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夏賽麗的美麗人生
蝴蝶的美麗,來源於一次次脫變。
無論是昨天舞台上熠熠生輝的名角,還是今天風雲變幻的商場中獨當一面的巾幗,夏賽麗無疑是一個能讓男人欽佩,讓女人驚羨的傳奇女子。進入21世紀後,新經濟和全球化發展為中國女性創業締造了新機遇。適逢其時的女性創業時代,讓頗具經商天賦的夏賽麗在商海中如魚得水—她有著運籌帷幄的膽識;有著對選擇新興行業的正確判斷;而面對每一次機遇的降臨,她又能理性駕馭。
光陰荏苒。十多年的從商經歷,走過創業初始的艱辛與成功後的喜悅,今天的賽麗控股集團已成為以房地產開發為支柱的投資型企業集團,旗下擁有萬均置業、萬均投資、萬均園林、萬均貿易及賽麗文化傳播五家核心企業。
「打造知名品牌、保持基業長青」。夏賽麗從未有過滿足。今天,面對全球經濟不景氣的大背景,中國許多民營企業不是遭遇寒冬,就是無可奈何花落去。但夏賽麗不怕,還是骨子裡那股倔勁與擰勁。商場如戰場,它是殘酷的,但也是流動的,開放的。它本身就需要很大的包容性,當然,有時也需要理性妥協與審視。夏賽麗正以一種觀望之姿在等待機會,對明天,她還有許多精心設計的美好藍圖。但無論怎樣,「不求大,只求精」,做精做強,是她一貫堅持的理念。
然而,身在商海沉浮,心歷越劇苦旅。十多年越劇演員的生涯,以及在越劇藝術上曾經取得的成就,夏賽麗最難割捨的,除了心底那份濃濃的越劇情結,還有就是對至今仍深愛著她的戲迷們的牽掛。
早在1994年,南京就成立了賽麗越迷俱樂部。那一年,也正是夏賽麗投身商海之時。走下舞台,賽麗不舍,她的戲迷們更不舍。於是,由南京一群文化人發起,成立了這傢俱樂部。目前,南京賽麗越迷俱樂部已有固定會員二三百人,俱樂部成立十四年來,堅持每月活動,活動形式包括戲迷自娛自樂演唱、戲迷比賽、越劇培訓班、名票演唱會、與兄弟戲迷團體交流聯誼等。同時,俱樂部還先後主辦了十餘次與浙江小百花越劇團、上海越劇院紅樓團、杭州越劇院等劇團的聯誼會。特別是1997年著名越劇表演藝術家徐玉蘭參加的「與紅樓同歡」、2002年舉辦的「陸錦花南京見面會及賽麗俱樂部八周年慶典」、2007年舉辦的「賽麗越迷俱樂部與南京越劇團迎新春大聯歡」等大型活動,在越迷中都引起了較大反響。
除此,俱樂部還非常重視對會員的表演培養及如何提高演唱水平,並提供機會讓會員得到鍛煉。這些會員們多次在全國、省、市業余戲曲演唱比賽中獲獎。自然,種種這些成果,都離不開夏賽麗這些年在背後的支持。因為,夏賽麗從來沒有放棄越劇,她一直在為推廣這門百年藝術而努力。
2005年,浙江小百花越劇團20周年團慶,那個大雪紛飛的日子裡,離開浙江小百花越劇團多年的夏賽麗又回來了,風采不減當年的她,還即興表演了一段戲,引得台下姐妹一陣叫好。
從少女時代就根埴於心的越劇情緣,只會隨著歲月的沉澱,更芬芳,更醇厚,那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算現在,平時在家興致來了,我也會開口唱上幾段。」采訪時,夏賽麗如此對記者說,眼眸深處,閃爍著掩飾不住的眷戀。
其實這幾年夏賽麗也一直在想,是否能找個時間和姐姐何賽飛一起辦個姐妹專場,重溫那段「琴羽張兮舞雲紗」的似水年華。這不僅僅是重圓一段越劇夢,同時也算是對這些年一直支持,喜愛她的戲迷們的回報。
