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艾薇兒確診患萊姆病 什麼是萊姆病症狀怎麼預防
蜱蟲又來了 !艾薇兒確診患萊姆病,如何預防!
從2013年12月艾薇兒被診斷患有萊姆病到現在已經有兩年多的時間了。
「去年10月的時候,我開始卧床不起,」她表示病情之所以嚴重是因為開始幾個醫生的誤診。這種蜱蟲叮咬引起的疾病光確診就用了她幾個月,她十分難過的告訴ABC電視台主持人傑西·帕爾默:「這是我人生中第二次打擊。」慶幸「我的治療已經過半了,並且我也在恢復之中。」艾薇兒說道:「在看到病情有所改善後,我十分高興最終我肯定會完全康復。」
案例
上周末,媽媽帶5歲的兒子楠楠到郊外遊玩,當天晚飯後洗澡,楠楠跟奶奶說後背處長了一個圓圓的小包,奶奶一看說長了一個黑痣。楠楠洗完澡,跑進房間跟媽媽說:「看,我這里長了一個黑痣。」
媽媽看了一下好像是黑痣,不對,「黑痣」的周圍紅紅的,好像發炎,定睛一看雞皮疙瘩都起來了,驚叫著說:「這『黑痣』活的!會動!!快,快來看……」媽媽趕緊叫來爸爸和奶奶,一家人圍著看,差點嚇暈過去,「黑痣」竟然長著小細腿,正在一上一下地動!
奶奶」勇敢「地伸手想將」黑痣「摘除,但這個會動的「黑痣」似乎已經長進肉里,怎麼也弄不開。膽小的媽媽害怕粗暴地剝離會傷害孩子,說:「我們還是別弄了,趕緊帶兒子去醫院!」
到了醫院,醫生說幸虧你們沒擅自拔開蟲子,後果不堪設想。原來,這顆活「黑痣」竟然是蜱蟲,蟲子的頭部和兩只腳已經深深埋入皮膚,孩子腋窩的部分皮膚已經出現感染紅腫,如果不是及時發現,蜱蟲會越鑽越深。後來醫生將蜱蟲連同孩子被感染的部分皮膚一同挖掉了,醫生說僅僅拔出蜱蟲會導致不必要的感染,千萬不能拔。
最近,一位70歲老人被藏在野菜中的蜱蟲咬傷。後來,老人出現發燒、四肢無力等症狀,目前已經陷入昏迷;萊州一個婦女爬山回家後自行用指甲鉗將蜱蟲咬傷部位連皮帶肉絞下,但還是出現病危;去年夏天有人被蜱蟲咬傷後,高燒10天不治身亡!在過去的幾年,各地均有被蜱蟲咬傷後致感染或死亡的病例……蜱蟲危害爸媽一定知道
蜱蟲一般情況下像芝麻粒或米粒大小,喜歡附在人體的頭皮、腰部、腋窩、腹股溝或腳踝下方比較隱蔽的位置,吸飽血後會變大脹大,像黃豆般大小,比較恐怖的是,蜱蟲吸血後會往人體內鑽,而且很難拔下來。會導致皮炎,能引起肌肉麻痹,還可能傳播多種疾病,可致人死亡。
蜱蟲是恐怖的寄宿者
蜱蟲有著非常敏感的嗅覺,對汗臭和二氧化碳很敏感,能在幾米之外嗅到人的氣味,它們喜歡爬到1米高的樹葉或草尖上等候人類經過,當有人經過時,會突然跳到人身上,等候時機吸血。每年的夏天,是蜱蟲病的高發期,家有孩子的爸媽們一定要警惕。
孩子被蜱蟲咬住,如何正確處理?
如不慎被蜱蟲咬傷,千萬不要用鑷子或指甲直接將其拔除,也不能用手指將其捏碎,因為蜱蟲體內有病毒,直接拔出可導致毒液流出,讓皮膚感染或糜爛,甚至會讓人體中毒發燒頭痛,有些蜱蟲還帶傳染性病毒。
科學的方法應該是用酒精塗在蜱蟲身上,讓蜱蟲的頭部松動或死亡,或者用煙頭輕輕燙蜱蟲外露的部分,讓蜱蟲頭部自己慢慢退出,然後用鑷子將蜱蟲輕輕取下,不能用手直接接觸。
如出現發熱、叮咬部位發炎破潰及紅斑等症狀,要及時就診。
夏天該如何預防「奪命蜱蟲」?
