者超過80萬人,有效地改善了人居環境,讓弱勢群體有機會平等地享受城市發展成果。僅2002年至2006年,南寧就有300多項城建項目建成並投入使用。建成了80處綠地廣場和21個公園,形成了20公里長的生態民族大道,61.5公里的快環和81公里的四環道路綠化構成了兩大環城生態圈。
2002年以來,南寧市城市綠地建設有了較大增長,綠化布局更加合理,綠化檔次明顯提高。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05年,南寧市森林覆蓋率達53.25%,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55.80%,綠地率達56%,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12.10平方米。2006年,南寧獲得了「全國綠化模範城市」、「中國人居環境獎水環境治理優秀範例城市」榮譽。
世代生活在青山秀水中的南寧市民歷來「惜綠如金」,為建設「中國綠城 」一路精耕細作,一是抓好「點」綠化,建成80多處綠地廣場和21個公園,建成世界上最大的金花茶基因庫、全國最大的「蘇鐵園」、擁抱南湖的 「名樹博覽園」、縱橫5平方公里的「花花大世界」園林產業園。二是抓好「線」綠化,街道綠化向 「多板塊、多層次」邁進,熱帶雨林在民族大道「群落式」落戶形成10多公里長的生態大道,一批果街、花街盡顯南國園林風貌,機場高速路綠化一展綠城門戶風采,快速環道和外環高速路綠化環繞南寧構成生態長廊,山、河、湖、溪與綠相擁盡現濱水園林景觀。三是抓好「面」上綠化,推進退耕還林和林網化工程、生物多樣性和森林資源保護工程及農村生態工程。四是深化「規劃植綠、拆違復綠、通牆透綠、見縫插綠、治污變綠」理念打造花園式庭院和社區。五是倡議「捐資捐樹」 創建紀念林,地方立法定格「植樹月」。目前正在抓緊實施的 「一帶、二軸、四環、七線、四小」的規劃全面實現後,南寧的園林生態必將更上一層樓。
南寧位於北回歸線以南,陽光充足,雨量充沛,夏長冬短,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全年平均氣溫21.8℃。如此優越的地理氣候,造就了南寧終年樹常綠、花常開、果常熟的城市自然特色。從城市特色出發,我們努力打造「中國綠城」品牌,城市建成區綠地率、綠化覆蓋率、人均公共綠地面積分別達到55.8%、56%、和12.1平方米。1997年榮獲「國家園林城市」稱號,躋身中國園林綠化最好的城市行列。
如今的南寧,已經是一座具有濃郁亞熱帶風光的園林城市,南湖水畔看電影,民生廣場江風爽,民族廣場賞鴿子,民歌廣場聽民歌,朝陽廣場的翩翩起舞,滿街常年常綠樹木,處處四季盛開的鮮花,活潑的鴿子暢徉廣場,天真可愛的兒童嬉戲其間,人和自然間親密和諧,冬日和煦的陽光,夜色流光溢彩的燈光,心靈在這里休憩,思緒在這里放飛,一幅幅「中國綠城、美麗家園、幸福生活」的畫卷盡情展現在南寧市民的眼前。用聯合國副秘書長兼聯合國人居署執行主任安娜博士的話說:生活居住在南寧是一種幸福!