而在推廣越劇藝術的同時,作為一名企業家,夏賽麗還積極投身慈善致力扶貧濟困。2008年汶川大地震後,夏賽麗不僅向災區捐獻財物,還參加了賑災義演。7月份,當夏賽麗得知有40位青川災區的孩子應邀來到杭州參加愛心夏令營時,她專程趕到活動現場,並和災區的孩子們結成對子。除此,夏賽麗更心心念念關注著家鄉的教育發展,奉獻自己那片赤子愛心。
……
采訪結束,暮色已漸四合。西湖的上空,就像是在宣紙上滴下的一滴濃墨般,夜色開始層層擴散。西湖的每一個瞬間與每一處細節,都是美的。
而我身邊的夏賽麗,也是美的。她的那種美,不是單純意義上一個女人外表的美麗。她的美,是雙面性的:豁達、利落、大氣,卻又溫婉、清柔、淑靜。兩者看似矛盾,但卻在她身上完美融合。
夏賽麗今後要走的路還有很長。我們相信,這個自信、果敢、聰慧的岱山女子,還會不斷為自己的人生創造傳奇。
B. 夏賽麗現任老公
親姐妹。
由於父母早年離異,外婆和媽媽覺得何賽飛應該生活在爸爸身邊,而姐姐和妹妹應該留在媽媽身邊——姐姐大她四歲,妹妹又小她四歲。姐姐妹妹跟母親生活,隨母親姓夏。
何賽飛和姐姐夏賽艷、妹妹夏賽麗長大後並不相識。十幾歲時,何賽飛考入了岱山越劇團,一年之後,妹妹也考入了舟山越劇團。自此,姐妹倆雙雙踏入越劇行業,因為彼此間演出、交流機會增多,這才相識繼而相認。
C. 夏賽麗的介紹
夏賽麗(女),1967年7月出生,出生於浙江岱山,中專學歷,國家二級演員,副高職稱。1992年離開小百花越劇團創業。1994年創辦美達房地產公司,隨後成立賽麗控股集團有限公司。2005年投資興建岱山縣衢山風電廠。2007年底向有國內領先指紋識別技術提供商維爾科技投入了1200多萬元,完成了PRE-IPO,成為維爾科技的戰略投資者。
D. 夏賽麗的人物軼事
曾經和姐姐何賽飛聯袂出演越劇成名曲目《送花樓會》而揚名海內外的夏賽麗,正在商業世界中飾演另一個角色。
1967年,4歲的何賽飛因父母離異跟隨父親,而剛剛出生的夏賽麗跟母親生活,也因此兩人一人隨父姓,一人隨了母姓。
生活本來就像一場戲。1979年,何賽飛考入岱山越劇團,有一個小越劇迷經常到劇場來玩,而她竟是何賽飛分別了14年之久的妹妹。第二年,受何賽飛的影響小賽麗也加入了浙江舟山市越劇團。
1982年浙江省小百花匯演後姐妹倆雙雙被選入浙江小百花越劇團,並開始闖世界。夏賽麗和年長4歲的姐姐何賽飛以親麗脫俗的氣韻在小百花越劇團脫穎而出,與茅威濤齊名。兩人行走在街頭,大街上就有路人認出,「這是越劇姐妹花」。
姐妹合作的成名曲是《送花樓會》,姐妹倆在越劇舞台上做了十多年「夫妻」,分別演司馬相如與卓文君、許仙和白娘子等。後來進京演出,鄧穎超特別喜歡這對舞台「並蒂蓮」,每年過年都會囑咐秘書給她們寄禮物,直至去世。
「不過,當時的小百花,人才濟濟。團里從全省各地抽調來最優秀的文藝尖子,來充實力量。當時,團里排一個戲,是比較難的一件事情,需要花費不少的精力和錢財。我是學習昆劇和京劇的,總覺得『戲份』吃不飽。慎重考慮之後,就離開了小百花。」夏賽麗這樣表示。 「投身房地產,並不是沖著錢。我從十幾歲開始就沒窮過。除了津貼,那時候出盒帶也有收入,我出過40多盒帶子,早就是萬元戶了。」夏賽麗如是說。
離開越劇團後,出色的陸派弟子夏賽麗下海做起了房地產。「我很知道賺錢的艱辛,所以有了錢不會拿去大肆揮霍,而是把它用來做創業資金。當時正好有機會,就下海做起了房地產。」
