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wuhai
擴展閱讀
過滿則虧 2025-07-30 11:54:45
泰凌醫葯股票行情 2025-07-30 11:46:46
氯鹼化工股票價格 2025-07-30 11:45:23

wuhai

發布時間: 2021-07-05 11:20:39

① 烏海的什麼景區

1.金沙灣生態旅遊區
金沙灣生態旅遊區位於烏海市海勃灣區北14公里,佔地面積2000公頃,與110國道、機場路、京藏高速公路緊緊相連。當年成吉……
2.桌子山岩畫群
桌子山岩畫位於烏海市城東,主峰海拔高度2149.4米。山脈主體呈南北走向,長約75公里,東與內蒙古鄂爾多斯高原接壤,西距……
3.甘德爾山旅遊區
甘德爾山旅遊區為3A級旅遊景區,景區規劃范圍東至海拉二級專運中心線50米,西至黃河1078水位線,南至甘德爾陵園,北至海……
4.青山瀚墨園
烏海市青山瀚墨園的前身為青山公園,始建於1989年。2008年為增加烏海園林文化底蘊並配合書法城建設,烏海市委、市政府在……
5.雀兒溝岩畫
位於烏海市海南區境內公烏素露天礦西南2公里,海勃灣發電廠東南4公里的雀兒溝內的山丘峭壁砂岩上。畫面內容為人體圖形、動物圖……
6.黃河灘島
黃河灘島是分散在黃河河道的灘塗和島嶼。黃河流經烏海75.5公里,這一區段既有北國的雄渾,又有南國的旖旎,沿途散落著十多個……
7.烏海市植物園
烏海市植物園位於市區北部,被評為2A級旅遊景區,前身是烏海市園林處育林苗圃。是一處集育林、觀賞、休閑、娛樂為一體的開放式……
8.鄂爾多斯大草原
鄂爾多斯大草原距內蒙古烏海市區50多公里的桌子山東麓是碧野茫茫的鄂爾多斯大草原,在這里既可以欣賞到內蒙古草原的綺麗風光,……
9.烏海湖生態旅遊區
烏海湖生態旅遊區是黃河海勃灣水利樞紐工程建成後形成的118平方公里的舒緩水面及環湖區域,橫貫烏海市南北,涵蓋烏蘭布和沙漠……
10.烏海龍游灣國家濕地公園

內蒙古烏海龍游灣國家濕地公園位於海勃灣區西北角,東臨桌子山,西靠黃河,因黃河水側滲形成。另外,千里溝、摩爾溝等季節性溝谷……

② 烏海的人口是多少

截至2017年底,烏海市常住總人口56.11萬人,比上年增加0.28萬人,其中城鎮人口53.16萬人,城鎮人口比重94.7%,農區人口2.95萬人,農區人口比重5.3%。

全年出生人口0.53萬人,出生率9.47‰,死亡人口0.26萬人,死亡率4.65‰,自然增長率4.82‰。境內有蒙、漢、回、滿等40個民族。

(2)wuhai擴展閱讀:

位置境域:

烏海市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境西南部、黃河沿岸、鄂爾多斯高原西部、烏蘭布和沙漠的東南緣。北、東與伊克昭盟為鄰,西與阿拉善盟接壤,西南與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交界。

黃河由南向北沿海南區西邊、海勃灣區與烏達區中間,再沿海勃灣區西邊縱穿流過,黃河水面在烏海市境約40平方千米。總面積1754平方千米。

水文特徵:

烏海市地表水年徑流量分布的總趨勢是:丘陵區大於平原區和山區。山區岩石裸露,地面坡度較大,徑流深較大,一般在3~5毫米。

丘陵地區植被差,地面坡度較大,徑流深1.5—3毫米,寬谷溝地植被較多,地面坡度緩,其土壤多為沙壤土,徑流深在1.5毫米以下,個別地區沙化嚴重,不產生徑流。

③ 烏海的含義是什麼

是取自烏達區和海勃灣區 烏海市位於黃河上游,1976年由原巴彥淖爾盟的烏達市、伊克昭盟的海勃灣市合並成立的。並成為內蒙古自治區的第三個地級市。它位於內蒙古自治區的西南部,東經106.36°至107.05°,北緯39.15°至39.52°之間,南北長約80公里,東西寬30公里,東鄰鄂爾多斯高原,西接阿拉善草原,南連寧夏平原,北望河套灌區。面積1754平方公里,人口48萬,有漢、回、蒙、滿等26個民族。全市轄海勃灣、烏達和海南三個區。其中,海勃灣區是市政 烏海市地圖府所在地。 烏海的成立始於煤炭資源的開發,而煤炭資源又為工業的發展提供了條件。上個世紀50年代初期,當時烏海地區只有幾家舊中國時西北軍閥馬鴻逵留下的地方小煤窯。1958年,隨著包蘭鐵路的開通,特別是包鋼創立後對煤炭、煤焦的需求,這里開始了大規模的煤炭資源開發。

