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中美戰略對話
擴展閱讀
廈門航空股票價格 2025-07-29 03:20:28
人生就像一場戲 2025-07-29 02:33:30
買股票應該注意哪些 2025-07-29 02:26:30

中美戰略對話

發布時間: 2021-07-05 19:52:37

① 中美經濟戰略對話在哪31個領域簽署了哪些條約

這輪中美經濟戰略對話在哪31個領域簽署了哪些條約我們不得而知(不知道為什麼要保密),但是就美國在此之前提出的條件而言,更像是一種戰敗條約。比如要求中國金融市場要開放到解除一切管制和取消對外資所有限制的程度,要允許外資控股中國的銀行,控股中國的保險公司,自由進出中國股票市場,到中國市場上發行股票,管理中國年金等,這種條款與其說上國與國之間的談判,倒不如說是聯邦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間的談判更加准確。讓美國公司到中國來發股票,等於是讓美國給中國老百姓打白條,本來中國1萬5千億外匯中的絕大部分就是美國給中國政府打的白條,現在又加上給老百姓打白條,你說中國經濟有多危險,中國財富被掠奪到了什麼程度。

要知道,紙幣、國債、股票這些東西都是信用產品,是一種虛擬財富,是依靠國家信用支撐的財富,我們自己發行的紙幣、股票是建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信用上,是用共和國的信用做抵押,因此大家可以放心。現在要把我們國家、企業和老百姓個人的財富都壓到美國這個敵對國家身上,都變成美國打的白條,用美國的信用做抵押,一旦中美之間交惡,所有財富都會立刻灰飛煙滅。把中國的物質財富換成美國打的一堆白條,是比三國時期火燒赤壁連接戰船更加毒辣絕頂的主意。

② 什麼是中美戰略對話

2006年9月保爾森首次以美國財長身份訪華時,中美雙方宣布啟動戰略經濟對話機制。這一對話機制每年舉行兩次,將就雙方共同感興趣的雙邊和全球戰略性經濟問題進行交流和探討,對話將輪流在兩國首都,也就是北京和華盛頓舉行。

③ 中美五次戰略對話的內容和焦點 謝謝

第五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開幕 對話成果將成焦點

日前,中國外交部宣布,第五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SED)將於12月4日至5日在北京舉行。與此同時,美國當選總統巴拉克·奧巴馬也正式宣布了其經濟團隊人選。人們普遍關心的是:在新的形勢和背景之下,這一輪對話雙方又將談些什麼?

半年前,當中美在華盛頓舉行第四次戰略經濟對話時,美國總統大選還激戰正酣,奧巴馬剛剛在黨內初選艱難擊敗希拉里;次貸危機雖然已經讓華爾街感受到陣陣寒意,但自從貝爾斯通倒閉後,壞消息似乎一時間銷聲匿跡了;中國國內經濟在救災和奧運兩重刺激下,還是一派昇平景象,決策當局依然在「雙防」,即防止由結構性通貨膨脹轉變為全面性通貨膨脹、防止經濟由偏快轉變為全面過熱。那時,150美元每桶的油價正炙烤著包括美中在內的全球耗油大國,人們都在掐指盤算離200美元油價還有多少時日。

6個月後,無論是中美兩國的國內經濟形勢,還是全球經濟形勢,發生的巨變都足以讓人驚嘆和質疑:這難道是在同一年之中發生的嗎?

美國方面,伴隨著「兩房」被接管、雷曼兄弟破產、政府注資AIG、花旗銀行,直到近來三大汽車公司瀕臨破產;房價股價跌跌不休時,救市計劃也從當初的2500億美元上升至7000億美元,再到近日刷新的8500億美元,金融危機的巨大冰山一步步浮出水面。從虛擬經濟蔓延出來的恐慌開始打擊實體經濟,伴隨著消費數據下降、失業人數上升,美國經濟的衰退已經由當初的言辭爭論變為實實在在的現實。

就在次貸危機引發的華爾街金融危機從風暴升級為海嘯時,美國迎來了華盛頓新主人:民主黨不僅進一步擴大勝果,加深對國會山的掌控,奧巴馬更以絕對優勢擊敗對手入主白宮。王旗變幻的背後,不僅是美國政治風向、意識形態版圖的轉變,更是美國民眾深深地憂慮和希冀。