去野外時大人小孩最好穿上長袖長褲,不要穿涼鞋,袖口和褲腿扎緊; 穿上淺色的衣服,如果不穿長袖長衣,出門前最好噴上驅蚊液(太小的孩子不推薦噴) ,郊遊時遠離草叢或樹木,更不能躺在草叢中。
野外活動結束後,最好上下檢查一遍孩子的身體,尤其是頭皮、腰部、腋窩、 股溝和腳踝下方等部位,以確保沒被蜱蟲叮咬。
注意!這些地方常有蜱蟲出沒
衣櫃裡面;牆縫里;
木地板背面;儲物室;
傢具背面;地毯縫里;
牆壁上;儲物櫃裡面;
垃圾堆旁邊;野外草地上;
野外石縫里;動物巢穴中;
鳥類巢穴中;枯枝爛葉裡面;
草地土壤縫隙里;野外洞穴口;
寵物活動區周邊;雜物堆放處;
路邊草尖和灌木葉尖;枯木表面。
如何預防「奪命蜱蟲」?
1做好個人防護野外活動時應注意做好個人防護,提倡穿長袖衣服;不要穿涼鞋;扎緊褲腿或把褲腿塞進襪子或鞋子里;穿淺色衣服可便於查找有無蜱附著;盡量避免在蜱類主要棲息地如草地、樹林等環境中長時間坐卧;裸露的皮膚塗抹驅避劑,如含有避蚊胺(DEET,N,N-二乙基間甲基苯甲醯胺)的市售驅避劑或花露水,可以持續保護幾個小時;活動結束後,還要仔細檢查身體和衣物,看是否有蜱叮入或爬上,發現蜱蟲後立即清除。
2防止寵物將蜱蟲帶到畜主家中
寵物喜歡到戶外的草地、灌木叢、洞穴、枯枝爛葉、花叢中去玩耍,容易被蜱蟲感染。寵物感染蜱蟲後,容易將蜱蟲帶回主人的家居環境中來,蜱蟲經過大量繁殖後極易再次攻擊寵物主人。因此,寵物回家前,應檢查是否攜帶蜱蟲。
蜱蟲叮咬後如何應急處置?
一旦發現有蜱蟲叮咬鑽入皮膚,可用75%酒精塗在蜱身上,使蜱蟲頭部放鬆或死亡,再用尖頭鑷子取出蜱蟲,或找專業醫療機構取出,不要生拉硬拽,以免拽傷皮膚,還易將蜱蟲的頭部留在皮膚內;然後再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處理,並隨時觀察身體狀況,如出現發熱、叮咬部位發炎破潰及紅斑等症狀,及時到醫院診斷是否患上蜱傳疾病,避免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夏季是蟲類活躍的季節,除了蜱蟲,這5種有毒的小蟲您也一定要當心!↓↓
1.恙蟲
2.毒隱翅蟲
3.毛蟲
4.穴居蜘蛛
5.黃蜂
每年夏天是蜱蟲病的高發期,家有孩子的爸媽們一定要警惕,以上應急措施速收藏!
② 艾薇兒確診患萊姆病 所以這到底是什麼病
艾薇兒所患疾病是被稱為萊姆病(Lyme disease)的一種蟲媒(蜱)傳播的人畜共患的傳染病。萊姆病由攜帶可以導致該病的病原螺旋體的蜱蟲叮咬傳播,最主要蟲媒是一種黑腿蜱。
科學家曾經從具有5300年歷史的木乃伊身上檢出導致萊姆病的細菌的存在,說明萊姆病是一種至少有數千年歷史的古老疾病。
但是,人類真正認識到它的存在僅僅是最近幾十年的事。
上世紀60、70年代,在美國康涅狄格州萊姆鎮及其周邊地區,一些兒童和成年人聚居性的出現了病因不明的,以慢性衰弱為主要問題的疾病,主要症狀包括皮疹、膝蓋腫痛、癱瘓、頭痛、慢性重度疲勞等。這些病人被診斷為類風濕性關節炎等各種五花八門的疾病,很多年間始終得不到明確診斷和適當治療。
如果不是其中兩位母親的執著,萊姆病或許直到今天也不能被獲得認識。兩位母親的孜孜以求引起人們對於該病症的重視,人們開始認真考察記錄該疾病相關的信息,科學家也開始介入其中。
經過努力,人們逐漸認識到該疾病的一些特點,通常先是出現皮疹,隨後很快會出現關節炎。而且,多數患者往往回憶說在起病之前有曾經被蜱咬傷的經歷。
到70年代中期,研究者逐漸摸清了新的疾病的症狀和體征等情況,但是卻始終未能明確發病原因,因此,以發現該疾病的美國小鎮名字命名為「萊姆病」。
1981年,研究洛磯山斑疹熱的科學家威利·伯格多費(WillyBurgdorfer)開始介入對於萊姆病的研究,並成功從傳播媒介蜱蟲中分離、培養出該病的病原體,一種螺旋體。
1982年,科學界以發現者的名字命名該病原體為伯氏疏螺旋體( Borrelia burgdorferi)。