1994年下海,這位當年的小百花名角陰差陽錯,進入房地產領域,創辦浙江美達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下稱「美達房產」)。
「當年唱戲的時候感覺自己很被動,怎麼唱怎麼演要聽導演安排,現在轉型做老闆,生活變得主動多了。因為你不主動,很難成功。我總是在琢磨,怎麼拿到更好品質的土地,怎麼把房子建得更漂亮,怎麼創造更人性化的居住小區……」回憶起青春歲月,夏賽麗有點感慨:「以前365天差不多300天都在外面跑,可以看到、聽到很多事情,現在的生活安穩了許多,沉澱下來了,日子很平淡。杭州的土地有多難拿,為了爭取土地,我們不得不到外省去,去拓展省外市場。從內心來講我並不願意出去……生活還是生活。如果說有遺憾,那就是感覺生活情趣少了很多。」
自稱是「房產項目車間主任」、「操盤手」的夏賽麗,在女人、名角與商人之間努力尋找平衡點。美達房產倡導了「運河房產」、「學院房產」,將居住的意義從建築層面提升到文化高度。之後,又推出了醞釀已久的九月森林別墅園,打造杭州山水別墅的經典。同時,在「立足杭州,放眼全國」發展戰略下,在杭州、南京以及合肥等地儲備了大量土地。
「有些精明的人,一看就能判斷出來這是女人做的房子。女人開發的產品,往往親和、溫馨。比如,九月森林別墅園這個山地別墅,我的基本理念是房子讓樹,依山而建,不要去破壞原有的格局。」
「2002、2003年,杭州的土地市場競爭趨於白熱化。樓市已經進入高位,地價拉得太高了。」夏賽麗稱,「有一次去拍地,美達僅僅以幾元之差(樓板價)竟然輸給了一家菜場競買體,各路資金紛紛進入這個行當。2004年、2005年,這種格局並沒有改變,土地價格反而繼續瘋長。」
杭州市中心面積狹小,地根緊,地價貴,夏賽麗曾71輪競拍一幅地塊。出於樸素的商業邏輯與女人的先天敏感,她覺得不應該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適度的多元化迫在眉睫。這期間,她設立了建築公司、苗木公司,但還是跳不出房地產。 似乎是命運的刻意安排,恰恰在此時,一個來自故鄉的商業項目——浙江省發改委批復的第一個風力發電項目——浮現在她的面前。身處沿海的岱山具有天然的條件。
夏賽麗開始從房產開發的「圈地」轉身為「圈風」。「美達衢山風力發電場項目將用兩年時間分兩期建成,總裝機容量40.8兆瓦,年上網電量近9000萬千瓦時。風機從西班牙直接進口,風力電通過海底電纜直接並入華東電網。若一切順利,該發電場今年底便能並入大電網供電,建成後將成為浙江省內最大的風力發電場。
「2005年2月,國家頒布了《可再生能源法》,對可再生能源並網發電制訂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風電是社會成本最低的發電方式,但一次性投資成本卻非常高,進駐門檻較高,美達衢山風力發電場項目總投資4.25億元,估計要用8年左右時間收回投資。」
在夏賽麗看來,這個全新的行業與地產開發比較,投資回報周期比較長,收益率比較低,但它是清潔能源、朝陽行業。浙江是能源消費大省,也是能源緊缺大省,供應與需求的矛盾突出。同時,這對矛盾也孕育了巨大的商機。之前已建成的發電場中,水利作為最原始的發電方式,在浙江的利用已接近70%以上,可挖掘潛力已近極致。火力發電,缺煤的浙江向來依賴省外、國外的煤炭供應,但煤炭資源供應越來越緊張、成本越來越高的現實也不容忽視,加之因火力發電產生的環境污染問題,火力發電只能是現實的權宜之計。核電在浙江有廣泛運用,但其高成本和核安全問題,也一直困擾著電力行業。