④ 關於烏海的介紹

http://ke..com/view/40210.html?wtp=tt

烏海市,網路。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E4MTc5Mjgw.html

⑤ 烏海主要資源有什麼

(一)礦產資源

烏海市礦產資源豐富,礦種較多,多數質量較好,分布集中,配套性較好。域內擁有煤、鐵、鉛、鋅、銅、鎳、金、銀、鍺、鎘、電石灰岩、水泥灰岩、制鹼灰岩、熔劑灰岩、耐火粘土、高領土、水泥配料粘土、膨潤土、白雲岩、輝綠岩、紫砂粘土、磚瓦粘土、礦泉水等37種,礦產地82處,有探明儲量的礦產25種。礦產規模達到大型的礦床有8處,中型21處,小型25處。域內迄今已探明的主要礦種的保有儲量為:煤炭27億噸、鐵礦757萬噸,制鎂白雲岩514萬噸,耐火粘土36940萬噸,軟質耐火粘土81萬噸,高嶺土213萬噸,溶劑灰岩35642萬噸,制鹼灰岩14340萬噸,電石灰岩2554萬噸,水泥灰岩18333萬噸,含鉀而岩2367萬噸,水泥配料及磚瓦粘土7436萬噸,硅質原料礦產1113萬噸,紫砂粘土358萬噸,石膏1304萬噸。潛在的經濟價值為4278億元。得天獨厚的礦產資源優勢,為烏海市礦業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資源保證和工業「食糧」。

(二)土地資源

烏海市境內多山,山地丘陵約占總面積的2/3.東部是桌子山、崗德爾山,西部有五虎山山,均呈南北向帶狀延伸。中間為寬谷溝地,由桌子山、崗德爾山西麓、五虎山東麓的沖積洪積扇與黃河沖積階地構成,約占總面積的1/3。黃河縱貫南北。域內土壤有6個土類,11個亞類,22個土屬,157個土種。6個土類分別佔全市土地總面積的比例是:灰漠土佔21.98%,棕鈣土23.34%,栗鈣土0.003%,風沙土7.1%,草甸土1.3%,鹽土0.01%,除以上六種土壤類型外,其餘均為難利用的土地。其中:有平溝床、流動沙丘、裸岩等無法利用的土地1164.38公頃。本市植被稀疏。覆蓋率小於5—10%面積很大,加之土壤多為沙質或第四紀沖積物,其結構鬆散,在水、風的作用下極易造成水土流失。全市有宜耕地14347.97公頃,宜果地12678.2公頃,宜林地16110.57公頃,宜牧地、宜封禁育草地17868.2公頃,不宜利用地8752.11公頃。宜耕地主要分布在黃河兩岸一二級階地上。土地利用現狀為農用地139961.39公頃,建設用地15628.72公頃,未利用地11646.38公頃。

黃河兩岸地勢平坦,土壤肥沃,適宜揚水灌溉,是發展灌溉式、綠洲式、觀賞型農業的良好地帶。大量的未利用土地為城市建設和工農業發展提供了廉價的土地後備資源。

(三)水資源

黃河流經市區105千米,平均河寬250—500米,水深2.5—11.6米,多年平均徑流量269億立方米。黃河水由於受上游融雪、消水、降水及上游水庫調節影響,年內水位變化較大,幅度一般為2—4米。

烏海地下水補給量主要來源地降水入滲,少量凝結水、回灌入滲和黃河測向入滲補給。據內蒙古水文總局初步測算,烏海市地下水資源穩定開采量為11200萬立方米,可利用水量為9500萬立方米,並同黃河形成自然互補系統,為發展工農業生產提供較充足的水資源。

(四)植物資源

烏海市野生植物已查明的有69種、181屬、279種。在這些植物中,有葯用植物甘草、鎖陽、肉蓯蓉、苦豆根、麻黃、遠志、羅布麻等;有造紙植物松葉豬毛菜、紅河、油蒿、籽蒿等;有國家二級瀕危珍稀保護植物四合木、半日花、錦刺、沙科青、胡楊等,特別是四合木的科學研究價值無可估量。