中國方面,雖然由於體系相對獨立、開放步伐穩健,金融海嘯對於其資本市場的直接沖擊相對較小,但海外市場的急劇萎縮還是讓沿海外向型經濟區域深受打擊,加之長期高速增長的經濟也恰在此時面臨調整,GDP增速的放緩引起了決策層的深刻憂慮,加之股市房市雙雙不景氣,一系列刺激經濟的調控政策、投資計劃應運而生、接連出台。

伴隨著金融危機對全球經濟影響的加深,國際社會出現三大呼聲:一是要求包括G8在內的發達資本主義大國,攜手包括中印巴西等在內的新興經濟體,全球更加自覺地密切合作以應對危機;二是要求對現有金融體系進行刻不容緩地改革,切實加強對金融投機、創新的規制和監管;三是要求中國、印度、巴西等新興經濟體在應對危機中承擔更大責任、發揮更大作用。

伴隨著各自國內及全球經濟形勢的深刻變化,自2006年12月份啟動、每半年進行一次的中美戰略經濟對話,不論在各自對話需求上,還是在談判的關鍵內容上,都將隨之發生重大轉變。

與這次金融海嘯相伴隨的是,中國業已替換日本成為美國國債的最大持有者,中國外匯儲備中有超過8成為各類美國金融產品。華爾街遭遇寒流,中國已然無法獨善其身,甚至感同身受,此次危機不僅導致中國部分商業投資受損、國家外匯資產縮水,更引發沿海出口企業的空前困頓即是例證。同時,美國要走出危機和困局,更離不開中國的配合、支持甚至幫助,美國不僅需要中國繼續持有甚至增購美國債券,更需要中國經濟能繼續保持適度的高增長態勢,因為中美早已同為全球經濟的兩大強勁發動機。

因此,經此危機,中美雙方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兩個大國在經濟上的相互依存性,如何從戰略高度進一步因應這種依存性,是新一輪對話的核心戰略議題,這也是此輪對話以「奠定長久的中美經濟夥伴關系的基石」為主題的原因所在。與此相對應,中美兩國如何協調行動以管理宏觀經濟風險,就成為這一輪對話極為緊迫的核心話題之一。

更值得注意的是,經過這次危機挑戰,中國在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從出口導向轉向依靠國內市場方面,已然無需美國的談判壓力,無疑有著更加緊迫的需要和更為強勁的驅動力;伴隨著國際油價急速跌落到每桶50美元以內,以及美國國內和國際社會對強勢美元的一致需要,美方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施壓的內外環境和氛圍也進一步淡化。倒是中方對於美方強化對華爾街的有效監管,以及促使其提振國內消費信心等要求,必將成為「促進經濟平衡增長」這一對話老議題的新內容。

同時,要求中國對包括IMF、世界銀行等為代表的世界金融體系、發揮更大作用、承擔更大責任,也可能是美方在這一輪對話中的新要求。

資料:中美戰略經濟對話機制

中美戰略經濟對話是中美兩國經濟領域的最高對話。這一對話機制由美方提出,中方同意,再經雙方認真磋商後於2006年9月20日正式啟動。

2006年8月21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應約同美國總統布希通電話。布希表示,美方希望兩國加強在經濟領域的對話與合作,使兩國經貿關系繼續保持強勁發展勢頭。胡錦濤說,隨著中美經濟聯系日益密切,加強雙方在經濟領域的對話有利於兩國經貿合作和中美建設性合作關系的發展,對世界經濟增長和全球穩定安全也會產生積極影響。中方願同美國繼續就此保持聯系。

為落實兩國元首達成的重要共識,同年9月19日至22日,美國財政部長保爾森就建立中美戰略經濟對話事宜訪問中國。吳儀副總理與他舉行會談,並共同宣布建立對話機制。9月20日,中美雙方發表《中美關於啟動兩國戰略經濟對話機制的共同聲明》。

