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暴發
擴展閱讀
焦化萬方股票今日價格 2025-07-13 03:51:49
股票中估值在那看 2025-07-13 03:51:18

暴發

發布時間: 2021-06-29 03:10:43

A. 爆發和暴發的區別是什麼

1、語意側重

暴發:強調事物發生的突然性和猛烈性。

爆發:強調事物存在一個能量的積聚過程,當超過限度時,猛然破裂或迸出,如火山,革命力量,情緒等。

2、適用對象

暴發:多用於山洪,大水或疾病等具體事物。

爆發:用於具體事物,如火山,也用於抽象事物,如革命,起義,運動等重大事變,再如力量,情緒等等。

(1)暴發擴展閱讀

近義詞

1、迸發

拼音:bèng fā。

釋義:由內而外地突然發出。

出處:楊朔《潼關之夜》:「遏制不住的笑聲從她的嘴裡迸發出來,彷彿黃河的浪花,四處飛濺著。」

2、發作

拼音:fā zuò。

釋義:指起作用或開始動作;動怒、發脾氣。

出處:元末明初施耐庵《水滸傳》第五四回:「 李逵到得上面,發作道:『你們也不是好人,便不把籮放下來救我!』」

B. 「爆發」和「暴發」分別是什麼意思有什麼不同

暴發和爆發 兩個詞都是動詞,都含有「突然發作」的意思,但二者的使用范圍有所不同,「爆發」的使用范圍有所不同,「爆發」的使用范圍比「暴發」寬。
暴發(一)指突然發財或得勢,多含有貶義。例如:「前幾年,他靠投機倒把成了暴發戶,沒想到這幾年搖身一變,成了農民企業家。」「他很善於走上層路線,果然沒幾年就暴發起來。」
(二)指突然發作,多用於山洪、大水或疾病等具體事物。例如:「河上本來有一座小橋,山洪暴發時,被沖毀了。」「大水退走後,又暴發了一場傳染病。」爆發(一)指因爆炸而迅猛發生,多用於具體事物。例如:「這一帶的火山正處在活躍期,隨時都有爆發的危險。」
(二)指像爆炸那樣突然地發生,多用於抽象事物,如革命、起義、運動等重大事變,再如力量、情緒等等。例如:「1927年秋,爆發了一場農民革命。」「人們的憤怒不可遏上止地爆發了。」「他的話音剛落,會場上就爆發出了鳴般的掌聲。」

C. 爆發與暴發有什麼區別怎麼用

1、語意側重不同:

「暴發」強調事物發生的突然性和猛烈性,「爆發」強調因爆炸(或像爆炸)而迅猛發生,既然是爆炸就有一個能量的積聚過程,當能量積聚超出一定的限度(可以是體積、壓力、數量),猛然破裂或迸出,如火山、革命力量、情緒等。

2、使用范圍不同:

兩者的使用范圍有所不同,「爆發」的使用范圍比「暴發」寬。

3、適用對象不同:

「暴發」多用於山洪、大水或疾病等具體事物,「爆發」用於具體事物,如火山,也用於抽象事物,如革命、起義、運動等重大事變,再如力量、情緒等等。

4、感情色彩不同:

「暴發」多含有貶義;而「爆發」屬於中性詞。

D. 暴發的定義

1.突然發財或得勢(多含貶義)2.突然發作。如山洪暴發。

E. 爆發和暴發的區別

一、表達意思不同

1、爆發:可指火山內部的岩漿突然沖破地殼,形容突然發作;突然興起。

2、暴發:指突然發作;突然興起。

二、適用對象不同

1、爆發:「爆發」用於具體事物,如火山,也用於抽象事物,如革命、起義、運動等重大事變,再如力量、情緒等等。

2、暴發:「暴發」多用於山洪、大水或疾病等具體事物。

三、側重點不同

1、爆發:「爆發」強調因爆炸(或像爆炸)而迅猛發生,既然是爆炸就有一個能量的積聚過程,當能量積聚超出一定的限度(可以是體積、壓力、數量)革命力量、情緒等。

2、暴發:「暴發」強調事物發生的突然性和猛烈性。

F. 暴發和爆發用法的區別是什麼

暴發用法:「暴發」多用於山洪、大水或疾病等具體事物

爆發用法:「爆發」用於具體事物,如火山,也用於抽象事物,如革命、起義、運動等重大事變,再如力量、情緒等等。

暴發和爆發的區別:含義不同、出處不同、感情色彩不同

一、含義不同

暴發

1、突然發財或得勢(多含貶義)。

2、突然發作。

爆發

1、火山內部的岩漿突然沖破地殼,向四外迸出。

2、突然發作;(事變)突然發生。

二、出處不同

暴發

老舍 《四世同堂》三十:「他知道,家道暴發,遠不如慢慢的平穩的發展;暴發是要傷元氣的!」

爆發

歐陽予倩 《李秀成》第五幕:「地雷爆發,城牆炸崩以後,妖兵就像潮水一般的進了城,到處放火殺人。」



三、感情色彩不同

暴發

多含有貶義

爆發

屬於中性詞

G. 什麼是暴發 互動百科

暴發,漢語詞彙。
拼音: bào fā
釋義:指突然發作;突然興起。
語出《史記·扁鵲倉公列傳》:「太子病血氣不時,交錯而不得泄,暴發於外,則為中害。」
1. 突然發作:
《史記·扁鵲倉公列傳》:「太子病血氣不時,交錯而不得泄,暴發於外,則為中害。」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鮑丘水》:「山水暴發,則乘遏東下。」
《清史稿·災異志一》:「 當陽 江 水暴發,田禾盡淹。」
柳青 《銅牆鐵壁》第十四章:「一霎時就地起水,山洪暴發了。」
2. 突然發財得勢:
元 關漢卿《裴度還帶》第二折:「近者有一等閭閻市井之徒暴發,為人妄自尊大,追富傲貧。」
《儒林外史》第三一回:「你要做這熱鬧事,不會請縣里暴發的舉人進士陪?」
《儒林外史》第五三回:「也是那些暴發戶人家,若是我家,他怎敢大膽!」
《官場現形記》第一回:「城裡的大官大府,翰林、尚書,咱伺候過多少,沒瞧過他這囚攮的暴發戶,在咱面上混充老爺!」
老舍 《四世同堂》三十:「他知道,家道暴發,遠不如慢慢的平穩的發展;暴發是要傷元氣的!」
3. 顯露,表現:
宋 蘇舜欽 《上孫沖諫議書》:「某志此有素,未嘗暴發於流俗前以召笑侮。」
4、突然發作:山洪暴發。「暴發」著重指突然而且猛烈發作,多半由外部條件促成,多用於與水有關的具體的自然物,用於人時,常與非份地突然發財或得勢的人和事連用。
「山洪」是與水有關的具體自然物,且「山洪」是由雨水大而集中這個外部條件促成的 所以用暴發。

H. 「爆發」和「暴發」有什麼區別

「暴發」和「爆發」
暴發和爆發
兩個詞都是動詞,都含有「突然發作」的意思,但二者的使用范圍有所不同,「爆發」的使用范圍有所不同,「爆發」的使用范圍比「暴發」寬。
暴發
(一)指突然發財或得勢,多含有貶義。例如:「前幾年,他靠投機倒把成了暴發戶,沒想到這幾年搖身一變,成了農民企業家。」「他很善於走上層路線,果然沒幾年就暴發起來。」
(二)指突然發作,多用於山洪、大水或疾病等具體事物。例如:「河上本來有一座小橋,山洪暴發時,被沖毀了。」「大水退走後,又暴發了一場傳染病。」
爆發
(一)指因爆炸而迅猛發生,多用於具體事物。例如:「這一帶的火山正處在活躍期,隨時都有爆發的危險。」
(二)指像爆炸那樣突然地發生,多用於抽象事物,如革命、起義、運動等重大事變,再如力量、情緒等等。例如:「1927年秋,爆發了一場農民革命。」「人們的憤怒不可遏上止地爆發了。」「他的話音剛落,會場上就爆發出了鳴般的掌聲。」

I. 「爆發」和「暴發」有什麼區別

暴發《現代漢語詞典》釋為:①突然發財或得勢(多含貶義):如暴發戶;②突然發作:山洪~。
爆發《現代漢語詞典》釋為:①火山內部的岩漿突然沖破地殼,向四外進出:火山爆發;②通過外部沖突的形式而發生重大變化,例如用革命的手段來推翻舊政權,建立新政權;③(力量,情緒等)忽然發作,爆發事變;突然發生:爆發戰爭.
【辨析】
1、在感情色彩上:「暴發」多含貶義,有諷刺味:此人窮困潦倒,一夜之間暴發了.
「爆發」多為中性,可用於地理現象,如火山爆發。
2、在表達意義上:「暴發」是突然而猛烈的意思:山洪暴發。「爆發」是蓄積已久,猛然破裂或迸出的意思:爆發革命;3.在突出重心上:「暴發」突出的是聲勢較大,速度快,讓人難以琢磨原因,或沒有必要去琢磨原因.「爆發」突出效果,往往是量變達到一定程度而引發的質的變化,往往能引發人的理性的思考。

選自《語文月刊》2001年第4期

J. 疫情暴發和爆發用法的區別是什麼

爆發用法:「爆發」用於具體事物,如火山,也用於抽象事物,如革命、起義、運動等重大事變,再如力量、情緒等等。

暴發用法:「暴發」多用於山洪、大水或疾病等具體事物。

一、感情色彩不同

1、暴發

多含有貶義

二、含義不同

1、暴發

突然發作。

2、爆發

突然發作;(事變)突然發生。

三、出處不同

1、暴發

老舍 《四世同堂》三十:「他知道,家道暴發,遠不如慢慢的平穩的發展;暴發是要傷元氣的!」

2、爆發

歐陽予倩 《李秀成》第五幕:「地雷爆發,城牆炸崩以後,妖兵就像潮水一般的進了城,到處放火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