⑷ 綠城·桃花源的項目介紹
綠城·桃花源2008新品坡地別墅結合地貌特徵,依照坡度差異進行建築布局;採用法式、意式、英式等多種典雅的立面風格,更設計帶有休閑情趣的下沉式花園和功能齊備的地下室空間,創造出更自然、優雅、細膩的別墅生活氛圍。
目前,熱銷中的綠城·桃花源南區升級版園景別墅,全面採用輕鋼結構,並推行室內和庭院全裝修設計,運用意式、法式、英式等多種別墅風格,創造了身臨其境的全裝修精彩體驗,凸顯生活的優雅個性與品位。桃花源(南區)在規劃方式上更加強調組團內各種建築風格的集成和混搭,力圖表現更具時間感的人文氣息。這樣的別墅社區感覺不是一日長成的,而是彷彿隨著時間的不斷生長、變化、歷久彌新。建築不再是呆板地矗立在院子正中,而是變化多姿地圍合出具有方向感的空間,將庭院分隔成通透的前院、半私密的側院和私密的主庭院。
這些別墅極為強調庭院與室內的對景關系;例如,對於出入口位於南向的別墅,綠城會拉長建築單體的進深,將主入口及車庫「前置」於建築單體的南端,生活空間則「後置」於建築單體的北端。這樣,坐在別墅的客廳、家庭起居室等主要生活空間里,向南望去,一定可以看到湛藍的私家泳池和如茵的大片草坪。每一種成熟的建築樣式,都是在一個特定的文化圈裡,與氣候、民族性格等多種要素共同混合而逐漸形成的。
綠城的建築設計師認為,在桃花源這樣的別墅園區中,「地道」有時候比「創新」重要得多。例如,此次坡地別墅中出現的美式草原風格,那些緩坡屋頂和大出檐的外立面、以壁爐為中心的底層空間以及甩在外部的車庫,都有著賴特建築的DNA。體形優美,尺度親切,又與周圍環境相協調。
除了風格的淬煉之外,桃花源(南區)更強調建築材料的質感、視覺效果,以及其帶給居住者的舒適性。例如,別墅外牆大量採用了耐水性強的進口天然石材,表現出更豐富的顏色、肌理和質感的變化。部分別墅屋面選用頁岩瓦,色澤深邃,質感強烈。這種頁岩瓦化學成分復雜,含鐵、鋅、錫等金屬元素,受雨水侵蝕後瓦面發生氧化反應,會呈現一種純然的自然趣味和時光痕跡。別墅的門窗選取材精良,既保證了外部空間的耐磨、耐水,也保證了內部空間的溫暖、舒適。同&園林景觀:園區內有眾多山坡、河流、池塘、小溪,山美水麗、坡緩谷幽、秀林掩映、意境優美,是目前杭州乃至全國不可多得的經典別墅園區。
⑸ 綠城房地產集團的發展歷程
13年成長過程中,綠城終堅信「講正義、走正道,得正果」,堅持以人文主義理想為指導,堅守對社會的責任和義務,秉承「真誠、善意、精緻、完美」的核心價值觀,以「為員工創造平台,為客戶創造價值,為城市創造美麗,為社會創造財富」為企業使命,致力於為社會創造文明、和諧、溫馨、優雅的居住文化及人文環境,為城市和歷史留下優秀的作品。
其旗下的「桂花」系列房產聲名卓著。如:丹桂公寓、金桂花園、銀桂花園、杭州桂花園、桂花城、蘭桂花園、紫桂花園、舟山丹桂園和臨平桂花城都數度獲獎,已經成為綠城集團的代表作品。
⑹ 綠城是哪個城市
就當前知名度來講,江南的杭州有綠城的美譽,得益於他毗鄰城區的優美山區、景區。還有一支足球隊,那就是浙江綠城足球隊,當然,背後是知名房地產大戶,浙江綠城置業。
在中原,也有一個綠城,1985年,鄭州城市建成區面積雖然只有70.2平方公里,但綠化覆蓋率卻為35.25%,居當時全國城市之首,於是鄭州始有「綠城」之美稱。
到2007年,鄭州市城市建成區面積達到294平方公里,與1985年相比,建成區面積擴大了數倍,綠化覆蓋率高達36.74%,而且城市郊區、丘陵地區森林覆蓋率達49.21%,平原地區森林覆蓋率達25.37%。2008年4月5日,鄭州市榮膺「全國綠化模範城市」。
⑺ 綠城集團董事長是誰
截止到2021年5月7日,綠城集團董事長(董事會主席)是張亞東先生。張亞東先生是在2019年7月11日被委任為綠城集團公司董事會主席。
張亞東,男,1968年4月出生。2018年5月加入綠城集團;2018年8月1日獲委任為綠城集團執行董事及行政總裁。
張亞東顯示部分履歷(曾任):
1、遼寧省大連市出租汽車總公司、大連大汽企業集團總經理助理、董事、副總經理、總經理。
2、遼寧省大連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管委會主任助理、管委會副主任。
3、中共遼寧省普蘭店市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長。
4、中共遼寧省普蘭店市市委副書記、市長。
5、遼寧省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出口加工區、旅遊度假區)管委會副主任、黨工委副書記(正局級)。
6、遼寧省大連市城市建設管理局(市行政執法局)黨委書記、局長。
7、遼寧省大連市城鄉建設委員會主任、黨組副書記、黨組書記。
8、2013年01月至2016年04月,遼寧省大連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9、2016年04月,任中共遼寧省大連市委常委、大連市委統戰部部長。
以上內容參考綠城集團-綠城中國董事會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張亞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