根據《共同聲明》,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將主要討論兩國共同感興趣和關切的雙邊和全球戰略性經濟問題。對話每年進行兩次,輪流在兩國首都舉行。2006年12月,中美兩國在北京進行了首次戰略經濟對話。此後,第二次、第三次和第四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先後於2007年5月和12月、2008年6月輪流在華盛頓和北京舉行。

中美兩國經濟互補性強,合作發展潛力大,互利共贏是中美經貿關系的主流。隨著經貿合作的深入,戰略經濟對話機制已成為兩國就事關雙方全局性、戰略性和長期性經濟問題進行探討的重要平台。通過對話,中美雙方達成了一系列重要共識,簽署了多項協議,推動了雙方務實合作。中美兩國已互為對方第二大貿易夥伴國。2007年,兩國雙邊貿易額達3020.8億美元。

④ 第四次中美戰略對話於2007年6月21日圓滿結束,雙方在許多方面達成了共識。2007年6月23日,美國國務院發表

(1)中華民族歷來愛好和平;我國的社會制度消除了以武力崛起的社會根源;我國進行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需要和平的國際環境;只有走和平崛起的道路,才能實現國家的持久發展和繁榮。(回答三點得6分)
(2)①國家間共同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中美兩國合作,符合雙方的國家利益。②合作是國際關系的基本形式之一,中美進行戰略對話,體現了兩國之間的合作。③國家力量是影響國際關系的重要因素,中國的和平崛起,是維護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美國需要與中國進行合作。④世界多極化趨勢不斷加強,中美都是有重要影響力的國家。⑤我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回答四點得8分)

⑤ 中美戰略經濟對話的歷次對話

為中美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機
首次對話於2006年12月在北京舉行,對話坦率而富有成果,既加深了相互了解,也為加強雙方合作提供了新契機。
雙方圍繞「中國的發展道路和中國經濟發展戰略」主題,就城鄉均衡發展、中國經濟的可持續增長、促進貿易和投資、能源、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等5個專題、11個分議題進行了深入討論。
對話還達成了一系列實質性協定,包括中美同意在中國設立紐約證券交易所和納斯達克代表處;美國支持中國加入泛美銀行;雙方締結了促進美國對華出口的融資便利協定;中國將加入「未來發電計劃」政府指導委員會;中美同意於2007年1月重新啟動雙邊航空服務談判等。 經貿熱點問題取得具體成果
在2007年5月於華盛頓舉行的第二次對話中,雙方重點就影響中美經濟關系的若乾熱點問題進行了討論,集中在服務業、能源與環境、經濟平衡增長和創新四個議題,確定在相關領域開展一系列合作。
雙方就事關中美兩國全局性、戰略性、長期性的經濟問題進行了深入的討論,並且兼顧了當前中美經貿關系中的一些熱點問題,取得了一些具體成果。
對話取得的實質性成果包括:中國進一步開放金融服務業;在2012年前將兩國間的直飛航班增加一倍;宣布啟動中國旅遊團隊赴美旅遊的聯合聲明;中美爭取在中國合作開發15個大型煤層氣項目,以推進清潔煤技術;以及兩國在養老金、失業保險、知識產權等領域達成的協議或備忘錄等。 從戰略高度探討中美經貿關系發展
2007年12月在京舉行的第三次對話圍繞「抓住經濟全球化的機遇和應對經濟全球化的挑戰」這一主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與前兩次相比,這次對話重要特點在於中美雙方超越了對短期經貿熱點問題的簡單關注,從戰略高度對今後一段時間內中美經貿關系的發展進行了綜合思考。
雙方就在金融服務業、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能源和環保、透明度等8個領域開展合作達成了31項共識,簽署了多項協議。雙方在金融服務業開放問題上取得突破,包括中方允許符合條件的外商投資公司包括銀行發行人民幣計價的股票,允許符合條件的上市公司發行人民幣計價的公司債券,允許符合條件的外資法人銀行發行人民幣計價的金融債券等;在食品、葯品、醫療產品等多個項目上簽署了促進出口安全的備忘錄;在環保領域簽署一項新的協議———加強發展生物質資源轉化燃料領域合作的諒解備忘錄;同意建立工作組,研究兩國能源和環境領域的10年合作規劃。 互信得到進一步加強
第四次對話於2008年6月在美國馬里蘭州安納波利斯召開,主題是「經濟可持續增長」。對話營造了真誠、坦率的氛圍,兩國一致形容溝通「非常成功」,互信得以增強,具有深遠影響。
這次會議取得兩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成果。一是中美兩國正式簽署了《中美能源環境十年合作框架》文件。雙方都高度評價這是中美在這一領域合作的重要一步,為今後合作奠定了重要基礎,也將為全球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另一個則是正式宣布啟動中美雙邊投資保護協定的談判。
另外,雙方還就宏觀經濟政策交流及金融服務業、對民生的投資及產品質量與食品安全、貿易和競爭力、投資等領域簽署了一系列備忘錄及協議。雙方還深入探討了包括美國次貸危機、全球糧食安全等方面中美經濟發展面臨的重大問題。 據2008年12月4日《中國新聞網》公開披露的信息,此次戰略經濟對話,中美雙方將圍繞「奠定長久的中美經濟夥伴關系的基石」的主題,就管理宏觀經濟風險和促進經濟平衡增長的戰略、加強能源和環境合作、應對貿易挑戰、促進開放的投資環境、國際經濟合作等議題進行討論。
美國財政部副部長麥科米克2008年12月1日對媒體透露,這次對話和以前相比,有不同的背景,因為美國目前正處於新舊政府的過渡期,而全球金融危機的程度進一步加深,美國希望這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能深化雙方合作,共同化解全球危機。美國認為,繼續加強和中國的對話與合作,對美國經濟前景很重要。但是由於2008年12月1日至4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連續四日觸及跌停,使得匯率成突如其來的焦點。