「除了風力發電,公司正在醞釀其他能源領域的投資,如垃圾發電項目等。「夏賽麗表示。
「戲劇是一個大舞台,人生是一個舞台。以前是塑造一個好角色,現在是賦予公司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在公司,我現在的角色就像是導演+製片人,事事躬親。「已經是兩個孩子的母親,注重精緻生活的夏賽麗現在似乎感覺有些累了,「現在做得比較辛苦,正在考慮聘請職業經理人來打理手頭的生意,這樣自己就能超脫出來。」
2006年,美達房產業務的銷售收入大約近10億元。當問及是否有意上市,夏賽麗謹慎表示,「上市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將根據企業的發展情況來定。」
E. 何賽飛夏賽麗什麼關系
親姐妹。
由於父母早年離異,外婆和媽媽覺得何賽飛應該生活在爸爸身邊,而姐姐和妹妹應該留在媽媽身邊——姐姐大她四歲,妹妹又小她四歲。姐姐妹妹跟母親生活,隨母親姓夏。
何賽飛和姐姐夏賽艷、妹妹夏賽麗長大後並不相識。十幾歲時,何賽飛考入了岱山越劇團,一年之後,妹妹也考入了舟山越劇團。自此,姐妹倆雙雙踏入越劇行業,因為彼此間演出、交流機會增多,這才相識繼而相認。
F. 夏賽麗的個人背景
岱山,是位於浙江省舟山市境內的一個海島縣。這個風光秀麗的海島,空氣清新甘純,而海洋性氣候更使得岱山一年四季都氣候宜人—夏無酷暑,冬無嚴寒。
1967年7月,岱山縣一戶普通人家迎來了一個可愛的小生命—一個漂亮的小女嬰。生活雖然平淡,但一家人卻也其樂融融。可誰料想,日子沒過多久,在縣里搞文化工作的女嬰的父親就受到文革沖擊,被下放到農村。於是,家庭破裂,父母離異。女嬰的二姐被父親帶走了,尚在襁褓中的女嬰與大姐跟母親一同生活,並從此隨了母姓。
這個女嬰,就是夏賽麗。那一年,她才滿一歲。
夏賽麗對父親的印象可以說是完全空白,但盡管如此,她還是從愛好文藝的父親身上,遺傳到了良好的基因。更兼明眸皓齒,長得甚是清麗,小小年紀就頗引人注意。
從小就與大姐夏賽艷生活在一起的夏賽麗和大姐的感情特別深厚,而大姐亦非常疼愛這個小妹妹。
有一次,大姐帶賽麗出門去看球賽,突然,賽麗看到一個比她略微年長的女孩兒長得特別像她的大姐。於是她驚奇地瞪大眼睛,拉住大姐的手說:「姐姐你看,那邊有個女孩子長得跟你好像哦!」
大姐聞言轉身向賽麗手指的方向看去—這一看讓大姐開心地笑彎了腰。「賽麗,跟姐姐來,我帶你去認識認識她!」
夏賽麗當時看到的這個與大姐長得尤為酷似的女孩兒不是別人,正是她從未見過面的二姐,何賽飛。
可是,讓大姐沒想到的是,當她喜滋滋地把賽麗與賽飛互作介紹後,倔強的小妹賽麗壓根兒不願接受憑空多出來的二姐。她嘟著嘴,瞅著站在她面前與大姐幾乎長得一模一樣的二姐,就是不肯喚她一聲「姐」。
那一年,夏賽麗只有十二歲,而她的二姐何賽飛彼時已是岱山縣越劇團的一名花旦。當時,何賽飛所在的越劇團常在各地流動演出,機緣巧合,也是老天同情這對骨肉分離十餘年的姐妹,就這樣,姐妹倆戲劇般地重逢了。