烏海市天然林資源面積30萬畝。主要有四合木、沙冬青、霸王、白刺等天然灌木林。其次,在李華中灘、胡楊島等黃河夾心灘及黃河沿岸的部分河漫灘上分布的天然河岸林,樹種有沙棗、胡楊、河柳、黃白茨灌叢等。西桌子山溝谷徒壁上亦有零量天然散木分布,樹種主要有山榆、黑樺、山杏、杜松等。烏海的野生植物大部分植株矮小,但萌生力旺盛,對於防風固沙起著重要作用。

據2001年烏海市森林分類經營區劃界定結果,全市宜林地面積115萬畝。規劃到2010年,將全市宜林地綠化治理。重點建設10萬畝葡萄基地、10萬畝梭梭基地、60萬畝檸條基地,積極發展林業後續產業,建設葡萄酒、葡萄飲品加工企業,檸條平茬飼料加工企業及纖維板廠,力爭達到林業生態、社會、經濟效益的有機統一。

(五)景觀資源

烏海市既有雄渾壯闊的黃河景觀,又有突兀陡峭的高山峻嶺,還有沙漠、草原等塞外獨特風光,以及罕見的歷史文化遺跡。

1、黃河沿岸風光。黃河穿流市區105千米,由南向北順流而下,沿途分布著大大小小十幾個河心島(灘),猶以生長珍稀保護植物命名的胡楊島和面積500公頃的大中灘、200公頃的李華中灘最為人稱道,是黃河中少有的灘島。胡楊島上,十幾米高的胡楊樹連片成林,鬱郁蔥蔥,河水環島緩流而過,實為黃河奇觀。島上已建起了游泳池、跑馬場、娛樂場所及具有蒙古族特色的旅遊度假設施多處。李華中灘綠樹環抱,葦草連片,花草叢生,一派自然風貌。

烏蘭布和大漠與黃河漠水相連,河面流波,漠山起伏,塞外風光,蔚為壯觀。近年開發的金沙灣大漠生態旅遊區已建起接待遊人的蒙古包十多座。依託和利用黃河自然景觀建起的大禹碼頭、黃河漁村、欣澤水上樂園等景點沿河而設,為黃河增添了更多的瑰麗風姿。

2、地質構造奇觀。受燕山期和加里東期造山運動的影響,從元古到現在的十幾個地質年代的地層均有分布和出露,有蘑菇山、岩溶洞、飛來峰、奇峽谷等,其中有名的勝景是甘德爾山奇峽谷,又稱「一線天」。谷長650米,兩邊奇峰聳立,猶如刀斧劈就一般,最窄處不過一兩米左右。進谷百餘米,有一巨石正巧夾於兩壁之間,凌空盤踞,使人頓覺奇異,更給整個峽谷平添了一份神秘。

3、歷史文化遺跡。創作於新石器時代的桌子山岩畫,是我國北方獵牧民族的歷史文化遺跡。桌子山岩畫現已發現6處,岩畫內容多為太陽神等人面像、動物圖形、狩獵圖、符號等,內容豐富多彩,形象生動,是國內外罕見的出土岩畫,其原始宗教色彩濃厚,磨刻風格獨具一格,特別是距市區10公里處的人面像岩畫,為中國和世界人面像岩畫之精華。桌子山岩畫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重要的美學價值,已經引起中外學術界的廣泛關注,現已建起初步的封閉性保護設施,供遊人觀賞。

4、滿巴拉僧廟。位於海南區拉僧廟鎮,乾隆五十五年興建。在「文革」中廟宇被毀,1982年在舊址上設宗教活動點恢復香火,1996年海南區政府批准予以登記,正式確定為烏海地區唯一格魯派(喇嘛教)宗教活動場所。在接待遊人的同時,該廟正在逐步興建。

⑥ 烏海人怎麼樣

哼哼 烏海人沒有像東北那麼熱情 尤其一聽你口音外地的

⑦ 烏海有哪幾個縣區謝謝!

截至2019年,烏海市轄3個市轄區,即海勃灣區、烏達區、海南區。

1、海勃灣區

海勃灣區是內蒙古自治區烏海市市轄區之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西部、烏海市東北部。東倚卓子山(烏仁都喜烏拉)與鄂爾多斯市鄂托克旗為鄰;

西隔黃河與烏達區相望;南至四眼井與海南區相連;北與鄂托克旗蒙西鎮交界。有「黃河明珠、沙地綠洲、書法之城、賞石之城、葡萄之鄉·水上新城」之美譽。

2、烏達區

烏達區是內蒙古自治區烏海市市轄區之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西部、烏海市西部。

東北隔黃河與海勃灣區相鄰,東南隔河與海南區相望,西北與阿拉善盟接壤,南與寧夏重要化工基地石嘴山市毗鄰,居「寧蒙(寧夏、內蒙古)經濟小區」的中心地帶,全區面積219.716平方千米。