⑥ 中美戰略對話屬於實現互利共贏的那一方式

中美戰略對話純屬忽悠國人的扯淡式,只有毛主席在世時,尼克松訪華,毛周與尼克松、基辛格的對話取得了歷史性突破對華利益巨大外,至今尚無任何人在與霉國對話中淘到了什麼便宜——、FANG----L---之從解放軍的包圍中得意洋洋乘霉機赴美;屈辱的銀河號事件;南聯盟大使館慘遭五枚戰斧式精確制導導彈轟炸、我方死傷狼藉二十多人或流血重傷或為國捐軀;南海撞擊事件;屢屢在我內湖黃海軍演,直逼我京津翼!這就是混蛋肉頭們把持的中美戰略對話

⑦ 中美高層戰略對話的現場翻譯是誰

中美高層戰略對話的現場翻譯是來自杭州的姑娘,張京。此前,張京曾被譽「兩會最美女翻譯」。

其實,早在2013年,張京就被很多人認識了。2013年3月11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舉行的一場記者會上,一位身穿黑色職業裝,留齊肩長發,神情專注的女翻譯,因表情冷艷,神似趙薇,吸引了現場不少鏡頭,並瞬間紅遍網路。她就是張京。

很多網友都為她點贊:「太優秀了。」「姐姐好美啊。」「擁有智慧和美貌的美女。」

(7)中美戰略對話擴展閱讀:

初中學妹:張京當年是學校的「風雲人物」

記者聯繫到北京的外交學院,學生處的李老師說,網上有很多關於張京的報道,學校也注意到了,在張京畢業那年,外交部首次對外招收200多名各類翻譯,張京就是其中一位被錄取的學生。

而後,記者撥打張京大學任教老師王老師的電話,但無人接聽。並且因為相隔時間太長,學校也無法提供張京同班同學的聯系方式。

不過,看到自己同學成了名人,這幾天張京的大學高中甚至初中的同學都很高興,紛紛在網上轉發關於張京的消息。

網友「宅兔oritree」是張京初中時的學妹,對學姐的第一印象,「宅兔oritree」用風雲人物四個字來形容。她說,剛進校的時候,就聽說張京學姐非常有才,不但學習很強,主持節目,唱歌跳舞表演也擅長。