直至今天,夏賽麗都十分清晰地記著這件少年時代的往事。回憶時,深邃明亮的眼眸中流露出對姐姐何賽飛濃濃的姐妹之情。 但畢竟只是十二歲的小女孩,盡管嘴上不肯認何賽飛這個「從天而降」的姐姐,可血濃於水,夏賽麗的心裡早就不知不覺地接受了何賽飛。於是,她一有時間便去劇場看姐姐練功。小女孩兒對服飾造型漂亮柔美的越劇總是特別喜愛的,賽麗自然也不例外。在排練場,聽姐姐吊嗓子,看姐姐舞水袖,她總是又開心又羨慕。時間久了,賽麗不僅迷上了越劇,而且與二姐也越來越親近。
何賽飛看妹妹如此喜歡越劇,便在閑暇時教她唱些越劇段子,未想,從未學過越劇的夏賽麗竟一學就會。日子一長,劇團里的老師也喜歡上了嬌小玲瓏又聰明伶俐的賽麗。
1980年,適逢舟山地區越劇團到岱山各中學挑選演員,夏賽麗就讀的商寧中學也是被選的學校之一。經過入選、初試、復試等各項考試,她順利地成為了一名越劇演員。
人都道:戲如人生,人生如戲。而生活,本身就像一出誰也無法預先知道情節與結局的舞台大戲,有沖突,有矛盾,亦有高潮。 自1980年起,中國文藝在經過十年浩劫的斷層後,開始了大規模彌合的過程—戲曲、電影、音樂……都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錦綉局面。而戲曲作為中國最具民族色彩的表演藝術,在中國整個的文藝發展史,乃至中國人民的文化生活中更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可以說,何賽飛夏賽麗兩姐妹都趕上了一個好時期。
夏賽麗考上舟山越劇團後,天賦並不出眾的她,開始了艱苦的基本功訓練。對她而言,最難的就是下腰、劈叉等訓練,她常落在別人後面,但她卻憑著一股永不服輸的倔勁兒,別人練一遍,她就練五遍十遍,別人休息了,她還在練功房內練滾翻、壓腿,直到追趕上別人為止。 而夏賽麗的嗓子一開始時,音域欠廣,音區也較低,當她明白自己的缺陷後,那股擰勁兒又上來了,多唱勤練,反復摸索運氣規律。而彼時,她的指導老師也因材施教,根據她的變聲狀況,讓她始學武旦,次學花旦,再學小生。高亮的「范派」她唱不上去,便讓她改學字重腔輕,寓情於聲的「尹派」,最後,夏賽麗正式改學「陸派」。
「陸派」唱腔是由著名越劇表演藝術家陸錦花創始的,她是繼尹桂芳、范瑞娟、徐玉蘭之後湧出的又一流派女小生。夏賽麗雖然未曾受過陸錦花的親自傳藝,但當時的戲迷們卻贊她「唱、做無一不像陸錦花青年時代的演出」。對此,夏賽麗並沒什麼捷徑,她的訣竅就一個字:鑽。她不但跟著錄音機向陸錦花學唱,又從陸錦花演出的越劇片中揣摩她的台步和表情。就這樣,憑著一股鑽勁,賽麗把陸派唱腔學得惟妙惟肖。
記者在采訪她之前,曾於網上找出她當年演唱的摺子戲《白蛇傳斷橋》,夏賽麗的音色清亮純凈,唱腔舒展流暢,肢體動作更如行雲流水一般,處處給人一種美的享受。
G. 夏賽麗的成名
春華秋實。夏賽麗成名了,紅遍中國乃至東南亞、歐美地區。新加坡《聯合早報》以「夏賽麗身段語言性強」為標題發表評論文章,《歐洲時報》等幾十家國外主流媒體也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刊登了大量評論文章,對她的表演予以贊揚。