隨著研究的深入,科學家發現使用抗生素治療可以獲得良好療效,尤其是那些早期發現病例。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隨著報告確診病例的增多,萊姆病逐漸成為了美國許多地方的重要的公共健康問題,並於2012年被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列為美國十大法定傳染病之一。
③ 艾薇兒所患的萊姆病究竟是什麼病
2013年12月艾薇兒承認自己患上萊姆病,隨後回到了加拿大安大略省養病,目前艾薇兒的病已在慢慢恢復當中。近日,她在接受《早安美國》采訪時,首次在鏡頭前談及她的病,我當時覺得自己不能呼吸,5個月卧床不起,一度覺得自己快要死了,幾乎不能吃飯,甚至一周沒辦法淋浴,生活陷入崩潰。據悉,艾薇兒患病的最可能原因是去年春天被蟲子咬了一口。萊姆病是由一種蜱蟲叮咬,所引起的細菌感染而引發的,艾薇兒從去年10月起開始卧床不起,這種病光是確診就已經用掉了幾個月的時間。艾薇兒說,她的病情之所以會這么嚴重,是因為開始幾個醫生的誤診,不過還好最近總算漸漸恢復健康,在看到病情有所改善後,艾薇兒十分高興,現在治療已經過半,她說接下來自己會繼續配合治療,並堅信自己最終會完全康復。
④ 萊姆病適宜吃哪些食物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飲食與健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但是身體在不同的時期飲食也要做一下調整,這樣對身體才有很好的改善和調理作用,尤其是在身體出現疾病的時候要特別注意,下面一起看一下萊姆病吃什麼比較好。
萊姆病吃什麼好
1.雞 腿 菇
吃雞 腿 菇的好處
豬肝內含有大量的維生素B12具有很好的營養神經的作用。
雞 腿 菇怎麼吃
100-150g左右為宜。
2.西紅柿
吃西紅柿的好處
維生素B以及維生素C含量均高,具有很好的營養外周神經的作用。
西紅柿怎麼吃
2-3個即可。
3.魚肉
吃魚肉的好處
鈣質、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均有。營養搭配均衡,有利於神經組織的修復
魚肉怎麼吃
50-100g即可。
通過對萊姆病吃什麼比較好的介紹,這樣患有萊姆病的人就能更好的調整身體情況了,另外平時在生活中患有疾病也要注意調整心情,同時要做好復查。
⑤ 很多人都知道艾薇兒患了萊姆病,但是,來自農村的很多都知道,耕牛,很多都被蜱蟲叮咬過,為啥它們不患萊
因為生活的環境不同,農村空氣好很多東西都是無污染的,但城市裡空氣污染嚴重很多東西沒有保障也不安全,因此失去了抵抗能力
⑥ 艾薇兒是怎麼得的這個萊姆病
在2014年,艾薇兒突然得了萊姆病,不得不卧床5個月。
當紅的她突然沒有徵兆就消失了,因此網上對其傳聞很多,其中還包括造謠她去世了。在2015年,艾薇兒才親自出面證實,自己是得病了,是一種叫萊姆病的傳染性疾病,身體需要好好的調養。
從血、腦脊液及病變皮膚等標本中可檢出螺旋體。採用免疫熒光、免疫轉印等方法可在患者血中測出特異性抗體。病原體分離及特異性抗體檢測具有確診意義。聚合酶鏈反應(PCR)技術:檢測患者血、尿、腦脊液及皮膚標本等萊姆病螺旋體DNA(Bb-DNA),並同時可測出所感染菌株的基因型。
⑦ 為什麼會得萊姆病
在我們的大自然界中,其實有許多的傳染病,在醫學上主要幫他分為甲乙丙三類。傳染病的主要傳播方式就是通過人與人之間的接觸傳播,或者是動物與動物之間的傳播,以及人與動物之間也是存在著傳播的途徑的。我們最常見的就是通過一些接觸性的傳播,比如說我們近一年來發現的新型冠狀病毒。還有一些比如說通過空氣或者是飛沫血液傳播的梅毒,或者是結核。
在一些戶外,比如說我們的野外探險員,或者是野外的工作人員,以及長期在園林中工作的人,他們患萊姆病的幾率就會很高,因為他們是以一種蜱為媒介的傳染病。他不僅能損害我們的腦補也會讓我們的心臟以及關節出現病變,比如說引起一系列的心律失常,然後關節的病變主要就是累積我們的大關節,比如說膝關節的紅腫熱痛以及活動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