⑧ 中美多少輪戰略經濟對話

供五次
1. 首次對話於2006年12月在北京舉行,對話坦率而富有成果,既加深了相互了解,也為加強雙方合作提供了新契機
2. 在2007年5月於華盛頓舉行的第二次對話中,雙方重點就影響中美經濟關系的若乾熱點問題進行了討論,集中在服務業、能源與環境、經濟平衡增長和創新四個議題,確定在相關領域開展一系列合作
3. 2007年12月在京舉行的第三次對話圍繞「抓住經濟全球化的機遇和應對經濟全球化的挑戰」
4. 第四次對話於2008年6月在美國馬里蘭州安納波利斯召開,主題是「經濟可持續增長」。對話營造了真誠、坦率的氛圍,兩國一致形容溝通「非常成功」,互信得以增強,具有深遠影響。
5. 第五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SED)於2008年12月4日至5日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舉行,時值金融風暴席捲全球、人民幣匯率巨幅波動之時。
望採納,謝謝!

⑨ 這次中美經濟戰略對話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領域四:貿易和競爭力

中美雙方討論了未來十年兩國在貿易領域面臨的挑戰以及應採取的措施,以確保兩國的經濟在全球化環境下保持競爭力。為此,雙方:

·同意與其他WTO成員共同努力,積極推進結束多哈發展議程談判,以利多邊貿易體系的發展。

·同意在第四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後與第19屆中美商貿聯委會之前,盡快通過中美商貿聯委會(JCCT)框架下的知識產權工作組,加強關於知識產權問題的合作。中美雙方表示,上述合作將以介紹中國最近發布的《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和《2008年中國保護知識產權行動計劃》為起點。雙方可以就不涉及目前WTO爭端解決訴訟的問題進行討論。

·簽署了關於交通合作的聯合聲明,並建立了中美交通論壇,探討交通領域的挑戰和未來合作。

·兩國負責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原則及成果創新政策的政府部門定期舉行會議,在第四次和第五次戰略經濟對話之間聯合舉辦一次公共部門和私營部門參加的研討會,並同意在科技研發領域探索開展聯合行動合作符合雙方利益。

·討論了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問題。美方承認中國在市場改革方面不斷取得的進展,並將切實考慮中方關切,通過中美商貿聯委會以一種合作的方式迅速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

·同意繼續通過中美商貿聯委會(JCCT)等渠道就貿易救濟的規則和程序進行磋商。

·將繼續在中美商貿聯委會下的中美高技術工作組就高技術和戰略貿易問題開展合作交流。中美兩國承諾根據已達成一致的《中國-美國高技術與戰略貿易發展指導原則》為民用高技術貿易提供便利。

·同意加強在原產地規則、「海關-商界反恐夥伴計劃」和文物保護領域的合作。

·一致認為兩國在提高透明度方面邁出了重要步伐。在第三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成果的基礎上,中美雙方同意除了一些特定的例外情況外,事先公布所有與經濟貿易有關的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草案供公眾發表評論,並提供一個自公布之日起不少於30日的公眾評論期。中國同意在國務院法制辦的「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上公布那些措施。美國同意通過國家檔案局管理的「聯邦登記」公布那些措施。雙方同意繼續就行政規則制定和行政許可的透明度問題進行交流,並繼續邀請其立法和司法機關的代表參加將來的適當會議。

領域五:投資

考慮到中美巨大的雙向投資潛力,中美雙方同意採取一系列步驟,為兩國間互利投資提供便利。為此,雙方:

·同意啟動雙邊投資保護協定談判,以為兩國投資者提供投資便利和投資保護,並提高投資的透明度和可預見性。

·在6月16日舉行的首次中美投資論壇上就投資論壇框架及工作計劃達成一致。該論壇將集中討論投資者實際關切,如投資審察程序及潛在投資壁壘,並

·同意發起「投資促進倡議」,在兩國舉辦一系列投資活動,邀請相關人員參加。

此外,美方歡迎包括中國在內的主權財富基金的投資,中方強調其國有投資公司的投資決定完全基於商業目的。美方將充分考慮中方提供的對《外國人兼並、收購和接管有關條例》的書面評論意見,並確認美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的審查程序確保所有外國投資,不論其來源地,得到一致的、公平的待遇。

⑩ 中美戰略經濟對話一年有幾次

對話每年兩次,輪流在中美舉行。