除此,夏賽麗還榮膺1982年浙江省小百花會演優秀小百花獎、1983年江浙滬「上錄杯」越劇電視大獎賽三等獎、1987年全國青年越劇廣播大獎賽優秀演員獎、首屆浙江省「戲曲明星」獎、浙江省第三屆戲劇節演唱獎、廣州太平洋影音公司第五屆「雲雀獎」、1988年全國青年越劇演員電視大獎賽最佳演員獎等多個獎項。
《王勃滕王閣序》有雲:「物華天寶,龍光射鬥牛之墟;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都說好地方出佳人才,美麗的舟山群島,碧海連天的家鄉水土滋養了慧質蘭心的夏賽麗。如今,雖然她已淡出越劇舞台多年,但她的名字必會載入百年越劇群芳譜,讓人永遠記住。
H. 越劇演員何賽飛和夏賽麗簡歷
親姐妹。由於父母早年離異,外婆和媽媽覺得何賽飛應該生活在爸爸身邊,而姐姐和妹妹應該留在媽媽身邊——姐姐大她四歲,妹妹又小她四歲。姐姐妹妹跟母親生活,隨母親姓夏。何賽飛和姐姐夏賽艷、妹妹夏賽麗長大後並不相識。十幾歲時,何賽飛考入了岱山越劇團,一年之後,妹妹也考入了舟山越劇團。自此,姐妹倆雙雙踏入越劇行業,因為彼此間演出、交流機會增多,這才相識繼而相認。
I. 夏賽麗的早年經歷
夏賽麗(女)賽麗控股集團董事長
1967年7月出生,中專學歷,國家二級演員,副高職稱。
1992年離開小百花越劇團創業。1994年創辦美達房地產公司,隨後成立賽麗控股集團有限公司。2005年投資興建岱山縣衢山風電廠。2007年底向有國內領先指紋識別技術提供商維爾科技投入了1200多萬元,完成了PRE-IPO,成為維爾科技的戰略投資者。集團現為國家科技部火炬項目計劃實施單位、國家級重點新產品研發單位、國家創新基金項目實施單位、市企業高新技術研發中心(省內首家生物認證技術方向企業研發中心)。
集團參股的浙江維爾生物識別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生物識別產業的領軍企業之一,產品涉及專利25項,包括發明專利1項,主要用於金融、交通、民用以及軍工等諸多領域。
近三年銷售額:2007年5億元,2008年2.1億元,2009年1~10月10億元。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十月的杭州,風光旖旎。
從西湖國貿中心409室一排潔凈的落地窗望出去,水波清粼的西湖美景盡收眼底。
這里,是賽麗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彼時,這家公司的掌舵人夏賽麗正坐在裝潢極富藝術氣息的會客大廳內,與記者娓娓而談。兩個多小時的訪談中,她五官分明的精緻面容上,始終掛著清淺的笑,平和而妥貼的恰到好處,讓人有如沐春風之感。
夏賽麗的身份有許多—上世紀80年代紅遍大江南北的越劇女小生、中國戲劇協會會員、著名演員何賽飛的胞妹,同時,今天的她還是浙江商界的知名女企業家。
從昔年獲取過浙江省「戲曲明星」獎及全國青年越劇廣播大獎賽優秀演員獎等眾多榮譽的越劇名角,到今天在商界叱吒風雲,夏賽麗每一次華麗轉身,都唱響了她人生中的最強音。
依稀還是當年那個婉轉唱著「兩下生,結同心;花蔭下,相依伴」的美許仙,也依稀還是舞台上那個儒雅多情的才子司馬相如,夏賽麗在巔峰時期急流勇退,下海經商,她那富有傳奇色彩的美麗人生,究竟有多少不同尋常的動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