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王若水馮媛
擴展閱讀
當天買股票第二天買入法 2025-07-14 23:52:10
天龍論壇 2025-07-14 23:27:06

王若水馮媛

發布時間: 2021-06-29 15:27:27

❶ 《馮諼客孟嘗君》中馮諼的人物分析

《馮諼客孟嘗君》中,馮諼是大智若愚的。

文中先抑後揚、先貶後褒的反襯技巧,更起到了鳴則驚人的效果,平添了很多馮諼大智若愚的不凡形象。本文的特色是通過變化的情節展現人物性格的變化。

馮諼的藏才不露,初試鋒芒到大顯身手與孟嘗君的輕視、重視、存疑和折服互為襯托對比,情節也是波瀾重生,引人入勝。在寫作上,本文有人物、有故事、有情節、有戲劇沖突、有細節描繪,初具傳記的特徵,開後世史書「列傳」的先河。

(1)王若水馮媛擴展閱讀:

高瞻遠矚

馮諼是三千門客中並不為孟嘗君所器重的一個謀士,一次他受命去孟嘗君的封地薛收債,他問孟嘗君收了債,要不要為您買點什麼回來,孟嘗君說,你看我家缺什麼,就買點什麼回來好了。馮諼到了薛城,把所有債券當眾燒毀。當地百姓大感孟嘗君的恩德。馮諼回來交差,對孟嘗君說:我為您買來了『義』。

孟嘗君雖然心中不悅,認為無此必要,倒也沒有責怪他。事情過去不久,齊王聽信讒言,讓孟嘗君交出相印,退隱薛城。孟嘗君離京去薛時,百姓出城十里遠迎。消息傳回京城,齊王深悔自己不察,迎回孟嘗君當面致歉。

由於馮諼的遠見,使孟嘗君避免一場政治波折,並得以鞏固自己的地位。這叫做『未雨而綢繆』,留了條後路。但大權在握的人,往往喜歡把事情做絕,不大會去想到身後事。或者認為已經把子女的事安排周全,並無身後之慮。

❷ 馮婕妤曾捨身為漢文帝擋熊,為何後來她卻自殺了

馮婕妤之所以自殺是因為當時她被人誣陷,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她選擇了自殺的方式。在古代由於科技水平的落後,經常會發生冤假錯案而一些有骨氣的人會用自殺的方式證明自己是無辜的,漢元帝的嬪妃馮婕妤便是如此,至於這其中又牽扯到哪些內幕,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

回宮之後漢元帝立刻下旨將馮婕妤封為昭儀,自此寵愛有加,但這卻引起了其她人的妒忌,尤其是當時和漢元帝一起去動物園的傅婕妤,認為自己同樣受到驚嚇,漢元帝卻一點表示都沒有,只顧著馮婕妤,因此懷恨在心。在漢元帝去世之後,傅婕妤的孫子繼承了皇位,傅婕妤成為了皇太後,此時的她終於不在壓抑自己,誣陷馮婕妤當時為了地位,策劃了黑熊襲擊一案,然後自己借機立功。馮婕妤在知道後,百口莫辯,最後為了自證清白,選擇自盡。

❸ 為何傅昭儀活生生將馮媛逼死呢

傅昭儀是漢朝時期漢元帝劉奭的嬪妃,也是漢哀帝劉欣的祖母。傅氏原本是上官太後宮里的女官,劉奭被立為太子之後,傅氏得以被劉奭所寵幸。後來劉奭繼位,是為漢元帝,立傅氏為婕妤。傅氏為漢元帝生了一個兒子一個女兒,兒子是定陶恭王劉康,女兒則是平都公主。劉康多才多藝,所以深受漢元帝的喜歡。除了傅氏以外,漢元帝也非常寵愛另一位婕妤馮媛,漢元帝為了顯示二人的身份,就改成她們為昭儀,位在婕妤之上。

漢成帝死了之後了,劉欣繼位,是為漢哀帝。漢哀帝繼位之後,祖母傅氏和母親丁姬的身份都更加尊貴了。傅氏也因為尊貴對漢成帝的母親王政君都非常的不尊重,直呼她為老太婆。更別說那個和她孫子想爭奪王位的劉興的母親馮媛了,追想往昔,傅氏心中更加的不忿,所以就用詛咒的罪名去誣陷馮媛,最後逼得馮媛只能自殺。

❹ 母儀天下的馮媛演的是什麼角色!