3、海南區

海南區是內蒙古自治區烏海市市轄區之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西部、烏海市東南部。東依卓子山(烏仁都喜烏拉)與鄂爾多斯市鄂托克旗為鄰,西隔黃河與烏達區相望;北至四眼井與海勃灣區相連;南與寧夏石嘴山市接壤。

(7)wuhai擴展閱讀:

烏海市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境西南部、黃河沿岸、鄂爾多斯高原西部、烏蘭布和沙漠的東南緣。北、東與伊克昭盟為鄰,西與阿拉善盟接壤,西南與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交界。

黃河由南向北沿海南區西邊、海勃灣區與烏達區中間,再沿海勃灣區西邊縱穿流過,黃河水面在烏海市境約40平方千米。 總面積1754平方千米。

⑧ 烏海市位於什麼地方

烏海市位於黃河上游,內蒙古自冶區西部,是內蒙古自冶區管轄的地級市,東鄰鄂爾多斯高原,西接阿拉善草原,南連寧夏平原,北望河套灌區。面積1754方公里,人口44萬,有漢、回、蒙、滿等26個民族。全市轄海勃灣、烏達和海南三個區。其中,海勃灣區是市政府所在地。
烏海平均海拔1150米,屬北溫帶乾燥型大陸氣候,年平均降水量200毫米。境內群山環繞、戈壁、荒漠和沙漠草原分布其間。穿市而過的黃河彎延105公里,形成狹長的河灘濕地和農業綠洲。由於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給蔬菜、瓜果等農作物種植帶來得天獨厚的條件。這里生產的葡萄含糖量高、爽口甘甜,是聞名遐邇的特色果品。當地的萬畝葡萄園成為這里農業的一大特色。

⑨ 烏海的介紹

烏海市是內蒙古自治區西部的新興工業城市,地處黃河上游,東臨鄂爾多斯高原,南與寧夏石嘴山市隔河相望,西接阿拉善盟草原,北靠肥沃的河套平原。烏海是華北與西北的結合部,同時也是「寧蒙陝甘」經濟區的結合部和沿黃經濟帶的中心區域。第一批國家智慧城市試點。烏海市素有「黃河明珠」的美譽,三山環抱,一水中流,民風淳厚,被譽為鑲嵌在黃河金腰帶上的一顆明珠。國家重點建設項目黃河海勃灣水利樞紐工程於2010年4月開工建設,2013年9月開始蓄水,形成118平方公里水面的「烏海湖」,水面面積是杭州西湖的20倍、寧夏沙湖的5.4倍,屆時烏海市將成為依山傍水、水繞城中、特色鮮明的獨特格局,環境更加優美,成為名副其實的「黃河明珠」1。烏海市境內資源富集,素以「烏金之海」著稱。烏海市煤炭資源豐富,煉焦用煤占內蒙古已探明焦煤儲量的60%,經濟以能源、化工、建材、特色冶金為主。屬於典型的資源型經濟。2優質焦煤、煤系高嶺土、石灰岩、鐵礦石、石英砂、白雲岩等礦產資源儲量大、品位好、易開采、相對集中配套、工業利用價值高。其中,優質焦煤占內蒙古已探明儲量的75%,是國家重要的焦煤基地;石灰石遠景儲量在200億噸以上,煤系高嶺土儲量11億噸以上。潛在的經濟價值在4000億元以上,得天獨厚的礦產資源優勢為烏海的礦業發展提供了資源保證1。烏海氣候屬於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乾燥少雨,大風多沙。

⑩ 烏海在哪

烏海市是內蒙古自治區西部的新興工業城市,地處黃河上游,東臨鄂爾多斯高原,南與寧夏石嘴山市隔河相望,西接阿拉善盟草原,北靠肥沃的河套平原。烏海是華北與西北的結合部,同時也是「寧蒙陝甘」經濟區的結合部和沿黃經濟帶的中心區域。第一批國家智慧城市試點。

烏海市素有「黃河明珠」的美譽,三山環抱,一水中流,民風淳厚,被譽為鑲嵌在黃河金腰帶上的一顆明珠。國家重點建設項目黃河海勃灣水利樞紐工程於2010年4月開工建設,2013年9月開始蓄水,形成118平方公里水面的「烏海湖」,水面面積是杭州西湖的20倍、寧夏沙湖的5.4倍,屆時烏海市將成為依山傍水、水繞城中、特色鮮明的獨特格局,環境更加優美,成為名副其實的「黃河明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