馮媛,與王政君一同入宮的五姐妹之一。活潑熱情,沒有太多心計,前期一直是家人子,後來被還是太子的劉奭看到,並誇贊她的腳好看,後得寵並生一子劉興。

後來,馮媛為劉奭擋熊,讓劉奭看清了她的真心,事後被封昭儀。兒子劉興被封為中山王,劉奭死後,成為中山太後,劇中無結局,歷史上最後被傅瑤害死。

(4)王若水馮媛擴展閱讀:

人物原型——

馮媛(?—公元前6年),上黨潞縣(今山西潞安)人,左將軍、光祿勛馮奉世長女,漢元帝劉奭的寵妃,漢平帝劉衎的祖母。

初元二年(公元前47年),選入後宮。初為長使,數月升為美人。永光二年(公元前42年),生子劉興,封為婕妤。建昭元年(公元前38年),漢元帝在虎圈觀獸搏鬥,妃嬪都在座奉陪。一隻熊突然跑了出圈外,馮媛因擋熊救駕,漢元帝感激驚嘆,對馮媛倍加敬重。

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漢元帝封劉興為信都王,並封馮媛為昭儀。竟寧元年(公元前33年),漢元帝去世,馮媛為信都太後,與子劉興居於儲元宮。

河平年間(公元前28年―公元前25年),隨子劉興前往封國。陽朔二年(前23年),劉興被改封中山王,馮媛稱為中山太後。綏和二年(公元前7年),遭傅太後使人誣陷,服毒自殺。

❺ 《馮諼客孟嘗君》一文中,馮諼這一人物的形象的特徵是

懷才不遇的憤懣、不平凡的氣概、政治識見、長於計謀的才能、善於揣摩他人心理

1、初到孟嘗君門下做食客,受到「食以草具」的待遇。他三次彈鋏而歌,再三提出生活方面的要求,反映他懷才不遇的憤懣和不平凡的氣概。

2、在薛以特殊方式為孟嘗君收債和回齊復命的情況,反映他有膽有識,處事果敢迅速。

3、馮諼收債、為孟嘗君買「市義,在孟嘗君陶醉於「市義」所取得的成就時。多角度多層次地表現出馮諼的政治識見和長於計謀的才能。

4、馮諼去薛收債時,先問孟嘗君「責畢收,以何市而反」,孟嘗君答以「視吾家所寡有者」,看來這一回答是馮諼早已預料到的。這也表現出馮諼這個策士的智慧和善於揣摩他人心理的特點。

(5)王若水馮媛擴展閱讀

寫作特點

1、運用曲折的情節和生動的細節刻畫出馮諼的策士形象。

開頭從反面寫馮諼被人認為是個無能的人,初到孟嘗君門下做食客,受到「食以草具」的待遇。
他三次彈鋏而歌,再三提出生活方面的要求,反映他懷才不遇的憤懣和不平凡的氣概。
這時的馮諼,是所謂「才美不外見」。

在孟嘗君陶醉於「市義」所取得的成就時,馮諼卻提醒他「未能高枕而卧」,主動提出「為君復鑿二窟」的任務,利用齊與魏的矛盾解決了齊王與孟嘗君的矛盾,為鞏固孟嘗君的政治地位創造了足夠的條件。

2、運用對比手法,表現出有關人物的特點和相互關系。

如對馮諼的三次彈鋏而歌,孟嘗君的左右由無所愛憎到「皆笑之」,以至「皆惡之」,孟嘗君卻一一滿足了馮諼的要求。

兩相對照,反映出孟嘗君樂於養士的特點和左右的勢利、無知,而「彈鋏而歌」本身,又是馮諼對「賤之」「食以草具」的待遇的不平之鳴。

❻ 結合《馮諼客孟嘗君》分析馮諼人物特點並說明理由

1、初到孟嘗君門下做食客,受到「食以草具」的待遇。他三次彈鋏而歌,再三提出生活方面的要求,反映他懷才不遇的憤懣和不平凡的氣概。
2、在薛以特殊方式為孟嘗君收債和回齊復命的情況,反映他有膽有識,處事果敢迅速。
3、馮諼收債、為孟嘗君買「市義。在孟嘗君陶醉於「市義」所取得的成就時,馮諼卻提醒他「未能高枕而卧」,主動提出「為君復鑿二窟」的任務,利用齊與魏的矛盾解決了齊王與孟嘗君的矛盾,為鞏固孟嘗君的政治地位創造了足夠的條件。多角度多層次地表現出馮諼的政治識見和長於計謀的才能。
4、馮諼去薛收債時,先問孟嘗君「責畢收,以何市而反」,孟嘗君答以「視吾家所寡有者」,看來這一回答是馮諼早已預料到的。他焚券市義,與孟嘗君的要求毫不相關,但在回齊復命時,他抓住孟嘗君的這句話,分析孟嘗君家所寡有者是義。這樣,為孟嘗君「市義」,既合乎邏輯,又符合孟嘗君「視吾家所寡有者」的要求,在孟嘗君尚未認識到「市義」的作用時,也無法責備他。這也表現出馮諼這個策士的智慧和善於揣摩他人心理的特點。

❼ 馮媛的家庭成員

兄弟 馮譚,馮奉世長子,官至天水司馬、校尉。
馮野王,馮譚弟,字君卿,官至大鴻臚、琅邪太守,襲爵關內侯。
馮逡,馮野王弟,字子產,官至清河都尉,隴西太守。
馮立,馮逡弟,字聖卿,官至東海太守、太原太守。
馮參,馮立弟,字叔平,官至安定太守、諫大夫,封宜鄉侯。 妹妹 馮習,馮媛妹,因馮媛事連累被殺。 兒子 劉興,中山孝王 孫子 劉衎,漢平帝 孫女 劉謁臣,修義君
劉哉皮,承禮君
劉鬲子,尊德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